論3-6歲幼兒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論文_第1頁
論3-6歲幼兒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論文_第2頁
論3-6歲幼兒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論文_第3頁
論3-6歲幼兒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論文_第4頁
論3-6歲幼兒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論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論3-6歲幼兒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應對策略摘要:逆反心理是指個體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或滿足某方面需要,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幼兒逆反心理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幼兒認識上的逆反以及情緒和行為上的對抗。3-6歲幼兒正處于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時的幼兒不愿意順從成人的要求,同時拒絕他人的管制。家長與幼兒教師作為幼兒身邊重要的個體,他們對幼兒逆反心理的引導將直接關系到幼兒健康心理和自制能力的形成。關鍵詞:幼兒教育、逆反心理、原因、應對策略、研究意義引言:在時代的發(fā)展下,幼兒的物質環(huán)境越來越好,而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本文針對幼兒心理這一話題進行探討,列舉了幼兒出現(xiàn)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及其應對方式。希望能夠為家長和幼兒教師提供參考方案,以幫助幼兒成功渡過人生第一個叛逆期。一、幼兒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3到6歲時,幼兒將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他們已經逐漸能夠自主思考,自我意識增強,開始抵制自己不喜歡的事物。這時的幼兒不再對成人言聽計從,甚至會和成人唱反調。大部分成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幼兒越來越有想法、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服管教。而此時期的具體表現(xiàn)則在下文進行列舉。1.拒絕成人的要求幼兒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喜歡拒絕成人的要求,甚至會故意和父母老師犟嘴、對著干。因為在這一階段,他們大多有了自我思想和意識,不再完全認可成人的行事方式和說話風格等,也就不愿按照成人的指令做事。假設在幼兒園里,一個小朋友因沒能分到糖果,而打傷了擁有糖果的小朋友,老師和他說不能隨意傷害他人,但他屢教不改,并辯解自己沒打多嚴重;又如,在家里家長讓其做手工,他偏不做,不讓他玩游戲,他偏要玩等等。這些行為如果強行制止,幼兒會不服,甚至為此而大發(fā)脾氣,哭鬧不止。2.不理睬他人幼兒逆反的第二個主要表現(xiàn)是對老師父母不予理睬。不管他們說什么,幼兒依舊“我行我素”,只管做自己的事。例如,教師提示幼兒要排隊做游戲,有些幼兒卻充耳未聞,站在隊伍之外做游戲。再如,吃飯時間到了,父母說先過來吃飯吃完再玩,幼兒也像是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沒聽見一樣,不理睬父母。上述行為都是幼兒逆反心理階段不理睬外人的表現(xiàn),常常讓教師和父母束手無策卻又頭疼無比。3.發(fā)脾氣在逆反階段,倘若幼兒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對待或期望得不到滿足,例如被成人無端責罵抑或是想要的玩具父母沒有給自己買等,幼兒常會通過大吵大鬧、號哭等方式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在這一時期,他們不再是對成人言聽計從的小孩,對成人失去一定的依賴性,且表現(xiàn)出越來越強的主觀能動性,常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產生抵觸情緒,不再愿意被成人約束,凡事?lián)碛凶约旱乃枷搿λ说摹爸甘之嬆_”和建議特別討厭,時常因事情發(fā)展不符合自己的心情而大發(fā)脾氣,若發(fā)脾氣總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此行為甚至會變本加厲。4.拒絕吃飯幼兒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還包括不愿意吃飯。盡管不愿意吃飯在很多家長看來是幼兒的正常表現(xiàn),但這其實是因為幼兒到了逆反期,所以才不愿聽家長的要求乖乖吃飯。幼兒逆反心理發(fā)作時常常會拒絕乖乖吃飯,甚至拒絕吃任何食物。往往幼兒拒絕吃飯都是因為某一事情未能得到滿足,從而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5.行為出現(xiàn)“兩極分化”在幼兒成長和學習階段中,隨著幼兒各自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幼兒之間會出現(xiàn)成績和能力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會有一些學習能力和行為表現(xiàn)都較為優(yōu)異的幼兒,同時也會出現(xiàn)無論如何都學不進去、進步緩慢甚至毫無進步的幼兒,二者之間的差異性使得后者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變得叛逆,出現(xiàn)逆反心理,越發(fā)不愿學習。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同時失責是此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最大原因。二、幼兒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及應對策略1.原因:較強自我意識的出現(xiàn)3-6歲的幼兒正處于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這個階段,幼兒常擁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做任何事都以自己為中心,他們渴望獨立,要求自由。故而對教師父母等成人的指導會產生抵觸情緒。他們不愿意接受別人的管制,情緒開始變得偏激易怒。但在這一階段,盡管擁有稍強的自我意識,幼兒仍無法自如控制情緒,從而容易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 應對策略:尊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因勢利導

幼兒有逆反心理不必如臨大敵,或不知所措,更不宜刻意壓制其自主意識,應允許幼兒在一定范圍內和程度上存有這種逆反心理。同時應該反思一下成人的要求是否過多、過分,是否對于幼兒來說過于難為,努力尋找補救的措施和辦法。例如,可對幼兒采取他們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使幼兒能將父母師長的指導意見聽進去,并加以修正。無論教師還是家長,作為幼兒身邊的成人,應該充分了解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正確、科學地引導幼兒的心理發(fā)展。2.原因:缺乏對幼兒的足夠尊重幾乎所有父母都本著一顆“對孩子好”的心教育孩子,但不是所有父母都明白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不少父母表現(xiàn)出的,比起愛意更多的是強烈的控制欲和私心,他們試圖讓幼兒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情,完全忽視了幼兒是一個獨立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自主意識。即便是3-6歲的孩子,也會希望父母能夠給予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和環(huán)境,尊重自己的選擇而不是永無止境的斥責。應對策略:轉變教育方式,科學教育。首先,家長要提高自身對幼兒逆反心理的認知與理解,更要認識逆反心理的危害,才能樹立科學的管教意識。家長要適時引導幼兒,才能糾正幼兒對逆反心理的依賴性。比如:當父母需要幼兒幫助時,幼兒回答:我不去,我不喜歡做!此時家長應該引導和教育孩子:媽媽、爸爸和你都是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你要有分擔的意識呀,我們才能更加相親相愛,你說對嗎?在此種具有引導性提示中﹐能夠讓幼兒感知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才能穩(wěn)定中班幼兒的心理,實現(xiàn)對良好心理的認知。在幼兒逆反心理發(fā)作的階段,父母應尤其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利用希望法則,在幼兒做得好的時候做出及時肯定,即使孩子一時沒能做好,也要用鼓勵的話語讓孩子看到希望,隨機正確引導,減少命令語氣的使用,循循善誘。父母只有改變不科學的教育方式,積極傾聽并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物,不對其強加自我思想,而是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放下成人姿態(tài)與孩子進行平等、友好的交流,才能使孩子切實感受到自己被尊重。3.原因:對幼兒施加過多重復刺激幼兒在刺激物強度過大、容量過多、機械重復次數過于頻繁的情況下(如父母的反復說教等)比較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又稱為“超限逆反心理”,指的是外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界刺激超過人的忍受限度之后產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幼兒長期處于這種說教環(huán)境中,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因而即使知道家長說得有道理,他們也不樂意聽,不愿意改。 應對策略:傾聽孩子,有效溝通。父母和老師作為幼兒常接觸到的成人,應當平等地對待孩子,給予他們發(fā)言權,傾聽他們的聲音,把幼兒作為獨立個體看待,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倘若成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視他們的心聲,久而久之,他們會不敢對身邊的人說真話,不愛與人交流。同時如果成人無法做到耐心傾聽孩子的話,孩子很可能也會效仿,不肯聽大人的話,以至于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并產生逆反心理。凡是與孩子有關的事情,例如轉學、選課外活動、參加比賽等,一定要先與孩子商量解釋,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見,也要讓他們明白大人是征求了他們的看法,這樣才能確保幼兒在叛逆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不至于出現(xiàn)一些過激的情緒或行為。同時父母每天要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傾聽孩子,才能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想法和行事動機,進而才能夠在其抵觸時知道他的意向,從而更好地疏導其逆反情緒。三、研究幼兒的逆反心理的意義幼兒專家認為,逆反心理的產生是幼兒成長的標志,在父母看來是“逆反”,對幼兒來說卻是邁向自立的第一步。當幼兒產生逆反心理并做出逆反行為時,是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開始傾向于表達自我,傾向于按照自我意識行動,同時在父母不愿意聽取他們的要求時感到不滿,看起來是與長輩的理念背道而馳,但實際這卻是幼兒在未來生活中能力成長的必需。倘若幼兒總是毫無反抗地聽從家長的要求,完全沒有自主意識和自主行動的能力,這樣的幼兒長天成人后在獨立性、主動性、自制力、堅韌性等方面顯然會有很大不足。當他們不得不進入社會生活后,他們就會比其他同齡人更無措,更無法適應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這也是老師和父母不愿看到的。我們去探索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是希望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進行改正,能夠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也能夠讓父母了解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錯誤,同時又該如何去改變自己不正確的教育行為,從而使得幼兒的逆反心理能夠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指正,促使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變得更加優(yōu)秀。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參考文獻

[1]劉忠鵬.中班幼兒叛逆行為的成因與對策[J].學周刊,2019(04):226-227.[2]陳鉍中.淺談當前幼師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其對策[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