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保護標準_第1頁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_第2頁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_第3頁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_第4頁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ompany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Company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942—2018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總則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andissuanceofpollutantpermitgeneralprogramme本電子版為發布稿。請以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標準文件為準。2018-02-08發布 2018-02-08實施環境保護部 發布目 次前 言............................................................................................................................................ⅱ適用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排污單位基本情況填報要求 2產排污環節對應排放口及許可排放限值確定方法 7可行技術要求 10自行監測管理要求 12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編制要求 12實際排放量核算方法 12合規判定方法 15附錄A(資料性附錄)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程序 18i前 言號)和《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48號本標準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制訂。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本標準環境保護部2018年02月08日批準。20180208日起實施。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解釋。ii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總則適用范圍A。(以下簡稱行業技術規范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HJ/T55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HJ75 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356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試行)HJ/T397 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HJ608 排污單位編碼規則HJ819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HJ□□-20□□ (試行)《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令第48號)《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國家環保局環監〔1996〕470號)(試行(環境保護部公201781號)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Th產設施 productionfacilities指在排污單位中與產排污有關的,直接參加生產過程或直接為生產服務的設備或設施。—1—污染治理設施 pollutioncontrolfacilities指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收集、凈化、去除的設備或設施。許可排放限值 permittedemissionlimits指排污許可證中規定的允許排污單位排放的污染物最大排放濃度和排放量。特殊時段specialperiods非正常情況 abnormalsituation(機排污單位基本情況填報要求一般原則未依法取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或按照有關規定經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改正規定”一欄,提出改正方案。排污單位基本信息—2—((備案編號主要產品及產能主要Th產單元、主要工藝、Th產設施及設施參數在填報“主要產品及產能”1。表1 排污單位主要Th產單元、主要工藝、Th產設施及設施參數表主要生產單元主要工藝生產設施設施參數主體工程主要生產線與排放廢氣和廢水密切相關的主要生產設施,包括工業爐窯((化學反應釜/器//蒸發/萃取設備等涂裝工序生產設施等設計生產能力、功率、尺寸、面積、額定蒸發量、額定功率、壓力、流量、設計處理能力、設計排氣量、儲量、容積、周轉量等公用工程發電、供熱系統等公用系統與排放廢氣和廢水密切相關的生產設施,包括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等輔助工程污水處理系統等其他為生產線配套服務的系統與排放廢氣和廢水密切相關的生產設施或污染治理設施,包括污水處理站等儲運工程儲運系統與排放廢氣和廢水密切相關的生產設施,包括物料的存儲、運輸設施如儲罐、倉庫、固體廢物儲存間、轉運站等Th產設施編號排污單位填寫內部生產設施編號,若排污單位無內部生產設施編號,則根據HJ608進行編號并填報。產品名稱填寫生產設施主要產品名稱。涉及化學品的,填報化學品名稱及CAS編號。Th產能力、計量單位及設計年Th產時間設計生產時間按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意見或地方政府對違規項目的認定或備案文件中的年生產時間填寫。—3—其他排污單位如有需要說明的內容,可填寫。主要原輔材料及燃料信息原輔材料及燃料種類按原料、輔料、燃料種類分別填寫具體物質名稱。涉及化學品的,填報化學品名稱及CAS編號。原料填報產品生產加工過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以及所有有毒有害化學品原材料。輔料填報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添加的主要輔料和污染治理過程中添加的化學品。燃料種類包括:固體燃料(煤炭、煤矸石、焦炭、生物質燃料等),液體燃料(原油、(設計年使用量及計量單位設計年使用量為與產能相匹配的原輔料及燃料年使用量,并標明計量單位。原輔料有毒有害物質及成分占比“第一類污染物”以及有關文件中規定的有燃料灰分、硫分、揮發分及熱值(低位發熱量。燃油和燃氣填寫硫分(液體燃料按硫分計;氣體燃料按總硫計,總硫包含有機硫和無機硫)及熱值(低位發熱量)。其他排污單位如有需要說明的內容,可填寫。產排污環節、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設施一般原則(—4—廢氣廢氣產排污環節、污染物種類、排放形式及污染治理設施污染物種類為排放標準中的各污染物項目,依據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確定。排放形式分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兩種形式。(、脫硫設施(干法、半干法、濕法、其他)、脫硝設施(低氮燃燒、SCR、SNCR、其他)、((污染治理設施、有組織排放口編號污染治理設施編號填寫排污單位內部編號,若排污單位無內部編號,則根據HJ608進行編號并填報。有組織排放口編號可填寫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現有編號,或根據HJ608進行編號并填寫。排放口設置要求根據《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國家環保局環監〔1996〕470號),排放口類型10t/h及以上的燃料鍋爐、燃氣輪機10t/h及以上的燃料鍋爐和燃氣輪機組排放污染物相當的污染源,其對應的排2。表2 納入許可管理的廢氣排放源及排放口類型主要生產單元生產設施排放口類型有組織排放主體工程工業爐窯(熔煉爐、焚燒爐、熔化爐、加熱爐、熱處理爐、石灰窯等)主要排放口化工類排污單位的主要反應設備(化學反應釜/器/塔、蒸餾/蒸發/萃取設備等)—5—續表主要生產單元生產設施排放口類型有組織排放主體工程與出力10t/h及以上的燃料鍋爐和燃氣輪機組排放污染物相當的污染源主要排放口其他一般排放口公用工程出力10t/h及以上的燃料鍋爐和燃氣輪機組等主要排放口火炬、放空管等其他排放口輔助工程污水處理站一般排放口儲運工程儲罐、倉庫、固體廢物儲存間、轉運站等儲運設施一般排放口無組織排放排污單位生產設施、生產單元或廠界—廢水廢水類別、污染物種類、排放方式及污染治理設施(工序污染物種類為排放標準中的各污染物項目,依據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確定。排放方式分為間接排放、直接排放和不外排三種方式。廢水污染治理設施名稱包括工藝(工序)的生產廢水預處理設施、綜合廢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其他。廢水污染治理工藝分為一級處理(過濾、沉淀、氣浮、其他),二級處理(A/O、A2/O、SBR、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其他)、深度處理(超濾/納濾、反滲透、吸附過濾、蒸發結晶、其他)、其他。廢水排放去向及排放規律排污單位應明確廢水排放去向及排放規律。廢水排放去向包括:不外排;排至廠內綜合污水處理站;直接進入海域;直接進入江、((再入沿海海域—6—污染治理設施、排放口編號污染治理設施編號填寫排污單位內部編號,若排污單位無內部編號,則根據HJ608進行編號并填報。排放口編號可填寫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現有編號,或根據HJ608進行編號并填寫。排放口設置要求根據《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國家環保局環監〔1996〕470號),排放口類型根據排污單位廢水排放特點,廢水排放口包括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廢水總排放口。原則上涉及排放第一類污染物的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以及納入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中的排污單位廢水總排放口為主要排放口,其他為一般排放口。 其他要求(包括全廠及各工序和廠區總平面布置圖。(設備工藝流程等內容。產排污環節對應排放口及許可排放限值確定方法產排污環節對應排放口廢氣部分填報的產排污環節及排放口信息,信息平臺系統自動生成。廢水—7—許可排放限值一般原則12個月排放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核發環保部門可根據需要(如采暖季、枯水期等)將年許可排放量按月、季進行細化。對于大氣污染物,以排放口為單位確定有組織主要排放口和一般排放口許可排放濃度,規11日及以后取得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排污單位承諾執行更加嚴格的排放濃度的,應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許可排放濃度廢氣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區域,應按照規定的行政區域范圍、時間,執行相關排放標準的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廢水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執行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區域,應按照規定的行政區域范圍、時間,執行相關排放標準的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8—允許排放量廢氣(廢氣許可排放量包括年許可排放量和特殊時段許可排放量。排污單位的廢氣年許可排放量為各廢氣主要排放口許可排放量之和。a)年許可排放量核算方法廢氣有組織排放口年許可排放量依據許可排放濃度、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基準排氣量、主要產品產能確定,核算方法見式(1)與式(2)。iMRQC109i

(1)E

M

(2)式中:Mi——第i個主要排放口污染物年許可排放量,t;R——第i個主要排放口對應裝置產能,t;Q——基準排氣量(標態,3/tC——污染物許可排放濃度限值(標態,g/3;E——污染物年許可排放量,t/a。無規定的基準排氣量時,也可按照許可排放濃度、風量、年生產時間確定,核算方法見式(3)與式(4)。iMQCT109i

(3)E

M

(4)式中:Mi——第i個主要排放口污染物年許可排放量,t;Q——i(標態3/h;C——污染物許可排放濃度限值(標態,g/3;T——第i個主要排放口對應裝置設計年生產時間,h;E——污染物年許可排放量,t/a。b)特殊時段許可排放量核算方法特殊時段排污單位應按照國家或所在地區人民政府制定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等文件,特殊時段日(月)許可排放量根據排污單位前一年實際排放量折算的日(月)均值、特—9—殊時段產量或排放量削減比例核算,核算方法見式(5)。E日(月)許可

E前一年日(月)

-

(5)式中:E日(月)許可——特殊時段日(月)許可排放量,t;E前一年日(月)——排污單位前一年實際排放量折算的日(月)均值,t;——特殊時段日(月)產量或排放量削減比例。廢水“十三五”廢水主要排放口年許可排放量依據許可排放濃度、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基準排水量、主要產品產能確定,核算方法見式(6)。E年許可

SQC

(6)其中:E——污染物年許可排放量,t/a;S——主要產品產能,t;Q——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m3/t產品;C——污染物許可排放濃度限值,單位為mg/L。無規定的基準排水量時,也可按照許可排放濃度、排水量、年生產時間確定,核算方法見式(7)。E年許可

QCT

(7)其中:E——污染物年許可排放量,t/a;Q——排水量,m3/d;C——污染物許可排放濃度限值,單位為mg/L;T——設計年生產時間,d。可行技術要求可行技術要求(如已有—10—證明可達到與污染防治可行技術相當的處理能力。運行管理要求廢氣有組織排放主要針對廢氣污染治理設施的安裝、運行、維護等提出要求,包括:a)廢氣污染治理設施應按照國家和地方規范進行設計;b)污染治理設施應與產生廢氣的生產設施同步運行。由于事故或設備維修等原因造成污染治理設施停止運行時,應立即報告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c)污染治理設施應在滿足設計工況的條件下運行,并根據工藝要求,定期對設備、電氣、自控儀表及構筑物進行檢查維護,確保污染治理設施可靠運行;d)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中廢氣的排放應符合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無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的運行管理按照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執行。廢水主要針對廢水污染治理設施的安裝、運行、維護等提出要求,包括:a)廢水污染治理設施應按照國家和地方規范進行設計;b)由于事故或設備維修等原因造成污染治理設施停止運行時,應立即報告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c)污染治理設施應在滿足設計工況的條件下運行,并根據工藝要求,定期對設備、電氣、自控儀表及構筑物進行檢查維護,確保污染治理設施可靠運行;d)全廠綜合污水處理廠應加強源頭管理,加強對上游裝置來水的監測,并通過管理手段控制上游來水水質滿足污水處理廠的進水要求;e)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中廢水的排放應符合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滲漏、泄漏防治措施要求涉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污單位,針對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滲漏、泄漏風險點應采取相應防治措施,包括:a)源頭控制b)分區防控—11—c)滲漏、泄漏檢測對管道、儲罐等配置滲漏、泄漏檢測裝置,陰極保護系統等防腐蝕裝置,定期對滲漏、泄漏風險點進行隱患排查。自行監測管理要求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按照HJ819執行。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編制要求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編制按照《排污單位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技術規范總則(試行)》執行。實際排放量核算方法一般原則廢氣正常情況a)采用自動監測數據核算廢氣自動監測實測法應采用符合監測規范的有效自動監測數據污染物的小時平均排放濃度、小時煙氣量、運行時間核算污染物實際排放量,核算方法見式(8)與式(9)。M主要排放口

nn(i1

ciqi

109) (8)mmE主要排放口Mj1

j主要排放口)

(9)—12—式中:Mj——核算時段內第j個主要排放口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t;ci——ji小時的實測平均排放濃度(標態g/3;qi——ji(標態,3/h;n——核算時段內的污染物排放時間,h;E——核算時段內主要排放口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t。要求采用自動監測的排放口或污染物項目而未采用的以及自動監測設備不符合規定的,n sm sp sdE(i

)p100 d100 i

2100

(10)i 式中:E——核算時段內二氧化硫排放量,t;mi——核算時段內第i種原輔料及燃料使用量,t;ms ——核算時段內第i種原輔料及燃料含硫率,%;mp——核算時段內第i種產品產量,t;spi——核算時段內第i種產品含硫率,%;di——核算時段內第i種廢物收集量,t;sdi——核算時段內第i種廢物含硫率,%。要求采用自動監測的排放口或污染物項目而未采用的以及自動監測設備不符合規定的,EM103式中:E——核算時段內污染物的排放量,t;M——核算時段內某工序或生產設施產品產量,t;——產污系數,kg/t。

(11)HJ7525%的,自動監測數據不能作為核算實際排放量的依據,實際排放量按照“要求采用自動監測的排放口或污染物項目而未采用”b)采用手工監測數據核算—13—nM (n

cq

109T) (12)主要排放口

i ii1mmE主要排放口Mj1

j主要排放口)

(13)式中:Mj——核算時段內第j個主要排放口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t;ci——ji(g/3;qi——ji(標態3/h;T——第i個監測時段內主要排放口累計運行時間,h;E——核算時段內主要排放口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t。手工監測數據包括核算時間內的所有執法監測數據和排污單位自行或委托其他有資質的檢(監)測機構的有效手工監測數據,若同一時段既有執法監測數據又有手工監測數據,非正常情況非正常情況下污染物排放量優先采用實測法核定,其次采用物料衡算法和產排污系數法。廢水正常情況a)采用自動監測數據核算廢水自動監測實測法應采用符合監測規范的有效自動監測數據污染物的日平均排放濃度、日廢水量、運行時間核算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方法見式(14)。nE (cq106) (14)n廢水 i ii1式中:E——核算時段內主要排放口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t;ci——污染物在第i日的實測平均排放濃度,mg/L;qi——第i日的流量,m3/d;n——核算時段內的污染物排放時間,d。對要求采用自動監測的排放口或污染物項目,在自動監測數據由于某種原因出現中斷或其他情況,應按照HJ/T356補遺。要求采用自動監測的排放口或污染物項目而未采用的以及自動監測設備不符合規定的,采用產排污系數法核算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實際排放量,按直排進行核算,核算方法—14—(15)。

EM106

(15)式中:E——核算時段內污染物的排放量,t;M——核算時段內某工序或生產設施產品產量,t;——產污系數,g/t。b)采用手工監測數據核算廢水手工監測實測法應采用每次手工監測時段內污染物的日平均排放濃度、日廢水量、E廢水

nqT) i ii1式中:E——核算時段內主要排放口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t;ci——第i個監測時段的污染物實測日均排放濃度,mg/L;qi——第i個監測時段的流量,m3/d;T——第i個監測時段內主要排放口累計運行時間,d。手工監測數據包括核算時間內的所有執法監測數據和排污單位自行或委托其他有資質的檢(監)測機構的有效手工監測數據,若同一時段既有執法監測數據又有手工監測數據,非正常情況合規判定方法一般原則合規是指排污單位許可事項和環境管理要求符合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污單位可通過臺賬記錄、按時上報執行報告和開展自行監測、信息公開,自證其依證排污,滿足排污許可證要求。核發環保部門可依據執法監測數據,以及排污單位環境管理臺賬、執行報告、自行監測—15—記錄中的內容,判斷其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量是否滿足許可排放限值要求。排放濃度合規判定方法廢氣正常情況a)執法監測按照監測規范要求獲取的執法監測數據超標的,即視為不合規。根據GB/T16157、HJ/T397HJ/T55b)排污單位自行監測1)自動監測按照監測規范要求獲取的自動監測數據計算得到的有效小時濃度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