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合集8篇匯編_第1頁
狼教案合集8篇匯編_第2頁
狼教案合集8篇匯編_第3頁
狼教案合集8篇匯編_第4頁
狼教案合集8篇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reaminginthememoryisnotasgoodaswaitingfortheparadiseinthehell.勤學樂施積極進取(頁眉可刪)

狼教案合集8篇

狼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

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朗誦文言課文。

3.積累文言詞匯。

4.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學重點:目標35

教學難點:目標4

預習指導:1.熟讀課文,盡量背誦

2.看注釋,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創設情境

要求學生講一則狼的故事

教師講解,狼可怕嗎,表面上看,狼兇惡、狡詐,貪婪,但

狼卻沒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只要動腦筋就一定會戰

勝像狼一樣的惡人,下面就看《狼》這篇課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

著有短

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據說,蒲松齡在創作《聊齋志異》時,文思枯竭,難以下筆。

他知道自

己缺乏寫作素材,便變賣家產,在路口擺下席子,煮綠豆湯、

茶水供路人

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講一則故事。之后,他

把這些路人口

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寫成小說。

三、朗讀課文

1.檢查學生預習朗讀情況:

抽查三個朗讀,后學生評價

2.教師作較高水平的示范朗讀。

3.學生們自由高聲誦讀一次

4.抽查三個朗讀,與剛才對比。

四、疏通字詞句篇的意思

1.教師投影下列問題學生合作解決:

一詞多義: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敵攻擊恐前后受其敵敵方蓋以誘敵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敵向前狼不敢前

2.講解詞性活用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于前。

3.講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學生自己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明白的學

生或老師解決

5.抽查四人分段譯課文。學生評價后教師糾正。

五、大意理解:

請學生談談初學課文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和屠戶的勝利說明

了什么問題。

六、練習背誦

分段,抓住屠戶與狼斗爭的過程由事情發展的先后結合關鍵

詞的方法練習背誦,自己先背,教師再組織男女生分別背最后齊

背。

七、教師小結:

1.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助詞,的,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不譯,久之助詞,位于主謂之間,不譯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后受其敵。(指狼)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

堆)

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戶)③屠自后斷其股。(指

狼)

八、作業

A1.課后練習二。B.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本節的內容主要是疏通文意,進一步的理解留到

下一課時.

狼(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

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理解刻劃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1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導入

老師講述另一則狼的故事,(見課后)讓學生對比,創設情

境。

教師過度:這則故事與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狼具有相似處,狼

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本性,這一節課我們將進行詳細分析

三、分析課文

1.獨立思考: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故事情節,歸

納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問后交流評價歸納:

(l)開端:遇狼。(2)發展:俱狼、御狼。(3)高潮

和結局:殺狼。

2.獨立思考: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問后歸納:

(1)貪婪兇惡: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狠

止而前狼又

至;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狡詐陰險: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

甚;意將遂入

以攻其后也。

3.討論:__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要求從人物描寫方法

并找出課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進行分析

交流后歸納:

(l)心理描寫

懼——投骨避狼。/大窘——骨盡狼仍從。/恐——前后

受其敵。/悟——刀劈兩狼。

一開始,屠戶采用“投骨”之法,試圖擺脫狼的跟從,說明

他對狼的貪婪兇惡的本性缺乏認識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協退讓,

結果失敗。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兩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

前后受其敵”。發現麥場積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擔持

刀”,搶占有利地形保護自己。后來“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由被動轉

為主動。他警惕性高,又轉視積薪后,殺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

里打洞的狼,這才悟出狼的狡詐陰險。

(2)動作描寫

“投以骨”“復投之”寫屠戶試圖投骨避狼,結果無效。“顧”

“奔”“倚”“弛”“持”五個動詞,寫屠戶迅速搶占有利的地

形,保衛自己,準備反擊。“暴起”“劈”“斃”寫屠戶趁一

狼徑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取得勝利。

“轉視”“斷”“斃”等動詞寫屠戶高度警惕,果斷出擊,再獲

全勝。

這些動詞寫出了屠戶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4.自由發言:__結尾一段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歸納:__結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對

狼的可悲下場的嘲諷,也是對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的贊揚。

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

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結尾的議論畫龍點睛,

揭示了__的主題。

5.片斷寫作練習:《狼》一文給我們什么啟示?(100

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點: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協退讓,

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四、作業

A1.課后練習第一、三題。2.預習短文兩則

B3.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

對待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在實現

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結合說寫講的方法。

狼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狩、寵、厄、悖"4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

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4.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

法。

二、教學重點

弄清羅斯福下令捕殺狼這一決策錯在哪里,理解__的結論。

三、媒體運用

1.課前查閱有關生物鏈的資料。

2.大屏幕演示總結語,引起學生注意。

四、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在美麗

的大森林里,由生活導入鹿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狼呢?學文,

增加是啊,鹿通常是美麗善良的化身,而狼卻兇惡殘暴,今天我

們共同來學習學文興趣《鹿和狼的故事》(板書課題),看看課

文又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

1.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

子,遇到不懂的字詞可以借助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理解"茍延殘喘"、"罪魁禍首"。

3.指名說主要內容。

〈三〉理解

1.導言

是啊,昔日的森林松杉蔥郁,而今卻面目全非;原來的鹿群

活潑自由,現在卻茍延殘喘。這嚴重的生態災難不能不使我們感

到痛心疾首。然而,羅斯福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殺的惡

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護者。如果有人能夠勸阻他不再繼續這個

錯誤的決定,必將會挽救森林,挽救鹿群,挽救整個生態系統,

可惜,羅斯福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

向總統先生進見直言吧!我們來以形式的創給他寫一封信,好

嗎?新達到激發要想使這封信更具有說服力,我們需要以課本為

依據,可以用事實說學文欲望話,可以講明道理,可以引用身邊

的例子,要有理有據的闡明你的觀點。

2.自由研讀課文,思考如何寫信。體現自主與

3.小組交流。合作

4.集體交流。

(根據學生信的內容適時小結出:生物之間的關系相互制約、

相互聯系;不要以慣有的眼光片面的認識事物)

〈四〉總結

同學們一封封發自肺腑的信,不僅使羅斯福醒悟,也會使更

多的人警醒。

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這個慘痛的教訓不要再重演。

在這節課即將結束時,請同學們再回味全文,此時,你最想

說什么?回味全文,老師這也有一句話,送給大家:尊重動物,

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自己。領悟文旨。

狼教案篇3

課題與課型

狼(清)蒲松齡自學導讀課

教學目的

1.識記:綴窘苫蔽弛眈瞑隧黠尻寐

2.了解作者、作品及課文出處;讀懂課文

3.掌握課文中狼的陰險狡詐和屠戶的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及課文闡明的道理。

4.名詞活用和一詞多用現象。

教學重點難點

1.對情節和主題的把握(重點)

2.課文闡明的道理(重點)

3.名詞活用和一詞多用(難點)

教法學法

1.朗讀2.品讀3.討論點拔

媒體設計

多媒體或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

一教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一提起狼這種動物,我們就會想起它的狡詐和兇殘。當然,

對于狼的本質的認識,也是經歷了一段過程的,東郭先生不是險

些被狼吃掉了嗎?今天,我們再來講述一個發生在屠戶和狼之間

的故事。(板書課題)

__節選自《聊齋志異·狼三則》,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

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郭沫若先生為他的書房---聊齋所

題的對聯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給予

他極高的評價。

二、明確目標:

1.掌握重點詞句的翻譯,了解__大意;2.理清小說的情

節結構;

3.分析、歸納__的主題;4.熟讀、背誦課文。

三、自讀與點拔

自讀程序適時點拔設計意圖

(一)預習識記。(注意音形義)綴zhuì窘jiǒng苫shà

n蔽bì弛chí眈dān瞑míng隧suì黠xiá尻kāo寐mèi

(二)初讀課文。完成兩項自學任務:1.識記作者、作品及

課文出處2.借助課文注釋,梳理文句,讀譯課文,把握課文大

意。

(三)再讀課文。理順課文情節脈絡。

(四)熟讀課文,回答下列幾個問題(能用原句作答的,盡

量用原句作答)1.這則故事的時間、地點和對立的雙方各是什

么?2.屠戶對狼的態度前后有什么變化?3.屠戶的機智表現

在什么地方?4.屠戶是怎樣殺死狼的?5.作者對這件事發表

了怎樣的議論?

(五)口述“遇狼”到“殺狼”四個情節。

(六)品讀課文。

重點落實如下內容:

1.屠戶奔靠柴堆下,放下擔子拿起刀,這時狼的表現怎樣?

從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2.面對狼的陰險狡詐,屠戶表現出怎樣的勇敢和機智?

3.狼狡猾,但最終逃不掉“頃刻兩斃”的下場,作者用了

什么表達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課文闡明了什么道理?

4.把握下列文言詞語,解釋句中帶點詞的含義:(1)恐前

后受其敵(2)場主積薪其中(3)屠乃奔倚其下(4)一狼洞

其中(5)隧入以攻其后(6)屠自后斷其股(7)恐前后受其

敵(8)蓋以誘敵(9)而前狼又至(10)狼不敢前(11)一

狼洞其中(12)隧入以攻其后(13)其一犬坐于前(14)禽

獸之變詐幾何可采用學生先識記,再同桌互測,教師抽查時以口

答或筆答形式進行。教師范讀(或錄音帶范讀),領讀、學生自

讀、齊讀,借助注釋輪流翻譯句子,師生共同評說。

全文結構為故事、評議兩部分:(板書或放投影)遇(故

事開端)屠懼(故事發展)狼戶御(故事進一步發展)殺

(高潮結局)結合課本練習一作答具體表述為:屠戶賣肉晚歸,

兩狼跟蹤而來(遇狼)---屠戶投骨,狼依舊緊跟不舍(懼狼)

---屠戶倚薪對抗狼(御狼)---狼施詭計,被屠戶識破,擊斃兩

狼(斃狼)。

可以創造性地口述,不只是對課文進行翻譯。

1.“一狼徑去”,看似無意攻擊,實則聲東擊西。企圖前

后夾擊,置屠戶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看似安閑無事,實則暗施毒計,表現其狡詐本性。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屠自后斷其

股,亦斃之。”寫出了屠戶的勇敢與機智。

3.作者用的是議論的表達方式。禽獸,既是指狼,又是指

狼一樣的惡人,作者借題發揮,語意雙關,既是對狼的嘲笑,又

是對屠戶機智勇敢殺狼的贊揚。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傳統寫法。作

者通過這個故事,意在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

爭,善于斗爭,這就是作者在文中要闡明的道理。

4.(1)狼(2)麥場(3)柴草堆(4)柴草堆(5)屠戶(6)

狼(7)攻擊、進攻,名作動(8)敵方、對方,名詞(9)前面

(10)上前,名作動詞(11)打洞,名作動(12)鉆洞,名作動

(13)像狗一樣(14)多少初一學生掌握字詞,積累詞語,仍是

學習的重點之一。學習文言文切忌教師串講到底,要通過學生自

學,師生互動,特別是用朗讀、看注釋等手段來解決字詞障礙,

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理解。通過討論作答,消

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口述”這一環節進一步鞏固消化。

(六)是全文自學的重難點。設計這一自學程序,側重于進一步

地讓學生認識狼陰險狡詐的本性及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通

過討論和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對重要內容具體落實和消化。初步掌

握“其”在文中的不同用法;“敵”、“前”等一詞多義現象;

“洞”“隧”“犬”等詞類活用現象。

四、小結(略)

五、作業:背誦全文

設計簡要說明:這是初一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讀

課文,既不能像教讀課文那樣教學,也不能像現代自讀課文那樣

放手,主要采用引導學生朗讀、品讀、討論及強化訓練等方式,

強化整體導讀功能,注重文言詞語積累。

張巨宏,男,現任教于湖北省天門實驗高中。天門市中學語

文學科帶頭人,天門市十佳校長,十佳園丁,湖北省優秀教師,

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湖北省寫作學會會員,湖北省中學語文專業

委員會會員。曾先后擔任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校長,推行人本管

理,堅持教學改革。學校多次被評為先進,學生多次獲獎。在中

國教育報、中學語文、上海師大學報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__30

多萬字,主編中學語文拓展閱讀、高考專題訓練6+1、初中作

文教程、中考試題分類解析與應試策略等著作10部,參編著作

計36部。

狼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說謊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的后

果。

2、能正確判斷是非,知道誠實是一種良好的品質。

3、樂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

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欣賞故事《狼來了》。

1、教師邊播放PPT,邊講述故事內容。

2、教師:你們喜歡放羊的孩子嗎?為什么不喜歡他?放羊

的孩子說謊以后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后果?

3、教師小結:小孩由于說謊結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

也差點被狼吃掉,我們大家不能說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二、師幼討論什么樣的行為才是誠實的行為,怎樣做一個誠

實的孩子。

(一)理解詞匯--誠實

教師:在日常活動中應該怎樣做才是誠實的孩子呢?我們做

錯事應該怎么辦?不是自己的東西能不能拿?撿到東西應該怎

么辦?能不能說謊?

(二)講述情景,判斷是非,明確誠實是好品質。

(1)情景一:紅紅幫助媽媽打掃衛生。不小心把家里的花

瓶打壞了,媽媽聽到響聲跑過來問:怎么回事呀?紅紅怕媽媽責

怪她連忙說:"不是我弄的,是小花貓跳到桌子上打碎的。"紅紅

這樣做對嗎?

(2)情景二:明明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別人家的玻

璃砸壞了,沒有人看見,明明趕緊跑掉了。這樣做對不對?應該

怎樣做?

(3)情景三:強強看圖書的時候,不小心撕壞了班級里的

書,沒有人看見,蘭蘭應該怎樣做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做錯事情時應該主動承認,及時改正,更

不能說謊,大家同樣會認為你是個誠實的孩子。鼓勵幼兒做個誠

實的孩子。

活動反思:

《狼來了》是一個老故事,但其中蘊含著極具學習,發人深

省的道理。通過讀本的學習讓幼兒明白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它既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我們應該培養誠

懇待人的良好品質。告訴大家做人應誠實,不以通過說謊來達到

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說謊去愚弄他人。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

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因為堅持就是勝利。

狼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發展幼兒思維,學會用表情動作展現

語言內容。

2、體會、感受“無聊”“得意”“害怕”三種情緒,試著

在具體語言環境中使用這三組詞語。

3、在活動中充分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從中感受“誠

實做人”的重要。

活動重、難點:

1、體會三種不同的情緒。

2、明白“誠實”

活動準備

1、flash課件—(動畫故事,無聊、得意、害怕三組表情

(咋準備?)和詞組)

2、《狼來了》故事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出主題

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引出主題。

二、演示課件,學會用表情動作表達語言內容。

1、觀看故事《狼來了》。

師: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幼:——

師:那請你們想一想,故事中的小孩一個人在山上放羊,沒

人說話,沒人玩,一天又一天,時間長了他會覺得怎么樣?

幼:——(總結無聊,難受等)

2、演示圖片一:

無聊,煩——

那你們覺得無聊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你來做一做。

(引導幼兒做無聊難受的表情動作,可以將特別幼兒的動作

大家一起示范)。

3、演示圖片二:

師:呀,快看!他得意高興的樣子,他為什么這么得意?

幼:因為他欺騙了農民伯伯,伯伯們上了當——

師:他是怎么得意的?那你得意高興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做給大家看看。

(可找個別幼兒來演示一下自己得意高興的樣子)。

4、師:小朋友們,狼來了——(老師做狼狀沖到幼兒中間)。

幼:害怕,叫等

師:你們如果真的見到狼來了,會怎么樣?

那故事中的小孩看到狼真的來了,他害怕么?

幼:害怕

演示圖片三:看!狼真的來了,他害怕極了。(師做發抖狀)。

三、認識總結三種表情動作,認識詞組。

1、師:剛才我們做了幾個表情動作,我們來看看哪些詞寶

寶來了。

A、師:這是什么表情

幼:無聊

點擊出示無聊詞組你有沒有體驗過無聊?什么時候?

B、師:看這個!

幼:得意

誰認識這個詞?瞧你得意的,你一定認識,來給大家說說.

C、師:這個呢?

幼:害怕

點擊出示害怕詞組你害怕過嗎?你看到什么會害怕?

2、我們來做表情變變變的游戲,我們來看看大家有沒有記

得詞寶寶的名字。

打亂順序出示詞組三組(幼兒可念出)

四、動作表演故事,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用動作來講故事,想不想來

試一試?現在我們就用動作來表演狼來了的故事。

教師帶幼兒語言提示幼兒做動作

五、故事討論,從中得到誠實教育。

總結:你們喜歡故事中的小孩么?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

做?因為他不誠實,也得不到別人的信任,我們不能像他一樣,

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勇敢的好孩子。

六、跟隨音樂表演故事。能夠合拍的表演。

自由結束……

狼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字,會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

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兔子在狼的威脅下,勤練功夫,最

后越來越強壯;狼為貪欲蒙蔽,最后只有死路一條。

4.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故事情節,感悟文中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文中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磁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師述:我們平時讀過不少寓言故事,你能把你讀過的寓

言故事的題目告訴大家嗎?在大家的印象中,兔子和狼是兩種怎

樣的動物?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兔子和狼》。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兔子和狼之間發生了

什么事?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第一要讀正確,不丟字,不加字。第二要讀通順,讀

連貫,不破詞句,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讀書匯報。

(1)讀完課文后,說說哪些問題自己已經得到了解答。

(2)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北山的狼想吃南山的

兔子。兔子為了防備老狼,天天練功,最后練得結結實實,又高

又壯。狼不但沒吃到兔子,還被摔死了。)

3.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聽。

三、學習生字新詞。

1.找出會認字,自由識記。

2.認讀,交流識記方法。

3.指導學習會寫字:狼拳威拼餓實

(1)采用加部首的方法記憶:良—狼并—拼我—餓

(2)重點指導識記、書寫“拳、威”。

4.你從本課中積累了哪些新詞?將它們添加到“我的詞語

庫”中。

四、再讀課文。

要求:

教案《語文A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兔子和狼》教案》,來自

網!

讀正確、流利、有感情。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2.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細讀課文,感悟道理。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2.討論以下問題。

(1)當兔子聽到狼要吃它后,它是怎樣做的?

(2)狼見到兔子練功后,說了些什么?

(3)相機理解以下詞語。

大汗淋漓:形容汗流滿面,汗珠往下滴。淋漓:形容濕淋淋

往下滴。

氣喘吁吁:形容大聲喘氣。吁吁:形容出氣的聲音。

絞盡腦汁:形容處心積慮,費盡腦筋。絞:扭轉,擠壓。

動作演示理解“蹲、蹬、彈、跳、出拳、搗眼、踹腰”。

3.故事的結局怎樣?(兔子長得結結實實,又高又壯。狼

瘦得皮包骨頭,被老鷹丟到南山摔死了。)

討論:(1)為什么兔子后來會越來越強壯,而狼卻死了?

(2)如果你遇到同樣的問題,你會怎樣做?

4.小結:通過學習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北山的狼一心

想吃掉南山的兔子,但是它只想不做,最終不但沒吃到兔子,反

而被摔死了,兔子面對狼的威脅,為了防備老狼,天天練功,最

后練得結結實實,又高又壯。

5.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1.想象:

(1)當兔子看到狼死后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2)如果狼改變了想法,又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

2.續編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作業。

1.把這個寓言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鼓勵學生續寫《兔子和狼》。

狼教案篇7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

2.學習記敘的順序和結構。

3.理解__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教學設想: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知識引

路。教師要清醒地認識文言文閱讀的一般規律,從整體到局部,

從熟讀到理解,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

己進入學習的領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

基本方法。

__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

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

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

義。

__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

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__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

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

1.知識導入。

(1)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不同的地方有兩點:一點是

由于社會生活的變遷,造成內容的差距、認識的困難;一點是由

于語言的演變,造成文字的差異、理解的障礙。這兩點又以語言

障礙為主。

(2)文言文的語言障礙主要在詞和句上,有很多詞和句在

意義和用法上都和現代文不同,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不同的詞

句。

(3)文言文閱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讀。開始時參看注解,

會認會讀;然后就要朗讀,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學習課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認識和方法來

安排教學活動。

2.關于課文。

這篇課文的有關知識要記住這樣幾點:

①出處。__節選自《聊齋志異》。

②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

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

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

是《聊齋志異》。

③《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作

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科舉制度的腐

朽。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

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

這一部分主要由教師講授。

3.認讀課文。

(1)教師布置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參看注解,劃出生字生

詞;試通文句,弄清內容大意;

小聲默讀一遍。

(2)學生發問。

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問,教

師當堂解決。

4.朗讀課文。

第一遍:要求讀音準確。

第二遍:要求大體順暢。

第三遍:要求讀出語氣。

每一遍,教師均有講評。

5.默讀課文,準備復述。

教師給三五分鐘讓學生再默讀識記,要求能大體復述故事情

節。

6.復述課文。

找三個學生復述,每一次復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師要作出

講評。

第一次,找中間程度的學生,讓他看著課文復述,實際上是

對著課文口頭翻譯,大體譯對即可。

第二次,找中間偏上學生,要求對著課文較為準確地翻譯。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學生,背著課文復述,要求不遺漏主要

情節。

7.掌握生字詞。

在這三次復述過程中,其他學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義的字

詞。教師隨訂正隨理出掌握的'主要詞語。

擬挑出常用的、比較容易掌握的單音詞,隨講隨寫黑板,讓

學生筆記,以便復習掌握。

常用字詞:

懼:恐懼。從:跟隨。故:原來(一樣)。驅;追趕。窘:

困窘。恐:恐怕。顧:看到。瞑:閉眼。暴:突然。斃:殺死。

股:大腿。寐:睡覺。黠:狡猾。

止:有兩講——

上述的生字生詞要入文作出準確解釋,可讓學生當堂翻譯原

句,不要只是單個記詞義。

另有兩個詞用的是引申義,書上有注釋,教師可略加提示,

學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這兩個詞是:

綴:原意是連結,文中意是緊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論實詞還是虛詞,可不單獨講解,以能理解文意為準。

布置作業:

1.按照記敘的順序,看看__敘述的故事可分成幾個部分,用

一個詞(或詞組)給每個部分作出概括。

2.用現代漢語翻譯最后一個自然段。

3.思考練習一。

4.做練習二、三,答案做在書上。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串講課文。

2.理清順序、掌握結構。

3.正確理解__中心意思。

教學步驟:

本課時不單獨檢查作業,將此過程溶入教學的相應環節中。

1.串講課文并理清敘事順序與結構。

(1)__敘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2)敘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個

過程,按照自然段的順序來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完整地敘述

這個故事的。

教師串講,遇到上節課列出的重點詞語可提問學生,歸納時

也先提問,后訂正。

先看第1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開端。我們

不妨用兩個字來概括,大家想,哪兩個字合適?——可用屠夫“遇

狼”來概括。

再看第2段,寫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罷休,照樣追趕。

說明狼很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兩個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個

字來組詞,這個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懼狼”來概括。

再看第3段,寫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準備搏斗,

這寫了屠夫對狼的什么行為?文中似無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

慮。——可用屠夫“御狼”來概括。

再看第4段,寫屠夫奮起劈狼,隨后又劈一狼。這一段很清

楚——可用屠夫“殺狼”來概括。

(3)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恰好是事物發生、發展和結局的全

過程。

那么,這四個自然段,哪是開端,哪是發展,哪是高潮,哪

是結局呢?

關鍵在于高潮和結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

2、3段是故事的發展。這點學生是能理解的。可見怎樣劃分高

潮的結局,應該以__本身的情況為準。

(4)__還有第5段。

先檢查上節課留的作業2,讓學生念自己的譯文,教師訂正

并講評。

這最后一段如果也用兩個字概括,與上面組詞形式相同,應

是“?狼”呢?

可用“評狼”二字概括。

(5)__前四段與第5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記敘,第5段是議論;前四段是講故事,第5段是

評故事。

(6)__的整體結構應該怎樣認識?

__整體上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敘事,又分四個層次;第二部分議論。

這一教學環節是本課時的主體部分,包括串講、理順序、明

結構。每一個進程均有板書,隨講隨寫。

(1)__從整體傾向看,主要寫的是人呢,還是狼?即__的

主體是人,還是狼?

讓學生自由討論,要求自己的觀點必須在文中找到根據。

此處勢必出現分歧意見,可讓雙方爭論,教師不必過早表明

傾向。

統一認識如有困難,教師可進一步提問,給予某種暗示。

(2)從全文的表現傾向看,__究竟是寫“人有狼所沒有的

智慧、勇氣和力量。必能戰勝惡狼”呢,還是寫“狼無論怎樣狡

詐、欺騙,在勇敢機智的人的面前終究是要失敗的”?

結論:應是后者。

__的中心線索是屠夫,但表現的主體卻是狼。

根據:

①標題。以“狼”為題,體現出作者的著眼點。

②行文。通過屠夫的種種情態變化來反映狼的貪婪、狡詐。

每段描寫均落在狼上。

③結尾。作者直接評論“狼性”及其結局,表明落腳點是在

“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現,是作為表現“狼”的對立面,

其用意并不僅僅在贊揚屠夫的機智勇敢。

(3)當然,應該認識到,人和狼的搏斗,矛盾的雙方是不

能缺少的。狼畢竟是被人戰勝的;狼的“變詐幾何”,是以人的

機智勇敢為條件的。歸納時應將人和狼結合起來認識。

中心意思:__表明狼無論怎樣貪婪、狡詐,在勇敢機智的人

的面前終究是要失敗的。

這一歸納不應是唯一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語言形式概括。

(4)__中“狼”顯然是個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從《聊齋志異》寫狐仙鬼怪從來都是諷喻社會的黑暗、腐朽

勢力的,作者寫這部書主要是“批判現實、表達思想”這一主旨

來看,狼顯然諷喻的是當時社會像狼一樣的惡人、惡勢力。這點,

學生可以自己去體會,不必深究。

3.詞語與練習。

訂正練習二、三。

練習二:

1、2、3句各是前三個段的尾句,寫的是狼的貪婪兇殘;

4、5、6句集中在第4段,寫的是狼的陰險狡詐。

練習三:

此題放在第二冊較難,不必要求具體確切掌握。可大體講明:

這六個“其”都是代詞。

現代漢語代詞有指示代詞和人稱代詞;代什么要看上下文。

這里主要看上文,即從上文中去尋找相應的人或事物。1句中,

代狼;2句中,代麥場;3句中,代柴草堆;4句中,代柴草堆;

5句中,代屠戶;6句中,代狼。

布置作業

1.熟讀背誦課文。

狼教案篇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