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治燥劑方劑學——治燥劑一、概念凡是以輕宣辛散或甘涼滋潤藥物為主組成,具有輕宣外燥或滋陰潤燥等作用,用于治療燥證的方劑,統稱為治燥劑。方劑學——治燥劑金元時期劉河間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補充了“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一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燥勝則干”。方劑學——治燥劑二、立法依據:
《素問.至真要大論》:“燥淫于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燥者濡之”,“燥者潤之”
方劑學——治燥劑三、適用范圍外燥涼燥溫燥內燥上燥中燥下燥燥證方劑學——治燥劑四、治燥劑分類1.輕宣外燥劑——治療外感溫燥或涼燥。2.滋陰潤燥劑——治療臟腑津液耗傷之內燥。方劑學——治燥劑五、運用注意事項1.分清外燥、內燥,外燥又要分清溫燥、涼燥。2.燥易傷津化熱,酌配清熱或生津藥,不宜過于苦寒。3.避免配伍使用性味辛香燥熱藥物,以防再傷津液。4.素體多濕、脾虛便溏、氣滯痰盛者均忌用甘涼滋潤。方劑學——治燥劑第一節輕宣外燥方劑學——治燥劑適應證:秋季外感燥邪,耗傷津液之證。涼燥代表方--杏蘇散;溫燥代表方--桑杏湯、清燥救肺湯方劑學——治燥劑杏蘇散《溫病條辨》方劑學——治燥劑組成蘇葉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殼甘草生姜大棗杏仁橘皮方劑學——治燥劑主治外感涼燥證。方劑學——治燥劑證候分析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脈弦病機:涼燥外襲肺失宣降痰濕內阻方劑學——治燥劑方解君:蘇葉9g辛溫不燥,發表散邪,宣發肺氣杏仁9g苦溫而潤,降利肺氣,潤燥止咳臣:前胡9g疏風散邪,降氣化痰桔梗6g、枳殼6g一升一降,助理肺化痰佐:半夏9g、橘皮6g燥濕化痰,理氣行滯茯苓9g滲濕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6g、大棗6g調和營衛,滋脾行津潤燥使:甘草6g調和諸藥,合桔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功用:輕宣涼燥理肺化痰方劑學——治燥劑臨床應用1.輕宣涼燥的代表方,亦可治風寒咳嗽。以惡寒無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脈弦為要點。2.若無汗,脈弦甚或緊,加羌活;汗后咳不止,去蘇葉,加蘇梗;兼泄瀉腹滿者,加蒼術、厚樸。方劑學——治燥劑病案王某,48歲。主訴:頭巔漲痛,惡寒咳嗽,咯痰稀,鼻塞咽干。脈象浮弦,舌苔薄白。辨證:秋燥寒涼之氣外束于表,肺先受邪。經云“燥涼所勝,平必苦溫。”治法:仿杏蘇散主之,佐入宣泄化濁之品。處方:苦杏仁、粉前胡、白茯苓、白蒺藜各12克,紫蘇葉、玉桔梗、生甘草、仙半夏各5克,薄荷2克,炒枳殼8克,款冬花9克。二診:藥后頭痛已減,咳嗽痰薄,咽干唇燥。舌苔薄白膩,脈象弦滑。守原法處方:粉前胡、苦杏仁、白茯苓、大玉竹、清炙枇杷葉(包)各12克,紫蘇葉8克,玉桔梗、仙半夏各5克,炒枳殼6克,化橘紅3克,款冬花9克。諸癥均緩。方劑學——治燥劑桑杏湯《溫病條辨》方劑學——治燥劑組成桑葉一錢(3g)杏仁一錢五分(4.5g)沙參二錢(6g)象貝一錢(3g)香豉一錢(3g) 梔皮一錢(3g)梨皮一錢(3g)方劑學——治燥劑主治外感溫燥證方劑學——治燥劑外感溫燥傷于肺衛皮毛燥氣傷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肅方劑學——治燥劑證候身熱不甚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口渴、咽干鼻燥舌紅苔薄白而干脈浮數而右脈大方劑學——治燥劑桑菊飲[組成]桑葉二錢五分(7.5g)菊花一錢(3g)杏仁二錢(6g)連翹一錢五分(5g)薄荷八分(2.5g)苦桔梗二錢(6g)生甘草八分(2.5g)葦根二錢(6g)[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現代用法:水煎溫服)。[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主治]風溫初起,表熱輕證。咳嗽,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
方劑學——治燥劑君:桑葉杏仁臣:豆豉貝母沙參佐:梨皮梔子皮方解--清宣燥熱,透邪外出--降利肺氣,潤燥止咳--輕宣透散--清熱潤肺化痰--養陰生津,潤肺止咳--清熱潤燥,止咳化痰--清泄肺熱方劑學——治燥劑功用清宣溫燥潤肺止咳方劑學——治燥劑
方劑鑒別桑杏湯桑菊飲外感咳嗽辛甘涼潤辛涼解表外感溫燥證外感風熱證方劑學——治燥劑外燥涼溫杏蘇散桑杏湯輕宣外躁苦溫甘辛辛涼甘潤杏仁夏、橘、苓草、桔、枳貝、梔沙、梨蘇、前姜、棗桑、豉輕宣涼燥宣肺化痰宣散溫燥潤肺止咳杏蘇散與桑杏湯鑒別方劑學——治燥劑臨床應用1.治療溫燥傷肺輕證常用方。身熱不甚,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右脈數大為要點。2.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等。方劑學——治燥劑【病案】安某,女,2歲,漢族。患兒于1991年11月初因高熱咳喘,煩躁不安在某院診為“支氣管肺炎”住院治療,經用青霉素、氨芐青霉素治療近一月,出院后仍有咳嗽,時輕時重,聲音嘶啞,干咳無痰,精神萎靡,納呆便干。先后服交沙霉素和頭孢氨芐諸藥不效,兩月以來,癥狀漸重,乃來求治。時診,患兒干咳頻作,溲黃便結,唇咽干紅,舌紅苔薄黃燥,脈數,指紋青紫。處方:桑杏湯加減,桑葉3克、杏仁5克、沙參6克、象貝3克、香豉3克、梔子皮3克、梨皮5克,三劑咳嗽減輕,繼進五劑,諸癥盡除。[吳慧學.桑杏湯兒科冬用治驗心得.新疆中醫藥.1994;(4):60]方劑學——治燥劑清燥救肺湯
《醫門法律》
方劑學——治燥劑【組成】桑葉經霜者,去枝、梗,凈葉三錢(9g)石膏煅,二錢五分(7.5g)麥冬去心,一錢二分(4g)阿膠八分(3g)人參七分(2g)杏仁泡,去皮尖,炒黃,七分(2g)枇杷葉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黃(3g)胡麻仁炒,研,一錢(3g)甘草一錢(3g)方劑學——治燥劑【主治】外感溫燥,氣陰兩傷證。身熱頭痛,干咳無痰,咽喉干燥,鼻燥,心煩口渴,氣逆而喘,胸滿脅痛,舌干少苔,脈虛大而數。
方劑學——治燥劑方解君:桑葉質輕性寒,輕宣肺燥,透邪外出臣: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熱麥冬甘寒,養陰潤肺佐:人參益氣生津,健脾培土生金胡麻仁、阿膠助麥冬養陰潤肺杏仁、枇杷葉苦降肺氣使:甘草調和諸藥【功用】清燥潤肺,益氣養陰方劑學——治燥劑【配伍特點】清潤不礙宣透;清宣兼以降氣,宣、清、潤、降四法并用,邪正兼顧,標本同施;治肺同時,兼以和中,體現培土生金之法
。方劑學——治燥劑運用:1.治溫燥傷肺重證的代表方。以頭痛身熱,氣逆而喘,干咳無痰,咽燥口渴,舌干無苔,脈虛大而數為辨證要點。2.若痰多,加川貝、瓜蔞;熱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方劑學——治燥劑清燥救肺湯與桑杏湯比較1.同治溫燥傷肺,但邪有深淺,證有輕重。2.桑杏湯證屬燥邪傷肺,肺津受灼輕證,癥見身熱、咳嗽不甚、右脈數大,治以輕宣清透合以涼潤;
清燥救肺湯證為燥熱傷肺,氣陰兩傷重證,癥見身熱較高、咳嗽較頻,甚則氣逆而喘、胸膈滿悶、脈虛大而數,治以清宣潤肺與養陰益氣并進。方劑學——治燥劑【病案】趙某,男,50歲。咳嗽反復發作2年,加重2周。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2年,2周前因外感引起咳嗽,表現為干咳少痰,口咽干燥,夜間咳重,五心煩熱,納谷欠馨,夜寐差,二便調。體檢:體溫正常,雙扁桃體無腫大,雙肺聽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性羅音,舌紅少苔脈細略數,血常規WBC6.4×109/L,N0.63,L0.37。尿常規(-)。胸透肺紋理增重。西醫診斷: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中醫診斷:咳嗽(溫燥傷肺型)。治法:宣肺清燥,潤肺止咳,以清燥救肺湯化裁。方劑學——治燥劑處方:桑葉10g,杏仁(后下)10g,麥冬10g,胡麻仁10g,炙枇杷葉10g,生石膏(先下)30g,炙甘草6g,紫苑10g,款冬花15g,桔梗10g,地骨皮10g,炒酸棗仁15g,黨參10g,炙甘草6g,阿膠珠10g。7劑,水煎服,日2次,囑患者在服藥期間忌服辛辣之品。服用1個療程后,病已痊愈。后隨訪半年內未復發。[馬秀麗.清燥救肺湯加減治療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60例臨床觀察.中華中醫藥志.2005;20(1):34]方劑學——治燥劑第二節滋陰潤燥方劑學——治燥劑
1.適應證:臟腑津液虧損的內燥病證。
2.組方特點:大抵肺胃陰傷者,以百合、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等為主;腎陰虛者,以熟地、女貞子、生地、玄參等為主;肺腎陰虛者,以兩類藥物配合使用。
方劑學——治燥劑增液湯清吳鞠通《溫病條辨》方劑學——治燥劑組成玄參一兩(30g)麥冬連心,八錢(24g)細生地八錢(24g)方劑學——治燥劑主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方劑學——治燥劑證候大便秘結口渴舌干紅脈細數或沉而無力方劑學——治燥劑方解君:玄參重用,苦咸涼,滋陰潤燥,壯水制火,啟腎水以滋腸燥臣:生地甘苦寒,清熱養陰,壯水生津麥冬甘寒,滋養肺胃陰津以潤腸燥功用:增液潤燥方劑學——治燥劑【應用】1.治療津虧腸燥之大便秘結常用方,又是治療多種內傷陰虛液虧病證基礎方。便秘,口渴,舌干紅,脈細數或沉無力為要點。2.常用于習慣性便秘、慢性咽喉炎、復發性口腔潰瘍、糖尿病、皮膚干燥綜合征、肛裂、慢性牙周炎等病。方劑學——治燥劑【病案】李某某,女,33歲,教師,1993年11月10日初診。患者自述:3年前,因連續授課,自覺喉部有灼熱感,時常干癢、疼痛,特別是在感冒之后,諸癥加重,出現聲音沙啞,干咳,無痰,嚴重時影響進食。查:患處粘膜彌漫性充血、水腫,聲音嘶啞,咳嗽無痰,心煩易怒,舌紅苔黃燥,脈沉細而數。方劑學——治燥劑治法:滋陰清熱,潤肺利咽。處方:生地黃6g,熟地黃9g,麥冬5g,百合、炒白芍、當歸、貝母、生甘草,玄參、桔梗3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溫服。連服12劑后,諸癥全部消失,隨訪1年無復發。[楊玉林.百合固金湯治療慢性咽炎73例.四川中醫.2002;20(7):72]。方劑學——治燥劑養陰清肺湯
《重樓玉鑰》
方劑學——治燥劑【組成】大生地二錢(6g)麥門冬一錢二分(4g)生甘草五分(2g)玄參錢半(5g)貝母去心,八分(3g)
方劑學——治燥劑【功用】養陰清肺,解毒利咽。【主治】陰虛肺燥之白喉。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腫痛,初起或發熱或不發熱,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聲,似喘非喘,脈數無力或細數。
方劑學——治燥劑生地10——養陰清熱君:玄參8——滋陰降火,解毒利咽麥冬7——養陰潤肺加強生地養陰作用,兼清熱解毒臣:佐:白芍4——益陰養血丹皮4——清熱涼血消腫貝母4——既可潤肺止咳,又可化痰散結薄荷3——疏表利咽使:生甘草3——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功用】養陰清肺,解毒利咽方劑學——治燥劑【配伍特點】清熱解毒與涼血養陰并用,氣血兼治;滋補腎水與宣肺止咳共方,金水相生。
【辨證要點】為治療白喉常用方。以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腫痛,鼻干唇燥為辨證要點。
方劑學——治燥劑益胃湯
《溫病條辨》
方劑學——治燥劑【組成】沙參三錢(9)麥冬五錢(15)冰糖一錢(3)細生地五錢(15)玉竹炒香,一錢五分(4.5)
【功用】養陰益胃。【主治】胃陰虧虛證。胃脘灼熱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結,或干嘔、呃逆,舌紅少津,脈細數者。
方劑學——治燥劑[方解]君——生地、麥冬:養陰清熱,生津潤燥臣——沙參、玉竹:養陰生津佐使——冰糖:濡養肺胃,調和諸藥方劑學——治燥劑【運用】
本方為滋養胃陰的常用方。以饑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方劑學——治燥劑麥門冬湯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劑學——治燥劑組成:麥門冬七升(42g)半夏一升(6g)
人參三兩(9g)甘草二兩(3g)
粳米三合(3g)大棗十二枚(4枚)方劑學——治燥劑
主治1.虛熱肺痿。2.胃陰不足證。方劑學——治燥劑肺胃陰虛氣火上逆方劑學——治燥劑證候1咳嗽氣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方劑學——治燥劑證候2嘔吐納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紅少苔脈虛數方劑學——治燥劑方解君:麥冬重用,甘寒清潤,養肺胃陰而清肺胃虛熱臣:人參益氣生津,補益脾肺佐:甘草、粳米、大棗益氣養胃,合人參培土生金半夏降逆下氣,化痰,量輕,燥性減而功用存使:調和諸藥功用:清養肺胃降逆下氣方劑學——治燥劑配伍特點1.“培土生金”
2.少佐辛燥,去性存用而不傷津。方劑學——治燥劑臨床應用
1.治療肺胃陰虛,氣機上逆所致咳嗽或嘔吐常用方。以咳唾涎沫,短氣喘促,或口干嘔逆,舌干紅少苔,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嘔逆重的,加竹葉、竹茹;咳吐濁痰、口干的,加天花粉、知母;津傷甚者,加沙參、玉竹。方劑學——治燥劑【病案】
張某,女,47歲。因家庭口角,賭氣之下服農藥樂果百余毫升,幸救及時才免一死,然而農藥灼傷食管及胃,再加洗胃創傷,月余乃覺胃脘痞悶灼熱,噯氣嘈雜,時而呃逆。口干咽燥,吞咽覺胸痛透背,自上而下,不思飲食。經纖維胃鏡檢查見:食道粘膜充血,下段米粒樣糜爛3處,胃大部分紅斑充血水腫,大彎處散在多處糜爛,分泌物增多。診為食道、胃慢性炎癥伴糜爛而來院求診。癥見:面色少華,肌膚干瘦,噯氣欲呃,胸腔煩熱,咽干口燥,吞咽食物自上而下疼痛,不思飲食,大便干結難解,舌紅無苔,脈細數。方劑學——治燥劑處方:麥門冬湯,重用麥冬至30g,加公英、大黃。3劑,上述癥狀減輕。7劑諸癥俱除,乃去大黃,加沙參,黃芪、白芨再進7劑以善后,經纖維胃鏡檢查只留部分胃粘膜充血,少量分泌物。[郭本傳.麥門冬湯臨床新用體會.北京中醫.2004;23(1):59]方劑學——治燥劑百合固金湯明·周慎齋
《慎齋遺書》方劑學——治燥劑組成熟地生地歸身各三錢(9g)
白芍二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端制造車間租賃及技術研發合同
- 老妖消防課件
- 美術說課課件詳細
- 美術大師課件介紹
- 關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說法正確的有
- 涉爆粉塵企業安全檢查表
- 工程項目管理論文安全
- 企業安全生產的八大主體責任
- 安全生產百日攻堅戰
- 小店運營教程培訓課件
- 審評茶培訓課件
- 2024智慧園區建設規范
- 反流食管炎臨床路徑(2009年版)
- 鄉土文學與地域文化
- 上海電氣SEC-W02-1250風機運行規程
- 對外漢語教學導論復習
- 工程材料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
- 裝修工程合理化建議
- 《大學生軍事理論教程》第五章
-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
- 拳擊入門-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