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大理古城的導游詞大理古城的導游詞1
大理古稱葉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西漢漢武帝在大理設置郡縣;南詔國(738—902年)、大理國(937—1253年)在此建都,是當時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初設迤西道、大理府等。由于大理文物古跡眾多、文化藝術豐厚,被譽為“文獻名邦”、“西南的敦煌”。大理還是蜀身毒道及茶馬古道(即今滇印、滇藏馬路)經由地,西亞、西南亞文化以及漢、藏、彝、白、納西、傣等民族文化在此交匯,形成歷史、宗教、文化、藝術的多元性、開放性以及寬和、兼容的文化特征,有“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之稱。
1956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全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
南城門
前面這一座宏偉的城樓便是大理古城最古老的建筑—南城門,它也是古城的正門。剛才在214國道隔離帶的巨石上我們看到“雙鶴拓疆”四個大字,傳聞白族的祖先是循著一對雙鶴的蹤跡來到這塊風水寶地的,意思是“大理是仙鶴開拓的疆土”,所以南城門又稱為“雙鶴門”,雙鶴門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城門上雄偉的城樓被當地人稱為“南門古樓”,斗拱飛檐、雕梁畫棟,是古代殿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城門上的“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大理時所題。南城門是大理古城的標記性建筑物,也是影視中上鏡最多的“大理古城標準像”,可不要錯過拍照留念的好機會哦!
各位摯友,拍完照后我們立刻就要沿著皇城根進入“六朝古都”—大理古城巡游。請看,眼前的這一段城墻氣概雄偉、曲折蜿蜒,現存300多米,高8米,是11019年在原址上復原重建的。
登上城樓,大理風光奔來眼底,古樸的城墻到處透露出王者的風范,這也是我們將其稱為皇城根的主要緣由。說到這,可能有的摯友就會問:剛才你說的“六朝古都”不會是南京吧?其實我告知您,我們大理也是名副其實的六朝古都。熟識云南歷史的摯友都知道,我們云南的彝族、白族都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從1010多年前的唐宋時期起先,先民們便已經在這塊土地上先后建立了獨立政治的南詔國和武俠小說中喜聞樂見的大理國,再加上南詔國滅亡之后的三個小王朝和大理國時期的大中國、后理國,這幾個王朝都以大理古城為都,所以說大理古城是“六朝古都”。從公元779年到大理國滅亡前的500多年里,大理始終是云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直到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跨革囊渡過了金沙江,翻越蒼山滅了大理國,將云南行省省會遷移至今日的昆明。
大理古城的歷史
古城大理,原為白族先民“西洱河蠻”所建筑的“羊苴咩城”意為羔羊之城。據清代學者說明說,大理地肥水美,就連嬌弱的羔羊都能在這里華蜜地生長,可見大理自古以來便是一個相宜人類居住的風水寶地。唐大歷十四年(779年)南詔第六代王異牟尋把都城太和城遷到這里,仿長安城格局建立南詔王都。重建的羊苴咩城方圓十五里,外城“六街三市”為四方商賈所居,異國珍奇都在這里交易。中間又筑了方四里的內城,名為葉榆城,為南詔王室和文武大臣的居處。南詔第十代王勸豐佑時期(824—859年),在城西南建立了“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萬人”的五華樓;城西北又建崇圣寺和千尋塔,持續到大理國時期才完成三塔全部工程。后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時,仍以羊苴咩城為都城,并以“大理國”為國號,改葉榆為大理。“大理”一詞來源于南詔國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國號“大禮國”。“禮”與“理”諧音。段思平改為大理國,有改革舊制、推行禮制、大治大理、富國興邦之意。此后,“大理”一詞便被沿襲成為以洱海
為中心的白族地區的專有地名。大理城在唐宋500多年間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那個年頭是古代大理城最輝煌的時期,據美國學者考證,公元1010年時大理曾為世界上十四大都會之一,排名第十三位。當時奉行對外開放政策,大理成為國際城市,被譽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如今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詔、大理國的都城—羊苴咩城西部的舊址上修建的。歷代曾經多次擴建、重修。大家看到的東(洱海)、南(雙鶴)、西(蒼山)、北(三塔)四座城門樓和部分城墻,根據當今國際上對古代文物的“修舊如舊”原則,已在逐步修葺,大體復原了從前的容貌。
白族居民
城內街道縱橫、井井有條,為典型的棋盤式布局,九街十八巷大都保留明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居民建筑特點,顯得有意盎然。
白族居民特點:青瓦白墻、樸實大方、高雅新穎、崇尚文化。
所謂“三坊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墻壁。大理建房靠蒼山、面洱海,正房坐西朝東,每當下午至傍晚陽光照射在這一墻壁上再反射到院內,把整個院落都照得光明,故稱“照壁”。所謂“四合五天井”,即由四方房屋組成,有四個院落,其中四方房子中間的院落最大,每輛房子相交處各有一個漏角天井,共四個,較小,故稱“四合五天井”。
蒼山十九峰十八溪間的鵝卵石,被聰慧的白族人民信手拈來,壘墻筑房,造就了民間所說的,大理有三寶,其一是“卵石砌墻墻不倒”的奇跡。依據8世紀的《蠻書》記載,大理用卵石砌墻的習俗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的豐富閱歷,已形成特別的砌墻技巧。其要點是:大小搭配、錯縫壘疊、大頭像內、小頭向外、仔細填塞、塊石砌墻角。技法包括:干砌、夾泥砌和包心砌三種。好玩的是,剛砌好的卵石墻,用手掌拍打,會顫抖的才堅實耐久,于是有“新墻如豆腐”之說。另外還有哪兩寶?待會兒下了城樓,我帶大家細細看看去,漸漸道來??復興路
穿過城門,回頭看,在城門后方還有佛龕,龕內有佛像,這是其他古城樓所看不到的,這些佛像是大力作為“妙香佛國”的重要見證。
這條古色古香的街道叫復興路,它連接了南北兩座城樓,就像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把古城一分為二。它不但是古城的“長安街”(古城最長的南北主干道),還是古城的“王府井”(古城主要商業街)。街道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土特產和手工藝品讓你看得紛繁蕪雜,這里終日熙熙攘攘、365天的喧鬧非凡,就怕你不花錢。扎染、草編、大理石;翡翠、木雕、金銀器;沱茶、乳扇、鹵餌塊、雕梅、蜜餞、水泡梨??就看你吃的了多少,馱得動多少嘍?不過合適的提示你一句,回家的路費可要留夠哦!不然“討個鶴慶婆,當做騾子馱”,你買再多的東西也要有人幫你馱了;當地的白族金花,不僅溫順和善,而且能干賢惠,只是連你或許都會被馱到她家去嘍!
杜文秀帥府(大理市博物館)
大家請看,大門匾額上刻著“總統兵馬大元帥府”,這里原為云南提督衙門,也曾是清末滇西農夫起義領袖杜文秀的帥府,現在是達歷史博物館。該館陳設的歷史文物的藏品總數為4883件,其中不少是精品文物。分別有“歷史文物展廳”、“陶俑館”、“佛教藝術館”、“書畫藝術館”、“大理白族扎染藝術館”、“杜文秀起義圖片展”、“大力重點文物愛護單位圖片展館”、“碑林區”等展區。館內的碑林是云南省目前最大的碑林,收集了大理國至清代的200余通碑刻,其中“山花碑”是用漢字記錄白語的寶貴碑刻,距今已有500多年,是明代白族聞名詩人楊黼所
作,碑文主要咱送了大理的美景和抒發了個人的思想感情,需用白族語言才能朗讀。
紅龍井水景街
這條潺潺的漂亮小街叫紅龍井。那是因為這兒曾經有過一口水井,叫紅龍井,是旁邊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后來當地人就用“紅龍井”來指代這條400多米的街道。以井的名稱來命名街道也是古城的一個文化特色。
大理古城周邊的美得益于滄洱美景,但城內真正的美卻在于水,在于涼爽甘洌的蒼山雪水,在于神奇清甜的地下井水。這山溪與井泉,既平添了古城無限的靜謐與溫順,也造就了水神與龍的漂亮傳聞。關于紅龍井,就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古時有位孝子特別孝敬老母親,母親得了重病臥床不起,孝子四處求醫問藥,病情終未見好轉。一晚,孝子夢見一老者告知他,在古城的某個地方埋藏著一顆玉白菜,可治百病;玉白菜有四條紅龍看管,讓孝子用誠意去感動紅龍。夢醒后半信半疑的孝子根據老人的指示果真找到了玉白菜,并告知紅龍整個事情的前因后果。好心的孝子最終得到了紅龍的憐憫,摘得玉白菜,治好了母親的疾病。消息傳開后,財主想霸占這顆奇妙的玉白菜,便冒充孝子來到紅龍井,貪心的財主想把整顆白菜拔走,一時間地動山搖,紅龍踩死了貪心的財主。從那以后大理就隔三岔五的地震,人們說,那是因為財主動了龍脈。
2003年,大理市政府以“紅龍井與玉白菜”傳聞為素材,全新打造了一個及食宿、休閑、購物、消遣為一體的水景文化休閑區。水仍是蒼山流淌下來的溪水,穿西城從紅龍井洞直瀉而來;落差,則是古人的大才智,幾百年前造城就順應自然,整個城市略微西高東低,無怪乎大理城自古“家家門前有流水,戶戶房前柳成蔭”。
現在,我們進入了全長408米的紅龍井水景街區,溪水輕輕撫過四個盤形石水槽,奔流向東。這里塑“孔方兄”寓意深長:方孔之中“水滿則溢”,水代財,屬于自己的財好好留住,不該屬自己的財就讓它自然地流去吧!我們可以沿著溪水兩旁的人行道分級而上,路兩旁綠柳成蔭,路上鮮花盛開;眼前清泉流淌,水花濺起,如玉珠落盤,潺潺水聲不絕于耳。大家看,頑皮的小孩追逐著跳過了水中的石頭,有的還干脆脫掉了鞋子踏進溪水里,有的半蹲著戲水打鬧;在尖叫聲、歡樂聲中,或許有回憶起了童年的你。水是這樣澄澈,假如感愛好,你們也可以去踩踩水,去潑潑水,大理紅龍井的祥瑞華蜜水,會給你們帶來好運!
我逆流而上,現在到達了景區的核心區。來,大家進入這個小亭子,這里就是紅龍井的原址。請看!亭子中心這個雕塑正是傳聞中的“玉白菜”;雕塑四周墻壁上:這邊刻有“紅龍井與玉白菜”的傳聞;這邊有“十二生肖圖”,這里是“紅龍井的建立過程”;哎!怎么單單少了紅龍?哈哈!這位摯友精明!讓他看到了。我們就只顧往下面看雕刻,也沒留意朝上看看,這不是,龍正盤在亭子的四根柱子上守護著玉白菜呢!
這一路上,我們看到了那么多的小酒吧、小餐館,且大都將座椅放置在水邊,假如有誰走累了,在竹椅上歇歇,沏上一壺清茶,來幾樣美味或點心,約上幾個摯友,照樣也能談天說地聊人生。夜晚來臨,當水邊的仿古街燈依次亮起,燈光隨水晃動,景致更是迷人。坐在水邊,不用彎腰,你的手野呢個伸進涼爽的溪水;清風拂過,柳葉劃過你的發梢,遠處傳來飄渺的古樂,你確定以為自己來到了世外桃源。呵呵,人生之滿意,也不過如此吧!大理,更適合一心憧憬“慢生活”節奏的勞碌都市人解壓放松、休閑度假。
大理武廟
您前方這塊古照壁已經矗立了600多年,它長21米、高15米,屬大理市重點文物愛護單位。也是當年大理尚“武”精神的見證者。照壁具有裝飾、辟邪和反射陽光的作用,曾有人說埃及人在金字塔里用鏡子層層反光匯合陽光,而我們白族則是用才智留住了陽光。
照壁對面就是大理古城內香火最旺的地方—武廟會。
大門石碑牌坊—欞星門,本該是文廟建筑。跨過此門,考生學子得神賜福,必定金榜題名。請留意:坊門正面字體顏色為青色,背面則為藍色,喻指從今步步高升,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此為“石馬井”,相傳是古城財寶之眼,圍繞古井,依四象方位有麒麟、貔貅、金蟾、龍龜四只招財納福的祥獸鎮守。品飲瑞祥獸口中涌出的'清泉,福祿壽喜便會始終圍繞在身邊。地上的雕刻均為“孔方兄”,還刻著四個字“河賧古道”,什么意思?讓我給大家說明:據唐宋時期文獻記載,洱海在南詔國時期稱為“河”,白族稱壩子(盆地)為“賧”,河賧就是洱海地區,河賧古道,也就是指通過大理洱海壩子的這段古驛道。
穿過武成門,地上鋪就著“陰陽太極八卦圖”,寓意天、地的鯤魚和鵬鳥雕塑下方各置一刻度盤,每盤刻有易經六十四卦象,對應關武帝與六十三白族本主神,轉動鯤鵬依卦象找到自己的守護本主,為華蜜生活祈愿祈福。
再穿一殿,又一廣場,中央置道教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后天八卦與二十八星宿組合的卦位圓盤環繞四靈而設,可比照生辰卦位找到自己的守護星辰。
我們眼前這座氣概恢弘的建筑,就是在明代原址上復原重建的武廟大殿。進得大殿,對面端坐正中的紅臉美髯公—對,您說對了,關圣帝君!中國人再熟識不過了,關羽,三國名將,一位武功蓋世、高風亮節,集忠、孝、節、義于一身的歷史人物,堪稱人之楷模,為萬世仰慕。他還有“治病救災、驅惡辟邪”,“庇護商賈、招財進寶”的神力,所以被奉為武財神。旁邊兩位按例是關平、周倉。可后邊的呢???不知道了吧!那是六十三位我們白族的本主神。
將關帝圣像與六十三尊大理本主神像同儕供奉,妙香千里。這可是頭一回,大理武廟將成為全球3萬多座武廟中唯一的“本主武廟”。
何謂本主呢?本主是白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觀念的產物,其實就是本土本地的愛護神,也稱為村社愛護神或民族愛護神,就是掌管本地區、本村寨居民生死禍福的神靈。在大理白族地區,幾乎村村寨寨有自己信奉的愛護神,有龍、虎、牛、羊、雞等動物;有南詔王勸豐佑的清平官段宗榜;有唐代征伐南詔的將軍李宓;有為人民除害的英雄段赤誠以及歷代的節婦孝子等等。這是一種由神到人的意識觀念的轉變現象。每逢春節以及本主神,全部村民都要沐浴更衣,裝扮一新,殺雞宰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將山上本主廟中的本主迎接到村中供奉,一同歡慶佳節。此風俗始終持續至今,一年比一年喧鬧,一村比一村隆重。
歷史上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大理睬舉辦規模很大的“春醮會”,主會場就在武廟內,來自四面八方的來賓云集武廟,向關帝求財祈福、祁五谷豐登,然后在廟會上看表演、聽洞經音樂,進行商貿交易,逛集攤點,喧鬧非凡。
武廟會將推出最原生態的廟會和民俗文化活動,特殊不同的“本主文化體驗周”:拜本主諸神、吃本主宴席、賞本主舞樂、接本主巡游等活動,把原汁原味的,兼具欣賞性、趣味性與參加性的白族本主文化推介給全世界!
洋人街
大理有條洋人街,許多游客千里而來,慕名尋訪,這部,我們已經來到街口了。大家看,街道兩旁雖都為白族居住,可櫥窗上卻寫滿了洋文,旅游旺季時金發碧眼的老外滿街都是,進了小酒吧,那四面的墻壁,甚至頂上,哪國的文字都有,寫得滿滿的。洋人街原名“護國路”,為紀念民國初云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全國首義、起兵護國而得名。在20世紀80年頭初,大理旅游業漸漸興盛起來,外國游客越來越多,基本都住在這條街的其次款待所內(后改名紅山茶賓館,現已拆除并建為中心廣場),為了適應這些游客的須要,這里接連出現了許多面對外國人的酒吧、西餐廳、工藝品店、彩拓店以及出租車鋪,無論早晚,都能看到許多金發碧眼的外國游客慵懶地坐在路邊的小桌旁,或埋頭看書,或低聲敘舊,或高談闊論,組成了大理一道新穎的風景,整條街充溢了濃濃的西洋味,久而久之成了一條亦中亦西的街道,于是這條街就被稱為“洋人街”。
如今,隨著大理旅游接待設施的逐步完善,外國人的身影已經在大理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了。來自各省的國內游客從當地人那里起先學會了感受說,享受生活。尤其是學會享受大自然所賜予的一切或許激情過后更需平淡,或所以更趨向于安靜、安逸便變成了大力順德黛米。許多到過大理的摯友都認為,在大理的感覺其實就是像鄧麗君各區《小城故事》中的境界,在冬日暖和的的陽光下、在洋人街邊放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本好書,這樣的生活不知大家是否憧憬?
大理古城的導游詞2
大理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這里氣候溫柔,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云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對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溝通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理州,全名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臨滄地區,西與保山地區、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地區。
大理州歷史悠久,素有“文獻名邦”的美稱,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南詔國建立至大理國覆滅),大理始終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低緯高原,四季溫差不大,干濕季分明,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常年氣候溫柔,土地肥沃,以秀麗山水和少數民族風情著名于世,境內以蝴蝶泉、洱海、崇圣寺三塔等景點最有代表性。大理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有“風花雪月”的美稱,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旅游景點有:
大理古城——總是不經意的會那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做對比,大理雖然缺乏麗江的柔媚韻致,但卻有更為樸質的味道和大氣的帝王風范。
蒼山洱海——蒼山橫亙在洱海西岸,就像一對情侶相依相伴。
玉磯島——建筑原始二古樸,最能反映大理幾千年的民居風格。
崇圣寺三塔——舊時的大理國崇尚佛教,很多皇帝都在這里出家,可見其地位之高。它曾今是南詔的象征。如今也是大理的標記性景點。
蝴蝶泉——蝴蝶泉只所以得名,是因為這里曾今有過蝴蝶成團翩飛的獨特景象而它的著名卻是借助于五十年頭的電影《五朵金花》。
天龍八部影視城——它不僅僅是一個影視拍攝基地,同時還是主題公園。影視城根據“大理特點、宋代特點、藝術要求”三結合的原則,參照《清明上河圖》的設計風格。在這里,游客可以體驗的穿越千年時空的奇異。圓一個武俠夢!
最佳季節:2—5月。大理處于云南,冬暖夏涼,是個特別相宜居住的地方,大理三月好風光,所以在春季,無論是前往大理古城,或是登蒼山、游洱海,都再適合不過了。但是特殊留意大理日溫差有時可高達10度左右,在夏天,只要一下雨,就會像冬天一樣冷,當地有“一雨成秋”的說法。來大理,不管什么季節,都可能遇到一天之內有很大溫差改變,特殊在雨季較多的夏秋兩季,最好夏裝、防風、防冷的服裝都帶上點。
大理古城的導游詞3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云南大理古城,我是你們的導游。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
大理為1101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分布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愛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區。
歷史沿革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設置葉榆縣,隸屬益州郡。
唐宋時期,大理相繼建立過南詔、大理國兩個地方政權。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詔國選做其都城。太和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外城筑有南北兩道城墻,兩道城墻的西端在金剛山頂相連接,南城墻長約3350米向東延長;北城墻長約3225米。
唐貞元四年(779年),皮邏閣之曾孫將都城遷至羊苴咩城,即大理舊城。
唐天復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南詔天應元年(927年),楊干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后又獨立為王,建“大義寧國”。
后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
元朝滅大理國,城毀于兵燹。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軍攻占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1101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1101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大理為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文物遺存
古城樓
1、文獻樓
文獻樓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掛云南提督偏圖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額,故名文獻樓。文獻樓為兩層歇山式土木石結構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
2、五華樓
五華樓最早是南詔王的國賓館,元世祖忽必烈折服大理時,曾經駐兵樓前。明朝初年,五華樓在戰亂中被燒毀。明洪武年間,重修大理古城時,在五華樓舊址上修了鐘鼓樓,其規模格局已遠不如南詔的五華樓。
3、南城樓
南城樓稱雙鶴樓又稱承恩樓。南城門是古城四門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古城最古老宏偉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標記。古城墻四面各長約1500米、高6米、厚達12米。城門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巡游大理時親筆所提,“大理”是國號,意為“大治大理,富國興邦”之意。
4、北城樓
北城樓,又稱“安遠樓”。北城門又稱“安遠門”、“三塔門”,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門之一。城樓的屋頂采納了中國宮室建筑中較高等級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時的建筑風格。
古書院
1、西云書院
西云書院位于大理市古城片區城內,大理市第一中學內。書院建于清代,原為楊玉科私人府第。《西云書院》既是歷史悠久的學府,又是典型的大理古建筑,對探討大理教化史、清末歷史、古建園林具有重要的價值。
2、大理府考試院
大理府考試院位于大理古城博愛路北段東側,是清代滇西北童生考舉的場所。大理府考試院始建于明代,原建筑在大理城內西北角,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遷至現址。1101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重點文物愛護單位。
古廟宇
1、天主教堂
大理古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展覽活動方案
- 班級新年晚會活動方案
- 班級亮點活動方案
- 班級書信活動方案
- 物流業商貿活動方案
- 瑞幸公司團購活動方案
- 瓷磚店裝飾活動方案
- 獨唱獨舞比賽活動方案
- 熟食公司年會活動方案
- 環衛保潔跳舞活動方案
- 2024-2025年第一學期少先隊工作總結(奏響成長)課件
- Unit2MyfavouriteseasonPartALet'stryLet'stalk(第1課時)分層作業-2024-2025學年英語五年級下冊(人教PEP版)
- 《鋰離子電池人造石墨類負極材料用原料焦》
- 中國移動5G手機產品白皮書(2025年版)-中國移動
- 課題十劃線鉆孔
- 精神病學睡眠覺醒障礙
- 手術室外麻醉與護理
- 防溺水救助培訓內容
- 衛生監督協管員培訓課件
- 國開(北京)2024年秋《財務案例分析》形考作業答案
- 廠區食堂二次供水水箱清洗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