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寄生蟲學_第1頁
人體寄生蟲學_第2頁
人體寄生蟲學_第3頁
人體寄生蟲學_第4頁
人體寄生蟲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寄生蟲學第1頁/共65頁一、引言

1、人體寄生蟲學定義、目的、范疇1)人體寄生蟲學定義人體寄生蟲學(humanparasitology)是研究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實驗診斷方法、流行因素與防治措施的科學。它是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一門基礎學科。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頁/共65頁2)學習目的認識寄生蟲的危害性控制、消滅寄生蟲,防治和消滅寄生蟲病,防制與殺滅傳病和致病的節肢動物。保障人類健康。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頁/共65頁3)人體寄生蟲學范疇人體寄生蟲學醫學蠕蟲學MedicalHelminthology醫學原蟲學MedicalProtozoology醫學節肢動物學MedicalArthropodology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頁/共65頁醫學原蟲學

研究寄生于人體的單細胞動物和人體的相互關系。如瘧原蟲。葉足蟲綱(請點擊看圖)鞭毛蟲綱(請點擊看圖)孢子蟲綱(請點擊看圖)纖毛蟲綱(請點擊看圖)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頁/共65頁葉足蟲綱(ClassLobosea)溶組織內阿米巴(痢疾阿米巴)E.

Histolyticatrophozoite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6頁/共65頁鞭毛蟲綱請點擊箭頭以返回陰道毛滴蟲Trichomonasvaginalis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7頁/共65頁孢子蟲綱

(ClassSporozoa)間日瘧原蟲—冷熱病(Plasmodiumvivax)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8頁/共65頁纖毛蟲綱

(ClassCiliophora)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9頁/共65頁醫學蠕蟲學研究寄生于人體的蠕蟲和人體的相互關系。線蟲綱(請點擊看圖)吸蟲綱(請點擊看圖)絳蟲綱(請點擊看圖)棘頭蟲綱(請點擊看圖)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0頁/共65頁線蟲綱

(ClassNematoda)似蚓蛔線蟲Ascarislumbricoides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1頁/共65頁吸蟲綱

(ClassTrematoda)日本血吸蟲Schistosomajaponnicum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2頁/共65頁絳蟲綱

(ClassCestoda)鏈狀帶絳蟲(豬肉絳蟲)Taeniasolium

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3頁/共65頁棘頭蟲綱

(ClassMetacathocephala)豬巨吻棘頭蟲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4頁/共65頁醫學節肢動物學研究能傳播疾病及致病節肢動物和人體相互關系。昆蟲綱(請點擊看圖)蛛形綱(請點擊看圖)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5頁/共65頁昆蟲綱

(ClassInsector)中華按蚊Anophelessinensis綠蠅Luciliasericata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6頁/共65頁蛛形綱

(ClassArachnida)人疥螨Sarcopesscabiei蠕形螨folliclemite請點擊箭頭或本處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7頁/共65頁2、寄生蟲的危害性現代熱帶?。╓HO2000)瘧疾(malaria)感染人數4億-4.9億;每年死亡人數220-250萬。

血吸蟲?。╯chistosomiasis)流行于76個國家,5億~6億人口受威脅,2億人感染,每年死亡人口50-100萬。

絲蟲?。馨秃捅P尾絲蟲病filariasis)

流行于80多個國家,1.45億人感染。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8頁/共65頁絲蟲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19頁/共65頁絲蟲引起的象皮腫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0頁/共65頁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現感染人口1200萬人錐蟲?。ǚ侵藓兔乐掊F蟲病trypanosomiasis)單單美洲錐蟲感染者1800萬。麻風病(leprosy)結核病(tuberculosis)登革熱(date-fever)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1頁/共65頁Orientalsore(cutaneousleishmaniasisintheEasternMediterranean)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2頁/共65頁錐蟲請點擊箭頭以返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3頁/共65頁腸道寄生蟲感染十分嚴重:估計全球13億人感染蛔蟲,13億人感染鉤蟲,9億人感染鞭蟲,全球人口的1%感染阿米巴,2億人感染藍氏賈第鞭毛蟲。我國可感染人體的寄生蟲有229種,1988~1999年調查我國寄生蟲的感染率為62.63%,感染人數達7.08億。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4頁/共65頁二、寄生關系及其演化1、寄生與寄生關系

寄生蟲?

宿主?

1)共棲(commensalism):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在生態上有恒定的關系,一方獲得利益,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如鮣魚與大魚。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5頁/共65頁2)共生(mutualism):兩種生物在一起生活,并發生營養關系,雙方相互依賴,都受益。如牛與纖毛蟲、白蟻與一種鞭毛蟲。3)寄生關系(parasitism):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棲息場所,并獲得營養,同時對另一種生物產生損害,這種生物之間的關系稱為寄生關系。如蛔蟲與人。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6頁/共65頁2、寄生關系的演化共生關系共棲關系寄生關系自由生活freeliviing共同生活symbiosis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7頁/共65頁3、寄生蟲形態和生理對寄生生活的適應性變化

1)形態:不需要的器官退化,如感覺器官,消化器官,運動器官等。絳蟲寄生于消化道內,其自身的消化器官消失,而以體表吸收營養;有些器官特別發達,如生殖器官、附著器官等。2)生理:寄生于腸道的無氧環境寄生蟲主要行厭氧代謝,而在血液中的寄生蟲主要是行有氧代謝。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8頁/共65頁三、寄生蟲生活史、寄生蟲與宿主在寄生關系中,寄生于其他生物的體表或體內,以獲取營養并給被寄生的生物帶來損害的動物稱為寄生蟲。1、宿主

被寄生并受到損害的生物稱為宿主。2、生活史

寄生蟲完成一代生長發育的全過程稱為寄生蟲的生活史。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29頁/共65頁3、宿主類別:

有些寄生蟲在其生活發育過程中,需要更換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在寄生蟲發育過程中需要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宿主,按其寄生關系的性質,對宿主進行分類。

終宿主(definitivehost):

凡寄生蟲的成蟲或有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稱為終宿主。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0頁/共65頁中間宿主(intermediatehost):

寄生蟲的幼蟲或無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稱為中間宿主。第一中間宿主和第二中間宿主:有些寄生蟲在其生活史的全過程中需要一個以上的中間宿主,按其寄生順序稱為第一中間宿主和第二中間宿主。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1頁/共65頁轉續宿主(transporthost)

有些寄生蟲的幼蟲能侵入一些宿主,在其體內不能發育為下一期幼蟲或成蟲,但能存活,這些宿主是寄生蟲的非正常宿主,幼蟲若又進入正常宿主,則繼續發育至下一期蟲體。含有滯育狀態幼蟲的非正常宿主稱為轉續宿主。如肺吸蟲→野豬→人。貯存宿主或保蟲宿主(reservoirhost)

能被人體寄生蟲成蟲寄生的脊椎動物稱為貯存宿主或保蟲宿主。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2頁/共65頁專性寄生蟲(至少一個發育階段營寄生生活,如血吸蟲)兼性寄生蟲(可寄生也可營自生生活,如糞類圓線蟲)

體內寄生蟲(如蛔蟲寄生于小腸)體外寄生蟲(如跳蚤寄生于體表)機會致病寄生蟲,通常處于隱性感染狀態,當宿主免疫功能發生問題時,出現異常增殖并致病,如弓形蟲。4、寄生蟲類型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3頁/共65頁1)感染期:寄生蟲在其發育的各個階段中,不是所有的蟲期對人有感染力,只有某一個特定階段,才具有感染人能力。寄生蟲生活史過程中具有感染人體能力發育階段稱為感染期。5、感染期和感染方式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4頁/共65頁2)感染方式:

感染期的寄生蟲常存在于土內、水中、植物中、一些動物體內或體表,它們可以主動或被動地或隨昆蟲叮咬進入人體。人體感染寄生蟲的途徑和方式稱為感染方式。不同的寄生蟲有不同的感染期和感染方式。(如肝吸蟲的幼蟲有毛蚴、胞蚴、尾蚴、囊蚴,但僅囊蚴階段能使人感染,囊蚴稱為肝吸蟲的感染期。肝吸蟲的感染是由于人生食了含有囊蚴的魚、蝦,這就稱為肝吸蟲的感染方式。)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5頁/共65頁寄生蟲、宿主與生活史的概念的理解圖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6頁/共65頁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間宿主,蟲卵或幼蟲在外界發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如蛔蟲等。間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間宿主,幼蟲在其體內發育到感染期后經中間宿主感染人。如肝吸蟲等。6.生活史類型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7頁/共65頁在流行病學上,常將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蟲稱為土源性蠕蟲,將間接型生活史的蠕蟲稱為生物源性蠕蟲。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s):有些寄生蟲要經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交替進行才完成一代的現象,如瘧原蟲、吸蟲。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8頁/共65頁1)生物的分類系統界(Kingdom)

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

科(Family)

屬(Genus)

種(Species)7、寄生蟲的分類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39頁/共65頁2)寄生蟲的分類原生動物亞界無脊椎動物肉足鞭毛門頂復門纖毛門扁形動物門線形動物門棘頭動物門節肢動物門動物界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0頁/共65頁寄生蟲命名的雙名制原則學名:拉丁文屬名在前,種名在后(斜體)。

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1758(屬名)(種名)命名者命名時間中文譯意:蛔類似蚯蚓的中文譯名:

似蚓蛔線蟲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1頁/共65頁

1)奪取營養:

如蛔蟲以人體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為食,血吸蟲、鉤蟲消耗人體的血液等。人可以因此引起營養不良、貧血。四、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

1、寄生蟲對人體的致病性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2頁/共65頁蛔蟲在小腸寄生鉤蟲引起的貧血奪取營養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3頁/共65頁2)機械性損傷:寄生蟲寄生于人體,可以引起機械性刺激損傷,壓迫與堵塞組織器官。如肝吸蟲的成蟲寄生在肝膽管內,引起膽管壁的炎癥、膽管阻塞;蛔蟲寄生在人小腸,可使病人發生蛔蟲性腸穿孔,蛔蟲性腸梗阻等。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4頁/共65頁蛔蟲性腸穿孔蛔蟲性腸梗阻機械損傷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5頁/共65頁寄生蟲的代謝產物,分泌物等引起毒性與過敏反應如痢疾阿米巴分泌的溶組織酶,破壞人體腸壁組織。血吸蟲蟲卵可溶性抗原引起人體組織的肉芽腫形成肝腸病變。3)毒性作用與免疫損傷: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6頁/共65頁血吸蟲病的肝脾腫大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7頁/共65頁1)非特異性免疫:或稱先天性免疫,即由遺傳決定的對寄生蟲的先天抵抗力。如皮膚、粘膜和胎盤屏障作用,胃腸道的蠕動,胃酸,淋巴系統和補體系統對寄生蟲的殺滅作用等。2、人體對寄生蟲的反應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8頁/共65頁2)特異性免疫:或稱獲得性免疫,即由寄生蟲抗原刺激引起人體免疫系統誘發免疫應答,產生針對寄生蟲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通過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E和IgD抗體等)及效應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協同作用殺傷寄生蟲。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49頁/共65頁五、寄生蟲感染免疫1、特異性免疫類型

1)消除性免疫:

人體感染某種寄生蟲后所產生的獲得性免疫,既可清除體內寄生蟲又能完全抵抗再感染,如皮膚利什曼病患者痊愈后對同種病原具有完全的永久性的免疫力。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0頁/共65頁2)非消除性免疫:

人體感染寄生蟲后產生獲得性免疫,但體內寄生蟲末被完全清除,而僅表現為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抗再次感染。多數寄生蟲感染屬于此種類型。

帶蟲免疫:

瘧原蟲寄生在人的紅細胞內,引起的病稱為瘧疾。瘧疾患者體內有活的蟲體時,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對同種瘧原蟲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經治愈后,免疫力亦消失。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1頁/共65頁伴隨免疫:

血吸蟲寄生在人的血管內。血吸蟲患者產生的免疫力對體內的成蟲無明顯的殺傷作用,但可殺傷再感染時侵入的幼蟲,這種免疫稱為伴隨免疫。2、免疫逃避:寄生蟲逃避了宿主免疫系統的作用而存活下來,稱為免疫逃避。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2頁/共65頁其機制復雜,可能有以下幾點

1)解剖位置的隔離3)抑制或破壞宿主的免疫應答如釋放可溶性抗原,與宿主血清抗體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抑制宿主免疫應答。有些可釋放免疫抑制因子。2)表面抗原的改變:

a.抗原變異

b.抗原偽裝

c.表膜脫落和更新。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3頁/共65頁3、寄生蟲性變態反應:人體對寄生蟲的感染所誘發的免疫反應,既可表現為對寄生蟲的殺傷作用,同時也可發生對自身的組織的損傷,引起免疫病理變化,這種反應稱為超敏反應或變態反應。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4頁/共65頁變態反應四種類型

1)

I型,速發型2)

II型,即細胞毒型3)

III型,即免疫復合物型4)IV型,即遲發型或細胞免疫型措施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5頁/共65頁六、寄生蟲感染的特點

1、寄生蟲感染(parasiteinfection)寄生蟲侵入人體并能生活或長或短一段時間,這種現象稱為寄生蟲感染。2.帶蟲者(carrier)人體感染寄生蟲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但可傳播病原體,稱為帶蟲者(carrier)。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6頁/共65頁3.隱性感染

(suppressiveinfection):是人體感染寄生蟲后,既沒有臨床表現,又不易用常規方法檢獲病原體的一種寄生現象。例如肺孢子蟲、弓形蟲、隱孢子蟲等的寄生,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功能不全時(如艾滋病患者),這些寄生蟲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大增強,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嚴重者可致死。該類寄生蟲又可稱為機會致病寄生蟲。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7頁/共65頁4.幼蟲移行癥(larvamigrans)有些寄生幼蟲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動物)后,不能發育為成蟲,這些幼蟲在體內長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變。犬弓首線蟲是犬腸道內常見的寄生蟲。犬吞食了該蟲的感染性蟲卵,幼蟲在小腸內孵出,經過血循環后,回到小腸內發育為成蟲。但是,如人誤食了犬弓首線蟲的感染性蟲卵,幼蟲在腸道內孵出,進入血循環,由于人不是它的適宜宿主,幼蟲不能回到小腸發育為成蟲,而在體內移行,侵犯各部組織,造成嚴重損害。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8頁/共65頁是某些寄生蟲在常見寄生部位以外的組織或器官內寄生,可引起異位的損害,出現不同的癥狀和體征。如血吸蟲蟲卵主要沉積在肝、腸,但也可出現在肺、腦、皮膚等部位。又如衛氏并殖吸蟲正常寄生在肺,但也可寄生腦等部位。4.異位寄生(ectopicparasitism)

牛牛文庫文檔分享第59頁/共65頁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