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廈門****辦公樓工程廈門****辦公樓工程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施施工方案)審審批表工程名稱發放號編制單位編制人編制日期分公司審核公司業務部門審審核核技術質量科(簽章)年月日日技術部(簽章)年月日日技術副經理(簽章)年月日日總工程師(簽章)年月日日建設單位(監理理單單位)(簽章)年月日日目錄HYPERLINK\l"_Toc89503807"一、編制依據11HYPERLINK\l"_Toc89503808"二、工程概況11HYPERLINK\l"_Toc89503809"三、施工部署22HYPERLINK\l"_Toc89503810"四、施工準備44HYPERLINK\l"_Toc89503811"1、作業條件44HYPERLINK\l"_Toc89503812"2、材料準備44HYPERLINK\l"_Toc89503813"3、人員準備55HYPERLINK\l"_Toc89503814"4、施工機具55HYPERLINK\l"_Toc89503815"5、開盤鑒定66HYPERLINK\l"_Toc89503816"五、操作工藝66HYPERLINK\l"_Toc89503817"1、工藝流程66HYPERLINK\l"_Toc89503818"2、混凝土的供供應及運輸66HYPERLINK\l"_Toc89503819"3、混凝土的澆澆筑7HYPERLINK\l"_Toc89503820"4、混凝土的的溫度控制措措施及養護88HYPERLINK\l"_Toc89503821"六、預防混凝土土裂縫措施112HYPERLINK\l"_Toc89503822"七、質量標準113HYPERLINK\l"_Toc89503823"1、主控項目113HYPERLINK\l"_Toc89503824"2、一般項目113HYPERLINK\l"_Toc89503825"3、檢驗數量114HYPERLINK\l"_Toc89503826"八、成品保護115HYPERLINK\l"_Toc89503827"九、安全環保措措施16HYPERLINK\l"_Toc89503828"1、安全措施116HYPERLINK\l"_Toc89503829"(1)一般規定定16HYPERLINK\l"_Toc89503830"(2)使用泵車車澆筑混凝土土16HYPERLINK\l"_Toc89503831"(3)使用地泵泵澆筑混凝土土17HYPERLINK\l"_Toc89503832"2、環保措施117一、編制依據1.*********與與****海關關簽訂的施工工合同2.中國*****工程公司司設計的*****業務辦辦公樓施工圖圖3.規范、標準準文件表一序號名稱編號或文號1礎工質量范GB502022--20022《混凝土結構工工程程施工質量量驗驗收規范》GB502044--20023《混凝土結構工工程程施工工藝藝標標準》ZJQ00-SSGG-0022--200334《地下防水工程程技術術規范》GB501088--200115《地下防水工程程質量量驗收規范范》GB502088--200224.其它相關文文件二、工程概況本工程地下室一一層,面積為為121733m2,地下室承臺臺及底板為C40密實性混凝凝土,其抗滲滲等級為S6。地下室尺尺寸為94m×1129.5mm,共設7條后澆帶,將將地下室分為為8塊,底板厚厚度為450mm,承臺厚度1.3mm-2.255m不等,其中中最大承臺尺尺寸為14.155m×27..125×(2.0~4.3m高);剪力墻墻厚度為4550mm,高度為4.2。三、施工部署由于后澆帶將地地下室底板分分為8塊,故在地地下室施工時時,可將地下下室分為8個段,分段段施工;每段施工面面積為1500mm2左右,每段段施工時,混混凝土泵管布布設沿長向布布設,以避免免出現冷縫,必必要時采用兩兩臺泵同時澆澆筑。地下室室分段施工布布置見地下室室施工區段劃劃分圖,由于于在Ⅱ區的兩個施施工段都有大大承臺(CT-75),承臺處處混凝土一次次澆筑量較大大,混凝土澆澆筑后,由于于水泥水化熱熱的作用,內內部溫度升值值較快,造成成混凝土內部部溫度與表面面溫度形成較較大溫差,出出現較大的溫溫度應力,造造成結構性裂裂縫,因此將將按照大體積積混凝土采取取保溫措施。剪力墻被地下室室分成八段,最最長一段有80m,剪力墻高高度為4.2m施工時禁止止一次澆灌到到位,采用分分層澆筑,每每層厚度控制制在500mm高左右后澆帶混凝土等等主體施工完完畢并沉降穩穩定后方可澆澆筑,后澆帶帶混凝土采用用比原混凝土土高一個等級級,內加水泥泥重量2%的YSA微膨脹劑(后后澆帶作法見見下圖)。四、施工準備1、作業條件(1)地下室底底板、承臺、地地梁、柱墻插插筋、預埋件件等已施工完完畢,并經驗驗收合格,同同意隱蔽。(2)地下室承承臺、柱墻反反口模板工程程已施工完畢畢,且驗收合合格。(3)地下室避避雷接地系統已施施工完畢,經經驗收合格,同同意隱蔽。(4)地下室底底板面控制標標高已測設完完畢。(5)各種機具具經檢測維修修,運轉正常常,材料準備備到位。各相相關人員已作作好技術、質質量、安全交交底。2、材料準備(1)本工程地地下室混凝土土采用泵送商商品混凝土,水水泥采用P.O422.5普通硅酸鹽鹽水泥,水化化熱不大于250KJJ/Kg(7天),混凝凝土中Ⅱ級摻加粉煤煤灰、FDNN-5R緩凝凝高效減水劑、FSS-B高效防防水劑,具體體摻量由試配配確定。(2)混凝土配配合比設計的的基本要求::①混凝土配合比比按設計抗滲滲水壓加0.2MPPa控制,儲備備不可過高。②在保證混凝土土強度和抗滲滲性能的條件件下應盡可能能填加摻合料料,粉煤灰應應不低于二級級,其摻量不不宜大于155%,當有充分分根據時摻合合料的摻量可可適當調高。③送達現場混凝凝土的坍落度度:泵送宜為為80~140mm,其他方式式輸送宜為60~120mm,坍落度允允許偏差±15mm,到達現場場前坍落度損損失不應大于于30mm//h,總損失不不應大于60mm。④混凝土最小水水泥量不低于于300kgg/m3,摻活性粉粉料或用于補補償收縮混凝凝土的水泥用用量不少于280kgg/m3。⑤根據水泥品種種,施工條件件和結構使用用條件選擇化化學外加劑。⑥水灰比宜控制制在0.45~0.5之間,最高高不超過0.55;用水量宜宜在170kgg/m3左右;用于于補償收縮混混凝土用水量量在180kgg/m3左右。⑦粗骨料適宜含含量≤C30為1150~1200kkg/m3;>C35為1050~1150kkg/m3。⑧砂率宜控制在在35%~45%,灰砂比宜宜為1:2~l:2.5。⑨混凝土中總含含堿量使用堿堿活性骨料時時限制在3kg/mm3以下。⑩混凝土中氯離離子總含量不不得大于水泥泥用量的0.3%。eq\o\ac(○,11)凝土土的初凝應控控制在6~8h之間,混凝凝土終凝時間間應在初凝后后2~3h。eq\o\ac(○,12)緩凝凝劑用量不可可過高,尤其其是在補償混混凝土中應嚴嚴格限量以防防減少膨脹率率。3、人員準備(1)管理人員員:為使底板板混凝土按要要求順利施工工完成,由項項目經理擔任任總指揮,指指派各管理人人員分工負責責,嚴把質量量關,每天二二十四小時值值班,隨時靈靈活調配勞動動力、材料、機機具。(2)施工班組組:分兩個班班組輪流施工工,每組配工工人18人,其中組組長1名,振搗工4名,負責泵泵管拆接及軟軟管移動揪混混凝土的人工工7人,混凝土土表面找平抹抹壓3人,負責混混凝土的保溫溫養護,測溫溫等零星工作作3人,施工時時,看模、看看筋、機電等等人員應跟班班檢查。4、施工機具(1)振動器::插入式振動動棒15條,平板板式振動器55臺(2)鐵鍬、刮刮杠、木抹子子等(3)保溫材料料:草墊100000m2、塑料薄膜100000m2(4)測溫點的的布設(5)碘鎢燈330盞5、開盤鑒定商品混凝土進場場澆筑前通知知甲方、監理理及供貨單位位進行開盤鑒鑒定,確定其其塌落度、保保水性、和易易性是否滿足足要求。混凝凝土澆筑過程程中隨試塊的的制作測定其其塌落度,并并作好記錄。五、操作工藝1、工藝流程2、混凝土的供供應及運輸根據整個板的混混凝土需要量量和連續搭接接要求,安排排兩臺泵車,泵泵管按混凝土土澆筑方向接接至澆筑點,澆澆筑過程泵車車固定不移動動。混凝土攪攪拌運輸車10輛,在運輸輸過程中攪拌拌筒應勻速轉轉動,以保證證其好的均勻勻性及規定的的坍落度,卸卸料前應快速速轉動2min。混凝土自自攪拌到澆筑筑完畢其延續續時間不應大大于90min。3、混凝土的澆澆筑泵送混凝土的澆澆筑應根據工工程結構特點點,平面形狀狀和幾何形狀狀,混凝土供供應和泵送能能力、勞動力力和管理能力力以及周圍場場地大小等條條件,預先劃劃好混凝土澆澆筑區域。(1)安置混凝凝土泵時,應應根據需求將將其支腿完全全伸出,并插插好安全銷。在軟弱土上上時應采取措措施在支腿下下墊枕木,以以防混凝土泵泵車的移動或或傾翻。(2)混凝土泵泵與輸送管連連通后,應按按所用的混凝凝土泵使用說說明書的規定定進行全面檢檢查,符合要要求后方能開開機進行空轉轉。混凝土泵泵啟動后,應應先泵送適量量的水,以濕濕潤混凝土泵泵的料斗、活活塞及輸送管管的內壁等直直接與混凝土土接觸的部位位。經泵送水水檢查,確認認混凝土泵和和輸送管中沒沒有異物后,可可以采用與將將要泵送的混混凝土內除粗粗骨料外的其其他成份相同同的配合比的的水泥砂漿,也也可采用純水水泥漿或1:2水泥砂漿。潤潤滑用的水泥泥或水泥砂漿漿應分散布料料,不得集中中澆筑在同一一處。(3)開始泵送送時,混凝土土泵應處于慢慢送,勻速并并隨時可能反反泵的狀態。泵泵送的速度應應先慢后快,逐逐步加速。同同時,應觀察察混凝土泵的的壓力和各系系統的工作情情況待各系統統運轉順利后后,再按正常常速度進行泵泵送。混凝土土泵送應連續續進行,如須須中斷,其中中斷時不得超超過混凝土從從攪拌至澆筑筑完畢所允許許的延續時間間(初凝時間間)。(4)混凝土澆澆筑順序宜遵循以下原則則:由遠而近近澆筑;在同同一施工段的的混凝土,應應按先豎向(如如承臺、地梁梁等),后水水平結構的順順序,分層連連續澆筑;分分層澆筑時,上上下層之間澆澆筑間歇時間間不得超過混混凝土初凝時時間。(5)泵送布料料方法A、底板混凝土土應連續施工工,不留施工工縫。沿長方方向由一端往往另一端施工工。B、在澆筑豎向向結構混凝土時(如如承臺、地梁梁)布料設備備的出口離基基礎邊模內側側面不應小于于50mm,且不得直直沖鋼筋骨架架及墻、柱插插筋。C、澆筑水平結結構混凝土時時,不得在同同一處連續布布料,應在2-3m范圍內水平平移動布料,且且宜垂直于底底板面。混凝凝土澆筑按斜斜面分層法澆澆筑。承臺、地梁、筒體部位混凝土按自然流淌式分層,振搗點分上下振搗,即沿坡度方向依次振搗,振動棒插點距離400,振搗時間15-30S,在上層混凝土初凝前澆搗下層混凝土,上下層混凝土搭接振搗10cm,并且在20-30min后對其進行二次復振。D、底板混凝土土澆筑帶寬控控制在2.5米內,在此此范圍內或臨臨近遇承臺、地地梁應先澆筑筑該部位混凝凝土至板底標標高然后按離離澆筑底板混混凝土,澆筑筑順序為在第第一澆筑帶內內,兩臺泵車車由中間向兩兩邊分,第二二澆筑帶內由由兩邊向中間間合攏,每一一澆筑帶均應應在混凝土初初凝前搭接。E、承臺混凝土土隨底板一起起澆筑,澆筑筑順序為自西西向東沿底板板短向平行澆澆筑。澆筑時采用用自然流淌斜斜面自動分層層法施工,每層厚度控控制在300~500mm內,便于密密實及散熱。振振動器插入點點的間距應小小于400mm,要求插點點均勻,不得得漏插,操作作時應快插慢慢拔,振動上上一層時應插插入下一層50mm以消除兩層層間的間隙。當當振動時混凝凝土不再下沉沉,無氣泡產產生,出現浮浮漿則不再振振搗。澆筑電電梯井位置時時應從其兩邊邊對稱澆筑。當當澆筑有一定定面積時,開開始用平板振振動器振搗,通通壓一遍。為為防止混凝土土表面沁水出出現干縮裂縫縫,在混凝土土表面開始收收水時用木抹抹子反復搓平平壓實,以提提高混凝土表表面的密實度度。拆除泵送送管時掉落的的混凝土應及及時分開攤平平,其厚度應應小于100mm,振搗密實實。若遇下雨雨應及時用防防水油布覆蓋蓋保護。4、混凝土的的溫度控制措措施及養護(1)地下室底底板厚450,承臺高1300~2250,最大的承承臺CT-75寬×長×高為14.115m×277.125××(2.0~4.3m高)。屬厚大體體積混凝土,底底板混凝土設設計強度C40抗滲等級S6。由于結構構截面大,水水泥用量多,水水泥水化所釋釋放的水化熱熱會產生較大大的溫度變化化和收縮作用用,由此形成成的溫度收縮縮應力是導致致混凝土結構構產生裂縫的的主要原因。(2)為控制溫溫度伸縮裂縫縫的出現和發發展,必須從從控制混凝土土的水化升溫溫、延緩降溫溫速度,減少少混凝土收縮縮提高混凝土土極限拉伸強強度等方面全全面考慮,結結合實際采取取措施。A、降低水泥水水化熱:在混混凝土中摻入入粉煤灰,高高效減水劑FFS-B以降降低混凝土中中水泥用量,改改善和易性,降降低水灰比以以達到降低水水化熱的目的的。B、加強施工中中的溫度控制制C、選擇良好組組配的粗骨料料(嚴格控制制其含泥量),并并加強混凝土土的振搗,提提高混凝土的的密實性和抗抗拉強度,減減少收縮變形形,保證施工工質量。D、在底板、頂頂板截面突變變和轉折處增增加斜向溫度度配筋,以改改善應力集中中,防止裂縫縫的出現。(3)測溫點的的布設在兩個電梯井筒筒體大承臺處處設置測溫孔孔。在以每個個大承臺平面面為測溫區,測測溫區內設置置8個測溫點,每個測溫點點由不少于三三根間距各為為100mm測溫管呈三三角形布置而而成,測溫點間距不不大于6m,平面布置如如圖1。測溫孔深深度為承臺底底以上700cmm。在澆筑混混凝土時,用用φ100薄壁不銹鋼鋼管成孔,在在混凝土初凝凝時拔出鋼管管即可成孔。成成孔后,孔內內灌一半清水水,上部用木木塞塞緊(木木塞上有編號號),以保持持孔內溫度。(5)大體積混混凝土的溫度度計算C——水泥用量量 取Q=3000Kg/m33(采用P.0442.5普通硅鹽水水泥)Q——每千克水水泥水化熱250J//Kgc——混凝土的的熱比,取0.96ρ——混凝土的的質量密度,取2400kg/m3m——與水泥品品種、澆筑時時與溫度有關關的經驗系數數,取0.3t——混凝土澆澆筑時至計算算時的天數,以以三天時計算算。F——粉煤灰摻摻量53kg/m3To——混凝土土入模時溫度度30℃Tmax——最最大升溫值Tmax=Too+CQ(1-e-mtt)/cρ+F/50,=30+3000×250(1-e-0..3×3)/0.966×24000+53/550=50..4℃根據試驗每增減減10Kg水泥,其水水化熱將使混混凝土的溫度度相應升降1℃,Q為水泥用量量,F粉煤灰用量量Tmax=T00+[(Q/10)×1.2]++F/50==30+(300/110)×1.2+553/50==67.1℃二者取大值677.1℃(6)保溫層厚厚度計算(按按內外溫差為為25℃計算)δ——所需草墊墊厚度H——結構厚度度——草袋導熱熱系數(取0.14ww/mk)1——混凝土土導熱系數(取2.3w//mk)K——傳熱系數數修正值(即即透風系數,取1.1)Tb——混凝土土表面溫度Tb=335℃Ta——Tmaax-25℃=42.1℃δ=0.5HλλK(Ta-Tb)/[λ1(Tmax-Ta)]=0.5××4.3×00.14×11.1×(442.1-335)/[22.3×(667.1-442.1)]]=4.1ccm實際取草袋二層層,塑料薄膜膜一層約4cm。(7)底板保溫溫厚度結構物厚度H==0.45mmδ=[0.5HHλ(Ta-TTb)/λ1(Tmaxx-Ta)]×K=[0.5×00.45×00.14×((42.1--35)/22.3×(667.1-442.1)]]×1.11=0.411cm(8)養護措施施根據以上計算厚厚度,在承臺臺混凝土澆筑筑20h后澆水充分分濕潤,及時時鋪設塑料薄薄膜,在薄膜膜上鋪設草墊墊約2層,要求長長短邊均要有有10cm的搭接長度度,外露及搭搭接部分用磚磚或其它重物物壓緊,做好好收口工作。在在其余底板處處用塑料薄膜膜覆蓋保溫保保濕。應保證證薄膜內有凝凝結水,其養養護時間不小小于15天。地下室外墻采用用布管淋水加加掛麻袋的方方法進行養護護,并保證在在養護期內始始終處于濕潤潤狀態。(9)加強混凝凝土內外溫度度的檢測措施施從第一批混凝土土澆筑12h后進行監測測。測溫孔內內溫度監測應應將溫度計伸伸至孔底,每每次測溫除測測孔內溫度外外,應同時測測量薄膜下面面溫度和外界界溫度。當中中心溫度與薄薄膜下面即混混凝土表面處處的溫差接近近25℃時應及時開開啟碘鎢燈加加強保溫措施施,當內外溫溫差小于20℃時停止碘鎢鎢燈加熱(加加熱時間不低低于8小時)。測溫次數為:第1-3天,每每2小時測一次次第4-10天,每4小時測一次次第11-15天天,每6小時測一次次第16-20天天,每12小時測一次次六、預防混凝土土裂縫措施地下室底板、外外墻混凝土澆澆搗時不要漏漏振,以防產產生蜂窩麻面面或其他結構構缺陷;但也也不要過振,防防止石子下沉沉,板面砂漿漿過多而出現現表面塑性裂裂縫。若發現現新澆筑的混混凝土表面泌泌水較多,應應將水分用水水瓢舀干,若若局部浮漿較較多,可在其其上均勻適量量布撒5-10mmm大小斗石后后壓光。地下室底板混凝凝土在即將初初凝時,應采采取二次抹面面、塑料掃把把沾水掃等措措施,這對于于封閉混凝土土表面毛細孔孔,防止內部部水分繼續往往外大量蒸發發而引起較大大干縮和彌合合混凝土初級級裂紋,防止止裂縫擴展是是十分有效的的。混凝土初初凝的簡易判判斷方法:能能上人走,拇拇指按有指印印。地下室底板混凝凝土初凝后、終終凝前應立即即用塑料薄膜膜和麻袋覆蓋蓋其上,并澆澆水養護,盡盡量縮小底板板中心與上表表面的溫差。該該工程普通底底板應采用1層塑料薄膜膜和1層麻袋覆蓋蓋養護或采用用蓄水法保溫溫保濕養護;;承臺采用1層塑料薄膜膜和2層麻袋覆蓋蓋養護。地下室外墻混凝凝土澆筑后帶帶模養護7天,第2天開始布養養護水管(水水管上鉆小眼眼做成滴水形形式),第3天開始滴水水養護。地下室外墻混凝凝土土澆筑后第8天后才能拆拆模,同時時應應馬上掛麻麻袋袋并貼在外外墻墻上,對外外墻墻進行滴水水保保溫保濕養養護護28天。由于地下室外墻墻所所受底板的的約約束力非常常大大是底板所所受受地基約束束力力的100倍,故采用用每立方米米添添加0.6KKg建筑纖維維。由于砂漿收縮是是混混凝土收縮縮的的7倍,外墻采采用泵送混混凝凝土,其潤潤管管砂漿不得得泵泵入外墻。為降低早期混凝凝土土強度、減減少少早期水化化熱熱,地下室室底底板和外墻墻最最好采用60天強度作為為驗收標準準。七、質量標準1、主控項目商品混凝土所采采用用原材料的的質質量必須符符合合設計要求求及及規范規定定。大體積混凝土的的抗抗壓強度和和抗抗滲壓力必必須須符合設計計要要求。大體積混凝土的的后后澆帶設置置和和構造,必必須須符合設計計要要求,嚴禁禁有有滲漏。2、一般項目大體積防水混凝凝土土結構表面面應應堅實、平平整整,不得有有露露筋、蜂窩窩等等缺陷;埋埋設設件位置應應準準確。防水混凝土結構構表表面的裂縫縫寬寬度不應大大于于0.2mmm,并不得貫貫通。。混凝土澆筑完畢畢后后,應按施施工工技術方案案及及時采取有有效效的養護措措施施。防水混凝土結構構厚厚度,其允允許許偏差為++115mm、--10mm;迎迎水面鋼筋筋保保護層厚度度不不應小于500mm,其允允許偏差為為±±10mm。現澆結構允許偏偏差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置15尺量檢查2標高±10水準儀或尺量檢檢查查3截面尺寸+8,-5尺量檢查4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尺檢檢查4寬對心線+25,0尺量檢查5預留洞中心線位位置置15尺量檢查3、檢驗數量防水混凝土抗滲滲性性能,應采采用用標準條件件下下養護混凝凝土土抗滲試件件的的試驗結果果評評定。試件件應應在澆筑地地點點制作。連連續續澆筑混凝凝土土每500mm3應留置一組組抗滲試件件(一一組為6個抗滲試件件),且每每項項工程不得得少少于兩組。采采采用預拌混混凝凝土的抗滲滲試試件,留置置組組數應視結結構構的規模和和要要求而定。抗抗抗滲性能試試驗驗應符合現現行行《普通混混凝凝土長期性性能能和耐久性性能能試驗方法法》(GBJJ82)的的有關規定。用于檢查混凝土土強強度的試件件,應應在混凝土土的的澆筑地點點隨隨機抽取。取取取樣與試件件留留置應符合合下下列規定::1)每拌制1000盤且不超過過100m3的同配合比比的混凝土土,取取樣不得少少于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拌制的的同一配合合比比的混凝土土不不足100盤時,取樣樣不得少于于一一次;3)當一次連續續澆筑筑超過10000m3時,同一配配合比的混混凝凝土每2000m3取樣不得少少于一次;;4)每次取樣應應至少少留置一組組標標準養護試試件件,同條件件養養護試件的的留留置組數應應根根據實際需需要要確定。底板混凝土外觀觀質質量檢驗數數量量,應按混混凝凝土外露面面積積每100mm2抽查1處,每處100m2,且不得少少于3處;細部構構造應按全全數數檢查。八、成品保護1.要保證鋼筋筋和墊塊塊的位置正正確確,不得踩踩表表面的彎起起鋼鋼筋,不碰碰動動預埋件和和插插筋。2、跨越模板及及鋼筋筋應搭設馬馬道道。3.在澆搗過程程中,所所使用的振振動動棒觸碰鋼鋼筋筋、預埋件件、預預埋螺栓、暗暗暗管等,若若發發現位置變變動動及時通知知相相應人員較較正正復位。4.已澆筑的底底板混凝凝土表面要要加加以保護,必必必須在混凝凝土土強度達到1.2Mppa以后,方可可上人。5.側模應在混混凝土強強度保證其其棱棱角不因拆拆模模而損壞方方可可拆模。6.混凝土澆筑筑后122h及時鋪設塑塑料薄膜覆覆蓋蓋草墊,搭搭接接和封口處處嚴嚴實,防止止透透風。7.混凝土輸送送管道必必須架設在在預預制鋼支架架上上,以防止止鋼鋼筋受壓變變型型。8.測溫元件導導線線或測溫管管應應妥為維護護,防防止損壞。9.混凝土表面面裂縫處處理:裂縫寬>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異地扶貧項目管理辦法
- 車行渠道銷售管理辦法
- 藥品采購運營管理辦法
- 短期理財業務管理辦法
- 肺癌術后護理課件知識
- 育嬰技術課件
- 育嬰師技能提升培訓課件
- 番禺七年級區數學試卷
- 調師進城小學數學試卷
- 對口學前數學試卷
- 2025年中國普通聚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上海市重點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編制指南2025
- 2025央國企AI+數智化轉型研究報告
- 倉儲部標簽管理制度
- 數字化情報資源管理-洞察闡釋
- 電氣自動化 霓虹燈廣告屏的PLC控制設計
- 穿透式管理模式在建設項目中的應用與探索
- 車庫門維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E類)公共衛生管理》試卷真題及解析
- 三市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者管理狀況剖析與優化策略探究
- 風機吊裝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