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教案3_第1頁
《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教案3_第2頁
《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教案3_第3頁
《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教案3_第4頁
《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教案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教案三維目標:1、知識與能力①了解“自傳”的特點和寫法。②學習本文選擇典型材料表現傳主精神品質的寫法。③了解毛澤東30歲前的經歷,積累名人事例,豐富寫作素材。④編寫年表,訓練學生篩選信息和概括能力。2、過程與方法整體閱讀課文,把握重點片段、細節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傳主樹立遠大理想、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有人生的信念追求。教學重點:1、片段描寫對刻畫人物所起的作用。2、文章分散的片段如何結合為一個整體來展現人物形象。教學難點:如何從傳主眾多的人生事例中選取寫作傳記的典型材料。第一課時一、導語設計。用多媒體播放《東方紅》、《北京的金山上》等歌頌毛主席的革命歌曲,先讓學生陶醉在美妙的樂曲旋律中,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情感準備。這些旋律優美的歌曲充分表達了上個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全國各族人民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忠心愛戴和擁護。是毛主席親手締造了新中國,他的豐功偉績中華兒女永遠都不能忘記。那么,毛澤東是怎樣一步一步成長為革命領袖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毛澤東的生平事跡和心路歷程,去感悟和領略人民領袖大氣磅礴的人格魅力。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二、成文背景。該文原名《毛澤東自傳》。毛澤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南京蔣介石反動政府通緝名單上的第一號“赤匪”,蔣介石懸賞二十五萬元銀洋不論死活要緝拿到他,國民黨多次在報紙說他已經被擊斃了。當時,作者斯諾和成千上萬的人一樣,腦子里總是在想,毛澤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連串的問題,是斯諾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確切答案和謎底,惟一的辦法,就是必須親自到紅色根據地去走一趟。斯諾解釋說,可是這種辦法有少數人嘗試過,但失敗了。后來,斯諾憑著一張徐冰教授開的介紹信,冒著生命危險,終于到達陜西,1936年7月,經歷長征不到一年的毛澤東,在保安自己的窯洞里,接見了一位秘密來訪的外國人——31歲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斯諾最感興趣的問題是:一個農民的兒子,頭顱為什么可以值25萬大洋?在昏暗的油燈下,毛澤東和斯諾暢談了幾個夜晚。斯諾根據他的談話記錄整理而成這篇《毛澤東自傳》,全文包括五個章節——。在選入教材時,改為現題,且有刪節。三、作者簡介。埃德加·斯諾,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1928年來到中國。九一八事變后,他親赴前線采訪,寫下了一批頗有影響的有關中日戰爭的報道。特別是他撰寫了轟動世界輿論的《紅星照耀中國》(《RedStarOverChina》)——不帶任何政治偏見和黨派色彩,通過親自采訪所得的第一手資料,得到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任。抗戰期間,斯諾作為中國人民的朋友,把中國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組織、發起、宣傳“工合”運動,支持中國的戰時經濟;如實報道中國抗戰實況;開展大量的國際宣傳,極大地支持了中國的反侵略戰爭。他把一生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他以自己的行動,在中美兩國人民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1941年,斯諾回到美國后,仍然向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他說:“我依然贊成中國的事業,從根本上說,真理、公正和正義屬于中國人民的事業,我贊成任何有助于中國人民自己幫助自己的措施,因為只有采用這種方法,才能使他們自己解救自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斯諾對中國進行了三次長期訪問。就在尼克松開始前往北京的同一個星期,斯諾死于癌癥。斯諾生前寫道:我愛中國,我愿在我死后把我的一半留在那里,就像我活著時那樣。美國撫養和培育了我,我愿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遜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將滲入大西洋,同歐洲和人類的一切海岸相連,我覺得自己是人類的一部分,因為幾乎在每一塊土地上,都有著同我相識的善良的人們。遵照斯諾的遺愿,他的妻子將他一半骨灰帶到中國,安葬在北京大學校園的未名湖畔,另一半骨灰安葬在美國哈德遜河畔。四、自讀課文,初步感知。按表格形式從三個方面梳理文章內容:生活歷程、對其有影響的人、事、書籍和思想變化。五、研習課文,梳理文章內容:階段

生活歷程對其有影響的人、事、書籍

思想變化

老師小結:縱觀全文,可以看出少年毛澤東是一個怎樣的人?參考:少年毛澤東是一個志向遠大、刻苦修身、勤奮讀;獨立思考、有獨立見解的人。對同學獨特的感受和見解,應給予充分肯定并適當點撥。六、課后作業:整理一篇“30歲以前毛澤東生平和革命經歷年表”第二課時一、思考探究——探究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思想變化1、從文中我們不難看出,毛澤東最終成長為人民領袖,仿佛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種“叛逆”的性格,因此,課文著重表現了毛澤東對舊的觀念和制度的反叛事件,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歸納出這些典型事例,并請同學們思考這些事件對毛澤東的思想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學生邊歸納、發言,教師邊點評)①P51第三段:“罷課”事件:給“我”的印象極深(反抗竟能取得如些效果)②P52第一段:和父親辯論:能引經據典進行辯論,“讀書”肯定好處多。③P52第三段:“跳塘”事件:明白了公開反抗來保衛自己權利時效果更好。④P53倒三段:和父親爭執,脫離家庭:走上了外出求學的道路。⑤P54倒二段:同情“叛徒”,欽慕“激進”教員:是求學才有了這樣的認識。⑥P55第二段:違背父志考進“激進”學校:第一次遠離家鄉。⑦P57第二段:毅然剪去發辮事件:政治觀念是如何地可以轉變一個人的觀點啊!⑧P57第四段:決心加入黎元洪革命軍:使自己認識到學生軍不如正規軍。⑨P61倒一段:不和父母之命的媳婦園房(屬插敘)、和嫖妓青年絕交:只談天下大事。⑩P65第一段:反對、驅逐張敬堯:逐漸認識到學生運動及團體的厲害。(11)P65第二段:在北平組織反軍閥運動:使自己更加認識到政治團體的力量。(12P65第三段:將工人組織起來革命:第一次領導工人階級,走上革命道路。小結: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思想轉變過程:反抗意識的萌芽——受康有為的改良主義影響——接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接觸國外資本主義思想——接觸馬克思主義——變成馬克思主義者。2、讀書對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哪些書籍影響了毛澤東思想的發展?①(總寫)八歲起就在本村一個小學讀書,直到13歲:可引經據典和父親辯論了。(P51)(具體寫)年輕時喜讀《岳飛傳》、《水滸傳》、《反唐》、《三國》、《西游記》等書:深受書中“造反故事”的影響。(P52)②離開“村小”在家務農時讀了一本叫《盛世危言》的書:接觸西洋的東西,繼續引發求學的欲望,開始厭恨田里的工作。(P53)③讀了一個談到瓜分中國的小冊子:開始有了一些政治認識,為我祖國的將來擔心,開始認識大家都有救國的責任。(P54)④讀了康有為關于改革運動的兩本書和梁啟超編的《新民叢報》:認識了一些政治但還沒有成為反君主的人。(P55)⑤讀一本叫《世界大英雄傳》的書:讀到拿破侖、林肯等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受到民主思想影響。(P56)⑥第一次讀到報名為《民力》的報紙:受到“民族主義”派的影響,開始發表政見。(P57)⑦當兵時讀了《湘江日報》:接觸到“社會改良主義”。(P58)⑧短暫上了“商業學校”和“省立一中”不適就自修,讀到世界歷史和世界地理:第一次開始放眼看世界。(P59)⑨(總寫)選擇上“湖南師范學校”:我的政治觀念開始確定。這一時期,我的頭腦是自由主義、民主改良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的混合物。(P60——P62)(具體寫)自己寫了一篇題為《心力》的文章;一個教員常給我看舊《民報》:愈加清楚同盟會的活動和會綱。開始閱讀《新青年》雜志:陳、胡成了我的模范,代替我已經厭棄的康、梁。⑩在“北大”做圖書佐理員時參加哲學和新聞研究會,借此旁聽大學的課程。(P63)(11)第二次到北平讀了《共產黨宣言》《階級斗爭》《社會主義史》三本書,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P65)3、通過上面的學習活動,我們感覺到,毛澤東在敘述自己的人生經歷時,并不是面面俱到,雜亂無章,而是有明顯的線索的,請問是什么線索?參考:傳主在敘述自己的人生歷程時,是按照如下兩條線索進行的:一是“反抗”性格的發展,一是自己不斷讀書、學習的人生歷程,反抗性格引導他去閱讀更多的書籍,去見識更廣闊的世面,并最終導致他思想的轉變。也就是說,本文是按照“反抗”、“學習”的雙線結構來安排文章結構的。二、討論、交流1、這篇傳記使你最感興趣的部分有哪些?讀完課文,你對這位巨人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什么是讓你最敬佩的?提示:(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教師尊重鼓勵每一位學生的發言。建議學生從自己最受感動的某些事跡中,思考如下兩個方面:一是人格理想,包括獻身革命的使命感,對舊制度的批判精神,改造社會的遠大理想,還有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二是人生的信念追求,近百年來,我們的前輩為了拯救災難中的民族,曾經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地奮斗,支持他們無私無畏的斗爭的,就是堅定的革命信念。除了對毛澤東這位偉人的新的認識,這道題還可以引發學生重新思考:我們耳熟能詳的“革命傳統”,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彌漫在現實生活中、繼續作為維系我們的社會、給社會的發展增添動力的精神源泉。現在時代發生巨大的變化,但作為一種不斷追求人類進步、始終富于批判性的精神資源,這種革命的信念仍然非常寶貴。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如果要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一個有作為的高尚的人,還要學會不斷從革命傳統中吸取精神營養,學習毛澤東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使命感和奮斗精神。)如:傳記中敘述了毛澤東青少年時期天生就具有叛逆的性格,經常與父親發生沖突,“罷課”出走。這部分最吸引人,也最讓人感動。毛澤東小時候看到父親做事有不舍理、不公平的地方,就會提出不同的意見,甚至公開反對。“我家里有‘兩個黨’,一個是父親,是執政黨,反對黨由我、我的母親和弟弟組成,有時甚至工人也在內”,“我的不滿增加起來了,辯證的斗爭在我們的家庭中不斷地發展著”,當發生嚴重沖突的時候,幼小的毛澤東在提出要求的前提下“屈膝”而停止“內戰”。少年毛澤東不滿私塾先生的教育行為而“逃學”,表現了他獨特的個性。毛澤東這種強烈的叛逆性格,并非如脫韁的野馬任意馳騁,而是與健康的人生目標聯系在一起,并引導他不斷地學習和執著地探求真理,成為他生生不息的動力,最終使他堅定地走向馬克思主義,走向革命。毛澤東為了尋求真理,在動亂中“上下而求索”。這種獻身革命的使命感、改造社會的遠大理想、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令人感動振奮。總結:人格理想:獻身革命的使命感;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奮斗。個人能力:領導才能;寫作才能。終生受益的興趣習慣:如饑似渴的閱讀。2、從上述學習活動中,你是否可以歸納出毛澤東的主要的性格特點?(已水到渠成,學生肯定能回答出:具有天生的反抗、叛逆性格和善于讀書、學習的品質)教師:對,從文中看,毛澤東具有天生的反抗、叛逆性格和善于讀書、學習的品質,而且善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喜愛的書來讀。除此之外,本文還表現了毛澤東其他方面的性格或品質,請同學們繼續研讀課文,試著歸納一些。(提示:可參照課后練習2)(1)“我家里有‘兩個黨’,一個是父親”到“她說這不合乎中國的道理”——具有天生的政治家口吻、風范和精神(2)“我的不滿增加起來了,辯證的斗爭在我們的家庭中不斷地發展著。”——善用政治術語闡述家庭矛盾。(3)“在這個情形之下,雙方互相提出要求”到“這樣,結束了這場‘戰事’。”——具有軍事家的口吻和風范。(4)“我代兩個朋友作了論文……”——既表現了自己的文才,又不回避自己的錯誤做法。3、如何看待毛主席青少年時期的叛逆?參考:毛澤東在傳記中講述了他青少年時期似乎有天生的叛逆性格,這是傳記最吸引學生的地方之一。教師要關注學生這種閱讀興奮點,最好能就此引發對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現象的思考。應當讓學生上升到理性層面去理解,青年毛澤東有強烈的叛逆性格,但可貴之處在于,這種叛逆性格并非如脫韁之野馬任意馳騁,而是與健康的人生目標聯系在一起,被引導到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新的世界上,這成為生生不息的動力,最終使他堅定地走向馬克思主義,走向革命。同學們青春期出現叛逆的心理是正常的,但如果要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那就不能為叛逆而叛逆,不能任性地顛覆一切,關鍵要往正確方向發展,使懷疑、批判和創新的精神、敢于獨立思考、不墨守成規的精神,能夠成為人生健康成長的動力。三、拓展遷移——深刻認識“自傳”這種文體。1、概念:自傳是由作者自述生平的一種傳記形式。多采用第一人稱形式,回憶和梳理自己的生平經歷,特別是那些對其一生命運有重要影響,或者印象最深刻最值得回顧的經歷、事件或交往。傳主在追述往事過程中往往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對人生的思考,因而往往具有特別的真實感與親切感。有的自傳也稱回憶錄。還有一類是應用性自傳,要求在較短的篇幅中清晰地介紹自己以往的生活與工作履歷,必須真實簡明,不宜感情融入,一般不作藝術加工。這篇自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