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課件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課件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課件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課件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做法蘭西和英格蘭。”——雨果制作人:XXXXXX第二課第二次鴉片戰爭制作人:屈冰琪

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壹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析原因材料一

當《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之后,英國商人簡直是欣喜若狂“中國市場的遠景是廣闊的,將來它的銷量會比全歐洲還要多”“只要中國人每人每年需要一個棉織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不應求了“。材料二

理想現實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材料一:外國商品大量積壓在口岸倉庫中,英國的棉布在中國市場上被認為是最無價值的東西,英國的商人還向中國運來了大量的刀叉運來了鋼琴,結果都賣不出去。外國的工業品仍然難以打開中國的市場。

——章開沅《中國經濟史》鴉片戰爭后,外國商品仍在中國滯銷析原因材料二:造成西方工業品在中國滯銷的原因,除了部分產品不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如刀叉)外,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國的自然經濟結構“造成的巨大的節約和時間的節省,在這里對大工業產品進行了最頑強的抵抗。”

——馬克思《資本論》中國自然經濟抵制思考有無其它原因其它原因:部分產品不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清政府統治腐朽、戰爭賠款、軍費開支等使民眾的賦稅負擔沉重,購買力較弱等。材料三:英國在華貿易在1846年出現下降趨勢,直到1856年前夕,也未能恢復到1845年前的水平……但英國政府認定商品滯銷在于中國通商口岸開放太少,遂從1854年到1856年間,伙同法、美等國先后多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王先明《中國近代史》提出“修約”要求材料四:1856年,三國公使再次提出修約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許作一些合理的小變動,但重大條款不予考慮,以免萬年合約(《南京條約》)失去其意義。然而,在廣州的葉名琛頑固地拒絕談判,即使細小變通也不容許,堅稱如予夷一寸,彼等或近一尺。

——徐中約主編《中國近代史》遭到拒絕鴉片戰爭后,外國商品仍在中國滯銷中國自然經濟抵制;部分產品不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民眾購買力低下等提出“修約”要求遭到拒絕“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冊,但已經過期。1856年10月,廣東水師在黃埔搜捕了船上的幾名海盜和涉嫌船員。英國駐廣州領事硬說“亞羅號”是英國船,要求中國方面釋放被捕人員,并謊稱中國士兵扯落英國國旗,要求向英方賠禮道歉。葉名琛為避免事態擴大,同意釋放被捕人員,但拒絕道歉。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馬賴潛入廣西西林縣進行非法活動。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結土豪惡霸,肇事多起,激起當地人民極大憤慨。1856年,新任西林知縣張鳴鳳將馬賴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依法判處馬賴等2人死刑。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析原因清政府自然經濟英國資本主義經濟修約擴大市場抵制商品走私鴉片林則徐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英國進一步擴大市場

擴大侵略權益清政府拒絕擔心危及統治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第二次鴉片戰爭未達到預期目標通商口岸少,權益少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第二次鴉片戰爭——原因西方列強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材料:美國的特命全權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邊(中國),站在樹底下,手里拿著筐子,等著接他在樹上的伙伴所搖撼下來的果子。甚至他還接到訓令,萬一樹上的人和果園的主人發生糾紛,他應當出來調停。

——美國學者德涅特《美國東亞外交史》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國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閱讀課本第9頁,結合形勢圖簡單講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經過。第一階段:(1856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1856年10月1858年炮轟廣州,挑起戰爭聯合法國,攻陷廣州聯軍北上,逼近天津簽訂《天津條約》1857年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知概況中英《天津條約》簽訂時的場景(繪畫)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知概況簽訂時間簽訂國家條約內容1858年

俄、美、英、法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隨后,清政府簽訂《通商章程善后條約》承認鴉片貿易的合法化。英、法政府迫使條約兌現。企圖勒索更多侵略特權。無人滿意的條約清政府“該夷一入京師,則一切政令,必多牽制”。外國公使駐京破壞體制,損害天朝上國尊嚴。影響:1.利于列強對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施加影響(監視、操縱)。2.通商口岸從東南沿海延伸到長江流域,外國勢力逐漸深入內地,有利于列強進行經濟侵略和商品傾銷。3.破壞了中國的內河航運主權。天津北京1860.8英法兩國借口換約受阻,再次出兵占領天津,進逼北京咸豐帝讓奕?留守北京,并攜皇后、懿貴妃逃往熱河避暑山莊1860.91860.10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大肆搶劫,之后又放火燒毀英法聯軍占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城第二階段(1860年)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知概況1860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額大幅度增加觀察圖片,思考,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第二次鴉片戰爭,通商口岸變化有什么特點,表明了什么問題?廣州

澳門(萄占)九龍司

香港(英占)瓊州淡水臺灣廈門福州定海上海鎮江南京九江漢口煙臺營口黃海東海黃河運河長江汕頭天津寧波漢口營口煙臺鎮江南京九江瓊州淡水臺灣廣州寧波福州廈門上海汕頭天津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擴展到沿海各省并開始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說明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數量上:多范圍上:廣地域上:深貳列強侵華罪行火燒圓明園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列強侵華罪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相關史事

圓明園由圓明、長春、萬春三園組成,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華,舉世聞名。園中收藏了不計其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然后縱火燒毀。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升騰的濃煙彌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走進圓明園圓明園海晏堂

海晏堂,長春園西洋樓建筑群中最大的一組建筑,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海晏堂前的十二尊人身獸頭青銅雕像北面從內到外依次是: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南面從內到外依次是: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十二生肖銅像按照時辰規律的排列,這些銅像輪流自口中噴水一個時辰。每到午時,所有生肖一起噴水,人們根據噴水的動物可以知道大概時間,所以又稱“水力鐘”。這是中西結合的成功范例。列強侵華罪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走進圓明園圓明園大水法遺址列強侵華罪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在地球上某個角落里有著一個人間奇跡:它叫夏宮。……人們的想象力所能創造的一切幾乎是神話性的東西都體現在這座宮殿中。……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在歷史的審判臺前,一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國、滌蕩了污泥濁水的法國一定會把這筆不義之財歸還給被搶劫過的中國,這一天是一定會來到的。——[法]維克多·雨果《致巴特力爾上尉》材料研讀結合材料,談談你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感受。英法侵略者燒毀圓明園是野蠻的行為,是對全人類的犯罪。圓明園被燒毀使中國的文化遺產遭到嚴重損失,是中華民族的恥辱;同時,它也讓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暴露無遺,侵略者的侵略氣焰更加囂張。它永遠警示著中國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勵我們勿忘國恥,努力學習,振興中華。走進圓明園殘垣斷壁的圓明園需不需要重建?①贊同重建。理由是:圓明園是中國封建時代建筑藝術和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且為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其被西方稱為“萬園之園”。重建圓明園,把它建成國家收藏珍寶文物的博物館,恰恰可以證明新中國的強大。恢復當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圓明園的無形資產,可以發展旅游事業,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②反對重建。理由是:每一個遺址和殘跡的歷史感是任何復建后的景觀都無法代替的,這段中國近代屈辱史對于以后世代中華民族的意義和價值要超過圓明園園林的價值。保留遺址,可以發揮其歷史教育的功能,時刻教育廣大人民不要忘記歷史教訓,深深地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無論什么時候,只有提高國力,國家強大了,才能避開國難臨頭。這對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未來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時代(在位:1825—1855),向中國的東進侵略是其主要政策。鴉片戰爭后,他更認為有可乘之機,遂加緊對華的侵略行動。早在1850年已被革職卻仍然心系天下安危的林則徐,通過抄寄的京報消息,便預見性地判斷:“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俄趁火打劫的行為,證實了林則徐的遠見。——摘編自王先明主編《中國近代史》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列強侵華罪行:沙俄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1858年《璦琿條約》割占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地區60多萬平方千米1860年《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地區40萬平方千米1860年《北京條約》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巴勒喀什池以東以南地區44萬多平方千米1881年《改訂條約》割占西北地區7萬多平方千米共150多萬平方千米列強侵華罪行:沙俄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結合課本11頁沙俄侵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找一找被沙俄侵占的領土有哪些?

《璦琿條約》簽訂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國“從中取了一塊大小等于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馬克思:“沙俄不要花費一文錢,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叁戰爭影響《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對比結論割地賠款通商其他影響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增開天津為商埠。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香港島2100萬銀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協定關稅割九龍司地方一區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比較兩次鴉片戰爭簽訂的條約內容,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喪失更多領土主權賠款大幅增加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長江中下游便利列強干涉中國內政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本原因戰爭性質戰爭結果侵略力量擴大時間延長區域擴大影響加深打開中國市場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英國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繼續擴大兩次鴉片戰爭的聯系: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2年4年兩次鴉片戰爭的比較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1793年馬嘎爾尼使團訪華“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的敵人。”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陳旭麓在英法聯軍在圓明園里到處搜搶珍寶時,他們卻意外發現了一件讓他們哭笑不得的事情,當年馬嘎爾尼送給乾隆皇帝的那些禮品,如天體運行儀、地球儀、音樂鐘,以及各種新式火炮、槍械都原封未動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滿了灰塵。思考第二次鴉片戰爭清王朝再次戰敗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無法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原因英法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中國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結果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課堂小結:思維導圖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當堂達標1.(蘭州中考)《給葛羅男爵先生的訓令)(1857年5月9日)中說到:“因而我們所想修訂的正是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為我們的商業打開通向天朝帝國(清朝統治下的中國)的道路。”據此,可以判斷出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A.鴉片戰爭中割占香港島,建立了據點B.廣東水師搜查商船“亞羅號”C.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D.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