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人與海》教學模式介紹探究式教學(InquiryTeaching),又稱發現法、研究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是給他們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它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研究客觀事物的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內部的聯系,從中找出規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環節:創設情境——啟發思考——自主(或小組)探究——協作交流——總結提高設計思路說明學生對《老人與海》有一定的了解,有不少同學看過電影,但作為語言文學讀本,大多數同學對它的博大精深感受膚淺。課文又是節選章節,要深入文本,有一定的困難。不少同學讀小說偏好情節,忽視語言魅力,鑒賞文學作品還缺乏必要的經驗。課前,提醒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從整體上了解《老人與海》,從而把握課文與全書之間的聯系,為學習節選部分打好基礎。課上,通過節選部分的學習和老師對《老人與海》的介紹,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借助課堂訓練,引導學生探討、體驗、感受,鑒賞人物和細節,品味語言,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教材分析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描寫了桑迪亞哥這位硬漢形象,這個形象與以前的硬漢形象不同的是具有濃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義。老人通過自己的言語和行動讓人們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哲理,而他工作、休息、夢想的地方以及與他搏斗的馬林魚、鯊魚則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也正是由于其具有哲理性和象征意味使桑迪亞哥這個硬漢形象成為最典型的形象。正確把握這個人物形象師我們學習的重點,而能夠理解這個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味則是學習的難點。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指導學生借助資料大致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風格;2.引導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抓住小說梗概,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進而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把握人物形象。【過程與方法目標】快速瀏覽課文,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討論人物形象及其意義。【情態度價值觀目標】1.理解老漁夫桑地亞哥的硬漢性格,學習他堅強的意志和永不打垮的精神,培養不屈服于命運,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里進行抗爭的精神;2.提高學生對人生中成功與失敗的辨證認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欣賞與鯊魚搏斗的場面描寫和心理活動描寫。【教學難點】品味語言,深入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內在精神世界,努力探索作品中永恒的精神力量,以及海明威的小說創作原則。課前準備1.教師:多媒體課件,文學知識卡片,導學案;2.學生:自讀課文,搜集文學常識,完成導學案。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一)導入臺灣作家李湃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在想,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一點什么的時候,就自然會想到海明威。“什么”究竟指什么,要解讀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走近海明威。(二)整體感知1.作者簡介。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生于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18歲起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出生人死以致傷痕遍體。1954年,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對海明威的評價,正如約翰·肯尼迪總統的唁電所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本世紀(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要了解美國,你必須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著美國民族堅強樂觀的精神風范的文學長廊中來。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發表的《太陽照樣升起》。這部表現戰后青年人幻滅感的作品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馬扎羅的雪》、《喪鐘為誰而鳴》(一譯《戰地鐘聲》)和以“精通現代敘事藝術”而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老人與海》。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他創作風格也很獨特,從來都是站著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能站起來”。他筆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彎的硬漢形象,尤以《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最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這類硬漢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蓋美利堅民族的性格:“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2.關于《老人與海》。海明威是20世紀上半期美國著名作家和記者,也是當時“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繼承了馬克·吐溫的現實主義傳統,一方面又在創作思想和創作方法上進行了革新,形成了獨特的風格。195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體現了他的創作特色。當年他獲得普利策獎,兩年后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老人與海》的情節并不復雜。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84天沒捕著一條魚。后來,他獨自一人出門遠航,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斗,終于捕到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一條條鯊魚陸續圍了上來,盡管老人奮力拼搏,但還是沒能抵擋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3.課文情節。課文節選的是老人與鯊魚搏斗的情景,是小說臨近結尾的部分,也是小說情節的高潮,約占全書的六分之一。從書中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老人與鯊魚的搏斗共分五個回合。用魚叉殺死一條灰鯖鯊,魚叉被帶走,大馬林魚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殺死兩條星鯊,大馬林魚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殺死一條犁頭鯊,刀子折斷;用短棍擊退兩條星鯊,大馬林魚半個身子都被咬爛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結隊的鯊魚,短棍丟掉又用舵把,大馬林魚再也沒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殘骸……五個回合的搏斗結果卻是一無所有,“他知道他終于給打敗了,而且一點補救的辦法也沒有”。二、啟發思考課文節選部分,主要寫了老人與鯊魚的幾次搏斗?然后填寫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攻擊者數量老人作戰工具結局明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攻擊者鯖鯊星鯊犁頭鯊星鯊鯊魚數量一條兩條一條兩條成群結隊老人作戰工具魚叉綁著刀子的槳綁著刀子的槳短棍短棍、舵把結局殺死鯖鯊,大魚被吃掉四十磅殺死兩條星鯊,大魚被吃掉四分之一殺死犁頭鯊,刀子被折斷兩條星鯊受重傷,大魚的半個身子都被咬爛了老人被打敗了,大魚只剩下殘骸三、自主探究,協作交流1.提問:快速閱讀課本,找出文中搏斗場面的描寫和心理活動的描寫的句子,有感情誦讀節選文段。然后合作交流:你在老人的身上發現了一些什么閃耀的東西?明確:①在歸航的途中,面對鯊魚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他一直戰斗到手無寸鐵為止。盡管失掉了那條費盡千辛萬苦才捕到的大魚,但是,他卻是一位英雄,一位勝利者。②其實,當他的魚刀被折斷的時候,我們誰都明白:完了,再也無法擊退鯊魚的襲擊了。往后,無論怎樣的努力,終將歸于失敗。但是,那個倔強的老頭根本沒有屈服和妥協的念頭——不管能不能贏,他決不低頭。不論你是多么兇惡的鯊魚,只要你敢于咬我的魚,我就要向你舉起木棍——只要有東西可舉,我就要舉,然后重重地敲下來。那么,是什么支撐起這位勇士的不屈的靈魂的呢?那就是自信,是毅力!③這部小說表現了一種奮斗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如這位老漁夫一樣,雖然老了,倒霉、失敗,但他仍舊堅持努力,在精神上贏得了勝利。2.提問:在與鯊魚的搏斗過程中,我們會發覺老人的性格似乎比較矛盾,因為他經常會自我否定,如何理解呢?(找出這些自我否定的句子)①“也許殺死這條魚是一樁罪過。”②“現在事情過去了,他想。它們也許還會再來襲擊我。不過,一個人在黑夜里,沒有武器,怎樣能對付它們呢?他這時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氣里,他的傷口和身上所有用力過度的地方都在發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③“‘它們把我打敗了,馬諾林,’他說。‘它們確實把我打敗了。’”④“不。我運氣不好。我再不會交好運了。”⑤“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明確:老人認為自己給打敗了,是因為他的馬林魚僅剩一副空骨架,因為他的身體、精神疲勞到了極點,他甚至后悔捕到這條魚。這些看似消極的心理描寫,并沒有削弱對老頭兒形象的塑造。海明威《談創作》書中的有這樣一段文字:“我試圖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個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條真正的魚和真正的鯊魚。如果我能將他們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實,他們將意味著許多東西。”可見,作者要求筆下人物的要有一個特性——真實。老頭兒是作者筆下最典型的“硬漢子”形象,他能面對險惡形勢毫不氣餒,不屈不撓地斗爭下去,在精神上壓倒敵人。在與鯊魚搏斗時,老頭兒有短暫的猶豫甚至是畏懼心理,這是正常的,這是幾乎為戰斗而耗盡精力的戰斗者的本能想法,但是,當情勢危急時,老人又毫不猶豫地投入了戰斗,這樣,不但沒有削弱老人的“硬漢”形象,反而使這個形象更豐滿、更真實。總結老人形象:通過電影片斷式老人的內心獨白以及課文中形象的塑造,我們可以明白老人的一些性格特點:勇敢、堅強、果斷、善良、幽默、樂觀……3.老人為什么說:“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明確:這句話是桑地亞哥的內心獨白,也是小說的核心精神,它生動地揭示了桑地亞哥的內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觀與價值觀的反映。這句話意味著,人生的使命是奮斗,是與命運做不懈的抗爭。人生下來雖然面臨種種自然與社會的挑戰,也許這些挑戰強大到足以把人的肉體消滅,但一個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艱難險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遠是勝利者。小說中的老漁夫桑地亞哥雖然最終沒能保住大馬林魚,但在與鯊魚搏斗的過程中,他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是精神上的勝利者。4.文中的獨白有什么特點?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確:本文除了有關老漁夫桑地亞哥與鯊魚搏斗場面的描寫,還有大量人物的內心獨白,它們忠實地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心活動,寫出他在海上漂泊的這幾天的心態,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真實地再現了老人的思想與感受。這些內心獨白不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內心的自豪感、堅毅以及尋求援助的孤獨感,而且閃爍著深邃豐富的哲理光彩,豐富了小說的思想,構成小說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說中的硬漢子多是“啞巴公牛”,言語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漁夫桑地亞哥卻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具有堅強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動的人,因此成為海明威小說中刻畫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四、總結提高(一)海明威作品的藝術特點1.結構上的單純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節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單一而鮮明,本文中直接出場的的人物只有老漁夫桑地亞哥一個,情節也主要是圍繞著大馬林魚的捕獲以及因此而引來的與鯊魚之間的搏斗,可謂單純而集中。2.避免使用過多的描寫手法,避免過多地使用形容詞,特別是華麗的詞藻,盡量采用直截了當的敘述和生動鮮明的對話,因此,句子簡短,語匯準確生動。例子賞析:如鯊魚出現的情形,當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開的時候,它就從下面水深的地方竄上來。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沖出藍色的水面就涌現在太陽光下。這段描寫沒有一個比喻句和形容詞,但鯊魚的兇猛、快捷,形勢的緊迫卻立刻展示在讀者面前,語言清新洗練,使人身臨其境。這些則是得力于海明威多年新聞記者的功底,形成了一種簡明、清新、干凈的散文文體,人稱“電報式風格”。3.鮮明生動的動作描寫和簡潔的對話,海明威善于從感覺、視覺、觸覺著手去刻畫形象,將作者、形象與讀者的距離縮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如寫老人與鯊魚搏斗的情景。這些描寫本來是老人的所見所聞,但讀者也同樣產生感覺,驚懼、緊張、喜悅。但這種感情作者并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他們凝結在簡單迅速的動作中,蘊涵在自然的行文中,由讀者自己去體會,顯示了語言的表現力。4.著力追求一種含蓄、凝練的意境。海明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利等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數學時間理解試題及答案
- 急救車藥品試題及答案
- 海南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
- 施工安全管理理念與實踐考題及答案
- 絕佳體驗土木工程師試題及答案
- 現代化學研究熱點試題及答案
-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與國際視野試題及答案
- 童謠閱讀測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阿勒泰地區消防隊員招聘考試真題
-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車設計畢業設計論文
- 公務員職級參公人員職級套轉表
- 外周介入基礎知識課件
- 社會組織建設與人才隊伍建設-寧夏課件
- Q∕SY 13123-2017 物資倉儲技術規范
- 手術通知單模板
- GB∕T 26077-2021 金屬材料 疲勞試驗 軸向應變控制方法
- GB∕T 3853-2017 容積式壓縮機 驗收試驗
- 招商合同范本4篇-合同范本
- 《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學習評價量規
- 2019版人教版教材習題高中物理必修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