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PPT_第1頁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PPT_第2頁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PPT_第3頁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PPT_第4頁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東北高校工商管理學院鄭云虹內容第一章國際貿易理論概述其次章國際貿易政策第三章國際貿易措施第四章國際貿易術語第五章商品的品質、數量、包裝和價格第六章國際貿易貨物的運輸和保險第七章國際貿易結算第八章商品的檢驗、索賠、不行抗力和仲裁第九章交易的磋商和合同的簽訂第十章進出口合同的履行第一章國際貿易理論概述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第三節自由貿易基本理論第四節疼惜貿易基本理論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一、國際貿易的定義1.國際貿易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國之間進行的商品和勞務的買賣與交換活動。它既包括本國與他國之間的貿易活動,也包括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活動。2.對外貿易對外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的商品和勞務的買賣與交換活動。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3.進出口貿易進口:指從國外輸入商品和勞務的貿易活動。出口:指從本國輸出商品和勞務的貿易活動。凈出口:很多國家在同類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進口時,假如確定時期內的出口量大于進口量,稱為凈出口;反之,則稱為凈進口。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二、國際貿易的分類(一)按商品流向劃分1.出口貿易2.進口貿易3.過境貿易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二)按商品形態劃分1.有形貿易買賣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性商品的活動,也稱為貨物貿易。2.無形貿易是指買賣那些不具有物質形態的商品活動,也稱為勞務貿易。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三)按貿易有無第三國參與劃分1.干脆貿易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不通過第三國進行買賣商品的行為。表現為干脆出口和干脆進口。2.間接貿易商品生產國和消費國沒有干脆發生貿易關系,而是通過第三國買賣商品的行為。3.轉口貿易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通過第三國進行貿易,對第三國來講,屬轉口貿易。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四)按統計標準劃分1.總貿易:是以國境為標準劃分和統計的進出口貿易。(9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中、日、美、加等國)2.特地貿易:是以關境為標準劃分和統計的進出口貿易。(有83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德、意、法等國)3.邊疆貿易:是指兩個毗鄰國家通過協議,在兩國的邊疆接壤地區準許當地居民在指定的集市和邊疆口岸上,依據規定的金額、品種進行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的小額貿易。這種貿易一般不是為了賺取外匯,而是為了邊民互通有無,因此一般無需辦理海關手續,也不計入當事國的外貿總額。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五)按經濟發展水平劃分1.水平貿易是指經濟發展水平比較接近的國家之間開展的貿易活動。2.垂直貿易是指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之間開展的貿易活動。例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工業制成品與初級產品的貿易。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定義和分類(六)按清償工具劃分1.自由結匯貿易又稱現匯貿易,是指以貨幣作為清償工具的貿易。2.易貨貿易是指以貨物經過計價作為清償工具的國際貿易,是兩國間干脆以貨物交換貨物的貿易。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一、對外貿易額又稱貿易值,對外貿易額,又稱對外貿易值,是用貨幣表示的反映一國確定時期內對外貿易規模的指標,由一國確定時期內的出口額加進口額構成。目前,有的國家用本國貨幣表示,有的用外國貨幣表示。在計算時,出口額一般以FOB價格計算,進口額一般以CIF價格計算。

一國在確定時期內商品出口額與進口額相比而形成的差額,稱為對外貿易差額。當出口額超過進口額時,為貿易順差,也稱為貿易出超;當進口額超過出口額時,為貿易逆差,也稱為貿易入超;當出口額等于進口額時,叫做貿易平衡。2000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4743億美元

2001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5097.7億美元

2002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6207.85億美元

2003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8512.1億美元

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

2005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4200億美元

2006年全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高達17606.9億美元

2007年中國對外貿易額大約1.8萬億美元!

2008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25616.3億美元,2009,22072.7億美元,2010,29727.6億美元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二、國際貿易額又稱國際貿易值,是用貨幣表示的反映確定時期內世界貿易規模的指標,是確定時期內世界各國(地區)出口貿易額的總和。統計國際貿易額,必需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折算成同一貨幣后相加。大多數國家(地區)統計出口額以FOB價格計算,統計進口額以CIF價格計算,CIF價格比FOB價格多了運費和保險費,所以,以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相加,能更精確地反映國際貿易的實際規模。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三、貿易量用貨幣表示貿易的規模雖然便利,但由于商品價格常常變動,所以它不能精確地反映貿易實際規模的發展和變更。若用數量表示,就可以避開這個缺點,由此產生了貿易量的概念。

貿易量原意是指用數量、重量、長度、面積、容積等計量單位表示的反映確定時期內貿易規模的指標。就一種商品來說,用計量單位表示是特殊簡潔的。但是,由于參與貿易的商品種類繁多,計量單位的標準各不相同,價值有大有小,差別很大,無法統一衡量,用計量單位來統計對外貿易或國際貿易的規模是不現實的。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四、貿易條件指一個國家在確定時期內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之間的對比關系,反映該國的對外貿易狀況,一般以貿易條件指數表示,即以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的對比值表示。出口價格指數貿易條件指數=×100進口價格指數假如貿易條件指數大于100,說明出口價格比進口價格相對上漲,出口同量商品能換回比原來更多的進口商品,該國的該年度貿易條件比基期有利,即得到改善;假如貿易條件指數小于100,說明出口價格比進口價格相對下跌,出口同量商品能換回的進口商品比原來削減,該國的該年度貿易條件比基期不利,即惡化了。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五、對外貿易商品結構

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個國家在確定時期內,各類別的進出口商品占整個進出口額的比重,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及在國際分工中所處的地位。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出口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越大,反映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在國際分工中所占的優勢越大;一個國家出口的商品結構越是多樣化,就越能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變更,該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也就相對有利。

六、國際貿易商品結構

國際貿易商品結構是指整個世界在確定時期內各類別商品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世界總體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及各類別商品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地位。戰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商品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更,工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漸漸上升,初級產品所占的比重日趨削減。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七、對外貿易地理方向

又稱對外貿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個國家在確定時期內對外貿易的地區分布和國別分布狀況,即該國的出口商品流向哪里,進口商品來自哪里,通常以確定時期內世界上一些國家或地區與該國的進出口額在該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來表示。它反映該國與世界各國或地區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或者說世界上一些國家或地區在該國對外貿易中所占的地位。?

八、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又稱國際貿易地理分布,是指在確定時期內世界貿易的洲別、國別或地區分布狀況和商品流向,通常以確定時期內世界各洲、各國或地區的出口額(或進口額)占世界出口貿易總額(或進口貿易總額)的比重來表示。它反映世界各洲、各國或地區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地位。視察和探討不同時期的國際貿易地理方向,能更好地駕馭市場行情的發展變更,相識世界各國間的經濟交換關系及親密程度,開拓新的國外市場。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九、對外貿易依存度

也稱外貿系數,對外貿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對進出口貿易的依靠程度的一個指標,一般以該國在確定時期內的進出口貿易值(對外貿易總額:進口額與出口額之和)占該國同時期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表示。比重越大,說明該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越大,反之則小。由于各國經濟發展的水平不同,對外貿易政策的差異,國內市場的大小不同,導致各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有較大差異。(2008:6.3%,2009:45%,2010:50.64%2009:24.48%,2010:26.84%;2009:20.48%,2010:23.72%)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其次節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概念十、國際貿易慣例

國際貿易慣例是指在國際貿易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習慣性做法。這些習慣性做法由國際組織或某些國家的商業、學術團體加以規范成文,成為國際貿易活動中當事人的行為準則。

國際貿易慣例本身并不是法律。貿易雙方當事人有權在合同中達成不同于慣例規定的貿易條件。但很多國家在立法中明文規定了國際慣例的效力,特殊是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慣例的約束力得到了充分的確定。在下列狀況中,國際貿易慣例對當事人有約束力:第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表示選用某項國際慣例;其次,當事人沒有解除對其已知道或應當知道的某項慣例的適用,而該慣例在國際貿易中為同類合同的當事人所廣泛知道并常常遵守,則應視為當事人已默示地同意接受該項慣例。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三節自由貿易基本理論一、確定優勢理論(Absoluteadvantage)

1776年Adam.Smith在《國富論》中提出各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效率各不相同,強調國際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當一個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效率高于其他任何國家同一產品的生產效率時,這個國家在這一產品的生產上享有確定優勢各國應特地生產其享有確定優勢的產品,然后通過貿易用這些產品換回其他國家生產的產品,兩國均可從貿易中獲益。(絕不要自己生產能以更低價格從其他國家購買來的產品)

確定優勢理論的局限性:★只能說明現實世界貿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例如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一些貿易?!锊荒苷f明大多數世界貿易,尤其是發達國家間的貿易,例如一個國家在全部部門的生產成本上都處于確定劣勢的話,是否有貿易發生?李嘉圖應用比較優勢理論,很好地說明白貿易基礎和貿易所得。事實上,確定優勢可以被看成是一般化的比較優勢理論的特殊狀況。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三節自由貿易基本理論二、比較優勢理論(ComparativeAdvantage)

1871年DavidRicardo在《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一書中提出:一個國家應特地從事其生產效率最高的產品生產,而從其他國家購買其生產效率并非最高的產品,即使其自身生產所購產品的效率比出口國高。自由貿易是一件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因為無限制的自由貿易條件下的潛在世界產量大于限制性貿易條件下的產量為激勵自由貿易供應了根本依據

[例]毛呢酒毛呢酒英100人/年

120人/年2.2

--葡

90人/年

80人/年

--2.125

基本含義: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國際分工是各國集中生產比較成本最低的產品,按“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原則進行國際分工,其結果是,勞動生產率不同的兩個國家,通過對外貿易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勞動所能生產的更多的產品。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三節自由貿易基本理論三、要素稟賦理論(O-H理論)

1919年和1933年分別由瑞典經濟學家Hechscher和Ohlin提出(《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1933年)比較優勢源于國家間生產要素稟賦的不同(生產要素的供應狀況)國際貿易模式是由要素稟賦的差異而非生產率的差異確定的要素稟賦是指一個國家自然擁有的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的數量一個國家某種要素的擁有量越豐富,其成本就越低,該國就出口相關產品,而進口本國要素匱乏的那些產品自由貿易是有利的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三節自由貿易基本理論要素稟賦理論的內容狹義:要素供應比例理論1。商品價格的國際確定差異是國際貿易的干脆緣由;2。各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必要條件;3。各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價格比例不同確定的;4。要素價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應比例不同確定的。廣義: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國際貿易不僅會使各國商品價格均等化,而且會使各國生產要素的價格均等化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三節自由貿易基本理論四、里昂惕夫之謎(LeontiefParadox)

里昂惕夫利用美國1947年的經濟統計數據,經過測算表明,美國進口替代品的資本密集程度高于美國的商品。這一結果與赫克歇爾-俄林定理恰恰相反,被稱為里昂惕夫之謎。美國經濟學家1953年發表探討報告指出:美國出口商品具有勞動密集型特征,而進口商品更具有資本密集型特征,正好與H-O理論相反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三節自由貿易基本理論五、新貿易理論(現代貿易理論)

198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Paul.Krugman在《市場結構與對外貿易》中提出在較大的規模經濟(即必需達到確定生產規模,才能分攤固定成本,從而贏利)的存在意味著世界市場只能支持少數幾家公司贏利的行業里,一個國家可能會因為它的公司能獲得先發優勢而在該行業的某些產品的出口中處于主導地位在某些狀況下,各國之所以特地生產和出口某些產品并不是因為要素稟賦的不同,而是因為在某些行業,世界市場只能支持數量有限的公司的存在(如商用飛機行業)。在這些行業里,首先進入市場的公司會建立起一種后來者難以動搖的競爭優勢,即先發優勢(First-moveradvantages)先發優勢指能最終促使一個公司成為某個行業先行者的經濟和戰略優勢運氣、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意識對公司獲得先發優勢起重要作用為政府干預和戰略性貿易政策供應了論據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四節疼惜貿易基本理論一、重商主義(Mercantilists)15世紀末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第一,貨幣是財寶的唯一形式。其次,在一國范圍內這種財寶的確定量不會增加,要使財寶增加必需進行出口貿易。第三,在國際貿易中貿易雙方的利益得失是“零和”的,即貿易雙方的利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第四,應實行嘉獎出口,限制進口的貿易政策。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四節疼惜貿易基本理論二、無趣工業疼惜論

李斯特是著名的德國經濟學家,疼惜貿易的提倡人,其代表作是1941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1、經濟發展階段論:從經濟發展過程來看,每個國家必需經過以下發展階段:原始未開化時期→畜牧時期→農業時期→農工業時期→農工商時期,在不同的階段,應實行不同的對外貿易政策。在原始未開化時期、畜牧時期、農業時期、農工商時期實行自由貿易都是可取的;唯有處于農工業時期才須要疼惜。(當時的德國和美國處于這一時期)

第一章國際貿易概述

第四節疼惜貿易基本理論無趣工業疼惜論

2、疼惜無趣工業論的主要觀點:唯有那些在農業、工業、社會和政治上已充分發展,具備精神和物質上的必要條件和手段,即已進入農工業發展階段的國家才有理由實行疼惜貿易政策。并非疼惜一切產品,糧食和原料不須要疼惜,唯有與國家工業發展有關的無趣工業,即有發展前途但剛剛發展而且有強大的國外競爭者的工業才須要疼惜。對某些工業品實行禁止輸入或高關稅政策,但在特地技術與機器制造方面的困難機器的輸入應當允許免稅。關稅疼惜帶來的損失是短暫的;當無趣工業可以成長起來后,照舊實行自由貿易政策。

其次章國際貿易政策第一節對外貿易概述其次節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其次章國際貿易政策

第一節對外貿易政策概述

一、對外貿易政策的構成1.對外貿易政策定義對外貿易政策是一國政府在其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總目標下,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對外貿活動進行有組織的協調和管理行為。

2.對外貿易政策是一國政府在其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總目標下,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對外貿活動進行有組織的協調和管理行為。

其次章國際貿易政策

第一節對外貿易政策概述一、對外貿易政策的構成3.對外貿易政策的構成對外貿易政策內部構成包括三個層次:對外貿易總政策:是從整個國民經濟動身,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實行的政策進出口商品政策對外貿易國別政策其次章國際貿易政策

第一節對外貿易政策概述二、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要類型自由貿易政策:國家取消對進出口貿易和服務貿易等的限制和障礙,取消對本國進出口商品和服務貿易等的各種特權和優待,使商品自由進出口,服務貿易自由經營,在國內外市場上自由競爭。疼惜貿易政策:國家廣泛利用各種限制進口和限制經營領域與范圍的措施,疼惜本國產品和服務在本國市場上免受外國商品和服務等的競爭,并對本國出口商品和服務貿易賜予優待和補貼。第三章

國際貿易措施

一、關稅的特點與作用二、關稅的主要種類三、關稅征收

第一節關稅措施一、關稅的特點與作用

關稅的涵義關稅的主要特點關稅的作用

關稅是進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的海關向其進出口商所征收的稅收。關稅是通過海關執行的

關稅的涵義:1.關稅是一種間接稅。因為關稅主要是對進出口商品征稅,其稅負可以又進出口商墊付稅款,然后把它作為成本的一部分加在貨價上,在貨物出售給買方時收回這筆墊款。這樣,關稅負擔最終便轉嫁給買方或消費者擔當。關稅的主要特點:關稅與一些國內稅不同,關稅的稅收主體是本國進出口商人。當商品進出國境或關境時,進出口商依據海關法規定向當地交納關稅,他們是稅收主體。關稅的稅收客體是進出口貨物。依據海關法與有關規定,對各種進出口商品制定不同的稅目和稅率,征收不同的稅收。2.關稅的稅收主體和客體是進出口商人和進出口貨物。關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稅收一樣,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規定性。關稅在財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發達國家比較低,一般為3%;在發展中國家一般為13%左右。關稅的作用:1.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1)疼惜作用。通過對進口貨物征收關稅,提高進口貨物的價格,減弱它與本國同類產品的競爭實力,以疼惜本土的生產免受外國競爭者的損害。對出口商品征收關稅,可以抑制這些商品的出口,使國內市場得到充分供應,防止本國大量物資外流。2、關稅的疼惜和調整作用一是調整生產。二是調整市場供求。三是調整物價。四是調整財政和外匯收支。(2)調整作用關稅始終與國際經濟關系有著親密的聯系。一方面,關稅照舊是國際經濟斗爭的一個重要武器;另一方面,關稅也是各國爭取友好貿易往來、親密貿易關系的一種手段。(3)關稅在對外貿易關系上的維護作用。由于對進出口商品征收關稅,提高價格,增加了消費者的支出,加重了他們的財務負擔。由于征收關稅削減了進出口流量,不利于國際貿易的開展。假如征稅更高,疼惜過重,會使有關企業養成依靠性,不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不主動參與國際競爭(4)關稅的消極作用。二、關稅的主要種類關稅的種類1)按貨物的移動方向分進口稅(importduties)出口稅(exportduties)過境稅(transitduties)進口稅可以分為①最惠國稅(MFNTduties)——適用于與該國簽訂有最惠國待遇條款的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所進口的商品。②一般稅(generalduties)——適用于與該國沒有簽訂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所進口的商品。最惠國稅率比一般稅率低,二者稅率差幅往往很大。例如,美國對銀首飾的進口征收最惠國稅率為27.5%,一般稅率為110%。二戰后,多數國家都加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或者簽訂了雙邊的貿易條約或確定,相互供應最惠國待遇,享受最惠國稅率,因此這種關稅通常又被稱為正常關稅。(中國海關稅則)關稅的基本學問表7.1中國的部分進口關稅%關稅的基本學問圖7.1中國歷年平均關稅(%)關稅的基本學問圖7.2不同收入國家的平均關稅的變更(%)③進口附加稅(importsurtaxes)★反傾銷稅(anti-dumpingduty)是對于實行商品傾銷的進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進口商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進行傾銷,并對進口國的同類產品造成重大損害是構成征收反傾銷稅的重要條件。反傾銷稅的稅額一般以傾銷差額征收,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傾銷,疼惜本土的市場與工業?!锓囱a貼稅(counter-vaillingduty)又稱抵消稅或補償稅,是對于干脆或間接地接受獎金或補貼的外國商品進口所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進口商品在生產、制造、加工、買賣、輸出過程中接受了干脆或間接的獎金或補貼,并使進口國生產的同類產品遭遇重大損害是構成征收反補貼稅的重要條件。反補貼稅的稅額一般按“補貼數額”征收。其目的在于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④差價稅(variablelevy)某種本國生產的產品國內價格高于同類的進口商品價格時,對進口商品按兩者間的差額征收的關稅⑤特惠稅(preferentialduties)指特定從某個國家或地區進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賜予特殊低關稅或免稅待遇。宗主國與殖民地附屬國;洛美協定國家之間。1⑥普惠稅,全稱普遍實惠制(GSP,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是發達*國家(給惠國)賜予發展中國家(受惠國)出口產品的一種普遍的、非卑視的、非互惠性的減免關稅的實惠制度,是在最惠國稅率基礎上進一步減稅或全部免稅的實惠待遇。普惠制項下的出口產品關稅比最惠國稅率還要低約1/3。11968年其次屆貿發會議通過了《對發展中國家出口至發達國家的制成品及半制成品予以實惠進口或免稅進口》的第21(II)號決議,確立了普惠制的原則、目的和實施期限,并成立實惠問題特殊委員會,對普惠制的具體實施進行協調和監督。歐洲經濟共同體于1971年7月1日第一個執行其普惠制方案。隨后,其它西方給惠國也先后在1971年至1976年間,起先實施各自的給惠方案。至今,世界上共有40個給惠國,其中對我國賜予普惠制關待遇的給惠國有39個,它們分別為歐盟27國(英國、法國、愛爾蘭、德國、丹麥、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瑞典、芬蘭、捷克、塞浦路斯、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瑞士、挪威、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土耳其和列支敦士登公國。美國雖然是普惠制給惠國,在其受惠國名單中,不包括某些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石油輸出組織成員國。受惠國和地區有170多個。普遍的原則、非卑視性的原則和非互惠的原則“普遍的原則”——全部發達國家對產自全部發展中國家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都賜予普遍的關稅實惠,盡可能削減不適用普惠制的例外產品的種類。“非卑視性的原則”——應當對全部發展中國家都無例外地、統一地適用普惠制,不應對不同國家實施不同的普惠制方案?!胺腔セ莸脑瓌t”——發達國家應單方面賜予發展中國家以特殊關稅實惠,而不應要求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也賜予對等實惠。這是普惠制區分于最惠國待遇的最大特點普惠制的目標:1)增加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收益普惠制旨在通過降低在原產于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相對提高其競爭實力,降低在進口國國內的銷售價格,增加進口國消費數量,從而擴大從發展中國家的進口,使發展中國家能從擴大出口方面增加收益。2)促進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發展中國家的根本出路在于工業化。普惠制降低了發達國家工業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關稅稅率,為發展中國家生產并出口工業品創建了條件。同時,由于出口收益增加,也加速了發展中國家通過購買發達國家機器設備和技術,提高工業化的發展速度。3)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普惠制可以擴大發展中國家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增加外匯收入,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國內工業,加快工業發展,從而加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這也是普惠制的最終目標。80年以來,普惠制原產地證的簽發數和簽證金額迅猛增長。1981年,我國普惠制原產地證簽發數是90109份,簽發金額是239127萬美元;1996年,簽發份數是1647010份,比1981年增加了17.3倍;1996年簽證金額為4146851.3萬美元,比

1981年增加了16.3倍。按15%的關稅減免幅度計算,96年利用普惠制獲得的關稅減免為622027.69萬美元,占同期總出口值的4.l%。普惠制的應用推動了我國出口產品零部件國產化進程,并促進了我國對外資的引進。我國享有很多國家的普惠制待遇,很多外商投資企業在探討投資環境時,都將此因素考慮在內,因為有了普惠制待遇,外商可以擴大出口,獲得更多的利潤。2)按關稅的征收方法分①從量稅(specificduties)從量稅(SpecificDuties)從量稅是以商品的重量、數量、容量、長度和面積等計量單位為標準計征的。如:歐共體1992年稅則規定:每百升香檳酒征收40ECU(EuropeanCurrencyUnit歐洲貨幣單位)的關稅。我國1997年10月1日起先實施的稅則規定:對啤酒、原油、感光膠片等部分進口貨物接受從量稅的計稅方法。從量稅額的計算公式:從量稅額=商品數量×每單位從量稅各國征收從量稅,多以商品的重量為單位來征收,應納稅的商品數量計算的方法有三種:毛重(GrossWeight)法又稱總重量法,即包括商品內外包裝在內的總重量計征稅額。半毛重(Semi-grossWeight)法又稱半總重量法,即對商品總重量扣除外包裝后的重量計征稅額凈重(NetWeight)法又稱純重量法,即在商品總重量中扣除內外包裝的重量后,再計算稅額②從價稅(Advaloremduties)(發達國家多接受)以進口商品的價格為標準計征確定比率的關稅,其稅率表現為貨物價格的百分率。我國1997年稅則規定:稅則號列9004.1000項下的太陽鏡應征稅額為其進口完稅價格的20%。美國對羽毛制品的進口征收從價稅,一般稅率為60%,最惠國稅率為4.7%。從價稅額的計算公式:從價稅額=商品總值×從價稅率從價稅額與商品價格干脆相關,與商品價格的漲落成正比,其稅額隨著商品價格的變動而變動,所以,其疼惜作用與價格有親密關系。如在價格下跌的狀況下,其稅率不變,從價稅額相應削減,因而疼惜關稅作用也有所下降。從價稅優點:★征收簡潔,對于同種商品,可以不必因其品質的不同,再詳加分類;★稅率明確,便于比較各國稅率;★稅收負擔較公允,因從價稅額隨商品價格與品質的凹凸而增減,較符合稅收的公允原則;★稅率不變時,稅額隨商品價格上漲而增加,既可增加財政收入,又可起到疼惜關稅的作用。征收從價稅時,較困難的問題是確定進口商品的完稅價格。完稅價格是經海關審定作為計征關稅的貨物價格,是確定稅額多少的重要因素。發達國家總是高估完稅價格,多征進口稅,盡量阻擋商品的進口,借以達到壟斷國內市場的目的。大多數發達國家規定以正常價格作為完稅價格。正常價格指獨立的買賣雙方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成交的價格。假如發票金額與正常價格一樣,即以發票價格作為完稅價格;假如發票價格低于正常價格,則依據海關估定價格作為完稅價格,有的國家用CIF價或FOB價。③混合稅(mixedorcompoundduties)對某種進口商品,接受從量稅和從價稅同時征收稅額計算公式:混合稅額=從量稅額十從價稅額混合稅分為兩種:以從量稅為主加征從價稅。如:美國對男式開司米羊絨衫(每磅價格在18美元以上者)征收混合稅,每磅從量稅征收37.5美分加征從價稅15.5%;以從價稅為主加征從量稅。如:日本對手表(每只價格在6000日元以下)的進口,征收從價稅15%,加征每只150日元的從量稅。④選擇稅(alternativeduties)對于一種進口商品同時訂有從價稅和從量稅兩種稅率,在征稅時選擇其稅額較高的一種征稅其次節非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的涵義非關稅壁壘的特點非關稅壁壘的主要種類

非關稅壁壘是指除關稅以外的一切限制進口的各種措施,是與關稅壁壘相對而言的。非關稅壁壘分為干脆和間接兩大類。非關稅壁壘的涵義:非關稅壁壘的特點:(非關稅壁壘與關稅壁壘相比)——更大的靈敏性和針對性——更能干脆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更具有隱藏性和卑視性1、進口配額制進口配額制又稱進口限額制,是一國政府在確定時期內對某些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加以干脆的限制。進口配額制主要有確定配額與關稅配額兩種。非關稅壁壘的主要種類:(1)確定配額。是指在確定時期內,對某些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規定一個最高數額,達到這個數額后,便不準進口。(2)關稅配額。是對商品進口的確定數額不加限制,而對在確定時期內,在規定配額以內的進口商品,賜予低稅、減稅或免稅待遇,對超過配額的進口商品則征收較高的關稅,或征收附加稅或罰款。非關稅壁壘的主要種類:2、“自動”出口配額制“自動”出口配額制又稱“自動”限制出口,也是一種限制進口的手段。所謂“自動”出口配額制,是出口國家或地區在進口國的要求或壓力下,“自動”規定某一時期內(一般為3—5年)某些商品對該國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額內自行限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出口。非關稅壁壘的主要種類:“自動”出口配額制與確定進口配額制在形式上略有不同。確定進口配額制是由進口國家干脆限制進口配額類限制商品的進口。而“自動”出口限額制,是由出口國家干脆限制這些商品對指定進口國家的出口。但是,就進口國家來說,“自動”出口配額像確定進口配額一樣,起到了限制商品進口的作用。非關稅壁壘的主要種類:非協定限額---政府:日本政府50年頭自動規定某些棉紡制品對美出口限制;---廠商:1977年日本6鋼廠限制對歐洲共同市場的出口數量(122萬噸)協定“自動”出口配額日本與美國達成日本鋼鐵輸往美國的“自限協定”規定,出口增長率不能超過5%,進口許可證制是指進口國家規定某些產品進口必需領取許可證,才可進口,否則一律不準進口。從進口許可證與進口配額的關系上看,進口許可證可分為:有定額的許可證和無定額的許可證兩種(有定額的許可證:先由國家制定商品的進口配額,然后在配額的限額內,依據進口商的申請對每筆進口貨發給進口商確定數量和金額的進口許可證,一旦配額用完,進口許可證也發放完畢。無定額的許可證:進口許可證不與進口配額相結合,更能起到限制進口的作用)3、進口許可證制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實行限制來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的匯價的一種制度。4、外匯管制進口和出口國家壟斷,在對外貿易中,對某些或全部商品的進、出口規定由國家機構干脆經營,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進口或出口的專營權賜予某些壟斷組織。(發達國家壟斷對象:煙酒、農副產品、武器)。5、進口和出口國家壟斷國內稅是指在一國的國境內,對生產、銷售、運用或消費的商品所應支付的捐稅,一些國家往往實行國內稅制度干脆或間接地限制某些商品進口。6、國內稅是一國政府規定某中進口商品的最低價格,凡進口貨價低于規定的最低價格則征收進口附加稅或禁止進口以達到限制低價商品進口的目的。7、進口最低限價制和禁止進口又稱進口存款制。在這種制度下,進口商在進口商品時,必需預先按進口金額的確定比率和規定的時間,在指定的銀行無息存入一筆現今,才能進口。8、進口押金制海關為了征收關稅,確定進口商品價格的制度為海關估計制。有些國家依據某些特殊規定,提高某些進口貨的海關估價,來增加進口貨的關稅負擔,阻礙商品的進口,就成為專斷的海關估價。9、專斷的海關估價制10.進口商品征稅的歸類進口商品的稅額取決于進口商品的價格大小與稅率凹凸。在關稅率已定的狀況下,稅額大小除取決于海關估價外,還取決于征稅產品的歸類。新型的“非關稅壁壘”WTO各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壁壘不復存在。無法預料的非關稅壁壘和障礙,如政治壁壘、技術壁壘和綠色(生態)壁壘等。

政治壁壘西方國家以國際勞工組織頒布的所謂勞工生產標記以及所謂的人權作為衡量標準,如對方有證據證明貿易伙伴供應的產品是由勞改犯、童工參與制造,或者是在沒有平安和健康保障的條件下生產的,會將你的產品拒之門外。技術壁壘發達國家在經過多年的工業化進程之后形成的一系列技術標準,如電器產品歐盟有EC標準,美國有UL標準,家具、玩具等產品也有各種各樣的標準,家具不但要防火,同時也有很多環保方面的要求。技術性貿易壁壘為了限制進口所規定的困難苛刻的技術標準、衛生檢疫規定以及商品包裝和標價規定,這些標準和規定往往以維護生產、消費者平安和人民健康的理由而制定。依據歐盟的標簽條例規定:標簽上的內容必需與罐頭里的內容物一樣,而加拿大制造的貼有沙丁魚標簽的罐頭,其內是鯡魚,因此不符合歐盟的要求,被拒絕入境美國“易腐敗食品條例”規定:對于易腐敗的食品,在其檢驗結果未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認可時,不允許通關放行。問題在于對于簇新的水產品其檢驗時間之長,有可能超過食品的保藏期,最終導致產品的報廢。法國和美國都對進口扇貝柱規定了其水分與蛋白質的比例,而沒有考慮此比例會受季節的影響而變更。凡是不符合此標準的扇貝柱將被拒絕進口。美國禁止進口來自墨西哥的金槍魚。因為依據美國的哺乳動物疼惜法案,墨西哥不能證明在其捕獲金槍魚同時沒有兼捕海豚綠色或生態標準壁壘

如對運用有機化肥和劇毒農藥生產的蔬菜、水果,轉基因食品,特殊是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各種養分成分沒有供應全,掩蓋了對人體有害或不利的成份等,對此類產品一概拒絕。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