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藥的研發進展_第1頁
抗抑郁藥的研發進展_第2頁
抗抑郁藥的研發進展_第3頁
抗抑郁藥的研發進展_第4頁
抗抑郁藥的研發進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抑郁癥的發病原因抗抑郁藥的研發進展抗抑郁藥的發展趨勢抑郁癥的現狀1

抑郁癥的現狀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不斷增大,抑郁癥患者日趨增多。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5年統計數據顯示,抑郁癥的患病率約占全球總人口的11%,目前該疾病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抑郁癥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癥發病率很高,幾乎每7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抑郁癥患者,因此它被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專家預測,到2020年,抑郁癥將會上升為僅次于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癥(depression)是一種常見的情感障礙性精神疾病,其臨床表現為情緒低落、悲觀、睡眠障礙等,嚴重者常出現自殺沖動,是世界上最易致殘的疾病之一。“抑郁”了就是“抑郁癥”嗎?

一般抑郁狀態,指的是人的一種短暫的消極情緒狀態,如郁悶、憂傷、沮喪、缺少快樂、心情不佳等。與抑郁癥明顯的區別在于,具有明顯的情境性。就是說,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或情境引發了抑郁情緒,隨著時過境遷,抑郁情緒就會淡化和消失。

抑郁癥,是指一種以情感持續性低落為基本特征的內源性精神病。其主要癥狀特點是:持久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言語行為的減少和伴隨的軀體癥狀為主要表現。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有的患者有自殺傾向,但他們并不害怕死亡。還有的有躁狂或抑郁的發作史。因此,開發療效更高、不良反應更少的新型抗抑郁藥已成為制藥研發者共同追求的目標。2

抑郁癥的發病機制假說單胺假說神經內分泌功能改變假說神經遞質受體假說免疫系統異常假說受體后假說情感性精神障礙的神經激肽假說“單胺假說”是目前大多數人都接受的理論,即認為抑郁癥與腦中單胺遞質,包括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多巴胺(DA)減少有關。單胺遞質的減少常常會導致情緒低落、身體動力下降、食欲等的改變,引起抑郁癥或焦慮癥。5-羥色胺多巴胺抗抑郁藥物主要通過阻斷突觸前膜對NE和5-HT的再攝取,增加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NTs)濃度而起效。去甲腎上腺素單胺遞質

研究認為,病人表現的單胺遞質的缺乏是不一樣的:NE遞質缺乏DA遞質缺乏5-HT分泌不足兩種或多種神經化學介質分布不平衡因此,抑郁癥患者不可盲目使用抗抑郁藥。3

抗抑郁藥的研發進展抗抑郁藥的研究史傳統的抗抑郁藥新型的抗抑郁藥3.1抗抑郁藥的研究史1偶然發現,抗結核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異丙異煙肼具有提高患者情緒的作用,于是開始應用該藥治療抑郁癥。50年代初期2緊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之后的另一類抗抑郁藥---三環類抗抑郁藥TCA被公認為第一代抗抑郁藥,當時一度作為抗抑郁首選藥。3以嗎氯貝胺為代表的可逆性MAOI,基本上已無以上這些“不可逆性”MAOI的缺點,不良反應少,其抗焦慮及抗抑郁都有明顯效果,重新受到臨床重視。50年代后期80年代4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5-羥色胺與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去甲腎上腺及特異性5-羥色胺類抗抑郁藥(NSSA)。80年代后期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主要是某些肼類和非肼類化合物,它通過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單胺降解減少,促使突觸部位的單胺含量增多,產生抗抑郁作用。

這一藥物曾廣泛應用,不久因為出現與某些藥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壓癥狀;而且對肝臟的藥物代謝酶也有抑制作用,引起肝臟中毒,副作用較多,目前已不再廣泛應用。作用機制副作用三環類抗抑郁藥(TCA)三環類抗抑郁藥臨床應用時間最長,藥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簡言之,其主要藥理作用為:阻斷單胺遞質(主要為NE和5-HT)的再攝取,使突觸間隙單胺含量升高而產生抗抑郁作用。作用機制阻斷多種遞質受體,如阻斷乙酰膽堿受體,可能出現口干、視力模糊、竇性心動過速、便秘、青光眼加劇、記憶功能障礙;阻斷腎上腺素受體,可能出現加強哌唑嗪的降壓作用、體位性低血壓、頭昏、反射性心動過速;陰斷組胺受體,可出現加強中樞抑制劑作用、鎮靜、嗜睡、增加體重、降低血壓;陰斷多巴胺受體,可出現錐體外系癥狀、內分泌改變。副作用可逆性單胺氧化酶抑制劑80年代后期出現了新一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即可逆性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它的特點是:對單胺氧化酶A選擇性高,對另一種同工酶單胺氧化酶B選擇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酰胺,從而減少高血壓危象,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郁藥相當。對單胺氧化酶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僅8-10小時即可恢復酶的活性,而原先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時間長達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與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險。雖比原先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安全,但仍應注意體位性低血壓及潛在的食物、藥物間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為首選藥。

3.2傳統的抗抑郁藥三環類抗抑郁藥氯米帕明:瑞士諾華公司開發的品種,作用迅速,安全可靠,同時還兼備鎮靜和抗焦慮的作用機制。阿米替林:作用比氯米帕明強,適用于伴有焦慮,更年期抑郁癥者,具有用藥方便、價格低廉的特點。四環類抗抑郁藥馬普替林:瑞士諾華開發上市,該類藥物對中樞NE的作用較強、奏效快,副作用雖與三環類相似,但少而輕微,尤其更適合老年人及體弱多病的抑郁患者應用。可逆性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嗎氯貝胺:該藥具有抑制中樞NE和5-HT代謝酶作用,對內源性和外源性抑郁癥可獲得明顯改善作用,臨床表明對精神運動性遲滯,并伴有焦慮的非典型老年抑郁癥也有較好的療效。

氟西汀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SSRIS,通過抑制突觸前膜5-HT的再攝取,增加突出間隙內5-HT的濃度,提高5-HT能神經的傳導,從而發揮抗抑郁作用。該藥物發明者獲世界醫學界最高榮譽—“年度最佳發明獎”,產品被全球著名的《福布斯》雜志譽為世紀之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

文拉法辛是目前臨床用量最好的一個SNRI,具有獨特化學結構和神經藥理學作用,通過阻滯NE和5-HT兩種物質的再攝取而發揮抗抑郁的作用。5-羥色胺與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3.3新型的抗抑郁藥

米氮平通過提高腦細胞神經遞質水平,阻滯中樞NE能神經元末梢突觸前膜受體和5-HT能神經末梢突觸前膜受體,從而促進NE和5-HT的釋放,發揮抗抑郁的作用。去甲腎上腺及特異性5-羥色胺類抗抑郁藥(NSSA)4

抗抑郁藥的發展趨勢

開發針對新適應癥治療的抗抑郁藥抗抑郁藥可適應的其他病癥有:強迫癥和強迫譜系障礙,驚恐障礙及其他神經癥與心因性神經障礙,神經性厭食癥與神經性貪食癥。發展趨勢繼續研發新型抗抑郁藥新型抗抑郁藥要求不良反應更小,治療效果更強。最理想的抗抑郁藥是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