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圖版(2023)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市一等獎_第1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2023)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市一等獎_第2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2023)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市一等獎_第3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2023)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市一等獎_第4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2023)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市一等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據武漢中心氣象臺統計,2023年1月21日晚,湖北省大部分地區出現了中到大雪,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暴雪,風力達5~6級,局部達8級。十堰、襄樊、宜昌北部和恩施、黃岡、武漢的局部地區積雪深度超過10厘米。除鄂西南外,湖北省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24小時內下降了10~13℃。據此完成1~2題。1.造成湖北省大部分地區普降春雪的天氣系統可能是()2.大雪后的半小時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武漢市交通沒有受阻現象②很多人到武漢東湖梅園“踏雪尋梅”③湖北大部分高速公路被封閉④黃岡市大街上水流成河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第1題,從材料內容可知:湖北受到了強寒潮的影響,形成寒潮的天氣系統是快行冷鋒,四個選項中,只有A項為冷鋒。第2題,雪后半小時內,積雪融化量較少,局部積雪深度超過10厘米,造成交通異常不便,為減少事故發生,高速公路應封閉。此時東湖梅園內,梅花與雪景相互襯托,成就了“踏雪尋梅”景觀,吸引了大量游人。答案:災前準備、災中應急和災后恢復是自然災害救助過程中的三個核心環節。災前準備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救災物質的種類和數量;二是救災物資的儲備地點。災中應急行動見下圖。據此回答3~4題。3.某救災物資儲備基地儲備的救生類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該基地及其附近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是()A.寒潮 B.泥石流C.旱災 D.水災解析:儲備基地的救生物品應主要服務于附近地區的應急救災,所以儲備的物資與附近地區的災害類型密切相關。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都是在發生水災時要用上的物品,所以可判斷該基地附近主要災害是水災。答案:D4.影響應急時間的主要因素是()①儲備基地到災區的距離②自然災害的種類③應急交通線的通行能力④儲備基地的位置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從圖中可看出,應急時間是指從儲備基地到災區的反應時間。它的長短與兩地的距離有關,同時還與交通線的通行能力相關。答案:C下圖為我國2023年7月主要天氣氣候事件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5.從圖中可知()A.塔里木河正值豐水期B.四川盆地受臺風影響暴雨較多C.云南的暴雨與昆明準靜止鋒有關D.東南沿海地區的龍卷風是副熱帶高氣壓造成的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降水量大的地方水土流失一定嚴重B.干旱半干旱地區不會發生泥石流C.沙塵暴只發生在春天D.降水量大的地區也會出現旱情嚴重現象解析:從圖中可得此時我國正值高溫的七月,塔里木河水源主要來自于高山的冰川融水,此時融冰量大,處于汛期;昆明準靜止鋒出現在冬半年。水土流失除與降水量有關外,還與當地植被有關,植被差的地區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我國西北地區也會發生泥石流現象;北方冬季也會出現沙塵暴天氣;長江流域雖然年降水量大,但七月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易形成伏旱天氣。答案:日記一則:“今日風止天晴,氣溫驟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塵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間,在附近剛剛返青的麥田里,不少農民正在燃起一堆堆的柴草,濃煙遮蓋了田野……”據此完成7~9題。7.從日記里看這里可能剛剛經歷了()①沙塵暴天氣②冷鋒過境③臺風過境④寒潮侵襲⑤氣旋過境A.①②⑤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①②④8.農民燃燒柴草以產生濃煙的主要作用是()A.增強地面輻射,防霜凍B.增強大氣逆輻射,防霜凍C.減弱紫外線對農作物的危害D.增加CO2含量,促進小麥生長9.此日記記錄的時間和地區可能是()A.春夏季;華北平原B.夏秋季;長江中下游平原C.5~9月份;三江平原D.12~3月份;華北平原解析:第7題,“今日風止天晴,氣溫驟降”,說明是冷鋒過境后的天氣特點。第8題,寒潮來前,農民在麥田邊上點火,讓煙霧飄在麥田上空可以預防霜凍,主要是增強大氣逆輻射,起到保溫作用。第9題,我國寒潮多發生在冬春兩季,但是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春秋兩季的寒潮。答案:2023年3月15日,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橙色警報,強冷空氣再度襲擊我國大部分地區。據此,完成10~12題。10.下列關于寒潮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A.冬季暴發的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B.寒潮影響的范圍小C.寒潮能夠引發多種災害D.寒潮影響范圍在陸地11.我國寒潮標準不一致的原因是()A.寒潮源地不同 B.產生寒潮的天氣系統不同C.國家缺乏統一管理 D.南北氣候差異大12.預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A.發布準確的寒潮信息和警報B.隨時做好防寒準備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來臨及時回港D.為牲畜提前準備飼料解析:第10題,寒潮是冬半年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寒潮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嚴重的季節是春秋兩季。寒潮發生能夠造成暴風雪、冰凍、凍雨、大風、風暴潮等多種災害。第11題,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強冷空氣抵達南方后強度明顯減弱,難以達到規定的寒潮標準。第12題,只有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信息和警報,人們才能采取一些具體措施以減輕或避免寒潮帶來的危害。答案:13.我國廣大農民對寒潮的防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采用熏煙法減輕寒潮對農作物產生的凍害,其原理是()A.增強大氣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B.讓作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C.增強大氣逆輻射D.加熱地表,提高土壤溫度解析:熏煙法能增加大氣中塵埃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強大氣逆輻射。答案:C二、綜合題14.讀天氣圖(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所示的天氣系統的名稱是________。(2)此天氣系統移動到虛線所示的位置時,西寧的天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受此天氣系統的影響,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這兩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需要防御有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有哪些?(回答一個即可)(4)此季節,西寧與大連的氣候差異主要有哪些?解析:該題通過讀圖結合實例綜合考查了冷鋒天氣系統等一系列相關知識。答案:(1)冷鋒(2)冷鋒過境時出現大風、降水、降溫天氣;冷鋒過境后,氣溫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晴。(3)寒潮或暴風雪。(4)西寧位于內陸地區,靠近冬季風源地,大連位于沿海,海水熱容量大,冬季氣溫高于西寧。1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受寒潮影響,2023年12月4日晚上暴風雪突襲山東煙臺和威海。截至5日暴風雪仍在繼續,市區地面積雪已有20多厘米。截至5日14時,煙臺市芝罘、萊山區降雪量達到毫米,牟平區達26毫米,三區5日單日降雪量均創下了煙臺市氣象局自1951年有氣象資料以來的最高紀錄。曾作為2023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之一的煙臺暴雪過程,當年12月6日單日最大降雪量為毫米,而此次暴雪過程已超過該項紀錄。(1)我國受寒潮影響較小的地區是()①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東北平原②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③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④廣東臺灣海南島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寒潮到來時,會出現________________等惡劣天氣;對煙臺、威海兩市區的主要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煙臺、威海兩市防御寒潮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其他地區相比,煙臺、威海地區為何暴雪連連?解析:該題通過讀材料,考查了寒潮的影響范圍及寒潮的危害,針對寒潮的危害,找出防御寒潮的方法,從氣候、海陸位置、地形等方面綜合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