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公開課_第1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公開課_第2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公開課_第3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公開課_第4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公開課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2023年歐盟秋季峰會10月23日在布魯塞爾開幕。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就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等國際問題展開討論。據此完成1~2題。1.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各歷史時期主要表現為氣溫的高低變化B.幾千年來,氣候變化趨勢相同C.當今氣候變化的突出特點是氣溫升高D.氣候變化屬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無關2.下列人類活動與當今世界氣候變化趨勢聯系最為密切的是()A.修建水庫 B.潮汐發電C.砍伐雨林 D.城市綠化答案:(2023·北海高一檢測)讀北半球平均氣溫距平變化圖,完成3~4題。3.下列有關近100年來氣溫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沒有明顯變化 B.無規律變化C.持續上升 D.波動上升4.上述氣溫變化對人類來說,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氣溫升高將使森林樹種大量增加B.圖瓦盧、荷蘭等低地國家的生存將會受到威脅C.各地農作物的產量都會大幅度減少D.高山冰川的規模都會變大解析:第3題,讀圖可以判斷出近100年來氣溫的變化趨勢是波動上升,選D。第4題,氣溫上升,全球氣候變暖,樹木易受病蟲害侵襲,種類可能會減少,A錯;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沿海低地國家,圖瓦盧、荷蘭海拔均較低,生存將受到威脅,B正確;高緯度地區因為熱量增加,農作物會增產,C錯;高山冰川融化,故規模有可能會減小,D錯。答案:(2023·沈陽高一檢測)讀全球氣候變暖示意圖,完成5~6題。5.對控制全球氣候變暖應負首要責任的國家是()A.美國 B.中國C.俄羅斯 D.沙特阿拉伯6.如果人類繼續任其發展,產生的后果可能是()A.極端天氣發生的幾率變大B.我國西北地區和中亞地區濕度增加C.南極地區紫外線增多D.高溫殺滅大部分病菌,有利于人體健康解析:第5題,美國是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第6題,全球變暖會使極端天氣發生的幾率變大,溫帶地區變得更干旱,擴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不利于人體健康;紫外線增多是臭氧層破壞的結果,與全球變暖無關。答案:讀部分國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噸/人)與人口數量(億人)關系圖,回答7~8題。7.對圖中有關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的說法正確的是()A.美國排放總量遠大于中國 B.經濟越發達,排放總量越大C.德國是歐洲最大的排放國 D.發達國家人均排放量大于發展中國家8.下列行為違背低碳理念的是()A.降低城市建設密度 B.建設垃圾焚燒電站C.生活垃圾分類回收 D.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解析:第7題,雖然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但是人口數量比中國人口少很多,故排放總量小于中國;由圖可知,經濟發展水平與碳排放量無明顯相關性;圖中歐洲國家中俄羅斯人均排放二氧化碳量多,人口數量也較多,是歐洲最大的排放國;圖中發達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比發展中國家少一些,但是人口比發展中國家少很多,故人均排放量大于發展中國家。第8題,建設垃圾焚燒電站,可以合理利用垃圾,減少城市垃圾污染,還可以發電,減少對煤炭等的使用量,符合低碳理念;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可將垃圾進行循環利用,符合低碳理念;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自行車環保,低碳。答案:溫室效應引起全球變暖已成為人類關注的焦點。最近澳大利亞科學家又提出,與這一效應相伴隨的還有“地球變暗”效應。讀圖完成9~10題。9.甲圖為模擬溫室的小實驗,兩支同樣的溫度計靜置在陽光下,十分鐘后,透明玻璃瓶內的溫度計的讀數上升為12℃,這種溫室效應與乙圖中哪一環節的加強有關()A.① B.②C.③ D.④10.乙圖中與“地球變暗”相對應的大氣熱力作用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9題,圖示反映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在乙圖中主要是由于大氣逆輻射加強,故使保溫效應增強,而導致氣溫升高。第10題,地球變暗主要是由于空氣中的云層、灰塵增多,而導致云層的反射作用加強,故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故地球變暗。答案:下圖為某城市某月清晨低層大氣縱剖面圖。讀圖回答11~12題。11.圖中氣溫分布異常的層次是()A.①② B.②C.③ D.①③12.該城市工業高度集中,當天發生了嚴重的煙霧事件。關于造成這一事件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城市“熱島效應”B.工業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排放大量的CO2,出現“溫室效應”C.地勢低洼,煙塵太多,空氣對流被抑制等因素綜合作用D.商業區、居民區所處的低洼地勢解析:低層大氣氣溫的變化規律是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該城市上空等溫線為垂直方向分布,從等溫線的變化可以看出,該城市上空在②區城內出現隨高度的增加氣溫上升的現象,這是大氣的逆溫現象。逆溫現象是該城市煙霧事件的氣象原因,逆溫能阻止層內或層下空氣上升,遏制對流運動的發展,從而加重低層大氣的污染程度。人為原因是城市中工廠排放大量煤煙、粉塵和硫氧化物,使凝結核增多,空氣污濁,煙霧彌漫。地形原因是城市位于低洼地,氣流不易擴散、稀釋。答案:二、綜合題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3年聯合國氣候峰會9月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聯合國秘書長在峰會開幕式上呼吁國際社會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致力于在2023年對關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達成一項新的共識。材料二全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變化曲線圖。(1)曲線圖反映了全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趨勢是________,這種趨勢加劇會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徑有哪些?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二氧化碳含量變化趨勢呈上升趨勢,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其濃度增加會導致大氣增溫,全球氣候變暖。第(2)題,由于人口急劇增加和工業化的發展,人類消耗化石燃料增加,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另外,毀林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第(3)題,使用清潔能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都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答案:(1)呈上升趨勢全球氣候變暖(2)燃燒化石燃料;毀林。(3)使用清潔能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言之有理即可)。14.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在格陵蘭島西北部,一個巨大的冰山正在逐漸瓦解。這個巨大的冰山名為PⅡ—2023,原本是皮特曼冰川(PetermanG1acier)的一部分,但是在2023年7月中旬和母體分離開來。專家稱,未來200年間,冰島的冰川將受全球變暖的影響而消失。材料二2023年7月4日以來孟加拉國洪水泛濫,衛生部門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此次洪災導致全國各地共有上百人死亡。(1)全球變暖導致高緯度地區冰川融化,會產生哪些影響?(2)孟加拉國洪水泛濫的原因是什么?(3)針對全球變暖應采取哪些具體措施?解析:第(1)題,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影響明顯。第(2)題,洪水泛濫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變暖導致氣候異常,各類災害事件頻繁發生。第(3)題,具體措施應從針對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植樹造林等方面來分析。答案:(1)①冰川融化,海水熱膨脹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導致生態系統調整,影響生物分布數量和多樣性;③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