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預案_第1頁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預案_第2頁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預案_第3頁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預案_第4頁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預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高層建筑滅火救援預案建筑不斷涌現。如何對高層建筑火災實施有效的撲救已經成為消防戰訓工作的重大課題。為切實做好我省高層建筑火災事故滅火救援工作,確保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能準時有效地加以處置,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生高層建筑特點,制定本預案。一、指導思想結實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深入爭論和探討高層建筑火災特點以及滅火救人的主要對策,全面提高公安消防部隊高層建筑滅火救援處置力量。1010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超過242層及2層以上、建筑高度超過24米的廠房或庫房。從統計材料看,我省高層建筑根本特點有:〔一〕建筑構造簡單。主體建筑高、層數多;形式與構造多樣,形式有四方形、塔形、階梯形、凹形、人形等,構造體系有框架、剪力墻、筒體等;豎井、管道多,有電梯井、電纜井、樓梯井、管道井等,有些豎井使樓很多高層建筑內還設有自控空調、自動窗簾等。〔二同一幢大樓有多種功能,有辦公室,會議室、宴會廳、歌舞廳、咖啡廳、酒吧間、展覽廳等。高層建筑內聚攏人員多。〔三35-60kg/m2;高級賓館達45-60kg/m2。〔四〕消防設施較完善。絕大局部高層建筑內都設有較完善的消防設施。如防火分隔設施、安全疏散設施、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消防給水系統、防排煙設備等,為撲救高層建筑火災供給了有利的條件。三、高層建筑火災特點〔一〕筑又比較高,在“煙囪效應”的作用下,致使煙火、熱氣流快速向上升騰,集中快速。〔二〕簡潔形成立體火災。房間起火后,煙火先沿吊頂向水平方向集中形成趨向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沿著窗口外墻向上升騰、輻射熱通過窗口向鄰近建筑物集中的立體火災。〔三〕疏散困難,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一是人員密集,發生火災時往難度;三是煙氣、毒氣等燃燒產物極易造成人員窒息、中毒死亡。〔四〕易形成“玻璃雨”。有玻璃墻的高層建筑受高溫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墻碎裂下落,甚至形成“玻璃雨”,影響戰斗行動,破壞水帶器材,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四、應急響應機制〔一〕轄區力氣調度:災情發生后,轄區支、大隊依據制定的《高層建筑滅火救援預案》,調集轄區滅火力氣趕赴現場,并提請政府啟動重特大災難事故處置聯動預案,調集公安、環保、衛生、氣象、供水、供電、城建、武警等相關聯動單位參與救援。〔二〕協作區域力氣調度:當轄區滅火力氣難以撲滅火災時,支、大隊119指揮中心馬上懇求總隊滅火搶險救援指揮中心啟動協作區域救援機制。總隊滅火搶險救援指揮中心快速啟動總隊《高層建筑滅火救援預案》,事故處置聯預案。〔三〕跨區域力氣調度:當災情不斷擴大,協作區域增援力量不能掌握災難事故,火場總指揮部馬上命令總隊滅火救援指揮中心啟動《海南省消防部隊跨區域增援應急救援預案》區域力氣進展增援。

,調集跨〔四〕跨省增援力氣調度:當跨區域增援力氣還不能掌握并消滅災難事故,并有可能擴大災難事故規模時,由總隊滅火救援指揮中心向公安部消防局懇求增援。五、指揮機構施統一指揮。現場總指揮部下設滅火救援組、現場戒備組、通信指揮組、宣傳報道組、技術專家組、醫療搶救組。〔一〕現場總指揮部秘書長、省公安廳長、省消防總隊總隊長、市〔縣〕政府領導組成。其職責是:1、審批總體滅火救援方案;2、調動各種滅火救援力氣;3、調動各種滅火救援保障物資和交通工具;4、公布現場信息。二〕滅火救援組組長由消防總隊參謀長擔當,成員由總隊戰訓處長、增援支隊、屬地支、大隊領導、特勤大隊及屬地供水、供電、煤氣、急救等有關負責同志組成,其職責是:1、組織進展偵察、營救、滅火等戰斗行動的落實;2、擬定滅火救援實施方案;3、組織指揮供水、供電、急救等部門的協同作戰;4、公布戰斗行動命令。〔三〕現場戒備組:組長由屬地市〔縣〕公安局領導擔當,成員由交警、巡警、武警支隊的領導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的戒備、車輛疏通、治安秩序的維護和保證總指揮部領導的安全。〔四〕通信指揮組:組長由消防總隊調度指揮中心主任擔當。成員由電信局有關部門領導、屬地通信科科長、參謀組成,其職責是負責現場有線、無線聯絡,并保障通信暢通。1、各級指揮部及各救援組織通信器材的配備現場總指揮部——綜合通信指揮車一部,車載通信器材〔手提計算機一臺、350兆車載轉信臺一部、手持臺五部、機一臺、備用電源線300米、手提擴音機二臺〕。滅火救援組——手持臺四部,手提擴音器一部。屬地基地調度室——機一臺,機三部,基地臺一部。現場各工作組 手持臺二部。2、無線通信頻率使用規定現場總指揮部、滅火救援組、增援支〔大〕CH1—5.075/365.075〔由通信指揮車載轉信臺供給異頻轉信〕。現場總指揮部指揮現場各工作組〔滅火救援組除外〕以及參戰的特勤大隊用CH2―5.200/365.200增援支隊移動指揮部指揮本部力氣,使用本支隊頻率 X,其指揮機構設一部電臺并入總指揮部CH1。3、通信的組織隊首長和增援力氣間續到達現場,通信工作由總隊負責組織,屬地支隊幫助。增援支、大隊的指揮員直接加入CH2通信網。4、各自的通信任務〔1〕與上級指揮部〔首長〕的通信〔如:公安廳的同頻同播網〕進展通信。〔2〕與所屬支、大、中隊的通信,組建消防三級網:一級網〔CH1〕主要用于保障現場總指揮部與城市消防中心與所屬消防支隊、大隊、中隊的固定臺之間的聯絡。少數各支、大隊指揮人員的手持電臺也可參加該網。二級網〔CH2〕各滅火作戰中火場指揮員手持電臺之間的聯絡。三級網〔CH4—CH12〕各參戰消防中隊內部的全部通話附:消防部隊350MHZ無線頻點使用表頻點頻點CH1CH2接收〔RX〕365.075365.200發送〔TX〕355.075355.200CH3〔備用〕365.250355.250CH4358.900358.900CH5359.100359.100CH6359.200359.200CH7360.450360.450CH8360.700360.700CH9359.500359.500CH10359.750359.750CH11360.750360.750CH12361.000361.000〔五〕宣傳報道組:組長由總隊宣傳處處長擔當。成員由屬地支隊政治處主任及當地聞、宣傳部門的人員組成。其職責是搞好戰前發動,把握、收集狀況,組織現場宣傳、煽動,做好宣傳報道。〔六〕技術專家組:組長由總隊防火監視部部長擔當。成員由消防、建設設計院和有關方面的專家及工程技術人員組成。職責是負責對滅火救援方案進展論證審查,準時解決處理滅火救援過程中的技術難題,為總指揮部定下決心和實現決心供給科學依據。〔七〕醫療搶救組:組長由省衛生局的領導擔當。成員由省衛生局醫療專家、省消防總隊門診部、支隊衛生隊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職責是負責現場中毒人員搶救、處置等工作。六、勤務保障勤務保障由總隊、轄區支、大隊后勤部門和當地政府組織。主要任務:〔一〕做好滅火器材裝備、工具的保障。〔二〕火場物資的保障。〔三〕滅火劑、油料的保障。〔四〕參戰人員食宿的保障。當需要急調用其他省〔市、縣〕的救援物資時,由總隊向公安部消防局請示。七、處置對策〔一〕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救人與其他滅火救援行動的關系。一般狀況下救人與滅火應同步實施,即承受水槍射流撲滅被困人員四周及疏散通道上的火勢,驅散煙霧,打通疏散救人通道。〔二〕確定進攻起點層。進攻起點層一般選擇在著火層下一層或下二層;進攻起點層既是進攻的起點,又是前沿指揮所,還是人員、器材集結處。〔三〕內攻為主,內外夾攻,上下合擊,堵截火勢。首先是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設施內攻;其次用水炮消防車、舉高消防車等出水,堵截掌握從外部窗口、陽臺竄出的火焰以及飛火。力氣部署的挨次是先著火層,其次是著火層上層,后是著火層下層。力量部署數量應是著火層大于著火層上火點或各種豎向管井開口部位。八、處置程序〔一〕啟動固定消防設施,實施自防自救準時疏散,并準時關閉有關部位的防火門、防火卷簾,啟動消防泵,開啟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切斷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接通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燈。并利用室內消火栓對火災實施初步掌握。〔二〕火情偵察1、主戰中隊力氣到場后:a.先通過外部觀看和詢問知情人,快速了解起火的樓層、被困人員狀況;有無易燃,易爆及貴重物品以及起火單位員工的初戰的根本狀況。 b.向消防掌握室了解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防火門、防火卷簾,火災事故照明疏散指示燈,以及消防電梯和非消防電梯等設施的運作情況。準時將偵察狀況向指揮員報告。2、在了解根本狀況后,指揮員命令戰斗預先開放:由責任區中隊指揮員〔增援中隊火場指揮員〕、戰斗班長和火場通信員組成2個偵察小組〔每組3人〕,佩戴空氣呼吸器等個人防護裝備和偵察器材,在噴霧水槍的掩護下,深入內部進展火場偵察,確定被困人員狀況、所處位置及疏散搶救路線和方式;火勢集中的途徑、燃燒物質性質、火災范圍及進攻路線和堵截陣地。3、在實施火災撲救過程中,保持對建筑物進展不連續偵察,防止建筑物因長時間受高溫烘烤癱塌或局部癱塌造成人員傷亡。特別是增援部隊到確定危急狀況下,人員撤離現場路線及相互間聯系方式,并用導向繩或其它方式將撤離路線進展準確標示。〔三〕現場戒備燒狀況、所需滅火戰斗空間、救援車輛行駛路線等狀況準時劃分戒備范圍〔公安交警力氣到場后由其負責組織實施〕,引導疏散受害人員和圍觀群順當進展。〔四〕營救被困人員1、穩定被困人員心情。主戰中隊到達現場后,依據“救人第一”的指營救時,可通過應急的播送系統對被困人員喊話、懸掛“不要跳樓,等待救援”標語等方法,穩定被困人員的心情,防止慌張、擁擠和跳樓。2、準時進展疏散營救。疏散小組佩戴個人防護裝備進入火場,在噴霧其次是著火層上層,而后是著火層下層的挨次將被困人員從疏散通道〔走廊〕、安全出口,經消防電梯、防煙樓梯或者室外疏散樓梯安全疏散至地11面;在條件充許的狀況下,可直接利用舉高車輛進展營救;迫不得已的情充分的狀況下,可組織各樓層人員疏散與滅火行動同時進展。3〔間〕,等待救援。〔五〕火場排煙在消防掌握室啟動有關部位的防煙、排煙風機和排煙閥等防排煙設施的同時,還應開啟著火部位上風方向的下窗和下風方向的應快速利用噴霧水流、移動排煙設備和破拆排煙等方法加速排煙,以幫助降低火場溫度,同時有利于滅火行動的開放。〔六水泵結合器加壓,同時通知供水部門加大火災地區供水管網供水流量和壓力,確保火場用水充分;當利用室內固定給水設施和水泵結合器不能滿足火場供水需要時,可通過消防車或消防水泵直接耦合串聯供水;增援車輛確保整個火場供水不連續。〔七〕火災撲救1通過疏散樓梯至火著層,充分利用室內消火栓進展上下合擊,堵截火勢,撲救火災。122消防水泵或消防車進展耦合供水,沿樓層垂直鋪設水帶進展滅火。高噴車到場后,指揮員依據火場風向、火災燃燒部位、火勢大小、交通〔一般狀況下不宜小于5米快速確立停車位置,舉高噴射水流,堵截掌握從外部窗口、陽臺竄出的火焰以及飛火,噴射水流盡量選擇在火勢集中方向的前方和兩側。3、分水器及水槍陣地設置:當火勢只處于某一層時,應將分水器設置于接近燃燒層的樓梯間,當火勢進展到幾層同時燃燒時,擔負下層進攻的置于上層樓梯間;水槍陣地的設置應依托門〔窗〕口、承重墻、吊頂內外及的效能。〔八〕力氣收束火災撲滅后,滅火人員對起火部位和構件進展全面細致地檢查,消退殘火,排解險情和隱患,防止復燃。火場總指揮員依據火場狀況,確定是否有必要留下一局部力氣去除陰燃或連續監視火場,并命令部隊清點人數和整理整理器材裝備,進展總結講評后將火場移交有關部門或單位負責人,命令部隊歸隊。九、火場滅火劑供給〔一〕火場可利用的水源:一是消防栓;二是消防水箱。〔二〕用于火場供水的方式:1、利用消防水箱供水;2、利用建筑內部消防水泵向豎管供水; 3、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內管網補充供水;4、利用登高裝置供水;十、留意事項:

5、消防車直接供水。〔一〕等高空墜落物對人員兒裝備造成損害。〔二全部參戰人員均應按各自的分工和任務,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攜帶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戰斗。〔三〕現場指揮部應有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參與,為滅火搶險救援供給技術指導。〔四〕進展消防掌握室和水泵房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