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_第1頁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_第2頁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_第3頁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_第4頁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

1概念

ITP又稱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壞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是小兒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其主要臨床特點為皮膚、黏膜自發性出血和束臂實驗陽性,血小板減少、出血時間延長和血塊收縮不良。2●病因與發病機制1.血小板相關抗體產生-PAIgG

抗體通過Fab片段與血小板膜糖蛋白結合。結合了自身抗體的血小板通過與單核-巨噬細胞表面FC受體結合,而易被吞噬破壞。3血小板膜抗原血小板自身抗體血小板單核/巨噬細胞Fc受體4

抗體不但使血小板破壞增多,還造成巨核細胞增殖和成熟障礙。

血小板與巨核細胞有共同抗原性,抗血小板抗體同樣作用于骨髓中巨核細胞,導致巨核細胞成熟障礙,巨核細胞生成和釋放均受到嚴重影響,使血小板進一步減少。52.免疫功能異常

T淋巴細胞功能異常

CD8+細胞增加,CD4+細胞減少3.雌激素的作用 證據:女性多;青春期、絕經前后、妊娠發生或加重。 機制:不詳。67

臨床表現

1.發病年齡:多見于1~5歲小兒

2.季節:春季發病率較高

3.感染史:急性患兒于發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史8

4.出血

以自發性皮膚和黏膜出血為突出表現。皮膚:瘀點、瘀斑,分布不均,四肢多黏膜: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血小板嚴重減少(<20109/L)可有嚴重

內臟出血,包括顱內出血。5.貧血和輕度肝脾腫大9

6.病程

急性型:肝脾及淺表淋巴結不大;可自發緩解,病程一般少于半年。

慢性型:一般脾臟不大;病程長,反復發作可遷延數年,自行緩解較少。10●

實驗室檢查1.血象血小板減少血小板<100×109/L急性型:常<20×109/L慢性型:(30~80)×109/L

出血輕重與血小板數多少有關,血小板<50×109/L時可見自發性出血,<20×109/L出血明顯,<10×109/L時出血嚴重。血小板大小不等,可見大型血小板,顆粒減少。

白細胞數及分類正常。112.止血和凝血象

出血時間延長,凝血時間正常血塊收縮不良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束臂試驗陽性123.骨髓象

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急性型巨核細胞數量增多,以幼稚型為主;慢性型巨核細胞數量增多或正常,以顆粒型為主,血小板生成減少。紅系和粒系正常13

急性ITP骨髓象巨核細胞增多,以幼稚型巨核細胞為主14

慢性ITP骨髓象巨核細胞增多,以顆粒型巨核細胞為主154.血小板抗體測定

主要是PAIgG增高,可有血小板相關補體(PAc3)陽性。5.血小板壽命測定

血小板存活時間明顯縮短,甚至只有數小時(正常為8~10天)。6.其他慢性患者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可以異常。16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即可作出診斷。1.廣泛的出血累及皮膚、黏膜及內臟

2.多次化驗血小板計數減少

3.脾臟不增大或僅輕度增大

4.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

175.以下五點中應具備任何一點

①潑尼松治療有效

②切脾治療有效

③PAIgG增多

④PAC3增多

⑤血小板壽命測定縮短

6.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癥18急性型與慢性型ITP的鑒別

急性型慢性型

1.年齡1~5歲多見學齡期多見

2.起病較急較緩3.出血程度較重較輕4.病程≤6個月>6個月5.血小板計數常<20×109/L一般(30~80)×109/L

6.骨髓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胞體大計數明顯增多,核漿發育小不一,以小型為多,不平衡,胞漿出現空泡變性,

幼稚巨核細胞比例正常產血小板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或稍高,產血小板巨核細胞減少19鑒別診斷

1.急性白血病2.再生障礙性貧血

3.過敏性紫癲:出血性斑丘疹,對稱分布,血小板數正常

4.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0治療一般治療

在急性出血期以住院治療為宜,減少活動,避免外傷,明顯出血時應臥床休息。積極預防及控制感染,避免服用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212.糖皮質激素

首選,每日潑尼松1.5~2mg/kg,待血小板數回升至接近正常水平后逐漸減量,療程一般不超過4周。出血嚴重者可用沖擊療法:地塞米松每日0.5~2mg/kg,或甲基潑尼松龍每日20~30mg/kg,靜脈滴注,連用3天,癥狀好轉后改服潑尼松。停藥后如有復發,可再用潑尼松治療。22

3.大劑量靜脈丙種球蛋白主要作用:⑴封閉單核-巨噬細胞FC受體⑵中和抗血小板抗體和調節機體免

疫反應。⑶抑制抗體產生常用劑量每日0.4g/kg,連續5天靜脈滴注;或每次1g/kg靜脈滴注,必要時次日再用一次;以后每3~4周1次。副作用少,偶有過敏反應。234.血小板輸注

適應證:

急性ITP血小板<(10~20)109/L;嚴重出血,藥物未顯效時。當發生顱內出血或急性內臟大出血,危及生命時輸注血小板,并需同時給予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以減少輸入血小板破壞。245.抗-D免疫球蛋白

又稱抗Rh蛋白,主要作用是封閉網狀內皮細胞的Fc受體。常用劑量每日25~50μg/kg,靜脈注射,連用5天為1療程。副作用:輕度溶血性輸血反應和Coombs試驗陽性。257.部分性脾栓塞術

用介入的方法,阻斷脾臟外周皮質的供血動脈,保留脾臟中心的部的髓質供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