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二單元第1節2_第1頁
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二單元第1節2_第2頁
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二單元第1節2_第3頁
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二單元第1節2_第4頁
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二單元第1節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時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變化學習目標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一、內、外力作用比較作用特點內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熱能①______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現形式②________、巖漿活動和③________等④____、侵蝕、搬運和⑤____等作用對地表影響使地表變得⑥________使地表趨于平坦二、板塊構造學說1.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⑦________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2.板塊運動eq\a\vs4\al(1擠壓碰撞,消亡邊界)eq\b\lc\{\rc\(\a\vs4\al\co1(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常形成⑧,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擠壓碰撞,常形成,⑨、海岸山脈或島弧))eq\a\vs4\al(2張裂分離,生長邊界)eq\b\lc\{\rc\(\a\vs4\al\co1(陸地板塊內部張裂地帶,常形成⑩,海洋中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三、常見地質構造地質構造常形成地貌褶皺A背斜山嶺B向斜谷地或盆地C斷層谷地或陡崖四、外力作用的表現eq\a\vs4\al(1.流水,作用)eq\b\lc\{\rc\(\a\vs4\al\co1(侵蝕地貌:溝谷、?,堆積地貌:沖積扇或洪積扇,?和?))eq\a\vs4\al(2.風力,作用)eq\b\lc\{\rc\(\a\vs4\al\co1(風蝕地貌:?、風蝕洼地,風積地貌:?、沙壟))基礎達標練考查點一內力作用的“足跡”1.主要受內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觀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考查點二外力作用的表現下圖是“某地區的等高線圖”(單位:m)。讀圖并聯系所學知識,回答2~3題。2.該地區的盛行風是()A.東南風B.西北風C.西南風D.東北風3.此處地形可能分布在我國的()A.云貴高原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方法技巧練分析地質構造的實踐意義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地質構造是____________,其中A為__________斜,B為____________斜。(2)甲、乙兩處的山地都是在______(流水、風力)的______(侵蝕、沉積)作用下形成的。(3)①②③④四處的巖石若要開采堅硬的巖石作建筑材料,宜選擇①處還是②處?________處;若開采優質花崗巖作裝飾材料,宜選擇③處還是④處?________處。(4)任意采伐A處山區的森林,將會導致附近的河流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災害增加。(5)A、B兩處有一處為自流井,它是________處;A、B兩處有一處為良好的儲油構造,它是________處。(6)我國黃土高原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多選)()A.黃土土質疏松B.植被破壞嚴重C.地面起伏明顯D.流水侵蝕嚴重方法技巧(1)利用向斜構造找水。向斜構造有利于地下水存儲,兩翼的水向中間匯集,下滲形成地下水。“向斜巖層蓄水好,水量豐富容易找”。(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由于天然氣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頂部,水密度最大,分布于底部,中間為石油。(3)利用向斜、背斜確定鉆礦位置。若巖層中含有某種礦產層,如煤、鐵礦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鉆探或打井應在向斜構造處,因背斜頂部易被侵蝕,背斜巖層中的礦石很可能被侵蝕搬運掉了。背斜頂部地帶適宜建采石場,因為裂隙發育,巖石破碎易于開采。(4)利用斷層找水。斷層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巖石破碎,易被侵蝕為洼地,有利于地表水匯集。(5)建筑工程、隧道選址應避開斷層。在斷層地帶搞大型工程易誘發斷層活動,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還應避開向斜部位。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選址,因為其為天然拱形,結構穩定,不易儲水。一、選擇題1.關于內力和外力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外力作用不斷削低地面,不會使地面變高B.內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地球上的高大山系主要是由內力作用形成的D.任何地表自然形態的形成都與內、外力作用有關2.有關“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⑤為印度洋板塊,⑧為大西洋板塊B.③為亞歐板塊,⑦肯定不是美洲板塊C.②和④兩板塊上全是海洋,沒有一點陸地D.虛線為消亡邊界,實線為生長邊界2010年3月28日,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截至4月9日已造成25人遇難,13人被困井下,結合“該地地質構造剖面圖3.下列地點能夠露天開采煤炭且比較安全的是()A.甲B.乙C.丙D.丁4.在a、b兩處采煤,最容易發生的礦難事故分別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噴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噴事故5.沿斷層線丁處常發育成溝谷的主要原因是()A.斷層平直而陡峭B.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C.巖塊相對位移D.巖石受力過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在成因上與外力作用有一定的聯系。圖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導外力作用類型。讀圖回答6~7題。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a表示風力侵蝕作用②b表示風力搬運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蝕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運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在c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地理現象有()①沙塵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8.下列選項與圖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風化作用、外力搬運B.風化作用、內力塑造C.侵蝕作用、人類活動D.侵蝕作用、外力搬運題號12345678答案二、綜合題9.用地質作用解釋豐富多彩的地貌景觀圖片。下圖是某旅行社制作的幾幅簡易宣傳圖片,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正確搭配各圖示景觀的大致分布地區。a.長江三峽________,b.樓蘭古城________c.“天山一號”冰川________,d.西北“魔鬼城”________e.“魚米之鄉”________,f.“黃土高坡”________(2)請你用地質作用解釋各地貌景觀的成因。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3)進一步給旅游參觀者解說D圖中①、②、③的具體名稱。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答案知識清單①太陽能②地殼運動③變質作用④風化⑤堆積⑥高低起伏⑦印度洋⑧山脈⑨海溝⑩裂谷?大洋中脊?峽谷?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風蝕蘑菇?沙丘基礎達標練1.D[火山噴發為地下巖漿噴出地表的現象,屬于內力作用;褶皺為地殼的水平運動使巖層彎曲變形而成,也屬于內力作用。]2.B[根據圖中等高線分析,該地形為沙丘。圖中沙丘的西北側坡度緩,所以該地的盛行風向為西北風。]3.B[沙丘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國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區,如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方法技巧練(1)褶皺背向(2)流水侵蝕(3)②③(4)增加(5)BA(6)ABD解析(1)根據巖層的彎曲狀況判斷地質構造類型。(2)根據地貌特點分析地表形態形成的原因。(3)堅硬的巖石不易被侵蝕,②處巖石受擠壓較①處堅硬,花崗巖是侵入巖。(4)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環境效益,不能任意砍伐。(5)背斜利于儲油,向斜利于儲水。(6)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形態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綜合提升1.A[內、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態。當一個地區隆起時,相鄰的地區就凹陷,當高山、高原遭受侵蝕時,相鄰的低地就會出現堆積。內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則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一方面高山上的巖石受到風化侵蝕而被破壞;另一方面,被破壞的物質經過搬運在低地堆積起來,又形成新山地。地殼的破壞作用和建設作用是同時進行的,不過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往往是某一作用占優勢,一般地說,內力作用對地殼的發展變化起著主導作用。判斷時容易忽略外力作用不斷削低地面的同時,沉積作用也會使地面變高這一方面,因而出現錯選。]2.B[③和⑦都是亞歐板塊,實線為消亡邊界,虛線位于大洋中脊,屬于生長邊界。②板塊為印度洋板塊,包括澳大利亞大陸。]3.B[本題組主要考查地質構造的類型及其影響。根據巖層的彎曲方向及新老關系可知,乙處為背斜,丙處為向斜,背斜頂部巖層易被侵蝕,煤層埋藏較淺或出露地表,適合露天開采;背斜頂部水分流向四周,不易滲水,故乙處開采比較安全;背斜頂部適宜儲氣,故在a處易發生瓦斯爆炸;b處為向斜,利于儲水,在此地開采易發生透水事故。丁處為斷層,巖石破碎,易被風化和侵蝕,形成溝谷和河流。]6.A[本題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形成及其相關性。第6題,蒙古高原的裸巖荒漠是由風力侵蝕形成的,a為風力侵蝕作用。黃土高原的黃土是風從蒙古高原搬運來的,b為風力搬運作用。華北平原則是流水從黃土高原上搬運來的泥沙堆積而成,故c為流水搬運作用,d為流水堆積作用。故①②對,③④錯。第7題,c為流水搬運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現象,故②③正確。沙塵暴和土地荒漠化是由風力作用形成的,故①④錯。]8.A[由圖中的關聯可以看出巖石經過①作用變成了碎屑狀,巖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溫度變化、水、大氣及生物等的作用下發生的機械崩解過程稱之為風化作用;風化作用的產物被風力、流水、冰川等搬運到地勢低洼處沉積下來,形成沉積物,因而②過程代表的是外力搬運作用。]9.(1)a—Ab—Cc—Dd—Fe—Bf—E(2)流水侵蝕流水堆積風力堆積冰川侵蝕流水侵蝕風力侵蝕(3)冰斗角峰“U”形谷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影響。具體影響的分析如下: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