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國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課文中詞語的積累和文章的背誦
能力目標
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文言文的習慣和能力
情感目標
感受和探究中國古代文人的濟世救民的情懷和天下興亡的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政論目的,即借古諷今,批評北宋政府對西夏、契丹的妥協政策。[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為文意圖,體察作者的愛國之情[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選自《貞觀政要》唐吳兢編著)如何以史為鏡,關鍵在于發現錯綜復雜的歷史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系,理出導致王朝興替的中心線索,才能達到借鑒史實、古為今用之目的。戰國七雄,何以演變為秦一枝獨秀,且看蘇洵是如何抽絲剝繭、層層剖析的。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蘇祠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紹: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現在的四川眉山縣)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張“言必中當世之過”,為文見解精辟,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明快酣暢,縱橫捭闔,雄奇遒勁,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后人因其子蘇軾、蘇轍都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他三人合稱“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選自《嘉祐集箋注》。
三、解題:1、六國,指戰國七雄中除秦國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秦國本來是個弱小落后的國家,經過商鞅變法的徹底改革,逐漸強大起來,積極向東方發展,奪取六國的土地。六國也曾“合縱”對抗秦國,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這種聯合并不鞏固,被秦國“遠交近攻”瓦解,相繼滅亡。2、戰國七雄地圖(見課本)3、文體:論,是古代常用的一種文體,分為兩種:(1)政論:主要用于發表作者對于時政的見解和主張。(2)史論:通過評論歷史,總結歷史教訓,為當時統治者提供治國借鑒。《六國論》屬于政論還是史論?——史論。
四、寫作背景:宋朝是我國歷史上比較軟弱的一個王朝。宋太宗以后,國勢就漸漸衰弱。宋朝初年,北邊已經有敵國契丹,宋仁宗時,西邊又出現了敵國西夏。宋朝受著這兩個國家的威脅和侵犯,卻不敢對他們進行堅決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協的辦法,向他們納銀輸絹換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與契丹(后來稱遼)締結澶淵之盟,宋朝答應每年給契丹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給他們晉陽(現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橋(在河北省雄縣易水上)以南十縣的土地,結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給契丹增加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慶歷三年,西夏向宋朝上書請和,宋朝每年贈給西夏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宋朝這樣一再向敵人屈服妥協,結果增加了敵人的財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帶來無窮的后患,而實際上并不能換得和平。
五、講解過程1、朗讀、自讀課文,完成練習(1)聽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注意下面加粗字的讀音,并與以前學過的字詞作比較。①六國互喪(
),率(
)賂秦耶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無厭③洎(
)牧以镵(
)誅④勝負之數(
)
數(
)呂師孟叔侄⑤從(
)六國破亡之故事
從(
)散約敗(2)在下面括號里填上恰當的字,以辨析形似字:①與(
)而不助五國也②(
)糧而景從③悉使(
)兵負草填之④革滅(
)盡之標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風景談》)(3)有些文言詞(或短語)與現代漢語常用的意義不同,翻譯時要注意其區別??凑n文注釋,做課文后“思考和練習”四和以下的補充練習(提示:其現代漢語常用的意義可查《現代漢語詞典》):①六國互喪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禍焉④至于顛覆(4)辨析加粗字的意義: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譯時常需要補出。試補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補在括號中),然后翻譯。①較秦之(
)所得(
),與戰勝(
)而得者,(
)其實(
)百倍。②(
)奉之彌繁,(
)侵之愈急。③至丹以荊卿(
)為(
)計。譯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些文言句子的詞序,在翻譯時要改變。試譯下面句子,說說如何改變。①趙嘗五戰于秦。②其勢弱于秦。
2、文本研讀1、整體把握:速讀課文,感知文體和文章內容,并梳理結構脈絡
明確:史論——敘述評論歷史事實、總結歷史教訓、諷喻時政第一部分(第一、二節),提出論點,并作理性分析,從“不賂者”和“賂者”兩方面論證論點。第二部分(第三、四節),以歷史事實論證中心論點,分別從“賂者”和“不賂者”兩方面進行論述。第三部分(第五、六節)總結歷史教訓,點明寫作目的。
作業:背誦第一部分。
第二課時一、導入:檢查背誦第一部分(第一二節)情況
二、講解過程1、研讀第一部分(1)重要詞句:
兵不利(兵器)
賂秦而力虧(連詞,承接)
破滅之道(途徑,引申為原因)
六國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喪,率(全,都)賂秦耶
不賂者以賂者喪(因為)蓋(承接上文,表原因,“因為”)失強援,不能獨完(形容詞作動詞,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明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②本部分從幾個方面論述這一中心論點的?
明確:A賂秦力虧,破滅之道也。
B不賂者以賂者喪。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提出中心論點,總領全文,引發以下議論。
2、研讀第二部分(1).學生自由閱讀二三段,找出與第一段的關系,并思考論證方法。(2).第二段圍繞哪個分論點展開論述,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對應第一個分論點。用了對比的手法。拿什么和什么對比?(3).本段除了突出以對比論證為主,還用了哪些論證手法?還有引用論證。(4).第三段:上段分析韓魏楚三國是合著說的,他們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這一段分析齊、燕、趙三國是分開說的,它們滅亡的原因表面不同,實質相同。“五國既喪”和“智力孤?!睂说诙€分論點。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事例論證和假設論證。說了他們的滅亡原因,自然想到了他們的救亡之道。“向使”“或未易量”說明不能輕易地判定誰勝誰負,告訴我們下判斷切忌武斷,要注意分寸。(5).總結課文的論證方法(對比,引證,例證,假設)
3、研讀第三部分(1)重要詞句:封(
)天下之謀臣
禮(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則吾恐秦人食之(結構助詞,無實義)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為(治理)國者無(不要)使為(被)積威之所劫(脅迫、挾持)哉
而猶(還)有可(可以)以(憑)不賂而勝之(秦國)之(的)勢
茍(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國破亡之故事(
),是(這)又在六國下矣(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樣展開論述的?明確:第五自然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段,由評論六國滅亡,總結歷史教訓,過渡到規勸北宋統治者放棄屈辱求和的方針,把問題的分析由表層過渡到里層。“嗚呼……以趨于亡”是承上,繼續證明“弊在賂秦”的論點,并且為六國設圖存之道:一是用謀臣,“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二是禮賢下士,“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國聯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設論證。具體的說,假如六國不賂秦而自強,而對秦齊心協力作戰,那么,他們就不至于滅亡。現在六國害怕秦國而賂秦,因此,他們終于滅亡。段中連用“悲夫”、“嗚呼”兩個感嘆詞,表達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國滅亡教訓沉重。“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表達了這樣的意圖:“為國者”有兩層含義,明指六國的統治者,暗指北宋的統治者,一語雙關。由這句啟下引出第六節,就很自然了。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語帶雙關,請說明其含義。明確:作者對歷史事實分析后的議論,明確了六國賂秦的根本原因,同時也切合當時北宋王朝的實際情況,委婉地勸諭當權者面對北方的威脅,放棄屈辱的妥協政策,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
三、課文總結:文章在一個“賂”字上,把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論述,論古即是論今。相隔千余年的事為什么能夠放到一起來相提并論呢?因為作者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急性心肌梗死護理
-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要點
- 簡化學習計劃以應對市政工程考試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中班下學期郊游活動課程設計
- 客戶關系管理在公共關系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合作協議簽署及執行流程規范
- 工程經濟考試高頻試題及答案
- 智能家居行業應用技術測試卷
- 紡織行業知識題庫
- 2024年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無人港口自動化吊車電控設計
- 鄒氏宗親聯誼會通訊錄美篇
- 數據清洗與預處理方案
- 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中國化-新時代勞動思想
- 安措費清單完
- 平衡火罐的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
- 基于大數據的小學生“五育”并舉評價之研究與實踐
- 康復常見并發癥評定
- (3.1)-7.1展望未來共產主義新社會
- 人工智能算法分析 課件 【ch07】聯邦學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