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第7章因特網_第1頁
初級第7章因特網_第2頁
初級第7章因特網_第3頁
初級第7章因特網_第4頁
初級第7章因特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培訓分公司2012年商密第7章因特網長期戰略合作伙伴Long-termstrategicpartnership主要內容7.1因特網的基本概念7.2IP網絡體系結構*7.3網絡協議*7.4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7.5寬帶IP城域網及應用7.6因特網業務提供商及業務7.1因特網的基本概念

因特網是Internet的中文譯名,Internet一個覆蓋全球范圍的廣域網絡,在這個網絡中包含了成千上萬的大小和結構不相同的計算機網絡,這些網絡在TCP/IP協議的支持下,實現了相互之間通信和資源共享。因特網的歷史

1969年美國開始研究籌建ARPAnet。1972年國際計算機通信會議首次公開展示ARPAnet模型,并開始TCP/IP協議研究,并于1983年正式啟用。198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開始籌建NSFnet,1988年以后逐步連接到其他國家。1989年,ARPAnet由NSFnet接管,并改名為Internet。ARPAnetInternetTCP/IPNSFnetANSnet7.2TCP/IP體系結構

TCP/IP協議(簇)簡介:

TCP/IP協議是由美國國防部(DoD)高級研究計劃局制定的Internet專用協議。它雖然不是OSI國際標準,但已經被公認為目前的工業標準或“事實標準”。就是說全世界所有想連入Internet的計算機都必須使用TCP/IP協議,它的地位就相當于英語在語言上的地位。

TCP/IP協議的主要特點開放的協議標準,可以免費使用可運行于局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統一的網絡地址分配方案標準化的高層協議TCP/IP體系結構中各層的功能網絡接口層(networkinterfacelayer)是TCP/IP體系結構的最底層,網絡接口層的功能是負責發送和接收IP數據報。典型協議:

以太網(Ethernet)、令牌環(tokenring)網、幀中繼(Framerelay)、ATM等;互聯層(internetlayer)是TCP/IP體系結構的第二層,它的功能相當OSI參考模型網絡層的功能,提供端到端(源計算機到目的計算機)的數據傳輸服務。

它主要解決端到端數據傳輸過程中的路由選擇、擁塞控制問題。典型互聯層協議:1.網際協議IP2.(反向)地址解析協議(R)ARP3.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ICMP4.Internet組管理協議IGMP典型互聯層設備:路由器傳輸層(transportlayer)它的主要功能與OSI參考模型傳輸層功能類似,提供(不)可靠的端到端(源進程和目的進程)數據傳輸服務。典型互聯層協議:面向連接傳輸控制協議TCP

面向無連接用戶數據報協議UDPTCP協議是可靠的協議,它采用確認,超時重發,流量控制等方法保證數據的可靠傳輸。

UDP協議是不可靠的協議,但是它具有高效傳輸,協議和協議格式都簡單等特點。應用層(applicationlayer)

應用層是TCP/IP體系結構中的最高層。它的功能是提供給網絡用戶一組常用的程序。典型應用層協議:遠程登錄協議Telnet文件傳輸協議F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域名系統DNS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7.3網絡協議7.3.1TCP/IP應用層協議人們很難記住IP數字地址。于是,人們創建了可以將數字地址轉換為簡單易記名稱的域名系統。域名系統DNS協議HTTP協議當在

web瀏覽器中輸入一個

Web地址(或者

URL地址)時,Web瀏覽器將通過

HTTP協議建立與服務器上的

Web服務之間的連接.SMTP/POP3協議客戶端使用SMTP將郵件發送到服務器。使用POP3接收電子郵件。FTP協議FTP用于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文件傳輸。基于TCP協議,使用兩個端口號:20與2120端口用于數據傳輸,21端口用于命令傳輸DHCP協議通過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HCP)服務,計算機可以從DHCP服務器中獲取

IP地址。Telnet協議遠程登錄到對方的計算機或路由器(交換機)。7.3.2IP協議目前使用的是IPv4。例如255最大值255255255主機ID網絡ID理論上IPv4地址可以有42億多個。但是由于早期Internet管理機構極端不合理的分配方案以及近年來全球Internet用戶急劇增長,導致IPv4地址已經枯竭。一些報告預計,IPv4地址會在2010年前耗盡,而其它的報告則說要到2012年才會耗盡。針對IPv4地址枯竭問題,人們提出了短期和長期的兩套解決方案。短期方案:NAT技術和CIDR長期方案:IPv6IPv6地址是一個128位的二進制數值,可表示為32個十六進制數字。Pv6地址數量非常巨大,即使為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分配相當于整個IPv4Internet地址空間的地址還綽綽有余。7.3.3IPv6IPV6IPv6提供的許多增強功能,其中包括:增強的IP編址簡化的報頭移動性和安全性多種過渡方式簡單報頭IPv4報頭具有20個八位二進制數和12個基本報頭字段,然后是選項字段和數據部分(通常是傳輸層數據段)。IPv6報頭具有40個八位二進制數、三個IPv4基本報頭字段和五個附加報頭字段。IPv6地址表示方法三大運營商正在積極備戰下一代互聯網市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26日,三大運營商已完成海量IPv6地址的申請。中國電信獲得了4099/32塊地址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則分別獲得了4098/32塊地址。

(“塊”為國際IPv6地址數量單位,1/32塊為2的96次方個地址,大約為7.9乘10的28次方個)7.3.4IP電話技術及應用IP電話始于1995年,所謂IP電話,是在IP網上通過TCP/IP協議實時傳送語音信息的應用。最初的IP電話技術,只是計算機對計算機的語音傳輸技術。雙方用戶都必須與因特網聯網,還要具備一套IP電話軟件、音頻卡、麥克風和揚聲器等設置,因此雖然能通話,但范圍很有限,還算不上是真正的IP電話。

IP電話的引入真正意義的IP電話出現在1996年3月,當時一家美國公司推出了用因特網傳送國際長途電話的業務,實現了從普通電話機到普通電話機的IP電話。目前,IP電話已經通過電話網關把因特網與傳統電話網聯系起來,用戶可以和普通電話用戶一樣,只要有電話機就能打因特網的國際長途電話,而通話費用遠遠低于國際長途電話的費用。

IP電話從形式上可分為四種:PC—PC、電話—PC、PC—電話、電話—電話。現在人們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IP電話,也是最具有商業價值的IP電話是通過Internet實現從普通電話到普通電話之間的通話。IP電話運營商電信(17909、17908、190200)移動(17951)

聯通(17911、17910、19300、96031)網通(17969、17931、17930、196)IP電話的基本原理(1)普通電話客戶通過PSTN撥號連接本地的IP電話網關,網關對用戶進行認證及授權,并進行呼叫管理。(2)關守根據被叫號碼進行網關路由選擇,找到被叫方的IP電話網關地址,并返回給呼叫方的網關。(3)兩端網關建立呼叫,如果呼叫成功,則在兩端建立語音通道,記賬服務器開始計費。

(4)在通信過程中,呼叫方網關負責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并壓縮打包,成為可以在Internet上傳輸的分組語音信號;(5)被叫方網關負責將分組語音信號進行解包、解壓和解碼,還原為模擬語音信號。(6)通話結束后,拆除呼叫連接,記賬服務器終止計費。

IP電話的基本原理7.3.5移動IP移動IP技術是以固定的網絡IP地址,實現計算機跨越不同網段的漫游功能,并保證了基于網絡IP的網絡權限在漫游過程中不發生任何改變。關鍵技術代理發現:是移動節點用來判斷自己是否處于漫游狀態。轉交地址:是移動節點移動到外網時從外代理處得到的臨時地址。登錄:是移動節點到達外網時進行一系列認證、注冊、建立隧道的過程。隧道:是家代理與外地代理之間臨時建立的雙向數據通道。7.4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1994年4月我國被正式接納為Internet成員,目前我國有四類互聯網:中國教育與科研網絡(CERNET)中國電信公用網(CHINANET)、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等。。。中國科技網(CSTNET)、中國經貿網(CIETNET)中國金橋網(CHINAGBNET)ChinaNET

是中國最大的Internet服務提供商。它是在1994年由前郵電部(現為信息產業部)投資建設的公用互聯網,現由中國電信經營管理,于1995年5月正式向社會開放。它是中國第一個商業化的計算機互聯網,旨在為中國的廣大用戶提供Internet的各類服務,推進信息產業的發展。

1995年5月,CHINANET上海節點正式向社會開放業務。1995年11月,包括全國30個省市共31個節點的全國骨干網建設開始全面啟動。99年初,隨著CHINANET二期擴容工程的實施與完成,現在的CHINANET已建成以北京、上海、廣州為國際節點和以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為八大區中心節點在內的,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不完全聯接的多層網絡結構,并建立了統一的全國網管中心。各省市節點打通了以多條高速數字專線形成的相互聯接,出口國際專線電路已有近200M。以上海為例,CHINANET上海節點目前已擁有國際專線數條共104M,省際高速中繼數百兆。2006年擴容是中國電信ChinaNet自1995年開始建設以來所進行的第八次升級擴容。在2005年11月的2005年擴容中,中國電信已選用8臺思科公司的CRS-1產品,對ChinaNet的北京、上海、廣州、沈陽、西安、成都、武漢和南京八大超級核心節點進行了全面的整合和升級。2006年擴容工程將令ChinaNet已有的8臺CRS-1平臺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也標志著ChinaNet正逐步演進為以CRS-1為核心的IP骨干網。目前,中國電信ChinaNet是全球應用CRS-1高端網絡平臺數量最多的運營商之一。CHINANET網絡結構7.5寬帶IP城域網及應用城域網通常是指一個覆蓋城市范圍內的信息網絡。寬帶城域網從最初的連通性網絡到未來可運營的多業務承載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連通性的城域網(1999~2001)通過ADSL或者以太網向用戶提供寬帶接入業務一般不對用戶進行區分,不識別用戶。(2)“可運營、可管理”的IP城域網(2001-2003)寬帶接入服務器(BRAS)開始在城域網中運用,通過BRAS完成對寬帶ADSL、以太網用戶的授權、認證和計費,以及基本的安全防護。(3)承載電信業務的多業務承載網(2004年至今)

運營商開始尋求可運營的增值業務,包括IPTV、NGN、3G等等高品質業務7.5.1IP城域網的分層結構核心層匯接層接入層7.5.2IP城域網的技術體制組建IP城域網的方案:(1)采用高速路由器為核心思科GSR12416、12016;Alcatel7750;華為NE80、NE80E;港灣P320等。(2)采用高速LAN交換機為核心思科6509、7609;港灣6800;Foundry8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