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鑒賞詩歌的語言考點一鑒賞詩歌的練字藝術(2016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臺
【唐】王維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1)“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2分)【答案】(1)“望”(或“空”)用得好。“望”:照應題目中的“登臺”,引出后面描寫的景物。或“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態。2016年天津卷14.【答案】(1)“望”:照應題目中的“登臺”,引出后面描寫的景物。或“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態。【解析】(1)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煉字”的題目,注意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后結合詩歌的內容和結構說明理由。重點注意從煉結構和煉意、煉境的角度回答。【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名師點睛】煉字的題目注意從煉意、煉境、鏈結構和煉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一般都有煉意的內容,如是寫景的詩句往往有煉意的成分,煉結構主要是統領全詩或在詩歌的結構中起關鍵的作用,如轉折、過渡等,煉手法主要是修辭和表現手法。答題時先答出字的含義,然后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效果。此題主要從煉結構、煉意和煉境的方面考慮。1.明確常見題型(1)某一聯中最精煉傳神的是哪個字?請簡要賞析。(2)這首詩中的某字可否換成另一字?請簡述理由。(3)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4)此詩某聯某句中的某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哪個更好?為什么?考點一鑒賞詩歌的煉字藝術2.掌握答題方法——“找”“描”“析”(1)“找”:尋找關鍵字——“詩眼”或極富表現力的字(動詞、形容詞、副詞、疊詞、數詞、顏色詞等)。(2)“描”: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將畫面具體展開,展開時要注意突出畫面特征,分值少的題可省略這步)(3)“析”: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必答)3.掌握答題范式這個字(詞)意思是×××(或:運用了什么手法),具體形象生動傳神地刻畫了×××形象(或:景色),烘托了×××意境,表達了×××情感。慧眼識字1.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2.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3.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4.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5.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
慧眼識字
“過”,(過后,)“過”字把雨后松樹翠綠的景色呈現了出來。“隨”(隨著),“隨”字形象地表現了山道峰回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1.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2.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3.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4.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5.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知識卡片賞析詞語的4個思考方向1.看字詞是否傳神。所謂“傳神”就是要分析詞語在詩歌中所表現出來的凝練形象、鮮明生動的特點。特別要注重對動詞、形容詞、副詞的咀嚼。在鑒字賞詞中要學會結合語境去揣摩詞語的生動形象、凝練傳神,進而體會詞語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達效果。2.看字詞是否表情。所謂“表情”就是要分析詞語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意愿。詩歌語言既注重生動形象、凝練傳神,更注重借助動詞、副詞來表情達意。要善于結合全詩來揣摩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意愿。3.看字詞是否造境。所謂“造境”就是利用詞語的凝練與含蓄來營造詩歌的意境。古人寫詩很講究意境,而詞的妙用就能給全詩創造美好的意境。4.看字詞是否顯性。所謂“顯性”就是詞語里能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征。答案:通過描寫“一片飛花”“風飄萬點”的殘春景色,抒發了詩人滿腹的愁怨。答案:“弄”字運用擬人手法,表現了風來花動影隨之景,從而流露出作者臨老傷春的情緒。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煉字的能力。首先分析“軟”字在詩句中的作用,然后結合詩句,分析對景物的表達效果。“軟”字是使動用法,要點出它的雙關意義。答案:“軟”字一語雙關,既是寫風軟,也是寫江水之軟。(運用手法)寫出了微風輕柔,溫軟拂面,也寫出了軟風吹拂江水,使江水也變得溫柔綿軟,微波輕漾。(描繪景色)展現了一幅風吹波瀾、風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動形象,具有藝術感染力。(烘托意境)
馬云資產1500億,成了中國首富,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只有長得丑,才能專心搞事業,長得帥的,都談女朋友去了!——多么痛的領悟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8分)秋暮吟望趙執信小閣高棲老一枝,閑吟了不為秋悲。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注]“一枝”語出《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老一枝”意為終老山林。(1)簡要賞析頷聯中“常”“偏”兩字的妙處。(3分)注此詩內容時令是秋季,時間是暮色夕陽。詩人看似曠達、閑淡,實則落寞、惆悵。首聯即說“了不為秋悲”,詩人心境看似曠達、閑淡,實則是對現狀不可改變的無奈之嘆;中間兩聯寒山,落葉,霜風,殘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調,透露出內心深處的憂傷與落寞;尾聯在燭光下飲酒的場景,流露出終老山林的惆悵。后面三聯以斜陽、落葉、孤鴻、殘菊、短燭、低橫北斗等低沉意象為主,綴詞成章,惆悵失意之情溢于言外。文本解讀
趙執信(1662—1744)清代現實主義詩人、詩論家。字伸符,號秋谷,晚號飴山老人,山東益都人。康熙進士,官至右贊善。因在佟皇后喪期內觀演《長生殿》被革職。有人對趙執信的才華和遭遇發出了“秋谷才華向絕儔,少年科弟盡風流,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的感嘆。此后五十年間,終身不仕,徜徉林壑。趙執信為王士禎甥婿,然論詩與其異趣,強調“文意為主,言語為役”。所作詩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高高地在小閣居住,自甘終老山林,閑時吟詩作賦也絲毫不為秋天到來而悲愴。遠眺寒山已被夕陽染上昏黃黯淡的顏色,而昏黃的上弦月偏偏照臨在疏林之上。湖上月夜景色浩渺無邊籠罩著一層煙霧有孤鴻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來的霜風所凋殘全無姿態。深夜還坐對短燭無法入睡,在喝悶酒,已是快天亮的時候了,北斗七星已經低落打橫,卻連看都懶得看。文本解讀
此詩當作于趙執信被革職之后。詩歌內容時令是秋季,時間是暮色夕陽,首聯自言愿意“棲老一枝”“不為秋悲”,實則是對現狀不可改變的無奈之嘆,看似曠達,實顯無奈。后面三聯以“斜陽”“落葉”“孤鴻”“殘菊”“短燭”“低橫北斗”等低沉意象為主,綴詞成章。惆悵失意之情溢于言外。全詩不脫中國文人傳統的悲秋情懷。趙執信為人負氣自傲,有狂士之名。罷官后漂泊四方,心境更是慷慨不平,他無法把自己的性情隱沒在淡遠悠渺的“神韻”中。《暮秋吟望》詩寫潦倒的秋日情懷,卻不欲以悲秋的雅士自居,亦不欲以賞菊的高士自居,在刻峭的語言中,一意要呈露自己兀傲的姿態。⑴簡要賞析頷聯中“常”“偏”兩詞的妙處。(3分)解析:鑒賞語言----煉字。需要結合詩歌的意思先將兩個目標字的大意講出,并結合詩人的情感進行分析。難度不大。參答:1、“常”即常常,字強調時間頻度,2、將隨朝暮變化的山色寫為常著落日之色;1“偏”即偏要,突出情態,2、將新月照落葉的自然現象視為有意為之。3、“常”與“偏”改變景物的客觀性,為情造景,凸顯詩人惆悵心緒與悲秋情懷。⑵本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解析:評價詩歌思想情感。解答時需要注意幾點:一是讀懂詩歌,理解情感;二是要會逐聯分析,重點把握寒山、落葉、霜風、殘菊等意象和由此產生的意境;這些意象的特點是凄清冷峻,所以情感的主要內容是落寞的愁苦心境。加上全詩的景色描繪的寒冷凄清,便能較好回答本題。
參答:1、詩人看似曠達、閑淡,實則落寞、惆悵。2、首聯即說“了不為秋悲”,詩人的心境看似曠達、閑淡;中間兩聯寒山、落葉、霜風、殘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調,透露出內心深處的憂傷與落寞,尾聯燭光下飲酒的情景,流露出終老山林的惆悵。
參答:1“常”即常常,字強調時間頻度(釋字),2將隨朝暮變化的山色寫為常著落日之色;(描述)1“偏”即偏要,突出情態,2、將新月照落葉的自然現象視為有意為之。3、“常”與“偏”改變景物的客觀性,為情造景,凸顯詩人惆悵心緒與悲秋情懷。(析作用)【注】
張元幹,宋代愛國詞人。請對上片前兩句中的“濕”“迷”二字分別作簡要賞析。
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2015·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卜算子張元幹【注】解析: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語言煉字的能力。可先解釋詞語“濕”“迷”的本義,再根據詞句意思,結合詩歌主旨解釋它們在句中的意思及表達的感情。“濕”是風露使得行云充滿濕氣,表明了環境的潮濕,反映的是詞人內心的凄涼。“迷”是說迷失航向,突出的是環境的朦朧,反映的是詞人內心的迷惘。答案:①“濕”字,描寫地面濃重的風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滿濕氣而顯得厚重凝滯,突出了外在環境的潮濕、陰冷,表現了作者凄涼和沉重的心情。②“迷”字,描寫水面迷蒙的霧氣使歸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朧、迷茫的氛圍,表現了作者內心的迷惘。考點二鑒賞詩歌的煉句藝術1.明確常見題型(1)某詩句是歷來傳誦的名句,請分析這一詩句為人們贊頌傳誦的原因。(2)某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么?(3)某句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2.掌握答題方法——“描”“析”“點”(1)“描”:解讀詩句的內涵。描述詩句描繪的景象,解讀其內涵,結合具體語境概括詩句的內容。(2)“析”:抓住其中的一點(寫法或內容)簡析。(3)“點”:點出該句營造的意境或表達的情感。3.掌握答題范式表達技巧+內容+作用(結構和主旨)典例感悟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煉句的能力。“靜”“徹”分別說靜、動,這有動靜結合的意味。“風聲徹”襯托出“谷靜”“山空”“月色深”,可見運用了襯托手法。本聯寫景,從寫作角度來說視聽兼具,視覺有“月色”,聽覺有“風聲”。寫景的目的,首先要表現山中景物本身的美好,然后才是為抒情服務。答案:用山谷的幽靜、空曠來襯托風聲格外響亮,與月色分外之濃。(表達技巧+內容)視聽兼具,動靜結合,(表達技巧)突出表現了山間空曠、靜寂的美好景致。(作用)知識卡片煉有特殊句式的語句1.倒裝句式: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1)主語后置:“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應為“晴川漢陽樹歷歷,鸚鵡洲芳草萋萋”,出于聲律的需要而改變了句序。(2)賓語前置:“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應為“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鮮明地突出“香稻”與“碧梧”兩個意象,從而寫出京城風物的美好。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應為“香霧濕云鬟,清輝寒玉臂”,突出“濕”“寒”二字,就凸現了妻子望月時間之久、憶念情感之深的癡情形象。(3)狀語倒裝:“簌簌衣巾落棗花”應為“棗花簌簌落衣巾”,強調“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響,渲染了氣氛,令人如聞其聲,與繅車紡紗的聲響,構成了一曲美妙的田園交響曲,充滿了鄉村情趣。
(4)定語倒裝:“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應為“疏影橫斜清淺水,暗香浮動黃昏月”。倒裝句后水和月的特點得到突出,以此來襯托梅的姿態神韻。2.省略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省略了謂語動詞“像”,理解應是浮云飄忽不定,游子的心情就像它一樣,夕陽傍山緩落,依依不舍,猶如老朋友惜別之情。(2016年新課標Ⅲ卷)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8~9題。
內宴奉詔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學六韜②,英名常得預時髦③。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②六韜:古代兵書。③時髦:指當代俊杰。④陣云:戰爭中的云氣,這里有站陣之意。8.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8.觀點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認自己已年老體衰的客觀現實,但強調即便如此,也還是能夠沖鋒陷陣;②更強烈地表現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殺敵報國的剛毅精神。觀點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認為雖然歲月流逝,但身體依然強健,當然還可以沖鋒陷陣,為國驅馳;②表現作者心存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堅定信念,而忘記自己老之將至。考點三品味語言風格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臨江仙歐陽修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曲江花。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此詞的語言特色“飄逸”,一是表現在遠在安徽滁州的歐陽修遙想遠在四川荒僻的閬中如同神仙閬苑,令人神往,虛實結合,富有浪漫氣息。二是“閬山”通“閬苑”,“滁州”望“閬州”,出現了多重時空的組合,“聞說”二字說明要引入傳說,“樓高”句設想將來不能望見老朋友的身影,寫盡了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靈動飄逸,揮灑自如。答案:①想象奇特,虛實相生。詞人忽發奇想,將本來荒僻的閬州點化為神仙閬苑,賦予閬州神話般的美麗。虛實處理得當,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縹緲開闊,語言灑脫靈動。“閬山”通“閬苑”,“滁州”望“閬州”,展現了多重時空的組合變化。“聞說”二字導入傳說,忽又接以“樓高”一句設想將來,靈動飄逸,揮灑自如。思維升華1.辨別詩歌語言風格應注意以下幾點(1)知人論世,了解歷代詩詞名家的語言風格。如:陶淵明樸素自然,杜甫沉郁頓挫,李白豪邁飄逸,白居易通俗易懂,王昌齡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王維清新自然,李商隱朦朧隱晦,溫庭筠綺麗香艷,高適悲壯蒼涼,陸游慷慨激昂,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涼(后期)。(2)詩歌語言風格有題材特點。
(3)品讀詞、句,感受意象、意境、語言的力度等,把握詩歌的思想和情感。此外,還應重視注釋,關注詩歌的寫作背景;對于非著名詩人,我們還可以考慮到作品的朝代和當時的文風。2.明確答題要點(1)用一兩個詞準確地點明語言特色。(也可放在最后作為總括)(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掌握答題方式此詩語言特點是×××(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潔洗練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表現了×××之情。2.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雄安地下高鐵站綜合交通樞紐框架結構節點抗震性能研究
- 基于OBE理念的高中化學項目式學習設計與實踐研究-以“氯及其化合物”為例
- 帶水平隔板波形鋼腹板箱梁擬平截面假定適用性研究
- 委托合同培訓
- 小兒肺炎診療規范(人衛八版兒科)
- 職業健康宣貫部署會議
- 健康評估肺臟叩診
- 補鉀護理操作流程
- 小朋友回家安全專題課件
- 乙肝產婦術后護理查房
- 2025年春季學期國家開放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專題測試參考答案
- 臺釣介紹課件
- 給政府寫的項目申請報告
- 公路水運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5
- 購買黃金合同協議書范本
- 橈動脈穿刺置管操作與壓力監測專家共識解讀
- 重癥患者早期康復
- 物業員工夏季防暑培訓
- 2025-2030益智玩具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吉林會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 小學科學探究式學習活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