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古典國際貿易理論:比較利益理論盧建鋒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1本章主要內容第一節絕對優勢理論第二節比較優勢理論第三節要素稟賦理論第四節比較利益理論的拓展回目錄
2回本章
一、亞當·斯密的經典數例二、機會成本、分工與絕對優勢第一節絕對優勢理論
3斯密在他的《國富論》一書中用一個具體數例說明了絕對優勢理論。他假定有兩個國家英國和葡萄牙,生產兩種產品布和酒,在生產中只投入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勞動不可跨國流動,但在一國國內可以跨部門流動;產品可以跨國流動;同種產品和同種要素完全無差異;不考慮交通運輸費用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易費用;此外,還要假定經濟是完全就業的,并且生產的機會成本始終保持不變;不考慮需求因素,或假定需求彈性無限大。一、亞當·斯密的經典數例
4表2-1國家酒(單位)勞動力(人/年)布(單位)勞動力(人/年)分工前英國葡萄牙
1
1120801170110分工后英國葡萄牙2.375
190
2.7
190英國和葡萄牙兩國分別生產酒和布的情況分工后,全世界酒和布的產量都增加了。
5國家酒(單)布(單位)英國11.7葡萄牙1.3751表2-2分工后,酒與布進行交換的結果(按1:1比例交換)
可見,在分工的基礎上進行交換,兩個國家的消費水平也提高了。說明:①斯密的分工原則:取優去劣,擇優生產。②分工的程度:完全的國際分工。
6機會成本——●在本例中,機會成本是指,在生產兩種產品的情況下,增加一單位某種產品的生產所須放棄的另外一種產品的價值或數量。●從要素投入的角度來看,一單位勞動用于生產酒的機會成本是這一單位勞動用于生產布所能帶來的布的產量或價值;反過來,一單位勞動用于生產布的機會成本是這一單位勞動用于生產酒所能帶來的酒的產量或價值。這表明,可以用單位勞動產出量(勞動生產率)來衡量機會成本。二、機會成本、分工與絕對優勢
7酒(單位)布(單位)英國1/1201/70葡萄牙1/801/110
表2-3兩國各自生產酒和布的勞動生產率和機會成本(按1:1比例交換)
在英國(以英國為例):單位勞動用于生產酒的機會成本是1/70單位的布。單位勞動用于生產布的機會成本是1/120單位的酒。按貿易比價布:酒=1:1衡量,1/70單位布的價值>1/120單位酒的價值所以英國應分工生產布,放棄酒的生產。
8英國專門生產布,并在國際市場上以布易酒,能夠獲得額外的好處,即貿易利得。貿易利得=貿易收益-機會成本據上式可以計算英國單位勞動產出用于出口的貿易利得:1/70-1/120=1/168(單位的酒)計算表明,英國只要增加出口布,總能得到好處。所以英國將擴大布的生產,同時減少酒的生產,在這一過程中,勞動不斷從酒的生產部門向布的生產部門轉移,直到實現完全的專業化生產布。請大家自己計算葡萄牙為什么分工生產酒。
9總結:①一國擁有絕對優勢的產品是那種機會成本較小的產品,所以,擇優生產其實就是選擇機會成本較小的產品進行生產;②在本例中,機會成本和貿易比價(貿易收益)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只要貿易收益大于機會成本,分工就會持續下去,最終實現完全分工。③絕對優勢理論是建立在完全競爭的市場基礎之上的。涉及:沒有差異產品;沒有規模經濟;沒有壟斷;所有人都是現成價格的接受者,不管生產多少,按現價總能賣掉;……至下節10回本章
一、李嘉圖的問題二、李嘉圖的經典數例三、機會成本、分工與比較優勢四、貿易利得與互利貿易區五、比較優勢理論的數學解析第二節比較優勢理論
11一、李嘉圖的問題
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說明了在兩個國家均擁有各自的優勢產品時,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及帶來的好處。那么,如果一個國家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中均處于劣勢地位,而另一個國家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中均處于優勢地位,國際分工會不會發生,國際貿易能不能給兩國帶來好處呢?斯密的理論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李嘉圖在他1817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一書中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分工仍然會發生,通過貿易也能給兩國帶來好處。
12二、李嘉圖的經典數例國家酒(單位)勞動力(人/年)布(單位)勞動力(人/年)分工前英國葡萄牙1
1
120801110090分工后英國葡萄牙2.125
170
2.2220比較可見,分工后布和酒的產量均增加了。表2-4李嘉圖沿用了斯密的例子和前提條件,但改動了一些數據。如下表所示:(假定酒與布交換的比價是1:1)
13國家酒(單位)布(單位)英國11.2葡萄牙1.1251表2-5分工后,酒與布進行交換的結果(按1:1比例交換)
在分工的基礎上進行交換,兩個國家的消費水平也提高了。說明:①李嘉圖的分工原則:兩優取重,兩劣取輕。②分工的程度:兩國均實現了完全的分工。
14酒(單位)布(單位)英國1/1201/100葡萄牙1/801/90表2-6(按1:1比例交換)
英、葡兩國各自生產酒和布的勞動生產率和機會成本三、機會成本、分工與比較優勢在英國:單位勞動用于生產酒的機會成本是1/100單位的布。單位勞動用于生產布的機會成本是1/120單位的酒。按貿易比價布:酒=1:1衡量,1/100單位布的價值>1/120單位酒的價值所以英國應分工生產布,放棄酒的生產。
15
英國專門生產布,并在國際市場上以布易酒,能夠獲得貿易利得:1/100-1/120=1/600≈0.00167(單位的酒)由于貿易比價和機會成本都不變,所以英國只要增加布的生產并用于出口,總能得到好處。所以英國將擴大布的生產,同時減少酒的生產,在這一過程中,勞動不斷從酒的生產部門向布的生產部門轉移,直到實現完全的專業化生產布。
葡萄牙分工生產酒,并在國際市場上以酒易布,能夠獲得貿易利得:1/80-1/90=1/720≈0.00139(單位的布)葡萄牙也實現了完全分工16說明:①一國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是指機會成本較小的產品;②若機會成本不變,貿易收益大于機會成本,則兩國實現完全的分工。上述分析表明,絕對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實質是一樣的。絕對優勢理論不過是比較優勢理論的一個特例而已。
17四、貿易利得與互利貿易區
英國單位勞動用于生產布,并在國際市場上以布易酒,能夠獲得貿易利得:1/100-1/120=1/600≈0.00167(單位的酒)
葡萄牙分工生產酒,并在國際市場上以酒易布,能夠獲得貿易利得:1/80-1/90=1/720≈0.00139(單位的布)比較可見,同樣是一單位勞動的產出用于出口,英國所得利益大于葡萄牙。原因何在?解答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影響了貿易利得。
18
貿易利得=貿易收益-機會成本上式可見,影響貿易利得的實際因素有兩個:①貿易比價:影響貿易收益。
②勞動生產率:影響機會成本。◆英國從貿易中獲利更多原因在于貿易比價對英國更有利。如果各國勞動生產率保持不變(機會成本不變),則貿易比價變動會影響到各國的貿易利得。◆如果貿易比價發生不利于英國的變動,則英國的貿易利得會持續減少,當貿易利得降為零時,英國將退出貿易。此時貿易比價為酒:布=1:1.2。◆如果貿易比價發生不利于葡萄牙的變動,則葡萄牙的貿易利得會持續減少,當貿易利得降為零時,葡萄牙將退出貿易。此時貿易比價為酒:布=1:0.89。19
◆只有當酒與布的貿易比價介于1:0.89和1:1.2之間時,雙方才會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并開展貿易,否則分工和貿易不會發生。如下圖所示:
圖2.1互利貿易區Q布Q酒O1.20.891.0互利貿易區葡退出貿易英退出貿易若貿易比價對一國極為不利,則該國將退出國際貿易。比如中國清朝末年的閉關鎖國政策。20專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利益紛爭貿易比價會影響到國際貿易利益分配,因而會影響一國參與國際貿易的積極性。
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貿易中,發展中國家通常出口初級產品及低附加值的工業制成品,發達國家多出口高附加值的產品。前者屬競爭性產品,而后者則帶有很高的壟斷性,因為前者屬無差異產品,相互替代性很強,競爭激烈,其價格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價格;而高技術產品,特別是技術上的壟斷使發達國家能夠壟斷某種產品的生產,制定壟斷高價。所以貿易比價對發展中國家是不利的,發展中國家從國際貿易中得到的好處少,而發達國家得到的好處多。所以發達國家成為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積極倡導者。
21基于上述原因,二戰以來,圍繞貿易條件(即貿易比價)問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展開斗爭,要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以改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普雷維什,在普雷維什等人的努力下,發展中國家確實從發達國家取得了一些好處,比如普惠制關稅,就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單方面提供的優惠待遇,它要求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時,給予關稅減免優惠,而無須發展中國家提供反向優惠。
22小結:◆比較優勢產品系指機會成本較小的產品,不管優勢較大還是劣勢較小,都是一國的比較優勢,原因在于優勢較大及劣勢較小均對應著較小的機會成本。從這個意義來講,比較優勢理論與絕對優勢理論實質是相同的,絕對優勢論是比較優勢論的特例;◆如果機會成本不變,且貿易收益大于機會成本,則按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是有利的,并且國際分工最終實現完全的專業化;◆若貿易比價對一國極為不利,則該國將退出國際貿易,所以,按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只在互利貿易區間內有效。
23比較優勢理論的內容:在兩個國家生產兩種產品的李嘉圖模型(2×2模型)中,不管一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都處于優勢地位還是處于劣勢地位,都可以通過生產成本或勞動生產率的比較,按“兩優取重,兩劣取輕”的原則進行國際分工,各自生產本國優勢較大的產品或劣勢較小的產品,即生產本國機會成本較小的產品,在此基礎上進行對外貿易,這樣,世界總產出會增加,各國的消費水平也會得到提高。
24五、比較優勢理論的數學解析
使用具體數例來說明理論不能代表一般性,下面用數學方法來證明該理論的一般性。
仍以英、葡兩國生產酒和布為例。已知英國生產兩種產品均處于劣勢地位,但在布的生產上劣勢較小;葡萄牙生產兩種產品均處于優勢地位,但在酒的生產上優勢更大,按李嘉圖的分工原則,英國應分工生產布,葡萄牙分工生產酒,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換,如果我們能夠證明這種交換能給兩國帶來好處,即存在貿易利得,也就相當于證明了比較優勢理論的正確性。
25
證明:以英國為例。先做一些符號說明:ALc:英國生產一單位布耗費的勞動量;則:1/ALc:英國一單位勞動所能帶來的布的產量;ALw:英國生產一單位酒耗費的勞動量;則:1/ALw:英國一單位勞動所能帶來的酒的產量(單位勞動生產布的機會成本);用Pc、Pw分別表示布和酒的世界市場價格;則:Pc/ALc:英國一單位勞動用于生產布能夠取得的收入;(Pc/ALc)(1/Pw):英國一單位勞動用于生產布所取得的收入在國際市場上買酒能夠得到的酒的數量(單位勞動生產布的貿易收益);
26已知英國在布的生產上有比較優勢,因此,如果能證明(Pc/ALc)(1/Pw)>1/ALw,即可證明英國分工生產布并通過貿易換取酒是劃算的。根據已知條件,英國生產布有比較優勢,這表明英國生產布的勞動生產率更高,所以,在英國,一單位勞動如果用于生產布應能夠取得更多收入。因此有:Pc/ALc>Pw/ALw上式變形即得:(Pc/ALc)(1/Pw)>1/ALw
命題得證。至下節27
該理論是由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于1919年首先提出,后來經他的學生俄林進一步發展,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中系統闡述了這一理論。理論界簡稱為赫-俄原理或H-O原理。俄林于197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三節要素稟賦理論
28本節主要內容一、基本概念二、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前提和主要結論三、要素稟賦理論的主要內容四、要素稟賦理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29一、基本概念要素稟賦勞動密集型產品(產業、行業)資本密集型產品(產業、行業)技術密集型產品(產業、行業)資源密集型產品(產業、行業)
30二、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前提和主要結論基本前提①不同的國家要求稟賦狀況可以不同,比如中國與美國;②不同的產品可以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型特征,比如:紡織品與機器設備。主要結論:一國應分工生產并出口在生產時需要較多使用其豐富要素的產品,放棄生產并進口在生產時需要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
31三、要素稟賦理論的主要內容國際貿易(國際分工)
商品價格的國際絕對差
國際之間不同的商品價格比例成本的國際絕對差
國際之間不同的成本比例生產諸要素不同的價格比例生產諸要素不同的供求比例不同的要素稟賦狀況
機器成本服裝成本中國$100$80美國$60$70李嘉圖比較優勢論
機器成本服裝成本中國$100$50美國$60$70斯密絕對優勢論32世界各國要素稟賦各不相同,決定了各國要素價格存在著差異,一般來說,一國擁有的某種要素的供給總量越充裕,該要素的相對價格就越低,因此在生產中較多使用該要素的產品的成本和價格就越低,這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就越有競爭力。這說明,各國應分工生產并出口在生產中需要較多使用其豐富要素的產品,而放棄生產并進口在生產時需要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世界各國按照這種原則進行分工并開展對外貿易,將取得絕對優勢理論或比較優勢理論所指明的貿易利得,各國的產出和消費水平都會得到提高。
要素稟賦理論內容總結:33四、要素稟賦理論對我國的啟示1.1949-1978:計劃經濟時期
特點:“人口多,底子薄”;盲目追求“高、精、尖”,提倡“趕超”;重視重工業,忽視輕工業;“上山下鄉”與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收入增長趨于停滯;違背了要素稟賦理論。
2.1979-1992:過渡時期
3.1992-目前:市場經濟發展時期
特點:遵循要素稟賦比較優勢;放開市場,放開私有資本;重視輕工業,重視民生;收入快速增長;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松動、漸趨解體;城市化水平提升;農民工進城就業;農業人口下降;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提高……至下節34一、機會成本遞增與生產可能性邊界二、貿易條件與貿易條件的變動三、機會成本遞增、貿易條件不變與均衡的產出結構四、機會成本遞增、貿易條件變動與產出結構調整五、機會成本遞增、貿易條件好轉與福利水平提高第四節比較利益理論的拓展
35QmTmTcO在機會成本遞增的情況下,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
圖2.2生產可能性邊界
Qc概念:
1、機會成本遞增2、生產可能性邊界
一、機會成本遞增與生產可能性邊界
A2
A1
·
·前提條件:一國:發展中國家兩產品:紡織品c(勞動密集型),機器設備m(資本密集型)。兩要素:資本K,勞動L。αβ機會成本遞增要求:
tanβ>tanα36二、貿易條件與貿易條件的變動◆貿易條件好轉◆貿易條件惡化
37三、機會成本遞增、貿易條件不變與均衡的產出結構◆等產值線
QmA
QCA
AO
QC等產值線VmaxA′
Qm圖2.3均衡的產出結構如果貿易條件不變,則均衡的產出結構將被唯一地確定。圖中切點A即代表均衡的產出結構。
38三、機會成本遞增、貿易條件不變與均衡的產出結構◆等產值線
QmA
QCA
AO
QC等產值線VmaxA′
Qm圖2.3均衡的產出結構旨在提升產業結構的政策,或者旨在提升專業化的政策,都將導致產值下降。
A2
A1
·
·θtanθ=Pc/Pmαβ39四、機會成本遞增、貿易條件變動與產出結構調整
QmA
QCA
AO
QC
B
A’B’
Qm
QCBB圖2.4貿易條件好轉對產出的影響
貿易條件好轉,均衡的產出結構從A點調整到B點。優勢品產出增加,劣勢品產出減少,生產專業化程度提高,產業結構優化、產值增加、貿易規模擴大。
Qm
40
QmB
QCB
BO
QCA
B’A’
Qm
QCAA圖2.5貿易條件惡化對產出的影響
貿易條件惡化,均衡的產出結構從A點調整到B點。優勢品產出減少,劣勢品產出增加,生產專業化程度下降,產業結構惡化、產值下降、貿易規模縮小。中國改革開放前后的經濟狀況:
Qm
41專欄:建國以來中國對外關系大事記貿易條件惡化期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1949年11月美日歐成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釋意理論指導下的模擬交替傳譯實踐報告
- AAOA-MBR工藝處理南方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試驗研究
- 《社會財務共享服務實務》課件-領域1任務2-07.票據錄入-工資類票據
- 中班健康安全小衛士
- 教育的多元化發展路徑
- 顱腦損傷護理課件
-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件-第9章頁面布局與風格
- 愛國教育午會
- 預防哮喘班會課件
- 牧原企業文化培訓總結
- 港口裝卸作業培訓
- 2025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數學真題(無答案)
- 鉗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牙科氧化鋯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2023年5月FDA口服速釋制劑根據BCS分類系統的生物利用度與生物等效性研究及生物等效性豁免
-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共60張PPT)
- 藍色海洋經濟海事航海漁業水產養殖港口碼頭海運PPT模板
- 不飽和聚酯樹脂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機動車排放檢驗比對試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