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下教學同步課件:第八章第五節黃土高原的區域發展與居民生活(共40張PPT)_第1頁
湘教版地理八下教學同步課件:第八章第五節黃土高原的區域發展與居民生活(共40張PPT)_第2頁
湘教版地理八下教學同步課件:第八章第五節黃土高原的區域發展與居民生活(共40張PPT)_第3頁
湘教版地理八下教學同步課件:第八章第五節黃土高原的區域發展與居民生活(共40張PPT)_第4頁
湘教版地理八下教學同步課件:第八章第五節黃土高原的區域發展與居民生活(共40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認識區域:環境與發展第五節黃土高原的區域發居民生活情景引入圖片所展示的區域是我國的哪個地區?

1、從圖中說出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圍2、由已學知識及課文介紹歸納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特征,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3、了解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的主要措施。4、說明黃土高原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學習目標位置、范圍、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水土流失嚴重探究點一自然地理概況自學指導1:讀教材P99,圖8—65,完成下列問題:1、結合已學知識,說出黃土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區域的哪個區?相鄰的地形區各是哪些?2、找出長城、秦嶺、烏鞘嶺、太行山等地理事物,描述黃土高原的邊界范圍。3、說一說,黃土高原包括哪些省級行政區?

北方地區第二級階梯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黃土高原的范圍太行山脈烏鞘嶺秦嶺長城舊孟津青海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陜西山西河南內蒙古自治區黃土高原的省區范圍黃土高原東起______西至_______南至_______北至_______,跨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太行山烏鞘嶺秦嶺長城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一、黃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圍山西省甘肅省(2)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沉積區,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黃土覆蓋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過200米。

(1)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干旱區從向過渡半濕潤區半干旱區說明黃土高原屬于什么氣候,對黃土有何影響答: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對黃土高原來說,水土易流失。觀察右圖,回答下面問題。降水季節變化大,冬春季節易發生洪澇災害,夏季易發生洪澇。延安的氣候

自然地理要素主要特征地形氣候河流植被土壤高原地形,海拔800-2500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表溝壑縱橫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多,含沙量大;徑流季節變化大;有結冰期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植被破壞嚴重,覆蓋率較低黃土層厚,結構疏松,裂隙較多二、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特征

閱讀課本P99、100,結合已學知識回答問題: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嚴重自主指導2:(小組討論4分鐘)

(1)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為嚴重,其產沙量一般占年產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幾場暴雨造成的。想一想,這是為什么?(2)黃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議一議,黃土高原為什么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對當地和河流下游地區影響很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黃土多樣的地貌黃土塬—頂部平坦開闊,是良好的耕作區。黃土墚:頂部狹窄呈長條狀黃土峁:彼此孤立一個黃土丘(呈饅頭狀)。良好的小米生產區(少)支離破碎的黃土地貌水土流失的原因2、植被1、地勢高、起伏大;黃土結構土質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地形3、氣候原因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的保護。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自然原因陡坡毀林開墾過度采礦過度放牧

人為原因—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活動:觀察圖中的植被、水量、泥沙說明:(1)植被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2)植被破壞——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三、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

地勢較高,起伏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蓋較差;黃土結構疏松,多裂隙。人為原因——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導致植被破壞。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砍伐、不合理開礦等。四、水土流失的危害(1)加劇當地水土資源緊缺,土壤生產力下降,加劇旱災。(2)加大河流泥沙含量,導致下游淤積加重,河床抬高,加劇洪澇災害。如:黃河下游的“地上河”。

自然原因探究點二傳統生活方式的轉變窯洞思考:根據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說一說,為什么窯洞是當地人們較適宜的居住選擇?黃土高原傳統生活方式黃土高原現代生活方式食物結構民居交通或通信方式居民的食物日趨豐富,魚肉蔬菜四季不斷。或住進新窯洞,或搬到高樓房。修建了許多鐵路和公路,出行方便;通過電腦及手機上網常于馬車、驢車為主,對外聯系不便窯洞,居住條件差以小麥和雜糧為主食,咸菜、辣椒、醋為佐食,食物結構簡單自主學習3:閱讀教材101、102頁,了解并對比黃土高原地區傳統的生活方式及轉變有哪些表現?完成下表。(3分鐘)小麥谷子辣椒山西醋探究點三區域發展與生活質量提升(1)說一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發展了哪些變化?(2)想一想,黃土高原的生態改善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有何影響?(3)黃土高原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問題?自學指導4:閱讀教材P103、104的圖文介紹,回答下列問題(小組合作完成,4分鐘)黃土高原廣大群眾稱贊淤地壩“打壩如修倉,攔泥如積糧,村有百畝壩,再旱也不怕”,視其為“糧囤子”和“錢袋子”。想一想,這是為什么?活動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結合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坡腳建擋土壩、護坡等。陡坡地種草、灌木和山杏。緩坡地建梯田,種山杏和優質牧草。綜合治理生機煥發的黃土地修堤壩綜合治理后的黃土高原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控制人口增加,生態移民。②壓縮農業用地,建設基本農田。③擴大林草種植面積,建設防護林。④改善天然草場植被。⑤搞好礦區的土地復墾。★(2)微觀措施——小流域綜合治理:①工程措施——平整土地;緩坡修筑水平梯田;打壩淤地。②生物措施——營造護田林網;植樹造林、種草;農業技術措施——建設林糧間作、果糧間作的生態農業體系,改善灌溉方式,節約用水。

(1)宏觀措施思考:結合本區的資源構成及交通條件,分析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發展的優勢?

隴海線、包西線等等,為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西安隴海線包西線山西:大同、陽泉、平朔;內蒙古:準格爾,東勝;陜西:神府黃土高原被稱為“烏金高原”(晉煤外運)轉化成電力和煤氣輸送出去延長“產業鏈”又提高經濟

1、黃土高原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工農業。2、利用能源優勢,建設了山西煤炭基地、陜北煤炭與油氣基地,現已成為國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三、城市化建設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優勢。

二、建設能源基地,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課堂小結讀黃土高原范圍和位置示意圖,完成1~3題。1.位于黃土高原地區的省級行政中心有()A.太原、西安、蘭州B.太原、石家莊、銀川C.蘭州、鄭州、西安D.呼和浩特、銀川、西寧2.黃土高原地區的河流()A.全部屬于黃河水系B.大部分屬于黃河水系C.部分屬于長江水系D.大部分屬于內流河3.黃土高原的地勢特征是()A.東高西低B.南高北低C.東南高西北低D.西北高東南低ABD隨堂訓練讀“黃土高原地區的窯洞景觀圖”,回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