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0407.3-2006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專注于造口袋產品的性能測試,特別是針對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的氣味彌散特性進行規定。該標準是GB/T 20407系列標準中的第三部分,旨在為醫療行業提供統一的測試方法和要求,以確保這些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有效控制并減少排泄物氣味的擴散,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尊嚴。

標準內容概覽:

  1. 范圍:明確了標準適用的對象是用于收集結腸或回腸排泄物的造口袋,規定了測定這些產品氣味控制能力的方法。

  2. 規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實施該標準時需要參考的其他相關標準和文檔,確保測試過程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3. 術語和定義:對測試中涉及的關鍵術語給出明確界定,比如“結腸造口袋”、“回腸造口袋”及“氣味彌散”等,以便讀者準確理解標準內容。

  4. 原理:闡述了氣味彌散測定的基本原理,通常涉及到將一定量的標準氣味物質置于造口袋內,在特定條件下測量氣味透過材料擴散至外界的能力。

  5. 試驗設備與材料:詳細描述了進行氣味彌散測定所需的實驗裝置、輔助工具以及標準氣味源的規格和要求。

  6. 試驗條件和步驟:規定了測試前的準備、試驗的具體操作流程、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以及測試持續時間等,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重復性和可靠性。

  7. 結果計算與表達:說明了如何根據測試數據計算氣味彌散率或其它相關指標,并規定了結果報告的形式和內容。

  8. 試驗報告:要求記錄測試全過程,包括樣品信息、測試條件、所用設備、觀察到的現象、計算結果及最終結論,以便于產品質量控制和后續的評估分析。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6-06-25 頒布
  • 2006-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0407.3-2006造口袋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_第1頁
GB/T 20407.3-2006造口袋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_第2頁
GB/T 20407.3-2006造口袋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_第3頁
GB/T 20407.3-2006造口袋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20407.3-2006造口袋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11.180.20C4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0407.3-2006/ISO8670-3:2000造口袋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Ostomycollectionbags-Part3:Determinationofodourtransmissionofcolostomyandileostomybags(ISO8670-3:2000.IDT)2006-06-25發布2006-12-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0407.3-2006/ISO8670-3:2000GB/T20407《造口袋》由以下三部分組成:第1部分:詞匯第2部分:要求和測試方法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本部分為GB/T20407標準的第3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670-3:2000《造口袋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英文版)。本部分刪除了ISO8670-3:2000中第2部分術語和定義。原因是GB/T20407.1和GB/T20407.2已包括此部分術語和定義。本部分為推薦性標準。自實施之日起,建議從事與造口袋有關的研究、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等工作的廠商、部門和有關人員按本標準的規定執行。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國殘疾人康復和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48)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國家康復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伯坦、高慶云、賈亞玲、廖利民。

GB/T20407.3-2006/ISO8670-3:2000本方法是為一件式和(造口袋)底盤式復合接口氣味彌散的測定而設計的。材料良好的氣味擴散屏障特性對于造口袋質量是非常重要的。通常用檢測氧氣的彌散來評價材料的氣味彌散屏障,但是在選擇適合造口袋的材料時.這種方法并不總是適用的.因為某材料的氣味彌散屏障特性不總是和氧氣彌散具有相關性。這些試驗是用來鑒別有無氣味彌散。將一個封閉的袋子放在玻璃容器中.當氣味從制成袋子的膜彌散出來,將會越來越濃。在實踐中,用這種方法,任何微弱的氣味將會消散而不引起注意。

GB/T20407.3-2006/ISO8670-3:2000造口袋第3部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氣味彌散測定范圍GB/T20407的本部分規定了結腸造口袋和回腸造口袋異味彌散測定的測試方法。此測試方法適用于聯體和分體造口袋,分體造口袋含有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2方法將散發氣味的物質(鮮洋蔥)封閉在造口袋內,然后將造口袋放在一封閉的容器內.4h后打開容器.測試是否有從袋內彌散出來的洋蔥味3試劑3.1新新鮮洋蔥。3.2蒸留水或去離于水設備4.1破璃缸,其容積為2.0L±1.0L,頂部開口,直徑100mm±50mm,能用玻璃塞或金屬蓋封閉破璃燒杯,大小適合放在玻璃缸中。4.3水槽式溫箱,可控溫度為34C士1C.4.4秒表.或類似計時裝置。4.5不銹鋼切刀,或其他機械切割器。注:攪拌器也適用于本測試。4.6天平或類似稱重設備.精度至少為士0.1g.4.7封口機,塑料熔接封口設備。4.8時閉造口袋開口用的金屬、塑料或玻璃板,至少應大于造口袋的粘合片,不能透出洋蔥味4.9密封膜,從同類造口袋取之。4.10雙面膠帶。5測試氣味測試結束時,選擇三位啤覺正常的人,判斷有無透出氣味,6步驃6.11如果裝有過濾器,從里面或外面將密封膜用雙面膠封閉過濾器,至少覆蓋過濾器周圍10mm.6.2測試開口袋時,袋的開口應被熔接封閉。6.3測試(造口袋)復合接口系統時.將袋子安裝在底盤上6.4把洋蔥切成小于5mm大小的碎片,將20g±2g的洋蔥碎片通過開口放人袋內保證袋的外面或底盤未接觸洋蔥。注:避免污染的一個方法是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