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1頁
【課件】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2頁
【課件】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3頁
【課件】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4頁
【課件】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一、列寧主義的形成社會主義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一)歷史條件(1)經濟基礎: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2)政治、社會矛盾:沙皇專制統治持續強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3)階級基礎:工業的發展造就了俄國第一代產業工人。(4)組織基礎: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宣告成立,展開了有組織的工人運動。(5)思想基礎:1900年列寧創辦《火星報》,宣傳馬克思主義(6)主觀條件:列寧積極進行革命實踐與理論探索1895年,列寧組織“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1898年,在列寧催促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1900年初,列寧流放期滿,7月回國后在德國創辦了馬克思主義者的第一張全俄政治報紙《火星報》,為俄國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列寧堅持下,大會通過黨綱,把爭取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列為黨的基本任務。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及其思想體系的產生,標志著列寧主義的誕生。列

寧(1870——1924)(二)形成標志形成過程(二)形成標志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標志著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列寧的擁護者在中央委員會中占多數,被稱作“布爾什維克”。黨的指導思想是“布爾什維主義”,也就是列寧主義。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部分代表布爾什維克,意為多數派,在選舉黨的領導機構時,擁護列寧的一派占了多數,從而被稱為布爾什維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孟什維克,意為少數派,反對把無產階級專政原則列入黨綱,反對建立有嚴格紀律和組織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布爾什維主義作為一種政治思潮,作為一個政黨而存在,是從1903年開始的。——列寧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及其思想體系的產生,標志著列寧主義的誕生。(1)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2)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由于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規律)19世紀末,俄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俄國是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農業人口占全國的4/5。俄國在經濟和政治生活中存在嚴重的封建農奴制殘余,農村保留有貴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剝削形式……1901年,西歐資本家控制了俄國工業中最重要的部門,1913年俄國的鋼產量只及美國的1/11,德國的1/8。——(美)莫斯《俄國史》(三)主要內容(3)“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4)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社會主義不能在所有國家內同時獲得勝利,它將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假如沒有帝國主義戰爭,俄國也許會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也不會發生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

——列寧列寧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在20世紀俄國和世界革命進程中發揮了巨大而深遠的指導作用。列寧深刻洞悉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列寧主義,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四)歷史意義世紀之問——落后的俄國能否跨越資本主義,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革命將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革命,而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即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馬克思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社會主義不能在所有國家內同時獲得勝利,它將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列寧1.十月革命的背景材料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俄國是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計算,俄國的鋼產量只及美國的1/11,德國的1/8,英國的1/5,法國的1/4。

——王斯德主編《世界現代史》經濟基礎:俄國是落后的帝國主義國家材料二在俄國統治者眼里,農民階級是畜生,必須施以恐嚇、束縛和監視……

1861年獲得解放之后,高額的地租和頻繁的饑荒,許多農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更惡化了。俄國無產階級受剝削、壓迫特別嚴重,工作時間一般長達10小時,但工資低微。

——《人類文明史圖鑒·戰亂中的世界》政治基礎:俄國社會矛盾尖銳二、十月革命的勝利1.十月革命的背景國際條件:一戰激化了社會矛盾,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卷入戰爭

材料三1916年底,前線俄軍尚有29萬多士兵連步槍都沒有,只能幾個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國男性勞動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強征入伍,使得農田荒蕪,交通不暢,造成糧食供應緊張……沙皇政府在戰場上頻吃敗仗,國內危機四伏。

——《大國崛起》材料四“假如沒有戰爭,俄國也許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不會發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

——列寧

1.十月革命的背景

◆階級條件:無產階級壯大

◆組織條件: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

◆思想條件:成熟革命理論—馬列主義

◆群眾條件:工農聯盟

主觀因素:

我看俄國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棄而不采,單要采這個恐怖的方法。

——毛澤東2.十月革命的過程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綱》指方向十月革命現曙光時空: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彼得格勒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結果:推翻沙皇統治,形成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實權)和工兵代表蘇維埃(意即“代表會議”)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背景:臨時政府繼續戰爭,不能滿足民眾要求,鎮壓人民反抗指方向:指明了從資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方向。性質: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時空: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彼得格勒【總結提升】比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革命性質打擊對象革命力量結果兩者聯系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沙皇專制統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資產階級參加,并起到積極作用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形成兩個政權并存局面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緊密相連,形成急劇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3.十月革命的意義

1917年革命事件產生的實際后果,卻遠比1789年更為深遠……(它們)都建立于眾人共享的價值觀念及希望,也就是啟蒙時代和革命時代的意義。

——(英)霍布斯鮑姆:《極端的年代》

1937年,蘇聯工業產量超過德、英、法,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蘇聯僅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業化過程,開創了一種不同于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模式,開辟出一條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大國崛起》對俄國:開啟了俄國的現代化強國進程。對人類:劃時代事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

3.十月革命的意義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中國的也幫助了全世界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

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從1918-1923年在歐洲一些國家發生了無產階級革命風暴……在東方,促進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從1918年-1923年間,中國、朝鮮、蒙古、越南、印度、印尼、土耳其、伊朗等國都興起了規模空前、聲勢浩大的以反帝反封建為目標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

——趙曜《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對世界:打擊了帝國主義統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并存和競爭的局面,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

十月革命產生了一種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新的思想意識”,還“深刻影響了戰后數十年世界歷史模式”。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的敵對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蘇俄陷入內戰。(2)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三、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3)主要內容:余糧收集制,將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集到國家手里。(4)評價:積極:余糧收集制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消極: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2.新經濟政策(1)主要內容:農業: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工業: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2)意義: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3.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1)背景:1922年12月,蘇聯成立;1924年1月,列寧逝世,斯大林確立了領導地位。(2)途徑:先后實施“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3)結果:經過兩個“五年計劃”,到1937年,蘇聯基本實現“工業化”目標,主要工業部門的產量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二位。(4)評價①積極:蘇聯在很短時間內發展為世界工業強國,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頻發的狀況形成鮮明的對照;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衛國戰爭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②消極: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影響了蘇聯的發展: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在農業集體化中采用強制手段;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相對較低。依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聯式的經濟”是什么?給蘇聯發展帶來的嚴重問題有哪些?(時空觀念、歷史解釋)“蘇聯式的經濟”: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問題:片面發展重工業,造成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限制生產競爭,妨礙了科學技術發展;成為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

目前這種困難的經濟和生活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是蘇聯式的經濟造成的后果……我們不得不付出代價,為蘇聯體制所固有的過分依賴原料工業和國防工業而損害日用消費品生產的發展付出代價;為不允許產品生產者的競爭付出代價,這妨礙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俄羅斯經濟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羅斯》課堂檢測1.1930年,蘇聯政府批準執行的104個有關外國技術援助的協議中,約有84個是和美國、德國公司簽訂的。1929至1945年間,蘇聯和歐美國家公司之間約有200個技術援助協議在執行中。蘇聯的做法A.突破了計劃經濟模式 B.利用了國際時機C.擯棄了意識形態對立 D.緩解了冷戰局勢B2.毛澤東在1949年說:“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其中“俄國人的路”是指()A.進行土地革命 B.社會主義道路C.推翻沙皇專制 D.農村包圍城市B3.從蘇聯建立到二戰前,美國資本家為了獲取利潤向蘇聯進行大規模技術轉移。如通用電器幫助蘇聯建設大型水電站,福特幫助蘇聯建立拖拉機廠。這表明蘇聯工業化建設A.注重發展對外貿易 B.取得引人矚目成就C.得到美國政府援助 D.注意借助有利時機D4.“俄羅斯革命常被用來和中國相比,但它們的差異至今還顯而易見:布爾什維克首先奪取了城市.然后在農村實行集體化;中國共產黨則相反,先農村而后攻占城市。”這里的"差異”(

)A.由兩國革命的性質不同導致B.都是共產國際指導的結果C.都發展了無產階級革命理論D.導致兩國革命結果不同C5.列寧說:“俄國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發生,只是因為俄國受到沙皇政府極其野蠻的壓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像俄國那樣嚴重地受到戰爭的磨難和痛苦。”這表明(

)A.俄國二月革命后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B.俄國農奴制是二月革命爆發的歷史根源C.十月革命是俄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D.沙皇專制和帝國主義戰爭激發二月革命D6.在早期現代化理論中,人們往往把“現代化”等同于“資本主義化”,但某一重大歷史事件從理論上突破了這一認識。這一突破()A.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嘗試 B.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為標志C.使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