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與飲用水消毒技術_第1頁
公共場所與飲用水消毒技術_第2頁
公共場所與飲用水消毒技術_第3頁
公共場所與飲用水消毒技術_第4頁
公共場所與飲用水消毒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場所與飲用水消毒技術第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公共場所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8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1987.4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2011.5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WS394-2012)相應公共場所衛生規范(如:GB9663-1996旅店業衛生標準)《關于公布山東省公共場所衛生監督范圍的通知》(魯衛法監字【2013】2號)第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公共場所范圍和種類(一)住宿場所:賓館、旅店、招待所(二)進餐(飲)場所:飯館、咖啡館、酒吧、茶座(三)沐浴場所:公共浴室(包括浴場、桑拿中心、浴室、溫泉浴、足浴等)(四)美容美發場所:理發店、美容店(五)購物及文化娛樂場所: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商場(店)、書店、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六)健身場所:體育場(館)、游泳場(館)(七)等候場所: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第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要點一、申請辦理衛生許可證二、建立衛生責任制度三、提供符合衛生要求的場所、物品和設施四、從業人員健康體檢五、從業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六、建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七、接受衛生監督八、處理危害健康事故第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一、衛生許可證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按照規定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衛生許可證。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不得營業。衛生許可證有效期限為四年,每兩年復核一次。

衛生許可證應當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并建立證照管理制度。第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二、建立衛生責任制度公共場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其經營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立衛生管理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本公共場所的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檔案。第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三、提供符合衛生要求的場所、物品和設施1.公共場所衛生質量建立公共場所自身檢查與檢測制度,保持公共場所空氣流通,室內空氣質量應當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公共場所采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應當符合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相關衛生規范和規定的要求。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按照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對公共場所的室內空氣質量、顧客用品用具等進行衛生檢測,檢測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檢測結果不符合衛生標準、規范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

公共場所經營者不具備檢測能力的,可以委托檢測。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第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提供的飲用水應當符合衛生標準要求。游泳場(館)和公共浴室水質應當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公共場所的采光照明、噪聲應當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

盡量采用自然光。自然采光不足的,應配置與其經營場所規模相適應的照明設施。當采取措施降低噪聲。建立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潔制度,提供給顧客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保證衛生安全,可以反復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一客一換,按照有關衛生標準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潔。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第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設施設備管理根據經營規模、項目設置清洗、消毒、保潔、盥洗等設施設備和公共衛生間。建立衛生設施設備維護制度,定期檢查衛生設施設備,確保其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拆除、改造或者挪作他用。公共場所設置的衛生間,應當有單獨通風排氣設施,保持清潔無異味。配備安全、有效的預防控制蚊、蠅、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設施設備及廢棄物存放專用設施設備,并保證相關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及時清運廢棄物。第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四、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建立健康體檢制度,每年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從業人員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疾病的人員,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第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五、從業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建立衛生培訓制度,組織從業人員學習相關衛生法律知識和公共場所衛生知識,并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崗。第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六、建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建立衛生檔案管理制度,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應當主要包括下列內容:(1)證照: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健康相關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或備案文件(復印件)等。(2)衛生管理部門、人員設置情況及衛生管理制度;(3)衛生操作規程;(4)公共用品用具采購、驗收、出入庫、儲存記錄;(5)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檢測記錄;(6)設備設施維護與衛生檢查記錄;第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7)空氣質量、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檢測記錄;(8)投訴與投訴處理記錄;(9)發生傳染病傳播或健康危害事故后的處理情況;(10)有關記錄:包括場所自身檢查與檢測記錄,培訓考核記錄,從業人員因患有有礙公眾健康疾病調離直接為顧客服務崗位記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記錄等;(11)有關證明:包括預防性建筑設計審核文件,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竣工圖紙,消毒設施設置情況等。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應當有專人管理,分類記錄,至少保存兩年。第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七、接受衛生監督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公共場所進行監督檢查,應當依據有關衛生標準和要求,采取現場衛生監測、采樣、查閱和復制文件、詢問等方法,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或者隱瞞。第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八、處理危害健康事故公共場所發生危害健康事故的,經營者應當立即處置,防止危害擴大,并及時向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危害健康事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一)各單位應建立健康危害事件報告制度,負責人和衛生管理員為責任報告人。(二)當發生健康危害事件時,責任報告人要在發生事故第一時間電話報告衛生行政部門。第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三)健康危害事件報告范圍:1.室內空氣不符合衛生標準所致的虛脫休克;2.飲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傳染性疾病流行;3.公共用品用具和衛生設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皮膚病;4.意外事故導致的一氧化碳、氨氣、氯氣、消毒劑、殺蟲劑等中毒。(四)發生健康危害事件時,經營管理者應立即停止相應經營活動,協助醫務人員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預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繼發。第十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生活飲用水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體系第十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概述1.分類:按供水方式分: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分散式供水2.定義(1)生活飲用水(簡稱飲用水):是指人們的飲水和生活用水,主要通過飲水和食物經口攝入體內,并可通過洗漱、沐浴等生活用水接觸皮膚或呼吸攝入人體。(2)集中式供水:自水源集中取水,通過輸配水管網送到用戶或者公共取水點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設施供水。為用戶提供日常飲用水的供水站和為公共場所、居民社區提供的分質供水也屬于集中式供水。(3)二次供水:將來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壓、貯存、消毒或深度處理,再送至水站或用戶的供水設施;包括客運船舶、火車客車等交通運輸工具上的供水(有獨自制水設施者除外)。第十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4)小型集中式供水:農村日供水在1000m3(或供水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5)分散式供水:分散居戶直接從水源取水,無任何設施或僅有簡易設施的供水方式。(7)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產品:凡在飲用水生產和供水過程中與飲用水接觸的聯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機合成管材、管件、防護涂料、水處理劑、除垢劑、水質處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學物質。(8)直接從事供管水的人員:從事凈水、取樣、化驗、二次供水衛生管理及水池、水箱清洗人員。第十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要點一、衛生許可證二、建立衛生責任制度三、健全制度和操作規程四、做好水源的衛生防護五、加強供水設施的衛生安全管理六、對飲水進行凈化消毒處理七、對水質進行檢測八、妥善保管飲水檔案資料備查九、供管水人員要求十、加強飲水知識宣傳十一、及時處理和上報飲水污染事件第二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一、衛生許可證根據《行政許可法》和《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行使對飲用水供水單位(集中式供水單位、二次供水、管道分質直飲水單位)進行衛生許可。衛生許可證應當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

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二、建立衛生責任制度生活飲用水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同時設立衛生管理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具體負責生活飲用水的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檔案。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三、健全制度和操作規程1、建立制度:飲水污染應急處理預案和報告制度,負責人和衛生管理員為責任報告人;人員培訓和體檢制度;飲用水消毒制度;水質監測制度;管網和水池清洗消毒制度;定期巡視檢查制度等;2、建立定期清洗、消毒和檢修等操作規程。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四、做好水源的衛生防護在水源保護區內設水源保護告示牌、禁止事項;水源井外圍30米范圍內不得修建滲水廁所和滲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糞便廢渣和鋪設污水管道;井口應封閉,井房門窗應牢固并上鎖;定期巡查,若出現污染源,應及時排除。發現有嚴重污染水源水質的設施及有礙水源水質安全的行為,立即報告。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五、加強供水設施的衛生安全管理1.供水設施包括:水處理設施:凈化、過濾、消毒等設施

儲水設備:蓄水池和高、中、低位水箱。

供水管線:供、輸水管線、閥門、龍頭等。2.水處理設施的衛生防護:集中式供水單位應劃定生產區的范圍。生產區外圍30米范圍內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況,不得設置生活居住區,不得修建滲水廁所和滲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糞便、廢渣和鋪設污水渠道。單獨設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的外圍30米的范圍內,其衛生要求同上。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3.蓄水池:(1)應專用,不得滲漏;(2)周圍10m以內不得有滲水坑和堆放的垃圾等污染源;(3)設透氣管,并符合安全要求;(4)入孔應有蓋,并高出地面

5cm以上,必須上鎖;(5)池壁平整光滑、無污物,池底無沉淀;(6)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4.水箱:(1)應專用,不得滲漏,(2)水箱其頂部與屋頂的距離應大于

80cm;(3)應有相應的透氣管和罩;(4)入孔或水箱入口應有蓋,并高出水箱面

5cm以上,并有上鎖裝置,水箱內外應設有爬梯。(5)必須安裝在有排水條件的底盤上,泄水管應設在水箱的底部,溢水管與泄水管均不得與下水管道直接連通,水箱的材質和內壁涂料應無毒無害。(6)水箱的容積設計不得超過用戶48小時的用水量。(7)池壁平整光滑、無污物,箱底無沉淀;(8)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

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5.管網:(1)給水管不得泄露,材質應符合衛生要求;(2)給水管網鋪設不得與排水管并行;(3)給水管網嚴禁與排水設施及非生活飲用水的管網相連接;(4)新建或檢修水處理設施、設備和管網后,必須嚴格沖洗、消毒,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5)長期閑置需重新啟用的建筑物,應對管網末梢進行放水清洗;第二十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消毒的范圍: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都必須進行持續消毒。消毒的目的:殺滅微生物,防止細菌的繁殖和生長。消毒劑: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線等。消毒劑投加方式:有機械投加、人工投加、以及機械+人工投加方式。六、對飲水進行凈化消毒處理第二十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七、對水質進行檢測檢測目的:了解水質狀況;指導和調整消毒劑量。1、自檢:(1)集中式供水單位:每日檢測水源水的色度、渾濁度、肉眼可見物、和耗氧量;檢測出廠水和末稍水余氯。(2)二次供水單位:每日檢測蓄水池水和末稍水的余氯,并根據余氯測試結果及時調整加氯量。每年對供水系統進行1次全項目檢測。(3)要求:所有檢測記錄或報告留檔備查,定期將結果及時報告衛生管理部門。2、抽檢:衛生管理部門在水質無明顯變化、無新增污染源等正常情況下,每年對水源水和管網末梢水檢測至少1次。第三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表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測定項目及檢驗頻率水質類型測定項目日供水能力(萬立方米)

≥50<50--≥10<10

檢驗頻率檢驗頻率檢驗頻率

水源水渾濁度、色度、肉眼可見物、CODMn每日一次每日一次每日一次

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每周一次第周一次每二周一次

《生活飲用水水質規范》(2001)中表1全部常規檢驗項目及其表2非常規檢驗項目、附錄A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每月一次每月一次每半年一次

第三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表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測定項目及檢驗頻率水質類型測定項目日供水能力(萬立方米)

≥50<50--≥10<10

檢驗頻率檢驗頻率檢驗頻率

出廠水渾濁度、色度、肉眼可見、CODMn、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游離余氯每日一次每日一次每日一次

《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2001)中表1全部常規檢驗項目及其表2非常規檢驗項目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每半年一次

第三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表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測定項目及檢驗頻率水質類型測定項目日供水能力(萬立方米)

≥50<50--≥10<10

檢驗頻率檢驗頻率檢驗頻率

管網末梢水渾濁度、色度、肉眼可見物、CODMn、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游離余氯每月二次每月二次每月二次

《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2001)中表1全部常規檢驗項目及其表2非常規檢驗項目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每半年一次

第三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二次供水水質檢測項目:必測:色度、濁度、嗅味及肉眼可見物、pH、大腸菌群、細菌總數、余氯、氨氮、亞硝酸鹽氮、耗氧量。選測:總硬度、氯化物、硝酸鹽氮、揮發酚、氰化物、砷、六價鉻、鐵、錳、鉛、紫外線強度。

第三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