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六一班趙梓胤_第1頁
蘇東坡-六一班趙梓胤_第2頁
蘇東坡-六一班趙梓胤_第3頁
蘇東坡-六一班趙梓胤_第4頁
蘇東坡-六一班趙梓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蘇東坡我了解的蘇東坡蘇東坡,名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眉州眉山人(今屬四川省眉山市)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宋代文學(xué)最高成就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東坡的愛好詩、詞、書、畫賞竹愛竹畫竹嗜美食好美酒愛荔枝學(xué)佛參禪蘇軾是宋代文學(xué)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

畫等

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其詞屬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念奴嬌赤壁懷古畫

畫風(fēng)大膽創(chuàng)新,倡導(dǎo)“文人畫”,強(qiáng)調(diào)神韻,不拘形似,

真誠抒發(fā)胸中意趣。提出了許多反映文人審美情趣的美術(shù)理論。傳世珍品:枯木怪石圖、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已于抗戰(zhàn)時期流入日本簡潔明了的畫面上,怪石盤踞左下角,石狀尖峻硬實,石皴卻盤旋如渦,方圓相兼,即怪又丑,似快速旋轉(zhuǎn),造成畫面的運動感,更能顯出此石頑強(qiáng)的生存力。石后冒出幾枝竹葉,而石右之枯木,屈曲盤折,氣勢雄強(qiáng),“怪怪奇奇”,于筆意盤旋之中,凝聚成一團(tuán)耿耿不平之氣,更有一股浩然氣脈,由石而樹、由樹干而樹梢,扭曲盤結(jié)。直沖昊天。瀟湘竹石圖為國內(nèi)蘇軾作品孤本,歷經(jīng)幾番波折后被中國美術(shù)館收藏。展開全圖,雋逸之氣撲人。畫面上一片土坡,兩塊石頭,幾叢疏竹,左右煙水云山,渺無涯際,恰似湘江與瀟水相會,遙接洞庭,景色蒼茫,令人心曠神怡,徘徊凝視,不忍離去。

賞竹愛竹畫竹

蘇東坡非常喜愛竹子,欣賞竹子挺拔剛勁,虛心有節(jié),

能在嚴(yán)寒中迎戰(zhàn)霜雪。

著詩作《于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yī);

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于潛僧綠筠軒》譯文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原因是人瘦還可變肥,人俗就難以醫(yī)治了。旁人若果對此不解,笑問此言:“似高還似癡?”那么請問,如果面對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獲甘味之樂,世上又哪來“揚州鶴”這等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嗜美食蘇東坡,不僅是文豪,還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美食家。說起蘇東坡與美食,最有名的當(dāng)然首推家喻戶曉的“東坡肉”。他去杭州做官,傳說因他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過節(jié)時,當(dāng)?shù)匕傩账退S多豬肉。而他卻把五花肉切成大塊,加蔥、姜、醬油、料酒,慢火細(xì)燜,煨制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膩的紅燒肉,分與每戶,獲得了很大聲譽(yù)。從此民間便把這種紅燒肉命名為“東坡肉”,成為傳統(tǒng)的名菜,與蘇氏的詩詞、品格一同流傳至今。

除了東坡肉外,還有許多美食經(jīng)蘇東坡品嘗后,由他妙筆生花地點評,以他的名字作為菜名而名揚千古。蘇東坡非常愛吃春季里的野菜蘆蒿。1084年,蘇東坡被宋神宗派往汝州任職,他特地取道今天的南京品嘗蘆蒿,后來,蘇東坡多次路過南京,只要有機(jī)會就去食蘆蒿,他對這種香嫩鮮脆,具有清火化淤功效的野菜極為贊賞。

野菜蘆蒿在蘇東坡流傳下來的詩文中,對各種蔬菜的做法也多有記載。如他寫過三種菜:一是“蔓菁”,又叫“蕪菁”,可以鮮食或鹽腌;二是“香薺”就是薺菜,薺菜蒸白魚;三是“青蒿”,又叫“香蒿”,可以入藥,與面制成“青蒿涼餅”,香滑可口。東坡曾寫過“東坡豆苗”,把豆苗嫩葉摘洗干凈,用香油炒熟,放鹽、醬、橙皮、姜和蔥花,便是下酒的好菜。

另外,還有我們熟悉的“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玉糝羹”。

東坡美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用料不高,加工不繁,粗中見細(xì),化俗為雅。再加上東坡精美的詩文記載,更是增添情趣。好美酒蘇東坡好飲酒,其飲酒“知名度”雖遠(yuǎn)不及李白、賀知章、劉伶等,但卻頗具“特色”,堪稱酒德的典范。

蘇東坡喜歡飲酒,他的酒量不大,但卻善于玩味酒的意趣。

蘇東坡愛酒,但沒有沉溺于酒。在他的詩文中,也甚少借酒澆愁的內(nèi)容,寫下的多是對生活的贊美和祝福。《虞美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持杯遙勸天邊月,愿月圓無缺。持杯復(fù)更勸花枝,且愿花枝長在,莫離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

蘇東坡在作畫作書前,必須飲酒,被這樣評價“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

而他自己也曾說

“吾酒后乘興作數(shù)十字,覺氣拂拂從十指中出也”

蘇東坡不僅飲酒,還親自釀酒。曾以蜜釀酒,有《蜜酒歌》一詩,并在《東坡志林》中記錄過釀造方法。他還釀造過桂酒,寫有《桂酒頌》,釀酒時還作記錄,寫總結(jié),《東坡酒經(jīng)》僅數(shù)百余言,卻包含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釀造時間等內(nèi)容。

愛荔枝蘇東坡被貶惠州,得以與嶺南佳果荔枝結(jié)下不解之緣,對荔枝的喜愛,唐有貴妃楊玉環(huán),宋有學(xué)士蘇東坡。前者因喜荔枝而禍國,后者因喜荔枝,置身蠻荒之地而忘歸。蘇軾寫下了很多贊頌荔枝的詩。其中以《食荔枝》一詩最為膾炙人口: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參禪北宋時期的諸帝王都非常重視佛教,由于帝王們的提倡以及士大夫們的熱衷,因此蘇軾的一生也熱衷于學(xué)佛參禪。蘇東坡舉家奉佛,其父蘇洵,弟蘇轍,都是當(dāng)時的大文人,時稱“三蘇”,眉山“三蘇祠”至今游人絡(luò)繹不絕。其妹乃一代才女,俗稱蘇小妹,夫婿秦觀也是文人。雖然一家文豪,卻也是一家佛徒:蘇東坡本人參修很有省悟,并撰贊佛梵唄多種,為僧道寺廟作出了貢獻(xiàn)!蘇東坡與高僧的趣事蘇東坡與佛印大師是好友,一日,他們在一起打坐參禪。佛印問:“蘇大人,在你眼里,看我象什么呢?”

蘇東坡用戲謔的口吻回答說:“在我看來,你就是一堆牛糞。”

佛印笑了一笑,沒有說話。東坡反問佛印:“那,在你看來,我象什么呢?”“我看你象一尊佛。”和尚淡淡地答道。

東坡回到家得意地把這事講給妹妹聽。蘇小妹天資超人,才華出眾,她聽后笑得直不起腰,對東坡說:“枉你天天和佛印談經(jīng)論禪,就沒聽出大和尚是在罵你嗎?”蘇東坡問:“何以見得?”蘇小妹說:“佛曰:心中有佛,看誰都象佛。大和尚說看你象尊佛,說明他心中裝的是佛。而你看人家象一堆狗屎,說明你的心里裝的是一堆牛糞!”蘇東坡啞然,方知自己禪功不及佛印禪師。

禪,不是知識,是悟性;禪,不是巧辯,是靈慧。

蘇東坡在瓜洲任職時,與佛印所在的金山寺僅有一江之隔。蘇東坡認(rèn)為自己坐禪開悟,已超凡脫俗,不為世俗的飽、饑、毀、譽(yù)、利、哀、苦、樂等八種風(fēng)所動,于是把自己的體悟作成一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并令侍者把自己的偈子送給佛印禪師印證。

禪師看后,在紙上揮毫寫了兩個大字:放屁!并令侍者帶回。東坡看了“放屁”之后,火冒三丈,立即乘船過江。佛印料到蘇東坡會來,所以早已在江邊恭候,蘇東坡指責(zé)道:“禪師,你為什么污辱我的詩?”

佛印若無其事地答道:“沒有啊?我罵了你什么?”

蘇東坡指著“放屁”二字,叱責(zé)道:“這是什么?你還敢狡辯。”

佛印呵呵大笑:“噢,你不是八風(fēng)吹不動嘛,怎么被一個屁打過江來了?”

一天傍晚,東坡與好友佛印和尚泛舟江上。飲酒間,佛印向東坡索句。蘇軾向岸上看了看,用手一指,笑而不說。佛印望去,只見岸上有條大黃狗正狼吞虎咽地啃吃骨頭。佛印知道蘇軾在開玩笑,就呵呵一笑,把手中題有蘇軾詩句的折扇拋入水中。兩人心照不宣,撫掌大笑。原來他們是作了一副雙關(guān)啞聯(lián)。

東坡的上聯(lián)是:狗啃河上骨(狗啃和尚骨)

佛印的下聯(lián)是:水流東坡詩(水流東坡尸)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余。”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里有魚(余),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