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淮陰侯列傳(lièzhuàn)︼第一頁,共56頁。夫運籌策于帷帳之中,決勝(juéshèng)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劉邦劉邦(liúbānɡ)呂后第二頁,共56頁。關于韓信: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陳勝、吳廣起義后,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后從劉邦。漢高祖元年(前206),經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辟北方戰場。破魏之戰,針對魏軍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從側后偷渡,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背水為陣,大破趙軍。淮水之戰,借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軍各個擊滅。四年二月,被封為齊王。參與指揮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決戰,擊滅楚軍。韓信熟諳兵法,戰功卓著,為漢王朝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劉邦雖用韓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項羽敗亡后,即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呂后知劉邦疑忌韓信,乃與蕭何定計,于漢高祖十一年正月誘韓信至長樂宮,以謀反罪名(zuìmíng)殺之。韓信著有兵書三篇,已失傳。
第三頁,共56頁。檢查(jiǎnchá)預習:二、通假字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晨炊(chénchuī)蓐食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視之,俯出袴下,蒲伏。
一、容易讀錯的字商賈(shānggǔ)晨炊諸母漂不能自食若雖長大“蓐”通“褥”
“蒲伏”通“匍匐”g?sìchángpi?ochuī“常”通“嘗”“袴”通“胯”“孰”通“熟”第四頁,共56頁。三、解釋(jiěshì)詞語: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眾辱之曰給飯,送飯(sònɡfàn)當眾 厭惡養活(yǎnghuo)內心亭長妻患之大丈夫不能自食中情怯耳
第五頁,共56頁。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貧:缺吃少穿;窮:不得志、不顯貴。兩者不同。行:品行得:能夠常數(chángshù)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常:通“嘗”,曾經患:以之為患,可譯為“嫌惡”晨炊蓐食:“晨”“蓐”名作狀。蓐通“褥”。第六頁,共56頁。吾必有以重報母有以:固定結構,有條件、有辦法(bànfǎ)、有機會、能夠。于是信孰視之,俯出胯下,蒲伏。孰:通“熟”。仔細看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第七頁,共56頁。四、古今異義詞若雖長大,好帶刀劍貧無行又不能治生商賈(shānggǔ)我哀王孫而進食(長得高大(gāodà))(品行(pǐnxíng))(做生意,做買賣)(年輕人)
第八頁,共56頁。五、特殊(tèshū)句式信釣于城下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何為(héwéi)斬壯士?狀語(zhuàngyǔ)后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第九頁,共56頁。文本研習:一、文章開始的三小節寫了韓信早年生活(shēnghuó)的三個小故事。1、請同學們找到每個故事中的關鍵詞,用四個字概括每個小故事。
“怒絕亭長(tínɡchánɡ)”、“漂母飯信”、“胯下受辱”第十頁,共56頁。
2、說說這三個小故事說明(shuōmíng)了韓信早年生活的境況是怎樣的?第十一頁,共56頁。我們(wǒmen)得出這樣的結論:韓信早年身處社會底層,生活貧苦(pínkǔ),且飽受屈辱。第十二頁,共56頁。文本研習:二、請仔細閱讀“怒絕亭長”、“漂母飯信”、“胯下(kuàxià)受辱”這三個小故事,找到每個故事中的關鍵詞,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樣的個性?
第十三頁,共56頁。怒絕亭長----屈辱之中的自尊,漂母飯信----自信和抱負(bàofù),胯下受辱----堅忍,忍辱負重。第十四頁,共56頁。三、司馬遷為什么單單從
韓信(hánxìn)的早年生活中
挑選了這三個故事來寫?文本(wénběn)研習:第十五頁,共56頁。性格(xìnggé)決定命運韓信的忍辱負重,開闊胸襟,樂觀(lèguān)自信正是他后來縱橫天下,所向披靡,立下蓋世之功的前提;他的知恩圖報也是其悲劇的重要原因.第十六頁,共56頁。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挾持:胸襟(xiōngjīn),氣度——蘇軾《留侯論》第十七頁,共56頁。三個故事的結局:(韓信被封為楚王)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xiàxiānɡ)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于此。”
第十八頁,共56頁。課后作業(zuòyè)1、預習課文中“井陘之戰”等其他內容。2、探討韓信為什么能成為一代名將,又為什么只能成為一代名將。推薦參考篇目①《胯下奇辱》,朱鴻②《“無韻之離騷”解讀<史記·淮陰侯列傳>》,谷定珍
③《大將無大為——讀<史記·淮陰侯列傳>》3、整理所學課文內容中的文言知識。第十九頁,共56頁。1、教師補充韓信“投項,不用,投劉,幾死。無奈(wúnài)亡去。”幸遇“蕭何追韓信”“拜為大將軍”,才對劉邦“畢陳平生之畫略,論楚之所以失,漢之所以得……”等省略的內容。一、學習(xuéxí)第4—7段:井陘之戰第二十頁,共56頁。生字詞井陘xíng閼與yān輜重zī裨將(bìjiānɡ)pí傳飧sūn前行háng第二十一頁,共56頁。“井陘(jǐnɡxínɡ)之戰”中重點字詞此乘勝而去國遠斗,其鋒不可當。去:離開;遠斗:遠征。愿陛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假:借間道:隱蔽(yǐnbì)的小路輜重:軍用物資深,高:名作動,深挖,加高堅營:堅守軍營第二十二頁,共56頁。可致于戲下。戲:同“麾”,營帳。能千里而襲我,亦已罷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后有大者,何以加之!能:竟然千里:跋涉千里罷:通“疲”,疲勞(píláo)加:對付第二十三頁,共56頁。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建:設置;鼓:名詞做狀語,大吹大擂(dàchuīdàléi)地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開:打開(營門);入: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進入。復:再。第二十四頁,共56頁。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zhàobì),罷趙幟,立漢赤幟。走:逃跑空:“空”,使動,意思是“全營出擊”于是有縛廣武君而戲下者,信乃解其縛,東鄉坐,西鄉對,師事之。戲:通“麾”,軍營東鄉坐:請他面向東面坐下師:名作狀,象對待老師一樣事:對待第二十五頁,共56頁。2、難句疏解(1)愿陛下假(借)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小路)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名作動,深挖戰壕,加高營壘),堅營(堅守軍營)勿與(之)戰。
(2)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它實際上)不過(超過)數千。能千里(能夠(nénggòu)跋涉千里)而襲我,亦已罷(通“疲”,疲勞)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后有大者,何以加(對付)之!第二十六頁,共56頁。(3)趙見我走(逃跑),必空壁(“空”,使動,意思是“全營出擊”)逐我,若疾入趙壁,罷趙幟,立漢赤幟。(4)于是有縛(捆綁)廣武君而致(送到)戲下(通“麾下”)者,信乃解其縛(繩子),東鄉坐(請他面向東面坐下),西鄉對(自己面向西面坐下。聯系古人的座次(zuòcì),如《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師(名作狀,用對待老師的禮節)事之。(5)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怎么還)可得(能夠)而用之乎!第二十七頁,共56頁。3、問題探究(1)韓信能取得井陘(jǐnɡxínɡ)口這場戰斗勝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明確:背水而陣,迷惑趙軍;引蛇出洞,騎兵偷襲,內外夾擊。關鍵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輕敵的弱點(ruòdiǎn),做到了知己知彼。拜將臺第二十八頁,共56頁。(2)作者在描寫井陘之戰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明確:A.對比。成安君和廣武軍進行對比,廣武君較機智,但計策(jìcè)沒被采用;成安君和韓信進行對比。B.襯托。如“諸將皆莫信,詳應曰“諾”,反襯其料事如神;以趙軍望見他的背水陣大笑,反襯出他的智謀;活捉廣武君以后,對廣武君的態度,襯托其胸襟氣度;打完仗后對諸將的解釋,反襯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機智。(可以與《項羽本紀》中“巨鹿大戰”以及“垓下之戰”進行比較。)第二十九頁,共56頁。——《淮陰侯列傳(lièzhuàn)》自學研討韓信之死
第三十頁,共56頁。一、學習8第段:被貶之后(zhīhòu)1、教師補充省略的淮陰侯被貶的有關內容。二、學習9—10段:“謀反”被誅1、教師補充項王手下武涉和齊人蒯通對韓信的游說以及韓信的回答。第三十一頁,共56頁。信由此日夜怨望大王乃肯臨臣如我能將幾何何為(héwéi)為我禽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相國紿信曰雖疾,強入賀學習(xuéxí)8-10段:怨恨(yuànhèn)竟然像賓語前置句被動句替謀取欺騙
即使第三十二頁,共56頁。第十段字詞:信死亦何言臣固教之如彼豎子(shùzǐ)用臣之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吾如淮陰顧力不能耳賓語(bīnyǔ)前置句本來(běnlái)如果及,比得上到……去只是第三十三頁,共56頁。難句疏解(1)陰(暗中)使人至豨所,曰:“弟(只管)舉兵,吾從此助公。”(2)相國紿(欺騙)信曰:“雖(即使)疾(生病),強(qiang3強打精神)入賀。”(3)“秦之綱絕維弛(法度敗壞、政權瓦解),山東(崤山以東六國諸侯)大擾,異姓并(一同(yītóng))起,英俊烏集(像烏鴉一樣聚集)。秦失其鹿(帝位),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之)。……”(4)且天下銳精(磨快武器)持鋒(手持利刃)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只是)力不及耳。第三十四頁,共56頁。3、問題探究:(1)韓信墓前有對聯曰:“生死一知己(zhījǐ),存亡兩婦人。”聯中“一知己(zhījǐ)”和“兩婦人”分別指代什么人?漂母祠明確:“一知己”指蕭何,“兩婦人(fùrén)”指的是漂母和呂后。不僅概括了韓信一生,而且點出成敗之由。第三十五頁,共56頁。生平回顧:一個人的個性往往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列傳的開頭寫了怒絕亭長、漂母飯信、胯下受辱三個小故事(gùshì),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韓信是一個怎樣個性的人?這些個性與韓信之死有什么關系?首頁上一頁下一頁退出第三十六頁,共56頁。易中天——韓信,一代名將,曠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掙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戰斗中奮進,在勝利中沉淪。他在最能夠背叛劉邦的時候忠貞不貳,卻在最不可能(kěnéng)反叛時涉嫌謀反。第三十七頁,共56頁。研讀課文:
韓信在死之前有什么反應?劉邦(liúbānɡ)在韓信死之后有什么反應?如何理解這樣的反應?
關于蒯通游說,《淮陰侯列傳》有這樣一段記述,讀完后你認為韓信對劉邦(liúbānɡ)的是否忠心?首頁上一頁下一頁退出第三十八頁,共56頁。齊人蒯通以相人說韓信……當今兩主之命懸于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韓信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蒯生曰:“臣以為足下必漢王之不危己,亦誤矣。大夫種、范蠡(lǐ)存亡越,霸勾踐,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獸已盡而獵狗亨。”“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hànrén)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韓信謝曰:“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后數日,蒯通復說曰……韓信猶豫不忍倍漢,又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遂謝蒯通。“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首頁上一頁下一頁退出第三十九頁,共56頁。韓信謀反(móufǎn),你覺得司馬遷的寫作有沒有可疑之處?為什么要寫劉邦抓蒯通的事?首頁上一頁下一頁退出第四十頁,共56頁。陳豨造反,乃是因為賓客眾多,太過招搖,由周昌密告引起,與韓信毫無關聯,陳豨于高祖七年得封巨鹿守,在此之前未見韓信與他有任何過從,兩人關系在連點頭之交都稱不上的情況下,韓信哪里(nǎli)有可能貿然要陳豨造反?況陳豨乃劉邦寵臣,韓信難道不怕陳豨向劉邦告密?加上若是高祖七年兩人的密談真有其事,直到高祖十年才起兵謀反,曠日已久,以韓信用兵之神,似不合常理。第四十一頁,共56頁。韓信舍人之弟因其兄為韓信所囚,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謀反的情況,其言是否屬實(shǔshí)尚未能確定,呂后卻單憑一面之詞輕易相信,是其一;若韓信果真造反,有真憑實據在手,呂后大可正式下令逮捕韓信,出師有拒,則天下歸之,根本不需要提拔韓信的蕭何去將韓信騙進宮斬殺之。當是其有意嫁禍,無出師之光明號召,因而不敢驚動天下,將韓信騙進長樂鐘室暗中解決之。故知太史公記韓信與陳豨密謀此段,實乃其曲筆所在,行文運筆間無一不在告訴讀者韓信是無辜的。第四十二頁,共56頁。(2)、有人說韓信是被呂后等設計陷害死的;也有人認為他造反證據確鑿,咎由自取;還有人認為他是被逼上梁山。對此你怎么(zěnme)看?請認真研讀課文,收集有關資料,說說你的看法。韓信(hánxìn)點將臺第四十三頁,共56頁。明確:三種說法各有道理,關鍵是聯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贊成“陷害說”。主要依據是:韓信臨刑前的遺言:“恨不用蒯通計”(“恨”意思是“遺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話:“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過來說明韓信不可能(kěnéng)謀反。另外,與陳豨密謀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內應,也顯得很小兒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兒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說這是呂后等人的誣告。密謀造反與事實不合。參照《陳豨傳》中記載,陳豨并沒有謀反,而是被逼迫造反,還有其他種種理由。第四十四頁,共56頁。三、學習第11段:論贊1、誦讀論贊,教師正音,糾正句讀。2、難句疏解(1)假令韓信學道歉讓,不伐(夸耀)己功,不矜(自滿)其能,則庶幾哉,于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hòushì)血食矣。(2)不務(致力)出此,而天下已集(通“輯”安定),乃(卻)謀叛逆,夷滅(誅滅)宗族,不亦宜乎!第四十五頁,共56頁。太史公評論(pínglùn)(一)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內容?(二)其中“天下已集,乃謀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三)有一個版本中,把“不亦宜乎”改成了“不亦惑乎”,你認為哪一種好,為什么?首頁上一頁下一頁退出第四十六頁,共56頁。3、問題(wèntí)探討: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內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謀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明確:有三點內容:布衣時志與眾異;沒有做到“謙讓”;在天下安定時密謀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謀叛逆”一般認為是反話:“謂淮陰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銘)“天下已集,豈可為逆于其必不可為叛之時?而夷其宗族(zōngzú),豈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讀此數語,韓信心跡,劉季呂雉手段昭然若揭矣。”(李笠)第四十七頁,共56頁。請閱讀《史記》的其他記述,古人與今人對韓信之死的評價,討論交流:韓信為什么會被殺害?討論交流:首頁上一頁下一頁退出第四十八頁,共56頁。明確:1、功高震主。2、狂妄(kuángwàng)傲慢,樹敵太多,單槍匹馬。3、恃才放曠,君主對他早有猜忌。4、殺功臣是封建社會的普遍現象。殺韓信是呂后和蕭何等干的,劉邦并不知情,當他知道后“且喜且憐之”,心情很復雜,也很真實。四、思考:韓信(hánxìn)為什么會被殺害?
蕭何(xiāohé)追韓信處第四十九頁,共56頁。五、司馬遷借助《淮陰侯列傳》要表達(biǎodá)的一種獨特的歷史觀:
統治者心狠手毒(xīnhěnshǒud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韓信湖第五十頁,共56頁。帥才不及帝王術魏明倫韓信是天才的軍事家,但不是成熟的政治家,更不是偉人典范。韓信好名,近似楊秀清。未央宮誅韓信雖是冤案,但也不乏韓信自身的致命弱點。后人同情他,卻并不十分敬仰他。令人(lìnɡrén)惋惜的是韓信的佼佼帥才和赫赫戰功竟落得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下場。
第五十一頁,共56頁。易中天《漢代風云人物·韓信成敗之謎》:韓信,一代名將,曠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掙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戰斗中奮進,在勝利中沉淪。他在最能夠背叛劉邦的時候忠貞不貳,卻在最不可能反叛時涉嫌謀反。正如司馬遷所說:“天下已集,乃謀叛逆。”因此,有人認為韓信釜底抽薪謀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認為其造反證據確鑿(zhèngjùquèzáo),還有人認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這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韓信作為我們英雄時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負重,他的自強不息,他的叱咤風云,甚至他的猶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記憶,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第五十二頁,共56頁。作業:1、仿寫:讀《游俠傳》即欲輕生(qīngshēng),讀《屈原賈誼傳》即欲流涕,讀《莊周》、《魯仲連傳》即欲遺世。初讀《淮陰侯列傳(li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國勞務合同免責協議書
- 2025年JAVA語言特色分析的試題及答案
- 昆明市紅云醫院財務審計科招聘考試真題2024
- 養殖合伙投資協議書合同
- 環保設備生產合同協議書
- 迎戰考試的文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九中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5年C語言考試重要知識框架試題及答案
- 解除購房合同協議書范文
- C語言與人工智能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企業彈性工時勞動合同范文
-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3.1.3開花和結果》同步測試題(附答案)
- 新員工的管理培訓
- 新版進口報關單模板
- 2025年物業合同補充協議范本:物業小區公共收益分配及使用協議3篇
- 《中醫體重管理臨床指南》
- 人教A版(2019)高中數學必修第二冊第8章 立體幾何初步-小結(2)空間中的角【課件】
- 銀行業務專家競聘述職模板
- 2025年中國鐵路廣東廣州局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一年級100以內進退位加減綜合口算題
- 2024年電動汽車薄膜電容器市場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