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客路中學高二政治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14年10月25日罕見的月全食天象亮相,對于這次月全食的時間和最佳觀測地點,許多天文機構及專家早有了精確的預報,與古時人們不能認識其現象與本質形成鮮明對比。從哲學的基本問題看,這體現了A.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
B.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C.哲學是世界觀和體方法論的統一
D.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參考答案:D2.黃山作為世界自認與文化雙重遺產,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其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和精品薈萃的黃山藝術,對各方游客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表明(
)A.文化只能存在于自然之中
B.自然中不存在文化C.文化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
D.人們參與文化活動就是為了享用文化參考答案:C3.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八卷二十篇,是中華的“家訓之祖”,有“篇篇藥石,字字龜鑒”之譽。在《顏氏家訓》的影響下,下起士庶,上至宰相,乃至帝王之家,多有自訂的家訓。梳理歷史上的這些家訓,可以(
)①引領中華文化走向偉大復興
②起著維系社會生活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③保證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
④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汲取重要養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參考答案:D4.以下觀點含有歷史唯物主義道理的有:①世道變則觀念變
②歷史是沿著偉人劃出的軌道譜寫的③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④英雄造時勢A.①
B.①③
C.①②
D.①④參考答案:B5.《紅巖》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閱有關檔案、走訪烈士的戰友、搜集先烈們感人事跡的基礎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這啟示我們要①堅持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②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③堅持主觀與客觀相統一
④重視做好量的積累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6.“佛教的傳入,對我國傳統文化是一個補充。我國的傳統文化的形成象海綿一樣,吸收了所有有意義的外來文化”。這反映了我國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A.時代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多樣性參考答案:B7.下列屬于規律的是①太陽從東方升起
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
③小王每天5點起床
④新陳代謝
⑤水往低處流
⑥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⑦社會主義制度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
⑧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A.②④⑥⑧
B.②④⑥
C.②④⑥⑦
D.②⑤⑥⑦⑧參考答案:B8.M國2011年某一時期,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為5萬億元。由于生產的發展.2012年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增加20%,但實際上流通中的紙幣量為8萬億元,這時紙幣的貶值幅度為____;其他條件不變,2011年27元的A商品,2012年的價格應是____元。A.75%
36
B.25%
36
C.25%
20.25
D.33%
20.25參考答案:B9.網上曾經流傳一個帖子,“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不是什么名表豪車,而是生生不息的信念、點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質等。其理論依據在于①理想、信念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②高昂的精神使人振奮,萎靡的精神讓人頹廢③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決定作用④發揮意識的主觀能動作用,有利于獲得成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意識的能動性。材料強調意識的能動作用,②④本身正確且符合題意。①③表述錯誤,意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特點,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有調節和控制作用。本題選D。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等成語體現的哲理是A.要重視質的飛躍 B.要重視量的積累 C.量變是質變的結果 D.質變是量變的前提參考答案:B11.有人說:“互聯網上有點雜草在所難免,但不能有毒草”。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A.網絡文化都是我們倡導的先進、健康有益的文化B.應該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C.應借鑒外來文化,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D.應倡導經典文化,抵制和拒絕流行文化參考答案:B12.以前,人們通常認為植物不像人和動物一樣具有“記憶力”.近來,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照射到一片葉子上的光,能夠讓整株植物作出相應的反應。科學家認為,植物可以用“電化學信號”在葉子之間傳遞光強和光質信息,這種反應方式和人的神經系統的反應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記住”光線中的信息并作出反應,進一步佐證了()①任何物質都有反應特性②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質具有同樣的反應特性④物質的不同反應形式之間具有聯系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B【考點】意識的起源和生理基礎;意識的內容和本質.【分析】本題考查:意識的起源和生理基礎、意識的本質和內容.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是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生物的反應形式(刺激反應、感覺和心理)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前提.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解答】①正確且符合題意,經科學實驗驗證,無論植物還是動物對外界刺激物都有自身特殊的反應,故①入選;②說法有誤,人的神經系統對外部刺激物質的反應與意識的“反映”是有區別的,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而不是反應形式,故②不能入選;③表述有誤,植物對光的反應方式與人的神經系統的反應方式僅僅“相似”而非相同,故③不能入選;④正確且符合題意,題中材料“植物可以用‘電化學信號’在葉子之間傳遞光強和光質信息,這種反應方式和人的神經系統的反應方式非常相似”,說明物質的不同反應形式之間具有聯系性,故④當選.故選:B.13.哲學上的物質概念是指(
)A.具體的物質形態
B.無法被人感知的客觀存在C.人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D.在意識之外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參考答案:D14.教育部發布貫徹《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要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甲認為,這樣可以化解漢字書寫危機;乙認為,在鍵盤時代學書法是浪費時間。據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甲的合理之處在于認識到傳統文化是文化發展的根源②乙的不足之處在于漠視了新媒體時代書法的文化價值③書法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形成完美人格④書法教育傳遞傳統文化的精神,培養審美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D15.發一條短信指令就能讓在家“待命”的電飯鍋開始煮飯;通過電腦操作,智慧家居里的電視機、節能燈、電冰箱都會按要求開關;醫生能遙控測量病人體溫……用上“物聯網”技術,這些原本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生活場景,就能輕松變成現實。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B.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C.人們可以根據需要創造新的聯系D.人們能夠通過實踐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參考答案:D16.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快遞業也獲得了迅猛發展,但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快遞業務量暴增產生“爆倉”、“暴力分揀”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凸顯,影響了整個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①使國有企業參與快遞業
②進一步完善市場規則
③發揮市場調節的基礎作用
④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參考答案:D17.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西方的“文藝復興”等思想運動中,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其中相互激蕩,既催生了社會變革,也促進文化的發展。這說明(
)A.思想運動是影響文化發展的根本因素
B.思想運動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C.每一次思想運動都促進了文化的向前發展
D.文化運動也影響了思想運動的開展參考答案:B18.2012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講話時都強調: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興則民族興,人才強則國家強。選用人才既要有格又要無格,拘泥于一格,會壓制人才;沒有一定的格,無法把握人才的標準。材料中強調的“有格與無格”體現的哲理是①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
②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④矛盾的對立性與統一性辯證關系原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D19.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網民習慣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發表意見和建議,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建立網絡輿情監測體系,對網絡輿情進行分析、研判和處置。政府重視網絡輿情的原因是①民意是正確決策的重要信息資源②依法行使表達權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③社會監督是促進廉政建設的重要途徑④網絡是依靠公民權力監督公共權力的重要平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A20.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禮節各不相同。這表明A、特定的文化環境是由特定的經濟環境決定的B、文化環境不同,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C、不同的文化環境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D、各民族的禮節不同,反映的內涵也完全不同參考答案:C21.自2011年7月1日起,《社會保險法》正式施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廣大人民群眾對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有了更高的期許,這是立法的經濟、社會和群眾基礎。社會保險制度經過近二十年的改革和探索,為社會保險立法提供了實踐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保險法》出臺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材料體現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哲理是
①正確的社會意識促進社會的發展
②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③人民群眾的意愿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④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D22.2012年1月1日起,國家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2013年8月1日,“營改增”推廣到全國試行。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正式納入營改增改革試點。我國開展營改增改革試點體現了A.整體和局部的辯證關系
B.重點論和兩點論的辯證統一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D.運動和靜止的辯證統一參考答案:C23.2011年10月英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從骨髓中提取的干細胞制成了數以千萬計的紅細胞。在未來20年,計劃每年生產約113萬升的“人造血”來滿足國家醫用需求。這說明人類①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實現聯系的前提條件
②在改造客觀世界時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
③能根據固有聯系建立事物之間新的聯系
④能使骨髓和干細胞之間建立有利的聯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參考答案:B24.被推翻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曾經哀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滅了法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A.哲學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導社會變革B.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C.啟蒙運動使歐洲文化發展達到了頂峰,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D.哲學為社會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參考答案:A25.影片《江北好人》是迄今為止第一部以蘇北方言為主要對白的優秀國產影片。片中沒有壞人,只有好人,這部戲似乎沒有矛盾沖突,而這又恰恰是劇作上的大忌。于是編劇就用“誤會法”來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整部戲劇情緊湊、高潮迭起,特別好看。這告訴我們A.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B.文化創新可以促進文化的繼承C.文化創新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
D.文化創新是文化實踐的源泉和動力參考答案:C26.中央電視臺面向社會公眾征集創意,陸續創作出一批新的公益廣告,如:愛的表達方式----Family=FatherAndMotherILoveYou,表達出“感恩父母從現在開始,有愛就有責任”的主題。以真摯感人的話語喚起人們內心的公德意識和行動信心,闡釋了“公益廣告也是一盞燈”的中心思想。“公益廣告也是一盞燈”主要說明A.文化能影響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C.文化能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D.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參考答案:A27.2011年10月28日至31日,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以促進海峽兩岸圖書交流與合作為主題的第七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也同期舉行。本屆博覽會參展規模與成交額均創歷史新高。材料體現的文化傳播的途徑有()。
①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②通過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來傳播文化③通過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來進行文化傳播④通過展銷圖書的文化活動來進行文化傳播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參考答案:D28.瓊州勝景五公祠有副膾炙人口的對聯:“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后其所樂,但愿群才奮起,莫負斯樓。”這副對聯生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中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超然胸襟
④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頑強斗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B二、材料論述題(共3題,共44分)29..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十二五”規劃建議。根據下述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會議指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全會指出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科學把握發展規律,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材料二:十七后五中全會公報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結合材料一,分析我黨在擬定“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是如何體現意識能動作用的。(12分)(2)請你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談談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的今天,應如何發展我們的先進文化?(8分)參考答案:(1)①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十二五”規劃建議的提出,體現了意識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性和創造性。②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能夠正確反映物質。全會分析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③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全會指出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④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生理活動具有調控作用。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體現了意識對生理活動的調控作用。(2)①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②要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④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構建和諧社會。30.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十二五”規劃建議。根據下述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03年、2009年我國收入分配狀況指標2003年2009年年均增長速度GDP13.58萬億元25.73萬億元10.8%財政收入2.17萬億元5.13萬億元2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13786元9.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622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