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學不僅僅是法律2015年09月23日06:46
法制網-法制日報分享添加喜愛打印\o"加大字號"增大字體\o"減小字號"減小字體法學,法治,是法律,但不僅僅是法律,不僅僅是法律條款,不僅僅是司法判決,適用法律也絕對不是機械地拿法律條款來比對現實生活,像做數學題那樣去計算法律的結果。□王振民我們在這里舉行開學典禮,熱烈歡迎法學院復建后第20批學生入學。今年我們共錄取新生三百八十四人,包括本科生、法學碩士研究生、中國法LLM學生和博士研究生。新生來自全國所有省、直轄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還有近二十個國家,法學院好像一個小聯合國。恭喜大家取得你們人生一個關鍵的成功,跨進清華的大門!法學院目前有全職任教教師七十人,有近百名兼職教師(兼職研究生導師)。我們還有四十余名從事行政工作的同事為大家服務。今天有一些教師代表出席會議。這是一支非常優秀的學術團隊,今后慢慢大家都會熟悉起來。這是我第8次以院長身份做開學典禮講話。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我們法學院迎來了復建20周年,與在坐的很多同學同齡。10月10日我們將舉行法學院第二棟大樓開工儀式和慶祝法學院復建20年的大會。你們在校期間,將會見證這棟大樓的“成長”和完工,見證法學院的再次喬遷之喜。今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元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大家來到這里學習法學,有特殊的意義。這里是法學院,大家來這里是為了學習法學。那么,法學是什么?法學當然是法律,你們來這里就是為了學習法律。相信大家對未來幾年如何學習法律已經有很多想法、規劃和期待。的確,法學首先是法律,法治首先是法律,學習法學當然要認真學習法律。不管法學、法治有多少種含義,最基本的含義還是指向法律,我們要學習、研究各種法律制度,認真琢磨、鉆研每一個法律條款、每一個司法文書。不能離開法律談法學,離開法律談法治。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地方把法學院干脆叫做“法律學院”的原因。但是,我告訴大家,法學,法治,是法律,但不僅僅是法律,不僅僅是法律條款,不僅僅是司法判決,適用法律也絕對不是機械地拿法律條款來比對現實生活,像做數學題那樣去計算法律的結果。法學法治最本質的內涵法治最重要、最本質的內涵是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法律和法治的生命,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法治。同學們會問:難道還有與公正無關的法律和法治嗎?有的,有一些立法確實是經過法定立法程序成為正式法律的,然而這些法律可能會違反基本的公平正義,這就是為什么要求所有法律都不得違憲,要對立法開展違憲審查的原因,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也正是這個意思。有些司法行為包括法院判決和檢察院的起訴或者不起訴決定,似乎合乎法律條款字面的規定,卻顯失公正。最近媒體報道,一位104歲的老人從北京獨行三千里到長沙,探望被刑拘的孫子遭到拒絕,引起很多人討論,警察的做法是否合法不合理,這些法律規定是否違反了基本的人文關懷?如何處理嚴格執法司法與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權之間的關系?所有這些都在拷問、檢驗我們的法治素養和良知良心。有時候你甚至要面對無成文法可依的情況,在沒有成文法的情況下,如果依法治國?如果你是一位行政官員,你要處理的一件事情,也許根本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你怎么辦?如果你是一位法官,你處理的案件也許根本沒有成文法律,你怎么辦?一位資深法官告訴我,他在多年司法實踐中,經常面對無法可依的情況,他必須在沒有成文法律依據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良心良知甚至常識,做出公正的判決。社會不會因為立法機關還沒有來得及立法,就停止運轉,就不產生糾紛;法院也不能因為沒有成文立法,就不受理案件,不解決糾紛。其實,糾紛的解決、法庭的存在可能先于成文法的制定。我們必須承認,盡管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但是在人類生活的某些領域,法律還是鞭長莫及的,而我們的立法也絕對不是盡善盡美,完全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而且立法總是滯后的。依法治國要依的“法律”沒有,或者這些法律顯失公平,我們怎么行政、怎么司法、怎么辦事?那就要根據公平正義的理念,根據良知良心、道德律乃至常識、公理來行政、司法和辦事。這才是法治的本質和基本精神,無論立法、執法、司法都要體現公平正義的理念。law(法律)andjustice(正義)是兩個詞,這本身就說明法律有時可能真的與公正無關,也就是說我們可能面對不公正的法律的存在。法律與公正本應該是一回事,“法律學院(lawschool)”本應該是“公正學院(justiceschool)”,就像“法官”的英文名字叫做“公正”(justice)一樣!這表達了人類對公正美好的愿望,希望法官就是公正的化身和代表。在法治不發達的時候,中國農村大量的民事糾紛是通過調解解決的。誰來評理、調解呢?一定請村里最德高望重、人品正派、有公信力的老人。他們依據什么評理?這些老人自然不懂國法,他只能依據樸素的公平正義的理念定紛止爭。人們接受他們的裁決,不是因為這些裁決符合國法,而是因為它們符合“天理”“人情”。“天理、國法、人情”相結合既是古代中國司法、法治的最高境界,對今天我們建設法治、認識法學、法治的本質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法學是公平正義的學問法學是公平正義的學問,法學是法律,但不僅僅是法律,應是更高位的公平正義;法學院不僅教法律,學法律,更要教公平正義,學公平正義。這才是法學的本質,也是法律和法治的本質。如前所述,法學院準確來講應該是“公正學院”,不應該簡單叫做“法律學院”,就像法官準確地應該叫做“公正”(justice)一樣。我們所講的“法學”“法學院”是很難找到完全對應的英文翻譯的,把中文“法學”一詞翻譯成“law(法律)”是不準確、不全面的,因為法學遠遠不止法律(law),沒有全面準確體現公平正義的內涵和本質。盡管我們永遠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公正,但是我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是永遠不會放棄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抓住了問題的本質。法學是人學,研究人和由人構成的公司企業、社會組織和黨政機關的行為,研究如何解決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的矛盾糾紛,使其和諧和平相處。法學是治國理政的大學問,研究人民與政府的關系、國家的構成和運行、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等等,與國家的前途命運和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法學的復雜可見一斑,遠非“法律”二字所能涵蓋。學習法學絕非記住法律條款了事,需要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功底、道德關懷,需要有愛心,有善心,有誠信,有公平正義的理念,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我們法學院的院訓“進德修業,至公至正”,前四個字講的就是在學校學習的時候,進德第一,修業第二,將來畢業后從事立法、執法和司法,追求至公至正。你們要學好成文法律,學好看得見的法治,也要學好法律之外的“法學”,學好看不見的法治,掌握法治的精神實質。你們要學習文明禮貌,學習積德行善,學習天理人情,學習待人接物,學習如何公平合理地解決復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永遠記住,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的尊嚴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是永恒的法治。幾年后,你們在法律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差距不會太大,智力方面的差距更可以忽略不計,從來不是最聰明的人最成功,然而那些法律之外的“法學”素養、人品德性、人文底蘊、處事方式可能會有很大差別,而正是這些法律之外的差別最終決定你們人生的成敗。同學們,祝你們未來幾年在清華法學院不僅學好法律,而且學好法律之外的“法學”,學好如何做人做事,成為靠譜的公正的人,成為有夢想、有責任、敢擔當、一身正氣、充分正能量的大寫的清華法學人,為法治建設和人類美好未來做出你們應有的貢獻!(本文選自王振民在清華大學法學院201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我心中的法律人2015-09-2306:37:00姚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多元一體、和而不同”原本是中華民族價值觀的精髓,我衷心地希望法律人在法律共同體內能夠率先實踐這個夢想。一個戾氣橫生的社會,誰都不會過得舒坦。法律人有義務以身作則,從自己開始,從法律共同體開始,為社會提供引領。□姚輝我有幸在剛剛過去的這幾年里從事了一段法官職業,借這個機會,我想就這樣一個跨界的的角度,談談我對法科生的期待。先說個案子吧。張三到法院起訴,說李四欠他錢沒還,拿出來的證據,是銀行的轉賬憑證。李四抗辯說,冤枉啊法官,這錢不是我借的,而是他還的,我根本不欠他錢!這兩個說法截然相反,顯然,這兩個人之中一定有一個在撒謊。怎么辦?都說法官的工作其實很簡單,搞清楚兩件事就OK了,判決書里兩個板塊,一個叫“本院查明”,一個叫“本院認為”,說白了就是事實審查加法律適用。但這兩門功課其實都不簡單。我在法院干的時候,很多時間不是在運用我堂堂教授的學問去解決法律適用,而是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像個偵探似的去查明真相,弄得我時常仰天長嘆:俺這哪里是在判案,分明就是在破案!就拿這事兒來說,法官就得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證人證言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查證借貸事實是否發生。這是非常復雜的,有人甚至還主張,實在查不清了就上手段,在民事訴訟中動用測謊儀……腦洞大開有沒有?所以說親愛的同學們,法律人不是那么好當的,作為一個法科學生,你們從現在起就要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力,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有足夠的細致和耐心,去應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現實。法律人的基本素養當然,光會推理,是當不好一個法官的。法律人最基本的素養,是你還得擁有系統、全面、優秀的專業知識。回到這個案子,如果用完上面那些手段,案情仍然撲朔迷離,那其他方法就得登場,比如運用證據規則,通過舉證責任的分配來接近事實。那么問題來了,究竟誰應該負舉證責任?有人說,原告不能僅依據銀行的轉賬憑證就提起訴訟,他至少還得說清楚這錢是怎么轉到被告賬上去的吧?所以一旦被告說了NO,原告就得繼續承擔進一步的舉證責任。可也有人說,是你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那被告不能光講故事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才是。待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之后,原告再來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你看,這原本分明是個民法合同法上的糾紛,可是這時候需要你調動的卻是訴訟法上的腦筋。所以同學們,念法律一定要全面,知識要系統,專業要扎實,不能光練實體不講程序,也不能光說理論不聯系實際,要海納百川兼收并蓄,各種營養都要汲取,例如具體到上課這件事兒,萬不可因為老師講的東西枯燥,你就逃課打瞌睡。須知,法學院的課程設置是一個完整的訓練體系,那些在你現在看來味同嚼蠟面目可憎的玩意兒,在你需要構筑的知識體系里其實都是不可或缺的。還說案子。我們現在姑且采納第二種意見,把舉證責任按到被告頭上,但是有人提出來了,這可能不公道。假如這個張三真是個壞蛋,他明明是轉賬還人家李四的錢,現在又胡說是他出借給人家。那李四豈不是冤死了?可是如果你這么去假設,同樣的不公平也會發生,因為,如果李四是個壞人呢?諸位,討論到這一步我們已經上升到了法哲學的層面,我要跟你探討的已經是人性善惡、誠實信用、公平正義這樣的高精尖,需要你施展的已經不是教義學上的定理定律而是方法論上的價值判斷利益衡量。說到人性的假定,實話說我有時候真的會很悲觀地認為,如果人心壞了,規則再好也枉然,所謂防君子不防小人,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可是你能否就因此而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摩人呢?你看,法學其實就是人學,這也正是我們法律人皓首窮經,把自己整個生命和全部熱情都獻給法學的動因之一,是法學的魅力所在。所以我要跟你說,不管你是自愿、還是被迫地選擇了法學、選擇了這個法學院,一旦走進了這扇門,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和投入,因為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的天分所在。更何況,作為一門學問,作為一門講求公平正義、人情練達的藝術,法學實在值得你耗盡一生去尋味和追求。法律人該如何相處最后,也是我今天最想講的,其實不是法學本身,而是一個專業之外的話題。既然已經說到了人與人的關系,那我感興趣的就是,法律人應該如何相處。我剛才一直在講法律人,在座的各位,將來出去肯定不會都去做了法官或者法律學者,你們可能是檢察官、可能是律師、也可能是企業的法務,甚至有可能去從事了其他的職業。但是,只要你有過法學院的教育背景,大家就都屬于法律共同體,就都是法律人。我來之前特意去網上問了問“度娘”,關于法律共同體的詞條是這么寫的:這一群體由于具有一致的法律知識背景、職業訓練方法、思維習慣以及職業利益,從而使得群體成員在思想上結合起來,形成其特有的職業思維模式、推理方式及辨析技術,通過共同的法律話語(進而形成法律文化)使他們彼此間得以溝通,通過共享共同體的意義和規范,成員間在職業倫理準則上達成共識,盡管由于個體成員在人格、價值觀方面各不相同,但通過對法律事業的認同、參與、投入,這一群體成員終因目標、精神與情感的連帶而形成法律事業共同體。我必須向這位撰寫者致敬,他寫得確實太精辟了,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法律人,最理想的共同體。但是在我自己的體會里,法律人之間的相處,似乎并不這么和睦,我們熟悉的情境是,學者看不起法官檢察官,覺得他們不懂理論,只會胡來,課堂上拿某個判例或者某個司法解釋開涮,常常是教授們的拿手好戲;反過來,法官檢察官們也不大看得上學者,覺得你們只尚空談,根本不解決現實問題。總之法官、檢察官、律師、學者彼此之間有形無形地壁壘分明;更可怕的是有意無意地還要刻意保持彼此之間的界限和距離。比如有一次我在法學院做講座介紹我參與制定的一個司法解釋時,居然清晰地聽到最后一排有個人跟他旁邊的人說道(他顯然并不介意我聽到):“這家伙已經徹底被(法院)同化了!”這老兄一定覺得,我是學者隊伍里可恥的叛徒,已經完全站到對立面去了。他大概覺得,作為一個學者,就算做了法官,我也應當與后者保持距離,應該始終是一個批判者甚至搗亂者。可是我想問:這樣真的好嗎?我不否認,作為法律人共同體,我們彼此的關系里除了思想的融合和理念的一致之外,當然也包括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涉外公證講座》課件
- 四川民族學院《文學風格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海洋大學《景觀建筑與外部環境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二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高考考前質量檢測試題三(5月模擬)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灌云縣高中名校2025年高三延長假期綜合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丹東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2月份自測歷史試題含解析
- 昔陽縣2025年小升初總復習數學測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鄱陽縣第二中學2025年初三五月份適應性考試物理試題(文史類)試題含解析
- 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綜合英語I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連云港華杰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高考考前最后一卷英語試題含解析
- 抖音火花合同電子版獲取教程
- 2024年《關稅法》要點解讀
- 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記敘文復習之人物形象分析》課件
-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測試七年級歷史試卷
- 風機性能綜合測試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的開題報告
- JJG 365-2008電化學氧測定儀
- 期中模擬測試卷(試卷)-2023-2024學年一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隱形防護網應用技術規程》
- 民宿服務培訓課件
- 公路養護安全意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