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之個人總結2023年_第1頁
三下鄉之個人總結2023年_第2頁
三下鄉之個人總結2023年_第3頁
三下鄉之個人總結2023年_第4頁
三下鄉之個人總結2023年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下鄉之個人總結2023三下鄉之個人總結

2023年7月2日,炎炎夏日,我作為其中一員,跟隨南昌航空大學經濟治理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效勞隊,來到江西省宜豐縣黃崗山墾殖場進展實踐調研活動。本次“三下鄉”以“為祖國勤學修德,以實踐明辨篤實”為主題,由經管學院李言金教師帶隊,團委副書記李夢領隊,經管學院其他學生干部參加。這次“三下鄉”,是在去年經管效勞隊實踐調研的根底上,對宜豐縣的再一次回訪。為期6天的實踐調研活動,我們參觀調研了黃墾山山背分場、華太藥業,探望走訪困難戶、參觀禪文化館和竹博物館,收獲良多。

動身預備

好的預備就是好的開頭。動身前一個星期,通過詢問本地同學、上網查詢資料,我了解到,江西黃崗山墾殖場,位于江西省宜豐縣境北部,總場場部坐落在潭山鎮,東南接同安鄉、西鄰黃崗鄉(官山自然愛護區)、西南與雙峰林場相連、北與銅鼓、修水、奉新三縣相連,全境面積76.5平方公里。近年來黃崗山墾殖場實行企業改制,對全場所屬工業企業“實施國退民進,實現民有民營”的戰略,推動場內企業的進展,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工業經濟逐步起死回生,到2023年形成了擁有50余家民營實體,以“醫藥化工為龍頭,機械制造、環保造紙、竹木加工”為重點的四大產業構造的工業格局。同時在位于縣城城東區的宜豐良崗工業園,圈劃了一個黃墾工業區,建立了以場內陳家坪工業園到縣工業園黃崗山工業區的黃崗山工業經濟進展圈,工業氣候已初步形成,為客商投資、能人創業搭建了良好的進展平臺。這為接下來的行程打下良好的根底。

抵達基地

7月2日,效勞隊從南昌航空大學動身,下午5點左右到達江西省宜豐縣潭山鎮中心小學,即本次“三下鄉”活動的活動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潭山鎮中心小學“大變樣”,裝修一新。原來,縣****重視根底教育,投資400萬建立小學。小學校長熱忱地接待了我們,表示我們的到來,并把我們安置在清爽的小學宿舍里,賜予全面的關懷和照看。隊員們經過一天的顛簸,開頭熟識環境、洗漱以及休息。潭山鎮舒適的氣溫、光明的星星、熱忱的當地居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旅途中的疲乏一掃而光。

調研進展中

第一站:黃肯山山背分場

7月3日上午8點,在宜豐縣黃崗山墾殖場何主任的帶著下,效勞隊來到墾殖場山背分場,分場的任書記盛情接待我們。大雨滂沱,仍舊擋不住隊員們“下鄉”的熱忱和決心。

據了解,當地農田目前不是農夫在播種耕耘,而是承包給外地人進展大規模統籌經營,支付給農夫肯定的租金。這樣一來,農夫、承包商到達雙贏的局面。這樣的經營模式,為宜豐縣經濟進展、生態建立、稅收的增加做出奉獻。當地農產品主要銷往外地。最終,任主任以自己為例,感慨地告知隊員們作為一個基層干部的困難和榮譽,“需要時刻保持黨性,繃緊那根弦,記得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我鄙視任主任堅持原則、樂于奉獻的優秀品德。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底。山背分場之行,讓我們走出書本理論,深入基層,真正了解種植業、養殖業等進展狀態。我熟悉到,一個國家和地區只有保證農業建立進展不落后,才能解決其“吃飯”問題,為其他建立打下根底。

其次站:華太藥業

7月3日下午3點,效勞隊一行抵達宜豐縣“龍頭企業”華太藥業,王盡忠總經理熱忱隊員們的到來。華太藥業原身“江西黃崗山制藥廠”,2023年12月被江西華太集團****重組,是一家集制藥工業及醫藥研發為一體的民營企業.

華太藥業研發的創新中藥”金丹附延顆?!?右旋糖酐鐵分散片均獲得了國家專利創造,市場占有率極高,全國屬華太藥業獨有。隨后,王經理帶著大家參觀廠房設施。

由于大多數藥品是中成藥,使用完的藥渣、廢料等被埋入土里,肥沃土壤。因此,真正做到了無污染,是一個生態環保型企業?!拔覀兊乃幉脑鲜菑耐獾剡\進來的,不占用本地資源;藥品加工需要勞動力,工人是本地的,為本地解決就業問題;最成品賣到外地,不傾入本地市場,也沒有污染”王總經理這樣介紹到。華太藥業在謀求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開展公益事業。如建立華太盼望小學等等。

參觀華太藥業,我深深體會到,對一個企業來說,創新是動力和源泉;生態、環保是保證;積極擔當自身的社會責任、回饋社會是口碑。

第三站:愛心社

7月4日下午2點,通過與宜豐縣相關人士對接,******帶著大家來到宜豐縣愛心社。愛心社于今年5月成立,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是已經有202300名成員,且舉辦“母親節”、“護送高考生”等大型活動,幫忙很多的貧困家庭。愛心社是民間愛心人士自發組織起來的民間組織,分散了宜豐縣很多人的愛心。來到這里,最大的感受是原來在這個急躁的時代,樂于奉獻的人仍舊存在。他們分散成一股力氣,幫忙需要幫忙的人,同時通過媒體等手段,賜予其他人啟發。

第四站:走訪困難戶

7月4日下午4點,在宜豐縣電視臺以及愛心社的幫忙下,效勞隊探望困難戶吳爺爺一家。吳爺爺今年65歲,思想匯報專題病魔纏身無勞動力量,與兩個剛上小學4年級的兒子一起生活。由于無法勞作,一家三口僅靠****救濟過活。一個月100多元的生活費,使他們一天只吃一頓飯,孩子沒有鞋子、衣服穿。家里黑乎乎的墻上貼著兩兄弟做家務的值班表,每天安排做飯、洗衣、掃地等等家務。家里至今沒有自來水,用水靠挑。效勞隊給吳爺爺家送去大米、油、面條,并幫忙他們一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孩子功課、清掃,、挑水等。

這次走訪困難戶,切實看到困難戶家庭的貧困、不易和無所依靠;啟發像我一樣的大學生,在將來生活中,多去關懷關心這些社會弱勢群體,并努力盡自己的一份力氣。

感受與收獲

“三下鄉”開頭前,我有所擔憂,可怕與小伙伴相處不來,可怕生活不習慣、工作開展不順當。然而,一踏上旅程,這些擔憂隨著一路歡聲笑語慢慢煙消云散。我仍舊記得,每到一處地方,隊長李夢會點名;我仍舊記得,****員細心地問我“袁穎,吃不吃得習慣?”;我仍舊記得,與杜妍一起走夜路,我倆都差點摔倒卻格外快樂的樣子;我仍舊記得,陶懷柔學妹一刻不停地拿出手機發微博,支持我的工作;我仍舊記得,宣傳組成員一起審稿、改稿,不埋怨、快樂和我一起熬夜?;蛟S在“三下鄉”之前,我們這些人來自學院里的各個班,彼此不熟識,但是在“三下鄉”之后,那些生疏、隔膜慢慢消除,在******的帶著下,我們成為一支可以稱之為“團隊”的隊伍,相互鼓舞,互幫互助,最終完成任務、升華感情。

雖然我由于個人緣由,提前回到南昌,并沒有把行程走完。可是,走訪宜豐縣四站行程,我已經很滿意了。四站行程,四個不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