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5"\h\z\o"CurrentDocument"第一章前言 4\o"CurrentDocument"課題的研究背景及意義 4\o"CurrentDocument"1.1.1課題背景 4\o"CurrentDocument"1.1.2研究意義 4\o"CurrentDocument"1.2國內外的研究情況 5\o"CurrentDocument"1.3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9\o"CurrentDocument"第二章海拔高度對電氣設備外絕緣影響的試驗及分析 10\o"CurrentDocument"2.1大氣中各有關參數的關系 102.1.1水汽部分壓力與絕對濕度的關系 10\o"CurrentDocument"2.1.2絕對濕度與相對濕度的關系 11\o"CurrentDocument"2.1.3絕對濕度與比濕的關系 12\o"CurrentDocument"不同海拔下濕度對電氣設備外絕緣影響試驗及分析 13\o"CurrentDocument"2.2.1情況簡述 132.2.2濕度對放電電壓影響的試驗情況 132.2.3試驗結果分析 15\o"CurrentDocument"不同海拔的相對空氣密度對外絕緣放電電壓影響的試驗及分析 152.3.1國內外試驗研究結果: 15\o"CurrentDocument"2.3.2實驗結果分析 17\o"CurrentDocument"第三章海拔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影響的校正 18\o"CurrentDocument"3.1常用的幾種校正方法及公式 18\o"CurrentDocument"3.1.1傳統的校正方法(IEC校正法) 18\o"CurrentDocument"GB311.1-83的修正方法 18\o"CurrentDocument"3.1.3國家電力行業標準(DL/T620-1997)的校正方法 193.1.4“比濕”綜合修正系數法 20\o"CurrentDocument"常用的幾種校正方法分析 213.2.1傳統的校正方法(IEC校正法)分析 21\o"CurrentDocument"GB311.1-83與DL/T620-1997的修正方法分析 22“比濕”綜合校正法分析 22\o"CurrentDocument"校正方法的試驗驗證 223.3.1人工氣候室模擬試驗數據 233.3.2三種校正方法對試驗數據的校正計算 243.3.3校正結果分析比較 24\o"CurrentDocument"3.4本文校正方法的選擇 26\o"CurrentDocument"第四章空氣絕緣間隙的計算 27\o"CurrentDocument"4.1空氣絕緣間隙與海拔高度的關系 27\o"CurrentDocument"4.2云南llOkV彌勒新哨輸變電工程空氣絕緣間隙計算 27\o"CurrentDocument"4.3工程實際應用情況 30\o"CurrentDocument"第五章結論與展望 3l\o"CurrentDocument"結論 3l\o"CurrentDocument"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3l參考文獻 33第一章前言課題的研究背景及意義1.1.1課題背景高海拔地區大氣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強度的影響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多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此一直進行試驗研究;其中以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做的試驗研究最多,近幾年意大利、墨西哥和南非也進行了聯合試驗;他們的試驗研究幾乎都是針對長空氣間隙,并著重進行操作波的實驗。我國從1965年起開始開展這項試驗研究工作,其中有三次是較大規模的試驗。前兩次是為修改國標GB311-64提供依據。目前進行的是高海拔地區三大氣象參數(氣壓、濕度、空氣密度)綜合對設備外絕緣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以前在高海拔地區大氣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研究中,以及在IEC標準和國標GB311-83中,濕度參數都選用絕對濕度。但在處理濕度對放電電壓的影響上,又與相對空氣密度分開。這就是說,濕度校正系數Kd是在相對空氣密度8=l的條件下得到,而相對空氣密度校正系數Kh是在絕對濕度H=11g/m3的條件下得到;它忽略了相對空氣密度8變化對濕度校正系數Kd的影響,以及絕對濕度H的變化對空氣密度校正系數Kh的影響。不能真實地反映大氣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程度,所得綜合校正系數偏大。本題以高壓輸電外絕緣放電基礎理論研究為依托,通過云南中試所的工程試驗以及云南地區110kV輸電線路的工程實踐,深入研究溫度、濕度和空氣密度等對空氣間隙放電特性的影響,比較現有的各種校正方法的優劣,從中選擇較精確的校正方法,進一步完善、發展高海拔,低氣壓下空氣間隙擊穿特性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空氣間隙放電理論。1.1.2研究意義我國西部能源(尤其是水電開發)的大規模開發加速了高海拔地區輸電線路外絕緣的研究。我國的西部地區包括新疆、青海、寧夏、甘肅、陜西、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廣西和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區),面積約為597.6萬多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62%以上。西部地區地域廣闊,平均海拔高度較高,大多數地區的海拔超過1000m,許多地區的海拔超過3000m,其經緯跨度大,地形、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區內氣候條件差異顯著,西北干旱少雨、西南溫濕多雨、青藏高原寒冷。如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左右,云貴、黃土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2000m。這些復雜的地域環境和氣候特征給輸電線路外絕緣的選擇提出了許多急待解決的技術難題。隨著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西部地區的特殊環境條件(如高海拔)必將影響我國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隨著電壓等級的提高,輸電線路的外絕緣問題尤其是長空氣間隙放電特性問題將是我們必須面臨的技術難題。對于西部超、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需要合理選擇空氣絕緣間隙,參照青藏鐵路建設的情況,青藏鐵路沿線使用的是110kV交流輸電線路,平均海拔超過4000m。例如,青藏鐵路預留電氣化鐵路的隧道凈空高度按現有標準修正,則需7200mm,僅風火山隧道,如果凈空高度增加100mm,則其土建費用增加0.7億元。因此,合理選擇電氣絕緣的空氣間隙距離對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國內外的研究情況國內外現有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海拔高度的增高,氣壓和溫度都將下降,相對空氣密度減小,但海拔高度相同而地理位置不同時,相對空氣密度也不一定相同。從我國高原各氣象站(臺)的累計年平均氣壓值求出5000m以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變化關系為:(1-1)P=1013e-0.12H(1-1)同樣,相對空氣密度也隨著地理位置的變化而不同。云貴、青藏高原的相對空氣密度為:(1-2)5=e—0.1042H(1-2)而山西、黃土、蒙新高原的相對空氣密度為:5=5=1.051e-0.115H(1-3)式(1-1)?(1-3)中,P為氣壓,kPa;8為相對空氣密度;H為海拔高度,km。若用海拔高度H與氣溫T綜合反映相對空氣密度8的變化,經驗公式為:6=(1-aH/TO)4.26 (1式中,a為空氣溫度梯度,取0.0065r/m;T0為參考標準條件下的絕對溫度,293K;H為海拔高度,m。國外標準及參考的修正方法1991年N.L.Allen和M.Boutlend進行了濕空氣中流注發展場強的研究,提出在高海拔條件下濕度不但影響放電電壓,同時還影響施加電壓的波頭長度。關于濕度對于雷電沖擊放電影響的研究同樣可以應用于直流和操作沖擊電壓的研究。1994年GuanZhichengHuangChaofeng研究了4.5cm棒-板短間隙在20?101kPa范圍內的放電特性,認為極性效應主要是由于棒電極附近所積累的空間電荷的作用。隨著氣壓的下降,針電極附近空間電荷的運動變得容易,帶電離子很難積累在針電極附近,因此極性效應減弱。直流50%擊穿電壓的極性效應隨著氣壓的下降而減小,當氣壓降到20kPa時,正、負極性的擊穿電壓相等,試驗中的直流正極性時的擊穿電壓值等于交流耐受電壓值。1998年P.A.CalvaandF.P.Espino通過試驗研究指出IEC-60和其修正標準中采用的空氣密度和濕度修正方法并不適用于高海拔地區,IEC-60標準所基于的預擊穿流注發展場強隨著空氣密度的變化而線性變化的物理模型不適用于高海拔地區,高海拔條件下的所應用的流注發展場強的模型難于解釋高海拔和濕度的綜合效果。試驗結果與IEC-60標準所計算出來的結果偏差大于10%,空氣密度對電暈放電起始電壓的影響不大,并根據在海拔2240m(相對空氣密度0.77)直流和操作沖擊電壓的試驗結果來說提出了如下半經驗公式:對于操作沖擊:(1-5)E=489[61.2+1.36-0.17(h-11)/100](1-5)對于直流:(1-6)E=500[61.4+1.36-1.38(h-11)/100](1-6)1999年JoseGarcia,FernandoHerrara,HelmuthOrtiz對50cm的棒-板間隙空氣密度和濕度對雷電沖擊放電50%放電電壓的影響進行了試驗研究,指出溫度和濕度對正極性放電的影響要大于負極性,IEEE-std4標準中擊穿電壓的修正指數w和m在高海拔地區有明顯誤差,應予從新校正,對于正極性,w=m,對于負極性w=0。(5)2003年P.A.Calva等進行了低氣壓下直流棒-板間隙放電試驗,提出高海拔地區直流放電中流注傳播場強隨著空氣密度減小不是線性變化的,提出如下修正:(1-7)(1-8)(1-9)U二Ed[k+k]s(1-7)(1-8)(1-9)S01 2K=6m1K=1.36-0.83(h-11”U是任何大氣條件下的擊穿電壓,ES0是標準狀況下流注傳播場強;K1空氣密度修正系數;k2濕度修正系數;d是間隙距離;間隙系數S與電壓極性和棒電極的幾何形狀有關。正極性情況下,m=1.4,ES0=500kV/m,平頭棒S=l.Old-0.10,球頭棒S=0.965d-0.33,錐形棒S=1;球頭、平頭和錐形頭三種棒-板間隙擊穿電壓差別海平面狀況下出現在0.5m,海拔2240m時在大于0.8m出現,流注發展場強隨間隙距離的增大而減小。對負極性,m=0.44,ES0=1476.4-1121.91d,K2=0。間隙系數S對錐形棒S=1,平頭棒S=1.25,球頭棒S=0.88+0.49d。負極性時流注預放電最小間隙距離海平面是0.1m,海拔2240m是0.09m,因此對小間隙距離擊穿電壓計算可能出現較大偏差。錐形棒K1=60.446。在所有的間隙情況下,濕度對負極性棒-板間隙擊穿電壓沒有影響。(6)日本原田等人從高、低海拔試驗點完成的相對空氣密度6對空氣間隙和絕緣子串的雷電及操作沖擊50%閃絡電壓U50的影響中提出了相似理論:相對空氣密度①、絕對濕度h時的間隙距離為d的50%放電電壓與相對空氣密度為①、1a2絕對濕度(haQ2?)時,間隙距離為(dQ2?)的50%放電電壓相等。相似定律考慮了濕度因素的影響,與巴申定律相似。對現有長空氣間隙放電過程受空氣密度影響的試驗結果分析表明,當放電主要受正極性流注支配時,空氣密度的影響變小。但這方面的研究結果還遠不如短間隙深入,還需要作大量研究。國內標準及參考的修正方法⑴國標GB311.1-1983推薦,對擬用于海拔高度超過1000m但不超過4000m的電氣設備外絕緣及干式變壓器,在非高海拔地區進行試驗時,其絕緣試驗電壓應為在標準參考大氣條件下進行試驗時的電壓乘以海拔修正系數K,即a(1-10)(1-11)U=UXK
=1X1.1-HX10-4)(1-10)(1-11)式中u為擬用于高海拔地區電器設備在非高海拔地區進行試驗時的試驗電壓,kV;U0為海拔1000m時電氣設備額定耐受電壓,kV;K是海拔修正系數;H是設0a備擬用地點的海拔高度,m(H>1000m)。機械部標準JB/Z102-1971推薦的校正方法為:U[U[1+0.1(H-1)](1-12)式中H是設備擬用地點的海拔高度,km。(3)國家標準GB311-83中,將GB311.1-1964公式中的適用范圍由1000?3500m推廣到1000?4000m,而且對環境溫度高于40°C、設備干燥狀態下時的溫度對外絕緣放電的影響給出了相關修正系數Kt為:(1-13)K二1+0.0033x(t—40)(1-13)t式中t為環境溫度,C。(4)1999年,參照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1852的推薦方法,國家標準GB/T-11022-1999推薦,海拔1000~4000m地區使用的電器設備在低海拔地區進行試驗時應乘以一個海拔校正系數K,即a(1-14)K=em(H-1000)8150(1-14)式中H為海拔高度,m;m為修正指數,工頻、雷電沖擊和相間操作沖擊電壓,m取1.0;縱絕緣操作沖擊電壓m取0.9;相對地操作沖擊m取0.75。(5)等值相對空氣密度參數的修正方法云南電力試驗研究所提出把絕對濕度等效為相對空氣密度的附加值,與實際的相對空氣密度相加,構成一個等值相對空氣密度的參數。F=§+Ah (1-15)U=UxF (1-16)fg式中8為試驗條件下的相對空氣密度;h為試驗條件下的絕對濕度,g/m3;Ug為d=l,h=0時的放電電壓,kV;A為絕對濕度等值參數,m3/g,m為校正指數;其中:A和m的值可通過回歸計算來得到。(6)1994年西安高壓電器研究所龍玉華等人對絕對濕度h對高海拔地區操作沖擊50%放電電壓U50的影響進行了試驗研究。在3~35mg/m3的絕對濕度范圍,抽氣后測量絕對濕度的變化,根據400~5000m七個海拔點絕對濕度h隨相對空氣密度8變化的試驗,給出了絕對濕度h隨相對空氣密度8的變化規律,通過對使用a,a/8,a/80.78三個參數對濕度對高低兩個海拔點(400m和2200m)操作沖擊50%放電電壓進行修正的比較,推薦采用U=f(a/80-78)進行濕度的修正。綜上所述,關于大氣條件對放電電壓的影響在海拔2000m以下地區基本上有了一致的標準和修正方法,但還不系統,而是在特定的試驗條件下進行的,因此還不能普遍適用的精確的修正標準和方法。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需要具體求出校正系數,設計出合適的絕緣間隙。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各試驗研究機構關于大氣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電壓影響的試驗成果進行分析研究,依據分析結果對我國目前提出的大氣參數各種校正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并在諸多的校正方法中選擇三種目前較為完善的校正法,對云南中心試驗所做的ZS-110工頻放電電壓試驗數據進行論證分析;根據分析論證結果,推薦較能真實反映大氣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電壓影響程度的“比濕”綜合校正法及校正公式。根據《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GB311.1-83)和《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使用導則》(GB311.7-83)及有關國家標準,提出適合高海拔地區使用條件的絕緣間隙計算方法。依據推薦的“比濕”綜合校正法及校正公式,計算了云南110kV彌勒新哨輸變電工程的空氣絕緣間隙。第二章海拔高度對電氣設備外絕緣影響的試驗及分析大氣中各有關參數的關系高海拔外絕緣中,空氣密度和濕度對外絕緣放電電壓和電暈起始電壓的影響是最大的。表征空氣潮濕狀況的參數有水汽部分壓力、絕對濕度、相對濕度和比濕。它們之間以及同氣壓和溫度之間有著密切的函數關系。水汽部分壓力與絕對濕度的關系在高海拔外絕緣研究中,絕對濕度有兩種單位,一是毫巴(mbar),另一是g/m3。以毫巴表示絕對濕度是源于我國中央氣象局編印的《濕度查算表》。它表示空氣中的水汽部分壓力,而不是在IEC標準、國標中以及我們通常使用的絕對濕度。g/m3表示單位體積空氣內所含水汽的質量。所以mbar表示的絕對濕度和以g/m3表示的絕對濕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它們不僅單位不同,數值上也不相等。空氣的壓力P等于水汽部分壓力P,和干燥空氣部分壓力P之和:waTOC\o"1-5"\h\zP=P+P (2-1)wa水汽的部分氣體狀態方程為:\o"CurrentDocument"PxV=nxRT (2-2)ww由絕對濕度H的定義,有:H=M/V (2-3)w■'式中:nw 體積V內的水汽克分子數;wM 體積V內的水汽質量,即M=18.0153n,18.0153為水汽分W W W子的克分子量;R 氣體常數,數值為8.31441焦耳/克分子0k;T 水汽的絕對溫度;將式(2-2)與(2-3)合并,整理后得:P=0.46152HT (2-4)w式中:H 空氣的絕對濕度,單位g/m3;Pw 空氣的水汽部分壓力,單位為帕。W從式(2-4)可知,只有當溫度一定時,空氣的水汽壓力才與絕對濕度成正比。如果考慮溫度也是變量,Pw與H之間就不存在一一對應關系。因此不能簡單地使用W水汽壓力來表示空氣地絕對濕度。2.1.2絕對濕度與相對濕度的關系根據相對濕度H的定義,xH=P,P(t) (2-5)xwws式中P(t)為溫度在t時的飽和水汽壓力,單位與水汽部分壓力P一樣,為帕。wsw將式(2-4)代入式(2-5),得到式(2-6)。H=0.46152(TP(t))H (2-6)x 1ws此式表達了相對濕度、絕對濕度與溫度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一定的溫度下,空氣的相對濕度與絕對濕度成正比,直到飽和R=100%。飽和時的絕對濕度H=2.167P(t)/T。由于飽和水汽壓力P(t)僅與溫度有關,而與壓力無關,因此相swsws對濕度與絕對濕度之間的線性關系不受空氣壓力的影響。由于P(t)是t的指數函數,當與帕為單位時,P(t)在數值上大于絕對溫度wwT=273.16+t(t為以。C表示的溫度),并隨t的增加,P(t)增加快得多。因此,當保持ws絕對濕度不變時,相對濕度將隨溫度地升高而下降;另一方面,當保持相對濕度一定時,絕對濕度將隨溫度地升高而增大。但前者并不是反比關系,后者也不是正比關系。不能簡單的認為在相對濕度為確定值時,絕對濕度與溫度成正比,在保持絕對濕度不變時,相對濕度與溫度成反比。大氣參數對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是非常復雜的,只有保證每個參數的正確、清楚使用,才能使高海拔外絕緣的研究更具有實踐意義。2.1.3絕對濕度與比濕的關系比濕定義為同一空氣試樣中水汽質量M與干燥空氣質量M之比,單位為公wa斤(或克)水汽/公斤干燥空氣:W=M+M (2-7)wa代入M=18.01534n和M=28.9645n,n和n為該空氣試樣中水汽和干燥空wwaawa氣的克分子數,并且考慮到,n/n=P/P則wawaW=0.62198P,.P=0.62198P(P-P) (2-8)w'a w a式中P=P+P為空氣的總壓力。wa將式(2-4)代入式(2-8),經過整理,得式(2-9)。(2-9)W=H/(1204.1&-1.6078H)沁H/1204.5(2-9)式中,8為空氣的相對密度;H的單位為g/m3,系數1204.1為標準狀況下(P=1大氣壓,t=20C)空氣的密度(g/m3)。由此式計算出來的比濕單位為公斤水汽/(干)空氣。若系數取為1.2(kg/m3),即W=H/1.28,則計算出來的比濕單位為克水汽/公斤空氣。式(2-9)表示比濕與絕對濕度近似成正比,與相對空氣密度成反比。2.2不同海拔下濕度對電氣設備外絕緣影響試驗及分析2.2.1情況簡述海拔不同地區的絕對濕度對咼壓設備放電電壓的影響,我國在70年代各有關試驗研究機構和相關的設備制造廠家進行了大量試驗,有平原地區的數據試驗,也有咼原地區的試驗數據,現在對這些數據進行歸類和分析比較。首先明確濕度對外絕緣放電電壓影響的幾個參數,濕度影響斜率:空氣絕對濕度每變化1g/m3時對試品放電電壓影響的千伏數,這個參數是從U=f(H)的方程中直接得到的,能比較直觀地看到濕度對外絕緣放電電壓影響的數量。相對濕度百分數k%:空氣絕對濕度每變化lg/m3對試品放電電壓影響的千伏數和空氣絕對濕度在11g/m3時放電電壓千伏數之比的百分數。這個參數是對試品本身以濕度11g/m3為基準,以相對值來表示的百分數。濕度校正系數K值:空氣絕對濕度在11g/m3時的放電電壓千伏數和空氣絕對濕度在Hg?m3時的放電電壓千伏數之比值。K5表示濕度在5g?m3時的濕度校正系數,K13表示濕度為13g/m3時的濕度校正系數,這是國標IEC普遍采用的濕度修正系數的表示方法,對非線性U=f(H)式也能準確表示出來。但在不同的濕度下有它不同的k值。濕度對放電電壓影響的試驗情況表2-1棒-板1m間隙工頻放電電壓與濕度關系試驗地點海拔高相對密實驗回歸方程斜率k%kk度(m)度8次數U=f(H)513云南中試所18910.868236.2+4.124H4.1241.4651.0960.972沈陽咼壓開關廠50131320.7+3.347H3.3470.9361.0600.982上海高壓開關廠4.6115323.9+2.107H2.1070.6071.0380.988表2-2ZS-35支柱絕緣子工頻放電電壓與濕度關系試驗地點海拔高相對密實驗回歸方程斜率k%kk度(m)度8次數U=f(H)513云南中試所18910.82474.76+4.725H4.7253.7281.2880.931沈陽高壓開關廠50129115.2+2.8068H2.8071.921.1300.963
表2-3棒-板0.5m間隙工頻放電電壓與濕度關系試驗地點海拔高度(m)相對密度8實驗次數回歸方程U=f(H)斜率k%k5k13云南中試所18910.861117.43+2.312H2.3121.6181.1080.969西安高壓研究所397133210.98+3.445H3.4451.3841.0910.973表2-4ZS-110支柱絕緣子工頻放電電壓與濕度關系試驗地點海拔高相對密實驗回歸方程斜率k%kk度(m)度8次數U=f(H)513云南中試所18910.80057245.3+3.074H3.0741.1011.0710.978沈陽高壓開關廠50131306.37+2.703H2.7040.8041.0510.984表2-5110kV支柱絕緣子正極性雷電沖擊放電電壓與濕度關系試驗地點海拔高度(m)相對密度8實驗次數回歸方程U=f(H)斜率k%k5k13青海中試所22610.764532388+7.1H7.11.5321.1010.970西安高壓研究所3970.957914457+6.3H6.31.1971.0070.977表2-6板-棒2m間隙正極性雷電沖擊放電電壓與濕度關系試驗地點海拔高度(m)相對密度8實驗次數回歸方程U=f(H)斜率k%k5k13青海中試所22610.764520730+13.1H13.11.4991.0990.971上海電纜廠4.61.003221077+11.2H11.20.9331.0590.982表2-7棒-棒2m間隙正極性雷電沖擊放電電壓與濕度關系試驗地點海拔高度(m)相對密度8實驗次數回歸方程U=f(H)斜率k%k5k13青海中試所22610.764520790+15.5H15.51.6141.1070.969上海電纜廠4.61.005221195+10.6H10.60.8081.0510.984咼壓電空氣絕緣間隙與海拔咼度的關系研究2.2.3試驗結果分析上述試驗僅是以空氣密度為固定值進行的試驗研究,雖然有一定局限性,但可揭示如下問題:從濕度的斜率上看,咼海拔地區的均較大于低海拔地區,從濕度對放電電壓的基準值看,咼海拔地區低于低海拔地區。在濕度為5g/m3時的濕度校正系數k5的變化是高海拔地區高于低海拔地區,而當濕度為13g/m3時其濕度校正系數k13的變化是咼、低海拔無規律。在一定條件下,濕度對放電電壓的影響決定于被水蒸氣分子所捕獲的電子、離子,空氣濕度增加使得參加游離得過程的電子數減小,會引起沿流注通道的濕度和放出的能量減小,相應地就不易形成光導,這就有助于間隙強度地提高,因此,流注通道內電子流地減弱對濕空氣中放電地發展具有決定性地意義,故此從上述試驗數據可以看出放電電壓隨濕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一般規律。2.3不同海拔的相對空氣密度對外絕緣放電電壓影響的試驗及分析在該項研究中,國內外均針對傳統校正方法(IEC校正法)中相對空氣密度校正系數的指數M的試驗研究。以將絕對濕度校正到llg/m3或116g/m3為基準,研究指數M和間隙D的變化關系。2.3.l國內外試驗研究結果:多年來國內針對M-D關系做了大量的試驗研究,主要試驗單位有西安高壓研究所,云南中心試驗所和武漢高壓研究所。表2-8、表2-9列出幾年來經各單位試驗得到的相對空氣校正指數M值。關于工頻電壓,Peek得到的結果是:對懸垂絕緣子試驗電壓小于200kV時,對針式絕緣子試驗電壓小于l50kV時,以及對棒間隙試驗電壓小于l00kV時,M值都為1。蘇聯的結果是:間隙距離在2米以下,放電電壓與8成正比;間隙距離在2米以上,與氣壓的0.6次方成正比。間距D(mm)濕度校正到llg/m3濕度校正到116g/m3人工氣象室濕度校正到llg/m3工頻雷電(+)雷電(-)工頻雷電(+)雷電(-)雷電(+)雷電(-)3750.90.96l.l470.980.983l03l80.73l0.989l000l.085l.0890.738l.l63l.0990.8l80.8590.929l500l.l930.8660.924l.29l.0320.6983750.922l.0680.8830.99l.0660.8590.7l40.739l000l.l090.9570.705l.205l.0060.75ll500l.0450.80.7l6l.llll0.6l6表2-8棒-棒、棒-板試品的M值試品棒-棒棒-板表2-9絕緣子試品的M值試品2(X45)4(X45)7(X45)l3(X-4.5)35kV支柱絕緣子
llOkV支柱絕緣子
220kV支柱絕緣子濕度校正到llg/m3工頻0.9050.80.905l.0990.8750.9880.993雷電試品2(X45)4(X45)7(X45)l3(X-4.5)35kV支柱絕緣子
llOkV支柱絕緣子
220kV支柱絕緣子濕度校正到llg/m3工頻0.9050.80.905l.0990.8750.9880.993雷電(+)0.99ll.090.8850.78l.2650.9l80.8l4雷電(-)0.7630.5430.50.53l.2l0.5430.82濕度校正到116g/m3工頻0.970.86l.045l.l690.96l.09ll.046雷電(+)l.0l.l60.9l30.828l.360.9920.893雷電(-)l.8040.6980.5950.543l.230.6l50.889人工氣象室濕度校正至Ullg/m3雷電(+)0.7560.8390.7890.859雷電(-)0.8420.83l0.7880.953對雷電沖擊電壓。美國通過在利德維爾(海拔3000米、6=0.72)和皮茨菲爾德(低海拔6=1)兩地點的試驗研究得到:無論間隙距離和被試品種類如何,50%放電電壓與相對空氣密度6成正比,即M=1。日本電力中央研究所的試驗結果表明,放電電壓直到1500?2000kV都與6成正比。這與美國的結果相同。表2-10列出了意大利、南非和墨西哥在海拔0?l800米高度三個地點所做的部分試驗結果。表2-10意大利、南非和墨西哥等國經試驗得到的M值棒-板棒-板棒-棒間隙距離雷電沖擊波操作沖擊波(mm)正極性負極性正極性負極性10000.810.5320000.940.680.720.3230000.70.480.3540000.861.00.410.2850001.00.380.275(S=1670)1.220.850.150.535(S=5000)1.121.20.121.2實驗結果分析工頻電壓下,對小空氣間隙而言,庫棒間隙的M-D關系呈線性增大狀況,這與IEC的M值隨D增加而降低的結果出入較大。與棒-棒間隙一樣,懸垂絕緣子和支柱絕緣子的M值隨絕緣子片數或爬距的增加也是增大的。棒-板間隙的M值在D>lm后,有非線性下降現象。雷電沖擊電壓下,小空氣間隙的M值總變化趨勢使隨D的增大而減小。對正雷電沖擊而言,除棒-棒間隙的M值隨D增加而有波動下降外,其他三種試品卻是穩定下降的。在負雷電沖擊下,各試品的M值D增大后,又有回升趨勢。棒-棒間隙和支柱絕緣子的回升現象較明顯。正雷電沖擊下各試品的M值可認為接近1,而負雷電沖擊下只有部分試品的M值接近l。固定比濕不變,即H=115g/m?時,處理的結果與傳統校正法(H=11g/m3)的結果差不多,只是人工氣象室的結果卻差別較大。人工氣象室得到的M值隨D的變化不明顯。M值略有上升,但其值卻小于l。從表2-10中可見,棒-板空氣間隙的M值,在雷電沖擊電壓下的特性是隨著間隙距離D的增大而增大。對正極性來說,M值可以認為接近1。而對負極性來說,僅當間隙距離較大時(大于4米),才認為M值接近于l。比較國內外的試驗結果,可以認為,無論在工頻還是雷電沖擊電壓下,就短空氣間隙(Dv1.5m)和低電壓等級試品(220kV及以下)而言,國內按傳統校正法得到的M值與國外的基本一致,除個別試品外,M值都接近于1。但M值隨D的增加的變化趨勢與國外的差別卻較大,某些甚至相反變化。
第三章海拔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影響的校正不同海拔的大氣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長時間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此一直進行試驗研究,做了大量的空氣密度和空氣濕度對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試驗研究,提供了許多修正方法和試驗數據,但他們的試驗研究幾乎都是針對長空氣間隙,并著重進行操作波的試驗。我國從1965年起開始開展這項試驗研究工作,為幾次修訂國標GB311.1中關于高海拔地區海拔修正系數提供科學依據。提出了幾種較適合我國高海拔地區大氣象條件的海拔修正方法,為我國高海拔地區的電力建設和安全運行提供了一定的保證。高海拔地區電力工程電氣設備耐受電壓水平是關系到工程的投資及安全運行的最重要因素,電氣設備耐受電壓水平確定過高,其安全性得到保證,設備的投資將大大增加,耐受電壓水平確定得較低,投資可以減少,安全運行就難以保證。而影響高海拔地區電氣設備耐受電壓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氣校正系數,不同的校正法可得到不同校正系數,因此,選擇正確的校正方法是得到合適校正系數的關鍵。常用的幾種校正方法及公式3.1.1傳統的校正方法(IEC校正法)校正公式為:(3-1)式中:Ust 標準大氣狀態下的放電電壓,單位kV;Kd 絕對濕度H=11g/m3的情況下的空氣密度校正系數;相對空氣密度5=1寸求得的絕對濕度校正系數GB311.1-83的修正方法該修正法規定:對擬用于海拔高于1000m,但不超過4000m處的設備外絕緣及干式變壓器的絕緣,其電氣設備試驗電壓按本標準規定的額定耐受電壓乘以海拔校正系數Ka。a(3-2)(3-3)U=KXU(3-2)(3-3)a0K=1(1.1—Hx10-4)a■'式中:U 使用地點電氣設備實驗電壓,單位kV;U0 海拔1000m時電氣設備額定耐受電壓,單位kVH 安裝地點的海拔高度。3.1.3國家電力行業標準(DL/T620-1997)的校正方法外絕緣放電電壓試驗數據通常以標準氣象條件給出。標準氣象條件是:溫度t0=2O°C,壓力b0=1O13mbar,濕度h0=11g/m3。外絕緣所在地區氣象條件異于標準氣象條件時,放電電壓可按下式校正:U—UX5n/Kn (3-Z0h式中:U0 標準氣象條件下絕緣放電電壓,單位kV;8 ——相對空氣密度,標準氣象條件下為1,不同海拔時可按表3-1(或實測數據)決定;Kh 空氣濕度校正系數;n 指數,與絕緣長度有關;表3-1不同海拔高度的氣象參數海拔高度050010001500200025003000相對氣壓10.9450.8880.8350.7860.7410.695相對空氣密度810.9550.9090.8650.240.7840.745絕對濕度H(g/m3)119.177.466.375.334.423.68空氣濕度校正系數Kha)在工頻交流電壓下:K=1+0.0125(11—H) (3-5)h式中:h 空氣絕對濕度,單位g/m3;不同海拔時可按表3-1(或實測數據)決定(3SHS11);U0 海拔1000m時電氣設備額定耐受電壓,單位kV;H 安裝地點的海拔高度。b)在雷電及操作沖擊電壓波下K=1+0.009(11—H) (3-6)h指數n在工頻交流電壓下:n=1.12—0.121 (3-7)i式中:li 絕緣的長度(為絕緣子串凈長,或空氣間隙即間距),m.上式適用于1<li<6。對于另外的1.,取n=1;iiU0 海拔1000m時電氣設備額定耐受電壓,單位kV;在正極性雷電沖擊電壓波下:n=1。3.1.4“比濕”綜合修正系數法(3-8)(3-9)U=KU(3-8)(3-9)a01K=K=1/KxKaKKa'dh12式中:U0K式中:U0KdKhK=K1db273+1x 0b273+10(3-10)標準狀態下外絕緣耐受電壓,單位kV空氣密度修正系數;濕度修正系數。(3-11)K=(1+a(H/6—11)x10-3)wh(3-11)b、t、h為實驗時氣壓、溫度和濕度。對工頻和雷電波在間隙或絕緣子串長S=1~6(m)時,指數m=1;對雷電和操作沖擊波時a=8?9,工頻時a=11?13,在雷電和工頻波時取w=1。常用的幾種校正方法分析3.2.1傳統的校正方法(IEC校正法)分析傳統的IEC校正方法中,濕度參數均選擇了絕對濕度,但在處理濕度對放電電壓的影響上,又與空氣密度分開。也就是說,濕度校正系數是在相對空氣密度8=1的條件下得到的,相對空氣密度校正系數是在絕對濕度H=11g/m3的條件下獲得。濕度校正系數是與海拔高度(或相對空氣密度)有關的,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濕度校正系數將增大,另一方面,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又不能使用同一個相對空氣密度校正系數。這都表明,絕對濕度校正系數與空氣密度8以及海拔高度(相對空氣密度)校正系數與絕對濕度都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相互有關的。因此目前的IEC標準傳統校正法法中硬把絕對濕度和相對空氣密度兩者對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分別處理是不恰當的。隨著海拔高度增加,空氣密度8會減小,即使空氣中所含水氣的絕對質量保持恒定,其相對比濕也會增加,水汽對放電電壓的影響程度也會增加。于是在不同的空氣密度8值下還使用同一個濕度修正系數以及在不同的絕對濕度H值下還使用同一個相對空氣密度校正系數顯然都是不合理的。322GB311.1-83與DL/T620-1997的修正方法分析GB311.1-83的方法校正是以海拔高度1000m為基準,是通過對相對空氣密度、絕對空氣濕度和溫度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規律所做的初步統計分析而得的;不足之處是和設備所在地的大氣條件沒有更明顯關系。不同地區同海拔高度的大氣參數差異較大。對其電氣設備的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也不相同。而國家電力標準DL/T620-1997使用范圍為3<H<11g/m3,適用于海拔3500m以下。引起電氣設備外絕緣電氣強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氣參數的變化,我國國土遼闊,不同高海拔地區的大氣參數各具特色,差異較大,在同樣的海拔高度,由于大氣參數的差異,電氣設備外絕緣的下降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對一個具體的工程一律采用GB311.1-83或DL/T620-1997的方法校正不一定合適,受其適用范圍限制。“比濕”綜合校正法分析“比濕”綜合校正法中采用H/6比濕來代替絕對濕度H,作為影響外絕緣放電電壓的氣象參數。絕對濕度對放電電壓的影響表現為水分子捕獲運動的離子和電子數,而高海拔地區空氣密度降低,即相同體積內氣體分子數減少,而同樣的絕對濕度其水分子數量相同的,因此在高海拔條件下,離子和電子在運動過程中與氣體分子的碰撞幾率減小,與水分子的碰撞幾率增加,因而不易形成先導,濕度對放電電壓的影響必然增大,因此采用H/S比濕來代替絕對濕度H,從微觀上能更確切地描述水分子對放電過程的影響,從宏觀上使關系式更加符合高海拔地區放電過程的變化規律。校正方法的試驗驗證目前經過試驗研究得到的較完善的大氣參數校正方法有以下三種:A、國標GB311.1-83給出的校正方法及公式;B、國家電力行業標準DL/T620-1997給出的校正方法及公式;C、武漢高壓電器研究所及有關單位提出的“比濕”綜合校正法;依據上述的三種校正方法云南電力中心試驗所在人工氣候室對ZS-110棒形支柱絕緣子設備的外絕緣耐受電壓試驗數據分別進行校正,即將試驗數據校正至標準大氣條件下,并與試驗設備在標準大氣條件下的耐受電壓水平進行比較。3.3.1人工氣候室模擬試驗數據云南電力中心試驗所對ZS-110設備進行了工頻放電電壓試驗研究,其試驗結果見表3-2。表3-2云南中試ZS-110工頻放電電壓試驗數據序號實驗數據序號實驗數據絕對濕度H(g/m3)相對空氣密度耐受電壓值(kV)絕對濕度H(g/m3)相對空氣密度耐受電壓值(kV)14.850.8152672912.50.79427826.130.852713012.50.81289.736.640.82276.13112.50.806285.647.40.82773212.650.793277.357.450.801265.23312.80.794279.468.10.7832703412.90.796283.678.140.82626935130.828688.930.82763613.10.8286.399.250.812713713.20.795281109.30.7982703813.20.8289.1119.550.8062713913.30.8286129.60.7952684013.30.798285.1139.60.812273.64113.30.792280.1149.70.8172714213.30.799288.61510.150.7952724313.50.789282.71610.20.792614413.60.799287.41710.30.787269.44513.60.787280.91810.70.807275.24613.70.792280.81910.70.801275.64713.90.8292.32010.90.813281.348140.793286.32111.10.812283.74914.150.795288.42211.350.7982785014.20.795286.82311.60.788279.75114.30.802292.62411.90.812286.65214.40.794287.82512.10.802281.65314.40.798289.82612.10.7992785414.50.799293.22712.20.792281.75514.550.8299.72812.40.799281.95614.70.799296.1三種校正方法對試驗數據的校正計算依據上述試驗數據的模擬大氣參數進行三種校正方法的參數校正,并將試驗設備的耐受電壓校正至標準大氣條件下,在進行校正之前應對三種校正力一法的指數加以確定,三種校正方法的校正結果詳見表3-3。上述的試驗設備均使用在llOkV變電所內,其空氣間隙確定為D=1.6m;a、 國標GB311.1-83的校正公式中的指數m、n、w,經查《電力工程高壓送電線路設計手冊》得:在D=1.6m時,m=n=w=l,其濕度校正系數K由GB311.1-83查得。b、 國家電力行業標準DL/T620-1997的校正公式中的指數:雷電沖擊電壓下:n=l,工頻電壓下:n=1.12-0.12D,D=1.6m,n=0.928。c、 “比濕”綜合校正公式中的系數a和指數m、w如下:在雷電沖擊下:a=8?9,m=w=1;在工頻電壓下:a=11?13,m=w=l。3.3.3校正結果分析比較分析比較方法將試驗設備的耐受電壓水平(使用條件)用同種校正方法校正到標準大氣條件下與其試驗電壓的校正值進行比較。將試驗間隙的工頻試驗電壓校正值與同等間隙的標準大氣條件下的放電電壓值進行比較。試驗設備耐受電壓水平及試驗間隙的放電電壓水平ZS-110棒式絕緣子的工頻耐壓水平:根據有關樣本提供的數據,ZS-110棒式絕緣子的工頻耐壓水平為265kV。校正結果分析國標(GB8287.1-1995)的3.2條規定,在額定電壓40.5kV及以下的B型絕緣子的工頻放電電壓不應低于工頻耐受電壓的1.75倍,而對40.5kV以上絕緣子的工頻放電電壓與工頻耐受電壓的關系未做規定;但從安全運行角度考慮,兩值應有不小于20%的安全裕度。在工頻耐受電壓考慮20%安全裕度情況下,ZS-110支柱絕緣子放電電壓規定值既為265/(1-20%)=331.25kV;
實驗數據試驗電壓校正至標準大氣條件下數據GB311.1-83校正法DL/T620-1997校正法序絕對濕度H(g/m3)相對空氣密度耐受濕度密度綜合耐受電壓值(kV)濕度密度綜合耐受濕丿號電壓校正校正校正校正校正校正電壓校正值系數系數系數系數系數系數值系數(kV)kdkhkakdkhka(kV)k14.850.8152671.0780.8151.323353.161.0770.8151.321352.80.926.130.852711.0590.851.246337.631.0610.8501.248338.20.936.640.82276.11.0560.821.288355.561.0550.8201.286355.10.947.40.82771.0450.81.306361.831.0450.8001.306361.80.957.450.801265.21.0440.8011.303345.651.0440.8011.304345.80.968.10.7832701.0370.7831.324357.591.0360.7831.323357.30.978.140.8262691.0370.8261.255337.721.0360.8261.254337.30.988.930.82761.0260.81.283354.141.0260.8001.282353.91.099.250.812711.0220.811.262341.931.0220.8101.262341.91.0109.30.7982701.0210.7981.280345.621.0210.7981.280345.51.0119.550.8062711.0190.8061.264342.621.0180.8061.263342.31.0129.60.7952681.0180.7921.281343.171.0180.7951.280343.01.0139.60.812273.61.0180.8121.254343.011.0180.8121.253342.81.0149.70.8172711.0160.8171.244337.171.0160.8171.244337.11.01510.150.7952721.0110.7951.272346.071.0110.7951.271345.81.0從表3-3的三種工頻放電電壓的校正結果看,三種校正值均高于ZS-110支柱絕緣子工頻耐受電壓值;但與支柱絕緣子放電電壓規定值比較:比濕校正法的57組放電電壓校正值與規定值基本相同,除個別外,均在330~340kV之間;而GB311校正法和DL/T校正法的校正值均在340?350kV之間,都高于支柱絕緣子放電電壓規定值。(4)結論電氣設備的雷電沖擊試驗電壓“比濕”校正值大多與試驗設備的耐受電壓水平相接近,而國標GB311.1-83校正法和電力標準DL/T620-1997校正法的校正值大多高于試驗設備的耐受電壓水平,工頻試驗電壓的校正值也高于試驗設備的耐受電壓水平。ZS-110支柱絕緣子的工頻放電電壓的比濕校正值基本等于其試驗設備的耐受電壓值(考慮安全裕度)。而其他校正法的校正值均高于試驗設備的耐受電壓值。“比濕”校正法的校正結果更接近實際,其同樣大氣條件下的校正系數最低,更有利于高海拔地區電氣設備參數的選擇。本文校正方法的選擇根據上述的試驗結果分析,采用“比濕”綜合校正法對高海拔地區電氣設備外絕緣耐受電壓強度進行大氣參數校正是比較合理的,其原因如下:GB311.1-83校正法的校正公式中,濕度參數選用絕對濕度;濕度校正系數Kh是在相對空氣密度6=1的條件下得到,相對空氣密度校正系數Kd是在絕對濕度H=11g/m3的條件下得到;它忽略了相對空氣密度6變化對濕度校正系數Kh的影響,不能真實地反映大氣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程度;所得綜合校正系數偏大。國家電力標準《DL/T620-1997》提出校正方法,其使用范圍為3<H<11g/m3,其適用海拔高度為3500米以下,其同等大氣條件下校正系數值與GB311.1-83校正法的校正系數值接近;均偏大。“比濕”綜合校正法,采用H/6比濕來代替絕對濕度H,作為影響外絕緣放電電壓的氣象參數,從微觀上能更確切地描述水分子對放電過程的影響,從宏觀上使關系式更加符合高海拔地區放電過程的變化規律。能真實地反映大氣參數對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電壓的影響程度。在高海拔電力工程設計中應推廣應用,并在應用中逐漸總結完善公式中的系數取值范圍。第四章空氣絕緣間隙的計算4.1空氣絕緣間隙與海拔高度的關系架空線路的外絕緣是由導線之間的空氣間隙及固定導線用的絕緣子構成。在這種絕緣結構中,采用的是空氣為絕緣介質,無論絕緣子介質的擊穿,還是空氣中或沿介質表面的放電都會導致上述絕緣結構電氣強度的破壞。絕緣子的擊穿能使其完全損壞,與之不同,沿面放電通常不會造成損壞。因此,如果使絕緣結構的閃絡電壓或空氣中的放電電壓低于絕緣子的擊穿電壓,那么這種結構的實際電氣強度將決定于空氣的電氣強度。高海拔地區,隨著海拔高度增加,空氣的密度降低,空氣電介強度下降,在高電壓下低氣壓的空氣更容易放電。在上述情況下,為了保證絕緣結構可靠和安全運行,就需要通過校正高海拔的放電電壓來確定絕緣間隙的大小。因此,確定合適的絕緣間隙首先需要修正放電電壓,本文推薦用“比濕”綜合校正法來校正放電電壓。4.2云南110kV彌勒新哨輸變電工程空氣絕緣間隙計算根據空氣間隙的放電特性來確定不同的帶電導體間、設備和導體的帶電部分至接地部分間允許的最小空氣間隙。空氣間隙在不同類型的電壓下,具有不同的電氣強度,電壓形式一般分為雷電過電壓、內過電壓和最大工作電壓。對330kV以下的配電裝置絕緣間隙A值是采用慣用法來確定的。以下采用云南110kV彌勒新哨輸變電工程所在地區的工程數據計算其A值。雷電過電壓決定的A值:由避雷器的保護水平決定相應的沖擊放電電壓,然后查標準大氣條件下,空氣間隙的全波放電特性曲線,得出A值。沖擊放電電壓計算式為:Uchx—d50%K(1.1U+15)a bcK3Uchx—d50%KK12K3KUabc(4-1)(4-2)式中:K1 距離系數,取1.15;K2 陡坡系數,取1.05;K3 間隔系數,將耐受電壓換算為放電電壓取0.9;Ka 海拔修正系數(按“比濕”綜合校正法得雷擊Ka=1.68)aaUbc 避雷器保護水平;各級電壓的計算值及戶外設備在大氣過電壓時的A值見表4-1。電壓等級110kV110kV中性點35kV10kV雷電沖擊放電電壓(kV)588398259106相-地最小空氣間隙A1(cm)113735222相-相最小空氣間隙A2(cm)124/5724表4-1各級電壓戶外配電裝置在大氣過電壓時要求的A值(2)內過電壓決定的A值由內過電壓決定的相應工額放電電壓計算式如下相對地工頻放電電壓:“ KKQUU — 0a xgnx-d50% KP3uKK0a xg(4-3)相間工頻放電電壓:1.4KKJ2UU — 0a xgnx-d50% Kj33u1.4KK<2U0a xg(4-4)式中:K0 內過電壓計算倍數;Uxg 最高工作相電壓;xgK3 間隔系數,0.9;Ka 海拔修正系數(按“比濕”綜合校正法得雷擊Ka=1.718)aa卩 沖擊系數,1.1;按上兩式計算結果,查工頻放電電壓曲線的得到的A值見表4-2表4-2各級電壓戶外配電裝置,在內過電壓時要求的A值電壓等級110kV110kV中性點35kV10kV相-地Unx-d50%(kV峰值)53225521662相-相Unx-d50%(kV峰值)745/30487相-地最小空氣間隙A1(cm)113504312相-相最小空氣間隙A2(cm)163/6117(3)最大工作電壓決定的A值對63kV及以下電壓等級,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最大工作電壓時的放電電壓值按下式計算:KJ3U(4-5)U二U二八xg
gx—d50% gx—x50% K(4-5)3對110kV電壓等級,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最大工作電壓時的放電電壓值可按下式計算:1.3Ka(4-6)(4-7)TOC\o"1-5"\h\zU — a xg(4-6)(4-7)gx—d50% K3i.3kaU — a xggx—x50% K3式中:Uxg 最高工作相電壓;xgK3 間隔系數,0.9;Ka 海拔修正系數(按“比濕”綜合校正法得工頻Ka=1.718)aa1.3 安全系數,考慮了工頻過電壓,風偏等因素;根據公式計算結果查工頻放電電壓曲線得到的A值見表4-3。表4-3各級電壓戶外配電裝置,在最大工作電壓時要求的A值電壓等級110kV35kV10kV相-地Ugx-d50%(kV峰值)17876.521.7相-相Ugx-d50%(kV峰值)3076.521.7相-地最小空氣間隙A1(cm)51175相-相最小空氣間隙A2(cm)901754.3工程實際應用情況云南llOkV彌勒新哨輸變電工程運行中的各種電壓情況下的空氣間隙A值如表4-4。表4-4110kV彌勒新哨輸變電工程A值電壓等級110kV35kV相-地最小空氣間隙A](cm)11350相-相最小空氣間隙A2(cm)16361該工程從投運近1年來一切運行良好,未發生過任何設備的外絕緣事故。故此,進一步證明用“比濕”綜合校正法對高海拔大氣參數進行校正是合理的,所確定的高海拔電氣設備外絕緣耐受電壓水平是能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避免了采用GB311.1-83校正法時確定的設備耐受電壓水平偏高,給設備選型、制造帶來困難。為國家節省了大量設備投資和研究費用。第五章結論與展望5.1結論通過以上分析比較論證得出如下結論:正確確定高海拔地區設備外絕緣耐受電壓水平及大氣參數校正系數是解決高海拔地區電氣設備安全運行和減少投資的關鍵問題。在研究和計算濕度對設備放電電壓影響程度時要綜合考慮空氣密度8變化,因為隨著相對空氣密度8的變化,即使空氣中所含水氣的絕對質量(絕對濕度H)保持恒定,其濕度對放電電壓的影響程度也會變化。只有當比濕H/8保持恒定不變時,空氣中水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工挖孔樁承包合同(4篇)
- 協議儲備合同7篇
- 消防更換氣體合同范本6篇
- 無錫市公有住房承租權轉讓合同5篇
- 個人管理咨詢合資合同5篇
- 敬老院工作人員聘用合同模板
- 2025年魚飼料購銷合同8篇
- 2025年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AB卷
- 25年公司、項目部、各個班組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研優卷)
- 25年公司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原創題】
- 2025-2030中國制造運營管理(MOM)軟件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少尿與無尿的急診處理
- 血管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控制措施
- 非計劃拔管的預防及處理
-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學設計(配2025年春新版教材)
- 2025八年級下冊贛美版美術全冊教案(附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 深度學習賦能:單幅圖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的探索與突破
- 生物制藥質量標準研究-深度研究
- 2024年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招聘考試真題
- 鑄造行業安全培訓課件
- 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創新技術及應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