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姜栽培
1一、概述
姜別名生姜或姜黃,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在我國為一年生草本,以肉質根莖為食用。
在國內分布極廣,除西北、東北外,中部及南部(廣東、浙江)均有種植,北方則以山東為主要產區。在山東又以萊蕪、棗莊、滕州、寧陽、臨沂、臨沭、郯城、萊西等栽培面積大,其中以萊蕪姜,高產優質,頗負盛名。
在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的同時,經加強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普遍提高廣大姜農的科學種姜水平,在原畝產1400-1500公斤水平上,已發展到平均畝產2077公斤,少數高產地塊畝產達3000公斤。一、概述姜別名生姜或姜黃,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在我2二、優良品種表現
姜營養豐富,其根莖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鹽類外(Ca、Fe),還含姜辣素(C17H26O4)、姜油酮(C11H14O3)、姜稀酚(C17H24O12)和姜醇(C15H26O),因而具有特殊的香辣味??勺鱿憷闭{料,亦可加工成姜干、姜粉、姜汁、姜酒、糖漬和醬漬等各種食品,是中藥中的常客,還可做香料和藥材,是醫藥上良好的健胃、祛寒和發汗劑、解毒、溫中,食之可促進胃液分泌,起到健胃調和氣色作用。二、優良品種表現姜營養豐富,其根莖除含碳水化合物、3
萊蕪姜不僅產量高,而且在品質方面,具有姜塊肥大,色澤鮮亮,外形美觀,姜絲細少,質地細嫩,辛香味濃、辣味適中,營養豐富,耐貯耐運等特點,據對營養成份的分析可知,其揮發油含量較高,每100g鮮重含0.25ml,因而風味佳、辛味濃,與其它產區的姜相比,其淀粉含量亦高,因而耐貯性好,可久藏而不變壞。
萊蕪姜不僅產量高,而且在品質方面,具有姜塊肥大,色澤4姜不同品種營養成份品種干物質%可溶性糖%淀粉%粗Pr%Vcml/100g鮮重揮發油ml/100g鮮重萊蕪姜14.84.768.889.6813.340.25棗莊姜16.632.558.0—16.740.22寧陽姜13.25.346.847.98—0.20滕縣姜15.52.025.7810.0—0.23廣東疏輪大肉姜8.04.650.82—9.810.19姜不同品種營養成份品種干物質可溶性糖淀粉粗PrVc揮發油萊5三、品種
中國自古栽培姜,優良地方品種頗多,如廣東疏輪大肉姜,浙江的紅瓜姜,安徽銅陵白姜,云南玉溪黃姜,四川竹根姜等,主要分布于江南諸省。從明代開始,逐漸向北方擴種,山東為北方的主要產區,其中萊蕪的特產區,主要品種有大姜和片姜兩個品種。
(一)片姜(或扇面姜)為當地主栽培品種,生長勢強,一般株高60-80cm,葉色翠綠,基部紫紅,分枝性強,通常10-15枚/株,多者20枚以上,屬密苗類型。根莖黃皮黃肉,姜球數多而排列緊密,節多而節間較短,類似掌狀,姜球上部鱗片呈淡紅色。根基肉質細嫩,辛香味濃,品質佳,耐貯運,一般單株重300-400g,重量高達1kg左右。三、品種中國自古栽培姜,優良地方品種頗多,如廣東疏輪6
片姜在生長過程中,對栽培條件比較敏感,如氣候適宜,肥水充足,則地上部發生分枝多,地下根莖姜球也多,常成雙層或多層排列,形似馬蹄,故稱“馬蹄姜”,而在土壤瘠薄、肥水不足的條件下,地上分枝少,根莖姜球亦少,多呈單層排列,只向兩側生長形似扇子,因而稱“扇面姜”,萊蕪一帶5月上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收獲,一般畝產1500-2000kg,高者3000kg。
片姜在生長過程中,對7(二)大姜
植株高大,生長勢強,一般株高80-100cm,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深綠。莖桿粗壯,分枝數少,通常每株6-10枚,屬疏苗類型,根莖姜球數量少,但姜球肥大,節少而稀,外形美觀,產量與片姜相近,但由于用種量大,生產上栽培較少。四、生長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一)、溫度
1、各生長時期對溫度的要求
姜對溫度反應敏感,因姜起源于南方熱帶森林地區,使它形成了喜溫暖而不耐寒,不耐霜的習性。姜的生長過程有明顯的階段性,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長期和根莖休眠期。(二)大姜植株高大,生長勢強,一般株高80-100c8(1)發芽期
此生長大約需40-50天,只占全期總生長量的0.24%,種姜在16℃以上即可開始發芽,但發芽期極慢,發芽期長,幼苗生長以22-25℃為好。
(2)幼苗期從展葉至具有兩個較大的側枝,即群眾所說“三股杈”為幼苗期的形態標志,需65-75天,這一時期內完全依靠母體營養轉到新株能夠吸收和制造養分。此期生長量較小,幼苗期只占生長量的7.83%,生長時期以20-25℃較為適宜。
(1)發芽期(2)幼苗期9(3)旺盛生長期
從三股杈以后至收獲,為莖葉與根莖旺盛生長期,也是產品器官形成主要時期,需70-75天,在萊蕪植株三股杈時,正處于立秋前后,是姜生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期。此期生長量約占全生長量的91.93%,此期因需積累大量養分,要求白天和夜間保持一定的溫差,以白天保持25℃左右,夜間17-18℃為好,15℃以下停止生長,莖葉遇霜即枯死。2、各生長時期積溫及晝夜溫差全生長期一般約需活動積溫3660℃,需15℃以上的有效積溫1215℃。(3)旺盛生長期2、各生長時期積溫及晝夜溫差10
在姜生長期間,每天的晝夜溫差對其生長有重要影響,尤其在根莖旺盛生長時期,白天溫度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養分,夜間溫度低,可減弱呼吸作用,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于養分的運輸和積累,9月上旬至10中旬,是根莖迅速膨大時期,此期日較差10℃,有利于根莖的生長的充實。3、溫度對姜光合作用的影響
姜屬喜T性植物,在20℃光合速率最高,當25-28℃時,其光合速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超過30℃以上,光合速率迅速下降,當T升至35℃,光合速率只有20℃的一半,40℃只有1/3,由此可見,姜對高T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若溫度過高,則對光合作用不利。在姜生長期間,每天的晝夜溫差對其生長有重要影響,尤11(二)、土壤條件1、對土質的要求
姜最適于栽培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而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良好而便于排水的土壤上,姜對土質有廣泛的適應性,但不同土質對姜的產量和品質都有一定的影響。
砂性土:一般氣性良好,保水肥力差,有機質含量低,往往產量低,但生產的根莖光潔美觀,含水量較少,干物質較多,姜干旺曬干率較高。
粘性土:一般有機質含量比較豐富,保水保肥力強,肥效持久,因而產量高,根莖含水量多,品質細嫩,可溶性糖、維生素C及揮發油含量均高于輕壤土或砂壤土,淀粉和纖維素含量則比較接近。
(二)、土壤條件1、對土質的要求姜最適于栽培在土層12土質干物質%可溶性糖%淀粉%纖維素%Vcml/100g鮮重揮發油ml/100g鮮重砂壤土16.534.648.635.744.40.21多礫質輕壤土16.534.648.686.534.620.20重壤土14.186.098.546.056.60.252、土壤酸堿度對姜生長的影響
幼苗期對土壤酸堿度影響適應性較強,種植在PH4-9范圍內的姜苗,其生長狀況差別不甚明顯,從幼苗生長后期開始,尤其在進入旺盛生長時期以后,不同PH對其生長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土質干物質可溶性糖淀粉纖維素Vc揮發油ml/100g鮮重13
PH為7時,植株最高,平均為80cm,收獲時平均每株具169.5片葉,比PH9的處理高3倍。在中性和微酸性條件下,平均每株分枝數12-14,而酸性條件下分枝較少,每株只有10.2枝,但在堿性和強堿性下分枝數只有5.6枚,PH5-7范圍內,平均每株具姜球20個以上,根莖較大,其中PH=6的處理根莖生長最好,平均每株具姜球25.6個,根莖鮮重為362克。
綜上所述,姜喜微酸性反應,在PH5-7的范圍內都生長良好,其中以PH6.5,根莖生長最好,產量最高,因此栽培姜要注意土壤選擇,鹽堿地、澇洼地,不宜種姜,如要在堿性反應的地塊上栽培姜,必須進行土壤改良,才能使姜生長良好.PH為7時,植株最高,平均為80cm,收獲時平均141、需光特性
實驗證明,姜的光飽和點為25000-30000勒克斯,證明姜為耐陰性植物,不耐強光,幼苗在閉蔭狀態下生長良好,因此有論南方式北方苗期均進行遮蔭。2、光周期對姜生長的影響
不同長度處理,對姜的莖葉及根莖生長有一定的影響,但根莖的形成對光周期長短的要求不嚴格,不論在長照、短日照或自然光照條件下,均可形成根莖;但以自然光照條件根莖產量較高。
(三)光照1、需光特性實驗證明,姜的光飽和點為25000-315(四)營養條件1、對N、P、K吸收的動態
姜在生長過程,需要從土壤中不斷吸收N、P、K以及Ca、Mg、B、Zn等各元素,姜對養分的吸收動態與植株鮮重增長是一致的。幼苗期植株生長緩慢,生長量小,吸收量也少,對N、P、K吸收量約占總吸收量的12.85%,三股杈期以后,生長速度加快,分枝數大量增加,葉面積迅速擴大,根莖旺盛生長,因而需肥量也迅速增加,對N、P、K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87.75%,姜全生長期吸收N、P、K的比例大致為N38-42%,P2O510-22%,K2O44-49%,全生長期吸收K最多,N次之,磷居第三。
(四)營養條件1、對N、P、K吸收的動態姜在生長162、各主要元素對姜的生長和品質的作用和影響姜需完全肥料,在其生長過程中,缺少各種元素對其產量和品質均有一定影響,姜對N素最敏感,缺N時除有表現分枝少,根莖小以外,其揮發油含量,Vc含量以及糖量都比較低,在缺N情況下,姜的植株矮小,葉色黃綠,葉片薄,長勢弱。在缺P條件下,表現植株矮小,葉色暗綠,根莖生長不良。缺K雖對植株長勢及根莖發育影響較少,但與完全肥相比,粗纖維含量增加,揮發油、Vc以及糖的含量下降,對品質有一定的影響。
2、各主要元素對姜的生長和品質的作用和影響姜需完17(五)水分條件水是姜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的主要原料之一,地上莖葉含有86-88%的水分。
姜為淺根性作物,根系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此不耐干旱。幼苗期植株生長慢,生長量少,需水不多,但苗小,抗旱能力差,為保證幼苗壯肥,不可缺水。旺盛生長期,生長速度快,生長量大,需要大量水分,尤其在根莖迅速膨大時期需充分供水,如土壤干旱,不僅產量降低而且品質變劣。
(五)水分條件水是姜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光合作18五、萊蕪姜原產地環境條件萊蕪生姜原產地主要在萊蕪高莊等鄉鎮。(一)土壤化學性質
土壤主要是中壤質潮棕壤,心土粘化層發育較好,地下水位較深,排水良好。呈現微酸性反應,PH6.5左右,土壤速效磷、鉀有明顯積累,含量多在200mg/kg以上,全磷含量亦較高,達2.5g/kg,由于怕姜疽病的發生,有機肥施用較少,土壤有機質含量不高,多為1.2%,心土更少,但萊蕪城關的潮褐土,有機質含量達2.8%,其它養分含量亦較高,但不種姜.五、萊蕪姜原產地環境條件萊蕪生姜原產地主要在萊蕪高莊等鄉鎮。19地點深度cmPH有機質%全Ng/kg全Pg/kg速效Pmg/kg速K2Omg/kg高莊鎮0-176.531.2620.832.54240236東汶南17-275.711.0360.642.1918712527-526.660.8050.502.0567201地點深度PH有機質全N全P速效P速K2O高莊鎮0-1720(二)、土壤物理性質0-20cm土層內,質地為中壤土。容重,為1.29g/cm3總孔度與固相比為1:1。這種土壤松緊適宜。具良好的透氣性和保水性,也具一定的排水能力20-40土層內質地重壤土,物理性砂粒與粘粒各占一半。容重:1.32g/cm2總孔隙度為50%,其中空氣孔隙7%,毛管排量43%。土壤稍緊,保水保肥力強,土壤較粘,可防止水分滲漏.(二)、土壤物理性質0-20cm土層內,質地為中壤土。20-21
產區的這種土壤非常適于種姜。土壤表層砂粘適中,松軟透氣,有利于幼苗生長及根系發育,土壤下層保水保肥力強,營養豐富,姜生長后期,根莖生長迅速而充實,因而產量高,品質好。大王莊鎮位于萊蕪西北部,也是萊蕪姜的主要產區之一為丘嶺地,土壤條件以孤山為代表,土質疏松,排灌良好,PH為6.7,亦適合種姜。
(三)地形及氣候條件萊蕪位于泰山主峰東南,北、東、南三面環山,境內有汶河和匯河自東向西貫穿全縣。生姜主要分布于汶河及匯河下游兩岸,萊蕪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5℃,7月份最高(26℃),1月最低(-3.3℃),10℃以上的積累溫度為4265.9℃,無霜期196天,年平均降雨量771.3mm,全年日照時數2619.5小時,水熱和日照資源比較豐富,能夠滿足姜生長的需要。
產區的這種土壤非常適于種姜。土壤表層砂粘適中,松軟透22
姜栽培
23一、概述
姜別名生姜或姜黃,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在我國為一年生草本,以肉質根莖為食用。
在國內分布極廣,除西北、東北外,中部及南部(廣東、浙江)均有種植,北方則以山東為主要產區。在山東又以萊蕪、棗莊、滕州、寧陽、臨沂、臨沭、郯城、萊西等栽培面積大,其中以萊蕪姜,高產優質,頗負盛名。
在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的同時,經加強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普遍提高廣大姜農的科學種姜水平,在原畝產1400-1500公斤水平上,已發展到平均畝產2077公斤,少數高產地塊畝產達3000公斤。一、概述姜別名生姜或姜黃,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在我24二、優良品種表現
姜營養豐富,其根莖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鹽類外(Ca、Fe),還含姜辣素(C17H26O4)、姜油酮(C11H14O3)、姜稀酚(C17H24O12)和姜醇(C15H26O),因而具有特殊的香辣味。可做香辣調料,亦可加工成姜干、姜粉、姜汁、姜酒、糖漬和醬漬等各種食品,是中藥中的???,還可做香料和藥材,是醫藥上良好的健胃、祛寒和發汗劑、解毒、溫中,食之可促進胃液分泌,起到健胃調和氣色作用。二、優良品種表現姜營養豐富,其根莖除含碳水化合物、25
萊蕪姜不僅產量高,而且在品質方面,具有姜塊肥大,色澤鮮亮,外形美觀,姜絲細少,質地細嫩,辛香味濃、辣味適中,營養豐富,耐貯耐運等特點,據對營養成份的分析可知,其揮發油含量較高,每100g鮮重含0.25ml,因而風味佳、辛味濃,與其它產區的姜相比,其淀粉含量亦高,因而耐貯性好,可久藏而不變壞。
萊蕪姜不僅產量高,而且在品質方面,具有姜塊肥大,色澤26姜不同品種營養成份品種干物質%可溶性糖%淀粉%粗Pr%Vcml/100g鮮重揮發油ml/100g鮮重萊蕪姜14.84.768.889.6813.340.25棗莊姜16.632.558.0—16.740.22寧陽姜13.25.346.847.98—0.20滕縣姜15.52.025.7810.0—0.23廣東疏輪大肉姜8.04.650.82—9.810.19姜不同品種營養成份品種干物質可溶性糖淀粉粗PrVc揮發油萊27三、品種
中國自古栽培姜,優良地方品種頗多,如廣東疏輪大肉姜,浙江的紅瓜姜,安徽銅陵白姜,云南玉溪黃姜,四川竹根姜等,主要分布于江南諸省。從明代開始,逐漸向北方擴種,山東為北方的主要產區,其中萊蕪的特產區,主要品種有大姜和片姜兩個品種。
(一)片姜(或扇面姜)為當地主栽培品種,生長勢強,一般株高60-80cm,葉色翠綠,基部紫紅,分枝性強,通常10-15枚/株,多者20枚以上,屬密苗類型。根莖黃皮黃肉,姜球數多而排列緊密,節多而節間較短,類似掌狀,姜球上部鱗片呈淡紅色。根基肉質細嫩,辛香味濃,品質佳,耐貯運,一般單株重300-400g,重量高達1kg左右。三、品種中國自古栽培姜,優良地方品種頗多,如廣東疏輪28
片姜在生長過程中,對栽培條件比較敏感,如氣候適宜,肥水充足,則地上部發生分枝多,地下根莖姜球也多,常成雙層或多層排列,形似馬蹄,故稱“馬蹄姜”,而在土壤瘠薄、肥水不足的條件下,地上分枝少,根莖姜球亦少,多呈單層排列,只向兩側生長形似扇子,因而稱“扇面姜”,萊蕪一帶5月上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收獲,一般畝產1500-2000kg,高者3000kg。
片姜在生長過程中,對29(二)大姜
植株高大,生長勢強,一般株高80-100cm,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深綠。莖桿粗壯,分枝數少,通常每株6-10枚,屬疏苗類型,根莖姜球數量少,但姜球肥大,節少而稀,外形美觀,產量與片姜相近,但由于用種量大,生產上栽培較少。四、生長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一)、溫度
1、各生長時期對溫度的要求
姜對溫度反應敏感,因姜起源于南方熱帶森林地區,使它形成了喜溫暖而不耐寒,不耐霜的習性。姜的生長過程有明顯的階段性,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長期和根莖休眠期。(二)大姜植株高大,生長勢強,一般株高80-100c30(1)發芽期
此生長大約需40-50天,只占全期總生長量的0.24%,種姜在16℃以上即可開始發芽,但發芽期極慢,發芽期長,幼苗生長以22-25℃為好。
(2)幼苗期從展葉至具有兩個較大的側枝,即群眾所說“三股杈”為幼苗期的形態標志,需65-75天,這一時期內完全依靠母體營養轉到新株能夠吸收和制造養分。此期生長量較小,幼苗期只占生長量的7.83%,生長時期以20-25℃較為適宜。
(1)發芽期(2)幼苗期31(3)旺盛生長期
從三股杈以后至收獲,為莖葉與根莖旺盛生長期,也是產品器官形成主要時期,需70-75天,在萊蕪植株三股杈時,正處于立秋前后,是姜生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期。此期生長量約占全生長量的91.93%,此期因需積累大量養分,要求白天和夜間保持一定的溫差,以白天保持25℃左右,夜間17-18℃為好,15℃以下停止生長,莖葉遇霜即枯死。2、各生長時期積溫及晝夜溫差全生長期一般約需活動積溫3660℃,需15℃以上的有效積溫1215℃。(3)旺盛生長期2、各生長時期積溫及晝夜溫差32
在姜生長期間,每天的晝夜溫差對其生長有重要影響,尤其在根莖旺盛生長時期,白天溫度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養分,夜間溫度低,可減弱呼吸作用,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于養分的運輸和積累,9月上旬至10中旬,是根莖迅速膨大時期,此期日較差10℃,有利于根莖的生長的充實。3、溫度對姜光合作用的影響
姜屬喜T性植物,在20℃光合速率最高,當25-28℃時,其光合速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超過30℃以上,光合速率迅速下降,當T升至35℃,光合速率只有20℃的一半,40℃只有1/3,由此可見,姜對高T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若溫度過高,則對光合作用不利。在姜生長期間,每天的晝夜溫差對其生長有重要影響,尤33(二)、土壤條件1、對土質的要求
姜最適于栽培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而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良好而便于排水的土壤上,姜對土質有廣泛的適應性,但不同土質對姜的產量和品質都有一定的影響。
砂性土:一般氣性良好,保水肥力差,有機質含量低,往往產量低,但生產的根莖光潔美觀,含水量較少,干物質較多,姜干旺曬干率較高。
粘性土:一般有機質含量比較豐富,保水保肥力強,肥效持久,因而產量高,根莖含水量多,品質細嫩,可溶性糖、維生素C及揮發油含量均高于輕壤土或砂壤土,淀粉和纖維素含量則比較接近。
(二)、土壤條件1、對土質的要求姜最適于栽培在土層34土質干物質%可溶性糖%淀粉%纖維素%Vcml/100g鮮重揮發油ml/100g鮮重砂壤土16.534.648.635.744.40.21多礫質輕壤土16.534.648.686.534.620.20重壤土14.186.098.546.056.60.252、土壤酸堿度對姜生長的影響
幼苗期對土壤酸堿度影響適應性較強,種植在PH4-9范圍內的姜苗,其生長狀況差別不甚明顯,從幼苗生長后期開始,尤其在進入旺盛生長時期以后,不同PH對其生長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土質干物質可溶性糖淀粉纖維素Vc揮發油ml/100g鮮重35
PH為7時,植株最高,平均為80cm,收獲時平均每株具169.5片葉,比PH9的處理高3倍。在中性和微酸性條件下,平均每株分枝數12-14,而酸性條件下分枝較少,每株只有10.2枝,但在堿性和強堿性下分枝數只有5.6枚,PH5-7范圍內,平均每株具姜球20個以上,根莖較大,其中PH=6的處理根莖生長最好,平均每株具姜球25.6個,根莖鮮重為362克。
綜上所述,姜喜微酸性反應,在PH5-7的范圍內都生長良好,其中以PH6.5,根莖生長最好,產量最高,因此栽培姜要注意土壤選擇,鹽堿地、澇洼地,不宜種姜,如要在堿性反應的地塊上栽培姜,必須進行土壤改良,才能使姜生長良好.PH為7時,植株最高,平均為80cm,收獲時平均361、需光特性
實驗證明,姜的光飽和點為25000-30000勒克斯,證明姜為耐陰性植物,不耐強光,幼苗在閉蔭狀態下生長良好,因此有論南方式北方苗期均進行遮蔭。2、光周期對姜生長的影響
不同長度處理,對姜的莖葉及根莖生長有一定的影響,但根莖的形成對光周期長短的要求不嚴格,不論在長照、短日照或自然光照條件下,均可形成根莖;但以自然光照條件根莖產量較高。
(三)光照1、需光特性實驗證明,姜的光飽和點為25000-337(四)營養條件1、對N、P、K吸收的動態
姜在生長過程,需要從土壤中不斷吸收N、P、K以及Ca、Mg、B、Zn等各元素,姜對養分的吸收動態與植株鮮重增長是一致的。幼苗期植株生長緩慢,生長量小,吸收量也少,對N、P、K吸收量約占總吸收量的12.85%,三股杈期以后,生長速度加快,分枝數大量增加,葉面積迅速擴大,根莖旺盛生長,因而需肥量也迅速增加,對N、P、K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87.75%,姜全生長期吸收N、P、K的比例大致為N38-42%,P2O510-22%,K2O44-49%,全生長期吸收K最多,N次之,磷居第三。
(四)營養條件1、對N、P、K吸收的動態姜在生長382、各主要元素對姜的生長和品質的作用和影響姜需完全肥料,在其生長過程中,缺少各種元素對其產量和品質均有一定影響,姜對N素最敏感,缺N時除有表現分枝少,根莖小以外,其揮發油含量,Vc含量以及糖量都比較低,在缺N情況下,姜的植株矮小,葉色黃綠,葉片薄,長勢弱。在缺P條件下,表現植株矮小,葉色暗綠,根莖生長不良。缺K雖對植株長勢及根莖發育影響較少,但與完全肥相比,粗纖維含量增加,揮發油、Vc以及糖的含量下降,對品質有一定的影響。
2、各主要元素對姜的生長和品質的作用和影響姜需完39(五)水分條件水是姜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的主要原料之一,地上莖葉含有86-88%的水分。
姜為淺根性作物,根系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此不耐干旱。幼苗期植株生長慢,生長量少,需水不多,但苗小,抗旱能力差,為保證幼苗壯肥,不可缺水。旺盛生長期,生長速度快,生長量大,需要大量水分,尤其在根莖迅速膨大時期需充分供水,如土壤干旱,不僅產量降低而且品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寵物醫生助理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UI 設計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一中2025屆化學高一下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第一中學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贛州市寧師中學2025年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民事審判團隊管理辦法
- 醫療安全事件管理辦法
- 保安公司公章管理辦法
- 桐鄉疫情出入管理辦法
- 江蘇公司商旅管理辦法
- 2025年武漢市漢陽區社區干事崗位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屆山東煙臺中考歷史真題試卷【含答案】
- 志愿者心理調適培訓(改)
- 個人信息保護與安全培訓
- 黨課課件含講稿:《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輔導報告
- 國家開放大學行管??啤侗O督學》期末紙質考試總題庫2025春期版
- GB/T 3280-2015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
-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小講課指南(2021年版)
- T∕CQAP 2002-2022 基于水泡性口炎病毒載體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用陽性假病毒質控品
- 1#球磨機襯板更換及方案
- 常用塑料改性加工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