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骨折的臨床愈合標準1、局部無壓痛,無縱向叩擊痛;2、局部無異常活動;3、X線照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4、功能測定,在解除外固定情況下,上肢能平局1公斤重物達一分鐘,下肢能連續徒步步行三分鐘,并不少于30步;5、連續觀察兩周骨折處不變形。骨折的骨性愈合標準1、具備臨床愈合標準的條件;2、X線照片顯示骨小梁通過骨折線。間接愈合的生物機制1、炎癥反應期-血管長入、細胞增殖2、軟骨痂-纖維和軟骨組織3、硬骨痂-纖維骨連接4、塑形期-板層骨影響骨折愈合的因素影響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因素:年齡、健康狀況;局部因素:骨折部位和類型、骨折的程度、骨折處的血供狀態、軟組織嵌入情況、感染直接愈合骨折愈合的機制堅強制動、斷端加壓、血供豐富、骨折斷端緊密接觸(解剖復位或骨折無移位)間接愈合骨折愈合的機制移位的骨折、未解剖復位的骨折、骨折斷端有間隙直接愈合的X表現沒有外骨痂、狹窄的骨折線逐漸消失間接愈合的X線表現骨痂比較多、有一過性骨折間隙增寬、骨折線的消失比較緩慢病理性骨折的原因1、 骨的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2、 骨質疏松3、內分泌紊亂4、骨的發育障礙影響周圍神經損傷修復的因素影響周圍神經修復因素包括:年齡、性別、修復時機、神經修復材料、損傷神經種類、缺損長度、隨訪時間等,其中尤以神經類型與預后密切相關。對于周圍神經損失的修復,原則上應盡早修復,因為神經損傷的治療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損傷后時間過長,神經中板結構,包括運動中板和感覺中板會發生蛻變,纖維化、斑痕化,如在這之后,即使進行了有效的神經修復,可能也達不到正常的,有效的臨床結果。因此,周圍神經損傷應該爭取盡量一期修復,如果一期修復結果不佳,也應該爭取盡早進行二期修復。同時,決定神經損傷的修復效果,時間不是絕對的因素,還包括年齡、病人的營養狀態、周圍軟組織血液條件等。腰椎滑脫的Wiitse分型及治療原則腰椎滑脫的Wiitse分型:(1) 先天發育不良性腰椎滑脫(2) 峽部病變性腰椎滑脫(3) 創傷性腰椎滑脫(4) 退行性腰椎滑脫(5) 病理骨折性腰椎滑脫腰椎滑脫的治療原則:并不是每一個腰椎滑脫和峽部崩裂的患者都需要治療。在X線平片上證實有腰椎滑脫的患者,僅50%左右會出現癥狀,其中大多數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緩解,最終只有10%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一般情況下,出現下列病情患者有手術指征:(I)持續性腰背部疼痛,經保守治療不緩解;(2)伴發持續神經根壓迫癥狀或椎管狹窄癥狀者;(3)嚴重腰椎滑脫;(4)X線片證實滑脫進展。對不同類型的腰椎滑脫。Denis三柱理論分類法三柱理論,強調韌帶對脊柱穩定的作用。三柱結構分別如下:前柱:前縱韌帶、椎體前三分之二,椎間盤前二分之一;中柱:椎體后三分之一,椎間盤后二分之一,后縱韌帶;后柱:椎板、關節突、關節囊、黃韌帶、棘上和棘間韌帶,棘突等脊柱附件。骨折的早期并發癥休克、脂肪栓塞綜合征、周圍重要臟器損傷、周圍神經血管損傷、骨筋膜室綜合征骨折的晚期并發癥墜積性肺炎、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損傷性骨化、關節僵硬、創傷性骨關節炎、急性骨萎縮、缺血性骨壞死、缺血性肌痙攣骨折的急救搶救休克、包扎傷口、妥善固定、迅速轉運骨折的治療原則復位、固定、康復治療切開復位的指針脊髓損傷并發癥呼吸衰竭與呼吸道感染、壓瘡、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結石、提問失調骨盆骨折常見并發癥腹膜后血腫、盆腔內臟器損傷、神經損傷、脂肪栓塞及靜脈栓塞開放性骨折的治療原則是什么開放性骨折的治療原則:正確辨認開放性骨折的皮膚損傷;徹底清創;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采取有效的方法閉合傷口,消滅創面;合理使用抗生素。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征有哪些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痛、間隙性跛行、肌肉萎縮髖關節后脫位的主要臨床特點是什么髖關節后脫位的臨床特點為:有明顯外傷史,通常暴力較大;關節明顯疼痛,不能活動;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大粗隆上移表現;可有坐骨神經損傷的表現。慢性骨髓炎的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是什么慢性骨髓炎的手術適應證: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竇道流膿者均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禁忌證:①慢性骨髓炎急性發作期間不宜手術,如積膿時宜切開引流;②大塊死骨形成而包殼未充分形成者。股骨頭壞死的X線分期0期臨床前期及影像學前期;Ficat認為,當一側髖關節明確診斷為骨壞死時,另一側髖關節則很有可能為骨壞死0期。Hungerford將這一階段稱為“靜息髖”。I期最早開始出現髖關節疼痛表現,而未發生X線改變;II期股骨頭出現X線改變;骨壞死周圍出現硬化帶,或因脫鈣致壞死區域小囊腫形成。期移行期軟骨下骨折,新月征形成,股骨頭部分塌陷、變扁;III期該期以X線平片中出現特殊性死骨為特征;由于關節邊緣下方骨板不斷發生斷裂,從而使得死骨變得更加明顯,隨后股骨頭骨壞死區塌陷。但關節間隙正常。IV期股骨頭壞死終末期;該期以關節軟骨漸進性丟失及髖臼骨贅形成為特征;其X線表現為髖關節骨關節炎及股骨頭畸形。頸胸腰段椎體結核寒性膿腫有哪些蔓延途徑①頸椎:膿腫突破前縱韌帶積聚于頸長肌和其筋膜后方,形成咽后壁和食管后膿腫;②頸胸段脊椎:沿頸長肌向下至上縱隔兩側;③胸段:表現為椎旁膿腫;④胸腰段脊椎:可同時有椎旁膿腫和腰大肌膿腫;⑤腰椎:膿腫穿破骨膜匯集在腰大肌鞘內,可穿過腰肌筋膜流竄到兩側腰三角或沿腰大肌下墜至股骨小轉子處,甚至大腿外側和膝關節附近。骨巨細胞瘤的臨床特點與治療骨巨細胞瘤的臨床表現,主要癥狀是疼痛和腫脹與病情發展相關,局部包塊,壓之有乒乓球樣感覺和壓痛。病變的關節活動受限,癌腺表現主要表現為骨端偏心位人物性破壞而無骨膜反應,骨皮質膨脹變薄呈肥皂泡樣改變,血管造影顯示腫瘤血管豐富并有動靜脈瘺形成,治療選擇,M0到一折的手術治療為主,采用切除術加滅活處理,植入自體或異體骨和骨水泥,但容易復發,對于復發者應做切除或節段接入術和假體植入術,遇到t1到2采用廣泛和根治切除化療無效,對于發生于手術困難部位如脊椎者可采用放療,放療后引起重視。骨盆骨折的合并癥及治療原則急診處理治療原則是:首先救治危及生命的內臟損傷及出血性休克等并發癥,然后處理骨盆骨折。對腹腔臟器損傷,無論是實質性臟器損傷或空腔臟器破裂,均應在抗休克的基礎上早期探查治療。高鉀血癥治療原則1)立即停止攝入鉀;2)積極防治心律失常;3)迅速降低血鉀;(鈣劑、高滲葡萄糖加胰島素、利尿劑、低鉀飲食)4)及時處理原發病和恢復腎功能;5)促進多余鉀排出體外。脊柱外科專業名詞解釋:Adultscoliosis成人脊柱側凸,指骨骼發育成熟以后出現超過10°的脊柱側凸。Ankylosisspondylitis強直性脊柱炎,是脊柱的慢性進行性炎癥,其特點是病變常從骶髂關節開始逐漸向上蔓延至脊柱,導致纖維性或骨性強直和畸形。本病屬血清陰性反應的結締組織疾病,組織相容性抗原HLA-B27陽性率很高。Anteriorspinalarteryischemicsyndrome脊髓前動脈缺血綜合征,指脊髓前動脈發生閉塞,其供應的脊髓腹側2/3區域缺血,引起病變水平以下中樞性癱瘓、分離性感覺障礙(痛溫覺缺失而本體感覺保存)和膀胱直腸功能障礙Ascendingischemicinjuryofspinalcord由于供應脊髓血運的血管栓塞所致的脊髓損傷平面高于脊柱損傷平面2個節段的損傷。Brown-sequardsyndrome又名脊髓半切綜合征,為脊髓一側受損,病損平面以下同側肢體上運動神經元癱,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障礙,對側肢體痛溫覺障礙。CervicalStenosis頸椎管狹窄癥,構成頸椎管各解剖結構因發育性或退變因素造成骨性或纖維性退變引起一個或多個平面管腔狹窄,導致脊髓血液循環障礙、脊髓及神經根壓迫癥者。ChanceFracture又稱屈曲牽張性骨折,多見于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當身體上部急劇前移、屈曲時,常致此損傷。X線顯示累及椎體、椎弓、椎板及棘突的水平撕裂狀骨折。Crankshaftphenomenon曲軸現象,指骨骼尚未發育成熟的脊柱側凸患者,如果單純行后路脊柱融合術,融合區內椎體后方生長停止,而椎體前方仍繼續生長,導致椎體前方高度增加,融合區的椎體旋轉加大,畸形加重,彎曲頂部椎體像曲軸一樣。DDD(degenerativediscdisease)椎間盤退變性疾病,是指由椎間盤退變所引起的以頸肩腰腿痛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癥候群,包括頸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退變引起的椎間盤源性疼痛、退變性頸腰椎不穩癥和退變性頸腰椎管狹窄癥等。DynamicSpinalCanalStenosis(DSCS)動態椎管狹窄,指伴隨頸椎不穩的椎管狹窄,動力位影像學檢查示椎管前后徑小于12mm為絕對狹窄。Eaton'sTest臂叢神經牽拉試驗,此試驗的機制是使神經根受到牽拉,觀察是否發生上肢反射性串痛。FlatBackSyndrome平背綜合征,是脊柱側凸手術治療后的姿勢性并發癥,表現為患者軀干前傾,腰椎前凸減小甚至消失由于脊柱在矢狀面的不平衡而導致腰背疼痛,甚至站立困難。FunctionalSpinalUnit(FSU)脊柱功能單位,是由相鄰的兩個椎體及椎間盤、小關節及韌帶結構所組成的,是維持脊柱正常生理活動和穩定的基本結構。Lateraltrunkshift軀干側移,指脊柱側凸的頂椎中心至中線的距離,用來反映脊柱側凸的嚴重程度及軀干平衡。Naphziger'sTest又稱壓頸試驗或頸靜脈加壓試驗,檢查者從雙手指按壓患者兩側頸靜脈,如其頸部及上肢疼痛加重,為神經根性頸椎病,此乃因腦脊液回流不暢致蛛網膜下腔壓力增高所致。此試驗也常用于下肢坐骨神經痛患者檢查,頸部加壓時若下肢癥狀加重,則提示其坐骨神經痛癥狀源于腰椎管內病變,即根性疼痛。Neri'sTest患者站立,做鞠躬動作出現患肢后側的放射性疼痛即為陽性。提示坐骨神經受壓。Klippel-Feilsyndrome又稱為短頸畸形,先天性骨性斜頸或先天性頸椎融合畸形,系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頸椎融合。主要表現為短頸、低發際、頸椎活動受限等三聯征。Kyphoplasty后凸成形術,將穿刺針插入壓縮的椎體后放置一個特殊的氣囊,充氣將塌陷的椎體撐起,并在氣囊形成的空腔內填充骨水泥。OssificationofLigamentumnFlavum(OLF)黃韌帶骨化,各種使黃韌帶的骨附著部負荷異常增強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韌帶損傷,而反復的損傷累及和反應性修復過程將導致韌帶的骨化??梢鹱倒塥M窄而導致一系列脊髓、神經根壓迫的癥狀和體征OsteogenesisImperfecta成骨不全,又稱脆骨癥(Fragililisossium),原發性骨脆癥(idiopathicosteopsathyrosis)及骨膜發育不良(periostealdysplasia)等,其特征為骨質脆弱、藍鞏膜、耳聾、關節松弛等,是一種由于間充質組織發育不全,膠原形成障礙而造成的先天性遺傳性疾病。PosteriorSubstractionOsteotomy通過切除脊柱后方椎板、椎弓根,并V字形切除前方椎體,再通過后方閉合實現前中柱的骨性接觸。鉸鏈點在前方骨皮質。PVP(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經皮椎體成形術,在影像導引下,通過將穿刺針經皮穿刺到病變椎體后,向椎體內注入骨水泥,以達到增強椎體強度和穩定性,防止塌陷,緩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復椎體高度的目的一種新型技術。StraightLegRaisingTest直腿抬高實驗的原理:當下肢抬高時,坐骨神經受到牽拉,加重了突出的腰間盤對神經的刺激。所以本試驗陽性常見于腰間盤突出癥,也可見于單純性坐骨神經痛。Syringomyelia脊髓空洞癥,是慢性進行性的脊髓的變性疾病,因多種原因導致脊髓中央管附近區域發生病變,產生脊髓內空洞和形成膠質增生的病理特征。臨床表現為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節段性肌肉萎縮和傳導束性感覺、運動障礙以及局部營養障礙。Tetheredcordsyndrome(TCS)脊髓栓系綜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使脊髓受牽拉、圓錐低位造成脊髓出現缺血、缺氧、神經組織變性等病理改變,臨床上出現下肢感覺、運動功能障礙或畸形、大小便障礙等神經損害的癥候群。問答題:腰椎不穩簡述腰椎節段不穩定的癥狀、體征和影像學評定方法和標準。癥狀腰部酸脹無力,懼站立、喜依托,拒負重,可有急性發作。疼痛:一般性疼痛輕重不一,持續時間短,休息及物理治療后緩解,但易復發;根性放射性疼痛,休息后緩解或消失;可為雙側性。交鎖現象:由于椎節松動及疼痛而不敢彎腰,可在腰椎從前屈轉為伸直時出現交鎖征而固定在某一角度。稍許活動后解鎖而恢復正常。體征站立時骶棘肌緊張,臥位時松弛腰部屈伸過程中觀察到不穩定節段的搖擺、移動等現象腰椎旋轉不穩常有脊椎棘突排列異常伴或不伴神經根刺激或壓迫表現影像學檢查常規腰椎X片:椎體旋轉,小關節增生肥大,棘突不對稱排列,牽引位骨刺,椎間隙狹窄等。動力位X片:椎體間相對移位異常增加,是腰椎不穩的重要表現之一,也是實質所在。CT:關節囊鈣化,黃韌帶肥厚,神經根管狹窄等。MRI:了解椎管狹窄程度,腰椎側凸成角及方向,顯示椎間盤、椎間關節退變的程度和范圍。顯示脊髓有無受損及其范圍。顯示脊柱周圍軟組織的病變。簡述臨床腰椎不穩的診斷標準及融合手術指征。診斷標準反復急性發作且持續時間短暫的劇烈腰痛,可在活動或輕微外力下引發,平臥或支局外固定后癥狀消失。(2)腰部交鎖征。(3)動力位攝片所見,腰椎椎體相對水平位移在屈伸側位片上大于3mm,側彎正位片上移位大于2mm,屬于不穩定的客觀表現。融合手術目的重建受累椎節的穩定(2)矯正畸形及防止畸形進展(3)恢復椎節高度
(4)消除癥狀融合手術指征:臨床指征包括反復腰腿痛,下肢麻木,間歇性跛行,非手術治療無效,影響生活和工作;影像學指征包括動力位攝片椎體水平位移超過4mm,還有常規X線,CT,MRI表現;腰椎不穩合并腰椎間盤突出癥或腰椎管狹窄也應考慮融合手術。脊柱脊髓損傷2.簡述脊髓損傷的Frankie分級與ASIA分級內容。功能完全癱瘓感覺功能不完全喪失感覺功能不完全喪失感覺功能不完全喪失感覺、運動功能正常Frankle功能完全癱瘓感覺功能不完全喪失感覺功能不完全喪失感覺功能不完全喪失感覺、運動功能正常無運動功能有非功能性運動有功能性運動ASIA分級無運動功能有非功能性運動有功能性運動ASIA分級級別脊髓損傷類型完全性損害不完全性損害不完全性損害不完全性損害脊髓損傷類型完全性損害不完全性損害不完全性損害不完全性損害正常在骶段(S4-S5)無任何感覺和運動功能在神經損傷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覺功能,但無運動功能在神經損傷平面以下存在運動功能,大部分關鍵肌的肌力小于3級在神經損傷平面以下存在運動功能,大部分關鍵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級感覺和運動功能正?;颊呷赘咛幍?,頸部疼痛伴四肢功能障礙,急診,問如何處理(檢查及治療方案)檢查包括頸椎正側位X線片。頸椎CT或MRI。治療包括:監測生命體征,頸部枕頜帶或顱骨牽引制動。地塞米松10-20mg靜脈滴注;20%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8小時內甲潑尼龍沖擊治療:30mg/kg—次給藥,15分鐘內靜脈注射給完,休息45分鐘后,在以后的23小時以5.4mg/(kg.h)持續靜脈滴注;2小時內可用高壓氧治療。如何根據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臨床表現與輔助檢查,選擇治療方法。首先根據影像學檢查資料使用熟悉的分型系統進行分型。使用TLICS分型方法進行評分,小于3分使用非手術治療。4分可以選擇手術也可以選擇非手術治療。大于5分選擇手術治療。手術入路可以根據具體損傷情況確定,當后縱韌帶復合體損傷時,多選用后路手術。當前方爆裂骨折向后突入椎管達2/3時,多選擇前路手術。對于后方損傷造成不穩定并伴有前方骨快突入椎管達2/3時多選擇后路行椎管側前減壓。齒突骨折的Anderson-D'Alonzo的分類法及其臨床意義。一型骨折,齒突尖翼狀韌帶附著部斜行骨折,此類損傷是致命性的,但存活患者移位較小。二型骨折,齒突與樞椎椎體連接處的折,由于骨折部位血供較差,不愈合率比較高。三型骨折,樞椎體部骨折,可累及樞椎一側或兩側上關節突,此處血供豐富,不愈合率低。脊髓損傷的功能重建的目的、手術時機、禁忌癥。目的:椎體對線復位,解除脊髓壓迫,恢復脊柱穩定。手術時機:患者在急性期經過皮質類激素沖擊治療以后;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禁忌癥: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脊髓損傷處于急性期,未進行糖皮質激素治療等。脊柱側凸簡述腰椎側凸常見的兩種支具名稱及各自適應癥。脊柱結核簡述脊柱結核病人的MRI常見表現及其在術前評估中的作用(即對制定手術方案的作用)MRI椎體病變T1加權像顯示病變為低信號,其中雜有短T1信號。椎體病變T2加權顯示信號增強??梢娮刁w破壞的輪廓、椎體塌陷后順列改變和擴大的椎旁影。椎旁膿腫,T1加權像顯示低信號,T2加權像顯示高信號。冠面能描繪出椎旁膿腫或雙側腰大肌膿腫的輪廓與范圍。椎間盤呈低信號變窄的椎間盤。正常的髓核內在T2加權像有橫行的細裂隙。炎癥時細裂隙消失。MRI檢查可以確定病變范圍,病變程度。確定手術入路以及具體術式。簡述脊柱結核的治愈標準(1) 術后病例、經藥物治療一年半以上、全身情況良好、無發熱、食欲正常及局部無疼痛。(2) 血沉在正常范圍。(3) X線片顯示病變椎體已骨性愈合,植入骨塊生長良好;病變區輪廓清楚,無異常陰影。(4) 恢復正常活動和輕工作3-6個月后無癥狀復發。3..脊柱結核的病理改變、非手術治療要點及手術適應癥、手術時機、不同節段的手術入路。脊柱結核病理改變:(1) 病理分類:椎體邊緣型結核;椎體中心型結核;椎體前型(骨膜下型)結核;附件型結核。(2) 結核性膿腫:椎旁膿腫;流注膿腫。(3) 脊髓受壓:結核波及椎管壓迫脊髓,可導致截癱。(4) 脊柱畸形:脊柱結核后期可造成脊柱后凸畸形。非手術治療要點:(1) 一般療法:加強營養;呼吸新鮮空氣;處理原發病灶;增強患者治療信心,配合治療。(2) 全身及病變局部制動:臥床休息;保護性支架;牽引固定。(3) 藥物療法:一線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鏈霉素等;用藥原則為早期、聯合、足量、規范、全程。手術適應癥:(1) 已出現脊髓受壓癥者:易引起脊髓完全損傷,應盡早行病灶清除及減壓術。(3) 非手術療法無明顯療效者:骨質破壞明顯、寒性膿腫、死骨與空洞、竇道經久不愈經非手術療法無顯效者。病灶雖小,但經長期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病灶亦無縮小者。(4) 其他:伴有椎節不穩及血沉偏高者,需行患椎融合術;對于后凸畸形明顯、影響外觀及功能者,亦需矯形。手術時機:(1)正規抗結核藥物持續4周以上。(2) 肺結核和其他肺結核處于靜止或相對穩定。(3) 病灶基本穩定,膿腫不再增大,混合感染得到控制。(4) 一般情況好轉,體溫正?;騼H有低熱,血沉明顯下降或趨于正常。(5) 其他并發癥控制良好。手術入路:胸椎結核通常使用后路手術;頸椎結核多使用前路病灶病灶清除術。常見術式前路:前路椎體破壞、塌陷、椎旁膿腫形成有脊髓前方壓迫為最佳指征椎體破壞3個以內;后路:病灶位于脊椎后部,如椎弓根、棘突、椎板病灶局限椎體一側,沒有脊髓壓迫;前后聯合需要前路手術的患者,且前路一期內固定有困難,或達不到穩定性要求,如腰骶部結核長節段脊柱結核。脊柱腫瘤簡述脊柱腫瘤WBB分期內容及用于轉移性脊柱腫瘤臨床評估的Tomita評分系統的主要依據。該分期系統包括三部分內容:脊椎橫斷面上依順時針方向呈幅射狀分為12個扇區,其中4-9區為前部結構,1-3區和10-12區為后部結構;組織層次從椎旁至椎管內分為5層,即A(骨外軟組織)、B(骨性結構淺層)、C(骨性結構深層)、D(椎管內硬膜外部分)和E(椎管內硬膜內部分);(3)腫瘤涉及的縱向范圍。每例分期記錄其腫瘤的扇形區位置、侵犯組織層次及受累椎體。簡述en-bloc術式的定義及其用于治療脊柱腫瘤的適應癥。定義:整塊切除,指將腫瘤連同其周緣一層正常組織整個去除的方式。適應癥:(1)術后生存期延長至3個月至半年以上,明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2)符合以下標準的原發性惡性腫瘤及侵襲性良性腫瘤:未發現腫瘤侵犯前方內臟器官;腫瘤與下腔靜脈與主動脈無粘連;未發現多發轉移;受累椎體少于3個椎節。WBB分期4-8或5-9區腫瘤行椎體切除;3-5或8-10區腫瘤行矢狀切除;10-3區腫瘤行后弓切除。(4)孤立性脊柱轉移瘤,未發現原發病灶,或原發腫瘤灶被控制。脊柱骨轉移腫瘤的非手術方法及現代外科治療的術前準備、手術適應癥和目的。非手術方法:放射治療;綜合治療,包括激素治療、化療及免疫治療等。手術目標:恢復或保留充分的神經功能;緩解疼痛;切除腫瘤或腫瘤減壓;確保即時的或永久的脊柱穩定。手術適應癥:預期生存壽命大于6個月(2)脊柱不穩與畸形或椎間盤、骨折片壓迫脊髓、馬尾或神經根引起進行性神經功能損害(3)頑固性疼痛經非手術治療無效(4)轉移灶對放、化療不敏感或放、化療后復發引起脊髓壓迫(5)病理活檢明確椎體病變性質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手術指征,手術方案及其依據診斷標準:(1)臨床上具有脊髓受壓的表現:分為中央型(癥狀先從上肢開始),周圍型(癥狀先下肢開始),及中央血管型(上下肢同時出現)。三者可分為輕、中、重三度。(2)影像學檢查:可顯示椎管矢狀徑狹窄,椎節不穩(梯形變),骨質增生,硬膜囊受壓及脊髓信號異常等。(3)除外其他疾病:包括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脊髓腫瘤,脊髓空洞癥,脊髓癆,顱底凹陷癥,多發性神經炎,繼發性粘連性脊蛛網炎,共濟失調癥及多發性硬化癥等。(4)可酌情選擇腦脊液穿刺、肌電圖及誘發電位等協助診斷。手術指征:(1)急性進行性頸脊髓受壓癥狀明顯,經臨床檢查證實,應盡快手術。(2)病程長、癥狀持續加重而診斷又明確者。脊髓受壓癥狀雖為中度或輕度,但經非手術治療1-2療程以上無改善而又影響工作者。手術方案及其依據:(1)前路手術(減壓植骨融合):以椎體束受壓癥狀為主(2)后路手術(后路減壓或椎管成形術):以感覺障礙為主,伴頸椎椎管狹窄。(3)兩種癥狀都明顯的,視患者首發癥狀是運動或感覺異常及術者習慣酌情選擇行前路或后路減壓。1-3個月后根據恢復情況再決定是否需要另一入路手術治療原則:(1)直接徹底去除頸脊髓的致壓物,恢復正常脊髓形態和有效的椎管容積。(2)恢復頸椎的正常序列,重建頸椎生理曲度和椎間高度。(3)充分有效的植骨及植骨后的即刻穩定作用,最終獲得骨融合。(4)盡可能短節段固定。簡述頸椎病療效的臨床判定和影響其療效的因素。頸椎病手術的適應癥及頸椎前路手術可能并發癥。適應癥:(1)脊髓、神經根壓迫癥狀嚴重,非手術治療無效者(2)外傷或其他原因導致頸椎病癥狀突然加重者(3)伴有頸椎間盤突出癥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4)頸椎某一節段明顯不穩,頸痛明顯,經非手術治療無效,即使無四肢感覺運動障礙,也應考慮手術已防止病情進展術中并發癥:一、暴露過程中的并發癥頸椎過伸性損傷;頸椎過度牽引性損傷;喉返神經損傷;食管損傷;氣管損傷;頸部血管損傷;Horner綜合征;喉上神經、舌下神經及迷走神經損傷;胸膜損傷等其他損傷。二、手術操作時的并發癥切除椎管管壁骨質時所引起脊髓與神經根損傷;椎動脈損傷;頸脊神經根損傷;植骨塊或其他植入物對脊髓的損傷;硬膜破裂及腦脊液漏;椎靜脈損傷;睡眠性窒息。術后并發癥:頸深部血腫;喉頭痙攣;食管瘺;植骨塊滑脫;植骨塊骨折;骨愈合不良、假關節形成及成角畸形;金屬內固定物的松動與滑脫;頸部切口感染;髂嵴取骨部殘留痛;臨近椎節退變;頸前部皮膚瘢痕直線性攣縮;腦脊液漏。簡述頸椎后路手術的術后并發癥。頸深部血腫;腦脊液漏;植骨塊滑脫;頸5脊神經根麻痹;植入物失效;切口感染;切口裂開;皮膚壓迫壞死;頸椎不穩;頸椎成角畸形;假關節形成。頸椎病術前評估必須做哪些影像學檢查,他們能提供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對指導手術有何關鍵作用X光片:觀察骨質情況,有無增生和畸形,陳舊骨折,骨破壞,新生灶,序列是否正常,頸椎椎管狹窄,神經根管是否狹窄,有無頸椎不穩定,半脫位等。CT:可以測量脊髓受壓情況,測量扁平率。脊髓造影可動態觀察脊髓受壓情況。MRI:T1可觀察形態;T2病變性質判斷;增強:炎癥腫瘤等高信號。試述頸椎病的臨床分型及各型的主要診斷依據和治療原則。實用骨科學第四版P1981腰椎間盤突出癥1?病例分析:男,LDH,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一年,加重一個月,左下肢支腿抬高40°+,加強+。左側股N牽拉+,左拇趾背伸肌肌力減退,足背內側,左大腿前內側痛觸覺下降,跛行100米,牽引無效,MRI顯示L3-4無突出。問:(1)MRI會顯示那個間隙突出,該突出的特點是什么?(2)下一步如何治療?(3)治療中尤其應該注意什么?人工椎間盤的歷程及發展。1956年首次提出椎間盤假體概念,通過40余年的發展,人工椎間盤置換術和人工髓核置換術都已經應用于臨床。但目前仍需要前瞻性以及遠期評估。腰椎滑脫癥簡述腰椎滑脫癥的病因分類和手術指征,手術方法和適應證。病因:創傷性;先天遺傳性因素;疲勞性或慢性勞損性因素;退變性因素。WILTSE分類,一型,發育不良型。二型,峽性,腰椎峽部缺損。二A,峽部應力骨折。二B,腰椎峽部延長,但仍完整無骨折。二C型,腰椎峽部急性骨折。三型,退行性滑脫長期站立,持續下腰椎不穩。四型,創傷性滑脫,腰椎峽部附近后部結構性急性骨折。五型,全身或局部骨質病變吧導致脊柱后部結構破壞。手術適應證:1.有無癥狀,滑脫>50%,處于生長期的青少2.進行性滑脫,3.非手術治療無法矯正脊柱畸形和明顯步態異常者。4.非手術治療不能緩解疼痛者。5.下肢出現神經癥狀或馬尾壓迫綜合癥。手術方法:1.椎板切除減壓。2.峽部直接修復植骨內固定。3.腰椎融合術。4.椎弓根內固定術等。顱底凹陷癥簡述顱底凹陷癥的顱骨側位片上幾種影像測量方法及其意義。(1)錢氏線(Chamberlain'sline):亦稱腭枕線。頭顱側位片上由硬腭后緣向枕大孔后上緣作一連線,即為錢氏線正常人齒狀突在此線的3mm以下若超過此限,即為顱底凹陷癥。⑵麥氏線(McGregor'sline):也稱基底線。由硬腭后緣至枕骨鱗部最低點連線,即麥氏線正常齒狀突不應高出此線6mm若超過即為顱底凹陷癥。其他脊柱矯形器的生物力學特點及其作用,副作用,常見分類。胸腰椎前路手術入路指征(1) 椎體腫瘤。(2) 椎體的爆裂骨折,骨折塊突入椎管大于1/2(提示后縱韌帶破裂)。(3) 腰1以上節段的椎間盤摘除或后縱韌帶骨化灶清除后需植骨。(4) 胸腰段陳舊性壓縮性骨折導致脊髓前方受壓者。(5) 椎體結核病灶清除需植骨。總論部分07年惡性腫瘤的轉移途徑,哪些因素與腫瘤的浸潤和轉移有關?試述術前準備和術后處理的意義及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的診斷要點多器官衰減的原因及診斷標準是什么?08年惡性腫瘤的轉移途徑,哪些因素與腫瘤的浸潤和轉移有關?試述圍手術期處理的臨床意義?多器官衰減的原因及診斷標準是什么?09年名詞解釋功能性細胞外液絕大部分的組織間液能迅速的與血管內液體或細胞內液進行交換并取得平衡,這在維持機體的水和電解質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又可稱為功能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7
- 2024年設計師證書考試知識點精講試題及答案
- 全球視野下的美術設計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檢驗員考試指導建議試題及答案
- 成人考試題庫及答案詳解
- 2024廣告設計師職業定位與發展戰略試題及答案
- 奧美招聘面試題目及答案
- 學前英語測試題及答案
- eda技術考試題及答案
- 康復聽力測試題及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國3C電子產品租賃行業市場運行現狀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4年廣東省高考化學試卷(真題+答案)
-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JT-T-1198-2018公路交通噪聲防護措施分類及技術要求
- 暢銷書營銷分析報告
- 2024學年(上)廈門市九年級質量檢測化學試題及答案
- 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鄭州大學
- SYT 6169-2021 油藏分類-PDF解密
- 2024-2029年中國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兒童心理學》期末大作業參考答案
- 交規記心中安全伴我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