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顱神經的解剖和臨床1顱神經的解剖和臨床1眼球運動神經合并損害產生的臨床綜合征
臨床綜合征 損害的顱神經
眶尖綜合征Ⅱ、Ⅲ、Ⅳ、Ⅵ、Ⅴ1
眶上裂綜合征
Ⅲ、Ⅳ、Ⅵ、Ⅴ1
前海綿竇綜合征Ⅲ、Ⅳ、Ⅵ、Ⅴ1
中海綿竇綜合征Ⅲ、Ⅳ、Ⅵ、Ⅴ1、Ⅴ2
后海綿竇綜合征
Ⅲ、Ⅳ、Ⅵ、Ⅴ1、Ⅴ2、Ⅴ3
巖尖綜合征
Ⅴ1、Ⅵ
2眼球運動神經合并損害產生的臨床綜合征臨33臨床意義眼球協同運動障礙側視障礙:皮層—刺激損毀:短暫腦干—刺激損毀:持久常伴同側外展神經麻痹垂直運動障礙:玩偶眼—頭迅速前屈或后仰時雙眼反射性仰視或俯視,病變接近Darkschewitch核;如病變位于此核,則此種反射消失。會聚麻痹:Perlia核或E-W核核間性眼肌麻痹4臨床意義眼球協同運動障礙4臨床意義核間性眼肌麻痹患側內收不能,對側單眼眼震?患側單眼眼震,對側內收不能?5臨床意義核間性眼肌麻痹5臨床意義瞳孔的改變:Horner綜合征:阿-羅氏瞳孔:瞳孔對光反射消失,會聚調節反射存在。多為雙側性。病變部位:頂蓋前區與E-W核之間的對光反射通路的傳入纖維受損。強直性(Adie氏)瞳孔:對光反射、調節反射似均消失,如光照10秒、會聚5分鐘,瞳孔可縮小。病變部位:副交感神經纖維或睫狀神經節。AdieSyndrom:多見于青年女性,瞳孔改變+同側膝、跟反射消失。6臨床意義瞳孔的改變:6不同部位損害引起的霍納綜合征強烈--腎上腺素--強烈可卡因±幾乎沒有反應強烈疼痛刺激瞳孔反應面部面部及上肢丘腦下部受損時為半身無汗癥有有無眼球內陷有明顯不很明顯瞼下垂縮小明顯縮小一般均縮小,間或暫時性擴大瞳孔臨床表現頸內動脈及眶上裂或眼眶內病變“周圍性”霍納氏綜合征下頸髓及頸交感神經干的各種病變丘腦下部、腦干及上頸髓的各種損害“中樞性”霍納氏綜合征可能的病變圍繞頸動脈的交感節后纖維至瞳孔擴大肌睫狀脊髓中樞至交感神經頸上節丘腦下部至睫狀脊髓中樞部位第三級神經元第二級神經元第一級神經元7不同部位損害引起的霍納綜合征強烈--腎上腺素--強烈可三叉神經(Ⅴ)解剖:混合神經感覺神經:眼支----------眶上裂上頜支眶下裂圓孔海綿竇半月神經節下頜支----------卵圓孔(Ⅰ)
脊束核(痛溫覺)腦干感覺主核(觸覺)部分交叉(Ⅱ)中腦核(本體覺)————丘腦內囊(Ⅲ)中央后回下1/38三叉神經(Ⅴ)解剖:混合神經8三叉神經(Ⅴ)運動通路:中央前回內囊三叉神經運動核橋腦腹側出腦,經半月神經節卵圓孔顳肌、嚼肌、翼內肌、翼外肌。小結:感覺核多且長,所以核性損害可有感覺分離周圍神經損害按三支分布,核性損害可呈“洋蔥頭”樣分布,核的上部在中央,核的下部在外周與其它顱神經有聯系:Ⅶ—角膜反射、淚腺分泌
Ⅹ—眼心反射9三叉神經(Ⅴ)運動通路:9101011111212臨床意義刺激癥狀:疼痛+感覺異常三叉神經周圍支:三叉神經痛原發性繼發性半月神經節:帶狀皰疹感染Ⅴ疼痛(多為1)+感覺及相應區域的皰疹運動支(3):咀嚼肌緊張性痙攣(牙關緊閉)咀嚼肌陣攣性痙攣(咀嚼痙攣)見于急性橋腦病變、MS、腦炎,還可見于破傷風
13臨床意義刺激癥狀:疼痛+感覺異常13臨床意義損毀癥狀:感覺障礙運動麻痹:張口下頜偏向患側+肌萎縮—核及核下性雙側咀嚼肌麻痹+下頜反射亢進(雙側皮質延髓束損害)14臨床意義損毀癥狀:14三叉上頜支帶狀皰疹Ⅴ2三叉眼支帶狀皰疹15三叉上頜支帶狀皰疹Ⅴ2三叉眼支帶狀皰疹15顳肌,咬肌萎縮,結膜充血,角膜反射消失下頜偏斜16顳肌,咬肌萎縮,結膜充血,角膜反射消失下頜偏斜16面神經Ⅶ解剖面神經運動通路:中央前回內囊面神經核上部下部內聽道面神經管出莖乳孔,經腮腺支配除嚼肌、提上瞼肌以外的面肌及耳部、枕肌、頸闊肌(分5支)
17面神經Ⅶ解剖17面神經Ⅶ中間神經:在內聽道以后解剖上與面神經合成一個神經,包括感覺、副交感神經。舌前2/3味覺通路:舌前2/3味蕾舌神經鼓索支——膝狀神經節
Ⅴ3周圍支(Ⅰ)[上下涎核涎腺味覺引起涎腺分泌[孤束核上部丘腦外側核內囊味覺中樞海馬回、(Ⅱ)(Ⅲ)島葉前回、島蓋18面神經Ⅶ中間神經:在內聽道以后解剖上與面神經合成一個神經,包面神經Ⅶ副交感通路:上涎核中間神經膝狀神經節鼓索舌神經頜下神經節(換元)舌神經舌下腺和下頜下腺淚腺核(橋腦)中間神經膝狀神經節巖淺大神經翼管神經蝶腭神經節(換元)淚腺神經(Ⅴ1)、顴顳神經(Ⅴ2)淚腺感覺通路:面肌深感覺中間神經中腦核鼓膜、外耳道、耳廓外側面、耳后乳突中間神經脊束核19面神經Ⅶ副交感通路:1920202121運動:皺眉,閉眼,露齒,鼓腮,吹口哨味覺:舌前2/3味覺腺體分泌舌下腺、頜下腺、淚腺感覺Ⅶ----面神經解剖生理22運動:Ⅶ----面神經解剖生理22臨床表現刺激癥狀:面肌抽搐:見于功能性、Bell氏麻痹恢復期、基底動脈迂曲、橋小腦腫瘤等。鱷魚淚現象:神經再生過程中應長入涎腺的纖維長入淚腺,出現進食時流淚。損毀癥狀:中樞性面癱:病變在核以上,病灶對側下半部面癱周圍性面癱:(各不同部位)23臨床表現刺激癥狀:23周圍性面癱周圍性面癱24周圍性面癱周圍性面癱242525位聽神經Ⅷ解剖:耳蝸神經:Cortis雙極細胞螺旋神經節耳蝸神經交叉(Ⅰ)耳蝸腹核斜方體—外側丘系內側膝狀體(Ⅱ)(Ⅲ)耳蝸背核Ⅳ室底同側外側丘系內側膝狀體,之后二者纖維均經內囊終止于顳葉的聽覺中樞。內側膝狀體及下丘還發出反射性的聯絡纖維,經頂蓋延髓束與頂蓋脊髓束至眼球運動神經核及其它顱神經核,使聽覺與眼肌、頭部運動發生聯系。26位聽神經Ⅷ解剖:26位聽神經Ⅷ前庭神經:空間定向、平衡半規管橢圓囊前庭神經節前庭神經前庭神經核丘腦球囊(Ⅰ)(Ⅱ)(Ⅲ)皮層前庭功能區(顳上回、中央后回、角回、6區)前庭神經核發出纖維通過內側縱束、前庭脊髓束與眼動神經(Ⅲ、Ⅳ、Ⅵ)、副神經核、網狀結構、脊髓前角細胞、小腦(絨球、小結、頂核)發生聯系。視、觸、深感覺對位向感覺起輔助作用。27位聽神經Ⅷ前庭神經:空間定向、平衡27Ⅷ---前庭耳蝸神經解剖生理前庭神經耳蝸神經28Ⅷ---前庭耳蝸神經解剖生理前庭神經耳蝸神經28Ⅷ---前庭耳蝸神經蝸神經耳聾耳鳴前庭神經眩暈平衡障礙眼震臨床表現29Ⅷ---前庭耳蝸神經蝸神經前庭神經臨床表現2930303131臨床表現耳蝸神經:刺激:耳鳴損毀:耳聾耳聾:傳導性耳聾:耳蝸及傳導通路正常感音性耳聾:周圍性耳蝸性(耳蝸基底膜)神經性(螺旋神經節、耳蝸神經)中樞性一側病變無耳聾,彌散病變雙側受損皮層聾,但聽反射保存。32臨床表現耳蝸神經:32臨床表現鑒別:類別WeberRinne音調喪失傳導性偏患側AC〈BC低頻為主感覺性偏健側AC〉BC高頻為主33臨床表現鑒別:33臨床表現前庭神經:刺激癥狀:眩暈、眼震、自發肢體偏斜(自發指誤、閉目難立、星形足跡)損毀癥狀:前庭反應減弱或消失Meniere氏病:眩暈、嘔吐、耳鳴、水平眼震,常常伴有聽力減退,眩暈發作隨耳聾的加重而減少甚至停止。前庭神經元炎:感染后眩暈、嘔吐、前庭功能下降、肢體偏斜、眼震、無耳鳴、耳聾,數周后恢復,無復發。34臨床表現前庭神經:34顱內壓增高,腦血供不足,顱腦外傷,小腦、第四腦室及腦干腫瘤、癲癇、聽神經瘤內耳眩暈癥、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經炎、急性前庭神經損傷、耳咽管阻塞、外耳道耵聹病因常呈正常反應無反應或反應減弱前庭功能試驗常有腦干損害癥狀,也可有抽搐、昏厥等無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不明顯常有耳鳴或耳聾聽覺障礙方向不定,與頭位無一定關系常有,向眼震之慢相側,與頭位有一定關系傾倒水平性、旋轉性或垂直性,中腦以上病變一般無眼球震顫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轉性眼球震顫的性質可不一致一致眼球震顫與眩暈程度較少而不明顯常有且明顯迷走神經興奮反應(惡心、嘔吐)多較輕多較重眩暈程度呈持續性,時間較久呈發作性,時間較短,數分鐘至數天眩暈持續的時間旋轉性或物體向一側運動的感覺旋轉性或向上、下、左、右搖晃的運動感覺眩暈性質前庭中樞性眩暈前庭周圍性眩暈35顱內壓增高,腦血供不足,顱腦外傷,小腦、第四腦室及腦干腫瘤、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解剖:Ⅸ、Ⅹ均具有感覺、運動、副交感三種功能感覺:內臟感覺纖維孤束核上-中間神經中-舌咽神經下-迷走神經運動:運動纖維發自疑核上-舌咽神經中-迷走神經下-副神經副交感:神經起自下涎核-舌咽神經迷走背核-迷走神經36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解剖:36Ⅸ--舌咽神經,Ⅹ迷走神經解剖生理37Ⅸ--舌咽神經,Ⅹ迷走神經解剖生理37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舌咽神經:咽部運動、咽舌后1/3味覺、腮腺分泌運動:中央前回內囊膝部疑核(上部),出腦干頸靜脈孔咽上縮肌吞咽功能感覺:舌后1/3、咽上部、中耳、外耳道、后顱凹、硬腦膜巖神經節孤束核中部——內側丘系丘腦(Ⅰ)(Ⅱ)交叉(Ⅲ)
中央后回味覺巖神經節孤束核味覺丘系丘腦味覺中
(Ⅰ)(Ⅱ)(Ⅲ)樞副交感:下涎核巖神經節鼓室神經鼓室叢巖淺小神經耳神經耳神經節腮腺38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舌咽神經:咽部運動、咽舌后1/3味覺、腮腺3939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迷走神經:外耳道感覺、吞咽、發音、內臟運動、內臟感覺、心血管運動運動:中央前回內囊膝部疑核中部,出腦干頸靜脈孔軟腭咽環甲肌聲帶感覺:外耳道、鼓膜下部頸靜脈神經節三叉神經脊束核三叉丘系丘腦內囊中央后回味覺:會厭結狀神經節孤束核下部味覺丘系丘腦味覺中樞副交感:迷走背核結狀神經節支配平滑肌:咽、氣管、食道、胃、小腸、結腸上段;心血管;胃腸胰腺分泌;內臟活動40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迷走神經:外耳道感覺、吞咽、發音、內臟運動4141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副神經:起自脊髓和延髓。作用:轉頸、聳肩中央前回內囊疑核、迷走背核,向外至頸靜脈孔,與脊髓部合并,經頸靜脈孔出顱,與脊髓部分分離,經結狀神經節與迷走神經匯合支配咽、喉、軟腭。中央前回內囊副神經核(C1-5前角),經枕大孔入顱,與副神經延髓部合并,經靜脈孔出顱,支配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轉頸皮層中樞:在運動方向的對側皮層運動區,如頭向左轉。系右側皮層運動中樞的作用;癲癇時,頭轉向對側。42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副神經:起自脊髓和延髓。作用:轉頸、聳肩44343副神經損傷造成的斜方肌無力翼狀肩44副神經損傷造成的斜方肌無力翼狀肩44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舌下神經:伸舌中央前回內囊膝部舌下神經核(延髓下1/3背側)經舌下神經管出顱,走向舌的底部,支配舌骨下肌群(雙側)及對側頦舌肌。其主要作用是伸舌。45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舌下神經:伸舌45Ⅻ---舌下神經解剖生理支配舌肌的運動:
頦舌肌—舌伸向外(對側)舌骨舌肌—舌回縮單側支配#:直接受對側的皮質延髓束支配46Ⅻ---舌下神經解剖生理支配舌肌的運動:464747Ⅻ---舌下神經一側麻痹舌尖偏向患側兩側麻痹伸舌受限周圍性損害伴舌肌萎縮/纖顫中樞性損害舌肌無萎縮伴肢體偏癱臨床表現#48Ⅻ---舌下神經一側麻痹周圍性損害臨床表現#48周圍性舌癱49周圍性舌癱49上運動神經元癱不伴萎縮下運動神經元癱伴萎縮50上運動神經元癱不伴萎縮下運動神經元癱伴萎縮505151臨床表現頸靜脈孔綜合征及其它綜合征:Vernet(頸靜脈孔)綜合征:Ⅸ、Ⅹ、ⅪSicard-Collet綜合征:Ⅸ、Ⅹ、Ⅺ、ⅫVillaret綜合征:Ⅸ、Ⅹ、Ⅺ、Ⅻ及頸交感神經干損害52臨床表現頸靜脈孔綜合征及其它綜合征:52球麻痹運動功能喪失:言語困難、發聲困難、進食困難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呼吸、循環衰竭、唾液分泌障礙53球麻痹53真性球麻痹與假性球麻痹的鑒別腦干反射腦干反射除言語,進食障礙外,呼吸循環障礙輕病情較重,多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預后有,強制性尿失禁無排尿障礙障礙明顯,常有強哭強笑障礙不顯皮質功能無舌肌萎縮、亦無震顫萎縮、肌纖維性震顫舌肌角膜下頜反射仰頭反射掌頜反射陽性陰性吸吮反射病理性亢進消失下頜反射早期即消失存在軟腭反射存在消失咽發射生理性常有兩次以上的腦卒中發作,并且在不同側多為首次發作病史雙側皮質或皮質腦干束在延髓、雙側顱神經運動核或其纖維病變部位假性球麻痹真性球麻痹54真性球麻痹與假性球麻痹的鑒別腦干反射腦干反射除言語,進食障謝謝55謝謝55顱神經的解剖和臨床56顱神經的解剖和臨床1眼球運動神經合并損害產生的臨床綜合征
臨床綜合征 損害的顱神經
眶尖綜合征Ⅱ、Ⅲ、Ⅳ、Ⅵ、Ⅴ1
眶上裂綜合征
Ⅲ、Ⅳ、Ⅵ、Ⅴ1
前海綿竇綜合征Ⅲ、Ⅳ、Ⅵ、Ⅴ1
中海綿竇綜合征Ⅲ、Ⅳ、Ⅵ、Ⅴ1、Ⅴ2
后海綿竇綜合征
Ⅲ、Ⅳ、Ⅵ、Ⅴ1、Ⅴ2、Ⅴ3
巖尖綜合征
Ⅴ1、Ⅵ
57眼球運動神經合并損害產生的臨床綜合征臨583臨床意義眼球協同運動障礙側視障礙:皮層—刺激損毀:短暫腦干—刺激損毀:持久常伴同側外展神經麻痹垂直運動障礙:玩偶眼—頭迅速前屈或后仰時雙眼反射性仰視或俯視,病變接近Darkschewitch核;如病變位于此核,則此種反射消失。會聚麻痹:Perlia核或E-W核核間性眼肌麻痹59臨床意義眼球協同運動障礙4臨床意義核間性眼肌麻痹患側內收不能,對側單眼眼震?患側單眼眼震,對側內收不能?60臨床意義核間性眼肌麻痹5臨床意義瞳孔的改變:Horner綜合征:阿-羅氏瞳孔:瞳孔對光反射消失,會聚調節反射存在。多為雙側性。病變部位:頂蓋前區與E-W核之間的對光反射通路的傳入纖維受損。強直性(Adie氏)瞳孔:對光反射、調節反射似均消失,如光照10秒、會聚5分鐘,瞳孔可縮小。病變部位:副交感神經纖維或睫狀神經節。AdieSyndrom:多見于青年女性,瞳孔改變+同側膝、跟反射消失。61臨床意義瞳孔的改變:6不同部位損害引起的霍納綜合征強烈--腎上腺素--強烈可卡因±幾乎沒有反應強烈疼痛刺激瞳孔反應面部面部及上肢丘腦下部受損時為半身無汗癥有有無眼球內陷有明顯不很明顯瞼下垂縮小明顯縮小一般均縮小,間或暫時性擴大瞳孔臨床表現頸內動脈及眶上裂或眼眶內病變“周圍性”霍納氏綜合征下頸髓及頸交感神經干的各種病變丘腦下部、腦干及上頸髓的各種損害“中樞性”霍納氏綜合征可能的病變圍繞頸動脈的交感節后纖維至瞳孔擴大肌睫狀脊髓中樞至交感神經頸上節丘腦下部至睫狀脊髓中樞部位第三級神經元第二級神經元第一級神經元62不同部位損害引起的霍納綜合征強烈--腎上腺素--強烈可三叉神經(Ⅴ)解剖:混合神經感覺神經:眼支----------眶上裂上頜支眶下裂圓孔海綿竇半月神經節下頜支----------卵圓孔(Ⅰ)
脊束核(痛溫覺)腦干感覺主核(觸覺)部分交叉(Ⅱ)中腦核(本體覺)————丘腦內囊(Ⅲ)中央后回下1/363三叉神經(Ⅴ)解剖:混合神經8三叉神經(Ⅴ)運動通路:中央前回內囊三叉神經運動核橋腦腹側出腦,經半月神經節卵圓孔顳肌、嚼肌、翼內肌、翼外肌。小結:感覺核多且長,所以核性損害可有感覺分離周圍神經損害按三支分布,核性損害可呈“洋蔥頭”樣分布,核的上部在中央,核的下部在外周與其它顱神經有聯系:Ⅶ—角膜反射、淚腺分泌
Ⅹ—眼心反射64三叉神經(Ⅴ)運動通路:9651066116712臨床意義刺激癥狀:疼痛+感覺異常三叉神經周圍支:三叉神經痛原發性繼發性半月神經節:帶狀皰疹感染Ⅴ疼痛(多為1)+感覺及相應區域的皰疹運動支(3):咀嚼肌緊張性痙攣(牙關緊閉)咀嚼肌陣攣性痙攣(咀嚼痙攣)見于急性橋腦病變、MS、腦炎,還可見于破傷風
68臨床意義刺激癥狀:疼痛+感覺異常13臨床意義損毀癥狀:感覺障礙運動麻痹:張口下頜偏向患側+肌萎縮—核及核下性雙側咀嚼肌麻痹+下頜反射亢進(雙側皮質延髓束損害)69臨床意義損毀癥狀:14三叉上頜支帶狀皰疹Ⅴ2三叉眼支帶狀皰疹70三叉上頜支帶狀皰疹Ⅴ2三叉眼支帶狀皰疹15顳肌,咬肌萎縮,結膜充血,角膜反射消失下頜偏斜71顳肌,咬肌萎縮,結膜充血,角膜反射消失下頜偏斜16面神經Ⅶ解剖面神經運動通路:中央前回內囊面神經核上部下部內聽道面神經管出莖乳孔,經腮腺支配除嚼肌、提上瞼肌以外的面肌及耳部、枕肌、頸闊肌(分5支)
72面神經Ⅶ解剖17面神經Ⅶ中間神經:在內聽道以后解剖上與面神經合成一個神經,包括感覺、副交感神經。舌前2/3味覺通路:舌前2/3味蕾舌神經鼓索支——膝狀神經節
Ⅴ3周圍支(Ⅰ)[上下涎核涎腺味覺引起涎腺分泌[孤束核上部丘腦外側核內囊味覺中樞海馬回、(Ⅱ)(Ⅲ)島葉前回、島蓋73面神經Ⅶ中間神經:在內聽道以后解剖上與面神經合成一個神經,包面神經Ⅶ副交感通路:上涎核中間神經膝狀神經節鼓索舌神經頜下神經節(換元)舌神經舌下腺和下頜下腺淚腺核(橋腦)中間神經膝狀神經節巖淺大神經翼管神經蝶腭神經節(換元)淚腺神經(Ⅴ1)、顴顳神經(Ⅴ2)淚腺感覺通路:面肌深感覺中間神經中腦核鼓膜、外耳道、耳廓外側面、耳后乳突中間神經脊束核74面神經Ⅶ副交感通路:1975207621運動:皺眉,閉眼,露齒,鼓腮,吹口哨味覺:舌前2/3味覺腺體分泌舌下腺、頜下腺、淚腺感覺Ⅶ----面神經解剖生理77運動:Ⅶ----面神經解剖生理22臨床表現刺激癥狀:面肌抽搐:見于功能性、Bell氏麻痹恢復期、基底動脈迂曲、橋小腦腫瘤等。鱷魚淚現象:神經再生過程中應長入涎腺的纖維長入淚腺,出現進食時流淚。損毀癥狀:中樞性面癱:病變在核以上,病灶對側下半部面癱周圍性面癱:(各不同部位)78臨床表現刺激癥狀:23周圍性面癱周圍性面癱79周圍性面癱周圍性面癱248025位聽神經Ⅷ解剖:耳蝸神經:Cortis雙極細胞螺旋神經節耳蝸神經交叉(Ⅰ)耳蝸腹核斜方體—外側丘系內側膝狀體(Ⅱ)(Ⅲ)耳蝸背核Ⅳ室底同側外側丘系內側膝狀體,之后二者纖維均經內囊終止于顳葉的聽覺中樞。內側膝狀體及下丘還發出反射性的聯絡纖維,經頂蓋延髓束與頂蓋脊髓束至眼球運動神經核及其它顱神經核,使聽覺與眼肌、頭部運動發生聯系。81位聽神經Ⅷ解剖:26位聽神經Ⅷ前庭神經:空間定向、平衡半規管橢圓囊前庭神經節前庭神經前庭神經核丘腦球囊(Ⅰ)(Ⅱ)(Ⅲ)皮層前庭功能區(顳上回、中央后回、角回、6區)前庭神經核發出纖維通過內側縱束、前庭脊髓束與眼動神經(Ⅲ、Ⅳ、Ⅵ)、副神經核、網狀結構、脊髓前角細胞、小腦(絨球、小結、頂核)發生聯系。視、觸、深感覺對位向感覺起輔助作用。82位聽神經Ⅷ前庭神經:空間定向、平衡27Ⅷ---前庭耳蝸神經解剖生理前庭神經耳蝸神經83Ⅷ---前庭耳蝸神經解剖生理前庭神經耳蝸神經28Ⅷ---前庭耳蝸神經蝸神經耳聾耳鳴前庭神經眩暈平衡障礙眼震臨床表現84Ⅷ---前庭耳蝸神經蝸神經前庭神經臨床表現2985308631臨床表現耳蝸神經:刺激:耳鳴損毀:耳聾耳聾:傳導性耳聾:耳蝸及傳導通路正常感音性耳聾:周圍性耳蝸性(耳蝸基底膜)神經性(螺旋神經節、耳蝸神經)中樞性一側病變無耳聾,彌散病變雙側受損皮層聾,但聽反射保存。87臨床表現耳蝸神經:32臨床表現鑒別:類別WeberRinne音調喪失傳導性偏患側AC〈BC低頻為主感覺性偏健側AC〉BC高頻為主88臨床表現鑒別:33臨床表現前庭神經:刺激癥狀:眩暈、眼震、自發肢體偏斜(自發指誤、閉目難立、星形足跡)損毀癥狀:前庭反應減弱或消失Meniere氏病:眩暈、嘔吐、耳鳴、水平眼震,常常伴有聽力減退,眩暈發作隨耳聾的加重而減少甚至停止。前庭神經元炎:感染后眩暈、嘔吐、前庭功能下降、肢體偏斜、眼震、無耳鳴、耳聾,數周后恢復,無復發。89臨床表現前庭神經:34顱內壓增高,腦血供不足,顱腦外傷,小腦、第四腦室及腦干腫瘤、癲癇、聽神經瘤內耳眩暈癥、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經炎、急性前庭神經損傷、耳咽管阻塞、外耳道耵聹病因常呈正常反應無反應或反應減弱前庭功能試驗常有腦干損害癥狀,也可有抽搐、昏厥等無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不明顯常有耳鳴或耳聾聽覺障礙方向不定,與頭位無一定關系常有,向眼震之慢相側,與頭位有一定關系傾倒水平性、旋轉性或垂直性,中腦以上病變一般無眼球震顫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轉性眼球震顫的性質可不一致一致眼球震顫與眩暈程度較少而不明顯常有且明顯迷走神經興奮反應(惡心、嘔吐)多較輕多較重眩暈程度呈持續性,時間較久呈發作性,時間較短,數分鐘至數天眩暈持續的時間旋轉性或物體向一側運動的感覺旋轉性或向上、下、左、右搖晃的運動感覺眩暈性質前庭中樞性眩暈前庭周圍性眩暈90顱內壓增高,腦血供不足,顱腦外傷,小腦、第四腦室及腦干腫瘤、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解剖:Ⅸ、Ⅹ均具有感覺、運動、副交感三種功能感覺:內臟感覺纖維孤束核上-中間神經中-舌咽神經下-迷走神經運動:運動纖維發自疑核上-舌咽神經中-迷走神經下-副神經副交感:神經起自下涎核-舌咽神經迷走背核-迷走神經91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解剖:36Ⅸ--舌咽神經,Ⅹ迷走神經解剖生理92Ⅸ--舌咽神經,Ⅹ迷走神經解剖生理37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舌咽神經:咽部運動、咽舌后1/3味覺、腮腺分泌運動:中央前回內囊膝部疑核(上部),出腦干頸靜脈孔咽上縮肌吞咽功能感覺:舌后1/3、咽上部、中耳、外耳道、后顱凹、硬腦膜巖神經節孤束核中部——內側丘系丘腦(Ⅰ)(Ⅱ)交叉(Ⅲ)
中央后回味覺巖神經節孤束核味覺丘系丘腦味覺中
(Ⅰ)(Ⅱ)(Ⅲ)樞副交感:下涎核巖神經節鼓室神經鼓室叢巖淺小神經耳神經耳神經節腮腺93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舌咽神經:咽部運動、咽舌后1/3味覺、腮腺9439后組顱神經ⅨⅩⅪⅫ迷走神經:外耳道感覺、吞咽、發音、內臟運動、內臟感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疫情防控期間實驗室人員外出審批流程
- 大型商超國慶假期間疫情應急預案范文
- 環保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及保障措施
- 2025年臨床院感質量檢查整改措施
- 小學數學題型訓練學習心得體會
- 施工人員技術考核計劃
- 瀝青路面車轍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安保人員勞動力安排計劃
- 北師大版九年級數學上冊學期計劃
-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字詞教學計劃
- 工業互聯網與船舶行業融合應用參考指南 2025
- 應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含示例)
- 南通國家級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公開招聘招商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析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道德與法治 總復習法治教育檢測卷(含答案)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診治指南(2025)解讀
- 《心血管系統超聲檢查》課件
- 江西單招解剖試題及答案
- 肝癌中西醫治療
- GA/T 2159-2024法庭科學資金數據清洗規程
- 商標侵權培訓課件
- 留學邏輯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