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小學教師招聘心理學復習內容精要_第1頁
2014年中小學教師招聘心理學復習內容精要_第2頁
2014年中小學教師招聘心理學復習內容精要_第3頁
2014年中小學教師招聘心理學復習內容精要_第4頁
2014年中小學教師招聘心理學復習內容精要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412341、心理學誕生標志:1879(W.Wundt)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標志著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第二節心理學歷史發展與流派12、流行時間:1920201、代表人物:詹姆斯(W.James)、杜威(考題2、流行時間:18902030動態的(意識流)。心理學不應該局限于在中研究,應考慮人是如何調整行為以適應環境不斷要求的。12、流行時間:202050意識,強調行為。而斯金納的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不否認人的心理活動的存在,但堅信人的4、方法:實驗法1、代表人物:、考夫卡、苛2、流行時間:191220404、方法:實驗法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流行時間:192050為中的心理是發生心理的原因。12、流行時間:205012、流行時間:2060(推理、決策、問題解決)、情感、、語言、創造性活動4、方法:實驗法2、與社會心理3451234、與消費心理5、法律與心理第四節心理學的研究方法2不足:觀察者處在地位消極等待預期行為的發生,觀察結果難以重復;結果2優點可用于了解或團體的心理特征可用于探討心理特征與外界因素的關系;可以比較不同或團體的之間的心理特征的差異。2優點:自然實驗得到的資料切合實際;嚴格控制的實驗可以得到精確的研四、法2一、認識世界123456識與注意12、意識的不同狀態(層次345、現心理活動,對自己內在的身心狀態和環境中外在的人、事、物變化的覺知。()2對刺激的覺第二節注意1231無有有1(2)原因:人自身的狀態、需要、情感、、過去經驗影響不隨意注意2對活動的與認識: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隨意注意第三節生物節律、睡眠與夢這些節律稱為生物節律。(1,28,24,904)壓、排尿、分泌等。(認為劃分24小時,實際為25小時)(飛行時差導致的困擾并非由于旅途困乏,而是由于自身生物節律擾的結果)(一)1、過渡期:1—72、輕睡期:10—253、4、沉睡期:3015、快速眼動睡眠(REM):越小,所占比例越高(二)12、假性失眠: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覺,由睡眠時間的差異造成34、藥物性失眠:飲料、藥物引起興奮或對藥物(如)的依賴造成。23第四節意識的特殊現象一、(一)什么是:一種類似睡眠又實非睡眠的意識恍狀態,這種恍的意識狀態,是在一種特殊情境下,由師誘導形成的。(二)受暗示性與誘導 者的信任感,二是的身心特點與個性特點。 (三)狀態下的心理特征1、感覺麻 2、感覺和幻3、解除抑 4、對經驗(四)理、1是角色扮演:巴伯爾和斯潘諾斯認為產生于被試在者的誘導下高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個角色。并且,是被試對角色的期望和情境因素,引導他們以高度合作的、、2是意識的分離:希爾加德認為將心理過程分為兩個同時進行活動的層次。第一層是接受暗示以后所經歷的意識活動,其性質可能是的;第二層是被掩蔽的,當時難、覺察的意識經驗,其性質是比較真實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人在狀態下也不會完全接受1、劑 等,對神經系統起抑制作用2、 、尼古丁 ,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3、劑:使人的感知覺發生 ,產生,知覺錯亂。12345、狀態下的心理特6、的原7覺與知覺12第一節感覺概述2近距離感覺:包括味覺、嗅覺、皮膚覺(觸、溫度、痛1、收集信息(環境中的刺激、輔助結構如耳廓、水晶體等2、轉換(感受器,把刺激信息轉換為神經沖動(一)1、感受受性是人對刺激物的感覺能力23(二)(三)12(差別感受性越高,差別感覺閾限越低3、定律:覺察刺激的微弱變化量與原有刺激之間關系的規律。(K常數4K第二節視覺適宜刺激:可見光(紅橙黃綠蘭青紫),400—750(考題)1(一)1、眼睛的構造:角膜、虹膜(瞳孔)2棒體細胞(只對光的強度起反應),錐體細胞(專門反應光的波長)3(二)1第三節聽覺(一)聲音的屬性:音強(振幅決定)、音高(頻率決定)、音色(由復合音決定(二)(一)(二)1第四節知覺—感覺的整合2根據知覺所反應的事物的特性,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社會知覺(一)(二)(三)視野中的高度、遮擋、線性、紋理變化、光照與陰影;二是視覺線索本身的深度線索,包(二)第五節2二、社會認知的過程:(一)(二)1212、視覺適宜刺激與視覺適應、顏色特光細胞的功能、色覺原34567第四章與學習1、的過2、系3第一節概述一、的概念是在頭腦中積累、保存何提取經驗的心理過程。(信息加工術語:對信息的編碼、二、的基本過程12、保持:三、的類型:1、陳述性和程序性2、情景和語義第二節系一、感覺2、信息形式:視覺表象和聲音表象(即視象和聲象)二、短時:1、概念:又稱工作,是信息加工系統的。信息一般在其中保持20—30秒。復述是23、的容量:7+2(組塊、4的持久性:復述對信息的短時保持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分為保持性復述和精細復述兩種。精細復述與長時關系密切。、三、長時1、概念:信息經過充分的加工后,在頭腦中保持很長時間的2語義代碼:長時主要編碼形式3、長時的模型:語義網絡的三模型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設計了節省法對長時和遺忘進行研究提出遺忘曲線和遺忘規律:(一)1、消退說: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結果長時中的信息遺忘主要是由于干擾造成的。(二)(條件12、情境和狀態的依存性:情境依存、狀態依存3有意識地不使某些信息再現的效應稱為有意遺忘。其作用等同于注意轉移或否認一類的自我心理防御機制,以保護人們不受。四、提高能力的方法12通過主客觀的相互作用,在主體頭腦積累經驗、構建心理結構以適應環境的過程,它可12(一)1234(二)123(一)1231、的概念與基本過2、的類、 系統三種系統的特征與區別各成分之間的關系短時向長時的條件, 、456、學習的概念與學習的過程(一般模型或學習與的關系7維與創造1234第一節思維及其基本特征(一)(二)12(一)123(二)1、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根據思維過程所憑借的中介不同劃2、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根據思維活動探索目標的不同方向劃分第二節概念的形成過程1、內容:每個概念包含內涵和外延兩方面。(一)目標相一致的假設。然后再根據主試的反饋和對新材料的分析,檢驗和修正所假設,最假設----檢驗----再假 再檢驗...直到成功2、概念形成的樣例理論:頭腦中的自然概念是對概念樣例(例子)的(二)第三節推理和問題解決(一)(二)推理三個命題組成推理,兩個前提,一個結論。心理學主要用氣氛假說解釋:如果前提為(三)線理線理(線性)是依據有序事物間的關系進行的推理,它給出的兩個前提說明了三個邏輯項之間的可傳遞的關系。Sternberg息以命題的方式進行表征,繼而將表征題構成一種心理表象上的空間序列。依據該空間序(四)設或規則的過程中有一種對規則進行證實的傾向。(一)1、初始狀態2、目標狀態3(二)123、認知性操作。(一)(二)1、—目的分析法231234、心向(心理定勢(一)12、想像的基本特征:新穎性和形象性(考題(二)(一)12、因素34、因(二)123、鼓勵取得某領域的具體知識45、建立,特別是6、建立自信,鼓勵精神789101112345678第六章智力1234第一節智力概述(一)(三)1、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按照傾向性劃分)(考題2、認知能力、操作能力與社交能力(按照功能劃分(一)智商:為表示一個兒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數的概念,簡稱智商,縮寫為IQ。 IQ=100+15Z(二)1、智力的差異(考題2最明顯的是差異,主要表現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一)第二節智力的理論(一)智力的二因素說: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提出,在各種心理任務上的普遍相關是由一個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或G(G(SGS(二)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說:心理學家卡特爾提出,流體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學習新知(三)智力多因素論:心理學家瑟斯頓提出智力由流暢性、語詞理解、空間能力、知覺速度、計數能力、歸納推理能力和能力7種基本心理能力構成,各基本能力之間彼獨立。由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認為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它由7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所構7邏輯--數學智力:包括數算與邏輯思內省智力:對自身世界的狀態和能力具有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認識自己并選擇自己三、智力結構論: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智力活動可以區分出三個維度,即內容、操作操作:指智力活動的過程,由上述對象或材料引起,包括認知、、發散思維、聚合思(一)智力的三元理論:由斯騰伯格提出,認為智力由成分、成分與外部環境的關現和知識獲得的過程,負責行為的計劃、策略與;操作成分是指直接接收刺激,將信息保持在短時中,比較刺激,從長時提取信息,以及作出判斷反應的過程,負責執行元成分的決策;知識獲得成分是指用于獲取和保存新信息的過程,負責新信息的編碼與。2、成分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是根據經驗調整所運用的成分從而獲益的能力(經驗性智力3、情境智力是在日常生活中適應環境、塑造環境和選擇新環境的能力。(實踐智力(二)PASS心理學家達斯提出,PASS第三節智力的測量智力測驗的產生:1905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測驗結果的一致程度有再測信度評分者信度一致構想效度,預測效度三種。三、經典智力測驗(了解韋克斯勒(韋氏)第四節智力的影響因素的增加越來越大,而家庭間環境的影響隨增加而減小。早期干預對兒童智力有明顯的積極影響,但這種積極作用隨的增長而逐步減弱12345678第七章與情緒情感1、的概念、功能與產生2、的種類3、社會性4、理論56第一節與行為 2、的功能:激活、指向、調節與維持()二、的產生:(考題1、需要:有機體生理與心理的不平衡狀態,是有機體活動的動力和源泉三、的種類:1、生理性與社會性:根據需要的性質不同劃分。2、內在與外在:根據產生的源泉不同劃分3、主導與從屬:根據在行為中所起的作用劃分不同。四、強度與工作效率:中等強度效率最高第二節社會性 概念: 愿意歸屬于某一團體喜歡與人交往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友誼支持合與贊賞。二、成就成就 的特征():具有 性與創造性三、工 工作 最有效最復雜的社會性之一是一種使努力工作高質量創新并不完善自己工作的 。工作四理論:X理論(經濟人)、Y理論(工作)、V理論(自我價值)、Z理論(個第三節理人們的行為是受這些本能力量所驅動的。(如生、死、性、性)二、匱乏與成長理論:匱乏是指試圖恢復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狀態的,在需要得到滿足后便趨于。成長是被高級需要所驅使的,是指試圖他以往成就的。該理論建立在需要層次理論的基礎上。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2當低級需要未得到滿足時,這些需要便成為支配的主導。一旦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較高一層的需要便會占主導地位,支配的行為。力量=效價*一、情緒情感的定義:二、情緒情感區別(、從需要的角度看,情緒與生理需要相聯系,情感與社會需要相需要情緒的基本形式:、、恐懼、情緒狀態理智感(考題一、情緒情感的作情緒被視為的指二、情緒情感的調控功能1、的概念與功2、產生的原3、的分4、強度與工作效率的關5、交往產生的原因、成就的結構及其特征、工作的類6、理7891011第八章1、的概念與特2、的結構及各成分之間的關3、差異的表45、理6、形成的影響因素第一節性質一、的界定(一):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二)的本質特征:1、獨特性2、穩定性3、統合性4、復雜性5、功能性() 14、心理特征系統: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屬于的內容三個子系統,其主要作用是對的各個成分進行調控,保證的完整統一和諧。第二節差異(二)系列型與同時型:左腦優勢進行信息加工時表現出系列型加工風格,其特點是解(一)(二)(三)氣質類型的差異:15,41、膽汁質:好斗,直率,魯莽冒失,表里如23、粘液質:安靜穩重,沉默寡言,力強,內剛外4、抑郁質:聰明而富于想像,不善交際,孤僻離群,軟弱膽小,踏實穩重,世界觀的影響,具有好壞之分,體現一定的性與道德性。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二)性格結構(考題12、性格的意志特征:與行為調控、克服相聯3、性格的情緒特征:伴隨態度而產生體1、社會影響和自然影響不同:氣質主要是的,性格主要是后天23、社會評價不同:氣質無好壞之分,性格則有好壞之分,并體現一定的性和道德性。第三節理論一、特質(一)奧爾波特特質理論(二)卡特爾特質理論16(三)五因素特質理論:大五二、類型說(一)單一型模式:T型—好、愛刺激,向健康方面發展為T+,向消極方面發展為 太陰、少陰 、少陽、陰陽平第四節成因(教育中如何塑造學生良好特征)社會文化因素對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后天形成的價值觀、信念、性格方面。它決定了的共同性特征,使同一社會的人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教育中應注重學生對傳統文1、家庭是社會文化的媒介,對具有強大的塑造力2、父母的教養方式直接決定孩子特征的形成1、自然環境對通常是短期的第五節測量1、2、愛德華個人量表1、羅夏克墨跡測驗2、統覺測驗1、概念與特2、結構及其相互之間關3456 特質理論 類型理7、影響的因8、測驗的了際交往與社會影響1234、群體對行為的影響第一節人際交往概述12(一)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考題舒茨提出該理論可分兩部分,一是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二是三種需要的主動性和性,61包容需要(歸屬)2、6(二)霍曼斯采用經濟學的概念來解釋人的社會行為,認為人和動物都有尋求獎賞、并盡少付出代價的傾向,在社會互動過程中,人的社會行為實際上是一種商品交們所付出的行為某一行為付出代價很大,但收益不大,就不會繼續從事這種行為。第二節人際溝通與人際吸引(一)什么是人際溝通:信息的發送者與信息的接受者之間的信息相互作用過程。(二)123(三)(四)1、言語溝通:口語溝通和言語溝2123第三節群體及其對個人行為的影響1234、群體的者必須具備面才能:具有使群體目標得以實現的卓越能力;具有強的處理群體內人際關系的能力;具力欲、名望需要和他人的需要,強調追求成功,并愿意承擔的(一):,1、社會助長與別人在一起活動或有別人在場時的行為效率提高的現象(相反,:,時偏少的現象。一般發生在群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合作,而的工作成績又不能單獨計(二)去化在群體中人們有時感到自己被湮沒在群體之中,于是個人意識和理解評價感喪失,的自我認同被群體的行動與目標認同所取代。原因有兩個:一是性;二是處在群體中會受(三)群體內的信息交流使認為掌握了足夠多的信者的信息促進了整個群體的性文化價值傾向于對 性有較高評(四)從眾與服從:1、從眾觀念或行為由于真實的或想像的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產生的原因有面::1234567、群體對行為的影理健康123456第一節心理健康的標準1、1948,WHO2、1978年,身心健康,社會的完滿狀態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知、情、意、行、完整協(三)心理健康等級:1、一般常態心理;2、輕度失理;3、嚴重心理。()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夠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4、調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預防心理的發生;2、開發自己的各種潛能,提高工作和生活第二節心理健康與壓力激的反應所的非特定性變化所組成的。(二)1234(一)(二)警覺、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精神振奮等適應性心理反應,有助于應付環境;但過度的壓力會帶來反應,出現消極的情緒。(一)影響壓力的因素(考題1、經驗;2、準備狀態;3、認知;4、性格;5(二)12勞逸結合,積極休息,培養業余改變不合理觀念,通過有意地改變自己的語言來改變不適應狀況。第三節心理健康和挫折一、挫折的概念挫折是指在通向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