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_第1頁
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_第2頁
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_第3頁
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_第4頁
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幻燈片儀器培訓使用1、紀律是管理關系的形式。——阿法納西耶夫2、改革如果不講紀律,就難以成功。3、道德行為訓練,不是通過語言影響,而是讓兒童練習良好道德行為,克服懶惰、輕率、不守紀律、頹廢等不良行為。4、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房里沒有水。——夸美紐斯5、教導兒童服從真理、服從集體,養成兒童自覺的紀律性,這是兒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陳鶴琴幻燈片儀器培訓使用幻燈片儀器培訓使用1、紀律是管理關系的形式。——阿法納西耶夫2、改革如果不講紀律,就難以成功。3、道德行為訓練,不是通過語言影響,而是讓兒童練習良好道德行為,克服懶惰、輕率、不守紀律、頹廢等不良行為。4、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房里沒有水。——夸美紐斯5、教導兒童服從真理、服從集體,養成兒童自覺的紀律性,這是兒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陳鶴琴MS-1型迷你振蕩器用途:適合所有小型容器的混勻振蕩。化學是一門重要的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基礎學科,今日已成為科學技術的中心科學之一。廣泛運用于工農業生產和信息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現代教學觀念要求我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努力實施素質教育,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應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注重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工農業生產和信息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都離不開化學的許多基礎知識。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努力實施素質教育,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應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化學這門學科,因此初中化學的學習很關鍵,如果能夠把學生帶進門,讓學生真正的領悟了化學的奧秘,掌握了學習化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就顯得很關鍵了。針對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說。充分利用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化學教學中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一、教學內容和生活常識相結合,加強化學教學內容趣味性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源于生活。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讓學生時時感覺到化學就在身邊,覺得化學無處不在,人類的衣食住行都和化學息息相關,這樣學生就會對于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一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化學的學習中。例如:我們要想生存就必須要呼吸,而呼吸就需要氧氣,氧氣就是化學研究的一種物質,它有那些性質和用途,如何能制取,在比如,農業生產中需要的農藥和化肥,肥料有那些,那些莊家適合施用哪種化肥?還有化肥的簡單鑒別方法,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當然還有生活中身上穿的衣服布料的不同?洗頭時用的洗發液以及護發素的相關知識,洗衣粉為啥可以去污?洗潔劑為啥可以除油?通過這些生活實例,學生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想去探究這些,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化學學習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真正感知化學的神奇,讓學生在更開放的空間自由探索,充分享受學習化學的快樂。二、利用形象化和幽默的教學語言,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1.形象化的語言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在化學課中,教師表達形式上的藝術美是一很重要基本功,教師在授課時語言感染力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化學教學語言體現在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語言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學生的情緒會受到感染,這樣可以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美,更想學習,更愿意主動的去學習。對于那些天性活潑、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青少年,起到很大的作用。2.通過幽默的語言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原蘇聯教育學家米?期洛特夫曾經說過: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課堂講解中幽默的語言,巧妙的說話技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課堂達到真正的師生互動,更好的解決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并且能夠真正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成為朋友。3.教師的教學魅力融入化學課堂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作為化學教師,個人教學的風格,會使課堂教學充滿魅力,自身的能力、素質、修養以及教學方法,促進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學手段應用中和教師語言表達中的趣味性就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時地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為完成教學任務提供有利的保證。例如在講到濃硫酸有吸水性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布置家庭小實驗,讓學生自己設計一種安全有效的實驗,來證明硫酸的吸水性。在安全范圍內放開學生的手腳,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同時有效的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三、化學實驗游戲化,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寓教于樂”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們從孩提時就接觸游戲,“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把“玩”和“學”有機的結合,那會很大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課本中有很多小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家庭實驗,如果能把一部分實驗精心設計,使其游戲化,例如魔術、趣味小游戲、小制作等。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加強了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驗能力,還激發了興趣,進而轉化成學生的積極求知動力,從而能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四、計算機軟件模擬化學反應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原理大多較為抽象。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且化學變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礎上重新組合的結果。因此單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學生較難理解。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動畫模擬,能形象生動地表現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理解化學原理。如解釋化學反應時,動畫模擬“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別拆為原子,最后重新組合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過程。又如:在做“Cu-Zn原電池”的演示實驗的同時,通過動畫模擬或使學生形象地看到電子運動方向及兩極電子得失的特點。這樣,既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物質的結構,理解化學變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這些都證明總結歸納發現是有用的。當然化學上也不例外。人教版的初中化學前三單元涉及的化學內容相對比較散,沒有元素符號、化學式的問題,可是到后面,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化學方程式就扎堆了,導致學習者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我們應該使重點,難點均勻的分散。也就是在前面就漸漸或多或少的融入化學式,但不強迫記憶。這個方法也是經過考驗的。另外,也可以把實驗制作成類似游戲軟件,利用計算機、投影TV等電化教學設施重現實驗的基本情況。總之,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怎樣在教學上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怎樣開啟學生的心扉,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我認為這不僅需要妥善地處理教材、安排內容,更要增強化學教學的興趣。從教材處理的重新定位、教學內容的重新組合、科學教材的創新使用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并闡述初中科學教材處理的相關策略與技巧,以便提高初中科學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所謂處理教材就是指在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利用教材資源的過程。《科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對教材要吃得透、鉆得深,準確把握教學重點與難點,做到既不流于膚淺,又不無限延伸。在教學設計時,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增刪與重組,圍繞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好各教學步驟之間、各重點內容之間的過渡環節,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科學教材處理的重新定位新理念認為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學設計既要考慮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學,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學設計必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和可能,考慮如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如何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不同的理念指導會有不同的處理教材的行為,也會導致教學有不同的結果。舊觀念指導下的教材處理定位在知識目標上,目標具有單一性的特征,教學設計突出知識的傳授,強調的是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忽略學生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而新課程觀念指導下的教材處理,目標定位在學生素質的發展上,關注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協調發展。科學教學內容的重新組合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教材內容,課堂教學源于教材,也應新于教材,即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益的擴展與深化,并結合學生實際,運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輔助教學,實現教材思路的單一性和學生思維的多樣性相統一,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統一。因此,教師需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從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角度設計教學,使課堂成為一個扎實系統、靈活機動的有機整體。優化整合教材內容課程標準是處理教材的依據,這里的所謂“處理”,是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打破知識框架,對教材內容進行增刪和組織。1)調整編排順序。科學教師教學用書很實在地提到:“盡管教材在編寫中盡可能地選用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能具有的實物材料,但對于有些地區來說,仍然存在不適應的問題,或者具備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我們積極提倡教師利用本地的資源與環境,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要求教師可以根據本地的資源和環境對教學內容加以改造。因此,往往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調整,使之更適合課堂教學,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用教材教”。2)刪減或替換教學內容。不同的地區、學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要求不同。如果學生的基礎較差,要將新教材的內容面面俱到地教完,學生接受起來就比較困難。與其如此,還不如大膽刪去一些難度大、學生接受不了的內容,或者用相對簡單的材料來替換,或者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事例、場景、材料來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3)拓展和補充教學內容。中學生正處于記憶的黃金年齡段,其大腦對知識吸收的潛力是巨大的。教師可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和適當的補充,適時增加相關的有益內容,或讓學生在閱讀、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和潛力,讓學生學會科學的方法。加強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不僅要考慮知識的邏輯順序,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能力。不僅要著眼于該部分內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中教材中的內容,以便為現學內容找到遷移的落腳點、鞏固的深化點,為后面內容的學習掃清障礙、埋下伏筆。1)適當后置疑點。處理教材時,對難以一下子說清道明的某些疑難點的突破可暫時擱一擱,待時機成熟再加以解決。如學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時,不大容易講清變渾的原因,如將該問題安排在學習懸濁液、溶液之后去解決,那就容易多了。2)預先滲透知識。處理教材時,后面教材中的難點也可以適當前移,把與后面教學難點相關的知識預先在前面的教學內容中加以滲透。比如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在某些化學變化的文字表達式中有意滲透一些元素符號、化學式,能達到分散“化學式書寫”這一難點的目的。科學教材的創新使用《科學課程標準》講到:“教科書素材的選擇和運用,既要貼近學生生活,又要反映當代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師進行創造性的教學,又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發揮各自的潛能;既要表達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標準,又應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活動的機會和空間,從而適應不同層次和類型學生發展的需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教師用自己的獨特個性,把自己對教學內容的感悟、體驗、激情、靈感和經驗融合在課程中,對教材進行重新鉆研、處理,并與學生進行靈活的課堂交往,把學生的學習情緒和生活經驗納入課堂,教學才充滿生命的活力。而教科書在編寫完成后具有相對穩定性,因而其中的數據、事例等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及時更新,這時就需要教師做個有心人,讓學生從最近發生的事件中獲得良好的感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1]。要從學生的生活中選擇內容教師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世界,使教材內容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在生活中的意義,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經驗和體驗,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所選教學事例要具有精確性、時代性,使知識變得鮮活,變得富有情感,以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學習“能量的獲得”一節時,講到無氧呼吸產生乳酸,肌肉會感到酸酸的,筆者讓班級里的百米賽跑運動員談談他跑步后的感受,再讓學生回憶自己劇烈運動后的感受,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學習速度概念時,讓學生計算奧運會冠軍劉翔百米跨欄用時12.9秒的平均速度;“動能和勢能的轉化”一節中選擇神舟六號上天、過山車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例子。這些例子既具有時代性,貼近學生的生活,又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要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選擇內容從學生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在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發展規律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生活、學習方面的實際;通過學生的積極活動、具體操作,讓理性知識轉化成感性的知識,讓學生在各種“做”的活動中去體驗,將知識吸收、內化,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例如學習“觀察蝸牛”前,布置學生課余去校園尋找蝸牛,讓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再在課堂活動中去體驗蝸牛有無觸覺、聽覺、味覺、視覺。又如學習植物的無性繁殖時,讓學生走出課堂,根據社區和學校的實際,開展柑桔和枇杷的嫁接活動課,讓學生在“嫁接”活動中去體驗知識。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的知識真正有用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把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實踐能力。課堂教學的內容很多與現實生活脫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傳授的知識往往只是理論上的,學生學習起來很枯燥。所以在教材處理時,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創新設計,盡量讓學生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真正體驗生活實際,感受知識真正有用。例如“急救常識”一節,如果正常教學,教師只在課堂上講解落水、觸電、野外受傷骨折后要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摩、包扎等知識,至于如何進行口對口呼吸和心臟胸外按摩、如何進行包扎等,學生根本不懂,假如真的碰到危險情況,學生肯定沒有辦法應急處理。因此,筆者在教材處理時將教學活動從室內搬到室外,在大操場進行現場演示教學。課前準備好橡皮人模型、竹竿、紗布、電源線等急救工具,創設意外事故的情景,指導學生進行現場急救,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急救活動。這樣,不僅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漲,而且真正使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幻燈片儀器培訓使用1、紀律是管理關系的形式。——阿法納西耶夫1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2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3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4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5磁力攪拌器

用途:適用于混合攪拌較稀的液體物質磁力攪拌器用途:適用于混合攪拌較稀的液體物質6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7技術參數

最大攪拌量

3L(水)

電機輸入/輸出功率14/4W速度范圍0-1100rpm環境溫度5℃~40℃濕度范圍80%保護級別IP21重量1.4kg外形尺寸140×200×75mm技術參數

最大攪拌量8注意:1.調速時應由低速逐步調至高速,不要高速檔直接起動,以免攪拌子不同步,引起跳動;2.儀器應保持清潔干燥,尤其不要使溶液進入機內;3.攪拌時如果發現攪拌子跳動或不攪拌,請檢查一下燒杯是否平穩,位置是否正;4.中速運轉可延長攪拌器的使用壽命;5.根據容器大小選擇合適的攪拌子。注意:9賽多利斯BS系列電子天平

賽多利斯BS系列電子天平10規格可讀性(mg):1稱重范圍(g):320稱盤尺寸(mm):ф115重復性(≤+mg):1線性(≤+mg):2精度:0.1g(TE2101-L)0.001g(BT323S)規格可讀性(mg):111功能●內置砝碼自動校準●四級防震●動態溫度補償●全自動故障診斷●多種應用程序:計數稱重、動物稱重●百分比稱重、凈重求和、19種單位換算●超載保護功能●內置砝碼自動校準12校正鍵校正鍵13注意:天平需要每月校正一次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14熒光顯微鏡熒光顯微鏡15品牌:德國Leica產品型號:DM2500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16三大功能普通顯微鏡相差顯微鏡:

主要用于活體組織,不染色的組織熒光顯微鏡:主要用于生物免疫及病毒方面的研究,物體構造的觀察

三大功能普通顯微鏡17

人的眼睛只在光的波長(顏色)和振幅(亮度)變化時能觀察到被檢的物體,而活細胞或末經染色標本多為無色透明,當光波被通過時,其波長和振幅并沒發生什么變化,所以無法辨認。為了觀察活細胞的顯微結構,就需要使用相差顯微鏡。人的眼睛只在光的波長(顏色)和18

什么是相差顯微鏡?

相差顯微鏡與普通顯微鏡主要不同之處在于用環狀光欄代替可變光欄,用帶相板的物鏡代替普通物鏡,并帶有一個合軸調中望遠鏡及濾色片。這些特殊裝置能使活細胞或未經染色的標本中各部分的折射率或厚度的微小差異,產生相位差,然后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的原理,把相差變成振幅(明暗)之差,使人的肉眼能夠辨認出來。什么是相差顯微鏡?相差顯微鏡與19使用相差顯微功能時,將濾光片轉換盤轉到與物鏡相對應的相差環上。10X,20X物鏡用PH140X物鏡用PH2100X物鏡用PH3注意:切忌將孔徑光欄調至PH位置,即孔徑光欄最大位置。10X,20X物鏡用PH120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21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22什么是熒光?

物質中的電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狀態轉變為高能狀態,再回到低能狀態時釋放出的光。即物質吸收短波光,發射出的長波光。什么是熒光?物質中的電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狀態轉變為高23基本原理

利用高壓汞燈發出的紫外光經激發濾光片的作用,通過一定波長的紫外光或藍紫光,以激發顯微鏡下標本內的熒光物質,使之發射出可見光范圍內的波長,呈現熒光映象。基本原理利用高壓汞燈發出的紫外光經激發濾光片24原理示意圖原理示意圖25組成:光源濾板系統光學系統

組成:26光源

200W的超高壓汞燈。電極間放電使水銀分子不斷解離和還原過程中發射光量子,發射很強的紫外和藍紫光,激發各類熒光物質。光源200W的超高壓汞燈。27濾板系統透過能使標本產生熒光的特定波長的光,同時阻擋對激發熒光無關的光。濾板系統透過能使標本產生熒光的特定波長的28熒光激發濾色塊

熒光激發濾色塊29F——視場光欄A——孔徑光欄SHUTTER——熒光開關鍵濾光片轉換器物鏡轉換器可見光濾光片相差環F——視場光欄A——孔徑光欄SHUTTER——熒光開關鍵濾光30可見光光亮度調節鈕可見光光圈大小調節鈕開關可見光光亮度調節鈕可見光光圈大小調節鈕開關31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32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33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34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35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36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37PH計

PH計38

原理與用途:

PH計又稱酸度計,是一種電化學測量儀器,除主要用于測量水溶液的酸度(即pH值)外,還可用于測量多種電極的電極電勢。原理上主要是利用兩支電極(指示電極與參比電極)在不同pH值溶液中能產生不同的電動勢(毫伏信號),經過一組轉換器轉變為電流,在屏幕上顯示。原理與用途:39溫度探頭插孔PH計電極插頭電源插孔校正鍵轉換鍵設定鍵確認鍵溫度探頭插孔PH計電極插頭電源插孔校正鍵轉換鍵設定鍵確認鍵40技術參數自動溫度補償最多3點校準存儲全自動顯示電極斜率及使用狀態自動識別3組16種緩沖液

校準只需按一個鍵,簡單方便穩定符號,表示讀數已達穩定同步顯示pH、溫度和緩沖液直接以mV或pH方式讀取測量值三合一電極技術參數自動溫度補償41校準點(max)最多三種緩沖液自動識別緩沖液16種緩沖液2;4;7;10;121;3;6;8;10;13;1.68;4.01;6.86;9.18;12.46校準點(max)最多三種緩沖液42PH測量范圍0~14.00分辨率+0.01精度±0.01MV測量范圍(mv)±1500.0分辨率(mv)+0.1精度(mv)±0.4溫度范圍(℃)-5.0~105.0分辨率(℃)+0.1精度(℃)±0.2自動溫度補償(ATC)電極斜率自動修正范圍90%~105%使用玻璃膜電極PH測量范圍0~14.0043注意事項:PH計須每月校正一次;初次使用也需校正;

不能用純水浸泡電極;

每換一種緩沖液或測量待測溶液時,必須用超純水將電極徹底沖洗干凈。注意事項:44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4541、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

42、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德國

43、重復別人所說的話,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戰別人所說的話,則需要頭腦。——瑪麗·佩蒂博恩·普爾

44、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饒。——貝多芬

45、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蘇聯41、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46幻燈片儀器培訓使用1、紀律是管理關系的形式。——阿法納西耶夫2、改革如果不講紀律,就難以成功。3、道德行為訓練,不是通過語言影響,而是讓兒童練習良好道德行為,克服懶惰、輕率、不守紀律、頹廢等不良行為。4、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房里沒有水。——夸美紐斯5、教導兒童服從真理、服從集體,養成兒童自覺的紀律性,這是兒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陳鶴琴幻燈片儀器培訓使用幻燈片儀器培訓使用1、紀律是管理關系的形式。——阿法納西耶夫2、改革如果不講紀律,就難以成功。3、道德行為訓練,不是通過語言影響,而是讓兒童練習良好道德行為,克服懶惰、輕率、不守紀律、頹廢等不良行為。4、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房里沒有水。——夸美紐斯5、教導兒童服從真理、服從集體,養成兒童自覺的紀律性,這是兒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陳鶴琴MS-1型迷你振蕩器用途:適合所有小型容器的混勻振蕩。化學是一門重要的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基礎學科,今日已成為科學技術的中心科學之一。廣泛運用于工農業生產和信息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現代教學觀念要求我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努力實施素質教育,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應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注重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工農業生產和信息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都離不開化學的許多基礎知識。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努力實施素質教育,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應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化學這門學科,因此初中化學的學習很關鍵,如果能夠把學生帶進門,讓學生真正的領悟了化學的奧秘,掌握了學習化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就顯得很關鍵了。針對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說。充分利用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化學教學中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一、教學內容和生活常識相結合,加強化學教學內容趣味性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源于生活。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讓學生時時感覺到化學就在身邊,覺得化學無處不在,人類的衣食住行都和化學息息相關,這樣學生就會對于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一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化學的學習中。例如:我們要想生存就必須要呼吸,而呼吸就需要氧氣,氧氣就是化學研究的一種物質,它有那些性質和用途,如何能制取,在比如,農業生產中需要的農藥和化肥,肥料有那些,那些莊家適合施用哪種化肥?還有化肥的簡單鑒別方法,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當然還有生活中身上穿的衣服布料的不同?洗頭時用的洗發液以及護發素的相關知識,洗衣粉為啥可以去污?洗潔劑為啥可以除油?通過這些生活實例,學生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想去探究這些,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化學學習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真正感知化學的神奇,讓學生在更開放的空間自由探索,充分享受學習化學的快樂。二、利用形象化和幽默的教學語言,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1.形象化的語言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在化學課中,教師表達形式上的藝術美是一很重要基本功,教師在授課時語言感染力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化學教學語言體現在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語言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學生的情緒會受到感染,這樣可以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美,更想學習,更愿意主動的去學習。對于那些天性活潑、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青少年,起到很大的作用。2.通過幽默的語言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原蘇聯教育學家米?期洛特夫曾經說過: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課堂講解中幽默的語言,巧妙的說話技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課堂達到真正的師生互動,更好的解決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并且能夠真正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成為朋友。3.教師的教學魅力融入化學課堂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作為化學教師,個人教學的風格,會使課堂教學充滿魅力,自身的能力、素質、修養以及教學方法,促進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學手段應用中和教師語言表達中的趣味性就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時地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為完成教學任務提供有利的保證。例如在講到濃硫酸有吸水性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布置家庭小實驗,讓學生自己設計一種安全有效的實驗,來證明硫酸的吸水性。在安全范圍內放開學生的手腳,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同時有效的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三、化學實驗游戲化,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寓教于樂”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們從孩提時就接觸游戲,“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把“玩”和“學”有機的結合,那會很大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課本中有很多小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家庭實驗,如果能把一部分實驗精心設計,使其游戲化,例如魔術、趣味小游戲、小制作等。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加強了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驗能力,還激發了興趣,進而轉化成學生的積極求知動力,從而能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四、計算機軟件模擬化學反應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原理大多較為抽象。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且化學變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礎上重新組合的結果。因此單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學生較難理解。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動畫模擬,能形象生動地表現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理解化學原理。如解釋化學反應時,動畫模擬“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別拆為原子,最后重新組合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過程。又如:在做“Cu-Zn原電池”的演示實驗的同時,通過動畫模擬或使學生形象地看到電子運動方向及兩極電子得失的特點。這樣,既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物質的結構,理解化學變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這些都證明總結歸納發現是有用的。當然化學上也不例外。人教版的初中化學前三單元涉及的化學內容相對比較散,沒有元素符號、化學式的問題,可是到后面,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化學方程式就扎堆了,導致學習者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我們應該使重點,難點均勻的分散。也就是在前面就漸漸或多或少的融入化學式,但不強迫記憶。這個方法也是經過考驗的。另外,也可以把實驗制作成類似游戲軟件,利用計算機、投影TV等電化教學設施重現實驗的基本情況。總之,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怎樣在教學上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怎樣開啟學生的心扉,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我認為這不僅需要妥善地處理教材、安排內容,更要增強化學教學的興趣。從教材處理的重新定位、教學內容的重新組合、科學教材的創新使用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并闡述初中科學教材處理的相關策略與技巧,以便提高初中科學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所謂處理教材就是指在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利用教材資源的過程。《科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對教材要吃得透、鉆得深,準確把握教學重點與難點,做到既不流于膚淺,又不無限延伸。在教學設計時,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增刪與重組,圍繞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好各教學步驟之間、各重點內容之間的過渡環節,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科學教材處理的重新定位新理念認為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學設計既要考慮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學,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學設計必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和可能,考慮如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如何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不同的理念指導會有不同的處理教材的行為,也會導致教學有不同的結果。舊觀念指導下的教材處理定位在知識目標上,目標具有單一性的特征,教學設計突出知識的傳授,強調的是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忽略學生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而新課程觀念指導下的教材處理,目標定位在學生素質的發展上,關注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協調發展。科學教學內容的重新組合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教材內容,課堂教學源于教材,也應新于教材,即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益的擴展與深化,并結合學生實際,運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輔助教學,實現教材思路的單一性和學生思維的多樣性相統一,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統一。因此,教師需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從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角度設計教學,使課堂成為一個扎實系統、靈活機動的有機整體。優化整合教材內容課程標準是處理教材的依據,這里的所謂“處理”,是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打破知識框架,對教材內容進行增刪和組織。1)調整編排順序。科學教師教學用書很實在地提到:“盡管教材在編寫中盡可能地選用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能具有的實物材料,但對于有些地區來說,仍然存在不適應的問題,或者具備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我們積極提倡教師利用本地的資源與環境,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要求教師可以根據本地的資源和環境對教學內容加以改造。因此,往往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調整,使之更適合課堂教學,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用教材教”。2)刪減或替換教學內容。不同的地區、學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要求不同。如果學生的基礎較差,要將新教材的內容面面俱到地教完,學生接受起來就比較困難。與其如此,還不如大膽刪去一些難度大、學生接受不了的內容,或者用相對簡單的材料來替換,或者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事例、場景、材料來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3)拓展和補充教學內容。中學生正處于記憶的黃金年齡段,其大腦對知識吸收的潛力是巨大的。教師可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和適當的補充,適時增加相關的有益內容,或讓學生在閱讀、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和潛力,讓學生學會科學的方法。加強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不僅要考慮知識的邏輯順序,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能力。不僅要著眼于該部分內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中教材中的內容,以便為現學內容找到遷移的落腳點、鞏固的深化點,為后面內容的學習掃清障礙、埋下伏筆。1)適當后置疑點。處理教材時,對難以一下子說清道明的某些疑難點的突破可暫時擱一擱,待時機成熟再加以解決。如學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時,不大容易講清變渾的原因,如將該問題安排在學習懸濁液、溶液之后去解決,那就容易多了。2)預先滲透知識。處理教材時,后面教材中的難點也可以適當前移,把與后面教學難點相關的知識預先在前面的教學內容中加以滲透。比如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在某些化學變化的文字表達式中有意滲透一些元素符號、化學式,能達到分散“化學式書寫”這一難點的目的。科學教材的創新使用《科學課程標準》講到:“教科書素材的選擇和運用,既要貼近學生生活,又要反映當代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師進行創造性的教學,又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發揮各自的潛能;既要表達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標準,又應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活動的機會和空間,從而適應不同層次和類型學生發展的需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教師用自己的獨特個性,把自己對教學內容的感悟、體驗、激情、靈感和經驗融合在課程中,對教材進行重新鉆研、處理,并與學生進行靈活的課堂交往,把學生的學習情緒和生活經驗納入課堂,教學才充滿生命的活力。而教科書在編寫完成后具有相對穩定性,因而其中的數據、事例等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及時更新,這時就需要教師做個有心人,讓學生從最近發生的事件中獲得良好的感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1]。要從學生的生活中選擇內容教師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世界,使教材內容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在生活中的意義,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經驗和體驗,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所選教學事例要具有精確性、時代性,使知識變得鮮活,變得富有情感,以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學習“能量的獲得”一節時,講到無氧呼吸產生乳酸,肌肉會感到酸酸的,筆者讓班級里的百米賽跑運動員談談他跑步后的感受,再讓學生回憶自己劇烈運動后的感受,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學習速度概念時,讓學生計算奧運會冠軍劉翔百米跨欄用時12.9秒的平均速度;“動能和勢能的轉化”一節中選擇神舟六號上天、過山車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例子。這些例子既具有時代性,貼近學生的生活,又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要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選擇內容從學生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在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發展規律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生活、學習方面的實際;通過學生的積極活動、具體操作,讓理性知識轉化成感性的知識,讓學生在各種“做”的活動中去體驗,將知識吸收、內化,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例如學習“觀察蝸牛”前,布置學生課余去校園尋找蝸牛,讓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再在課堂活動中去體驗蝸牛有無觸覺、聽覺、味覺、視覺。又如學習植物的無性繁殖時,讓學生走出課堂,根據社區和學校的實際,開展柑桔和枇杷的嫁接活動課,讓學生在“嫁接”活動中去體驗知識。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的知識真正有用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把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實踐能力。課堂教學的內容很多與現實生活脫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傳授的知識往往只是理論上的,學生學習起來很枯燥。所以在教材處理時,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創新設計,盡量讓學生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真正體驗生活實際,感受知識真正有用。例如“急救常識”一節,如果正常教學,教師只在課堂上講解落水、觸電、野外受傷骨折后要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摩、包扎等知識,至于如何進行口對口呼吸和心臟胸外按摩、如何進行包扎等,學生根本不懂,假如真的碰到危險情況,學生肯定沒有辦法應急處理。因此,筆者在教材處理時將教學活動從室內搬到室外,在大操場進行現場演示教學。課前準備好橡皮人模型、竹竿、紗布、電源線等急救工具,創設意外事故的情景,指導學生進行現場急救,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急救活動。這樣,不僅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漲,而且真正使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幻燈片儀器培訓使用1、紀律是管理關系的形式。——阿法納西耶夫47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48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49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50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51磁力攪拌器

用途:適用于混合攪拌較稀的液體物質磁力攪拌器用途:適用于混合攪拌較稀的液體物質52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53技術參數

最大攪拌量

3L(水)

電機輸入/輸出功率14/4W速度范圍0-1100rpm環境溫度5℃~40℃濕度范圍80%保護級別IP21重量1.4kg外形尺寸140×200×75mm技術參數

最大攪拌量54注意:1.調速時應由低速逐步調至高速,不要高速檔直接起動,以免攪拌子不同步,引起跳動;2.儀器應保持清潔干燥,尤其不要使溶液進入機內;3.攪拌時如果發現攪拌子跳動或不攪拌,請檢查一下燒杯是否平穩,位置是否正;4.中速運轉可延長攪拌器的使用壽命;5.根據容器大小選擇合適的攪拌子。注意:55賽多利斯BS系列電子天平

賽多利斯BS系列電子天平56規格可讀性(mg):1稱重范圍(g):320稱盤尺寸(mm):ф115重復性(≤+mg):1線性(≤+mg):2精度:0.1g(TE2101-L)0.001g(BT323S)規格可讀性(mg):157功能●內置砝碼自動校準●四級防震●動態溫度補償●全自動故障診斷●多種應用程序:計數稱重、動物稱重●百分比稱重、凈重求和、19種單位換算●超載保護功能●內置砝碼自動校準58校正鍵校正鍵59注意:天平需要每月校正一次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60熒光顯微鏡熒光顯微鏡61品牌:德國Leica產品型號:DM2500教學課件儀器培訓使用62三大功能普通顯微鏡相差顯微鏡:

主要用于活體組織,不染色的組織熒光顯微鏡:主要用于生物免疫及病毒方面的研究,物體構造的觀察

三大功能普通顯微鏡63

人的眼睛只在光的波長(顏色)和振幅(亮度)變化時能觀察到被檢的物體,而活細胞或末經染色標本多為無色透明,當光波被通過時,其波長和振幅并沒發生什么變化,所以無法辨認。為了觀察活細胞的顯微結構,就需要使用相差顯微鏡。人的眼睛只在光的波長(顏色)和64

什么是相差顯微鏡?

相差顯微鏡與普通顯微鏡主要不同之處在于用環狀光欄代替可變光欄,用帶相板的物鏡代替普通物鏡,并帶有一個合軸調中望遠鏡及濾色片。這些特殊裝置能使活細胞或未經染色的標本中各部分的折射率或厚度的微小差異,產生相位差,然后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的原理,把相差變成振幅(明暗)之差,使人的肉眼能夠辨認出來。什么是相差顯微鏡?相差顯微鏡與65使用相差顯微功能時,將濾光片轉換盤轉到與物鏡相對應的相差環上。10X,20X物鏡用PH140X物鏡用PH2100X物鏡用PH3注意:切忌將孔徑光欄調至PH位置,即孔徑光欄最大位置。10X,20X物鏡用PH166教學課件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