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心在區域中的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的研究-以中國各省市為例_第1頁
行政中心在區域中的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的研究-以中國各省市為例_第2頁
行政中心在區域中的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的研究-以中國各省市為例_第3頁
行政中心在區域中的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的研究-以中國各省市為例_第4頁
行政中心在區域中的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的研究-以中國各省市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11頁)行政中心在區域中的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研究——以中國各省市為例0引言行政中心作為一定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中心,為整個區域提供服務,在區域協調發展中起著重要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在古代,行政中心的主要職能是政治中心,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行政中心的職能越來越傾向于對經濟的帶動性。一般來說,一個區域的經濟核心是在該區域范圍內投入產出效率比較高的地方,而行政中心的恰恰就是所在區域內投入產出效率最高的地方[1]。近年來,不斷地有國家傳出遷都的消息,在國際上掀起了一陣遷都的熱潮。如1960年,巴西政府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里約熱內盧遷往中部城市巴西利亞,2005年11月,緬甸首都由南部沿海城市仰光遷往中部的內比都。這兩個國家遷都后從經濟上更好的帶動全國經濟的快速均衡發展,比之前的偏安一隅能更好的輻射到全國各的個地區。而行政中心在一個省市自治區的地位與首都在一個國家的地位是一樣的。這里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相對一般城市而言,行政中心的帶動作用更為重要[2]。所以,行政中心的居中程度即幾何中心度越高就越能帶動該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1行政中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從區域經濟的角度看,行政中心是一定區域內居于社會經濟中心地位的城市,是自然經濟區域中經濟發達、功能完善、能夠滲透和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的行政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的統一體[3]。區域性經濟建設必須依托行政中心的支撐,依托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輻射,依托中心城市的帶動和突破。所以加強行政中心建設是區域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行政中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和功能:

(1)聚集作用

行政中心在其經濟活動中能夠實現商品和要素的集聚與擴散,成為一定區域內的資金、商品、技術、人才和信息活動的中心,是區域經濟的產業聚集點。行政中心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聚集了許多優勢行業和大量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總體經濟實力明顯強于周邊其他城市。成為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指揮中心,能夠帶來巨大的集聚效應和巨大的商業機會,即“吸虹效應”。(2)輻射作用和帶動作用

中心城市比一般城市具有規模優勢和經濟實力,是區域內先進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其經濟水平一般高于周邊的其他城市[4]。同時,中心城市的基礎設施完備,金融、商貿、運輸以及中介等服務機構配套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極強,對周邊地區產生很強的輻射力,通過這種特有的極化與擴散效應,帶動區域以及區內其他城市的發展,成為區域和區域內城市群的“火車頭”,各方面的建設與發展均快于或優于其所輻射的區域和其他城市,起著導向與示范作用,這種示范作用通過中心城市的創新機制得以保證。

2行政中心的居中程度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2.1行政中心居中理論行政中心作為一個地區的中心城市,地理上若位于區域的幾何中心,在交通上就可以是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樞紐,能夠均衡的帶動該區域內各個點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生產,推動經濟建設,落實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的政策,可以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促進生產效率的最大化并且帶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能夠最大限度的帶動該區域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一個區域的幾何中心點為不變量,只要研究的區域不變,此中心即恒定不變。由于我國各個省市面積不是很大,我們忽略地球表面弧度,把整個區域看成一個平面,該平面內有一點到該平面內其他各個地方(有限微分,所以不稱之為“點”)距離之和最小,這一點就是該區域的幾何中心[5]。從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看,在各城市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對其他城市輻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城市間的距離。要使其對周圍所有城市的輻射能力達到最強,平面條件(平原和高原)下,只有位于或靠近該區域的幾何中心。幾何中心是基于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而言的,如果區域為純平面,從純理論的角度出發,如建立信息發射中心、物流中心等等,發散到區域各處,在幾何中心點上建立行政中心是最節約成本的,因而是最具優勢的[6]。嚴格說來,地球表面是連續的,自然地理并無“中心”,只是因為人的存在,有了人對自然地理的認識和理解(或者作為一種認識自然地理的手段,或者一種描述自然地理現象和規律的方法),才形成“中心”的概念。幾何中心是基于平面圖形而言的,內部純平面、全同質、均密度,中心點到范圍內各單位區域的距離總和最小。由此可見,在理想的條件下,行政中心的位置越居中對整個區域的輻射力度就越強、控制力度就越強,能更好的維護該區域的穩定,進而保障該區域的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因此,行政中心的位置越居中就越能帶動該區域經濟的發展;反之,就會對該區域的某些地點輻射不到或者輻射力度偏小,進而影響這些點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實際情況下,這種絕對理想條件是不存在的,我國地勢分為三級階梯,并且自西向東依次降低,各個地區的地形地勢差別很大,即便是同一省區內地形也是高低起伏的,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交通狀況也有很大的差異,另外資源能源分布不均,科技水平也大不相同。這些因素的存在就決定了行政中心的位置不會絕對的位于該區域的幾何中心點上。2.2評價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2.2.1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簡稱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GDP是反映國民經濟發展變化情況的重要工具,GDP之所以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主要是因為:(1)GDP增長率是描述經濟增長情況的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世界上幾乎沒有哪一個國家不關心經濟增長,因為沒有經濟的適當增長,就沒有國家的經濟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各國政府的統計部門都把GDP增長率作為描述經濟增長情況最重要的綜合性宏觀經濟指標。(2)是描述經濟規模的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是其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標志之一。(3)GDP是描述經濟結構的重要指標。經濟結構始終是經濟發展中的關鍵環節。許多重要的經濟結構,如產業結構、消費需求、地區經濟結構等等,都是通過GDP來描述的。目前,我國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地區經濟結構都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如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比重偏低,需求結構中消費需求比重偏低,地區經濟結構中中西部地區比重偏低,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通過GDP反映出來的,它們是制定經濟結構調整戰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據。總之,它不但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和一國的國力與財富,更是反映一國經濟增長、經濟規模、人均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和價格總水平變化的一個基礎性指標,因而是國際上普遍適用的考察國民經濟發展變化的重要工具。正確認識并合理使用這一指標,對于考察和評價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狀況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工具和重要依據。2.2.2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GDPpercapita),也稱作“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關于人均GDP的計算方法如下:人均GDP=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所以人均GDP的高低不僅GDP總額占很大作用,總人口的大小約束也是極其重要。人均經濟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有的國家經濟規模較大,但人口眾多,人均經濟發展水平很低,仍然被認為是窮國;有的國家經濟規模不大,但人均經濟發展水平很高,被認為是富裕國家,例如瑞士、瑞典、丹麥等國。人均GDP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準,是描述人均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人均GDP比國內生產總值更能說明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的均衡程度。2.2.3行政中心對整個區域經濟的帶動由于GDP是衡量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我們就用行政中心的GDP占該省總的GDP的比重來衡量行政中心對整個區域經濟的推動作用。3幾何中心度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3.1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行政中心居中程度的度量我們在這里采用幾何中心度來衡量一個城市的幾何中心度。所謂幾何中心度就是用于衡量城市空間位置與幾何中心點的接近程度的[5],在此,我們把某個區域看作是一個規則的圓,那么城市到幾何中心的距離(Distance)與該圓的半徑(R)之比就是我們要找的幾何中心度Ej,即Ej=Distance/R(1)運用arcgis軟件在Albers投影下打開我們要處理的中國政區圖(由于條件限制港澳臺的資料不完整,因此只處理我國除港澳臺之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遼寧省、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在行政中心點的屬性表里添加X、Y字段,做出行政中心的坐標點,然后使用arctoolbox中的Featurestopoint工具,找出幾何中心點,在屬性表里添加X_1、Y_1字段,做出幾何中心的坐標點。添加字段distance,sqr((X-X_1)*(X-X_1)-(Y-Y_1)*(Y-Y_1)),得出行政中心點到幾何中心的距離。在行政中心的屬性表格中添加一列與之對應的省市自治區名稱,通過option-joinsandrelates-join把表格連接到一起,在省市自治區的屬性表中添加字段area,得出省市自治區的面積,繼續添加字段R,sqr(arer/3.1415926),得出半徑R,添加字段Ej,Distance/R,即得出個行政中心的幾何中心度。表1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幾何中心度名稱X(千米)Y(千米)x_1(千米)y_1(千米)Distance(千米)Area(平方公里)R(千米)幾何中心度Ej上海市10710252156115107495721626957665.316250.7785446060.1718云南省-8578551437740-7354681435670122404.503832133505內蒙古自治區25760235472631381093183516382871.331146511.9826041080.6338北京市5363753127757535996309829929460.4316390.0021722290.4079吉林省129011836074921213587362189477874.33190972.29642465530.3159四川省-6891582055512-5594582052350129738.53483822.92643924360.3306天津市6205673034657611466301373922812.0711620.973608200.3751寧夏回族自治區-334242786636-3194712922608136767.8551887.26331285151.0642安徽省674339218998667767321957036618.13140271.62922113050.0313山東省71528927048966143332734709105265.99153478.46332210290.4763山西省1973502815020221950285201044423.19156438.40322231500.1991廣東省3494251227656336011120155129349.73176765.24732372050.1237廣西壯族自治區-1246271275724-1745391163145123147.22236267.22252742370.449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484383466475-17690203717057375320.871635075.9077214300.5202江蘇省86862723367598149512227645121601.72100971.84911792770.6783江西省55926217095055709461830082121141.77167069.73032306080.5253河北省51507530511823868662877558215830.58187325.41652441870.8839河南省3286582403756328206250322799472.03165544.9812295530.4333浙江省96837219178429637892040661122904.48101945.56441801400.6823海南省-2760876671936886858154111892.0733835.94791037801.0782湖北省21454720742874062902033946195940.74185988.6712433150.8053湖南省16803416945302902251764338140725.97212064.6242598120.5416甘肅省-7626832875218-5524212662709298948.46405237.96693591540.8324福建省79474515552059260681566849131838.21121640.21967720.67西藏自治區-19909472352539-17952152094154324150.921203615.676189690.5237貴州省-3098981610397-326133158427030760.29175954.34092366600.13遼寧省103684533015791095467336647787454.501456484062重慶市-2034851969985-3343581917783140899.9382472.76461620240.8696陜西省-1033232542796-951132441764101365.03205937.55582560310.3959青海省-12388312697366-7204862736328519807.25715847.86454773481.0889黑龍江省1338333408154112833243842919244880.48452586.32233795560.64523.2各省市行政中心幾何中心度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分析表22011年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幾何中心度與經濟狀況的對比表:省份該省GDP(億元)該省人均GDP(億元)行政中心行政中心GDP(億元)幾何中心度行政中心GDP占該省市總GDP的比重安徽省15110.32.5395合肥36000.03130.2382廣東省530005.0813廣州123800.12370.2336貴州省56001.6117貴陽13830.13010.2470上海市19195.698.339上海——0.1718——山西省110003.0802太原20500.19910.1864吉林省105313.8347長春40400.31590.3836四川省21026.72.6147成都68000.33060.3234云南省8750.951.9038昆明25000.35050.2857天津市11190.998.6496天津——0.3751——陜西12391.33.3196西安38000.3960.3067遼寧省22025.95.0349沈陽59500.40620.2701北京市160008.1581北京——0.4079——河南省270002.8716鄭州49000.43330.1815廣西壯族自治區11714.352.5451南寧21900.44910.1870山東省45429.24.4724濟南44000.47630.096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574.543.014烏魯木齊16960.52020.2580西藏自治區6052.0152拉薩222.090.52360.3671江西省11583.82.5922南昌26100.52530.2253湖南省19635.192.9894長沙56000.54160.2852內蒙古自治區140005.6666呼和浩特21770.63380.1555黑龍江省12503.83.2637哈爾濱40000.64520.3199福建省175004.7433福州37050.67010.2117江蘇省486046南京61400.67830.1263浙江省320005.8794杭州70000.68220.2188湖北省19594.193.4233武漢65000.80530.3317甘肅省50201.9628蘭州13600.83230.2709重慶市10011.133.4705重慶——0.8696——河北省24228.23.3719石家莊40000.88390.1651寧夏回族自治區20603.2691銀川947.791.06420.4601海南省2515.292.9006海口712.71.07810.2833青海省16222.8827西寧7711.0890.4753注:表中GDP和人均GDP數據摘自《2011年中國各省GDP排名》上表是按各個省市的幾何中心度由高到低排列的。從表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并不是幾何中心度最高的省市GDP或人均GDP就最高。但是,我們總體上來看,就不難發現,幾何中心度高的省市GDP和人均GDP及行政中心的GDP也較高,行政中心的GDP占該省市總的GDP的比重也較大,即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區域經濟發展也比較均衡,并且行政中心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也較強。然而,也有例外,如貴州、云南的幾何中心度高但是GDP和人均GDP及行政中心的GDP都偏低;江蘇、河北、湖北、福建、浙江的幾何中心度偏低,而GDP和人均GDP及行政中心的GDP都比較高;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幾何中心度很低,但是行政中心的GDP占該省總體的GDP的比重卻較大。對于比較那些特別的省市自治區我們歸納出下列原因:(1)由于實際因素(地形地勢、資源、交通等)的影響,造成某些省市基礎差、底子薄、經濟發展落后。因此,GDP和人均GDP都偏低。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青海省、貴州省、云南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即便幾何中心度高(貴州、云南)也無法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因此行政中心的發展程度是本區域內發展程度較高的,所以行政中心的GDP占本省市的GDP比重較大,即行政中心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比較強。(2)具有超越本行政區域范圍的地理優勢。如,南京-揚州一帶為長江下游流域地理中心(南京地處長江與秦淮河交匯處,是更純粹的自然地理中心;揚州是揚子江與大運河的交匯點,更具人文色彩),哈爾濱則是松花江流域的地理中心;福州和杭州都瀕臨大型港口,海外交通便利;武漢位于中國腹地中心,長江與漢江交匯處,全國特大城市和重要交通樞紐[7]。所以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及黑龍江的幾何中心度較低,而經濟發展水平卻較高,行政中心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強。(3)是對中原地區(或其他重要的中心地帶)的向心力所致。如,西寧為連接中原與青藏的咽喉,哈爾濱靠南使之更接近中原和東北平原中央。因而,西寧和哈爾濱的幾何中心度較低。(4)軟實力因素使然。這些城市具有的歷史淵源、文化底蘊和科教實力等都相當深厚、強大。比如,南京數代為都,南京大學、哈工大等名牌大學聞名遐邇。鄭州是八大古都之一,曾有夏商周鄭寒五朝為都,八代為州,十省通衢。所以南京和鄭州的幾何中心度都比較低,而江蘇與河南的經濟水平比較高。一般來講,全國各省市的行政中心都是該省市自治區的經濟中心,應該位于理論上的幾何中心心點附近。但是,在實際中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行政中心的位置也并非都位于幾何中心點上。4結論行政中心的位置越接近幾何中心就越能推動該省市自治區經濟的發展,該區域經濟發展也越均衡。單從理論上講,行政中心的幾何中心度與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是成正比的。但是,由于實際因素(地形地勢、資源、交通等)、超越本行政區域范圍的地理優勢、對中原(或其他重要的中心地帶)的向心力及軟實力因素的存在,行政中心的位置也要與當地的實際相結合。參考文獻[1]張沛.城市發展的空間經濟分析[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36-41.[2]黃芳芳.論"首位城市"建設——兼論強化南寧市功能作用[J].改革與戰略,2009.25,(1):2-3.[3]江曼琦.中心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再認識[J].城市經濟2003,(5):3-5.[4]李桂華.中心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有效輻射——以南京為例的實證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4,(5):7-8.[5]吳興中,羅慶雙.川東北區域中心論證.中國國家地理四川[J],2003,(9):3-6.[6]馮德顯,賈晶,喬旭寧.區域性中心城市輻射力及其評價——以鄭州市為例[J].地理科,2006.26,(3):5-7.[7]張勃.交通運輸對經濟中相關產業的關聯帶動作用[J].金融經濟,2010(12):11-12.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administrativecenterintheareaofthehorizontalposi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tovariousprovincesandcitiesofChinaasanexampleAbstract:Thisdiscoursefirstlyanalyzesdevelopmentalrelationshipbetweentheadministrativecenterinthegeometriccenterwiththisarea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nusetheARCGIStoidentifythegeometriccenterofthisregion,andthencalculatethegeometriccenteroftheadministrativecenter,inchartformofthegeometricc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