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讀后感_第1頁
《后漢書》讀后感_第2頁
《后漢書》讀后感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后漢書》讀后感后漢書》讀后感1光武帝劉秀的這個“中興”,和中國歷史上所有的“中興”都不同。別的“中興”都是在原有的王朝框架內(nèi)中興,惟獨“光武中興”是原有的王朝已經(jīng)不在了,再來“中興”,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南宋陳亮在《龍川文集.酌古論一》中就說:“自古中興之盛,無出于光武矣。”實際上,劉秀不僅僅是“中興之主”,還是一位“定鼎帝王”,后漢的江山能夠建立,實是他一刀一槍拼出來的,他的廟號稱為“世祖”(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應(yīng)劭曰:始取天下為祖,高帝稱祖是也;始治天下為宗,文帝稱太宗是也。顏師古曰: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確是名副其實。那么為什么漢亡了居然還能中興?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可能還需要了解前漢亡的原因和背景。前漢之亡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外戚勢力過大,一個是劉室宗親過于分散,而皇帝一系(就是前面說的“大宗”)又衰微,到平帝死后,連找一個近支宗親都困難。于是,這兩者共同作用,使王莽能夠憑借外戚的勢力,倚靠手中的權(quán)力,在平帝死后一步步向帝王寶座靠近。不過前漢末期的背景則更讓劉室宗親有復(fù)起的機會。據(jù)《漢書.平帝紀》,前漢末劉室宗親已超“十有余萬人”,遍布全國各地,從理論上說,他們都可以有“奉大宗”的權(quán)利。這些人雖然有的'已經(jīng)沒落,但不少人在地方上還具備一定的資財、地位和聲望。此外,前漢立國200多年,其中的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還可以算是不錯的皇帝,到宣帝時,漢王朝又是四海名聲大震,士民之心已固,而元帝的好儒,又使民間崇尚正統(tǒng)。宣帝死到王莽篡漢,才距離50幾年,老人們對匈奴單于來朝、西域諸國送質(zhì)、諸羌紛紛臣服等津津樂道的事情肯定還是記憶猶新,所以“民心向漢”是不爭的事實。三輔的老吏們見劉秀的部屬經(jīng)過時垂涕道:“不圖今日復(fù)見漢官威儀”,就有力的證實了這一點。它也有助于解釋為什么王莽末天下大亂,無論是農(nóng)民起義軍也好還是地方實力派也好,多數(shù)都立劉室宗親或者奉漢年號。再則,前漢雖然外戚盛,但主要勢力多集中在京畿一帶,他們的根基和影響力也基本上都局限在社會上層,而對下層的平民老百姓沒有多少文化上的影響力。王莽的篡位和一系列的改革,不僅僅觸犯了散布在全國各地劉室子孫的利益,也觸動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再加上天災(zāi)人禍,流民失所,他根本無法在社會下層建立起自己的民意基礎(chǔ)。他讓劉歆搞什么“相生五德”,終究無力挽回民心;而他對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一系列舉措,又使邊疆也一刻難以安寧;他用以造勢的圖讖,更是為光武等人效仿去作為起兵、稱帝的借口。所以,王莽在位的這十幾年,他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乏善可陳,一到天下爭相起來造他的反,他的滅亡就已經(jīng)只是遲早的事了。這時,劉室宗親憑借著漢朝200多年的民意基礎(chǔ),終于可以找到復(fù)起的機會。漢能夠復(fù)起,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經(jīng)過200余年的苦心經(jīng)營,在前漢末期,王朝周邊已經(jīng)沒有與漢棋逢對手的敵人。漢武帝對匈奴、西域、西南夷的連年用兵,不僅僅使?jié)h王朝的影響力大增,還極大的打擊了周圍的反抗勢力,后來的諸帝又能靈活采用分化、瓦解、懷柔、和親等政策,使前漢末期王朝四周沒有能和漢一較短長的力量。所以,當王莽進行朝代更替及王莽末天下大亂時,沒有一種勢力能夠象后來的蒙古人或者滿族人一樣趁虛而入。光武即位以后,西域諸國爭著送子到洛陽為質(zhì),這也說明,在有過前漢對外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事以后,周邊對漢朝的實力頗為忌憚。于是,外面的敵人不敢進來,中國內(nèi)亂就只是關(guān)起門來在里面打。王莽滅亡以后,各參戰(zhàn)的不管是真是假,領(lǐng)頭的都稱高皇帝的子孫,打完了,天下一統(tǒng)了,把門一開,天子還是姓劉,家還是這個家,最后的勝利者就是“中興之主”。《后漢書》讀后感2盛世強漢無疑是五千年華夏歷史中輝煌的一筆,遠逐匈奴,封狼居胥。大漠孤煙,伴隨著大漢戰(zhàn)馬的嘶鳴,蕭條邊塞,充斥著華夏將士的戰(zhàn)吼。這樣一個豪邁的朝代,史學(xué)家自然用盡筆墨去描繪它的光輝,其中流傳最廣、最為權(quán)威的非《漢書》與《后漢書》莫屬了,其中《后漢書》則主要記載了東漢的輝煌歷史。《后漢書》從劉秀隨其兄長劉寅起兵反新開始,直到曹丕篡漢時結(jié)束,其中不乏"有志者事竟成""疾風(fēng)知勁草"這樣的經(jīng)典語句,以及"肉粥麥飯"這樣膾炙人口的故事。這部書由我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xué)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后漢書》在描寫各個人物時不遺余力,成功的為讀者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使我們在讀他們傳記的時候,常常能對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許多我們今天耳熟能詳?shù)某烧Z、俗語,例如"樂此不疲""疾風(fēng)知勁草""馬革裹尸""舉案齊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也都是出自這里。加上這本書在前后內(nèi)容上剪裁得體,敘述決不雷同,閱毫無冗贅之感,的確可以算是正史中難得的佳作。該書還有一個值得稱贊的地方:它對人物的評價較為客觀,(fsir)很多論述不失公允,也較為真實的記載了后漢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跡。在運用"春秋筆法"的時候,范曄也沒有完全憑借自己的喜好過度的褒揚或者貶低某類人,這一點尤為難得。雖然,范曄自己本也是出自書香世家,在《后漢書》中有意識無意識的拔高了名士,并以"矯枉故直必過"為后漢名士的某些極端行為開脫,而對宦官則多有貶斥,稱他們?yōu)?刑余之丑",但他也批評袁紹遍誅閹宦是"以暴易亂",表彰閹宦中"亦有忠厚平端,懷術(shù)糾邪",言論算是很中肯了。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一個人若熟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便相當于一個幾千歲的老人,遇事自然能做到泰然自若,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