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理位置_第1頁
山西地理位置_第2頁
山西地理位置_第3頁
山西地理位置_第4頁
山西地理位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地理位置山西地理位置山西地理位置xxx公司山西地理位置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自然地理位置

一、山西省地處我國黃河中游,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地帶,東鄰河北,西界陜西,南接河南,北連內蒙古自治區。因地處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春秋時代為晉國故地,因而簡稱"晉"。山西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黃河為塹,北抵綿綿長城腳下。。因外河而內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稱。山西的地理坐標為北緯34°36′-40°44′,東經110°15′-114°32′。二、面積、地形

山西省南北長680多公里,東西寬380多公里,總面積15.63萬平方公里。從地圖上看,其輪廓呈由東北傾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

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山西境內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臨汾、運城。長治盆地此外,東部還散布著陽泉、壽陽、襄垣、黎城、晉城等小盆地.)、臺地等多種地貌類型,整個地貌是被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

三、主要山脈、河流

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有恒山、五臺山,南有中條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兩大水系。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被稱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經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目前,山西省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40.8億立方米,引黃入晉工程竣工后,將從根本上解決山西缺水問題,年引水總量12億立方米,向太原供水6.4億立方米,向朔州、大同供水5.6億立方米。

四、氣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但因山脈屏障,夏季風影響不大,屬于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4°-14°C之間。氣溫地區分布總趨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遞減。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8°——10°C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度達12°——14°C。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C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于21°——26°C之間。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大同盆地為110——140天,五臺山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東部山區135經濟地理位置山西省位于中緯地帶大法東側的內法地區,黃河中游地段、大行山西側的黃土高原東部。這樣的地理位置對山西經濟發展是極其有利的。具體體現在:(1)它與國內各主要經濟發達中心地區的空間距離都不+分遠(除珠江三角洲較遠外)。東南緊臨沿海省份,距長江中下游地區也不算遠,與我國主要大城市北京、天津、沈陽、大連、青島、上海、武漢空間距離也不算遠,且文通方便。硬于向外尋求經濟技術,發展經濟。(2)山西處于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帶與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帶的中問地帶,具有結合邵的特點,有利于以自己的經濟力t向西擴散。(3)山西交通條件比較優越,有省際鐵路七條,出省口岸八個,再加土正在興建的神府—大同、侯馬—西安、陽泉—涉縣諸線,共計出省口岸有十個以上,而且全省鐵路電氣化比例較高。交通地理位置山西省總面積15.67萬km2,轄11個地級市107個縣(市、區)。2007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119869km,從公路技術等級看,國道4364km,省道9328km,縣道18104km。覆蓋全省的公路運輸網絡基本形成,全省11個地級市實現了高速公路聯通,68%的市到縣、57%的相鄰縣(市)由二級以上公路連通,100%的鄉鎮通了油路,80%的建置村通水泥(油)路,公路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明顯提高。2005年底全省鐵路總里程3039km,其中高鐵2512km,鐵路網密度達1.95km/百km2,已經形成北、中、南三大運輸通道和大同、太原和侯馬3大鐵路樞紐。先后建成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長治王村機場、運城關公機場和大同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約400萬人次的情況下對發展山西經濟是一有利因素。煤炭資源開發促進了地方公路和鐵路建山西省是全國重要煤炭工業基地,承擔著全國煤炭生產任務,其中2/3要外送全國和出口。晉中和晉東3大煤炭生產基地先后建設了孝柳靜、林臺、陽涉等地方鐵路,在加速縣域經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交通基礎設施布局的均衡化。城市作為區域的增長極,往往是區域的交通樞紐,具有較高的交通優勢度。目前已經形成以太原、運城、長治、大同4個交通優勢度比較突出的核心區。太原及其周邊地區交通優勢度最高,沿高速和鐵路向南延伸的趨勢明顯;運城地處晉陜豫三省交界地區,交通設施組合狀況和區位優勢突出;長治地處盆地,地勢開闊,一直是晉東南的交通樞紐;大同歷史上晉冀蒙三省交界處的商貿中心,與內蒙、河北和北京的聯系密切。這些地區是全省人口和產業的主要集聚區,交通優勢度的空間格局同人口和產業的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同時,這也反映出這些地區是全省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發展的支撐能力和保障水平最高。國家主干線建設是塑造山西省交通優勢度主骨架。山西省地處我國中部,具有承東啟西通南北的區位優勢。國家重要公路和鐵路干線過山西,先后建成了同蒲、太焦、石太、京原等鐵二連浩特—廣州、北京—昆明、青島—銀川等高公路,基本形成了“大”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