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fā)現(xiàn)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后,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征、經(jīng)濟特征、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于世界史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wǎng)絡,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lián)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
對于歷史科的復習,由于個人情況不同,側重點也會有差異。我個人認為,考前應注重書本和筆記上的基礎知識,因為30題選擇題占據(jù)半壁江山,而選擇題往往是一些基礎知識。對于材料題,是需要靠平時積累的,如老師要求我們每星期三題,就算真的不想做,也應該把材料閱讀后,對照一下答案,對材料有一個大概印象,因為材料題往往會涉及到我們沒有接觸過或書本沒有詳細說明的問題,做材料題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
大家都知道,歷史是一個不需要很高思維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維的嚴謹,所以要學好歷史就不能馬馬虎虎、得過且過,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只要樹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那么在高考考場上就無往不利了。
路就在腳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們把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過就不會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獨木橋,而是上面的這座可以暢通無阻的橋。
一、產(chǎn)生興趣
對歷史科有興趣,成績自然好起來。如何對歷史科產(chǎn)生興趣呢?
首先,歷史事件和我們們息息相關。例如:香港的一九九七問題和1842、1860及1898年的中英條約有關;今天南斯拉夫的內戰(zhàn)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關系密切。所以,只要留意時事并探本尋源,定能鞏固書本上的知識。
其次,明白歷史的用處。歷史可以訓練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備求真和講證據(jù)及邏輯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歷史對做人處世幫助很大,退可以勵志,進可以建功立業(yè)----英國著名首相邱吉爾是歷史學家,已故港督尤德也是專攻歷史的。因此,各位不要因為修讀文科,尤其是歷史科而感到自卑。反而要努力學好這門學科,在學業(yè)上、個人修養(yǎng)上和識見土、及前途上下苦功。
二、歷史事件的要素和閱讀及記誦技巧
歷史事件的要素有四: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而事情則包括原因、經(jīng)過和結果。
(1)時間有先后,你只要把大事年表里的重要事件多看幾遍,自然記牢了。除了重要事件要確知其發(fā)生年分(如維也納會議是1814-15年,辛亥革命是l911年),其它只須明白其大概年代,或不同事件的先后次序(如維也納會議先於凡爾賽會議),便可以了。
(2)地點有東西南北,你只須認識各地的大概位置或相對位置便行了。最佳的方法是和地理科結合,確認各國今天的政治地圖,特別是歐洲和中日的國界.主要城市。此外,若干條約規(guī)定的領土轉變也應緊記。
(3)人物是構成歷史事件的主角。不過,會考要求并不太高,我們祗要熟記重要的歷史人物便可以應付考試了。如自強運動的曾、左、李.恭親王、慈禧太后是必須熟記的,次要的人物如魏源、馮桂芬則略知一二,再其次的,則一律不記。不同歷史人物的生存時代和事跡也應知其大概,才不會張冠李戴。
(4)事件由時地人三項元素構成。明白了上述的時間地點和人物,自能對重要史事了如指掌。歷史事件的相關年代要清析:先念念課題的次序;次念某課題的重要事情,如1860至1919年中國的大事包括自強運動、中法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瓜分運動、戊戌維新、義和團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然后記誦某事件的其它重大情節(jié),如自強運動分為三階段,辛亥革命分為興中會和同盟會兩個時期。至於枝節(jié)瑣事,似非會考的重點。
(5)事件的原因和結果可分為: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其它方面。以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原因為例:政治方面包括中英的政制不同、司法制度的差異;經(jīng)濟層面有工業(yè)和農業(yè)經(jīng)濟的不同、公行制度.貿易不平衡、鴉片貿易;社會因素如英國工商業(yè)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文化方面如中國中心主義與英國自由思想的分歧,個人責任與集體負責制的沖突;特殊事件包括林則徐銷鴉片.林維喜事件。若能緊記這些重大事情,則對鴉片戰(zhàn)爭的背景有清析的概念了。總之,把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歷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
(6)因果關系應建立於史實和邏輯上。因先於果,果后於因,兩者要合乎情理。從這一角度看,不應把歷史事件孤立來看,如法國在普法戰(zhàn)爭中失敗,導致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但此后法德關系惡化,爆發(f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則割地是因,而大戰(zhàn)是果了。因此,假如能以時間為經(jīng),以事件為緯,舉一反三,則事件的因果關系了如指掌,而學習亦事半功倍了。
(7)事件的經(jīng)過祗須記重大事件,如意大利的統(tǒng)一運動略知1820.1830和1848革命,加富爾的改革和外交,馬志尼的思想及加里波的的貢獻便可以了。因近年會考并不強調背誦史實,故你只須知道最重要的史實便行了。
(8)近年考試強調分析,也會要求考生就歷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不同觀點作出評論。初學者往往被矛盾的史論迷惑,不知信那一學說;同時對歷史解釋的客觀性產(chǎn)生懷疑。我的建議是:首先明白一種解釋分析其長短處;但同時卻抱著懷疑批判的精神,把它和相反的意見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
(9)和其它科目一樣,只要課前預習,把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上課留心聽講,不明之處,向老師請教;課后溫習,整理筆記,把重點記熟;多讀、多思考、多寫、多做模擬試題(在法定時間內完成);考試前重溫重點;考試時冷靜選題和作答-----能夠做到上述各點,自可獲得好成績。一、學好歷史要有一個好的計劃
二、要利用好課本
三、各類歷史概念中需要掌握的要素
1.人物:掌握名稱(稱謂),生活時代、國別、民族、主要活動(含結果和影響)。
2.團體(包括正常、組織):掌握團體的性質、建立的原因(目的或背景)、時間、地點、創(chuàng)始人(國)、成員(成員國)和成份、宗旨(綱領)、主要活動(含作用)。
3.事件:包括性質、發(fā)生的背景(原因或條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參與的人物、簡要過程、結果和影響。
4.戰(zhàn)爭(戰(zhàn)斗、戰(zhàn)役、會戰(zhàn)):包括戰(zhàn)爭的性質、爆發(fā)背景(原因、目的)、時間、地點、雙方、簡要經(jīng)過、結果、影響。
5.會議:包括性質、開會的背景(原因、目的)、時間、地點、與會者(國)、會議的主要議程、決議、影響等。
6.條約(公約、協(xié)定):包括性質、簽訂背景(目的),簽訂的時間、地點、簽約國(有時含有簽約人)、內容、影響等。
7.文獻:包括性質、發(fā)表的背景(目的)、發(fā)表的時間、作者(或團體)、內容、影響。
8.制度(政策):包括性質、制定背景(目的)、時間、制訂者、內容、影響等。
概括起來,一般歷史概念包括時間、地點、人物、背景、經(jīng)過(內容)、結果、影響、性質等八個要素。但歷史概念不是幾個要素的簡單相加,而是要素間的有機結合,是他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遵義會議”一詞,若不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轉移,并在長征開始時一直被動挨打。),不在那個特定的時空(地點是采納了毛澤東建議,擺脫被動挨打后攻占的第一個軍事重鎮(zhèn),時間恰好是由被動挨打轉到主動出擊之后),也不會召開那樣性質的會議(政治局擴大會議),也不會做出那樣的決定(調整中央領導班子),當然也就不會有那樣的歷史意義(中共歷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如果我們簡單地把歷史概括的8個要素相加,這個問題不僅難記,也容易與別的概念相混駁。
四、怎樣才能減少遺忘
心理學家艾賓豪斯在研究人類記憶規(guī)律時發(fā)現(xiàn)了人類的記憶曲線,也叫遺忘曲線。人類的遺忘速度是先快后慢,實驗證明,一般智力水平的中學生,對閱讀過的一般歷史知識,1小時后還能記住閱讀量的44.2%,1天后還能記住33.7%,1個月后還能記住21.7%。根據(jù)人類記憶的遺忘規(guī)律,我們在學習歷史知識時,復習就顯得十分重要,知識重復復習的時間間隔就應該先短后長。一般來講我都要求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復習,力爭在當天,最好是在晚上睡覺前,將白天所學的知識復習一遍,然后時間間隔最好是3、5、8、10天,這樣到期中、期末考試時,抽出部分時間再將所學知識復習一遍(或按章節(jié)、單元、編為單位復習),我相信你自然會見到你所期望見到的學習效果。
五、歷史學習要動筆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看書。歷史學科是思維記憶性很強的學科,它既不像數(shù)學那樣需要運算,也不像語文學科那樣需要練筆。但適當?shù)墓P記會使你能很好的回憶出老師在課上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加深你對歷史學習(知識)的理解。
1.自覺時,動筆勾畫出知識點,斷出章節(jié)的層次、標出重點等。
自己要建立一整套符合自己認知的符號,如在知識點下劃橫線,在重點的知識點下劃波浪線或雙曲線,在重點詞語或概念處加★號,在斷出的層次上標出1、2、3或A、B、C,或將課文內容加以提煉,用幾個字或一句話加以概括,標在段落旁邊。
2.課上要記筆記。
記筆記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幫助你集中注意力去聽講,二是能把老師課上的精彩講解記錄下來。筆記最好是記在書上(相應的章節(jié))的空白處,當然也可以寫在白紙上夾在相應的書頁上。這樣一翻開書就能看到相應的內容。如果是筆記本,很多人往往是一記一丟,最后復習時反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3.閱讀其他書籍時,要將有助于理解、記憶和歸納歷史知識的內容,抄錄到課本上或抄在一張小紙上,粘貼在書的相應位置上。
這樣一來,我們又是劃、又是注、又是抄,課本的價值就大大提高了,也就成了我們復習歷史最好的工具了。不過我們的劃、注、抄,要注意精練。一個字不漏地劃就等于沒劃,將沒有意義或意義不大的內容注在或抄在書上,會使書面顯得擁擠不堪、亂七八糟,看上去就影響學習情緒。
六、歷史學習中的“九字”問法
九字問法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用這九字問法,概括歷史概念,不僅簡便實用,而且容易抓住教科書的精髓,還能提高歷史學習的概括能力,適應高考對考生概括能力的要求,還能發(fā)現(xiàn)各個歷史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
九字問法與歷史概念的8個要素是同一關系的不同處理方式。
“是什么”包括性質、時間、地點、人物、經(jīng)過(內容)。
“為什么”指的是背景(原因、目的)。
“怎么樣”指結果和影響。
歷史學習的八要素是從書中提取信息,九字問法是歸納信息,把握概念。這九個字使用起來可以把握小到“三元里抗英”、“交子”,大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樣的歷史概念。
考生應對高考所就具備的能力
成功應對高考應具備以下10種能力。
1.再認、再現(xiàn)重要歷史事實的能力。
2.通過歷史現(xiàn)象初步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觀點。如原因和結果(包括互為因果)、共性和個性、形式和內容、現(xiàn)象和本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繼承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階級和階級斗爭、人民群眾及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等。
3.從歷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提煉觀點,或從中選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的論點。
4.運用所學知識,區(qū)分歷史材料中的客觀事實和主觀見解,并指出其立場,時代局限或社會偏見。
5.分析不同的歷史材料,得出正確的結論。
6.比較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的異同。
7.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能力。
8.敘述歷史現(xiàn)象產(chǎn)生、發(fā)展或消亡的過程并概括其原因。
9.依據(jù)歷史事實論證某些觀點。
10.做出文字準確、條理清楚的表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狼的名師教學課件
- 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研究
- 山坡羊教學課件
- 【課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課時SAS)+課件-2025-2026學年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
- 散學班會課件下載
- 罐頭玩偶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制作注意
- 【十堰】2025年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事業(yè)單位招聘39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日本祭典活動方案
- 春季脫毛活動方案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語試題(附答案)
- 2024年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2024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的指南
- GA 1809-2022城市供水系統(tǒng)反恐怖防范要求
- 醫(yī)療技術分級授權與再授權申請表
- 項目管理九大過程英漢對照表
- 拖欠工資起訴狀模版
- 醫(y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信息系統(tǒng)操作手冊
-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優(yōu)化》同步練習附答案
- 商業(yè)銀行風險預警系統(tǒng)整體架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