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家好1大家好1一、橫的寫法2一、橫的寫法2331、逆鋒起筆2、向下頓筆3、提筆右上行4、中鋒行筆5、稍向上提筆6、頓筆向右下回鋒41、逆鋒起筆41、長橫運筆方法如前述51、長橫運筆方法如前述52、短橫1、向左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提筆折鋒向右4、蓄勢后向右行筆5、提筆向右下頓筆6、提筆回鋒收筆62、短橫1、向左逆鋒起筆63、凸橫1、向左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向右行筆,中間向上凸4、末端轉鋒向右下頓筆5、提筆回鋒收筆73、凸橫1、向左逆鋒起筆74、細腰橫1、向左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向右行筆,中間稍提鋒4、末端轉鋒向右下頓筆5、提筆回鋒收筆84、細腰橫1、向左逆鋒起筆85、左尖橫1、順鋒起筆2、力量逐漸增大,向右中鋒行筆4、末端提筆向右下頓筆5、提筆回鋒收筆95、左尖橫1、順鋒起筆96、右尖橫1、逆鋒向左起筆2、折鋒向右下頓筆3、挫筆后向右偏上邊提邊行筆106、右尖橫1、逆鋒向左起筆107、橫鉤1、向左逆鋒起筆2、折鋒右下頓筆3、折鋒向右中鋒行筆4、作鉤時提筆向左下重頓5、轉鋒回收至畫中后挫筆向左下出鉤
117、橫鉤1、向左逆鋒起筆11作業寫和橫畫相關的字兩張。如:三、元、喜、無、等、茶、處、諸等。下周上課時交。12作業12二、豎13二、豎1314141、垂露豎151、垂露豎15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行筆5、向右下稍頓轉筆作圓角6、回鋒向上收筆16162、懸針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行筆5、行至三分之二處駐筆后行筆出鋒,寫出針尖狀172、懸針豎173、右弧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2、轉筆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行筆5、末端處向右下稍頓筆6、提筆回鋒向上收筆183、右弧豎18
4、左弧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微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呈左弧狀中鋒行筆5、末端處向右下稍頓筆6、提筆回鋒向上收筆194、左弧豎19
5、細腰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行筆,行筆過程中要捉筆斂鋒5、向右下稍頓筆6、回鋒向上收筆205、細腰豎20
6、粗腰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起筆稍重2、折鋒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用力行筆5、向右下頓筆6、回鋒向上收筆216、粗腰豎21
7、上尖豎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轉筆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偏右中鋒行筆5、向右下輕頓6、回鋒向上收筆227、上尖豎22
8、豎彎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偏左中鋒行筆5、底端處向右圓轉6、末端處提筆向右下頓筆向回鋒收筆238、豎彎23三、點24三、點2425251、上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右稍頓3、轉筆向左下頓筆4、提筆回鋒收筆261、上點262、下點(杏仁點)
1、逆鋒向上起筆2、折筆向左下稍頓3、轉筆向右下稍駐4、提筆向上回鋒收筆272、下點(杏仁點)273、左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下作頓,再轉向右下稍駐3、微提筆向右上回筆4、回鋒至中部后稍駐5、向右上出鋒283、左點284、右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右作頓3、轉筆向右下行筆4、微微提筆向左上方回鋒收筆294、右點295、右上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左下方寫撇出鋒,力至筆端305、右上點306、左上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右作頓3、轉筆向右下行稍駐4、微微提筆,向左上方回鋒收筆316、左上點317、左下點1、逆鋒向右上角起筆2、折筆向左下頓筆3、提筆折向右下作頓4、微微提筆回鋒收筆327、左下點328、右下點1、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提筆折鋒向下頓筆4、微微提筆向左上回鋒收筆338、右下點33
四、撇34四、撇34
4353536361、豎弧撇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筆后向右下頓筆3、轉筆蓄勢向下中鋒行筆后再向左下方寫弧狀的撇,力至筆端。371、豎弧撇372、細腰撇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筆后向右下頓筆3、轉筆蓄勢向左下方寫撇出鋒,力至筆端。382、細腰撇383、蘭葉撇1、自上方向左下順鋒起筆2、邊行筆邊按筆3、至中部后邊行筆邊提筆至左下出鋒,力至筆端。393、蘭葉撇394、彎頭撇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向右上方轉筆作圍后折筆向右下方頓筆3、轉筆蓄勢后向左下寫撇出鋒,力至筆端。404、彎頭撇405、弧鉤撇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折筆后向右下頓筆3、轉筆蓄勢向下中鋒寫弧4、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提筆蓄勢向左上出鉤415、弧鉤撇416、長曲撇1、將橫畫與長斜撇連在一起書寫2、起筆寫橫3、然后提筆、頓筆寫折4、然后行筆寫長斜撇426、長曲撇42
7、短曲撇1、將短橫與短斜撇連在一起書寫2、起筆寫短橫3、然后提筆、頓筆寫折4、然后行筆寫撇437、短曲撇43作業將以下字每個字寫兩遍:福、蔡、度、威、大、厚、宗、必、悲、深、照、株、禪、問、七下周上課交44作業將以下字每個字寫兩遍:44五、捺45五、捺45
柳公權的筆法46柳公權的筆法46
歐陽詢的筆法47歐陽詢的筆法471、直捺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向右頓筆3、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4、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481、直捺48
2、弧捺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頓筆3、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4、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492、弧捺49
3、方頭捺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向右頓筆3、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4、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503、方頭捺504、長捺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向右頓筆3、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4、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514、長捺51
5、尖頭捺1、自左上角順鋒起筆2、順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3、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525、尖頭捺526、短捺1、自左上角順鋒起筆2、順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3、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536、短捺53
7、反捺1、自左上角順鋒起筆2、起筆后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3、捺腳處向右下頓筆4、提筆回鋒收筆547、反捺54
8、曲反捺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連接而成2、先逆鋒寫撇3、撇的末端處駐筆后寫反捺4、角度應大于90度558、曲反捺55六、鉤56六、鉤5657571、豎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下中鋒行筆4、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轉筆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581、豎鉤582、彎弧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下中鋒寫彎弧4、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轉筆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592、彎弧鉤593、橫折鉤1、橫折鉤是由橫和豎鉤組成2、先逆鋒寫橫3、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后,再轉筆蓄勢寫豎鉤4、出鉤的方向指向起筆點603、橫折鉤604、橫折彎鉤1、橫折彎鉤是由橫和彎鉤組成2、先逆鋒寫橫3、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后,再轉筆蓄勢寫彎鉤4、出鉤的方向指向起筆點614、橫折彎鉤615、橫折斜鉤1、橫折鉤是由橫和斜鉤組成2、先逆鋒寫橫3、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后4、再轉鋒寫斜,再寫鉤625、橫折斜鉤626、豎鉤(向右)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后中鋒行筆寫豎4、提筆轉鋒再向右下挫筆5、提筆轉鋒挫筆蓄勢向右上挑筆出鋒636、豎鉤(向右)637、弧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右下寫彎弧4、末端處向右下挫筆后提筆轉鋒,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647、弧鉤648、浮鵝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下偏左中鋒行筆4、轉筆寫彎弧,出鋒處挫筆轉筆蓄勢向上出鋒658、浮鵝鉤659、臥鉤1、自左上方順鋒起筆2、順勢向右下中鋒行筆,邊行邊按寫弧3、末端處向挫筆轉鋒后,蓄勢向左上出鋒669、臥鉤6610、右彎弧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后中鋒向右偏上行筆4、再提筆、頓筆,蓄勢寫弧彎鉤6710、右彎弧鉤67作業:寫相關筆畫的字兩張思、元、而、東、道、會、福厚、妙、左、深、照、株、禪68作業:寫相關筆畫的字兩張68七、挑69七、挑691、右向挑1、左下方逆鋒起筆2、右下頓筆3、稍提折鋒后向右上挫筆4、蓄勢向右上邊提邊行出鋒,力至筆端701、右向挑702、上向挑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折筆向下偏右頓筆3、轉筆回鋒后扭鋒挫筆,蓄勢后向右上方挑出,力至筆端712、上向挑71八、折72八、折72737374747575橫折時,豎畫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突。豎折時,豎畫宜輕,折部較小,可方可圓。“日”字外形方正,右豎微彎,短橫粗壯。“自”字,窄長,兩豎微彎成“()”形。76761、橫折斜1、橫折斜是由橫和斜組成2、先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3、提筆、頓筆后,轉鋒蓄勢寫斜,力至筆端771、橫折斜772、橫折折撇1、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2、提筆輕頓,轉筆寫小撇,3、再折鋒邊行邊按,后轉鋒寫撇782、橫折折撇783、橫折撇彎鉤1、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上挑橫2、提筆、頓筆后,轉鋒蓄勢寫撇3、提筆折鋒順勢寫彎鉤793、橫折撇彎鉤794、撇折提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左下寫撇4、提筆向下頓筆轉鋒后,挫筆蓄勢向右下寫提,力至筆端804、撇折提80筆畫的應用漢字由各種不同的筆畫組成。在字中,由于筆畫之間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中所處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會出現一定的變化。一字之中,不同的筆畫其輕重、長短不同,同一筆畫在字中所處位置不同,其輕重也不一樣。同時,筆畫在搭配時,應分清主次,有長短、有伸縮。81筆畫的應用漢字由各種不同的筆畫組成。在字中,由于筆畫之間相互若是相同的筆畫在字中同時出現時,就更應該強調其變化,有的甚至其形狀也會發生改變,以避免重復而顯得呆板。當然,這些變化,以突出主筆為原則。筆畫在應用中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輕重搭配;主次分明。以下分別說明。82若是相同的筆畫在字中同時出現時,就更應該強調其變化,有的甚至一、輕重搭配83一、輕重搭配831、橫輕豎重一字之中,橫畫一般較輕,尤其是長橫和被包圍部分的橫畫宜輕。豎畫(包括豎鉤)要重,尤其是中豎及橫折中的豎畫要重。如“寸”、“寺”。84842、撇輕捺重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對,或相交,應該使其撇畫輕,捺畫重,這一般是指長撇與長捺而言的。如“來”、“史”。85853、短重長輕一字之中,長筆畫宜輕,短筆畫宜重,不論筆畫是否同一類型,都如此。“土”、“者”二字中,長橫、長撇都輕,短橫、短撇都重。86864、左輕右重左輕右重是指在同一字中,左右相對的兩豎,左邊的豎要輕,有邊的豎要重,以分清主次。如“田”、“甫”二字它們各自左右兩豎在寫的時候,就有輕重之分。87875、內輕外重一字之中,處于字的中間部分的筆畫,因其多而密集,宜輕。處于字的四周,特別是上下兩端的筆畫,因其空疏,則宜重。如“尊”、“塵”。88886、多輕少重合體字中,字中各部分的筆畫多少不等時,筆畫多的部分,筆畫宜輕;筆畫少的部分,筆畫宜重。如“且”、“殿”。8989二、主次分明90二、主次分明901、主筆宜長一字之中,筆畫因其位置以及在整個字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對字的結構形態有重大影響的筆畫為主筆。如“”重、“年”的主筆為長橫、中豎。9191“丈”字的主筆是撇、捺“或”字的主筆是斜鉤92922、同畫求變一字之中,連續出現同一筆畫時,其筆畫應該有長短、輕重、正斜、曲斜、方圓等的不同變化。“事”字六橫,“而”字四豎則各不相同。9393“為”字三個橫折,上面兩折,形方外突,豎部內斜,下折外形圓轉,豎部正而微曲。“承”字三撇則曲直、長短、輕重各不一樣。9494作業將以下字各寫兩次:寺、來、史、者、田、甫、尊、塵、且、殿、重、年、丈、或、事、而、為、承95作業將以下字各寫兩次:95大家好96大家好1一、橫的寫法97一、橫的寫法29831、逆鋒起筆2、向下頓筆3、提筆右上行4、中鋒行筆5、稍向上提筆6、頓筆向右下回鋒991、逆鋒起筆41、長橫運筆方法如前述1001、長橫運筆方法如前述52、短橫1、向左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提筆折鋒向右4、蓄勢后向右行筆5、提筆向右下頓筆6、提筆回鋒收筆1012、短橫1、向左逆鋒起筆63、凸橫1、向左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向右行筆,中間向上凸4、末端轉鋒向右下頓筆5、提筆回鋒收筆1023、凸橫1、向左逆鋒起筆74、細腰橫1、向左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向右行筆,中間稍提鋒4、末端轉鋒向右下頓筆5、提筆回鋒收筆1034、細腰橫1、向左逆鋒起筆85、左尖橫1、順鋒起筆2、力量逐漸增大,向右中鋒行筆4、末端提筆向右下頓筆5、提筆回鋒收筆1045、左尖橫1、順鋒起筆96、右尖橫1、逆鋒向左起筆2、折鋒向右下頓筆3、挫筆后向右偏上邊提邊行筆1056、右尖橫1、逆鋒向左起筆107、橫鉤1、向左逆鋒起筆2、折鋒右下頓筆3、折鋒向右中鋒行筆4、作鉤時提筆向左下重頓5、轉鋒回收至畫中后挫筆向左下出鉤
1067、橫鉤1、向左逆鋒起筆11作業寫和橫畫相關的字兩張。如:三、元、喜、無、等、茶、處、諸等。下周上課時交。107作業12二、豎108二、豎13109141、垂露豎1101、垂露豎15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行筆5、向右下稍頓轉筆作圓角6、回鋒向上收筆111162、懸針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行筆5、行至三分之二處駐筆后行筆出鋒,寫出針尖狀1122、懸針豎173、右弧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2、轉筆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行筆5、末端處向右下稍頓筆6、提筆回鋒向上收筆1133、右弧豎18
4、左弧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微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呈左弧狀中鋒行筆5、末端處向右下稍頓筆6、提筆回鋒向上收筆1144、左弧豎19
5、細腰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行筆,行筆過程中要捉筆斂鋒5、向右下稍頓筆6、回鋒向上收筆1155、細腰豎20
6、粗腰豎1、逆鋒向左上起筆,起筆稍重2、折鋒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中鋒用力行筆5、向右下頓筆6、回鋒向上收筆1166、粗腰豎21
7、上尖豎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轉筆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偏右中鋒行筆5、向右下輕頓6、回鋒向上收筆1177、上尖豎22
8、豎彎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鋒4、向下偏左中鋒行筆5、底端處向右圓轉6、末端處提筆向右下頓筆向回鋒收筆1188、豎彎23三、點119三、點24120251、上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右稍頓3、轉筆向左下頓筆4、提筆回鋒收筆1211、上點262、下點(杏仁點)
1、逆鋒向上起筆2、折筆向左下稍頓3、轉筆向右下稍駐4、提筆向上回鋒收筆1222、下點(杏仁點)273、左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下作頓,再轉向右下稍駐3、微提筆向右上回筆4、回鋒至中部后稍駐5、向右上出鋒1233、左點284、右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右作頓3、轉筆向右下行筆4、微微提筆向左上方回鋒收筆1244、右點295、右上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左下方寫撇出鋒,力至筆端1255、右上點306、左上點1、逆鋒向左上角起筆2、折筆向右作頓3、轉筆向右下行稍駐4、微微提筆,向左上方回鋒收筆1266、左上點317、左下點1、逆鋒向右上角起筆2、折筆向左下頓筆3、提筆折向右下作頓4、微微提筆回鋒收筆1277、左下點328、右下點1、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提筆折鋒向下頓筆4、微微提筆向左上回鋒收筆1288、右下點33
四、撇129四、撇34
413035131361、豎弧撇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筆后向右下頓筆3、轉筆蓄勢向下中鋒行筆后再向左下方寫弧狀的撇,力至筆端。1321、豎弧撇372、細腰撇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筆后向右下頓筆3、轉筆蓄勢向左下方寫撇出鋒,力至筆端。1332、細腰撇383、蘭葉撇1、自上方向左下順鋒起筆2、邊行筆邊按筆3、至中部后邊行筆邊提筆至左下出鋒,力至筆端。1343、蘭葉撇394、彎頭撇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向右上方轉筆作圍后折筆向右下方頓筆3、轉筆蓄勢后向左下寫撇出鋒,力至筆端。1354、彎頭撇405、弧鉤撇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折筆后向右下頓筆3、轉筆蓄勢向下中鋒寫弧4、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提筆蓄勢向左上出鉤1365、弧鉤撇416、長曲撇1、將橫畫與長斜撇連在一起書寫2、起筆寫橫3、然后提筆、頓筆寫折4、然后行筆寫長斜撇1376、長曲撇42
7、短曲撇1、將短橫與短斜撇連在一起書寫2、起筆寫短橫3、然后提筆、頓筆寫折4、然后行筆寫撇1387、短曲撇43作業將以下字每個字寫兩遍:福、蔡、度、威、大、厚、宗、必、悲、深、照、株、禪、問、七下周上課交139作業將以下字每個字寫兩遍:44五、捺140五、捺45
柳公權的筆法141柳公權的筆法46
歐陽詢的筆法142歐陽詢的筆法471、直捺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向右頓筆3、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4、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1431、直捺48
2、弧捺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頓筆3、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4、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1442、弧捺49
3、方頭捺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向右頓筆3、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4、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1453、方頭捺504、長捺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向右頓筆3、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4、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1464、長捺51
5、尖頭捺1、自左上角順鋒起筆2、順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3、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1475、尖頭捺526、短捺1、自左上角順鋒起筆2、順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3、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1486、短捺53
7、反捺1、自左上角順鋒起筆2、起筆后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3、捺腳處向右下頓筆4、提筆回鋒收筆1497、反捺54
8、曲反捺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連接而成2、先逆鋒寫撇3、撇的末端處駐筆后寫反捺4、角度應大于90度1508、曲反捺55六、鉤151六、鉤56152571、豎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下中鋒行筆4、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轉筆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1531、豎鉤582、彎弧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下中鋒寫彎弧4、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轉筆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1542、彎弧鉤593、橫折鉤1、橫折鉤是由橫和豎鉤組成2、先逆鋒寫橫3、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后,再轉筆蓄勢寫豎鉤4、出鉤的方向指向起筆點1553、橫折鉤604、橫折彎鉤1、橫折彎鉤是由橫和彎鉤組成2、先逆鋒寫橫3、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后,再轉筆蓄勢寫彎鉤4、出鉤的方向指向起筆點1564、橫折彎鉤615、橫折斜鉤1、橫折鉤是由橫和斜鉤組成2、先逆鋒寫橫3、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后4、再轉鋒寫斜,再寫鉤1575、橫折斜鉤626、豎鉤(向右)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后中鋒行筆寫豎4、提筆轉鋒再向右下挫筆5、提筆轉鋒挫筆蓄勢向右上挑筆出鋒1586、豎鉤(向右)637、弧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右下寫彎弧4、末端處向右下挫筆后提筆轉鋒,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1597、弧鉤648、浮鵝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向下偏左中鋒行筆4、轉筆寫彎弧,出鋒處挫筆轉筆蓄勢向上出鋒1608、浮鵝鉤659、臥鉤1、自左上方順鋒起筆2、順勢向右下中鋒行筆,邊行邊按寫弧3、末端處向挫筆轉鋒后,蓄勢向左上出鋒1619、臥鉤6610、右彎弧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鋒蓄勢后中鋒向右偏上行筆4、再提筆、頓筆,蓄勢寫弧彎鉤16210、右彎弧鉤67作業:寫相關筆畫的字兩張思、元、而、東、道、會、福厚、妙、左、深、照、株、禪163作業:寫相關筆畫的字兩張68七、挑164七、挑691、右向挑1、左下方逆鋒起筆2、右下頓筆3、稍提折鋒后向右上挫筆4、蓄勢向右上邊提邊行出鋒,力至筆端1651、右向挑702、上向挑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折筆向下偏右頓筆3、轉筆回鋒后扭鋒挫筆,蓄勢后向右上方挑出,力至筆端1662、上向挑71八、折167八、折72168731697417075橫折時,豎畫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突。豎折時,豎畫宜輕,折部較小,可方可圓。“日”字外形方正,右豎微彎,短橫粗壯。“自”字,窄長,兩豎微彎成“()”形。171761、橫折斜1、橫折斜是由橫和斜組成2、先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3、提筆、頓筆后,轉鋒蓄勢寫斜,力至筆端1721、橫折斜772、橫折折撇1、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2、提筆輕頓,轉筆寫小撇,3、再折鋒邊行邊按,后轉鋒寫撇1732、橫折折撇783、橫折撇彎鉤1、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上挑橫2、提筆、頓筆后,轉鋒蓄勢寫撇3、提筆折鋒順勢寫彎鉤1743、橫折撇彎鉤794、撇折提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HY/T 0457-2024藍碳生態系統碳儲量調查與評估技術規程海草床
- 福建福州金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末考試數學試題學生卷
- 福建福州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下冊高一數冊末試題
- 口碑營銷在互聯網廣告中的互動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供應鏈風險預警與供應鏈風險管理人才培養研究考核試卷
- 糖廠生產過程智能化維護與預測性維護技術考核試卷
- 升降機操作界面與人性化設計檢查考核試卷
- 服裝標簽設計中的印刷材料選擇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E啞光透明面漆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lcd電路板數據監測報告
- 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
- 靜脈輸液管理與患者滿意度提升方案
-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考試試題帶答案
- 【MOOC】組織行為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食品微生物學-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生物化學實驗-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專題培訓
- 國開(四川)2024年秋《社會學概論》形考任務1-2答案終結性考核答案
- 電商平臺供應鏈管理技術分析
- 燃油燃燒器常見故障現象的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 北京匯文中學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語文考試模擬試卷(10套試卷帶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