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有關科學活動教案錦集九篇
科學活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在與老師、伙伴玩水游戲中,感知水會流淌的特性和清潔、澆灌的用處,知道節省用水,體驗玩水的歡樂。
2.通過幼兒初步嘗試的探究過程,培育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愛好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活動預備:
1.各種會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顏料和一盆水。
2.家長與幼兒一同探討有關“水”的話題,豐富對水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分組玩水,進行水的操作探究,感知水的特性。
1.將幼兒分為四組,給每組幼兒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動。在幼兒自由探究的過程中,老師要求幼兒在做每一次嘗試之前,先猜一猜都會發生什么改變。
2.老師在每組進行巡回指導,在指導過程中,
1〕援助幼兒初步感知水會流淌的特性。
2〕讓幼兒觀測水的顏色改變。
3〕讓幼兒感知水上物體的浮沉。
二、幼兒共同爭論自己觀測到的水。
1.組織幼兒說說自己在玩水的過程中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樣玩的,都發覺了什么?
〔引導幼兒發覺水會流淌的特性,了解水可以把手洗潔凈的用處等〕
2.幼兒講解并描述后,老師做簡約,請大家表揚玩水時最潔凈最節省用水的一組小伙伴。
三、幼兒觀看“水”的廣告宣揚片,老師與幼兒談話,援助幼兒發覺水的用處大。
1.老師請幼兒爭論:我們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水,都用水做些什么?
〔讓幼兒知道: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我們要節省用水。〕
2.老師延伸幼兒話題:水的用處很大,怎樣就能做到節省用水?
〔提示幼兒結合日常生活說一說喝水時拿緊杯子不要灑水,洗手不要磨蹭時間,洗完要關水龍頭。〕
四、游戲:“吹泡泡”。
老師在水里加上洗潔精和肥皂粉,帶領幼兒一同吹泡泡。
科學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灰喜鵲的生活習性及動物生活和環境間的關系。
2、使幼兒懂得珍惜自然資源,建立環保意識。
3、激發幼兒喜愛美妙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預備:
灰喜鵲圖片一張,喜鵲叫聲錄音
影像資料兩段:灰喜鵲在和諧、漂亮的環境中生活
環境惡化,灰喜鵲無家可歸,難過搬家
活動過程:
一、通過電教手段,讓幼兒了解灰喜鵲的生活習性。
1、播放灰喜鵲鳴叫,激發幼兒學習愛好。
聽,這是誰在鳴叫?鳴叫聲怎樣?聽后,你有什么感覺?
2、出示灰喜鵲圖片,幼兒認識灰喜鵲形狀。
原來這么好聽的聲音是一只灰喜鵲在叫,它在為自己的美滿生活歌頌。
3、通過視頻,幼兒了解喜鵲習性。
你們知道灰喜鵲喜愛吃什么?
你們知道灰喜鵲喜愛生活在什么地方?
我們一起來看看灰喜鵲的獨白。(看視頻1)
4、老師小結:灰喜鵲生活在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園和風景區的稀疏樹林中,常十余只或數十只一群,穿梭于樹林間,不喜久留,似游擊式活動,突然成群飛向這里,又突然飛向別處。食性雜的鳥類,但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步行甲、金針蟲、金花蟲、金龜甲,鱗翅目的螟蛾、枯葉蛾、夜蛾、膜翅目的螞蟻、胡蜂,雙翅目的家蠅、花蠅等昆蟲及幼蟲,兼食一些喬灌木的果實及種子。
二、通過視頻,幼兒感知環境的改變對灰喜鵲的影響。
1、看,灰喜鵲在漂亮的環境中生活得多歡樂、快樂。可是有一天,漂亮的環境變了(看視頻2,樹林被損壞的場面)
2、請幼兒爭論:環境的改變會對灰喜鵲有何影響。
3、幼兒看視頻2(完整觀看)
4、小結:漂亮的環境被破壞了,綠綠的樹林沒有了,灰喜鵲生活的環境被破壞了,由于沒有了樹木,灰喜鵲的食物越來越來少,因此灰喜鵲難過地離開了,它搬離了原來的家。
三、閱歷遷移:
灰喜鵲會搬到什么地方去?在那兒灰喜鵲又能生活多久?
四、激發幼兒喜愛大自然的情感;樹立愛護環境的意識
讓我們大家都來愛惜環境,讓灰喜鵲有個永久的家。
五、結束活動:歌頌《我們都是好伙伴》
最末,讓我們一起來唱響歌曲《我們都是好伙伴》!
科學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活動讓幼兒感受到磁鐵能吸引鐵之類的物體。
2、讓幼兒感悟到磁鐵不同磁極的相斥作用。
活動預備:
大小不一的磁鐵假設干,幼兒釣魚玩具,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材料包假設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吸鐵石。
1.出示不同外形的吸鐵石,請幼兒識別——它是吸鐵石嗎?(是或不是)
2.提問,讓幼兒依據已有閱歷,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吸鐵石的作用。(上課時黑板上要用,媽媽包包上的暗扣等)
3.主要問題:吸鐵石能吸住什么?
二、試驗操作,體驗吸鐵石的奇妙魅力。
1.出示各種可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體,請幼兒猜一猜它們跟吸鐵石相遇會產生什么狀況?
2.讓幼兒自主驗證剛才自己的結論,兩人一包材料。
3.讓幼兒通過試驗,將手上除磁鐵外的材料分成兩隊,并請一名幼兒給大家演示自己的試驗過程,老師和幼兒幫他集體驗證。
4.引導幼兒正確區分可以吸住的材料和不可吸住的材料。
5.總結幼兒的操作結果,援助幼兒了解吸鐵石的相關知識及它的學名——磁鐵。
三、玩具里的磁鐵。
1.出示幼兒常見的“釣魚”玩具,吸引幼兒愛好。
2.與幼兒一同分析該玩具中磁鐵的位置及作用。
四、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1.出示兩塊有n、s標識的磁鐵,演示“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2.利用小型的兩極磁鐵制作磁性小火車,讓幼兒體驗同極相遇和異極相遇的改變。
3.讓幼兒試驗,依據同極和異極的原理制作磁性小火車。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了磁鐵的哪些新本事。
五、活動延伸
1.通過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利用圓環形磁鐵和長棍,制作彈簧磁鐵。
2.找一找社區中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體,下次和小伙伴共享,比一比誰找到的多。
科學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認識顏色的愛好。
2、能在生活中找到紅色的物體,鞏固幼兒對紅色的認識。
3、認識紅色,學習詞語:紅色。
活動預備
1、一個小布袋〔布袋里裝有一塊紅色的小方巾,一只紅色的蠟筆,一個紅辣椒〕一張紅色寶寶的卡片。
2、幼兒每人一支紅色的蠟筆,一個紅蘋果。
3、幼兒用書:《認識紅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主題。
1、師:有一個小寶寶,它有一個奇妙的布袋,它的布袋里能變出許很多多好玩的東西。
小伙伴,你們想認識它嗎?
2、師展示紅色寶寶的卡片,引導幼兒初步認識紅色。
〔1〕師:這就是擁有奇妙布袋的小寶寶,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中寶寶的自我介紹吧!
〔2〕點擊幼兒用書P9紅色寶寶,學習詞語:紅色。
二、游戲:奇妙的布袋,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紅色。
1、師:紅色寶寶的布袋里能變出什么東西呢?讓我們來一起變變吧!
2、老師邀請幼兒依次從布袋里拿東西。
〔1〕當第一名幼兒拿一件物品后,提問:布袋里變出的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顏色呢?
〔2〕當第二名幼兒拿一件物品后,老師放慢語速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拿出的物品顏色,
加深幼兒對紅色的認識。
〔3〕當第三名幼兒拿出一件物品后,幼兒對其他小伙伴說:這是一個紅色的××。
三、點擊幼兒用書P9空白處,引導幼兒觀看方框李的紅色物體,鞏固認識紅色。
1、觀看畫面,引導幼兒用短語說出:紅色的衣服,紅色的皮球,紅色的積木。
2、師幼共同爭論:在生活中,你還看見過哪些紅色的物體呢?
四、點擊幼兒用書P9空白處,引導幼兒觀看蘋果樹,向幼兒說明題議,幼兒完成練習。
1、引導語:小伙伴,秋天到了,蘋果成熟了,蘋果樹老爺爺給我們帶來了好吃的蘋果。
但是,在吃蘋果前,蘋果樹老爺爺也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要先完成才能吃蘋果。
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蘋果樹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難題。
〔點擊幼兒用書蘋果樹,聽聽蘋果樹的問題〕
2、涂色,幼兒給蘋果樹上的蘋果涂上紅色。
科學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⒈能認真觀測并記錄比分,嘗試小組合作統計運動會總分。
⒉在游戲情景中感受解決問題的歡樂。
活動預備:
⒈多媒體課件〔昆蟲運動會背景圖、運動項目等〕。
⒉記錄比分的工具〔筆、計分表〕人手一張、表每組一張。
⒊蜻蜓、瓢蟲、螳螂各一張、1—3的數字和點卡、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運動會導入。
⒈師:今日昆蟲王國里要進行一個小型運動會,有哪些昆蟲參與競賽?
⒉小結:有螳螂、蜻蜓、小瓢蟲三只昆蟲參與競賽。
⒊了解競賽項目。
師:有哪些競賽項目?〔出示PPT〕
小結:一共3個競賽項目:空中飛行、舉重和跳遠。
⒋明確怎樣計分。〔出示計分牌〕
師:三只昆蟲競賽,第一名我們應當給它幾分?第二名呢?第三名幾分?
小結:一共有1分、2分和3分三個分數,第一名可以得最多的3分,第三名只能得最少的1分。
二.昆蟲運動會——記錄比分。
〔一〕第一項競賽——第一次操作。
⒈PPT呈現第一次競賽結果,幼兒自己計分。
預設:誰得了第一名?應當給他幾分?
你是給誰計分的?給它幾分?為什么?
螳螂得了幾分?由于它是第幾名?
……
⒉將幼兒的記分結果呈現在表上。
螳螂應當得幾分?為什么?……
⒊幼兒驗證自己的計分是否精確。
〔二〕第二、三項競賽——第二次操作:自己觀測并計分。
⒈同時出示第二、三項競賽結果PPT。
師:在這兩項的競賽中,誰得了第一名,應當記幾分?請你認真觀測后將分數記在相應的格子里。
⒉幼兒操作第二、三項競賽結果,老師巡察指導。
⒊驗證計分,并將幼兒的答案出示在表上。
預設:你是給誰計分的?在哪一項競賽中得了幾分?為什么?
瓢蟲在舉重競賽中得了幾分?由于它是第幾名?
螳螂在舉重項目中得了幾分?在跳遠項目里呢?
螳螂真厲害,兩次都是第一名!
……
⒋幼兒檢查自己的計分表是否精確。
三、統計總分頒獎
〔一〕競賽成果。
⒈師:三項競賽結束了,請你們小組合作將三只昆蟲的成果到一張表上,然后分別算出每只昆蟲競賽的總分。
⒉幼兒小組合作。
⒊統計總分。
預設:**的總分是多少?你是怎樣統計出來的?
瓢蟲的總分是多少?
蜻蜓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統計的?
⒋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加法或者用數數的方法統計總分。
〔二〕頒獎
師:誰的總分最多?第二名是誰?第三名得了幾分?冠亞季軍已經揭曉,我們一起為運動員頒獎。
科學活動教案篇6
設計意圖
在“漂亮的傘”的主題活動中,幼兒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下雨,聯想到下雨的季節。眾所周知每個季節的特征。而“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區初夏季節的一個明顯的氣候特征。本活動以引導幼兒了解雨是怎樣產生的開始,逐步遷移到對我國氣候中“梅雨季節”來歷的探究。活動中力求變枯燥的灌輸、被動的接受為幼兒主動試驗、大膽推想、遷移地學習,從而自己得出結論。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己做小試驗,了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科學現象。
2、通過探究“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節”的來歷。
3、激發幼兒發覺問題,并積極探究自然現象的愛好。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覺、探究和溝通的愛好。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覺。
活動預備
1、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火柴等試驗工具。
2、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邊看情景表演邊思索: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允許幼兒充分想像和猜想。
2、幼兒做試驗。但要留意安全。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幼兒認真觀測并說說自己發覺了什么。
總結:水熱了就會有蒸汽,很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3)爭論:你平常看過“蒸發”的現象嗎?
3、觀測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
(1)幼兒觀測:熱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發覺什么?
(2)幼兒思索:玻璃片上為什么會有水珠?
4、幼兒看幻燈聽故事,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
老師提問: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古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到哪里去了?
5、引導幼兒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知道雨對人的好處與危害。
6、啟發幼兒用所掌控的閱歷說明“梅雨季節”。幼兒思索: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總是下雨?引導幼兒知道梅雨季節是海洋空氣與海洋冷空氣相遇形成了一段時間里雨水非常多的'現象。
活動延伸
梅雨季節時,請家長與幼兒一同觀測和記錄雨水、潮濕、物體發霉的狀況。
科學活動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剝橘子,吃橘子,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橘子的外型特點和口感。
2.情愿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參加集體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了解橘子的特征。
活動難點:
會用語言講解并描述自己的發覺。
活動預備:
每人一個橘子;每組蘋果兩個。
活動過程:
1.猜謎引起幼兒的愛好。
2.感知橘子的形狀特征。
〔1〕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的?
〔2〕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3〕聞一聞:橘子有什么氣味?
3.感受橘子的內部特征。
〔1〕請幼兒爭論:橘子里面是什么樣的?
〔2〕那我們怎么把他打開呢?
〔3〕鼓舞幼兒自己動手剝桔子,觀測橘子的內部特征。
提問: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顏色的?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一瓣一瓣像什么?
4.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說說品嘗后的感覺。
5.大家共同共享品嘗橘子,說說有什么不一樣的味道。
6.小結:
橘子的肉是橘黃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點酸,有點甜;有的橘子有種子,種子像一顆顆白色的珠子,吃的時候要吐出來。我們大家都喜愛吃橘子。
科學活動教案篇8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一些愛護骨骼、促進骨骼生長的方法。
二、活動預備:
*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圖
文字卡:支撐、愛護;好習慣、有營養;
三、活動過程:
〔一〕我的支架
1、我們立刻就要成為學校生了,學校生是怎樣坐的?是什么讓我們的身體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頭,捏上去什么感覺?〔硬硬的〕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頭?
4、小結:骨頭長在皮膚和肉的里面,我們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種機器能夠讓我們清晰地看到骨頭。
〔三〕看*光片,認身體部位〔腿部、胸部、腳部〕
1、這里有幾張*光片,你能認出這是什么地方的骨頭嗎?說說它們的樣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知幼兒骨骼的名稱。
2、你還知道身上有哪些骨頭?
〔三〕人體骨骼。
1、看了這張圖,你能知道些什么關于骨頭的知識?〔老師可先示范:看了這張圖,我知道人的手臂由兩部分骨頭組成,上面一根、下面兩根〕
引導幼兒關注:腿部、頭部、胸部、腹部、手、腳
2、對你不知道的地方提問,相互解答或老師解答。
3、人體有這么多的骨頭,骨頭有什么用呢?〔支撐身體、愛護內臟〕
出示文字卡:支撐、愛護
小結:有的骨頭能支撐我們的身體,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頭;有的骨頭能夠愛護內臟。比如:肋骨
做幾個動作,感受骨頭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覺骨骼的愛護作用:頭蓋骨、肋骨。
4、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骨頭,究竟有多少塊骨頭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數一數圖,估量一下。
大人有206塊,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圖,知道人體的有些部位是有很多小骨頭組成。
小伙伴的骨頭在不斷地長
4、骨頭在長,會有什么改變呢?〔長長、合并、變硬〕
〔三〕讓骨頭長得好
1、怎樣讓骨頭長得好?
2、假如骨頭受傷了,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受傷?
3、師幼共同小結,提升:喝牛奶、曬太陽、運動、坐得直、站得穩
科學活動教案篇9
教案部分活動目標:
1、通過安裝電池的活動,了解一些電池的基本知識和安裝電池的基本常識。
2、培育幼兒的動手技能,進展幼兒的探究愛好。
3、了解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和危害,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預備:
1、各種電動玩具:汽車、飛機、電子琴等。
2、不同種類的電池(充電電池、手機電池、紐扣電池等)小電燈泡、銅線。
3、有關電池正負極、不同種類電池的幻燈片、正確安裝電池的視頻。
4、廢舊電池回收桶。正負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療保險政策下的護理服務創新與實踐
- 招聘渠道與人才匹配-全面剖析
- 區塊鏈技術在能源行業的智慧化發展
- 雕塑藝術的跨界合作模式-全面剖析
- 移動支付用戶行為特征分析-全面剖析
- 外研版小學英語(三起)三年級課堂管理計劃
- 區塊鏈技術驅動的融資新模式
- 流轉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全面剖析
- 醫療倫理在醫療合作項目中的重要性
- 跨云服務網格集成-全面剖析
-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含答案)
- 全國高中數學評優課大賽數學賽課教學設計(點評)一等獎作品專輯
- 瀝青水穩攪拌站三方合作協議書 - 副本
- 陰道炎考試題及答案
- 月嫂行業概述與發展趨勢
- 財政電子票據培訓
- 2024年全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情況報告
- 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教學課件(共25張) 高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
- 2025年管工(技師)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附答案)
- 中歐班列國際運輸通道對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分析
- 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024年春季修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