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3/103樟樹閤皂山旅游區操縱性詳細規劃第一章總則一、項目名稱和規劃范圍1、項目名稱樟樹市閤皂山旅游區操縱性詳細規劃2、規劃范圍(1)規劃范圍的原則:旅游區的界線范圍,是依照旅游資源條件和區域旅游進展構想,確定合理的旅游區管轄范圍而劃定的,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和景觀完整性是劃定旅游區范圍的要緊依據,首先考慮到以自然的地貌、水文、植被等環境單元為基礎,同時,為方便于治理,適當參考行政界線,并盡量少包括村鎮建成區。(2)閤皂山旅游區的邊界與面積:閤皂山旅游區規劃范圍為樟樹市京九鐵路線以東,含福地景區、夢湖景區(店下水庫)和玉華景區三個景區,面積約6860公頃,以福地景區為規劃重點。涉及到閤山鄉(含閤山林場)、店下鄉、店下水庫治理局,共20個行政村,總人口35275人。其界線范圍為:北以京九鐵路為界,東部與豐都市接壤,西南與新干縣交界。二、規劃編制依據1、《旅游進展規劃治理方法》(國家旅游局);2、《旅游規劃通則》(國家旅游局);3、《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4、《旅游區(點)質量等級評定與劃分標準》(GB/T17775—2003);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愛護法》;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愛護法》;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9、《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愛護區條例》;10、《森林公園總體設計規范》(LY/T5132—95);11、《江西省旅游治理條例》;12、《江西省旅游進展總體規劃》;13、《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進展第十個五年打算綱要》;14、《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進展的意見》(贛府(2003)60號);15、《樟樹市旅游業進展總體規劃》(2001——2020年);16、樟樹市相關政策、規定和文件等三、規劃目標1、總體目標依托閤皂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絕佳的生態環境和山水靈氣,將閤皂山建設成為樟樹市的龍頭景區,全國一流的養生保健旅游、生態旅游、療養旅游的聞名旅游區。2、旅游進展目標全面構筑環境資源愛護系統、巡游服務系統和經濟支持系統。近期目標:到近期末(2010年),閤皂山旅游區接待旅游者人數達到31萬人,旅游收入18600萬元。中遠期目標:到遠期末(2020年),閤皂山旅游區接待旅游者人數達到40萬人,旅游收入40000萬元。3、總體形象目標:藥都福地,養生佳境。閤皂山是一座集道教文化與中藥文化為一體的古代名山,是“藥都”的奠基之山。道教關于天人相符的觀點,促進了我國中醫藥學和人體科學的進展。以閤皂山和“藥都”為依托,道教養生健身和中醫藥有機結合,為樟樹進展養生健身保健旅游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4、資源愛護目標(1)充分愛護閤皂山旅游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的多樣性、真實性與完整性,核心景區內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壞開發。建立嚴格明確的分級愛護區域。(2)全面保存和愛護閤皂山的森林植被和野生動物資源,重點愛護其本地特有的中草藥資源,適當引進適合本地種植的中藥材物種,對重點地段進行封閉培育,對林項單一的人工林進行適度間伐和林相改造。(3)保存和愛護閤皂山旅游區的自然水系,保持水土涵養區植被。四、指導思想抓住我國建設世界旅游強國和江西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的機遇,堅持以旅游市場為導向,以旅游資源為基礎,以旅游產品為主體,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可持續進展的指導方針,突出閤皂山旅游區生態、養生、道教的三大特色,注重區域協調,加強資源愛護,早日將閤皂山旅游區建成樟樹市的龍頭景區,加快中華藥都樟樹市的旅游業進展。五、規劃原則1、市場性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以旅游產品為主體,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可持續進展。2、特色性原則突出地點特色,注重區域協同,強調空間一體化進展。3、先進性原則采納先進方法和技術,進行多方案的比較,規劃技術指標具有適度超前性,并征求各有關行政治理部門的意見,尤其是當地居民的意見。4、規范性原則采納的勘察、測量方法與圖件、資料,要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5、協調性原則與都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相適應,與其他相關規劃相協調。6、廣泛性原則規劃人員有廣泛的專業構成;規劃方案廣泛征求并汲取有關部門及當地居民意見。
旅游區的地脈與文脈分析一、優越的區位和交通條件樟樹市位于東經115°06`33"-115°42`23",北緯27°49`07"-28°09`15"之間。地處贛中腹地,鄱陽湖平原南緣,跨贛江中游兩岸。東接豐城,西鄰新余,北靠高安,南連新干;距省會南昌76公里,樟樹城區距昌北機場只是1小時車程;自古確實是“四會要沖”、“八省通衢”的水陸交通要津。境內浙贛鐵路復線橫貫東西,京九鐵路從境東南穿過,贛粵高速公路與滬瑞高速公路在市境交匯,昌樟高速公路和105國道在市區對接,清萍、清高和樟撫公路等省道由此向外延伸;位于黃金水道贛江上的樟樹港是江西省三大港口之一。贛粵高速公路是內蒙古阿榮旗至深圳國家重點公路的一部分,京九鐵路是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之一,二者北經南昌直達北京,南經贛州通貫粵港;與香港、北京這兩個國際游客進入中國市場的兩個最大口岸溝通,同時也是江西通往珠江三角洲和深圳、香港要緊客源地的重要通道。浙贛鐵路、滬瑞高速(上海至瑞麗國道主干線)公路又是長江三角洲通往江西和江西聯接湖南,通向西部的重要旅游通道。經浙贛鐵路通過鷹廈鐵路與皖贛鐵路和閩東南三角區及內地經濟發達客源地相聯系。因此,樟樹處在全省以京九鐵路為主干、浙贛鐵路為兩翼的大十字型生產力布局的交匯點,區位條件優越,交通優勢得天獨厚。樟樹自古確實是江西四大名鎮之一,古文化遺址為江西省各縣(市)之最,擁有各種古墓葬、古建筑、石雕、碑刻1000余處,國家級文物愛護單位三個。因此,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極為豐厚。在樟樹市的閤皂山旅游區、藥都旅游區(城區)和筑衛城遠古文化旅游區、臨江鎮贛文化旅游區和吳城商邑文化旅游區五個旅游區中,閤皂山旅游區因其道教福地、神仙之館且藥道同源、藥道文化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的天下名山而成為本市旅游進展的龍頭景區,也是地級宜春市三大旅游區之一,江西省旅游“十五”規劃的十大重點旅游建設項目之一。閤皂山地處樟樹市東南郊丘陵山區,距市區20公里,處于凌云峰、玉華山、千四丘、太極峰等群山環抱之中,綿亙200余里,史稱清江碧嶂;是藥都――樟樹的藥業源頭,中國道教圣地之一。山名肇見于東漢,取名源自其“形如閤,色如皂”。景區旁依國防機場,南面與新干縣毗鄰,東面與豐城接壤,105國道,樟店新、老二條瀝青公路穿境而過,大京九鐵路復線橫貫其中并設立樟樹東站,交通十分便利。2003年月10月29日,閤山鎮政府正式搬遷工業園區新城區(樟樹東站)辦公。現在新城區全面實現亮化、硬化、綠化、美化。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基礎設施有:3.5萬千瓦的供電站已正式運營;中國移動公司、中國聯通公司兩個基站竣工投入使用;電視光纜線差不多進閤山,投入啟用。火車、公共汽車較為便利。每天客流量達500余人。二、修身養性的福地1、宜人的氣候閤皂山景區地處中亞熱帶季風區,全年氣候和氣,四季分明,降水豐富,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4.7°-16°C,年均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在閤皂山福地海拔195米的田野,七月平均氣溫為28°C左右,夏季平均氣溫比樟樹市區要低2°C。隨著海拔高度的增高,景區氣溫比市區更低。因此,閤皂山有“夏眠需蓋被,寒冬鮮有冰”、2、山水獨特的“神仙之府”閤皂山景區為南高北低的構造侵蝕低山丘陵地形,標高多在200至500米之間,以東南面海拔1169米的玉華山為最高峰。山脈屬武夷山西延的支脈,分兩支環抱景區:一支沿樟樹、豐都市界向北延伸,為樟樹豐城兩市的分水嶺,要緊峰嶺高度在700至900米之間;一支沿樟樹市與新干縣界向西偏北延伸,為樟樹市與新干縣的分水嶺,要緊峰嶺高度在400至600米之間。山體較雄厚,山頂多呈尖棱狀,山坡坡度35°-45°,溝谷狹而淺,光熱條件差。水系要緊為發源于玉華山和五垴峰的薌溪河水系上游支流,湖塘要緊有夢湖和丁仙湖等。在玉華山和福地兩景區山泉眾多,要緊有九龍泉、馬蹄泉、瀑布泉和樹根泉等。閤皂山山雖不高,但其山川風貌,勝景天成。元初詩人揭溪斯稱匡廬、閤皂、玉笥為大江之西的“三大名山”。元明以來,閤皂山風光被列為“豫章十景”、“臨江八景”之一。北宋陶弼“萬仞天然閤皂形,陰陽不似眾山青”的詩句,是閤皂山特有風光的最好概括。明清江知縣秦鏞題“閤峰晴雪”詩云:“閤峰縹緲入云端,積雪猶封禮斗壇。山遠地偏游不得,幾回駐馬隔江看”。從南面山口眺望閤皂山腹地的太極、駱駝兩峰,形如云天樓閣,府瞰人間;林木蒼郁,如同墨染,因而得名“閤皂”。東面發源于玉華山的感溪和西面發源于五垴峰的閤水兩支河流自南向北分不匯入夢湖和丁仙湖,環山合抱將核心景區福地區圍在中間,形成了二龍護珠之勢。福地由駱駝,太極、玉女、凌云、五垴、丁仙諸峰環抱,諸峰高多為海拔500公尺左右,凌云峰海拔802.7公尺。閤皂山山勢各異,環境幽雅,勝跡眾多,名樹之奇、藥草之眾,歷代尋勝訪跡者不絕;文人雅士借景抒情,爭相題詠,留連忘返。獨特的“風水”深為羽士厚愛,視為“神仙之府”、練丹寶地。道教以修煉成仙為最高理想,修煉需要清凈的外部環境,因此名山大岳就成了道士修煉之地。早在一千七百年前,道教靈寶派始祖葛玄稱其為“真仙之宅”,立志在山“筑壇立灶,謝絕人事”,潛心修練九轉金丹。閤皂山不但被神化成神仙居住的地點(道教第三十三福地),而且還有大量宮觀,是道教活動的要緊場所。“山不在高,有仙則靈”3、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樟樹國家森林公園在閤皂山旅游區的范圍內,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據調查統計,境內森林面積5723公頃,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3434公頃,商品林面積2289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9.8萬立方米,活立木180萬株,森林覆蓋率83.4%。公園內植物種類型較豐富,珍稀樹種有29種,藥用植物100余種,盛產茯苓、松脂、麥門冬、杜仲、天門冬、首烏、葛根、烏藥、全胡、桔梗、玉竹、談竹葉、金銀花等幾百種藥材。森林類型較豐富,在海拔100-400米的崗地丘陵有油茶林,海拔500米以下的溝谷地帶多為以茶科、樟科、冬青科等科樹種為主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針葉林要緊分布在海拔500米的高丘地帶,為傳統林業區,毛竹、針闊葉林混交林一般分布在400-800米的山谷及山坡中下部。海拔500-700米山地要緊以殼斗科、杉科、松科等科樹種為主的亞熱帶常綠、落葉針闊混交林;在海拔800-10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坡地帶則為以杜鵑、白棟、茅栗等為主構成的灌木林。樟樹國家森林公園內有獸類15種,其中國家級愛護動物6種,為穿山甲、蘇門羚、獐、豺、豹貓、云豹,要緊分布在玉華山景區海拔500-800米的針闊葉林混交林和毛竹林中。省級愛護動物4種,為黃麂、黃鼬、狐貍、松鼠,要緊分布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崗地。一般動物5種,為野豬、華南兔、狗貍、豪豬、野貓,要緊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的毛竹、針闊葉林混交林。鳥類26種,其中重點愛護鳥類13種,分不為鴛鴦、畫眉、喜鵲、翻角韶、灰嘴哺木鳥、家燕、金腰燕、綠翅鴨、黑琉黃鵬、綠頭鴨、草鵲、一般翠烏、長嘴劍鴉,要緊分布在玉華山、福地兩景區的毛竹、針闊葉林混交林中;一般鳥類13種,有山麻雀、八哥、云雀、白頭翁、雄雞等。蛙類5種,其中棘胸蛙是重點愛護物種。爬行動物各景區均有分布,要緊有烏梢蛇、銀環蛇、螟蛇、眼鏡蛇、水蛇及鱉、烏龜、鷹嘴龜等。三、藥道同源的圣地1、道教靈寶派的祖庭閤皂山是充滿靈氣的中國道教名山之一,道教靈寶派的祖庭。
東漢建安七年(202)道教靈寶派開山鼻祖,聞名醫藥家葛玄來到閤皂山悟道修真。后在游歷括蒼、南岳、羅浮諸山后,于孫吳嘉禾二年(233)再次來到閤山,因喜其”真神仙之宅”而在駱駝峰之側修建臥云庵,筑壇立灶,修煉、施診。凡43年潛心布道,采藥升煉”九轉金丹,刪集《靈寶經誥》,撰成《祭練大法》和《靈符秘箓》。傳講于赤烏七年(244)八月十五日午時,葛玄在臥云庵白日飛升,后尊稱為“太極仙翁”。葛洪繼承和進展了叔祖葛玄修身養性、長生百仙等思想,撰成巨著《抱樸子》,將道教神仙方術理論推向了頂峰,形成了“丹鼎派”,后世稱兩葛為“葛家道”。兩葛的“仙跡”使得閤皂山成為道徒心目中的圣地,晉代豫章人丁令威道士也于此修真得道。葛氏道到了南朝時,進展成靈寶派,即以《靈寶經》為要緊傳習經典。隋往常閤山建有靈仙館并在唐代以后得到空前進展,唐、五代和宋朝皇帝數次改賜主觀,總名為“大萬壽崇真宮”。唐儀鳳年間(676--678)賜號閤皂山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在宋代,閤山進入鼎盛時期,宋理宗淳佑六年(1246)敕封葛玄為沖應真元,賜元始萬神銅印,法許閤皂山與金陵(今南京)茅山、廣信(今貴溪)龍虎山為我國道教三大傳箓圣地,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館”的譽稱。北宋光祿寺卿楊申在《閤山景德觀記》中,記有“學道之士五百人,為屋一千五百間”,常住道士500余人,游方道人及覽勝名士川流不息。南宋左丞相周必大曾于孝宗乾道九年(1173)來閤皂山,寫有《閤皂山崇真觀記》,謂之“江湖宮觀未有盛于此者”;元世祖兩次派中使至閤皂山設醮并尋求高士。靈寶派進展至宋元時期,以閤皂山本山,稱為“閤皂宗”,逐漸與龍虎山天師道融合起來。明代清江設有道紀司統轄全縣道教活動,其要緊活動場所確實是閤皂山崇真宮。明以后崇真宮日漸衰敗。清末民初,歐陽道人重修觀宇,道徒有數十人。民國后期,又趨倒敗。解放前夕,尚有道士3人;1949年離宮回鄉的道士行醫務農。1991年重修觀宇,香火日趨于盛。2、樟樹藥幫的祖山、藥都的源頭以藥物養身延壽是道教靈寶派的精髓之一。閤皂山既是充滿靈氣的中國道教名山之一,也是樟樹藥幫的祖山、中華第一藥都的源頭。閤皂山適宜種植當歸、厚樸、杜仲、黃柏、辛荑花等多種藥材,種藥采藥始于漢晉,興于唐宋,盛于明清,有千余年的歷史。三國時,葛玄在閤皂山修道、升煉金丹,采藥行醫,為樟樹藥業之肇源;此后葛洪繼承葛玄的衣缽,早年在洪州(古南昌)西山、新淦玉笥山、萍鄉羅霄山講學,促進了江西的醫藥事業。唐代孫思邈等道士、醫學家也先后在此采藥煉丹,傳授炮制技藝。在他們的阻礙下,附近村民有人相隨以采集、炮制中藥材為生,懸壺施診并世代相傳;三國時有人就近在淦陽擺攤賣藥并出現了專門從事藥材買賣的藥販,開創了樟樹藥業活動先河。唐代辟為藥墟,宋寶佑六年(1258)樟樹始建“藥師院”,明代中期改建為藥師寺,每逢九月在附近開藥市。自此樟樹成為南方藥材集散、加工的中心,獲“藥市”稱譽;清代乾隆年間成為“南北川廣藥材之總匯”,樟樹因此成為江西三大名鎮之一。至道光年間,樟樹藥業進入全盛期,有行號莊店200家,樟樹藥幫正式形成,與北京、天津的“京幫”和四川的“川幫”并列成為我國的三大藥幫,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光緒十三年(1887)樟樹藥材鋪公建三皇宮,為與四方藥商進行交易的場所,成為藥邦固定活動中心。由于千百年來樟樹藥幫的苦心經營,使樟樹藥材品類齊全、質量上乘,其中樟樹地道藥材800余種,商洲枳殼、陳皮等藥材曾被列為貢品,進入皇宮內苑;歷代醫藥圣手執著的技藝追求,又使樟樹藥材集散與炮制技術得到同步進展,有獨到的加工技藝,并形成了因烹飪集本草、食療、養生于一體而聞名遐邇的藥膳。因此,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只是樟樹不靈”的美譽,樟樹也就成了海內外藥界同仁認同的中國國藥之都。民國時期,藥業衰敗。1958年江西省省長邵式平正式啟用“藥都樟樹”稱號,國家醫藥治理局將樟樹定為全中藥材交流中心之一,依樟樹藥市的慣例,于同年10月進行了首次藥材交流會,而且規定以后每年在樟樹進行全國性的藥材交流會1至2次(“文化大革命”期間中斷)。1996年經國家批準,樟樹列為全國藥材專業市場后,已吸納全國各地380家藥商落戶,年交易額達1.6億元。一年一度的全國藥材交流大會,其參與地域之廣,藥商之眾,品種之多,時刻之長,成交額之高均為全國各大藥市之冠,樟樹藥業因此得到中興。2004年第35屆全國藥材交流大會,開幕式當天成交額就達10.7億元,吸引了全國各地3800余家醫藥企業參會,大會人數達3.5萬余人,參展品種達7800余個。樟樹當地醫藥企業在交易會上推出參展新藥品、保健品540余個。樟樹現有國家級中藥材專業市場1個,國家科技部認定的藥材種植基地43個,面積達13萬畝,已開發形成了枳殼、黃梔子、崐杜仲、銀杏等一批中藥材種植基地,產品暢銷東南亞諸國。制藥和藥品流通企業聚攏效應不斷增強,藥品生產和流通基地的地位日益凸顯。
旅游資源及其評價一、旅游資源類型與特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的《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GB/T18972--2003),旅游資源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能夠為旅游業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共可分為8主類、31亞類、155個差不多類型。依照那個標準,閤皂山旅游區有8個主類、23個亞類的旅游資源(表3-1)。表3-1閤皂山要緊旅游資源類型與特征主類亞類AA綜合自然旅游地代碼AAA差不多類型山岳型旅游地:要緊旅游資源及特征閤皂山(福地)、宋代以來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館”美譽。以崇真宮為中心,有紫陽書院、出木井鳴水橋、照門松等眾多自然與人文旅游景點。玉華山,贛中第一高峰。有眾多奇特與象形山石、草甸等自然景觀和石城庵人文景點AC地質地貌過程形跡ACAACBACC凸峰獨峰峰叢著棋峰。位于福地景區,峰頂石坪傳為晉真人丁含威與仙侶著棋之處。2.五老峰。位于福地景區,五座山峰有序聳立于翠峰之上,形似五位老人在察云觀天。3.九龍山。位于福地景區、史志記云“層巒疊障,結為九龍”;4.玉女峰。位于福地景區,在太極峰之南,相傳葛玄“飛升”時,玉帝派來迎接葛玄的“玉女”,曾在此稍事休息,重整云鬢,因此得名;5.駱駝峰。又名東峰,位于福地景區,形似伏臥的雙峰駝,為葛玄得道藏丹處。6.玉華峰,贛中第一高峰;7.丁仙峰。位于福地景區,傳為晉真人丁威修煉處;今山北高峰為丁真人壇;8.凌云峰,位于福地景區,雙峰競翠如秀女發高插云中;9.太極峰,峰頂原有寺院名白云觀,塑有睡羅漢。傳講可托夢得子,故太極峰又名“夢山”;太極峰為玉女理鬢處;10.西坑掛壁峰,又稱西峰,為張道陵修煉之地,上有“張天師壇”。傳講道教始祖張道陵曾在此峰修煉,西峰南坡之上還有“搗藥臼”。11.仙人腦。位于福地景區,峰上松青竹翠,遠看形似仰臥的頭象。12.合掌峰。位于玉華景區,雙峰聳立,形如雙掌合攏朝天作揖。ACE奇特與象形山石1.神龜石。位于福地景區太極西壁;2.搗藥臼。位于福地景區駱駝峰南,傳講為葛玄搗藥煉丹之臼,并遺留末在臼內,啄吃之鳥以此通“靈性”,每當月夜,猶作仙家搗藥用。3.劍劈石,俗稱“吊谷上倉”。傳講葛玄進山時,巨石兀然阻立,不能通行,便用佩劍將石劈開,因以名為“劍劈”;4.雙鯉石,九龍、漱玉兩泉匯合后,溪水經流中露出雙石,猶如兩條鯉魚之背脊;5.石馬巡山。數十堆巖石如石馬奔馳在翠綠叢中。6.群猴嬉戲。位于玉華山,有的如母猴抱子,有的似老猴摘桃,有的如小猴倒立,有的似群猴竟逐,形態萬千,引人入勝。7.靈石迎仙。位于玉華山,孤石凌空突起,遠看就象一位謙恭的侍者迎仙臨凡。8.將軍石。玉華景區一條通往新干的羊腸小道旁一巖屹立,形似威武雄壯、鎮守邊關的武士。9.八仙石。位于玉華山北側峭壁上,有八塊似落非落、似人非人的巖石。10.崗巖斑讕,位于千四丘附近。巖石裸露,黃紋黑脈,有如斑豹伏崗;白隙紅間,又似錦鳥停丘。此外,還有景區玉龍護庵(群石有序突出竹林之上,如玉龍護石城靈庵)、生命之源、石鍔凌空、靈犬吠天、鎮山石獅(位于玉華峰)、洗面石、獨足石(位于八仙谷)等ACG峽谷段落幽谷:1.藥王谷(福地景區)。2.淦水幽谷,位于淦水源頭玉華景區;3.寨篤幽谷,位于福地景區。溝深谷陡。古木參天,有石桌、石凳。4.八仙谷,位于福地景區ACL巖石洞與巖穴靈巖古洞,位于玉華山麓峭壁下,石洞門高丈許,洞深數里,有地下河B水域風光主類BA河段BAA觀光游憩河段淦水,溪畔層巒疊障,巨松凌云,有“回溪月照”(“長松古月照回溪”范槨,元詩四大伙兒之一)勝景。2.閤水中游,有竹海聽濤(閤水源泉)、紅葉鬧春(閤水兩岸楓林)、鵝溪清波(“鵝溪未易起千尋,龍籜何曾看滿林”,周必大)等景點。BB湖泊與池沼BBA觀光游憩湖區1.夢湖,原為一中型水庫。水面達300公頃,湖面碧水如藍,煙波浩淼;湖畔蒼松翠柏,林木繁茂。陽春三月,杜鵑盛開;仲夏湖上泛舟;金秋紅楓搖曳。2.丁仙湖,水面125.3公頃,湖周群山環立。3.天池,位于玉華山景區昭明山和千四丘的山脊上的天然湖泊,四周花木環抱。池水純潔,冬暖夏涼。4.仙姑沐池。位于太極峰西南山麓,路邊平坦的巨石上有一圓型水池,數米見方,泉水從盆底涌出,四時不竭。水質清亮,相傳何仙姑曾在此以荷花遮體沐浴。5.放生池。位于崇真宮前,池水清亮。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到閤皂山朝拜,見此欣然命筆“閤皂山放生池”,崇真宮道人勒石成碑后立于池畔。6.投龍潭瀑布泉下方,傳一白龍竄入潭中后不知去向故名。其他有碧湖(照門松下)、洗藥池(福地景區,葛玄洗藥處)等BC瀑布石室瀑布,位于福地景區上欄棚山谷閤水上,落差近20米,瀑后巖洞靈石室。BD泉1.瀑布泉,位于福地景區南,泉水形成長197米長、3米寬的多級瀑布,唐宋被譽為““天下第三泉”。2.九龍仙泉。位于太極峰西麓,是釀造國優四特酒的源泉。3.馬蹄泉。位于福地景區,傳為張天師騎神馬巡天時馬踹出的山泉。4.清泉韻律。位于凌云峰山腰,山泉跌巖直下,積水成潭。潭前涓涓細流,如歌似詠,妮妮動聽。5.流泉梵音。位于淦水河上游,溪水跌落成湖,湖水漫過石面,飄然而下,形似銀簾高掛,聲如鐘碧齊鳴,猶如天際飄來的梵音仙樂,美妙動聽。6.九龍洞、漱玉泉,是太極峰西南溝與駱駝溝東南麓兩睛清泉,兩泉之水在“揖仙橋”下匯合,貫穿閤山全境,溪水明澈清亮,叫做葛憩源。C生物景觀主類CA樹木風景林地:1.紅葉鬧春(淦水、閤水源流兩岸的九龍洞楓香林);2.竹海聽濤(福地景區)、3.藥山薈萃(福地景區藥材林和觀賞林)及官塘純杉林(玉華景區官塘林場)。古樹名木:1.漢桂飄香。玉華景區大汗村,樹齡達2000年,譽為桂花王,巳列為國家珍稀愛護樹木。2.照門松(福地景區,17株巨松并立,遙對大萬壽崇真宮,傳為晉真人丁含威所植);3.姐妹松。二株植于唐代的古松并立于福地門庭側,《江西古樹志》有詳載。4.六朝松。紫陽書院后山的18株古松,大者須兩人合抱,高數丈。傳為唐代所植,歷唐、北宋、南宋、元、明、清六朝,故名為六朝松。又以地得名,曰后山松。5.夫子銀杏。紫陽書院內相傳為宋代理學家朱熹所植,具有靈性,有人曾欲將其鋸斷,次木雖斷,卻依舊屹立不倒。6.閬苑奇葩。道德宮附近的一組珍稀古樹名木群,有宋元金桂、銀桂、四季桂花,元代的羅漢松,明代辛夷(紫玉蘭)以及年代不詳的紫荊、臘梅、石榴、厚樸等。7.茶花溢彩。洗砂埠村前高達5米的紅山茶花樹,家譜載為明代所植CB草原與草地CBA草地1.玉華山草甸。2.百草園(福地景區掛壁峰南,傳為葛玄所辟,集中草名藥按八卦圖布局)。CC野生動物棲息地在冬春季,數以萬計的白鷺棲于丁仙湖畔的林間,可供觀賞。D天象與氣候景觀主類DA光現象DAA日月星辰觀看地玉華峰迎日臺是日出觀看地。DB天氣與氣候現象DBB避暑氣候地1.閤皂山有“夏眠蓋被,寒冬鮮有冰”、“著衣臺上三冬暖,鳴水亭前六月涼”之講,為避暑氣候地。2.福地景區三層樓南部幽谷盆地有珠里“小廬山”之稱。E遺址遺跡主類EB社會經濟文化活動遺址遺跡1.石城庵遺址,石城庵建于元代,位于玉華峰北麓,居群山環抱之盆地中,二進三間,周圍木竹繁茂,舊有三十六景之講。2.葛仙祠遺址,長約二丈,寬九尺,位于玉女峰西南坡。舊稱仙人庵,為祭祀葛洪的祠,現留有士坪和祠基。周圍有抱樸廬、撫琴臺、舞劍坪等遺址。3.觀音坪遺址,位于福地景區榨里東深壑中。舊為觀音庵,目前坪上屋基尚存。4.宋崇真宮遺址,位于今崇真宮的西北角,1991年發覺。遺址呈長方形,長7.9米,寬1.9米東南向。基底為青磚豎砌拼花。這一遺址展現了宋代建筑風格特色,為今人研究宋代閤皂山建筑工藝提供了依據。5.景德觀遺址,位于崇真宮西北側。該遺址為宋熙寧丙辰(1076)年間景德觀廂房之天井。藝術構型充分反映了宋代宮觀建筑特色。F建筑與設施主類FA綜合人文旅游地FAA教學科研實驗場所FAB康體游樂休閑度假地1.夢湖山莊2.香樟山莊3.鳴水山莊FAC宗教與祭祀活動場所1.大萬壽崇真宮,亦稱崇真宮,乃閤皂山之正殿,座落在駱駝峰南麓,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總面積260平方米。八字門,歇山頂,釉陶瓦。面闊15米,進深14米,通高10.5米。正殿供葛玄塑像,高1丈,殿前分兩邊立四大天王,高丈余。左右兩邊分列二十諸天王塑像,“文化大革命”中,神像遭毀,宮殿改為閤山分場禮堂,該殿原為孫吳嘉禾二年(233)葛玄所結的臥云庵,隋往常建有靈仙館,唐太極元年(712)改為閤皂觀,南唐更名元都觀。北宋祥符年間(1008--1016)敕封賜名景德觀,政和八年(1118)賜名崇真宮,南宋淳祜年間(1241--1252)加敕封賜大萬壽真宮;1246年南宋理宗敕封“大萬壽崇真宮”。現宮為1991年重建,由正殿、廂房和庭院組成。正殿坐北朝南,前對主峰凌云峰,后倚東西兩山,位于要緊景點拱衛其前。重門深院,翼于修廊。混合結構建筑,面積284平方米。歇山頂,琉璃瓦,飛檐高脊,修壁丹棟,拼條花窗。仿古代祖師殿之例,殿中供奉太極仙翁葛玄、天師道始祖張道陵與真君許遜塑像三尊,道貌莊嚴,令人肅然起敬。已對外開放。新加坡、日本、臺灣等道團或學者多次參考察。2.王廓仙祠,又名玉華仙祠。始建于泰定二年(1325年),因祭祀王廓二仙人故名,為石祠,香火四季不斷。4.道德宮,座落在駱駝峰南麓,大萬壽之西,宮為磚木結構,上有樓閤十一楹,供陳摶老祖塑像,稱“御書閤”,藏北宋熙寧賜龍圖天章寶文御書120卷,宮中供奉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子祖像。宮前庭院尚存金桂、銀桂和四季桂4株,羅漢松2株,皆為千年古樹。還有白玉蘭、銀杏、紫荊各1株。還曾有萬壽宮,東岳、靈祖、燮元、玉帝、文昌、觀音、地母等殿堂。FB單體活動場館FBB祭場館1.天師壇,位于西坑掛壁峰南麓,為張天師修煉遺址處補建的閣樓,雕龍彩繪,周圍有宋畫象石墓、馬跡石等。FC景觀建筑與附屬型建筑FCK建筑小品1.靈禽亭:在搗藥臼旁。傳講搗藥鳥因食仙公搗藥之余粒而得名。俞策詩:“靈禽啼過前峰月,猶作仙家搗藥聲”(見《題詠》)。因名曰靈禽亭。在崇真宮北二百五十米。2.風門:沿丹井北邊的公路上行走四百米,太極與駱駝峰之間的山啞界口,有一座供行人休息的涼亭。這便是風門。那個地點四季風生,不愧“風”之“門”的稱號。炎天暑日,行人從山下登山,盡管登攀是汗流如雨,一到那個地點,頓覺涼風習習,暑氣全消。絲毫不覺炎熱。而冬季至此,觀賞山南山北風光,則迥然異樣;尚遇雨雪,山北玉樹瓊枝,猶如琉璃世界,而山南決依舊青枝翠葉,升級盎然,有如梅嶺情趣。此處能夠通向店下鎮,下有土地廟,廟碑記載“鎮守三江”,其地面用青石鋪出“萬壽”二字,寓意“萬福永享,壽與天齊”。風門,亦稱風車口,位于太極峰與駱駝峰的交接口,那個地點四季生風,時當酷暑,人們攀巖登山,盡管大汗如雨,至風門頓覺涼風拂拂,暑氣全消;3.清代石坊(一天門),門為石坊,座落在峽山谷口,為進入閤皂山腹地之門戶,由八角柱、橫坊、雀替和方礎組成。門字形,全為豆綠石,高7.17米,寬4.32米,橫坊長3.73米,寬0.8米,厚0.14米,正面鐫刻“一天門”,背面銘文“三十三福地”,均為橫刻楷書,字大如盤,遒勁飄逸。兩邊分不堅刻“光緒貳年”(1876),“冬月重修”。八角柱陰刻楹聯,上聯為“漫沒重新,磨洗前朝還勝跡”,下聯為“靈奇再辟,指揮幽壑認玄關”,署款“本里邑學黃坑題”。是江西省重點文物愛護單位。4.丹井,座落駱駝峰南麓,原萬壽宮內。相傳為葛玄煉丹汲水遺跡。石質井圈,每徑兩市尺許,井深不及1丈即見泉水,清亮碧透,寒氣逼人。傳講閤皂山初建宮觀,由此井不斷冒出木料,供給建材,因又名“出木井”。朱熹有“丹井龍歸地軸深”詩句,意謂井深邃莫測。清施閏章《閤皂山游》詩云:“東風碧樹林,秋色晝常陰。獨鶴松林靜,花壇歲月深。井留丹灶藥,山見白云心。千載尋仙跡,悠悠直至今。”5.李氏牌坊。位于堆上村,清咸豐四年(1854)朝庭為旌表監生黃時雍之母李氏所建。牌坊四柱三空,底頂五層,高8.3米,寬8米,青石構筑,雕刻玲瓏。江西省重點文物愛護單位。6.山門高7.5米、寬10.5米四柱三空,飛檐翹角,南面正中方,金書“閤皂山”,中柱聯為“道教名山,碧嶂清江鐘異秀;醫宗圣地,靈丹妙藥翠珍奇”。山門北面橫額為“神仙之府”,中柱盈聯為“閤形佳境環山,望東騰太極,南聳凌云,北踞駱駝,西迎五老;皂色珍叢入藥,趁春采辛夷,夏鋤玉竹,秋攀桔梗,冬掘茯苓”。此外還有攬翠亭、對莢亭等。FD居住地與社區FDA傳統與鄉土建筑:玉華山景區干打壘建筑FDE書院紫陽書院。朱熹兩次在閤皂山“道德宮”講學,因此,“道德宮”一度被稱為“紫陽書院”。FE歸葬地宋畫象石墓,位于掛壁峰南麓,距今已900余年。石碑上刻有靈寶大師墓志銘,為世所罕見,是研究古代道教珍品。FF交通設施1.鳴水橋。位于凌云峰峽口的閤水河上,為一座石拱橋。橋拱高2.5米,橋長7.3米,寬6.8米,橋兩旁置石欄、望柱,上端為石刻蓮花座。橋拱內兩側石壁上刻有清晰顯目的楷書銘文,北側為“大宋政和元年辛卯步閤皂山道化緣信”。古橋距今有900年,是江西省僅存的兩座宋代石拱橋之一,為江西省重點文物愛護單位。橋頭立有南宋狀元文天祥手書、橋工拓刻的“鳴水橋”橋碑及“鳴揚萬壑、水擊千古”的鶴頂格橋聯。2.御修路:史載“宋崇寧淳佑中敕修建”,故名,原起接仙橋至會仙亭,全長5華里,路面寬4尺,豎磚砌花,邊角夸鎖齒。3.接仙橋位于閤皂山山門前的鵝溪之上。當年葛玄在閤皂山修煉時,常在此迎送各路仙人。4.梅花橋位于鳴水橋北十余步,橋面梅花斑為葛玄點化。5.京九鐵路樟樹東站FG水工建筑珠里小水電站。G旅游商品主類GA地點旅游商品GAA菜品飲食:藥膳:天麻童子雞、首烏補血蛋、神農八寶飯、蓮子百合肉等。四特酒GAB農林畜產品制品紅桔、茶葉、板栗、彌猴頭、閤皂山涼席、永泰板鴨、GAD中草藥材及制品枳殼、黃梔子、杜仲、銀杏、大活絡丸(全國健康杯獎);養血當歸精(國家優質產品);安宮牛黃丸、白金降脂丸、國公酒(省優質產品獎),必美減肥丸、人參再造丸、精制六神丸馳名國內外。蟲草蜂王漿、蟲草蛤蚧精、樟樹兒寶(省優秀新產品和科技進步獎),蛇膽川貝液、腦靈素、石淋通、阿膠三寶膏、角鹿益壽精H人文活動主類HA人事記錄HAA歷史和現代名人張天師、葛玄、葛洪、朱熹、顏真卿、孫思邈、王安石、文天祥、解縉、周必大、元代四大詩家之一范槨等“躬臨其盛”且多留有題章。HB藝術樟樹版畫、工藝剪紙。HC民間習俗店下田相公廟會、龍舟賽、元霄燈會、婚嫁習俗(如新婚夫婦吃"雞合飯"等)、老虎舞、哈蟆舞、樟樹滾龍。HD現代節慶全國藥材交易會、藥王節和葛玄成仙節。二、旅游資源的定量評價1、評價標準旅游資源評價包括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兩個部分,因定性評價已包含在類型特征與地脈與文脈分析中,故這部分僅介紹定量評價的情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的《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GB/T18972--2003),我們要緊從旅游資源單體的觀賞游憩價值、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規模豐度與幾率、完整性、知名度和阻礙力、適游期或使用范圍、環境愛護狀況與環境安全等幾個“共有因子”方面進行評價。依據旅游資源單體評價總分,將其分為五級,從高級到低級為:五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90分;四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級旅游資源,得分值域≥30-44。其中五級、四級、三級旅游資源單體屬于優良級旅游資源;二級、一級屬于一般級旅游資源。得分≤29分,為未獲等級旅游資源。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對國家標準中的觀賞游憩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知名度、阻礙力的檔次略有修改,具體見表3-2。表3-2旅游資源單體共有因子評價標準評價項目檔次得分觀賞游憩價值或使用價值全部或其中一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游憩價值、使用價值全部或其中一項具有專門高的觀賞價值、游憩價值、使用價值全部或其中一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游憩價值、使用價值12-6全部或其中一項具有一般的觀賞價值、游憩價值、使用價值5-1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全國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省級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地區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12-6同時或其中一項具有市級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5-1珍稀奇特程度有大量珍稀物種或景觀異常奇特,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罕見有較多珍稀物種或景觀異常奇特,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少見12-9有少量珍稀物種或景觀異常奇特,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少見8-4有個不珍稀物種或景觀異常奇特,或此類現象在其他地區多見3-1規模、豐度與幾率獨立型單體規模、體量巨大;組合型結構完美、疏密優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周期性發生或頻率極高10-8獨立型單體規模、體量較大;組合型結構完美、疏密優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周期性發生或頻率專門高7-5獨立型單體規模、體量中等;組合型結構完美、疏密優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周期性發生或頻率較高4-3獨立型單體規模、體量較小;組合型結構完美、疏密優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周期性發生或頻率較小2-1完整性保持原來形態與結構5-4形態與結構有少量變化,但不明顯3形態與結構有明顯變化2形態與結構有重大變化1知名度和阻礙力在全國范圍內知名,或構成全國承認的名牌10-8在全省范圍內知名,或構成全省承認的名牌7-5在本地區范圍內知名,或構成本地區承認的名牌4-3在本市范圍內知名,或構成本市承認的名牌2-1適游期和服務范圍適宜巡游的日期每年超過300天,或適宜于所有的游客使用和參與5-4適宜巡游的日期每年超過250天,或適宜于80%的游客使用和參與3適宜巡游的日期每年超過150天,或適宜于60%的游客使用和參與2適宜巡游的日期每年超過100天,或適宜于40%的游客使用和參與1環境愛護與環境安全已受到嚴峻污染,或存在嚴峻安全隱患-20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顯安全隱患-10已受到輕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隱患-5已有工程愛護措施,環境安全得到保證52、評價結果五級景點有:大萬壽崇真宮、鳴水橋、紫陽書院、一天門、桂花王、李氏牌坊、夢湖、丁仙湖。四級景點有:著棋峰、.五老峰、九龍山、玉女峰、駱駝峰、玉華峰、丁仙峰、凌云峰、太極峰、玉女峰、百草園、天下第三泉、閬苑奇葩、姐妹松、六朝松、古銀杏、茶花溢彩、照門松、長松古月。三級景點有:神龜石、搗藥臼、劍劈石、雙鯉石、洗面石、獨足石、石馬巡山、靈龜石、老漢拜神、群猴嬉戲、將軍石、玉龍護庵、生命之源、迎日臺、迎仙石、崗巖斑讕、四不象石、仙人石、石鍔凌空、靈犬吠天、鎮山石獅、藥王谷、淦水幽谷、寨篤幽谷、靈巖古洞、合掌峰、仙人腦、竹海聽濤、紅葉鬧春、鵝溪清波、天池、放生池、碧湖、投龍潭、洗藥池、瀑布泉、石室瀑布、九龍仙泉、馬蹄泉、流泉、韻律泉等。九龍洞、漱玉泉、紅葉鬧春、竹海聽濤、玉華山草甸、玉華峰迎日臺、石城庵遺址、葛仙祠遺址、觀音坪遺址、宋崇真宮遺址、夢湖山莊、香樟山莊、鳴水山莊、仁和山莊、王廓仙祠、天師壇、宋畫象石墓、馬跡石、靈禽亭、風門、丹井、玉華山景區干打壘建筑、御修路。自然,旅游資源質量評價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同的價值標準會產生不同的評價結果:即使是同一價值標準,由于參評專家對旅游資源個體的認知程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結論。我們認為旅游資源質量評價目的在于揭示能夠轉化為旅游經濟價值的那些旅游資源實體或類型,并制造其轉化的必要條件,實現其資源潛在的經濟價值。因此,旅游資源的評價在突出旅游資源要素自身價值的同時,還要考慮資源所形成的景觀市場評價值和可進入性。三、旅游資源開發1、開發覺狀閤皂山風景區以其山川之秀、宮觀之麗、古跡之異、峰巖之奇、傳講之神而吸引了歷代仕紳庶子,騷人墨客,“川浮陸走,莫不迂途而至”,成為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時至今日,盡管千載滄桑,許多古跡文物已不可復得,但其形色依舊,每逢春秋佳日,聞人學子乃至職工居民,仍絡繹于途。1991年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對閤皂山進行了首期開發、整理和修復,并興建了一批景點,使閤皂山有32處可供游客巡游、禮朝、吃住、娛樂的初具規模的旅游場所。但隨后幾年,因各方面緣故,使閤皂山景區處于退化之中,許多原有可供游客游玩的場所因治理不善和失修嚴峻,已失去了游玩、觀賞價值。目前,由于諸多緣故,閤皂山旅游業尚未形成明顯的特色和氣候,還存在一些問題要緊表現在:景區、景點深度開發不足,資源優勢尚未能專門好地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緩慢,景區路況較差,令游客和有意投資開發的客商多感出入不便,對景區、景點只好望而興嘆,阻礙旅游市場的培育和拓展;景區旅游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達不到行、游、住、食、購、娛一條龍服務要求;景區治理體制不順,治理方法粗放,治理人員缺乏,阻礙旅游區的形象和資源的開發利用。隨著省委、省政府下發2000年1號文件以來,市委、市政府對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來進展的認識更加深刻,加強了領導,閤皂山旅游業的開發也重新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2、旅游開發依照閤皂山旅游資源的特點和特色,閤皂山的開發建設重點要圍繞道和藥來做文章,突出藥、道文化內涵,體現保健旅游特色。閤皂山福地景區的旅游開發應放在以下幾方面:(1)要大力發掘其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突出閤皂山的道教名勝及其為藥都奠基的歷史價值和道教養生的文化底蘊。展現中國藥業祖山仙跡靈氣的文化旅游品牌。具體來講首先是恢復閤皂山的道教基礎建設,特不是重新恢復紫陽書院和大萬壽崇真宮等舊有建筑景觀,重現道教名山氣概。宋代靈寶派達于鼎盛,大修宮觀,當時以大萬壽崇真宮為中心,“凡殿宇皆翼以修廊”,道眾五百人,“環居其外,爭占形勝治廳館,總為屋一千五百間,江湖宮觀未有盛于此者”。閤皂山與龍虎山、茅山成為全國三山符箓重地,明清仍有知名道士駐足,香火不斷,至清始告衰落,“荒榛茂草,所剩無幾。”清末民初仍一度修復,而再敗落。隨著改革開放,重新開發,進行了分期開發建設工程,已重建崇真宮、放生池、百花園、丹井、接仙橋、山門、一天門等景點。但閤皂山尚有待開發景點50多處,大萬壽崇真宮位置太偏,規模太小,有待恢復原址,擴大規模,以重現道教名山氣概。其次是發掘道教醫術遺產,與民間醫藥秘方。道教煉丹治病,從葛洪始代有傳人著述豐富。如葛玄“流珠歌”,葛洪《肘后備急方》、《金匱藥方》。開創醫學方劑的先河,歷代名醫競出。明代民間婦幼專家聶肖恒、清代金針大師黃石屏、中醫藥萬寶全——沈敬涵等名噪一時。至今樟樹民間仍保存許多有關醫療、氣功的民間絕技和醫藥秘方,應加以發掘,形成道教醫藥養生、醫療中心,使一些有各種疑難病的旅游患者從旅游中得到治療。(2)要嚴密愛護閤皂山的生態環境,重視山上的生態建設,把百草園搞好。現有百草園規模太小,應擴大。園內各種中草藥植物,以全國各省區為單位劃定用地,按園林設計要求,由各省區自行組織建設有當地特色的中藥館群,圓內配以歷史中醫藥名師之雕像,以展示中華古國燦爛的中醫藥文化,使人們游藥園而知神州之精華,成為具有“藥都”特色的都市公園景觀,集中華醫藥文化之大成。要愛護森林資源,宏揚歷代道士采藥種藥的傳統,廣種木本和草本藥用植物,建立藥用森林公園。開發藥用觀賞花木的旅游景觀。閤皂山位于我國亞熱帶暖濕地區,林木蔥郁,百花競放,是歷代道家采藥、種藥基地。漢葛玄始建百草園,清方以智經營的藥圃養虎,為種植藥用植物與采集野生藥物飼養藥用動物樹立范例。閤皂山應以護林造林為主,以木本藥用植物種植為重點,擴大林區建設,為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借道教旅游觀賞和傳播中藥知識制造條件。(3)促進道教文化與藥文化的有機結合,形成道教養身與中醫融為一體的旅游區。閤皂山既是充滿靈氣的中國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中華第一藥都樟樹藥幫的祖山。樟樹以閤皂山“靈異磅薄,世稱清都”的靈氣和葛玄、葛洪世傳靈丹妙藥的“仙風”,自古形成了一套選料嚴,配藥慎,泡制精細的制藥技藝,擁有“藥只是樹樟不靈”的美譽。現已由民間作坊轉為企業經營。近年樟樹幾家藥廠,推出一大批中成藥產品,頗有聲譽。樟樹制藥廠產出的大活絡丸獲全國健康杯獎;養血當歸精,獲國家優質產品;安宮牛黃丸、白金降脂丸、國公獎獲省優質產品,必美減肥丸、人參再造丸、精制六神丸馳名國內外。清江制藥廠生產的蟲草蜂王漿、蟲草蛤蚧精、樟樹兒寶獲省優秀新產品和科技進步獎,蛇膽川貝液、腦靈素、石淋通、阿膠三寶膏、角鹿益壽精均較有名,至于傳統中藥積殼、柑桔等藥物更推陳出新。藥都的中藥品牌將伴隨藥都旅游享譽海內外。四特酒“清、香、醇、純”,回味無窮,除逐步提高國優酒的比重外,要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實行藥酒聯姻,開發治療藥酒、保健藥酒、健美藥酒,形成中藥、名酒相互滲透,道教文化與酒文化的結合。在恢復閤皂山道教景觀的同時,還要重建藥王廟即三皇宮,創建以閤皂山為龍頭,包括藥王廟、藥碼頭、吳城遺址的樟樹旅游區及每年藥王廟會相配合,使藥材交易與旅游相結合,將道教文化品牌推向全國,顯示“道教名山,碧障清江鐘異秀,醫宗圣地,靈丹妙藥翠珍奇”的風采。依托儒道合一的閤皂山道教文化,形成“藥只是樟樹不靈,藥只是樟樹不齊”的傳統美譽,建起樟樹藥幫,千年來,以樟樹、湘潭、漢口、重慶為四大據點,以仁壽宮為會館遍布全國的中藥網絡,歷史輝煌。以藥王廟會為契機,擴大以旅游和藥業相結合的客源、客商,實現“廣集天下藥材,廣招天下藥商”與“廣招天下道徒”、“廣納天下游客”相輔相成的兩大目標。(4)把閤皂山建成道教文化、樟樹制藥展示基地和藥用種養基地。宏揚葛洪道教宗風,展示道教醫藥養生著作。而室內展示的內容,在以葛玄、葛洪為主,著重于道教對養生學的阻礙和貢獻的基礎上,可進一步延伸到道教對中華科技文化的阻礙,建議展示內容如下:1)道教對養生學服餌、氣功等方面的阻礙,舉例葛玄、葛洪。其中像葛玄的《靈符祭煉大法》等道教經典;2)道教對醫藥學的貢獻,分理論上和醫術上二方面。理論上展示由葛洪的《抱樸子,辨問》、《肘后備急方》、《金匱藥方》、陶弘景著的《名醫創錄術》;南宋徐夢莘《集醫錄》、元杜本編《敖氏傷寒金鏡錄》,明聶尚恒《醫學匯涵》、《痘科意統》,聶杏園《醫藥集義》,清毛上溥白《傷寒賦起》,何本立編的《務中藥性》,關耀南編《傷寒補注》、《傷寒醫類目錄》等。醫術上要緊講明葛洪是天花病狀的最早記載者,是腳氣和狂犬病的最早記載和免疫治療者,孫思邈在世界上最早用砒霜有效治療瘧疫,宋代的道教煉丹家是世界上天花疫苗植種技術的最早掌握者;3)道教對制藥化學的貢獻,在古代有關礦物學知識最豐富的確實是道教的煉丹家,他們在煉丹實驗中成為中國第一批“化學實驗家”。如煉丹家葛洪的煉丹術理論、方法和術語是世界上制藥化學的最早規范,他是單質砷的提煉最早記載者。可陳列其煉丹工具、演示其煉丹工藝,如丹房、丹壇、丹臺、丹爐鼎、丹匱、六一泥等工具和水煉銅法;4)道教對機械動力學的貢獻,葛洪是直升飛機螺旋槳原理的最早論述者,可陳列由古工藝史專家王振鐸先生所仿制的其機械原型“棗心木飛車”②見《中國歷史博物館刊》1984年第5期②見《中國歷史博物館刊》1984年第5期樟樹以中藥經營為特色,現在三家藥材行、十多家藥店、五個藥材收購站,建成一藥業大市場,還保存百年老字號長春藥店,經營一千數百種中藥。挖掘整理傳統中藥炮制技術,如老中醫張連仁研究的白金降脂丸,治療高血脂癥,中藥治療血栓性脈管炎;樟樹中醫欽應標本制作,高級營養補品冬蟲夏草蜂王漿的研制;天麻引種,枳殼等藥用功能鑒定;半夏炮制工藝改革;人工培育天然牛黃,榮獲的科技成果獎,均具有科技特色,可供展覽參觀。建設栽培蘇葉、吳萸、薄荷、白前、白術、米仁、佩蘭、川貝、天麻、穿心蓮、蔓荊子、辛夷、澤瀉、射干等多種栽培藥物,特不枳殼、陳皮、蔓荊子、薄荷、菊花、白芷、澤瀉、夏天無等基地,及土鱉、毒蛇、蟾蜍、蜈蚣、養鹿等養殖加工企業及規劃中的閤皂山藥用動物飼養基地,引進梅花麟、香獐、靈貓、蛇類;園山寨藥用動物飼養基地,培植牛黃、蛇毒、蛇膽、及飼養穿山甲、金蝎、土不蟲等,用中藥生產成果,豐富道教旅游內涵。此外,為吸引全國各地以及國際醫藥界來樟旅游學習,聘請名醫編寫有閤皂山道教文化特色的中醫藥圖書,宏揚與藥業文化相結合的中國道教文化精髓,使旅游者擴大眼界,沐浴中國傳統文化。重視道教文化旅游品牌,開拓新的旅游思路,擴大閤皂山的朝圣活動,在青青年中普及道教醫藥和養生知識,在市區廣場豎立葛玄塑像,擴大藥業規模,充分運用藥王節和葛玄成仙節日的廟會活動,加強閤皂山旅游宣傳,增加到閤皂山的旅游班車和沿途景點,使旅游者進到樟樹感到“家家尊葛翁,處處是藥坊,一進樟樹城,陣陣中藥香”。
旅游區進展分析一、優勢分析1、資源與區位優勢(1)旅游區內旅游資源豐富,品位較高,尤以翠峰、竹林、山泉、湖泊、奇石森林景觀和中藥文化、道教文化等人文遺跡為顯著特色,在全省各旅游區中具有典型優勢和開發潛力。(2)該旅游區建設起步較早,但建設力度、建設規模都較小,因此,景區差不多上保持了原有自然環境和歷史面貌,環境質量較高,為旅游區的愛護和科學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3)具有良好的地理市場環境。樟樹市人口53.5萬,交通條件相當優越,作為聞名遐邇的藥都樟樹,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都市雙休日與節假日出游的頻率增加,旅游市場潛力巨大。(4)樟樹閤皂山旅游區處于南昌——贛州、南昌——吉安、南昌——新余等重要旅游線路的必經之地,特不是南昌——井岡山——贛州是全省的黃金旅游線路。新余仙女湖、南昌梅嶺—滕王閣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樟樹可成為江西中西部旅游的聯結點。2、交通條件閤皂山旅游區地處樟樹市東南部,對外交通較為便利,距樟樹城區僅20公里,距省會都市南昌90公里,距南昌市昌北機場116公里,景區內有樟樹——店下公路通向閤皂山和夢湖景區,景區北面有京九鐵路樟樹東站與外部相連。樟樹市對外交通公路可通過105國道、昌樟高速公路、清宜公路、清高公路,加強與周邊縣市和相鄰旅游景區(點)的聯系。景區外圍大交通南北向有京九鐵路、贛粵高速、贛江航道,東西向有浙贛鐵路、320國道、滬瑞高速等國家和江西省交通干線,構成了景區外圍“十”字型交通網。3、地點支持(1)樟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閤皂山旅游區的開發建設,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和分管副市長為要緊領導,旅游及相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組成的旅游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著手制定了全市旅游進展總體規劃,積極開發招商引資等系列化工作,認定進展以藥都為核心,以閤皂山為龍頭景區的旅游產業是全市旅游經濟振興的必由之路。(2)旅游區內村民勤勞厚道,困難樸素,熱情好客,崇尚禮儀。淳樸的民風和天然的仙境,給人以悠閑祥和、自然和諧的生活氛圍。二、劣勢分析1、旅游基礎設施薄弱依照旅游業的六大要素——行、住、食、游、購、娛來推斷,樟樹市的旅游體系不全,要素不協調。樟樹市區要緊賓館、飯店統有15家。全市共有2家涉外賓館,分不為藥都大廈(二星級)和樟樹賓館,涉外飯店共有床位424張,全市要緊飯店計有床位1252張。閤皂山旅游區內有鳴水山莊、夢湖山莊、香樟山莊(在建)、仁和山莊(在建)、閤山場部,計有床位93張,但缺乏與旅游配套的娛樂服務設施。就目前而言,樟樹市的住房接待能力差不多能滿足日常供應,由于樟樹作為千年藥都,在一年一度的藥交會期間住宿難以滿足要求,甚至動員市民開發家庭旅館應急。樟樹市目前只有春秋和華夏2家國內旅行社,要緊做一些組織本地游客外出旅游。2、景區內交通條件差目前通往各景區的道路大多為三級或三級以下路面,路況差,沒有停車場等交通設施,景區內的游步道系統不完善,難以滿足游人的步行需要。3、旅游投入不足樟樹市旅游業投資總量太少,有效資金投入尚未啟動,投資渠道沒有拓展,存在著等靠政府投資的依靠思想,吸引社會資金和引進外資又受到軟硬環境的制約,這是制約旅游業進展的關鍵之一。投入的不足導致旅游區的開發與配套設施建設、旅游市場的開拓都嚴峻滯后。4、旅游人才缺乏高素養的旅游景區治理人才是旅游區健康進展的保證,旅游區目前缺少足夠數量和一定素養的旅游景區治理人員。培養和引進人才,是旅游區開發好、建設好、治理好的全然保證。三、機遇分析1、中國向世界旅游強國邁進在鄧小平旅游經濟思想的指導下,20年來,中國旅游業從世界排名第41位躍入世界第7位(創匯)和第5位(過夜接待人數),從世界旅游資源大國建設成為了亞洲第一旅游強國,隨著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WTO)、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必將加快中國深化改革與開放的步伐,從而整體推進中國旅游業的進展,向世界旅游強國邁進。2、江西實施“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戰略江西省委、省政府為了加快江西經濟的進展,提出了“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的經濟進展戰略。“后花園”即把江西建成沿海發達地區旅游休閑的后花園。地處贛中,擁有立體交通便捷的樟樹(閤皂山)可在旅游休閑“后花園”建設當中成為一個獨特的養生保健園。3、醫藥將更快更廣更深地融入世界市場隨著人們追求自然、追求綠色、追求有機產品的強烈化,對中醫藥的認識深化,使其在更廣的程度上同意中醫藥,從而為久負盛名的“中華藥都”帶來新的進展機遇。四、挑戰分析1、“中華藥都”的盛名對自身的挑戰樟樹是“中華藥都”,其盛名遠揚海內外。隨著經濟的迅猛進展,旅游和藥業經濟結合越來越緊密,而樟樹的現狀和“中華藥都”的盛名差距越來越大,因此迫切需要打造樟樹“中華藥都”的旅游新形象,迫切需要打造樟樹的龍頭景區。2、其它藥都進展的挑戰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珍寶,目前,全國許多地點都在爭搶塑造“藥都”這一品牌,古有“南樟北祁”之稱的河北安國也有藥都的稱謂,而現在安國的基礎設施和交易規模都在樟樹之上,其他的如安徽亳洲、陜西咸陽、河北石家莊、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通化、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也都在打造不同形式的“藥都”,既是樟樹的合作伙伴,也是樟樹的對手,閤皂山作為樟樹一個中醫藥和旅游結合的品牌,要應對競爭,營造新產品,啟動后發優勢。3、周邊地區旅游都市興起的挑戰由于眾多的省份、都市選擇旅游業作為新的支柱產業培育,必將使有限的旅游市場分割、截流,若本身的旅游產品缺乏特色和品位不高,必將被淘汰出局,省內南昌、九江、新余、宜春、吉安以及一些重點旅游縣的興起,省外的傳統旅游都市和新起的旅游都市和景區,都在想方設法爭奪旅游市場的客源,閤皂山景區要起步、要進展,同樣要面對旅游市場的挑戰。
第五章客源市場分析與預測旅游需求態勢分析1、國內省內旅游市場需求旺盛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20年我國不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并將成為世界要緊旅游客源國。隨著國內居民收入提高和閑暇時刻的大幅度增加,國內居民的國內旅游、短程旅游乃至出境旅游的需求大大增加。特不是國務院實行的“五一”、“十一”、春節長假及立即出臺的帶薪休假制度,為都市居民提供了休閑度假的客觀條件。江西省和南昌市的統計數據也表明,省內公民出游的進展勢頭迅猛。2、生態旅游和休閑度假正在成為時尚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可持續進展觀念有增強,旅游產品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傳統的觀光型產品正在向觀光+休閑度假型產品轉變。社會大眾,尤其是都市居民更傾向到大自然中去參加休閑型的生態旅游活動。在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市場正在興起,尤其是大中都市周邊特色顯著的綠色旅游地,更是人們出游首選之地。200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江西經濟社會進展戰略的“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的構想,意義重大深遠。其中,“一個后花園”確實是江西要充當沿海地區和中心都市旅游休閑的“后花園”。3、養生保健游漸成為旅游的熱點隨著社會的進展與進步,人類的需求已超出了差不多需要的范疇,對健康、安全和長壽的渴望更加迫切。然而人口的劇增、環境污染加劇和勞動強度的加大對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威脅也在加大。據研究全國有70%的人口處于亞健康狀態。因此,保健旅游漸成為旅游的熱點。旅游客源市場定位與營銷依照閤皂山旅游區的資源條件、交通區位,充分考慮今后旅游業及客源市場的進展態勢,確定其客源市場開發的空間定位是:一級客源市場(核心市場):以本市及其周邊的南昌市、高安市、豐都市、吉安市、新干縣、新余市為主。重點是本市和南昌市。南昌是我省省會都市,是我省經濟最發達、旅游支付能力強且出游意識最濃和出游率最高的地區。二級客源市場(進展市場):以江西省及其周邊的廣東省、湖南省、湖北省、浙江省和京九線、浙贛沿的大中都市為主。重點是以長沙市、武漢市、杭州市和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長三角”與“珠三角”是我國經濟最發達、旅游支付能力強且出游意識最濃和出游率最高的地區。三級客源市場(機會市場):國內其他地區。重點是以京津唐為中心的環渤海灣地區。按游客人口特征細分要緊是:(1)道民和香客。道教在中國源遠流長,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深厚的民眾基礎。道民和香客是道教活動的主體。他們少數是真正的道教徒、大部分是一般民從,是宮觀、道院活動的要緊參與者。這部分人中的大多數除了宗教活動和廟會,專門少到道院去。然而由于這部分人數專門多,市場比較固定,且有繼承性。重點應放在對本市及其周邊縣市的道民和香客增加宗教活動內容和“借會(廟會)促銷”上,對這部分中的道教信徒特不是海外香客則重點是擴大宣傳,改善接待條件,吸引他們到江西弘法揚善,進香朝拜和投資。(2)一般游客。除了道民和香客以外,慕名而來的一般游客數量十分龐大,而且與香客不同的是他們差不多不受宗教活動的阻礙,屬于常年型客源。在巡游名山勝水的同時,參觀宮觀、道院。道教文化中的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道”,天人合一的天人觀,神仙信仰、民間傳講、符箓咒語、導引按摩、服丹成仙、齋醮法事,以至于道教徒的生活起居、飲食習俗,神象法器等等對民眾都有專門大吸引力。道教的理想境地是得道成仙,進入仙境,從而使人的形體長生不老。到深山野林、宮觀道院中探究道教文化的秘密,體會回歸自然的感受,查找修身養性、益壽延年的靈丹妙藥等等,都將成為新的旅游項目。省內一般游客以本市及其周邊市縣為主。要緊是本市和南昌市,重點是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群體,特不是中老年腦力勞動者群。省外重點是沿京九鐵路北上的廣東沿海和港澳游客。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文化水平較高,對旅游的條件要求比較高,因此要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文化內涵,搞好接待,滿足他們的需要。(3)文化、科研人員。要緊是文化單位、科研單位、高等學校從事中草藥和道教有關工作的人員。這部分人數盡管專門少,但能量卻專門大,他們對道教文化的傳播、道教旅游的宣傳促銷,以及道教文化內涵的發掘、道教旅游產品的開發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參加道教文化研習,道教養身健身、以至道教節慶、齋醮法會的將越來越多,他們將成為道教文化旅游的重要力量。海外市場要緊是東南亞地區(尤其是新加坡),日本、香港、臺灣、澳門、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道教的遠播可追索到南北朝時期。近代以來,隨著大批華人到海外求生,道教隨著傳到世界各地。華人思鄉戀土,到異國他鄉,必建廟求神靈保佑,因此凡是有華人的地點,必有廟宇,而且許多是道教宮觀。例如福建、廣東沿海移民到新加坡時,必須在家鄉神廟香爐里取包香灰帶在身上,到了新加坡后,要倒入所供奉的神廟里,叩謝神明保佑。新加坡有“三清道教會”組織,1985年進行盛大的“全國水陸空超渡大法會”,吸引了十萬之眾。1990年成立“新加坡道教總會”,加強了與祖國大陸的聯系。游客人次預測本旅游規劃的游客人次預測要緊基于閤皂山旅游進展的現狀和趨勢、我國旅游需求態勢以及同類旅游區旅游開發的成功經驗制定。依照閤皂山旅游門票統計和相關估算,2003年閤皂山入游旅游流量在100000人次左右。樟樹市人口53萬,地級市宜春有人口518萬,其中代管的經濟實力相當強的高安市、豐都市均與本區相鄰。本區到省會都市南昌、地級市吉安交通便利,而南昌有都市人口130萬,吉安有都市人口15萬。從居民出游率來看(2002年我國城鎮居民出游率為115.3%,農村居民出游率為52.8%。2001年南昌出游率為67.34%),僅核心客源市場就大有潛力可挖。優越的區位和交通條件(京九鐵路、浙贛鐵路、105國道、贛粵高速公路和滬瑞高速公路均從樟樹穿過),使其他客源市場也前景看好。參照有關旅游區旅游開發的成功經驗(如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1999年制定總體規劃,2000年游客為100000人次,至2003年旅游接待人次超過30萬),對閤皂山旅游客源人數預測如下:表5-1閤皂山游客人次預測年份遞增率年增長人數年游客數建設期游客數2003100000近期年均112166200410100001100002005151650012650020062025300151800中期年均2313432007253795018975020082037950227700200920455402732402010154098631422620111031423345649遠期年均4026982012931108376757201383014040689820146244144313112015521565452876
第六章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利用分類1、土地利用分類原則:(1)景觀功能原則:依據景觀生態整體性和空間異質性,對旅游產品市場的需求、旅游區自然、社會要素等基礎資料的分析,從整體協調和優化利用動身,確定景觀單元及組合方式,以愛護景觀尺度上的自然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實現生態旅游的良性循環,從而使旅游資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優化利用。(2)生態愛護原則:堅持小面積建設、大面積愛護的原則,使有限的人、財、物發揮最大的作用。具體做法上突出風景區土地利用的重點與特點,擴大風景用地;愛護風景游賞地、林地、水源地和優良耕地;因地制宜地合理調整土地利用,進展符合風景區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與結構。(3)協調統一原則:在研究相關政策措施,評價、論證開發條件的基礎上,提出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疏通信息渠道,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組織處理生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從而使區域生態建設有條不紊地穩步推進,發揮出最大的整體建設效應。(4)土地利用經濟原則:風景區用地分類,首先以風景區用地特征、作用及規劃治理需求為差不多原則,風景區內各類用地的增減變化,應依據風景區的性質和當地條件,因地制宜地處理。通常應盡可能地擴展風景游賞用地、配置相應的巡游設施用地,操縱居民社會、交通與工程用地和耕地,縮減各類滯留用地。如此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風景區的土地潛力,增強風景區的主導效益。(5)可持續進展原則:閤皂山旅游區可持續進展的關鍵是保持和維護閤皂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景觀特征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愛護好夢湖和丁仙湖的水體景觀,這是開發生態旅游的重要旅游資源和生態產品。同時,合理規劃和設計旅游接待基地的規模、功能和建設風格,合理規劃景區內的道路。2、土地利用類型劃分(1)居住用地:在都市中包括住宅及相當于居住小區及小區級以下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綠地等設施的建設用地。(2)商業用地(3)生態林地(4)風景林地(5)水體:指江、河、湖、海、水庫、葦地、灘涂和渠道等水域,不包括公共綠地及單位內的水域;(6)人工草地(7)農業用地(8)旅游建設用地:都市中道路、廣場和公共停車場等設施的建設用地。都市對外聯系的鐵路、公路、管道運輸設施、港口、機場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用地。(9)交通用地(10)建設預留地:都市中留待以后開發建設的或禁止開發的規劃操縱用地。二、地塊劃分與指標操縱1、地塊劃分的依據:要緊依據以下幾個操縱性指標:(1)主干道路網的確定(2)等高線的界限確定(3)開發用地特征的確定2、景區概念性土地利用閤皂山旅游區土地利用劃分為福地道教文化與養生休閑旅游區、夢湖和丁仙湖水上娛樂旅游區、豬里生態觀光和農家樂旅游區、玉華山高山景觀生態旅游區、閤皂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愛護區、以閤皂山福地旅游區為中心組織旅游區的規劃與建設,集中使用土地,擴大愛護區的面積。(1)福地道教文化與養生休閑旅游區概念性土地利用規劃以大萬壽崇真宮和百草園為中心,建設以宗教朝圣、康體保健和生態觀光為主的旅游區,具體的功能有藥王谷景區、百草園景區、大萬壽崇真宮景區、養生苑景區、環山道景區、治理中心和停車場。其中的夢山和駱駝峰分不考慮建設一個高約10米的觀景樓臺,用以眺望整個福地景區以及夢山和丁仙湖景區。(2)夢湖水上娛樂和生態農莊旅游區概念性土地利用規劃以夢湖旅游區為中心,以提供綜合的服務接待功能、水上娛樂、生態農莊旅游活動項目為主,考慮設置停車場、餐飲、水上娛樂、住宿、商業和游客接待中心等內容。主體建筑為夢湖的綜合接待服務中心、水上娛樂活動中心、感溪旅游景村、生態農莊觀光園等,此外的娛樂活動中心還包括動物競技場,綜合娛樂中心等,形成接待基地入口——水上運動娛樂活動中心——生態農莊——動物競技——湖泊景觀為一體的景觀軸線。游客接待中心、商場和餐飲中心規劃在停車場的側面,停車場面積約為10000平方米。在土地利用上形成兩個住宿中心:綜合接待服務中心和度假基地。在基地內考慮綠化用地的設置,以起到改善和美化環境的作用。(3)丁仙湖水上娛樂度假旅游區概念性土地利用規劃以丁仙湖旅游區為中心,以提供綜合性的度假、水上娛樂旅游活動為主,綜合考慮設置停車場、餐飲、水上娛樂、住宿等內容。主體建筑包括水上運動與娛樂旅游區和度假村,停車場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規劃在度假村邊上,在旅游區綜合考慮綠化用地的設置,以起到改善和美化環境的作用。(4)玉華山高山景觀生態旅游區概念性土地利用規劃玉華山景區土地利用以愛護為前提,集中開發一部分景觀資源,集中部分土地用于旅游開發。玉華山景區土地利用能夠劃分為核心旅游區和愛護區兩部分,其中核心旅游區以迎日臺、天池為中心。在景區之間修建1-2米寬的上山生態游步道和7米寬的上山車行道。服務基地設在蘆嶺,土地利用單元包括外部車輛停車場、游客接待中心,餐飲區、游樂區、商業購物區等。近公路處設置外部車輛停車場以方便游客的需要,面積約10000平方米。在區與區之間考慮足夠的綠化設置和綠地空間,營造足夠的林蔭,在豐富基地景觀特征的同時,也為游人在烈日下提供一片陰涼。
第七章旅游功能分區及項目規劃一、旅游功能分區1、旅游功能分區的原則(1)以旅游資源為基礎、重點景區為核心的原則;(2)綜合分析與主導因素相結合的原則;(3)核心旅游地名結合要緊旅游區產品特色或功能命名的原則。2、旅游分區的要緊資源依托及總體結構旅游區位于閤皂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達到83.4%,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為6.5萬個/立方厘米,空氣質量和水質都超過國家一級標準,生態環境絕佳。閤皂山又是天下第三十三福地,與龍虎山、茅山并稱江南道教三大名山;山上盛產名貴藥材,以葛玄、葛洪為代表的中醫藥學家在閤皂山開創了道教醫藥學,被尊稱為世界免疫療法的鼻祖和樟樹藥幫的祖山,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和中醫藥文化底蘊。夢湖和丁仙湖緊鄰閤皂山,四周生態環境良好,水面較大(夢湖水面面積達3KM2,丁仙湖水面面積達2.5KM2),水質清亮,具有開展水上運動、生態旅游和度假休閑旅游活動的良好條件。豬里位于玉女峰的南面,海拔約800M,具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且民風淳樸,宋代一度是樟樹地區最繁華的地區。玉華山則是贛中第一高峰,峰頂奇石遍布,山上林木蔥郁,景觀構造富有特色。另外,區內還分布有大量的古樹名木(漢代桂花王)和珍稀植物、石牌坊等景點。綜合考慮閤皂山旅游區的要緊旅游資源及其空間分布,以及旅游資源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特征,閤皂山旅游區可歸納為兩山(閤皂山、玉華山)兩水(夢湖和丁仙湖)的旅游功能布局結構體系。在這一結構體系中,閤皂山福地景區的旅游資源最富集,也最富特色,且位于閤皂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位置,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是閤皂山道教的要緊場所。閤皂山與其周邊的夢湖、丁仙湖、豬里有公路(水泥路面)聯絡,車程均在20分鐘以內(丁仙湖位于閤皂山的西面,車程約8分鐘;豬里位于閤皂山的東南面,車程約15分鐘;夢湖位于閤皂山四座主峰之一的太極峰的北麓,車程約20分鐘,通過游步道的連接,與福地景區的中心景區的距離約為45分鐘。),上述三個景區構成了一個山帶兩湖、山水相依又獨具人文特色的旅游空間單元,其中福地景區處于核心位置。在以福地景區為核心的空間單元中,夢湖、丁仙湖和豬里在旅游資源特色上迥異于福地景區,夢湖與丁仙湖是兩個人工湖泊,水面開闊,要緊體現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環境特色,豬里則是高山上的一臺地,生態環境優良,體現的是一派田園風光景象,旅游資源與福地景區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通過便捷的交通,容易構成一個完整的空間單元,且極富特色。玉華山是贛中的第一高山,生態條件和地質地貌條件富有特色,且與福地景區之間有水泥路(在建)聯通,山底距離福地景區的車程約為1小時,交通便捷,是一單獨的旅游空間單元,但與福地景區的旅游活動特色有所區不,兩者之間能夠互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bt項目環保設施建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進出口貿易合同書
- 2025版廠區節水型綠化景觀施工總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按摩技師個人品牌授權合作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住宅租賃市場人才引進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業廠房產權交易及配套設施拆除合同范本
- 2025版海參養殖基地與電商企業聯合銷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太陽能熱水器工程設計與施工監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茶葉產業園區建設與運營合同
- 二零二五年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場地租賃協議
- 古城墻修復專項施工方案
- 鋼筋混凝土全框架結構施工組織設計
- 工程監理大綱監理方案服務方案
- 蛋白組學二維電泳
- GB/T 3372-2010拖拉機和農業、林業機械用輪輞系列
- GB/T 2007.1-1987散裝礦產品取樣、制樣通則手工取樣方法
- 一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護理查房概要
- 2023年寶應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公司制成檢驗記錄表
- 全集舉一反三課件奧數五年級(數學)
- 鉗工實操評分表(凹凸配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