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2章4節水循環過程及地理意義課件2020-202學年中圖版209必修共_第1頁
新第2章4節水循環過程及地理意義課件2020-202學年中圖版209必修共_第2頁
新第2章4節水循環過程及地理意義課件2020-202學年中圖版209必修共_第3頁
新第2章4節水循環過程及地理意義課件2020-202學年中圖版209必修共_第4頁
新第2章4節水循環過程及地理意義課件2020-202學年中圖版209必修共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現象第四節

水循環過程及地理意義課程標準

素養目標運用示意圖說

1.繪制并運用水循環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過程和主出水循環的過

要環節。(地理實踐力)程

2.運用水循環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綜合節,說明水循

思維)環

3.運用水循環原理,分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義。

培養水資源憂患意識。(人地協調觀)自主預習探新知一、水循環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過蒸發、植物蒸騰、水汽輸送_、凝降水、下滲和徑流(地表徑流、徑流)等環節,在各水體之間進著連續不斷變化的過程。2.類型及主要環節3.成因外因:類型環節名稱海上內循環A

蒸發、B降水海陸間循環A

蒸發、C水汽輸送、D

降水、E

地表徑流、H下滲、G

徑流陸地內循環I蒸發、F

植物蒸騰、D

降水內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態變化輻射和重力作用(1)陸地內循環不只發生在內流區域,也發生在外流[易誤點撥]區域。外流區域既有海陸間循環又有陸地內循環。海洋同時參與海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不斷更新陸地水資源,維持全球水量動態平衡。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塑造地表形態。[特別提醒]

水循環比較活躍,與其他水體聯系比較密切的水體,更新周期比較短,相反則比較長。海陸間循環參與的水量最大。陸地內循環的環節最多。登陸的臺風參與的是海上內循環。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蒸發環節上。

(5)塔里木河河水主要參與的水循環是(

)(

)(

)(

)(

)A.海陸間循環C.海上內循環B.陸地內循環D.大循環提示:(1)×

海上內循環參與的水量最大。(2)×(3)×(4)×(5)B海陸間循環的環節最多。登陸的臺風參與的是海陸間循環。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地表徑流環節上。[塔里木河位于內流區域,主要參與陸地內循環。]合作探究攻重難水循環的類型及特點我國中西部十多個省區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微型蓄水工程,不僅解決了部分人的飲水 問題,而且還為農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區域認知)為什么我國中西部十多個省區大量建造集雨問題1水窖、水池?提示:我國中西部的部分地區地處大陸,降水較少,不能足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問題

2 (綜合思維)分析發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對水循環的哪一環節施加影響?此工程的有利影響主要是什么?提示:主要對地表徑流環節施加影響。有利影響主要是涵養水源調節水資源的時間分布,保障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歸納提升]

1.水循環的類型及特點水循環的三種類型各有特點,意義不同,具體區別如下表所示:類型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發生領域海洋與陸地之間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主要環節及示意圖特點最重要的類型,又被稱為大循環,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補給陸地水的水量很小攜帶水量最大的水循環,是海陸間循環的近十倍典例長江流域的水循環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環未登陸的臺風參與的水循環2.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影響人類活動具體分析有利修建水庫能改變地表徑流的季節分配,減少洪水期徑流量,增加枯水期徑流量;同時由于水面面積的擴大和下滲增大使 水位提高,可加大蒸發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調水能改變地表徑流的空間分布,也可以使蒸發量增加,大氣中水汽增多,從而增加降水量有利植樹造林、保護濕地能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使下滲增多,地表徑流減少城市綠化可減少地表徑流,增加下滲,減輕城市內澇人工增雨增大降雨量,緩解旱情不利濫伐森林,破壞地表植被平時會減少蒸騰,空氣中水汽減少,使降水量減少;降雨時,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匯聚加快,容易發生洪澇圍湖造田減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減弱湖泊水體對周圍地區氣候的調節作用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徑流,減少下滲,減小 徑流,使地面蒸發量減少,易造成城市內澇不利用水不當河流上游地區過度引水灌溉,會導致下游水量減少,甚至出現斷流;對水過量開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會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現斷流,綠洲地區出現生態和土地荒漠化區分水循環類型的方法聯系的圈層不同。海陸間循環和陸地內循環涉及四個圈層,而海上內循環不涉及巖石圈。發生領域不同。海陸間循環的領域既包括陸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兩種水循環則只包括陸地或海洋。陸地上外流區內的水體,既參與陸地內循環,又參與海陸間循環。22(3)過程和環節不同。海陸間循環的環節最多最全,而其他兩種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是蒸發和降水。海上內循環不存在下滲環節。(4)參與水量不同。海上內循環的參與水量最大,陸地內循環的參與水量最小。1.下圖為地球(1)①②③④表示的水循環環節分別是()A.蒸發蒸騰降水徑流B.蒸騰蒸發降水徑流C.降水蒸騰蒸發徑流D.蒸發降水蒸騰徑流(2)下列水循環環節中,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A

(2)D

[第(1)題,①環節水由巖石圈、生物圈、水圈進入大氣圈,應為蒸發;②環節水由生物圈進入大氣圈,應為蒸騰;③環節水由大氣圈進入巖石圈、生物圈、水圈,應為降水;④環節水由巖石圈進入水圈,應為徑流。第(2)題,人類活動主要影響水循環環節中的地表徑流。]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在漓江的游船上游覽,遠處的山峰有的像一個大桃子,有的像一匹駱駝,有的側就像一個人的臉……各種各樣的山峰形態各異,漂亮極了。尤其是“九馬畫山”,九馬畫山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畫,畫上是一個“找馬”,你要是很仔細地看,就有可能找到九匹馬;你要是粗略地看幾下,很可能一匹馬都找不到……問題

1 (區域認知)漓江所在地區的氣候特征是什么?漓江在該地的水循環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提示:此地為 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江在此地的水循環中屬于地表徑流環節。問題

2 (綜合思維)漓江

的山峰形態各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流水的侵蝕作用。的山問題

3 (地理實踐力)漓江什么?保持固定的形態嗎?為提示:不會。該地的水循環比較活躍,流水對地表形態的塑造作用會持續進行,因此漓江 的山峰形態將會不斷變化。[歸納提升]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意義含義理解不斷更新陸地水資源在水循環系統中,水的連續運動、轉化,使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氣態水、液態水與固態水,大氣水、海洋水與陸地水始終相互轉化、不斷更新維持全球水量動態平衡從總體上看,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局部地區短時間內可能有變化;平衡過程中水循環一直在進行進行能量交換水循環對輻射能起著吸收、轉化和傳輸作用,緩解了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輻射能是水循環的動力和能量源泉;水循環平衡了海陸之間、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收支進行物質遷移水循環是海陸間聯系的主要方式之一陸地通過徑流向海洋輸送泥沙、有機物和無機鹽類;海洋向陸地輸送水汽塑造地表形態水循環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循環運動,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水循環主要通過地表徑流等改變地表形態法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1)平衡更新作用:在水循環系統中,水在連續不斷地運動、轉化,使地球上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從而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2)遷移交換作用:水循環促進自然界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轉化,從而使地球表層各圈層之間,以及陸地和海洋之間實現物質的遷移和能量的交換。(3)影響塑造作用:水循環運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并且使水成為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

一,不斷地塑造著地表形態。2.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1)~(3)題。能的是((1)下列選項可以實現圖A.長江B.副熱帶高氣壓帶C.影響我國的夏季風

D.影響我國的冬季風)(2)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了人類活動對圖中哪個環節施加了影響?()A.①B.④C.⑤D.⑥(3)下列關于水循環深刻而廣泛地影響著全球地理環境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躍的能量轉換過程之一,能緩解不同緯度熱量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物質循環過程之一,是海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循環運動,但它收支不平衡的陸間聯系的主要紐帶不能塑造地表形態④它對地表

A.①②C.②④能起到傳輸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轉化的作用B.③④D.①③(1)C

(2)C

(3)A

[第(1)題,①表示把海洋上空的水汽通過大氣運動帶到陸地上空,即水汽輸送環節,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從而實現水汽輸送。第(2)題,目前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徑流輸送施加影響,進而改變下墊面的性質。南水北調工程調節了徑流量的空間分布,圖中⑤表示地表徑流。第(3)題,水循環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聯系調節作用;遷移交換作用;平衡更新作用;塑造地貌作用等。]素養深拓展地理實踐力——海綿城市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 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

”并加以利用。從生態系統服務出發通過跨尺度構建水生態基礎設施,并結合多類具體技術建設水生態基礎設施,是海綿城市的

。2017

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區建設了海綿城市工程。白城地處大興安嶺東麓平原區,當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濫”和“一年兩陣風,一次刮半年”的說法。下圖示意海綿城市中關于“透水路面”的設計方案。據此回答

1~3

題。1.海綿城市建設對水循環各環節的影響,直接作用最顯著的是(

)A.水汽輸送

C.下滲B.降水D.蒸發2.白城建設海綿城市的有利條件是(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B.原有

基礎設施較完善,利于排水C.降水集中,多暴雨D.有季節性凍土,保水量大)3.白城建設海綿城市帶來的效益是(

)①減輕洪澇

②增加空氣的濕度

③增加城市植被覆蓋率④減輕風沙影響

⑤解決當地水資源不足問題A.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1.C

2.A

3.D

[第

1

題,海綿城市工程建設會使該 滲增加,地表徑流減少,進而間接地減少蒸發,故該工程最直接的影響環節是下滲。第2題,由材料可知,該地區“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濫”說明該地排水設施不完善,排除B;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強度大,不利于水體下滲,排除C;季節性凍土存在不利于水體下滲,排除D;由材料可知該地位于平原區,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于下滲。第

3

題,海綿城市涵養水源功能強,可減輕洪澇

,①對;海綿城市建設使植被覆蓋率增加,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增強,可減少水分的散失,增加空氣濕度,②③對;植被的增加可起到削減風的作用,④對;海綿城市建設只能緩解水 情況,而不能解決,⑤錯。][素養立意]

本題組以吉林省白城新區為背景,考查了人類活動水循環的影響,體現了地理學科的 素養——地理實踐力。透水路面增加了雨水下滲,減少了地表徑流,充分利用了雨水。當堂達標提素養題組

1

水循環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1~2

題。1.圖中正確表示海陸間水循環的組合是(

)A.A→BC.F→D→GB.A→C→D→ED.I→D→G2.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海陸間循環最活躍的季節是(A.春

B.夏

C.秋

D.冬)1.B

2.B

[第1

題,圖中A→C→D→E發生在海洋與陸地及其上空之間,為海陸間循環,故選B。第2題,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為季風氣候,夏季風從海洋帶來水汽,形成豐沛降水,此時海陸間循環最活躍,故選B。]下圖為某活水公園雨水收集系統示意圖。據此完成

3~4

題。3.(生活中的地理)活水公園雨水收集系統影響最明顯的水循環環節是(

)A.下滲C.蒸發B.地表徑流D.水汽輸送4.(生活中的地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