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2022/11/162
循環系統疾病佳大課程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第六章2022/11/122循環系統疾病佳大課程原發性高血壓第下列哪項是高血壓最常見癥狀?A頭痛B頭暈C胸痛D視力模糊E以上都不是2022/11/163下列哪項是高血壓最常見癥狀?A頭痛2022/11/123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教學講義課件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教學講義課件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教學講義課件我國不同時期血壓標準70-80年代80-90年代21世紀高血壓標準140/90mmHg,40歲起年齡增加10歲收縮壓增加10mmHg.如50歲>160;60歲>170。正常≤140/90mmHg高血壓≥160/95mmHg臨界141-159/91-94mmHg正常血壓<120/80mmHg正常高值(高血壓前期120-139mmHg或80-89mmHg高血壓≥140/90mmHg2022/11/167我國不同時期血壓標準70-80年代80-90年代21世紀高血目前我國采用的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類別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正常血壓<120<80正常高值120~13980~89高血壓≥140≥901級高血壓(輕度)140~15990~992級高血壓(中度)160~179100~1093級高血壓(重度)≥180≥110單純收縮期高血壓≥140<90若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屬不同的級別時,則以較高的分級為準。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也可按照收縮期水平分為1、2、3級以上標準適用于男、女性任何年齡的成人2022/11/168目前我國采用的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類別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9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流行病學之一般規律
1.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后高于男性。
3.高緯度(寒冷)、高海拔地區患病率明顯高于低緯度(溫暖)、低海拔地區;黑龍江高于廣東。
4.同一人群中,季節變化血壓也發生變化,冬季高于夏季2022/11/1610流行病學之一般規律1.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2022/11/流行病學之一般規律
5.飲食:高鹽、高飽和脂肪、大量飲酒者易患高血壓.6.經濟文化越發達地區,血壓水平越高;城市高于農村。7.與肥胖、精神壓力正相關,與體力活動負相關.8.有顯著遺傳傾向、直系、種族、民族2022/11/1611流行病學之一般規律5.飲食:高鹽、高飽和脂肪、大量飲酒者易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患病情況
1991年2002年患病率高11.26%18.8%知曉率低26.3%30.2%治療率低12.2%24.7%控制率低2.8%6.1%目前全國有高血壓患者1.6億人患病率較1991年上升31%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患病情況1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13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對腦卒中的影響國際、國內流行病學研究均表明血壓與腦卒中(無論腦出血與腦梗死)呈正相關。2022/11/1614對腦卒中的影響國際、國內流行病學研究均表明血壓與腦卒中(無論對冠心病的影響高血壓與冠心病事件呈正相關。血壓對冠心病事件強度約為腦卒中的2/3。2022/11/1615對冠心病的影響高血壓與冠心病事件呈正相關。血壓對冠心病事件強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與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16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病因為多因素,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一遺傳因素:父母患高血壓其子女患高血壓的幾率為50%,
可能存在主要基因顯性遺傳和多基因關聯遺傳二飲食:攝鹽過多所致高血壓主要見于鹽敏感的人群;鉀攝入與血壓呈負相關;多數認為低鈣與高血壓發生有關;高蛋白、高飽和脂肪酸及酒精攝入。病因為多因素,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病因三精神,神經與體液因素腦力勞動者發病率高于體力勞動者;精神緊張的職業發病率高;噪聲。長期居住和/或工作在強噪聲環境中者發病率高2022/11/1618病因三精神,神經與體液因素2022/11/1218病因四
體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
:體重指數≥24為超重,≥28為肥胖,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壓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的3~4倍。有關腹型肥胖的標準:中國人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2022/11/1619病因四體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體重指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與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20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發病機制血壓的調節主要取決于心排血量及體循環周圍血管阻力至今高血壓的發生機制還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認識,目前較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2022/11/1621發病機制血壓的調節主要取決于心排血量及體循環周圍血發病機制一交感神經活性亢進各種病因皮層下神經中樞功能變化神經遞質濃度與活性異常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血漿兒茶酚胺濃度升高小動脈阻力增加高血壓2022/11/1622發病機制一交感神經活性亢進各種病因皮層下神經中神經遞質濃度發病機制二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胰島素resisitance,IR)
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交感活性亢進腎臟鈉水潴留高血壓2022/11/1623發病機制二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胰島素resisitance,發病機制三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S)系統血管緊張素原血管緊張素Ⅰ腎素血管緊張素Ⅱ腎素AT1小動脈收縮醛固酮分泌激活交感神經心、血管重構高血壓2022/11/1624發病機制三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S)系統血管緊張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與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25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病理(血管改變)早期:無明顯病理改變。長期:全身小動脈中層平滑肌C增殖和纖維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狹窄→心、腦、腎缺血→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2022/11/1626病理(血管改變)早期:無明顯病理改變。2022/11/122增厚的內膜管腔脂質沉積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增厚的內膜管腔脂質沉積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理(靶器官損害)一、心臟左心室肥厚和擴大。(也稱之為高血壓心臟病)→終至心衰及冠心病。二、腦腦血管發生缺血與變性,易形成微動脈瘤→腦出血--高血壓引起腦動脈粥樣硬化→腦血栓形成。高血壓腦小動脈閉塞性病變→腔隙性腦梗塞。2022/11/1628病理(靶器官損害)一、心臟左心室肥厚和擴大。(也稱之為高血病理(靶器官損害)三、腎臟腎小球內囊壓力升高,腎小球纖維化、萎縮。腎動脈硬化→缺血和腎單位減少→終至腎衰。四、視網膜早期小動脈痙攣,繼之硬化→視網膜滲出和出血。2022/11/1629病理(靶器官損害)三、腎臟腎小球內囊壓力升高,腎小球纖維化高血壓的靶器官損害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猝死高血壓腦心腎臟終末期腎病中風,癡呆周圍動脈疾病從115/75毫米汞開始,血壓每增加20/10mm汞,CVD危險性增加一倍2022/11/1630高血壓的靶器官損害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終末期腎病中風動脈瘤CharoctBouchard動脈瘤動脈瘤CharoctBouchard動脈瘤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與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32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并發癥(一)高血壓危象:出現頭痛、煩躁、眩暈、惡心、嘔吐、心悸、氣急、視力模糊等。(二)高血壓腦病:表現為嚴重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精神錯亂、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三)腦血管病腦出血、腦血栓、腔梗、TIA發作。(四)心衰(五)慢性腎功能衰竭(六)主動脈夾層:血液滲入主動脈中層形成的夾層血腫,并沿主動脈壁延伸剝離的嚴重并發癥,也是猝死的病因之一。
2022/11/1633并發癥(一)高血壓危象:出現頭痛、煩躁、眩暈、惡心、嘔吐、心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教學講義課件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35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診斷在未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血壓≥140/90mmHg即可診斷;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壓藥,血壓雖然低于140/90mmHg,亦應該診斷為高血壓。2022/11/1636診斷在未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血壓≥140/90mmHg即可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37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其他危險因素和病史血壓(mmHg)1級(收縮壓140~159或舒張壓90~99)2級(收縮壓160~179或舒張壓100~109)3級(收縮壓≥180或舒張壓≥110)無其他危險因素低危中危高危1~2個危險因素中危中危極高危3個以上危險因素,或糖尿病,或靶器官損害高危高危極高危有并發癥極高危極高危極高危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分層標準
用于分層的危險因素:男性>55歲,女性>65歲;吸煙;血膽固醇>5.72mmol/L;糖尿病;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發病年齡女性<65歲,男性<55歲)。超重和肥胖;C-反應蛋白;缺少體力活動。
靶器官損害:左心室肥厚(ECG或超聲心動圖);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輕度升高(106-177μ摩爾/L);超聲或X線證實有動脈粥樣硬化;視網膜動脈局灶或廣泛狹窄。
并發癥: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2022/11/1638其他危險因素和病史血壓(mmHg)1級(收縮壓140~1危險性分層的絕對危險與降壓治療的絕對效益危險性分層 絕對危險 降壓治療絕對效益
(10年內CVD事件) (每治療1000病人年預防CVD事件數) ↓10/5mmHg ↓20/10mmHg低危 <15% <5 <9 中危 15~20% 5~7 8~11高危 20~30% 7~10 11~17很高危 >30% >10 >172022/11/1639危險性分層的絕對危險與降壓治療的絕對效益危險性分層 絕對危險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40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治療目前尚無根治方法,治療重點在于降壓達標。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發病和死亡的總危險。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干預患者檢查出來的所有可逆性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膽固醇血癥或糖尿病),并適當處理病人同時存在的各種臨床情況。降壓目標:普通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40/90mmHg,年輕人或糖尿病及腎病患者降至<130/80mmHg,老年人收縮壓降至<150mmHg,如能耐受,還可進一步降低。治療目前尚無根治方法,治療重點在于降壓達標。高血壓治療流程改善生活方式血壓未恢復正常(>140/90mmHg,糖尿病>130/85mmHg初始藥物治療盡可能從小劑量開始,使用長效、每日僅服1次的藥物,然后根據病情調整用量療效欠佳或不能耐受付作用藥量不足,耐受性良好換用一個其他種類的降壓藥加用一個其他種類的降壓藥血壓未恢復至預期水平加用一個其他種類的降壓藥請專家會診血壓未恢復至預期水平2022/11/1642高血壓治療流程改善生活方式血壓未恢復正常(>140/90m非藥物治療措施減輕體重,BMI≤24采用合理膳食限制鈉鹽 每人每日<6克減少脂肪 占總熱量的30%以下增加蔬菜、水果和鮮奶控制飲酒 每日酒精量<20克增加體力活動和運動保持心理平衡戒煙2022/11/1643非藥物治療措施減輕體重,BMI≤242022/11/1243降壓藥物治療原則從低劑量開始治療,逐步遞增劑量;高血壓在起始治療時采用低劑量的單一用藥或兩種藥物的低劑量聯合治療均是合理的;最好使用長效降壓藥,每日給藥1次2級以上的高血壓常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聯合治療方案2022/11/1644降壓藥物治療原則從低劑量開始治療,逐步遞增劑量;高血壓在起始
常用的口服降壓藥物
藥物類別常用藥物利尿劑雙克、速尿、壽比山、安體舒通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普萘洛爾鈣離子拮抗劑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喹那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厄貝沙坦纈沙坦替米沙坦血管擴張劑哌唑嗪、特拉唑嗪2022/11/1645常用的口服降壓藥物
藥物類別常用藥物利尿推薦的降壓聯合治療方案利尿劑+β-阻滯劑利尿劑+ACEI(或ARB)鈣拮抗劑+β-阻滯劑鈣拮抗劑+ACEI(或ARB)a-阻滯劑+b-阻滯劑2022/11/1646推薦的降壓聯合治療方案利尿劑+β-阻滯劑2022/11/1治療相關危險因素降脂治療:所有高血壓患者,若患有心血管疾病或2型糖尿病,或雖無已發心血管疾病,但屬于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則均應考慮進行他汀治療。血糖控制:強化血糖控制明顯減低微血管并發癥。抗血小板治療:對高血壓伴缺血性血管病或心血管高危因素者血壓控制后可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相關危險因素降脂治療:所有高血壓患者,若患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治療的常見誤區誤區一血壓隨年齡增高是正常現象誤區二不規則服藥,血壓恢復正常就停藥誤區三單純依賴藥物,忽視生活調節誤區四依照別人的經驗服用降壓藥誤區五西藥對腎有損害,中藥沒付作用,因此降壓用中藥。2022/11/1648高血壓治療的常見誤區誤區一血壓隨年齡增高是正常現象202小結高血壓是多病因引起不斷進展的心血管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我國對高血壓的控制狀況令人擔憂。治療目標:控制血壓,最大程度降低靶器官損害在生活方式改善基礎上,選用有效、不良反應小、給藥簡便的治療方案。低劑量開始、聯合用藥、終身治療。小結高血壓是多病因引起不斷進展的心血管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疾思考題1.高血壓的定義和分類?2.高血壓的并發癥有哪些?3.高血壓的治療原則及血壓控制目標值?思考題1.高血壓的定義和分類?謝謝大家2022/11/1651謝謝大家2022/11/1251腦癱患兒感覺統合訓練主講人:肖丹腦癱患兒感覺統合訓練主講人:肖丹第一節概述第二節腦癱患兒感覺統合障礙表現與治療方法第三節融入神經發育治療的感覺統合治療活動第四節不同類型腦癱患兒的感覺統合治療第一節概述感覺統合失調自閉癥智力障礙腦性癱瘓語言障礙學習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癥感覺統合治療的應用感覺統合失調自閉癥智力障礙腦性癱瘓語言障礙學習障礙注第一節、概述一、概念二、治療目的
三、治療原則
四、治療流程
五、常用訓練器械第一節、概述一、概念一、概念
感覺統合這一理論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愛爾絲博士于1972年提出的。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將身體各部分感覺器官(眼、耳、鼻、皮膚等)輸入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組織加工、綜合處理的過程。只有經過感覺的統合,人類才能完成高級而復雜的認識活動(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組織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等)。
一、概念感覺統合這一理論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
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地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體健康。學習能力是身體感官、神經組織及大腦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官,透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將訊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稱為感覺學習。大腦將這些訊息整合,做出反應,再透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官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便形成了感覺統合。“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這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從而推遲人的社會化進程。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
二、治療目的
1、通過提供本體感覺等各種感覺刺激信息,提高患兒中樞神經系統整合功能。2、提高患兒調節感覺學習能力,克服感覺信息接收和處理問題,最終改善平衡功能和運動穩定性。3、有助于對感覺刺激做出適應性反應,提高患兒組織能力、學習能力、運動計劃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等。二、治療目的1、通過提供本體感覺等各種感覺刺激信息,提高
三、治療原則
1、治療強度、時間、頻率個性化,根據患兒的評估結果確定感覺刺激種類及劑量;治療活動的難度必須適合患兒的發育水平,使其覺得“有點難又不太難”,享受挑戰的樂趣并得到適當的刺激。2、治療所用器材可提供多種刺激,組合出不同的治療活動,且在一個治療活動中提供視覺、聽覺與活動的多種刺激。3、能激發患兒興趣,促使患兒自己主動嘗試各種治療活動。4、動態與靜態活動、粗大與精細活動相結合,通常以3:2的比例搭配,既保存適當體力,又能接受全面刺激。5、治療活動的環境必須安全。6、作業治療師為患兒提供適當的感覺輸入并控制感覺輸入的量,適時調整;恰當使用肢體語言、對話及暗示等輔助方法;給患兒主動選擇治療活動和參與設計治療活動的機會,以改善其大腦整合感覺信息能力,最終提高學習、自理等能力。三、治療原則1、治療強度、時間、頻率個性化,根據患兒的評
四、治療流程
1、分析感覺問題明確患兒在感覺接收調節、感覺辨別、姿勢控制以及動作計劃和行為組織功能方面是否存在障礙,逐項描述所存在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理順感覺統合失調與行為表現之間的關系。2、制訂治療計劃制訂治療計劃是感覺統合治療實施的核心部分,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需根據評定結果制訂治療計劃;根據治療情況,動態調整治療計劃。(1)制定計劃:1)個性化原則。從現實角度出發,根據每個患兒的功能水平、存在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計劃。高估與低估患兒的功能水平,都將影響治療效果。2)循序漸進原則。從小運動量比較容易引起患兒興趣的項目開始,逐漸增大運動量,提高動作難度。3)由量變到質變原則。保證每次治療的時間、治療頻率及治療周期,并按要求完成每次的治療項目。四、治療流程1、分析感覺問題明確患兒在感覺接收(2)確定治療策略:解決什么問題、運用哪些感覺刺激、設計哪些治療性活動等,必須在實施治療前做出決策。(3)治療計劃內容:包括治療目標、治療方案。1)確定治療目標。如減輕感覺防御,減少自我刺激,改善姿勢控制和身體認知等,最終改善自理、學習、社交、游戲等功能。2)制訂治療方案。根據治療目標確定具體治療方案,包括治療目的、活動內容、治療時間、治療頻率、注意事項等。3.實施治療嚴格按照治療計劃實施治療;配合患兒心理輔導;進行家長咨詢,取得家長配合;每次治療結束后引導患兒進行精細活動及認知學習,并協助整理訓練器材等;每次感覺統合治療都要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4.治療效果評定一般在進行3個月治療后,需進行每次評定,以了解治療效果,提出下一步的治療意見,及時調整治療方案。(2)確定治療策略:解決什么問題、運用哪些感覺刺激、設計哪些五、常用訓練器械1.滑板調節前庭感覺和觸覺,引發豐富的平衡反應,運動中大量的視覺情報、脊髓及四肢的本體感,使整體感覺統合運作功能積極發展。2.滑梯統合身體的緊張性迷路反射,協助大腦統合固有感覺輸入,維持身體姿勢的穩定;維持高度的平衡感覺;促進身體保護伸展反應行為的成熟;促進腦干體系的活躍。3.圓抱筒增加觸覺刺激和本體感覺的刺激;促進固有前庭感覺輸入統合。改善運動企劃,幫助建立平衡反應、視覺運動協調、運動企劃。五、常用訓練器械1.滑板調節前庭感覺和觸覺,引發豐富的4.球池球池有觸覺強化的作用,對兒童的觸覺有很大的幫助,可用于觸覺敏感及不足;對前庭體系,身體協調,固有前庭平衡能力都有很大幫助;對腦干部功能起強化的作用。5滾筒進入滾筒時,頭、手、腳的協調,可以促進前庭功能的全面發展,在滾筒中旋轉,可以有效多的感覺刺激,同時增加前庭固有感覺合觸覺刺激及身體頸肌張力反應,強化身體形象概念有促進作用。6.平衡踩踏車腿部力量的運作對腿部肌肉和膝關節、髖關節都是較大刺激,手扶把手的力度掌握和變化,對手臂力量、手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也是一定刺激,因此可強化兒童的本體覺。而且,活動過程中,對平衡能力提高了要求,雙腿在維持運動的同時還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對腿部肌肉、關節的刺激更大,對動作計劃能力、上半身與下半身、身體雙側的協調能力要求較高。4.球池球池有觸覺強化的作用,對兒童的觸覺有很大的幫7.平衡圓將平衡圓組成圓形,讓兒童在上面繞圈行走。繞圓行走,身體位置的不斷改變對前庭平衡覺是較大的刺激。倒走和閉眼走因為在維持平衡時缺少視覺信息,對平衡能力是更高要求。也可以將平衡圓拆開組成“S”形平放,讓兒童在上面行走。8.手搖旋轉盤坐在平衡臺上,手握把手,左右搖晃。由于坐姿較高,平衡器官的刺激和肌肉的張力必很高,對前庭體系和平衡反應有高度統合作用。可強化前庭感覺的刺激對關節、肌肉等本體感覺的發展。搖晃和旋轉時的身體活動,借由肌肉伸展反射信息對運動企劃的養成和提高幫助很大。9.大籠球大籠球對身體的不斷擠壓也可以給身體提供較強的觸覺刺激,對觸覺過敏或遲鈍均有調節作用。大籠球滾壓時按壓部位的不斷變化會使兒童感到重力的變化,對前庭體系是較強的刺激,也可以強化大腦處理來自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信息,促進感覺統合。7.平衡圓將平衡圓組成圓形,讓兒童在上面繞圈行走。繞第二節腦癱患兒感覺統合障礙表現與治療方法腦癱患兒感覺統合障礙分為原發和繼發兩種。原發感覺統合障礙與運動障礙同時發生,導致運動障礙損害的同時也引起感覺統合障礙;繼發感覺統合障礙則由運動障礙引起。腦癱患兒感覺統合障礙表現為3種類型:感覺調節障礙、感覺分辨障礙及感覺遲鈍或感覺接受障礙。感覺調節障礙影響覺醒水平和注意力,因而阻礙學習以及目的性任務的完成。感覺遲鈍表現為對感覺輸入反應遲鈍、減弱或無反應,導致覺醒水平降低,難以保持注意。痙攣型腦癱患兒手的觸覺障礙較張力障礙型腦癱患兒常見,偏癱患兒觸覺障礙比較常見且影響雙側。第二節腦癱患兒感覺統合障礙表現與治療方法腦癱患兒感覺統合第二節腦癱患兒感覺統合障礙表現與治療方法一、觸覺障礙與治療二、前庭覺障礙與治療
三、本體感覺失調與治療
四、動作計劃障礙與治療五、視知覺障礙與治療第二節腦癱患兒感覺統合障礙表現與治療方法一、觸覺障礙與治(一)觸覺障礙表現類型
腦癱患兒觸覺障礙可分為觸覺調節障礙、觸覺遲鈍和觸覺分辨障礙3中類型。1、觸覺調節障礙指對觸覺刺激的反應在反應過度或反應低下之間變化,常常出現情緒不穩、易激怒,甚至哭鬧。持續哭鬧也提示其他問題的存在,如前庭覺調節障礙、本體感覺輸入障礙等。可影響覺醒水平、注意力集中、社交以及運動發育。(一)觸覺障礙表現類型腦癱患兒觸覺障礙可分為觸覺調節障礙、2、觸覺遲鈍對觸覺刺激的反應低下,渴望得到大量、各種各樣的觸覺刺激,喜歡質地堅硬的物體;對神經發育治療的反應慢或無反應。肌張力低下型腦癱患兒常見。觸覺遲鈍及觸覺刺激接受能力降低會影響覺醒水平、注意力、學習能力、動作計劃能力及身體構象能力的發育。3、觸覺分辨障礙不能對觸覺信息進行定位,實體覺不佳,兩點辨別能力下降,圖形覺下降,不能分辨尖或鈍的刺激。腦癱患兒觸覺分辨障礙與動作計劃障礙密切相關,常加重運動障礙。41%~73%的腦癱患兒具有觸覺分辨障礙。與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相比,痙攣型或混合型腦癱患兒更易受累,表明伴有觸覺分辨障礙的偏癱患兒常出現全身觸覺分辨障礙,而不僅僅出現在受累側肢體。利用觸覺辨識境的能力差,無法在大腦中呈現環境中物體的正確信息。因而無法完成堆積木等精細動作,學新動作遲緩,笨手笨腳,也出現學習困難、表情冷漠等問題。2、觸覺遲鈍對觸覺刺激的反應低下,渴望得到大量、各種各樣(二)、治療方法
1、觸覺調節障礙(1)允許患兒穿衣治療,必要時可穿緊身衣。(2)使用器械代替對患兒的直接接觸,促進預期的姿勢反應出現。(3)讓患兒自己控制觸覺刺激輸入量。(4)治療時避免輕微接觸患兒,應加大力度,用力拍有助于對患兒的控制。(5)使患兒進行有助于組織感覺刺激的活動,如同時應用本體感覺和觸覺刺激輸入可使觸覺經歷更易耐受。(6)按照設計動作,在各種體位,用涂有顏料、木屑或沙子與顏料的混合物、剃須膏、布丁、泡沫或攪打奶油的手指涂抹。(7)讓患兒將護膚液擦到身體各部位或不同質地的布擦干身體各部位。(8)爬進裝有球的大箱子玩耍。(二)、治療方法1、觸覺調節障礙
二、前庭覺障礙與治療
腦癱患兒前庭覺障礙常被誤認為是運動障礙,對前庭功能進行認真評定以鑒別前庭功能失調與運動障礙非常重要。前庭覺功能失調可能影響其他神經系統功能,如本體感覺系統、聽覺系統、左右大腦功能分化和發展等。(一)、前庭覺障礙類型腦癱患兒前庭功能失調表現為前庭覺防御和前庭覺遲鈍。二、前庭覺障礙與治療腦癱患兒前庭覺障礙常被誤認1、前庭覺防御可分為對運動的厭惡反應和重力不安全感兩種類型。表現為進行功能性活動時肌張力降低,旋轉后眼球震顫(PRN)減弱,抗重力伸展受累,雙側運動協調受累,反饋受累,平衡反應不良,大量前庭刺激輸入不引起嘔吐等。(1)、對運動的厭惡反應,即使對整個身體進行輔助的情況下,在空間中運動也會出現厭惡反應,乘車時會出現嘔吐,也可伴有其他感覺調節障礙。(2)、重力不安全感:害怕在空間移動或升降,當將患兒放在治療球上時,讓患兒站在較大空間中時或讓患兒運動時表現明顯。這些表現常被認為是姿勢控制不當或由于缺乏運動經驗而產生的恐懼,因分心注意自己與地心引力關系以防跌倒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1、前庭覺防御可分為對運動的厭惡反應和重力不安全2、前庭覺遲鈍對前庭刺激傳導不暢通,對前庭刺激吸收不足或易丟失,好動,尋求更多的刺激,易跌倒,易分散注意力。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比較常見,痙攣型或共濟失調型患兒也可出現。伴有前庭覺遲鈍的腦癱患兒覺醒水平降低,可通過前庭刺激輸入加以改善。2、前庭覺遲鈍對前庭刺激傳導不暢通,對前庭刺激吸收不足(二)、治療方法
1、前庭覺防御給患兒提供直線運動與本體感覺輸入相結合的經歷可改善重力不安全感。治療須緩慢開始,使患兒可以控制前庭覺輸入。例如治療開始時可讓患兒坐在一個球上或騎坐在一個大的輪胎內胎上,緩慢開始擺動而保持雙足著地。鼓勵患兒開始擺動或從地面上拾起物體并將其放在一個容器內。當使用后拉式助行架時,害怕空地和不能獨立穩定站立或行走的患兒會特別焦慮,可在患兒面前安放一個支撐物知道焦慮消除。
(二)、治療方法1、前庭覺防御給患兒提供直線運動
治療師坐在一個大的治療球上,患兒坐在治療師的腿上,背靠治療師身體,治療師抱緊患兒上下震動或在治療球上從一側向另一側做重心移動。抱住患兒胸腹部使其呈俯臥姿勢,雙臂伸直,做前后左右橫向擺動,也可將患兒慢慢舉起做上下降落擺動活動。2、前庭覺遲鈍使用懸吊類器械比較容易改善前庭覺遲鈍,如可讓患兒坐在晃動的橫抱筒上運動以促進軀干姿勢控制。治療時,應避免加重異常姿勢和痙攣。治療師坐在一個大的治療球上,患兒坐在治療師的腿上,背靠
三、本體感覺失調與治療本體感覺輸入有助于前庭覺輸入的調節,前庭覺、本體感覺及視覺系統參與姿勢調節,肌張力會影響本體感覺反饋。1、腦癱患兒肌張力下降、升高或波動會影響本體感覺。位置覺不良使其不能分辨上肢或手指的位置。痙攣型和共濟失調型運動覺障礙較張力障礙型明顯。本體感覺失調一般不單獨存在。三、本體感覺失調與治療本體感覺輸入有助于前庭覺輸入2、治療方法治療時,不能忽略本體感覺失調對腦癱患兒運動的影響。使用負重和抵抗性活動進行本體感覺障礙的治療。使用抵抗性活動時應考慮身體正確対線,也可使用振動性玩具。(1)雙手握住懸吊繩,推拉橫抱筒吊纜或四足位平衡吊纜。可以在各種體位完成坐、跪和站的活動,治療師幫助患兒完成上肢正確対線。(2)雙上肢伸展俯臥于滑板或治療球上,撞倒搭好的軟體積木或滾球撞倒保齡球。(3)坐、跪或站在圓筒吊纜上旋轉。2、治療方法治療時,不能忽略本體感覺失調對腦癱患兒運動的(4)粘土活動,如將小物推入黏土中,然后將其拉出來,同時進行手的治療性動作。(5)拔河。(6)手推車行走。(7)俯臥在滑板上或在網纜中拉住懸吊的繩索推動自己的身體。(8)吊秋千活動。(9)翻山越嶺:將枕頭、被子、豆袋、地墊等堆成小山,鼓勵患兒從中爬出。(10)大力士摔跤:跪位后站立等姿勢下玩摔跤游戲。(11)不倒翁:治療師與患兒面對面,采用單膝跪,半膝跪或全跪、四點跪后站立姿勢,治療師與患兒雙掌對合,十指緊扣,慢慢用力護推,引導患兒保持不倒,取得勝利。(4)粘土活動,如將小物推入黏土中,然后將其拉出來,同時進行四、動作計劃障礙與治療
1.動作計劃障礙動作計劃是指學習新的技能時,大腦設計、組織并執行不熟系動作順序手的能力。腦癱患兒動作計劃能力評估非常復雜。動作計劃障礙與神經運動障礙的鑒別依靠患兒表現出來的運動控制缺陷是由于運動成分缺失還是在異常情況下不能使用這些運動成分,例如,盡管患兒能完成上下車運動,但不能清楚如何上下車,則可能存在動作計劃障礙。相反,一個痙攣型雙癱患兒能描繪出上下車所需全部身體動作,而實際不能獨立上下車,可能有特殊的運動執行問題。四、動作計劃障礙與治療1.動作計劃障礙動作計劃是指學習當患兒正在學習一個新動作時,掌握感覺統合原則的治療師能了解患兒的感覺需要并能提供有意義的感覺反饋。、偏癱患兒常存在動作計劃障礙,獨立行走后表現更為明顯。應用傳統的感覺統合治療方法,同時考慮姿勢與運動障礙,可有效改善。偏癱及其他類型輕度腦癱患兒常需要建立適當的動作順序和時間安排技能。這些技能可以再需要與動作目標一致的計時動作活動中得到提高。當患兒正在學習一個新動作時,掌握感覺統合原則的治療師能了解患2.治療(1)花樣滑行:1.作用。俯臥伸展姿勢可增加頭頸背部肌張力,提高姿勢控制能力;旋轉及在滑板上運動能增加前庭感覺刺激;游戲活動中有利于動作計劃及視動整合的提高。2.使用方法:患兒俯臥在滑板上,伸展姿勢,按指令向指定方向旋轉滑行,按指令停止運動;從斜坡上滑下,邊滑邊向指定地方投擲豆袋等物;按患兒需要以坐、跪等不同姿勢滑行。(2)一步一盒向前行:1作用。有效促進動作計劃能力發展;鍛煉視覺空間概念,改善平衡及眼足協調,并能為雙足提供豐富觸覺刺激。2使用方法。將不同質地的物品如棉花球、豆、膠粒、發泡膠等分別放于不同盒子內,將8~10個盒子排列成一條路線(各呈直線或“S”形等),盒與盒間距距離在10cm左右(相隔距離不必完全相同),患兒脫掉鞋襪,沿盒子一步一個行走。(3)跳格子:1.作用。同上。2使用方法。在地面上畫出不同的格子,讓患兒模仿大人在格子中跳。2.治療五、視知覺障礙與治療1.表現(1)大腦對視覺信息的解讀障礙:大腦視知覺中樞受損或缺乏對空間和物體性質認識者,可發生視覺信息解讀障礙,造成視覺動作整合、視覺分析技巧、空間感等發育障礙,辨別形狀和字形困難,視覺記憶短暫。(2)眼球運動不自知:掃視、追視差,前庭眼反射不正常,輻?、散開運動障礙,追蹤物體時不能聚焦,閱讀困難,學習時動作遲緩等。五、視知覺障礙與治療1.表現
(3)前庭功能失調:看移動物體時,無法正確判斷周圍物體方位與運動方向,從而影響視覺空間定向能力造成日常生活中經常磕磕碰碰,傳球方向錯亂等。同時,當身體或頭移動時,前庭平衡系統不能有效調整眼外肌和頸肌,雙眼不能穩定地隨著注視目標移動而調整,因而無法真正注視,如同坐在顛簸的車上看書,難以看清字句,易漏子、寫錯字等。視知覺可與本體感覺、前庭覺、觸覺等系統失調合并出現,導致手眼不協調,視覺空間認知困難,注意力不集中。(3)前庭功能失調:看移動物體時,無法正確判斷周圍物體方位2.治療方法(1)保齡球:1作用。訓練注視及追蹤能力,并促進手眼協調及視覺空間位置發展。采用不同姿勢完成任務能增加本體感覺及姿勢控制能力等。2作用方法。患兒盤膝而坐,將膠藍口朝向患兒橫放在距離患兒1.5m左右的地上;鼓勵患兒將各種顏色塑料水果、玩具皮球等滾向膠藍內,并計算成功次數。逐漸增加難度:增加距離和角度、采用半跪或手肘支撐姿勢、邊跑邊用足踢等。(2)激光畫圖:1作用。促進眼球隨意活動及追蹤能力發展。用手指追蹤光線,有利于統合本體感覺及視知覺。視覺追蹤,是抄寫能力的主要基礎。雙手持激光筆過中線活動,能促進雙側協調及慣用手的建立。2使用方法:在光線較暗的室內,治療師手持激光筆照在天花板或墻上,慢慢移動,引導患兒追蹤光線,并保持頭部不動,重復4~5次;讓患兒用手指追蹤光線;讓患兒雙手持激光筆追蹤光線;改變關照線路,從一點突然跳到另一點、三角形、“8”字形“口”形、“之”字形路線等以增加難度。2.治療方法第三節、融入神經發育治療的感覺統合治療活動一、滑板活動二、平衡木臺(板)三、大籠球、小籠球第三節、融入神經發育治療的感覺統合治療活動一、滑板活動一、滑板活動一)功能調節前庭感覺和觸覺,引發豐富的平衡反應,運動中大量的視覺情報、脊髓及四肢的本體感,使整體感覺統合運動積極發展。每周2~3次,每次20~30min.(二)方法1.靜態飛機式讓兒童俯臥在滑板上,以腹部為中心,身軀緊貼滑板,頭頸抬高,挺胸,雙手雙足伸展抬高,如同飛機起飛狀,保持這種姿勢直至堅持不住,這就是靜態的滑板姿勢。注意頭頸部盡量抬高,雙手雙足盡量伸展提高,保持這種姿勢20~30s。一、滑板活動一)功能2.烏龜仰臥讓兒童仰臥,抬起頭,四肢屈曲抬起,身體呈躬形,僅以腰部著地,并努力保持這種姿勢。這是一種抗衡地心引力的姿勢,做這種動作時頭、腕、足都會向上舉,并使肌肉產生張力。一般可以維持這種姿勢20~30s。3.烏龜爬行讓兒童俯臥在滑板上,以腹部為中心,身軀緊貼滑板,頭頸抬高,挺胸,雙足并攏抬起,以雙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動,稱為烏龜爬行。移動時可以往前也可以往后退,還可以通過手來控制方向,按指定線路爬行,并可在原地180°或360°的旋轉。滑板上滑動時,要以腹部為重心,頸部用力往上提,胸部才能挺起來,以這樣的姿勢滑動時才能輕松自如。另外,爬行時要雙手同時著地,手指張開,手掌和手指部緊貼地板,收縮手臂,對抗手掌和手指與地面的摩擦力,帶動滑板和滑板上整個身體的重量移動。2.烏龜仰臥讓兒童仰臥,抬起頭,四肢屈曲抬起,身體呈躬形4.青蛙蹬讓兒童俯臥在滑板上,以腹部為中心,身軀緊貼滑板,抬頭,挺胸,頭頸部抬起,雙足如青蛙游泳、游戲般屈曲,頂在墻壁上,用力一蹬,使身體貼著滑板往前滑行,滑到接近對面墻壁時,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回轉,同時雙足屈曲,再蹬、再滑,如此反復多次。注意頭頸部要抬起,雙手臂要伸直盡量前伸;為了使蹬出去的力量足夠大,身體的下半部、大小腿的雙足姿勢最好能像青蛙游泳時的樣子,特別重要的是足的姿勢,要用足底而不是足背去蹬墻壁,每次蹬墻后雙腿應并攏抬起,腳尖繃直,回轉時眼、手、足協調運動,利用慣性使滑板運動自如。5.俯臥旋轉讓兒童俯臥在滑板上,雙手交叉控制方向帶動滑板和身體進行原地旋轉,可先往右轉、再往左轉,旋轉的次數不一,可以從兩三次逐漸增加二三十次,甚至100次以上。主要根據患兒的能力和興致,兒童在旋轉中是否引起頭暈,及旋轉后1h的持續效應來做適宜次數的判斷。
4.青蛙蹬讓兒童俯臥在滑板上,以腹部為中心,身軀緊貼滑板6.單人牽引滑行讓患兒俯臥后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著繩子或呼啦圈,指導者牽動繩子或呼啦圈帶動趴在滑板上的患兒做前進、轉彎及旋轉等任何動作。7.雙人牽引滑行讓患兒俯臥后仰躺在滑板上,由兩位指導者拉動一條繩子,讓患兒手握繩子的中間,以繩索的力量帶動患兒的滑行,可做前進、轉彎及旋轉等任何動作。8.滑板過河讓患兒仰臥在滑板上,以背部為支撐點,頸、手、足彎向上,在手和足可以夠得著的位置上架一條繩索,讓患兒可以用手抓住繩索并同時用足鉤住繩索,用手腕及手臂的伸縮力量帶動滑板滑動,同時肩部必須保持好平衡,腰、背部肌肉緊張用力保持身體緊貼滑板,雙足鉤住繩索協助保持身體的平衡并使肩部正好與滑板緊貼,否則,手腕伸縮時,身體便會歪斜或離開滑板。6.單人牽引滑行讓患兒俯臥后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著繩子或9.過隧道當患兒在滑板上的爬行動作熟練以后,用積木圍成一條曲折變化的通道,讓兒童俯臥在滑板上,順著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進,可以在一通道的一端設置目標物(彩色氣球、絨布小動物等),規定患兒拿到一定數目后即給予一定的獎勵,激發兒童的興趣。強化方向感和身體形象概念。10.火車接龍用積木圍成一條曲折變化的通道,讓患兒俯臥在滑板上,排成長龍,后面的患兒雙手握著前面患兒的雙腿,由第一個患兒帶領,順著通道的方向前進,也可以由前面的患兒用雙腳勾著后面患兒的頸部一起滑動,有時做前面的引導者,有時做后面的接續人,訓練身體雙側協調和觸覺。11.滑板上投球讓患兒趴在滑板上,滑板旁放一個籃子小球(小皮球或乒乓球),前方2~3m處放置一只空籃子,要求患兒將球投到前方的籃子中。這項活動可以加強頸部肌肉的肌力,改進前庭平衡能力,并整合手部力氣來投球,提供零散能力整合的機會。每天安排兒童投球200~400次。9.過隧道當患兒在滑板上的爬行動作熟練以后,用積木圍成一12.滑板上水平推球讓患兒趴在滑板上,面對墻壁,距離墻壁約30cm,用雙手對墻壁做水平推球,待球從墻壁彈回后雙手接往再推,如此循環反復。做這個動作需要頸、背部肌肉強烈收縮;眼的注視,還可以增進手部的本體感覺,促進眼手協調和雙手的協調運動。進行密集訓練時可以每天推400~600次。13.滑板上拋球讓患兒趴在滑板上,面對墻壁,距離墻壁2~3m,雙手抱一個小皮球或排球,往墻壁20~50cm高的地方用力拋去,等球彈回時盡力接住彈回的球。這是一個比水平推球難度要高的動作,在頸、背部的肌肉強烈收縮的條件下,可以促進前庭的功能,還可以增進視覺的立體判斷,特別有益于運用眼手協調時的腦神經內部反饋。這項活動還能有助于左右協調,使手足更靈活,動作更靈活,對改善前庭功能和整體感覺系統都很重要。12.滑板上水平推球讓患兒趴在滑板上,面對墻壁,距離墻壁14.雙人推球比賽當患兒對滑板爬行比較熟練以后,讓患兒俯臥在滑板上,兩人一組,進行水平推球、接球的活動。這項活動能促進頸、背部的肌肉收縮,對前庭產生特別的刺激,對增強眼球的控制能力,改善視覺、聽覺都有極好的效果。15.雙人拍球比賽讓患兒俯臥在滑板上,兩人一組,各人手握球拍,進行拍球的對打游戲。可用乒乓球、小皮球、粘貼球等。這種活動可以促進頸、背部的肌肉收縮,對前庭產生特別的刺激;對眼球控制身體形象,視覺空間知覺都有很大幫助,可促使視覺和運動覺產生更大的協調統合能力。16.分組比賽。17.閉眼的滑板活動滑板運動的量應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由少到多,逐漸增加,以每天活動0.5~1h為宜。滑不好的患兒剛開始不需要強迫他滑得太多,可根據情況滑5~10次,等他熟練以后再增加到60~100次。14.雙人推球比賽當患兒對滑板爬行比較熟練以后,讓患兒俯二、平衡木臺(板)平衡臺時底部為弧形、表面平整的木板,較小的僅容一人站立,較大的可以同時站立2~3人。(一)功能對前庭固有感覺及身體姿勢的強化有很大的作用,尤其站立時重心較高,平衡不易把握,這有助于對平衡反應的反射器官進行強有力的統合工作。患兒為求平衡所做的姿勢調整,對前庭感覺、固有感覺和視覺統合的調整都有具體的幫助。二、平衡木臺(板)平衡臺時底部為弧形、表面平整的木板(二)方法1.平衡搖晃讓患兒俯臥或俯趴在平衡臺上面,手臂和腿放松,自然伸展,任平衡木自認晃動,或由指導者協助進行左右晃動。左右晃動時要維持一定節律,使重力感覺可以喚起腦干蘇醒。開始搖晃的速度應較慢,如果患兒能夠適應,速度可以逐漸加快,加快速度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表現和姿勢反應,以患兒樂于接受為宜,可以讓患兒睜眼或閉眼做晃動,并觀察他的不同反應,睜眼時可與患兒對視或讓他看一個目標。可在搖晃中做明顯的停頓,先傾向左側,再傾向右側,觀察兒童兩側的情況。(二)方法2.匍匐搖晃讓患兒匍匐在平衡臺上,自己進行左右搖晃,還可以在平衡木上放置物品,吸引患兒自己爬過來取。3.跪坐或靜坐搖晃讓患兒坐或跪在平衡臺上,由指導者左右搖晃平衡木,坐或跪在平衡臺上時,由于重心較高,平衡感較難掌握,搖晃前必須提醒患兒坐好,讓他自己嘗試運用可以移動的雙手來保持身體的平衡,可以讓患兒先睜搖晃10min,在閉眼搖晃10min,感受有無視覺補償時不同的平衡感覺。2.匍匐搖晃讓患兒匍匐在平衡臺上,自己進行左右搖晃,還可4.平衡臺互相扶持指導者和患兒共同站到平衡臺上,兩人面對面,手拉手,互相保持平衡。在平衡臺上采取站姿勢時,由于重心較高,重力感通常較不穩定,有的患兒站在上面全身肌肉緊張,無法保持平衡,可由指導者站在平衡臺上,從患兒身后扶著他,讓患兒身體微微依靠著治療者。5.被動的平衡臺站立搖動讓患兒站在平衡臺上面,雙足分開,指導者在臺下緩慢搖動平衡臺,使平衡臺左右晃動,指導者應注意觀察患兒頭、軀干、手、足為保持平衡所做的姿勢,患兒為保持平衡所做的姿勢調整,對前庭感覺、本體感覺合視覺統合的調整有具體的幫助。4.平衡臺互相扶持指導者和患兒共同站到平衡臺上,兩人面對6.主動的平衡臺站立晃動讓患兒站在平衡臺上,雙足分開,重心交替從一足轉移到另一足,自己控制平衡臺進行晃動。延伸的活動:(1)當患兒站在平衡木上晃動時,可以把他雙臂伸展,以保持身體平衡,也可以讓他雙手叉腰或雙手平舉,嘗試不同的感覺。還可以讓患兒閉眼做上述動作,讓他體會離開視覺補償后身體的本體感覺和平衡感覺。(2)可讓患兒站立在平衡臺上緩慢移動身體,不同的平衡反射對前庭體系的平衡幫助很大。(3)讓患兒站立在平衡臺上一邊晃動,一邊進行拋球、接球,一邊晃動,一邊拍球,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運動企化能力。6.主動的平衡臺站立晃動讓患兒站在平衡臺上,雙足分開,重7.平衡臺蹲起運動讓患兒站立在平衡木上,進行自由的搖晃時,由指導者發出口令并示范,讓患兒隨著做下蹲和起立的動作,以及伸手、屈臂等動作。8.平衡臺上的移動讓患兒站立在平衡臺上,先進行自主搖晃,然后指揮他移動身體,如往前進一步,往后退一步,向右轉,向后轉等。7.平衡臺蹲起運動讓患兒站立在平衡木上,進行自由的搖晃時三、大籠球、小籠球大籠球時直徑60~100cm的彈性充氣圓球,在感覺統合訓練中有著廣泛而特殊的作用。(一)功能增進身體和地心引力的協調,豐富患兒的前庭感覺,促進前庭體系的發展,強化身體肌肉的伸展能力,促進本體感覺和平衡反應的發展,對觸覺反應過分敏感或遲鈍的患兒也有很大的改善,它也是測試患兒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每周2~3次,每次20~30min。三、大籠球、小籠球大籠球時直徑60~100cm的彈性充氣圓球(二)方法1.俯臥大籠球讓患兒俯臥在大籠球上,指導者抓住他的雙足,將兩腿平舉,并做輕微的前后推拉和左右轉動,前后左右快慢的變化,可以豐富患兒的前庭感覺,讓他有更好的重力感調整。指導者也可以雙手按住患兒的腰部,讓大籠球做前后左右運動轉動,這時應注意患兒的頭部位置,如果患兒的頭部不能很好地擺在正中間,容易左傾或右傾,便會導致身體往同一方向滑,從大籠球上落下來,表明患兒的前庭平衡發展不足。因此,大籠球可以測試患兒的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2.俯臥小籠球可以用較小的彈力球至于患兒的腹部,讓他趴在上面,雙手、雙足接觸地面,自己操作進行前后、左右的移動或轉動,帶動彈力球在腹部下面滾動,以強化患兒身體各部分對重力的協調感。(二)方法3.仰臥大籠球讓患兒仰臥在大籠球上,以腰部為支點,由指導者抓住患兒的雙足、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的推動和滾動。注意提醒患兒留意體會全身、關節和肌肉的感覺,協助他控制自己身體的平衡,這對患兒運動企劃能力的養成很有幫助。4.依靠小籠球將小型彈力球放在墻角,讓患兒頸、背部或腰部靠在上面,扭動身體使球在身體和墻壁之間滾動,或晃動身體使之受到擠壓,也可將小型彈力球置于患兒的背后或腰下,讓患兒自己去滾動。3.仰臥大籠球讓患兒仰臥在大籠球上,以腰部為支點,由指導5.坐上大籠球將患兒趺坐在大籠球上,進行前后左右推動,讓大籠球在患兒屁股下面做前后左右的轉動,也可扶著患兒身體,利用大籠球的彈性進行有節奏的上下振動。對大一些的患兒指導者可以放手,只要協助保持大籠球的穩定,知道他自己扶著墻壁、桌沿或其他扶手保持平衡,移動繩梯使大籠球進行前后左右的轉動或利用自己身體的重量用屁股在大籠球上做上下振動。5.坐上大籠球將患兒趺坐在大籠球上,進行前后左右推動,讓活動延伸:(1)讓患兒坐在大籠球上,由指導者協助保持球的穩定,指導患兒雙手平舉或叉腰保持平衡。(2)讓患兒坐在大籠球上,一名指導者協助扶持住大籠球,另一名指導者遞球或小圈圈給他,讓他伸手接球并將球投到指定的小籃子里,也可以由另一名指導者與他進行拋接球的練習,訓練患兒的平衡能力和運動企劃能力。(3)大籠球上的游戲可持續搖晃60~200下,對不適應的患兒,可先做20下,逐步增加到60下,才能發揮調整重力感的功能,以后慢慢增加,可以強化患兒對自己身體操作的信心和勇氣。活動延伸:6.坐小籠球將小彈力球放在患兒屁股下,鼓勵患兒屁股使勁往下壓,設法坐扁屁股下的彈力球,還可讓患兒坐在球上做各種游戲。如根患兒面對面地坐在球上玩指眼、耳、口、鼻的游戲或拍手游戲及拋球、接物品、套圈圈等游戲。6.坐小籠球將小彈力球放在患兒屁股下,鼓勵患兒屁股使勁往第四節不同類型腦癱患兒的感覺統合治療
一、痙攣型偏癱二、輕-中度痙攣型四肢癱三、痙攣型雙癱四、共濟失調型腦癱五、不隨意運動型腦癱第四節不同類型腦癱患兒的感覺統合治療
一、痙攣型偏癱一、痙攣型偏癱痙攣型偏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一側運動障礙、非對稱姿態和動作、雙側協調困難以及受累肢體肌肉降低,遠端弱。感覺統合障礙主要表現為可能導致行為缺陷的雙側觸覺及本體感覺缺陷、感覺休眠、視知覺困難及視覺空間關系障礙。一、痙攣型偏癱痙攣型偏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一側運動障礙、感覺統合治療方法主要有:1.矯正觸覺分辨障礙;2.提高前庭覺、本體感覺接收及調節能力;3.預期環境變化需要做出的反應;4.按順序開始動作;5.改善動作計劃能力;6.理解運動速度及動作時間。感覺統合治療方法主要有:1.矯正觸覺分辨障礙;2.提高前庭覺二、輕-中度痙攣型四肢癱輕-中度痙攣性四肢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四肢肌張力升高,上肢重于下肢;一側損害重于另一側。感覺統合障礙主要表現為前庭覺及本體感覺信息輸入障礙;感覺休眠;有時出現感覺調節困難;觸覺過敏;觸覺辨別問題及運動缺陷。感覺統合治療主要包括改善感覺信息輸入,尤其是前提感覺及本體感覺信息輸入,例如劇烈搖擺、抗重力活動、關節加壓等。二、輕-中度痙攣型四肢癱輕-中度痙攣性四肢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三、痙攣型雙癱痙攣型雙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雙側運動障礙,下肢較上肢重;軀干肌張力降低。感覺統合障礙主要表現為前庭功能障礙;害怕運動、重力不安全感;對線性前庭運動反應下降;觸覺障礙;對觸覺輸入的反應升高或下降;觸覺辨別障礙,如兩點辨別覺障礙。感覺統合治療主要有提高對觸覺、前庭覺及本體感覺輸入的處理及調節能力;改善對運動及位置變化的耐受能力;提高觸摸時對觸覺輸入的耐受能力。三、痙攣型雙癱痙攣型雙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雙側運動障礙,四、共濟失調型腦癱共濟失調型腦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軀干穩定性下降;肌張力下降;行走時呈現寬基步態;平衡能力差;關節周圍肌肉共同收縮能力差。感覺統合障礙主要表現為感覺處理缺陷;對主動活動的本體及前庭反饋能力差;對前庭感覺輸入的感覺調節困難。感覺統合治療主要包括提高感覺輸入處理,尤其是前庭覺及本體感覺輸入能力;促進注意。主動參與目的性任務的能力及最佳功能表現;改善大的時間與空間內的運動計劃能力及行為組織能力。四、共濟失調型腦癱共濟失調型腦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軀干穩五、不隨意運動型腦癱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軀干及四肢均缺乏穩定性;通過不典型協同運動進行控制;肌張力及姿勢控制能力下降。感覺統合障礙主要表現為對前庭覺及本體感覺輸入反應能力下降;觸覺處理缺陷;感覺調節缺陷。感覺統合治療主要為改善前庭覺及本體感覺輸入;改善感覺輸入調節,尤其是觸覺輸入調節。五、不隨意運動型腦癱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軀重點掌握重點掌握O(∩_∩)O謝謝!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教學講義課件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2022/11/16114
循環系統疾病佳大課程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第六章2022/11/122循環系統疾病佳大課程原發性高血壓第下列哪項是高血壓最常見癥狀?A頭痛B頭暈C胸痛D視力模糊E以上都不是2022/11/16115下列哪項是高血壓最常見癥狀?A頭痛2022/11/123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教學講義課件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教學講義課件高血壓講課幻燈大綱教學講義課件我國不同時期血壓標準70-80年代80-90年代21世紀高血壓標準140/90mmHg,40歲起年齡增加10歲收縮壓增加10mmHg.如50歲>160;60歲>170。正常≤140/90mmHg高血壓≥160/95mmHg臨界141-159/91-94mmHg正常血壓<120/80mmHg正常高值(高血壓前期120-139mmHg或80-89mmHg高血壓≥140/90mmHg2022/11/16119我國不同時期血壓標準70-80年代80-90年代21世紀高血目前我國采用的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類別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正常血壓<120<80正常高值120~13980~89高血壓≥140≥901級高血壓(輕度)140~15990~992級高血壓(中度)160~179100~1093級高血壓(重度)≥180≥110單純收縮期高血壓≥140<90若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屬不同的級別時,則以較高的分級為準。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也可按照收縮期水平分為1、2、3級以上標準適用于男、女性任何年齡的成人2022/11/16120目前我國采用的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類別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121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流行病學之一般規律
1.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后高于男性。
3.高緯度(寒冷)、高海拔地區患病率明顯高于低緯度(溫暖)、低海拔地區;黑龍江高于廣東。
4.同一人群中,季節變化血壓也發生變化,冬季高于夏季2022/11/16122流行病學之一般規律1.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2022/11/流行病學之一般規律
5.飲食:高鹽、高飽和脂肪、大量飲酒者易患高血壓.6.經濟文化越發達地區,血壓水平越高;城市高于農村。7.與肥胖、精神壓力正相關,與體力活動負相關.8.有顯著遺傳傾向、直系、種族、民族2022/11/16123流行病學之一般規律5.飲食:高鹽、高飽和脂肪、大量飲酒者易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患病情況
1991年2002年患病率高11.26%18.8%知曉率低26.3%30.2%治療率低12.2%24.7%控制率低2.8%6.1%目前全國有高血壓患者1.6億人患病率較1991年上升31%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患病情況1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125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對腦卒中的影響國際、國內流行病學研究均表明血壓與腦卒中(無論腦出血與腦梗死)呈正相關。2022/11/16126對腦卒中的影響國際、國內流行病學研究均表明血壓與腦卒中(無論對冠心病的影響高血壓與冠心病事件呈正相關。血壓對冠心病事件強度約為腦卒中的2/3。2022/11/16127對冠心病的影響高血壓與冠心病事件呈正相關。血壓對冠心病事件強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與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128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病因為多因素,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一遺傳因素:父母患高血壓其子女患高血壓的幾率為50%,
可能存在主要基因顯性遺傳和多基因關聯遺傳二飲食:攝鹽過多所致高血壓主要見于鹽敏感的人群;鉀攝入與血壓呈負相關;多數認為低鈣與高血壓發生有關;高蛋白、高飽和脂肪酸及酒精攝入。病因為多因素,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病因三精神,神經與體液因素腦力勞動者發病率高于體力勞動者;精神緊張的職業發病率高;噪聲。長期居住和/或工作在強噪聲環境中者發病率高2022/11/16130病因三精神,神經與體液因素2022/11/1218病因四
體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
:體重指數≥24為超重,≥28為肥胖,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壓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的3~4倍。有關腹型肥胖的標準:中國人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2022/11/16131病因四體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體重指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與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132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發病機制血壓的調節主要取決于心排血量及體循環周圍血管阻力至今高血壓的發生機制還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認識,目前較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2022/11/16133發病機制血壓的調節主要取決于心排血量及體循環周圍血發病機制一交感神經活性亢進各種病因皮層下神經中樞功能變化神經遞質濃度與活性異常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血漿兒茶酚胺濃度升高小動脈阻力增加高血壓2022/11/16134發病機制一交感神經活性亢進各種病因皮層下神經中神經遞質濃度發病機制二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胰島素resisitance,IR)
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交感活性亢進腎臟鈉水潴留高血壓2022/11/16135發病機制二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胰島素resisitance,發病機制三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S)系統血管緊張素原血管緊張素Ⅰ腎素血管緊張素Ⅱ腎素AT1小動脈收縮醛固酮分泌激活交感神經心、血管重構高血壓2022/11/16136發病機制三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S)系統血管緊張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與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137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病理(血管改變)早期:無明顯病理改變。長期:全身小動脈中層平滑肌C增殖和纖維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狹窄→心、腦、腎缺血→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2022/11/16138病理(血管改變)早期:無明顯病理改變。2022/11/122增厚的內膜管腔脂質沉積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增厚的內膜管腔脂質沉積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理(靶器官損害)一、心臟左心室肥厚和擴大。(也稱之為高血壓心臟病)→終至心衰及冠心病。二、腦腦血管發生缺血與變性,易形成微動脈瘤→腦出血--高血壓引起腦動脈粥樣硬化→腦血栓形成。高血壓腦小動脈閉塞性病變→腔隙性腦梗塞。2022/11/16140病理(靶器官損害)一、心臟左心室肥厚和擴大。(也稱之為高血病理(靶器官損害)三、腎臟腎小球內囊壓力升高,腎小球纖維化、萎縮。腎動脈硬化→缺血和腎單位減少→終至腎衰。四、視網膜早期小動脈痙攣,繼之硬化→視網膜滲出和出血。2022/11/16141病理(靶器官損害)三、腎臟腎小球內囊壓力升高,腎小球纖維化高血壓的靶器官損害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猝死高血壓腦心腎臟終末期腎病中風,癡呆周圍動脈疾病從115/75毫米汞開始,血壓每增加20/10mm汞,CVD危險性增加一倍2022/11/16142高血壓的靶器官損害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終末期腎病中風動脈瘤CharoctBouchard動脈瘤動脈瘤CharoctBouchard動脈瘤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流行病學血壓與心腦血管病危險病因與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診斷高血壓的危險分層治療2022/11/16144目錄高血壓定義演變及血壓水平的分類、定義病理2022/11/并發癥(一)高血壓危象:出現頭痛、煩躁、眩暈、惡心、嘔吐、心悸、氣急、視力模糊等。(二)高血壓腦病:表現為嚴重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精神錯亂、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三)腦血管病腦出血、腦血栓、腔梗、TIA發作。(四)心衰(五)慢性腎功能衰竭(六)主動脈夾層:血液滲入主動脈中層形成的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票知識入門培訓
- 項羽之死說課課件
- 項目介紹框架課件模板
- 音樂鑒賞說課課件
- 音樂課件介紹
- 汽車配套產業基地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參考范文)
- 2025年貓爬架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組織毒活苗合作協議書
- 物業樓宇入伙流程
- 2025年多路信號老化檢測系統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鉗工(技師)職業技能鑒定試題庫
- 3D打印介紹課件
- 團建桌游游戲活動方案
- 教育培訓宣傳課件
- 大學招生宣傳工作規范制度?
- 輿情監控處置管理制度
- 低空經濟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與戰略路徑
- 藥品生產偏差管理制度
- 貴州省2025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答案)
- 水廠易制毒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國西餐廳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預測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