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_第1頁
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_第2頁
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_第3頁
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_第4頁
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伐樹安全技術交底記錄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安全技術交底記錄編號:工程名稱商都至興和二級公路分部工程路基工程分項工程砍樹、挖根交底日期交底內容:伐樹安全技術交底一、伐樹技術措施

1、伐樹前,將周圍有礙砍伐作業的草叢和藤條清除。上樹前應檢查是否有螞蜂窩,如有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2、上樹作業時,手腳應放在適當的位置,防止被斧、鋸劃傷。

3、防止樹木(樹枝)倒落在導線上,應設法用繩索將其拉向與導線相反的方向,繩索應有足夠的長度,以免拉繩的人員被倒落的樹木砸傷。

(1).在樹木的倒落方向綁好2條控制繩索,繩索有足夠的長度,以免拉繩人員被倒落的樹木砸傷。

(2).在樹木的倒落方向側鋸樹,深度達樹木直徑的1/3時止。然后在另一側鋸樹,鋸口要比對側鋸口高20mm左右。

(3).緊繩索,繼續鋸樹,當深度接近樹木直徑的2/3時,鋸樹人躲開,用力拉緊繩索,使樹木按要求的方向倒落。

(4).不得多人在同一處對向砍伐或在安全距離不足的相鄰處砍伐。樹木傾倒的安全距離為其高度的倍。

(5).砍樹時,鋸口在樹木離地面100-200mm處。

5、砍剪的樹木下面和倒樹的范圍內應有專人看守,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傷行人。在人口密集區砍伐樹木時,應設安全遮攔。

二、砍伐樹木注意事項

1、高處墜落:

(1).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上樹砍伐樹木要使用安全帶,安全帶要系在砍伐口的下方,防止被割,鋸或砍斷;

(2).上樹工作人員站穩把牢,不可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樹枝,不應攀登較細且高的樹木;

(3).使用梯子時要有一定的坡度,并要有專人扶持或綁牢;

2、觸電傷人:

(1).在線路帶電情況下,砍伐靠近線路的樹木時,工作負責人必須在工作開始前,向全體人員說明:電力線路有電,人員、樹木、繩索應與帶電導線保持相應足夠的安全距離:

10kV安全距離為、35kV安全距離為、110kV安全距離為、220kV安全距離為;

(2).樹枝接觸或接近高壓帶電導線時,應將高壓線路停電或用絕緣工具使樹枝遠離帶電導線至安全距離。此前嚴禁人體接觸樹木;

(3)大風天氣,禁止砍伐高出或接近導線的樹木;

3、高空落物傷人:

(1)砍伐的樹木下面和倒樹范圍內應有專人監護,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傷行人;

(2)上樹砍鋸樹枝人員應防止掉東西,所砍鋸樹枝要斷時通知地面人員注意,同時利用繩索控制樹枝倒落方向;

(3)在路邊和行人較多的地方砍樹時,應設遮攔;

4、意外傷害:

(1)砍鋸樹木時,應防止馬蜂等昆蟲或動物傷人;

(2)在沿公路砍伐時,注意來往車輛。

伐樹前對伐具進行檢查確保完好。

防止樹木(樹枝)倒落在導線上,有專人上樹將繩索綁在固牢的枝干上,設法用2條繩索將其拉向相反的方向,繩索有足夠的長度,以免拉繩的人員被倒落的樹木砸傷。鋸樹工作中,在木倒落的方向側鋸樹深度達到樹徑的1/3時在另一側鋸樹,鋸口要比對側鋸口高出20mm,緊繩索,繼續鋸樹,當深度接近樹徑2/3時鋸樹人躲開,用力拉緊繩索,使樹木按要求的方向倒落。

不得多人在同一處對向砍伐或在安全距離不足的相鄰處砍伐,樹木傾倒的安全距離為其高度的倍。鋸口在樹木離地面10-20CM處,清挖樹根,運到指定的場地。株樹砍伐完成要及時的清除場地保證交通暢通。

大風、大霧及下雨天氣不得進行砍伐工作。

三、針對性交底:作業人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