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小兒推拿手法和常用穴位3.2手法醫者用于治療疾病的各種有規律的、特定的技巧動作稱為推拿手法。小兒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柔和、均勻、持久、有力、輕而不浮,快而不亂,平穩扎實,作用深透。對于推拿手法,只有在取穴準確,操作認真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治病的效果。常用手法有:推、拿、揉、運、搗、掐、分、合八法。3.2.1醫生左手托患兒左手(以患兒左手為例,以下同此),醫生右手以拇指側或食、中兩指靠攏推摩選定之部位,則稱為推。推法中分補法(由指尖向指根推)、瀉法(清法)(由指根向指尖推)及平補平瀉(來回推,又稱清補法)三種,由于推的方向不同,所以治療作用也各不同。推法的操作,不要單用拇指第一節的關節活動,應使整個拇指伸直,以胳膊和肘部移動、向里向外反復操作。注意肩及胳膊等部都要放松,勿須用力,使指端微用力,這樣操作可以堅持較長時間。如推天河水,清肺,平肝等注:1.上面所說的清補推拿法是北派的三字經派手法,而南派手法是旋推為補,由指尖向指根推為瀉(跟北派相反)。這個一定要強調一下,如果你對此有迷惑,請看“4.1五經穴(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的推拿手法探討”這一節。2.另外在北派中,張漢臣的推拿法的清法跟三字經派說的清法又有一點小的差別。張漢臣的推拿法中補法和瀉法跟三字經派一樣,主要是清法的說法跟三字經派的說法有一點區別。張漢臣所說的清法就是三字經派說的清補法:平補平瀉(來回推),看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下。3.2.2以拇、食兩指適當拿住選定部位(穴位所在處),兩指反復地增減用力,則稱為拿。如拿列缺等3.2.3以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某一穴位左右旋轉,稱為揉法。揉的方向:“順時針”方向為補,“逆時針”方向為瀉,左右順、逆旋轉揉之為平補平瀉。如揉膊陽池,一窩風等注:平時我揉穴位的時候(比如揉膊陽池),并沒有很嚴格的區別應該順揉多少次,然后再逆揉多少次。我想揉是最主要的,順逆是比較次要的。(因很多網友問揉穴位的時候應該順揉多少次或逆揉多少次,特此說明)3.2.4醫生右手拇指側或食、中兩指并攏,由某穴起作弧形或環形推運至另一穴,如此反復操作,則稱為運。順運(“順時針”)為補,逆運(“逆時針”)為瀉。如運八卦等3.2.5食、中指屈曲,用屈指關節背面搗(打)在穴位上,就叫搗法。用于點型穴位。如搗小天心等3.2.6以醫生指甲掐壓住某一穴位,稱為掐。如掐二扇門等3.2.7醫生兩拇指由選定的部位向兩側分推,如此反復操作,稱為分。如分陰陽穴3.2.8醫生兩拇指由選定的部位由兩側向里合攏,如此反復操作,稱為合。如合陰陽穴注:合法的手法跟分法的方向相反。3.3常用穴位按語:對穴位的藥性說明,主要是出自【趙鑒秋.三字經小兒推拿寶典】和【夏禹鑄.幼科鐵境】這兩本書,這兩本書沒有標明藥性的則用“未知”表示;對穴位的按語,主要是綜合張漢臣和李德修的說法,如果沒有指明出處的,則是張漢臣的說法,如果兩個都有的,則分別注明了出處。另外對每個穴位的禁忌和關鍵點,都用紅色重點標識了,請仔細閱讀。現在很多人寫書,只鼓吹該穴位有多好,對該穴位的禁忌一點都不提,唉,害人不淺呀。3.3.1部位:兩眉中間(解剖部位在兩眉之間正中處)。功用:發汗解表,醒腦,鎮驚,安神。藥性:未知主治:外感發熱,頭痛,小兒驚癥。手法:推法。操作:20-50次。按:本穴為發汗解表要穴。如感冒高燒無汗,或身上有汗而頭部無汗的,以拇指端按本穴3-5次,可見汗出。但如患兒身體素弱多汗或患有佝僂病的,用本穴時應注意。表1:天門穴-組合用法序號組合推拿法用法1揉小天心5分鐘,推天門100次,分推坎宮50次治小兒驚癥2揉一窩風300次,推天門50次,分推坎宮50次治6個月前小兒風寒感冒3.3.2部位:在兩眉上直對瞳子,自內眉梢至外眉梢成一條直線。功用:發汗解表,醒腦,鎮驚,安神。藥性:未知主治:外感發熱,頭痛,小兒驚癥。手法:推法。操作:20-50次。表2:坎宮穴-組合用法序號組合推拿法用法1揉小天心5分鐘,推天門100次,分推坎宮50次治小兒驚癥2揉一窩風300次,推天門50次,分推坎宮50次治6個月前小兒風寒感3.3.3部位:在眉后凹陷處,太陽穴為經外奇穴,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的說法。功用:開竅,醒神。藥性:未知主治:頭暈,頭痛。手法:揉法。操作:20-50次。3.3.4部位:在鼻翼兩側。功用:通鼻息,發汗。藥性:未知主治:鼻塞不通,傷風感冒。手法:以食、中兩指分開,上下揉之。操作:1分半~2分鐘。按:本穴治傷風感冒鼻塞或慢性鼻炎,呼吸不暢,若再加推清板門穴(來回推),療效更顯著。操作和取穴注意點:醫者食、中兩指端夾住鼻翼根部后固定按住,兩指端內側可觸到骨骼的邊緣處為準;向上、向下揉動,反復操作。3.3.5部位:2)拇指末節羅紋面(南派推拿法)。注:五經穴的推拿法請看“4.1五經穴(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的推拿手法探討”這一節,把南北推拿法列在這兒主要是讓大家知道五經穴有兩種不同的推拿法。功用:補虛扶弱,補血生肌,除痹痛,進飲食,化痰涎。藥性:補脾土為六君子湯。大指脾面旋推,味似人參白術,瀉之則為灶土石膏。主治:消化不良,泄瀉,疳積,痢疾,驚厥,單腹脹,黃疸,便血及一切疹、痘隱出不透,或隨出隨沒。注:五經穴的推拿法請看“4.1五經穴(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的推拿手法探討”這一節,把南北推拿法列在這兒主要是讓大家知道五經穴有兩種不同的推拿法。操作:3-10分鐘。按:本穴對體虛肌瘦及食欲不振和脾虛作瀉的為效穴。如推補本穴5分鐘,推上三關穴3-5分鐘,揉小天心穴5分鐘,有助氣、活血、通經絡的功效,可促使疹、痘迅速透出;但在操作中手法宜快,用力微重,以具補中有瀉之意。又如推補本穴5分鐘,推上三關穴5分鐘,再加掐列缺穴5次,有助氣、活血、通經暢絡脈的功效,可引熱下達,對手熱腳涼或下肢癱瘓,多見下肢體溫恢復正常,以及改善肌肉萎縮癥狀。再如推補本穴5分鐘,揉乙窩風穴5分鐘(操作手法微用力),兩穴配用,有健脾溫中、和胃、增進飲食的作用,可除濕痰,對久吐吐物伴有粘液的,用之有效。【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脾虛作瀉,先清補大腸以止瀉。然后清補脾以加強消化健運,大便燥結,伸大拇指向外推之,以瀉其火,再瀉大腸法,燥結可愈;后用補腎法以善其后。【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脫肛者,先補脾土以生肺金,然后揉二馬以治腎寒,再補腎水以生肝木,使木安而不克土,最后清補大腸,以加強大腸之功效,必愈。【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喘嗽虛證,為肺、脾、腎皆虛,先揉二馬以補腎中水火,次清肺以清熱平氣逆,最后補脾土以生肺金。【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心脾火盛,口舌生瘡,上眼皮腫,皆屬脾火,也有因虛寒而腫的,李醫師遵徐派法,一律用清補脾法通治。【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脾主四肢,又主肌肉,如癱瘓無力及軟骨癥等,皆可用補脾法為治。【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6部位:食指末端羅紋面。功用:開郁,除煩躁。藥性:平肝為逍遙散主治:目赤昏閉,煩躁不寧等。手法:1)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推法,向指根方向直推(向心方向推),稱補肝經;向指尖方向直推(離心方向直推),稱清肝經。此種推法北方地區多采用(北派推拿法)。注:五經穴的推拿法請看“4.1五經穴(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的推拿手法探討”這一節,把南北推拿法列在這兒主要是讓大家知道五經穴有兩種不同的推拿法。操作:1~5分鐘。按:推本穴時宜用瀉法,不可用補法。如肝虛應補時,則以補腎水穴代之,腎為肝之母、補腎即補肝;如肝實或不采用本穴,可瀉心火,或以清天河水穴代之,肝為心之母,實則瀉其子。【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肝為將軍之官,宜平而不宜補,腎水能生肝木,補腎水即可以養肝。如山根見青色,為肝有風熱,先辨其虛實,實者用平肝法,虛者用補腎法。又平肝清肺,推天河水,三穴配合以清之。即使是麻疹發熱,也可應用。因為三穴配合也有表散的力量,可以助疹外透,并能制止發熱上沖,且可防止并發肺炎,如已發肺炎,這三個穴位也仍然是對癥的。又肝氣郁結,神志抑郁,也可以專用平肝法,功效同于方劑的“逍遙散”。遇肝虛欲脫,方可酌情用直接的補法。【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肝的功能主升,補法亦為升,因此非肝極度虛不能妄用補法。【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7部位:中指末端羅紋面。功用:清心火,制驚搐。藥性:清補心為天王補心丹。主治:目赤,驚搐,口舌生瘡,兩腮顴部色赤,小便赤澀等。手法:1)以拇指在穴位上作直推法,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心經;向根尖方向直推為清心經。此種方法北方地區多采用(北派推拿法)。注:五經穴的推拿法請看“4.1五經穴(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的推拿手法探討”這一節,把南北推拿法列在這兒主要是讓大家知道五經穴有兩種不同的推拿法。操作:1-5分鐘。按:本穴宜用瀉法,不宜用補法。如患兒高燒時并見兩顴腮部色赤尤甚,為火來爍金,定有劇咳發作,應采用瀉法,推1-2次后,多見兩顴腮色赤消退,對劇咳也可緩解;但對患有肺結核癥的兩顴腮色赤,用之無效。又如患兒身體虛弱,心氣虛的,或不采用本穴,可以清天河水穴代之;但急癥可取本穴推1-2次。【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心血虧,可用清補心法來回推,如非虛不可妄補。如有心火,也不得用清法,而以推天河水代替之。【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8部位:無名指末端羅紋面。功用:利咽止咳,順氣化痰,通便結等。藥性:清肺金為養肺救燥湯。無名指瀉肺,功并桑皮桔梗,旋推止嗽,效爭五味冬花。主治:肺風痰喘,咳嗽,大便秘結等。手法:1)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推法,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肺經;向指尖方向直推為瀉(清)肺經。北方地區多采用此種推法(北派推拿法)。注:五經穴的推拿法請看“4.1五經穴(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的推拿手法探討”這一節,把南北推拿法列在這兒主要是讓大家知道五經穴有兩種不同的推拿法。多采用清法。自汗、盜汗及脫肛可用補法;對肺風喘急等癥,禁用補法。操作:5-10分鐘。按:本穴多采用清法為平補平瀉。肺主氣,補之則氣滿,如見肺氣偏虛者,可多推補脾土一穴,而益肺金。若見肺炎患者喘急呼吸不暢,蹩氣極劇時,速推本穴5分鐘,配逆運內八卦穴2分鐘(操作時,速度要快和微用力),兩穴配用有寬胸利膈、順氣化痰的功效。又如小兒久患流濁涕不愈,推清本穴7-10分鐘,有清肺液、止流濁涕之能,推拿幾次后,多獲滿意。如見鼻塞和鼻腔色赤及鼻腔干燥等,推清本穴5分鐘,配推清板門穴5分鐘,揉黃蜂入洞穴2分鐘,三穴配用可清肺、胃之熱,通鼻息有效。對便秘、便結以及痢疾里急后重等癥,推清本穴5分鐘,退下六腑穴5分鐘,揉膊陽池穴1分鐘,三穴配用可行氣通滯,潤燥通便,推拿1-2次后,多見大便通暢;對痢疾里急后重癥狀多見緩解。小兒下牙齦腫痛,多屬大腸有熱,推清本穴5分鐘,推下六腑穴5分鐘,二穴配用有清熱、涼血、消腫作用,推拿幾次后,多見牙齦腫消痛止。如小兒患有慢性腹瀉,推清本穴時間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當,多見腹瀉加劇;如患急癥需用本穴時,可推清本穴1-2次,待癥見緩解后,應停用較好。【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清肺法常與平肝、推天河水配合使用,以退熱,治肺炎,肺熱,透發麻疹,都用這三個穴位。【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肺非極虛不宜妄補,補則呼吸滿悶,如欲補肺,可用補脾法,培土生金以代之。【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9部位:小指掌面,稍偏尺側,自指尖至指根。功用:補腎益腦,益氣助神,納氣定喘,溫下元,止虛火等。藥性:補腎水為六味地黃丸。小指補腎,焉差杜仲地黃。主治:先天不足,遺尿,尿頻,五更瀉,咳嗽,喘患,驚風,癲癇,牙痛,小兒癱瘓后遺癥等。注:五經穴的推拿法請看“4.1五經穴(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的推拿手法探討”這一節,把南北推拿法列在這兒主要是讓大家知道五經穴有兩種不同的推拿法。本穴主要用補法。操作:5-20分鐘。按:推補本穴,操作時間要長,有補腎之功、對于小兒由于先天不足所發生的病癥,一般有效。如推補本穴5分鐘,配推清板門穴5分鐘,有滋陰清熱作用,治小兒感冒發燒以及手足心熱等癥;推補本穴15分鐘,配揉二人上馬穴5分鐘,兩穴配用有滋陰潛陽功能,對高燒持續不退的,用之有效。推補本穴5分鐘,再配掐列缺穴5-10次,有滋陰降逆作用,治頭眩暈及疼痛等。推補本穴7分鐘,配推清天河水穴1-2分鐘,可有補腎陰、瀉心火、除煩躁、制驚等作用。對舌面有瘡,舌尖色赤,痰粘不易咳出,夜間煩躁不寧,以及口干、口渴等,用之有效。【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腎水不足,則虛火上炎,非一般清熱法所能降,必須用補腎法以滋腎水,則虛火自退。肝不宜補,肝虛者,用補腎法生腎水以養肝,即所謂的補肝。【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10部位:在小指末端處。功用:收斂元氣,固表止汗。藥性:未知主治:自汗,盜汗,解顱,水疝。手法:揉法。操作:2-10分鐘。按:本穴用于自汗,盜汗或汗出不止的,療效較顯。3.3.11部位:在小指第3節橫紋處。功用:散瘀,善能引內熱外散。藥性:未知主治:目赤,鵝口瘡,熱毒內陷,內熱外寒,高燒時手腳涼,呼氣冷等。手法:揉法。操作:2-5分鐘。第35頁,共129頁圖22:腎頂按:本穴治療眼結膜充血,眼前房出血,高燒時內熱外寒,手腳涼,呼氣冷等用之多顯效。3.3.12部位:自腕橫紋至拇指根部,外側緣赤白肉處。功用:清胃熱,止嘔降逆,除煩躁止血。藥性:清胃為定胃湯。主治: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熱不退,吐血及鼻血。手法:推法,自腕橫紋推至拇指根部稱為清胃。此穴只清不補。操作:5-10分鐘。按:清胃熱,降胃氣,一般嘔吐皆可用之。胃氣下降而不上逆,嘔吐可愈。麻疹兼嘔吐的,也可用清胃法。【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第36頁,共129頁圖23:腎紋圖24:胃穴3.3.13大腸部位:在食指外側緣。功用:調節大腸機能,固澀止瀉,消腸熱等。藥性:瀉大腸為承氣湯,清補大腸為五苓散。大腸側推虎口,何殊訶子炮姜,反之則為大黃枳實。主治:側推法。向指尖推為瀉,向指根推為補,來回推為清補。由指端直推至虎口處,可泄肝膽之熱。治療肛門紅腫的操作手法宜用力,療效更好。操作:3-10分鐘。按:當泄瀉嚴重時,應利小便為主;但如多推補本穴則止瀉過急,對患兒不利。治療急性痢疾時,待里急后重癥狀消失后,再推清本穴,可提高療效。【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補則氣上升,清則氣下降,清補則和血順氣。一般不專門用補法。泄瀉痢疾,用清補法,多推此一穴可愈。此穴的主要作用可以利小便,調大便,如用清法,又可治大便燥結。【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脾虛的小孩禁止用清大腸。3.3.14部位:在小指外側緣。功用:分別清濁,利尿等。藥性:清小腸為導赤散主治:水瀉無小便,尿閉及小便不利等。手法:側推法。以拇指掌側緣由指根向指尖推之。操作:5-15分鐘。第37頁,共129頁圖25:大腸附:利小便穴。自腕部到手掌尺側緣,推向手指尖稱為利小便穴,治腹瀉甚效。按:本穴治小兒水瀉或中毒性消化不良癥最有效,不但有通利小便之功,同時尚有分別清濁之能。又如心移熱于小腸時,多見小便短赤,除應用本穴5分鐘外,再加揉小天心穴3分鐘,揉二人上馬穴5分鐘,推清天河水穴1-2分鐘,有清心熱、利尿的作用。【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膀胱氣化不行,則小便不利,須用清法以化郁行氣。如因腎虛可加補腎及揉二馬,以補腎中水火。小腸能分水液別清濁,用清補法,可以利水道而通小便。【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15部位:在手掌內。功用:和中利膈,順氣行痰,消宿食,降胃逆等。藥性:運八卦為調中益氣湯主治:運法。醫生以左手拿小兒左手,使小兒掌心朝上;用右手拇指外側緣推運。運法中有順運、逆運之分:順運(順時針)即運轉方向由乾起,經坎、艮、震、巽、離、坤至兌為止;逆運(逆時針)即運轉方向由兌起,經坤、離、巽、震、艮、坎到乾為止。順運可使氣上逆,能促患兒嘔吐;逆運可使氣下降,以治嘔惡等癥。操作:2-4分鐘。按:本穴臨床多采用逆運法,以降胃氣而止嘔吐。此外,如嬰兒出生時吞咽穢液和羊水不易吐出時,可用順運法,可使穢液吐出。又如患兒多食易饑,脾虛作瀉,食后即便,中氣下陷,脫肛等,可用順運法,以斂中氣;如見患兒嘔惡時,應停用順運法。再如患兒痰多喉有痰鳴音的,逆運本穴3分鐘,再配點氣海穴10-15次,兩穴配用有寬胸利膈、降痰作用;如胸滿腹脹,食欲不振,逆運本穴2分鐘,推四橫紋穴4分鐘,揉合谷穴1分鐘,三穴配用有和中健胃,消食消脹作用;又如嬰兒嘔吐溢奶等,用以上配穴,再加捏擠委中一穴,其效更好;如嘔吐吐物伴有粘液的,除取以上4穴外,可再加推補脾土穴、揉乙窩風穴。【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五臟之氣不調而胸膈作悶痰火郁結,喘嗽交作,小兒百日咳等,都可用運八卦法,以內八卦寬胸里膈開疾降氣,且能助氣調氣,加強中氣的運化力量,并能消痞化積。【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分順八卦和逆八卦。缺省說八卦指的是順內八卦。順八卦催吐,升溫,寒癥用順八卦;逆八卦是降胃氣,止吐,是降溫,熱癥用逆八卦。3.3.16部位:在手背上。功用:行氣和血,通滯散結。藥性:未知主治:胸悶腹膨脹,便結,腸麻痹等。手法:運法。有順運、逆運之分,以順運為主(由乾起,經坎、艮、震、巽、離、坤至兌止為一運,可使氣下降;逆運由兌起,經坤、離、巽、震、艮、坎至乾止為一運,可使氣上升。操作:2-4分鐘。第40頁,共129頁按:順運本穴能促進腸蠕動,消除腹脹,對腸麻痹有效。除運本穴3分鐘外,再配推四橫紋穴4分鐘,行氣消滯作用更為顯著。3.3.17部位:由小指腎水穴起,推向拇指少商穴止。功用:潤燥通滯。藥性:未知主治:完谷不化,小便短澀,便秘等。手法:運法。操作:1~3分鐘。按:消化不良,便秘屬燥的,用運水入土法可以潤燥,又可至遺尿。【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18部位:由拇指少商穴處起,順向小指端止。功用:止瀉,消丹田作脹。藥性:未知主治:消化不良,小腹脹,睡眠眼不合;泄瀉,木盛克土而至消化不良。手法:運法。操作:1~3分鐘。按:本穴對肚臍下部丹田作脹以及睡則兩目不合閉的有效,對由于膀胱脈絕,睡則其目也不見閉合的無效。【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木盛克土而至消化不良,用此法使腎水不助肝木之勢。其理難通,李德修從未用過。【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19部位:在拇指下,手掌橈側紅白肉際。功用:本穴有清熱涼膈(清中焦之熱)作用。除能止血除煩躁外,又能升降。藥性:揉板門為陰陽霍亂湯。主治:清胃熱,除口臭,止吐瀉,退熱除煩躁,疹痘潮熱不退,鼻衄,鼻腔炎等。手法:推法(來回推)。如由拇指根推至掌根橫紋處,有止吐作用;由掌根橫紋處推至拇指指根橫紋處,有催吐、止瀉作用。臨床多用清補法(來回推)。操作:5~15分鐘。按:本穴清胃及膈熱有良效。對傷風感冒發燒和高燒持續不退,以及陰虛癆熱,疹痘后低燒不退等,有效,配穴可參見推補腎水穴。上牙齦屬胃,如見小兒患口瘡并見上牙齦紅腫,或單見上牙齦紅腫,推清本穴5分鐘,再配推退下六腑穴5分鐘,有清胃熱、消牙齦紅腫作用。【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陰陽霍亂,上吐下瀉,揉至三萬,病去如失。脾胃虛吐瀉皆可揉此穴,并可開胃進食。【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20部位:在掌根橫紋微上正中處。功用:通竅散瘀,又能暢通全身經絡,并有安神、定驚、通竅、清熱、明目等作用。藥性:未知主治:驚風,癲癇,視物不明,目赤腫痛、干澀,淚多或無淚,疹痘欲出不透,解顱等。手法:揉法。操作:3~10分鐘。按:本穴能安神定驚,對疹痘欲出不透以及惡瘡毒癤等均有顯效。揉本穴3分鐘,再配揉一窩風3~5分鐘,兩穴配伍有透表發汗之能;此外,對初生兒硬皮癥,二穴相配有通陽解肌潤膚作用,也有一定療效。本穴治療解顱為主穴之一,有特效;再加配揉膊陽池穴1分鐘,潛陽降壓;推補腎水7分鐘,揉腎頂穴3分鐘,補腎斂元陽;可控制顱骨開裂,并能使顱骨縫早日恢復愈合。如初發現顱骨縫開裂癥屬輕的,經推拿治療數次后,可獲滿意療效。本穴再配揉二人上馬穴,各揉3~5分鐘,推清天河水穴1分鐘,有清熱、消炎、利尿作用,治小兒尿頻、尿道炎、尿道疼痛等,經推拿1~3次后,可見好轉或痊愈。本穴各家操作手法不一,一般多用搗法。但根據臨床實踐來看,揉法的療效勝于搗法。【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用搗法,上下左右搗或直搗,隨癥采用。且睛向上下左右翻或門、兩邊斜,向相反方向搗小天心以糾正之,得糾正即止,不可過搗。風熱上珩頭目,高血壓,角弓反張,用下搗法。亦有前仆而不后仰之癥(舊俗名“磕頭風”),可用上搗法。急喘實熱。則用直搗法。【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21部位:在掌面第二至第五指第一節骨橫紋處功用:調中行氣,消積,消臟熱,消服務部膨脹,散瘀結等。藥性:未知主治:腹脹(氣、食、水鼓),鵝口瘡,口唇燥裂等。手法:推法。以拇指掌側緣蓋覆患兒四橫紋處來回推之。先由食指根部橫紋處開始,次中指及無名指、小指等,按序推之。操作時應在橫紋處用力。操作:每條橫紋推1~2分鐘。按:掐四橫紋是治療小兒疳積的要穴,常與補脾經、揉中脘、按揉足三里等配合使用,也可用毫針或三菱針點刺。治療消化不良、腹脹常與補脾經、揉板門、揉中脘、分腹陰陽等合用。治療胸悶痰喘,多與揉膻中、推肺經,運內八卦、分推肩胛骨等配合使用。3.3.22部位:在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橫紋處,即指與掌的交界處。功用:調中行氣,消積,消臟熱,消服務部膨脹,散瘀結等。藥性:小橫紋為順氣和中湯主治:腹脹(氣、食、水鼓),鵝口瘡,口唇燥裂等。手法:推法。以拇指掌側緣蓋覆患兒四橫紋處來回推之。先由食指根部橫紋處開始,次中指及無名指、小指等,按序推之。操作時應在橫紋處用力。操作:每條橫紋推1~2分鐘。按:如因脾虛腹脹的(特征是腹脹多在午后開始,至翌日凌晨逐漸緩解),應加推補脾土穴5分鐘,其癥可愈。【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來回推之,開臟腑寒火,治腹脹。揉之,能和氣血,功用同五經穴。【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23部位:在小指根紋下小橫紋處(解剖部位在第五掌骨小頭的掌面,神經分布為尺神經)。功用:宣肅肺氣,消肺炎;又能化痰涎,并有疏肝郁的作用。藥性:未知主治:咳嗽,頓咳,喘息,肺炎,痰壅喘咳,口腔炎,鵝口瘡。手法:揉法。操作:5~10分鐘。按:本穴為治療喘咳主穴。又如患兒因口瘡疼痛不能吮乳和吃東西時,先揉小天心穴5分鐘,次揉本穴5分鐘,可散結熱,止口瘡痛有效。如肝區痛,揉本穴后可見緩解。【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治喘嗽(氣管炎)【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24部位:在小天心穴的兩側,靠拇指側的為陽池穴,靠小指側的為陰池穴。此陽池穴注意與膊陽池相區別。此陽池穴一般不單獨提,本講座的陽池穴指的是膊陽池。分陰陽穴:功用:平衡陰陽,調和臟腑。藥性:分陰陽為水火兩治湯。主治:驚風,癲癇,昏迷,抽搐,泄瀉,痢疾,黃疸,咳嗽,痰喘,發燒等。手法:分法。操作:1~5分鐘。第47頁,共129頁按:臨床上要結合患兒病情的偏陽、偏陰,通過手法的運用,而使陰陽平衡。如患兒高燒不退、赤痢等,陰池穴處用重手法,陽池穴處用輕手法,或單取陰池一穴、不取陽池穴;如患兒體溫低于正常、白痢、大便色綠等,陽池穴處用重手法,陰池穴用輕手法,或單取陽池一穴,不取陰池穴。【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功能分寒熱,平氣血,寒熱錯綜,氣血不和,病變復雜,用此法以解寒熱糾結,使氣血舒和。【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合陰陽穴:功用:利痰散結。藥性:未知主治:痰涎壅盛。手法:合法。操作:1~2分鐘。按:治療痰結,本穴如與腎紋穴、清天河水等穴配用,其效更好。用法是:先揉腎紋穴3分鐘;次合本穴1分鐘,以散結熱;再推清天河水1分鐘以清熱;三穴配用有散、清熱、行痰、化痰等作用。【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能使陰陽相交,氣血諧和。徐氏說用本穴與他穴配合治痰延雍盛,其法先推腎穴取熱,次用和陰陽法,最后推天河水,其痰即散。(徐氏各穴皆三百數,應酌情增加)【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分陰陽與合陰陽的區別:分陰陽功能平衡陰陽、調和氣血、消食積。用于陰陽不調、氣血不和而致寒熱往來、煩躁不安、腹脹、泄瀉等癥,均以分陰陽為主,實熱證陰池重分,虛寒證陽池重分,以達陰陽平衡、氣血和調。合陰陽功專行痰散結,用于痰結喘嗽、胸悶等癥,以合陰陽為主,配揉腎紋、清天河水等清熱散結的穴位。3.3.25部位:在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穴相對處。功用:溫陽散寒,溫固下元。藥性:外勞宮為逐寒返魂湯。重揉手背,同乎白芍川芎。主治:完谷不化,腸鳴腹瀉,寒痢腹痛,大便色青或綠,便物粗糙并有粘液等,疝氣,脫肛,蛔蟲等。手法:揉法(順時針)操作:4~20分鐘。按:本穴為補元陽主穴,穴性溫熱。功能升降,能內達外散,揉之(左右揉)可以發汗,凡臟腑凝寒痼冷,用之有溫能作用;但溫通之中,又有收斂之力,而不致溫散太過。如見便物色綠并伴有粘液奶塊的,先分陰陽2~3分鐘,次揉乙窩風穴4分鐘,繼揉本穴5~7分鐘,最后推清大腸穴3分鐘,這樣推拿1~3次后,多見功效。【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此穴為暖穴,善治下元寒,凡臟腑風寒冷痛,腹痛屬寒久不愈,揉不計數,以愈為度。【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26部位:一扇門在食、中指間的夾縫中,二扇門在中指和無名指間的夾縫中。功用:發汗透表,退熱平喘。藥性:未知主治:傷風感冒,痰喘氣粗,呼吸不暢,痘疹高熱、無汗、欲出不透等。手法:揉法。醫生以食、中指尖插入一、二扇門后,上下揉動。操作:3~5分鐘。按:二扇門和一窩風兩穴發汗解表作用最好。兩穴均可透汗,但汗出量的多少有所不同;二扇門汗出時多見珠型,而一窩風多見皮膚潤濕,微汗。如患兒發燒無汗,體溫在40度左右,則采用二扇門比較好;如體溫在38度左右,則采用一窩風。在取汗時,一定要注意患兒的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季節、地區、環境等情況。據情掌握,不要一味取汗,往往汗出太多,而影響恢復健康。本穴與小天心配合使用,透汗迅速,療效較著,又如患兒發燒身上有汗而頭部無汗或發燒汗出不暢,可加按天門穴3~5次,通陽透汗最快。如患兒素有多汗癥,除少按本穴外,或加揉腎頂一穴,以固其表,可治汗出過多。汗出后,注意避風。3.3.27部位:手腕背側掌根凹陷處。功用:發散風寒,宣通表里,溫中行氣,利關節,止痹痛、腹痛等。藥性:未知主治:傷風感冒,腹痛,痹痛等。手法:揉法。操作:3~5分鐘。按:本穴解表發汗作用,參見二扇門穴介紹。本穴與小天心穴、推補脾土穴配伍作用,各參見二穴介紹。【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下寒腹痛,風寒鼻流清涕。【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部位:在乙窩風(一窩風)穴上一寸許的凹陷中。功用:降逆,清腦,止頭痛。藥性:揉膊陽池為四神丸。主治:1.頭痛,2.鼻流清涕,3.加強排便效果,大便秘結。手法:掐法或揉法。操作:掐3~5次,揉1~3分鐘。按:頭部一切疾患,頭痛不論寒熱虛實皆效。揉不計數,以愈為度。可用以治高血壓眩暈。【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判斷小兒頭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如果小兒經常用手抓耳朵,則小兒頭痛。3.3.29部位:在手腕掌側橫紋中部。功用:瀉熱散結。藥性:未知。主治:心經有熱,潮熱,鵝口瘡,實火牙痛及一切實熱癥。手法:揉法或拿法。操作:揉法,微用力,揉1~3分鐘;拿法3~5次膊陽池按:本穴為治療鵝口瘡的主穴之一,尤其對舌尖及舌面口瘡糜爛等療效最好;如再配推天河水一穴,以瀉心火,其效更顯。3.3.30部位:1)在手腕兩側凹處。2)經渠穴后約半寸。功用:發散風寒,清腦降逆。藥性:拿列缺為回生散。主治:拿法治療傷風感冒,驚風,昏迷不省人事等;掐法治療頭痛,頭脹,牙痛,半身不遂。手法:掐法及拿法。操作:拿4~8次,每次約10~20秒鐘;掐4~8次,每次約10~20秒鐘。按:本穴治頭脹、頭痛,療效較顯。【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此穴為出汗,發表,通竅之穴。拿之汗出為止。治中惡不省人事,目閉口噤而陰脈不絕的,拿之可甦(su)。傷風、感冒、傷寒、風寒頭痛,久拿可以得汗,又可助痘疹發表,得汗后則需避風。歌哭無端,胡言亂語,俗所謂邪崇,拿列缺出汗,痰開神清,即可得愈。【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31部位:在拇、食指兩指肌間陷中。功用:通郁散結,降胃氣,清咽喉,止嗓痛和牙痛等。藥性:未知。主治:咽喉腫痛,牙痛,胃氣上逆,嘔吐,惡心等。手法:掐法或揉法。操作:掐5~10次,揉1~3分鐘。按:本穴是治療咽喉腫痛和牙痛的效穴。對嘔吐、惡心也有一定的療效。一般先采用掐法再繼之以揉法。3.3.32部位:在第四、五掌骨節凹陷處。功用:潛陽,引火歸元,補腎,清神,行氣散結,利尿,通淋漓,止尿道疼痛。藥性:揉二馬為八味地黃丸。主治:小便閉塞,淋癥,牙痛,痰濕,睡語,咬牙等。手法:揉法。醫生左手持患兒左手,食指墊于患兒掌小橫紋穴處,第3~5指并攏,插入患兒無名指及小指中間,拇指按住患兒第2~4指根節,然后醫生以右手中指放在本穴上,進行操作。操作:3~10分鐘。按:本穴為通暢尿道并止尿道疼痛的效穴。另外,對肺部干性羅音久不消失的,用之有效(如肺部有濕性羅音,取用掌小橫紋穴有效)。【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大補腎中水火,左揉氣降右揉氣升。治虛火牙痛,耳鳴陽痿,足軟不任履地,腰以下痛,眼赤而不痛,一切屬腎虛的癥候,都可以用此穴補腎為治。凡虛火上炎,頸腫咽痛,類似雙單蛾而下午痛甚,皆可用此穴以退虛熱。如上午痛甚,就不是虛火,應推六腑治之。【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33部位:在前膊掌側中線,由小天心穴至曲澤穴處。功用:性微涼,能清心熱,除煩躁及燥痰。藥性:推天河水為安心丹。天河引水,還同芩柏連翹。主治:重舌,弄舌,舌送口外,鵝口瘡,驚風,癲癇,痰喘咳嗽,煩躁,夜睡不寧,失語癥,口吃(初期有效),口干口渴,小便赤澀等。手法:推法。其法有三:(1)由小天心穴處推向曲澤穴處,為清天河水,性微涼;(2)由內勞宮穴推向曲澤穴處,為大清天河水,其性較上法又涼或大涼;(3)反之,由肘彎曲澤穴處推向內勞宮穴處,為取天河水,性大涼。臨床多采用清天河水法。如確屬實熱癥,可采用大清天河水或取天河水法,但取天河水法一般情況下慎用,特別是初生兒更要慎用。再對本穴操作時間要掌握好,否則或有發生虛脫現象。操作:1~10分鐘。按:心有熱不能直接清瀉,用此穴清心火,退熱發表都可用之,常與平肝清肺配合。【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34部位:由肘起至腕橫紋處的尺側。功用:涼血退熱,消瘡癤腫。藥性:退六腑為清涼散,男左六腑為八味順氣散。退下六腑,替來滑石羚羊。主治:高燒驚厥,鵝口瘡,牙齦腫,重舌,木舌,喉腫痛,痄腮,無名腫毒,痢疾里急后重,便秘,疹痘不消等。手法:推法,由肘向腕部推。操作:3~10分鐘。按:上三關與退下六腑兩穴均為大熱、大涼要穴。如患兒體溫不足時,需培補元氣,可用上三關穴治之;如患熱病急劇,或高燒不退,或咽喉腫痛,可用下六腑穴。上三關、退下六腑兩穴既可單用,亦可同時取用,須根據具體病情決定。或患兒平素大便溏薄、脾虛下瀉,應慎用退下六腑穴。【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此穴為涼穴,徐氏說:“大補元精,即心血也”語雖不甚可解,但體會其意,這一穴雖為涼穴,也非一味寒涼,同時也具有壯水制火,滋陰潛陽之義,因此,即兼有虛熱也可用它。徐氏特別提出溫毒頸腫,喉無線孔,推此三萬數,立愈。無論腫左腫右,或夜輕夜重,都可取此穴。此外凡大虛熱癥,瘡疹痘斑,頭目牙耳實火都可專用此穴,以愈為度。又說:癡癲痰迷心竅,推此穴一萬五千有效,又有配合方法。六腑為君,數一萬五千;天河水為臣,數一萬;后溪穴為佐,數四千五百;三關為使,數五百;共數三萬。治所謂痰迷心竅有效。【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35部位:由魚際至曲池穴的聯線上。功用:助氣通陽,活血,培補元氣,熏蒸取汗等。藥性:推三關為參附湯,女右三關為蘇合香丸。推上三關,代卻麻黃肉桂。主治:營養不良,貧血,黃疸,癍疹,疹痘欲出不透,小兒癱瘓,陰疽毒癤,手腳涼等。手法:推法(由魚際穴起向曲池穴推)操作:2~10分鐘。按:本穴性熱或大熱,有助氣活血作用。如再與補脾土穴配合使用,療效更好。如治實熱癥時,操作手法宜快宜用力。【張漢臣.實用小兒推拿】此為暖穴,大補腎中元氣,回陽生熱,寒痰迷塞心竅,推五百次即有效。徐氏說用以治“癡”,效果顯著。中風病,須用熱力祛風,開郁,祛痰,采此獨穴多推,以甦(su)為度。【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3.3.36部位:5個手指各關節處。功用:調和氣血,開竅鎮驚。藥性:五經穴為大圣散。五指節上輪揉,乃祛風之蒼術。主治:急,慢驚風,驚惕不寧。掐五指節能加強各穴的功能,為小兒推拿結束手法之一。手法:用拇,食兩指相對掐之。操作:3~5次。3.3.37部位:在外勞宮旁,食指和中指之間的夾縫中。功用:行氣破積。藥性:精威拿緊,豈羨牛黃貝母。主治:開竅鎮驚,行氣和血。積聚及眼內胬肉等。手法:揉法。操作:2~4分鐘。3.3.38部位:在外勞宮旁,無名及小指之間的夾縫中。功用:行氣破積。藥性:精威拿緊,豈羨牛黃貝母。主治:開竅鎮驚,行氣和血。積聚及眼內胬肉等。手法:揉法。操作:2~4分鐘。第59頁,共129頁圖53:威靈按:患兒氣虛的慎用本穴。如必須取用時,應加配補穴。治療目生胬肉,除揉本穴3分鐘外,再配揉小天心穴5分鐘,兩穴配用有消積散郁作用,再揉腎紋一穴3分鐘,以散結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蛋類主題旅游體驗區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八年級物理下冊123水能和風能省公開課一等獎新課獲獎課件
- 圖形的旋轉課件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
- 工程部業務培訓課件模板
- 山東省青島市開發區實驗2024年數學八上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墾利區2025屆數學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湖南省長沙市師大附中教育集團第十2024年七上數學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貴州人文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江蘇省南京玄武區數學九上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診斷學C》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GB/T 90.1-2023緊固件驗收檢查
- 高二數學基礎怎樣提高
- TZJATA 0011-2022 土壤有機酸(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 WB/T 1115-2021體外診斷試劑溫控物流服務規范
- GB/T 32350.2-2015軌道交通絕緣配合第2部分:過電壓及相關防護
- GB/T 23261-2009石材用建筑密封膠
- GB/T 1796.1-2016輪胎氣門嘴第1部分:壓緊式內胎氣門嘴
- 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講座課件
- 嗶哩嗶哩認證公函
- 托瑪琳養生碗gg課件
- 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