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0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1.古典主義音樂〔材料〕“古典”一詞,原來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指古羅馬社會的最高階層,后來轉義指人類的最高業績,即那些具有普遍而永恒價值的東西。在音樂史上,通常把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樂派作曲家的作品稱為古典音樂,或古典主義音樂。這里面有兩層意思:一是從風格上講,他們的音樂體現出古希臘羅馬時期文化所要求的均勻、明晰、單純、整齊的特點,強調客觀性與傳統。這種特點在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前期作品表現得十分典型,是名副其實的古典風格,第二,近現代音樂的風格和技法是在他們手中并得到高速發展的,他們提供了為后世學習研究的典范,在音樂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因而有了“經典”這一層次的意義。──劉雪楓《西方音樂史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96頁【解讀】古典主義的萌芽,發生在巴羅克時代的意大利。后來由于在維也納出現了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義音樂便得以形成。因此,音樂方面的“古典樂派”實際上指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古典主義藝術,首先發生在文藝領域中,它以恢復希臘、羅馬的古典藝術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勻稱和諧調,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觀的美。【注釋】巴羅克一詞源于葡萄牙文“barroco”,其英語、法語拼寫同為“baroque”,最初其特指形狀怪異的珍珠。在中世紀拉丁文中,其含義為“荒謬的思想”。始用于對意大利雕刻家貝尼尼作品風格的表述,后泛指17世紀至18世紀德國和奧地利盛行的,華麗而輝煌、融雕刻與繪畫為一體的建筑風格。巴羅克一詞在18世紀引入音樂評論,借用來描述這一時期與之相比擬的歐洲音樂文化風格,含退化和墮落的貶義。19世紀后被藝術史學家以一種藝術潮流予以肯定,一般指1600~1750年由巴赫和亨德爾發展起來的音樂,即音樂史上的巴羅克時期。2.交響樂之父──海頓〔材料〕海頓(Joseica)是他為威尼斯劇院創作的9部歌劇中的第一部。滑稽劇《快樂的騙局》(1812)則是羅西尼首獲成功的歌劇作品,整個20年代里它一直是意大利最流行的劇目。──于潤洋主編《西方音樂通史》,上海音樂出版社2022年版,第245頁【解讀】羅西尼的主要成就在喜歌劇。18世紀末,意大利歌劇面臨衰落的危機,正歌劇變成了歌唱家們競技的化妝音樂會,喜歌劇則蛻化為供王公貴族消遣的鬧劇。在歐洲各國民族歌劇興起的時刻,羅西尼以他鮮明的民族感情和愛國思想,在正歌劇和喜歌劇兩個領域里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從而挽救了意大利歌劇的頹勢,被譽為意大利歌劇藝術的復興者。其喜歌劇代表作是《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在這部歌劇中他諷刺和揭露了封建貴族的無能,通過費加羅的機智和勇敢形象地表現了平民階級的革命精神。羅西尼以愛情為借喻,反映了人民群眾對自由的向往。在音樂創作上,這部作品繼承了意大利喜歌劇的傳統,又有所革新。但羅西尼畢竟生活在王政復辟的年代,后來又成為歐洲各國君主、貴族的上賓,有時也難免有迎合宮廷趣味的傾向,如過分追求音樂的華麗、精美和炫耀聲樂技巧等,而且為了完成應接不暇的創作任務,有時在不同的作品中重復用同一曲調,這些都曾遭到各國進步藝術家的批評。盡管如此,羅西尼在歌劇發展史上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注釋】喜歌劇又稱“諧歌劇”,是和正歌劇相對立的歌劇種類,盛行于18世紀。題材取自日常生活,音樂風格輕快幽默。它包括這樣一些常見的特點:表現人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和人物,具有喜劇因素,結尾往往是團圓或勝利,音樂輕快,用本民族語言等。喜歌劇主要流行在法國、意大利、德國等歐洲的主要國家。這些國家的喜歌劇有著不同的特色。10.威爾第〔材料〕朱賽佩·威爾第1813年生于布塞托。給威爾第帶來最初聲譽的《納布科》于1842年公演,這是威爾第第一部與民族解放思想有關的、以歷史英雄為題材的歌劇,劇中那著名的合唱“飛吧,思想,鼓起金色的翅膀”在1849年革命時期成為廣泛傳唱的愛國歌曲。含有同樣創作動機的《倫巴迪人》、《厄爾南尼》、《阿蒂拉》和《麥克白》等都曾成為意大利爭取獨立斗爭的有效武器,它們曾激起游行示威,也曾遭受奧地利檢察機關的迫害。──劉雪楓《西方音樂史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36頁【解讀】《茶花女》是廣大中國觀眾和讀者所熟悉的一部作品,是三幕歌劇。劇本是皮阿威根據法國小仲馬的同名悲劇改編而成,由威爾第作曲,皮亞維作詞,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鳳凰劇院。音樂以細微的心理描寫、誠摯優美的歌詞和感人肺腑的悲劇力量,集中體現了威爾第歌劇創作中期的基本特點。雖然由于各種社會原因而遭到失敗,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贊譽,被認為是一部具有出色藝術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為各國歌劇院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難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馬要說:五十年后,也許誰也記不起我的小說《茶花女》了,但威爾第卻使它成為不朽。劇本對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弱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對壓迫下層市民的資產階級偏見與世俗勢力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它不僅飽含感情地寫出了瑪格麗特的不幸遭遇,為她的悲劇結局而嘆息,而且突出了她那善良真誠的品格與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瑪格麗特是一個淪落風塵但心地純潔的女性形象。11.普契尼〔材料〕吉亞卡莫·普契尼(GiacomoPuceini,1858年12月22日或23日生于魯卡,1924年11月29日死于布魯塞爾),他的音樂生涯開始于14歲時任教堂管風琴師,但在看了威爾第歌劇《阿伊達》的演出后,他決定創作歌劇。1880年他進入米蘭音樂學院。普契尼第一部作品是獨幕歌劇《群妖圍舞》(1882),為參加創作比賽而作,卻遭拒絕,但引起出版商邱里奧·里卡狄的注意,他后與普契尼結下終生友誼。在創作另一部失敗的歌劇《埃德加》(1889)后,普契尼創作了《曼儂·列斯科》(1893),使他一舉成名。──[美]安妮·格雷著,李曉東、董曉航譯《西方音樂史話》,海南出版社2022年版,第249頁【解讀】普契尼是旋律大師,擅長刻畫熱烈的、哀婉動人的情感,鮮有作曲家能與之匹敵。他對戲劇有極高天賦,這使他的作品具有真實的戲劇效果。他最優秀的音樂只需幾個音就可以抓住聽眾的心,他的歌劇沒有序曲,僅用短短的引子暗示氣氛。他是個真正的藝術家,受到自德彪西到勛伯格的影響。他知道自己的限度在哪里,從不越過。他的名言是“上帝用他的小指碰了我,他告訴我只為劇場而寫,我遵循他的教導”。12.法國作曲家比才〔材料〕喬治·比才(GeorgesBiet,1838—1875),10歲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師從古諾和巴列維。他寫了不少器樂作品,鋼琴二重奏《兒童游戲》被改成管弦樂小組曲廣為流行。他創作了許多歌曲,最為有名的是《卡蒂茲的少女》。因兩次心臟病打擊過早地結束了他這位天才的音樂生涯,但他的歌劇《卡門》卻經久不衰。──[美]安妮·格雷著,李曉東、董曉航譯《西方音樂史話》,海南出版社2022年版,第101頁【解讀】《卡門》不僅在法國歌劇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在總的音樂風格上代表著一個完全嶄新的方向。這里沒有任何人為創作的東西,一切都是帶著粗獷的力量和天然性表現出來的,這是一個具有極其集中表現力的民間戲劇,這種特點在法國的大歌劇中是看不到的。13.瓦格納〔材料〕理查德·瓦格納(RichardWargner,1813—1883)的身影籠罩了其他作曲家,他的冗長而龐大的歌劇講述神秘的日耳曼主題。由于參與政治活動,他被迫逃離德國,居住在瑞士,1864年,在窮困潦倒中,巴伐利亞年輕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救了他,這是個喜歡贊助藝術的國王。逐漸地,瓦格納的歌劇被人所接受。他說服拜羅伊特市政局,在私人捐資下,建造他計劃經年的大劇院,他沒有像傳統劇院那樣設計回廊和包廂,而是建成扇形的舞臺,樂隊隱藏在觀眾視線之外。此后這種設計為許多劇院所仿效。1876年瓦格納終于能在此上演他龐大的《指環》,它由4部神話歌劇組成:《萊茵河的黃金》、《女武神》、《席格弗里德》和《神界的黃昏》。除了因戰爭原因,瓦格納音樂節自1892年每年起如期舉行。──[美]安妮·格雷著,李曉東、董曉航譯《西方音樂史話》,海南出版社2022年版,第240頁【解讀】理查德·瓦格納不僅是德國歌劇最偉大的作曲家,也是19世紀音樂史的關鍵人物。瓦格納雖然從小即對音樂表現出異常的敏感,但是他最迷戀的還是詩歌,尤其偏愛希臘羅馬文學,寫劇本是他的夢想。瓦格納成功地將哲學、歷史、神話、文學、詩、音樂、人生、手勢表演、造型藝術等等全部納入了他的音樂戲劇。《尼伯龍根的指環》這部規模巨大的史詩包含兩個戲劇主題:眾神的毀滅和人類的解脫。但詳細的劇情卻充滿十分復雜的哲理,其中既有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思想,也有基督教與異教的合流;眾神之主沃坦更是由開始的悲觀主義者轉變為樂觀主義者。這么多彼此對立、互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存在于一部作品當中,卻絲毫不使人覺得別扭,正是這些矛盾才使得作品豐富多彩、千變萬化,才造成了它的崇高偉大。14.俄國的柴可夫斯基〔材料〕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3月7日生于俄國沃特金斯克,1893年11月6日死于圣彼得堡。俄國最有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IlyichTchaiovsy)誕生于俄國歐洲部分的烏拉爾山區,父親是礦業工程師。他是個敏感的孩子,在學習鋼琴時并未展露出出眾的才華。10歲時全家遷往圣彼得堡,他被送進法律學校。他不想與母親分開,可是14歲時他母親就去世了,這深深地打擊了他。19歲他從學校畢業成為法院的一名律師。在此職位上他干了三四年,但這期間他逐漸投入到音樂活動之中,師從杰出的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1863年他辭職專心于音樂,進入新建的圣彼得堡音樂學院,在這里,他學習了兩年。柴可夫斯基遇到數不清的挫折: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題獻給尼古拉·魯賓斯坦,卻被其稱為無法演奏的,他的小提琴協奏曲題獻給奧爾,也遭到同樣的命運;1877年他的舞劇《天鵝湖》也由于交響性太強而未獲成功;而《睡美人》、《胡桃夾子》首演也均告失敗。那時絕大多數的芭蕾舞音樂都是一系列的曲調連綴,而后續者方才證明了柴可夫斯基提升了芭蕾音樂的品位;20世紀,斯特拉文斯基、哈恰圖良、普羅科菲耶夫、科普蘭、伯恩斯坦等作曲家效仿柴可夫斯基,也創作了很多舞劇音樂。──[美]安妮·格雷著,李曉東、董曉航譯《西方音樂史話》,海南出版社2022年版,第70頁【解讀】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濃郁的俄羅斯風格與氣質,卻也是別的作曲家所難以相比的,在俄羅斯以及東歐的作曲家當中,他與浪漫主義音樂的關系最為密切,他的作品更多體現的是浪漫主義音樂的抒情特色。真摯的情感、生動的形象、高度完善的技巧,使他成為俄羅斯最偉大的作曲家,同時也是歐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幾乎涉及了音樂的所有領域,內容深切地表達出沙皇統治下俄國知識階層的苦悶、彷徨、幻想與憂郁。15.格林卡〔材料〕格林卡(1804—1857),他沒有上過音樂學院,那時俄國也沒有音樂學院。他是向家庭教師、農奴樂師學會了彈鋼琴和拉小提琴的。他二十歲才開始進行音樂創作,后來去意大利研究意大利歌劇的創作,四年后回國,并進入創作的全盛時期。三十二歲時,他完成了歌劇《伊凡·蘇薩寧》,這是具有高度藝術水準并享有國際聲譽的第一部俄羅斯歌劇。──劉雪楓《西方音樂史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92頁【解讀】歌劇《伊凡·蘇薩寧》中以反抗入侵者的俄國農民為主人公,表現了俄國各階層不斷高漲的民族自尊心。音樂方面雖有借用意大利和法國歌劇的成分,但是其中的宣敘調寫作和旋律寫作非常具有個性和俄羅斯的民族性。16.蘇薩〔材料〕約翰·菲利普·蘇薩(JohnPhillpSousa,1854年生于華盛頓,1932年死于賓夕法尼亞州雷丁),他被作為小提琴家培養,然而卻精通鋼琴和各類管樂器。年僅13歲他就在美國緬因州樂隊見習。5年后,他在劇院樂隊演奏小提琴。1880年,28歲的他被任命為緬因州樂隊的領導者,這是一支資格最老的樂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市銅梁區檔案館招聘考試真題2024
- 甘肅省初中數學試卷
- 2024年安慶市懷寧縣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真題
- 項目投資培訓課件下載
- 2025至2030中國充換電市場運營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 高中十五校聯考數學試卷
- 奉賢二模初中數學試卷
- 2025至2030中國物聯網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
- 2025至2030靜電腕帶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國防滑工作鞋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濕疹護理課件教學課件
- 相關方需求和期望表
- 胃腸內鏡護士進修匯報
- 23J916-1 住宅排氣道(一)
- 生物基復合材料的LCA(生命周期評估)
- 【核心素養目標】人教版物理九年級 13.1分子熱運動 教案
- 第四課 拗音 課件初中日語人教版七年級第一冊
-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模擬試卷
-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甲乙方施工合同范本
- 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銷售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