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示范課件_第1頁
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示范課件_第2頁
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示范課件_第3頁
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示范課件_第4頁
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示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1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綱要求即是從內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題目2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寫?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考綱要求即是從內容、1、了解詩歌的特點2、掌握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如何讀懂詩歌“四讀法”快速讀懂古詩詞1、了解詩歌的特點2、掌握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如何讀懂詩歌“四(一)中國古典詩歌常識

(先讀P29表格)詩詞(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曲古體詩(唐前及唐后仿作,樂府詩和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詩)近體詩(成于唐,分律詩、絕句;五言、七言)小令散曲劇曲套曲(一)中國古典詩歌常識

(先讀P29表格)詩詞(詞有定格,句古體詩(古風)李夫人歌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字句不限平仄不拘對仗隨意押韻自由古體詩(古風)李夫人歌李延年字句不限平仄不拘對仗隨意押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12345678首聯頷聯頸聯尾聯senyinxinjin

八句四聯偶句押韻頷聯頸聯對仗講究平仄近體詩(今體詩或格律詩)律詩——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12345678首聯頷聯頸聯尾聯senyin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234liulou

四句偶句押韻講究平仄近體詩(今體詩或格律詩)絕句——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1234liulou四句偶句押韻小令(五十八字以內)中調(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長調(九十一字以上)詞按段落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詞(詩余、長短句)小令(五十八字以內)中調(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長調(九十一字以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必有詞牌,可有題目句有定數字有定聲調有定格詞(詩余、長短句)上景下情講究過片漁家傲·秋思必有詞牌,可有題目句有定數字有詩歌鑒賞三步走能讀懂會鑒賞精表達讀懂是知識的綜合運用,讀懂是鑒賞和表述的基礎。10詩歌鑒賞三步走能會精讀懂是知識的綜合運用,10【怎樣才算讀懂?】明白: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景物寫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圍)表達了什么情感(情緒、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態度、觀點)1.能翻譯出大意,明確寫什么人事景物2.領會深層意思,表達什么情理

3.從哪些角度、用哪些手法表現的【怎樣才算讀懂?】明白: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景物寫出了2、掌握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如何讀懂詩歌“四讀法”快速讀懂古詩詞2、掌握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如何讀懂詩歌“四讀法”快速讀懂古詩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答:本詩抒發對讀書的感想。要想讀書時有新的、深刻感悟,就要多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觀書有感問: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借助題目示例一13朱熹答:本詩抒發對讀書的感想。要想讀書時有新的、深刻感悟,詩歌題目表明詩歌體裁表明寫作對象暗示寫作手法概括寫作內容揭示地點詩歌類別表明情感書憤

征人怨春夜喜雨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琵琶行(白居易)

詠柳(賀知章)

尋隱者不遇

(賈島)旅夜抒懷(杜甫)表明時間、背景可知的信息14詩歌題目表明詩歌體裁表明寫作對象概括寫作內容揭示地點表為什么要讀標題?標題有哪些作用呢?1.概括詩歌內容。2.交代寫作緣由。3.奠定詩歌情感基調。4.交代詩歌類型,表明詩歌體裁。5.表明寫作對象,暗示寫作手法。6.揭示寫作時間、地點、背景、事件、主旨等。15方法一:讀標題為什么要讀標題?標題有哪些作用呢?1.概括詩歌內容。2.交代16征人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演練一標題:交代了寫作對象(征人);暗示了詩的類別(邊塞詩);揭示了全詩的感情基調(怨)。(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讀標題,找詩眼(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怨16征人怨演練一標題:交代了寫作對象(征人)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吏民驚怪坐何事,父老相攜迎此翁。

蘇武豈知還漠北,管寧自欲老遼東。

嶺南萬戶皆春色,會有幽人客寓公。

作者雖然被貶惠州,他不但不以謫為患,反而對謫居生活充滿了期待,有了家的歸屬感。抒發想在惠州安家終老的情感。注:本詩于北宋紹圣元年(1094)十月作者第二次遭貶初到惠州時所作。本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聯系作者(蘇軾)示例二17十月二日初到惠州作者雖然被貶惠州,他不但不以謫為患我們應了解作者的哪些相關信息呢?知人論世1.思想性格2.生活經歷5.時代背景(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3.風格流派4.創作背景和目的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負、人生觀等,往往決定了詩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風格基本是相對穩定的。18方法二:讀作者我們應了解作者的哪些相關信息呢?知人論世1.思想性格2.生活知人:九死不悔:漫漫長路的探索—世外桃源:疲憊靈魂的皈依—詩中有畫:描摹景物的頓悟—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張揚—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見證—強者宣言:永不放棄的追求—明白曉暢:現實主義的革新—放浪形?。菏⑹码y再的挽歌—委婉隱晦:迷惘無助的宣泄—屈

原陶淵明王

維李

白杜

甫劉禹錫白居易杜

牧李商隱19知人:九死不悔:漫漫長路的探索—世外桃源:疲憊靈魂的皈依—詩臺

城①

韋莊②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③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咀ⅰ竣倥_城:舊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時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②韋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③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思考: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演練二

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用對比的手法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20臺

城①

韋莊②演練二同舟中二首(其一)陳師道①惡風橫江江卷浪,黃流湍猛風用壯②。疾如萬騎千里來,氣壓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殘更。少年行路今頭白,不盡還家去國情?!咀ⅰ竣偎握茏诮B圣元年(1094),作者因黨爭之禍受牽連被罷職。這首詩作于離任途中。②風用壯:表示風力壯猛。①“因受牽連被罷職”,暗示作者仕途不暢,感慨世事艱辛。②“這首詩作于離任途中”,暗示作者內心感情凄苦、悲辛。③“風用壯”屬于難點注解,幫助理解詩句。表達出時光流逝、壯志未酬的悲辛。示例三21舟中二首(其一)【注】①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作者因黨注釋22方法三:讀注釋典故解釋疑難詞句提供寫作背景、目的等重要信息1.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內容或感情基調2.介紹相關詩句——暗示用典或意境3.介紹作者情況——暗示寫作風格或主旨注釋22方法三:讀注釋典故解釋疑難詞句提供寫作背景、23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詩歌的語言中直接或間接地援用前人詩文名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典故,使詩歌的意蘊更加豐富、含蓄、深刻。一般而言,古典詩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即用事和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詩人使用典故都是有特殊含義的,一般都會借典故表現自己最真實的寫作意圖,或鮮明強烈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兩種,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來意義入詩文;反用則在詩文中反用原典的意義。23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詩24金陵望漢江

李白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魚。演練三問: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5分)(2016全國卷1)

答:①作者以水無巨魚代指世無巨寇,表達了對大唐一統天下、開創盛世偉績的歌頌;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覺得在太平盛世沒有機會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24金陵望漢江

李白演練三問:詩中運用任公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江總①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注】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詩寫于南歸途中。思考:最后兩句詩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25演練三答:詩中“故鄉籬下菊”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難看出詩中流露出了詩人和陶淵明一樣厭棄官場、歸隱田園的情懷。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景物意象記憶口訣26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1、意象——自然意象人事意象

“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融入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松梅竹菊寓高潔,借月托雁寄鄉思。杜鵑鷓鴣啼凄凄,梧桐葉落透悲意。

別時長亭柳依依,落花流水傳愁緒。

烏鴉燕子系興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景物意象記憶口訣26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常見意象有比較固定的文化內涵楊柳長亭孤帆驛路浮云大風長云寒霜飛雪苦雨梅花翠竹

松柏幽蘭

菊花美人神女靈修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青鳥鴻雁雁足尺素白雪玉壺冰心離別、游子凄涼悲愁高潔、隱逸國君思鄉音信、書信高潔27常見意象有比較固定的文化內涵楊柳長亭孤帆談談下面一首小令所表達的情感。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選取枯藤、老樹、昏鴉、西風、夕陽等意象,營造了一種蕭瑟凄涼的意境,表達了浪跡天涯的游子思念故鄉的悲苦情懷??萏?、老樹、昏鴉:夕陽:西風:孤寂凄涼肅殺凄涼蕭索、清冷、寂寥28示例四談談下面一首小令所表達的情感。天凈沙·秋思

答:子規鳥是作者家鄉“蜀國”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鵑花,自然就聯想到家鄉的子規鳥,因此,子規鳥所起的作用是引發作者的思鄉之情。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宣城①見杜鵑花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②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③。

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縣。②子規:一名杜鵑,相傳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鳴,相傳子規鳥的叫聲如蜀地方言:不如歸去。此時杜鵑花亦盛開。③三巴:東漢末年置巴郡、巴東、巴西,合稱三巴。泛指蜀地。問:“子規鳥”在詩中起什么作用?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29演練四1、答:子規鳥是作者家鄉“蜀國”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鵑30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

詩詞是詩人“緣情而發”的產物,有時如能捕捉到詩詞中那些最能顯現詩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鑒賞該詩詞的鑰匙。幫助我們快速而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1).情感詞:詩歌中直接或間接表達或透露詩人思想感情的字眼。(2).修飾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尤其是冷暖色調形容詞多能表現悲喜心情。2、讀關鍵詞30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3).情感詞即“情點”。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閑”之類?!队菝廊恕罚簡柧苡袔锥喑??……《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31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4).修飾詞(1)動詞(作用:使意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賦予畫面動態感,使意境特點更加鮮明,增強情感表現力。)《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2)形容詞(作用: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3).情感詞即“情點”。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演練四2、閱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

柳州榕葉落盡偶題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問: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仕途失意羈旅漂泊的愁思倍加凄涼情語明情感演練四2、閱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

起(首句/聯):開頭。交代時、地、緣起等。承(第二句/頷聯):承接上文。鋪墊蓄勢。轉(第三句/頸聯):轉折(結構思路的轉折點)。事——理,景——情,物——人。合(尾句/聯):收束全文。表達見解,抒發情感,揭示主旨,卒章顯志。

對格律詩的末句(尾聯)尤其要認真品讀,讀懂它很有可能就抓住了詩歌最主要的情感和主旨。3、讀尾句33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以景結句、或以情結句、或以理結句、或以問結句。起(首句/聯):開頭。交代時、地、緣起等。對格律詩的江陰浮遠堂戴復古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咀ⅰ看鲝凸?,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后期詩人。

示例四3、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得最為強烈和集中。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望的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心裁,通過詩人望之則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之情。問: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江陰浮遠堂戴復古示例四3、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絕句

杜甫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看前兩句,只是寫色彩明麗之美景,情感如何還難以確定。后兩句則點明了詩人思歸之情。詩人流落他鄉,一年又一年,思鄉心切而歸期難知,心中是何等的傷痛。由這后兩句可知,此詩用的是樂景寫哀的手法。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演練四4、35絕句杜甫看前兩句,只是寫色彩明麗之

王安石提出,寫詩填詞要用“詩家語”。“詩家語”為古代詩歌之用語,是具有獨特美感魅力的一種文學語言。其基本特征是:“精煉含蓄,以形象寫情思,時空可以跳動?!保ㄖ苷窀Α对娫~例話》)此外:讀懂詩家語1.知語序2.明跳躍

3.懂生活4.曉含蓄“詩家語”王安石提出,寫詩填詞要用“詩家語”?!霸娂?/p>

古代詩歌由于聲律、表意等方面的需要,常會打亂語序。1.知語序古代詩歌由于聲律、表意等方面的需要,常會打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鵲樓》

知語序白日依山盡,黃河流入海。春眠不覺曉,處處聞鳥啼。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蘇軾《念奴嬌》神游故國,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知語序白日依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杜甫《月夜》

知語序香霧濕云鬟,清輝寒玉臂晴川漢陽樹歷歷,鸚鵡洲芳草萋萋。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錢起憐新雨后竹,愛夕陽時山。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林暗風驚草,將軍夜引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知語古代詩歌因為字數限制,常常出現句意省略、場景跳躍等,富有韻味。2.明跳躍古代詩歌因為字數限制,常常出現句意省略、場景跳躍等,富有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第一行寫“黃鸝”,第二行則轉寫“白鷺”;第三行寫“西嶺”,第四行又寫“東吳”,呈現出大跳躍狀態。明跳躍絕句杜甫第一行寫“黃鸝”,第二行則轉寫“白鷺”;第三行寫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瀏覽越國古城遺址只看到鷓鴣亂飛想象越王戰勝、戰士歸來、宮女如花等場景明跳躍越中覽古瀏覽越國古城遺址明跳躍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黃庭堅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鄭防:畫的收藏者,生平不詳。畫夾:分頁裝潢的畫冊。

②惠崇:北宋僧人,畫家。擅長畫雁、鵝、鷺鷥及水鄉景色。

③瀟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請從畫境、真景以及兩者的關系對本詩進行賞析。(6分)畫境真景現實(畫作)真景明跳躍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畫境真景現實(畫作)真景明跳躍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黃庭堅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鄭防:畫的收藏者,生平不詳。畫夾:分頁裝潢的畫冊。

②惠崇:北宋僧人,畫家。擅長畫雁、鵝、鷺鷥及水鄉景色。

③瀟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請從畫境、真景以及兩者的關系對本詩進行賞析。(6分)11遼寧卷明跳躍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畫,畫面上煙雨籠罩湖面,天上掠過歸雁;進而作者仿佛已由畫境置身于現實的湖上,望著歸雁,就想喚一條小船歸去;突然,耳旁響起朋友的聲音:這是一幅畫。于是作者才發現自己是將畫境當作真景了。作者從畫面引出真景,再從真景返回畫境。

答出畫境的,給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給2分;答出從畫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畫面的,給2分。意思對即可。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11遼寧卷明跳躍答案:作者看惠

古代詩歌創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故具備一定的古代、現代的生活知識,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內容。且基本的生活邏輯是古今通用的,很多時候用現代的生活邏輯去解讀往往能化解難題。3.懂生活古代詩歌創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故具備一定的古代、現代的下面景象屬于什么季候?梅子黃桃花紅玉樹瓊枝丹桂飄香蛙叫蟬鳴蘆花飄揚六七月春天冬天秋天夏天秋天下面景象屬于什么季候?知識小結:

春季在氣候上是大地復蘇、春寒料峭、乍曖還寒、和風細雨等,植物是桃花紅、李花白、柳絲綠、草萋萋等,動物有鶯啼燕囀、蜂飛蝶舞等,習俗有寒食清明、踏青游春等;

夏季在氣候上驕陽似火、酷暑難耐、暴風驟雨等,植物是梅子黃、荷花紅、麥花白、稻花香、綠樹成陰等,動物有蛙叫蟬鳴等;

秋季在氣候上是秋風玉露、秋色宜人、云淡風清等,動物有蟹肥蟬嘶、大雁南飛等,植物有丹桂飄香、楓林如火、黃葉翻飛、橙黃橘綠、蘆花飄揚、秋菊傲霜等;

冬季在氣候上是朔風勁吹、玉樹瓊枝、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等,植物有寒梅怒放等。知識小結:閱讀的宋詞,回答問題(7分)減字木蘭花蘇軾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1)詞中所寫的春天的最美好時節是什么時候?為什么?結合詞中的描寫簡要說明。(3分)

早春(初春)。從“鶯初解語”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特點可以看出。閱讀的宋詞,回答問題(7分)(1)詞中所寫的春天的最美好送魏二王昌齡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找出詩中點明送別季節的詞語。(1分)

2010江蘇卷懂生活橘柚香。送魏二王昌齡2010江蘇卷懂生活橘柚香。

山中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懂生活

這首詩寫了什么季節的景色?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初冬季節

荊溪的溪水清淺,泛白的石頭露出水面,天氣寒冷,但山林間仍點綴著稀疏的紅葉,表明天氣是初冬時節。山中懂生活這首詩寫了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這句詩異曲同工。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C.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燈、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一、三兩句的“靜”對比鮮明。D.全詩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向往。c1999全國卷高考鏈接風燈:有罩子、能防風的燈漫成一首杜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②潮。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咀ⅰ竣俸常呵迕髑耙惶欤ㄒ徽f前兩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臨長江。對作品賞析恰當的一項是(3分)A首聯從楊柳和春風寫起,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美景。B頷聯以“傾”、“漲”夸張地抒發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聯寫出了作者因過早衰老,只能辭官歸隱的遺憾。D詩歌以“客思”貫穿全篇,表現了客居他鄉的哀傷。B壬辰寒食①王安石B

詩貴含蓄。含蓄就是間接地、委婉曲折地表達思想感情。4.曉含蓄

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上。--清·吳喬《圍爐詩話》詩貴含蓄。含蓄就是間接地、委婉曲折地表達思想感情。4.

詩貴含蓄。它通常有下面幾種形式:

一、托物式。詩人借助對客觀事物的描寫,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借喻式。詩人采用打比方,把本體事物隱去,只留下喻體,讓讀者通過對喻體的體悟,理解詩人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三、雙關式。詩人所使用的詞句既有明的一層意思,也有暗的一層意思,明的意思是次要的意義,暗的才是詩人要表達的真正意義。曉含蓄詩貴含蓄。它通常有下面幾種形式:曉含蓄

四、借托式。有些事情或意愿,詩人不宜正面直說,往往假借那一件事來說這一件事。

五、暗示式。詩人使用春秋筆法,不直言其意,字面意義看不出詩人的褒貶態度,但是字里行間卻暗示了詩人褒貶之意。

六、象征式。詩人借助象征手法,來抒寫心志,宣泄情懷。

七、典故式。詩人為了達到一種含蓄曲折的表達,借典故來抒發感情。曉含蓄四、借托式。有些事情或意愿,詩人不宜正面直說,往往假近試上張水部唐·朱慶馀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注:張水部:即張籍,曾任水部員外郎停紅燭:讓紅燭通宵點著。舅姑:公婆入時無:是否時髦朱慶馀曾得到張籍的賞識,臨到考試了,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以公婆比主考,寫下了這首詩,征求張籍的意見。近試上張水部朱慶馀曾得到張籍的賞識,臨到考試了,怕自己的作品57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讀標題,抓題眼,定內容古詩詞鑒賞——讀懂詩歌小結讀作者,知人論世明詩風讀注釋,抓暗示信息除障礙讀正文,曉準確含意品悟切讀意象,把握特定含意;讀關鍵詞,取用原來意義;讀尾句,卒章顯志。57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讀標題,抓題眼,定內容古詩詞鑒賞58581.情節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內容構成的要素之一,是敘事作品中表現人物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發展過程。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具體事件構成。3.把握好故事情節,是欣賞小說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小說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也必定以情節為出發點,從整體上設置理解小說內容的試題。通常從情節梳理、情節作用兩方面設題考查。4.根據結構來梳理。按照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來劃分文章層次,進而梳理情節。5.根據場景來梳理。一般一個場景可以梳理為一個情節。小說中的場景就是不同時間人物活動的場所。6.根據線索來梳理。抓住線索是把握小說故事發展的關鍵。線索有單線和雙線兩種。雙線一般分明線和暗線。高考考查的小說往往較簡單,線索也一般是單線式。7.閱歷之所以會對讀書所得產生深淺有別的影響,原因在于閱讀并非是對作品的簡單再現,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再創造過程,人生的經歷與生活的經驗都會參與進來。8.少年時閱歷不夠豐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讀書時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點或幾點,對書中蘊含的豐富意義難以全面把握。9.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有了自信,我們才能懷著堅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光榮的事業。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感謝觀看,歡迎指導!1.情節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內容構成的要素之一,是敘事作品中表現60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1古詩詞鑒賞復習——怎樣讀懂詩歌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綱要求即是從內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題目61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寫?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考綱要求即是從內容、1、了解詩歌的特點2、掌握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如何讀懂詩歌“四讀法”快速讀懂古詩詞1、了解詩歌的特點2、掌握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如何讀懂詩歌“四(一)中國古典詩歌常識

(先讀P29表格)詩詞(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曲古體詩(唐前及唐后仿作,樂府詩和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詩)近體詩(成于唐,分律詩、絕句;五言、七言)小令散曲劇曲套曲(一)中國古典詩歌常識

(先讀P29表格)詩詞(詞有定格,句古體詩(古風)李夫人歌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字句不限平仄不拘對仗隨意押韻自由古體詩(古風)李夫人歌李延年字句不限平仄不拘對仗隨意押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12345678首聯頷聯頸聯尾聯senyinxinjin

八句四聯偶句押韻頷聯頸聯對仗講究平仄近體詩(今體詩或格律詩)律詩——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12345678首聯頷聯頸聯尾聯senyin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234liulou

四句偶句押韻講究平仄近體詩(今體詩或格律詩)絕句——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1234liulou四句偶句押韻小令(五十八字以內)中調(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長調(九十一字以上)詞按段落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詞(詩余、長短句)小令(五十八字以內)中調(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長調(九十一字以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必有詞牌,可有題目句有定數字有定聲調有定格詞(詩余、長短句)上景下情講究過片漁家傲·秋思必有詞牌,可有題目句有定數字有詩歌鑒賞三步走能讀懂會鑒賞精表達讀懂是知識的綜合運用,讀懂是鑒賞和表述的基礎。69詩歌鑒賞三步走能會精讀懂是知識的綜合運用,10【怎樣才算讀懂?】明白: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景物寫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圍)表達了什么情感(情緒、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態度、觀點)1.能翻譯出大意,明確寫什么人事景物2.領會深層意思,表達什么情理

3.從哪些角度、用哪些手法表現的【怎樣才算讀懂?】明白: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景物寫出了2、掌握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如何讀懂詩歌“四讀法”快速讀懂古詩詞2、掌握讀懂詩歌的基本方法如何讀懂詩歌“四讀法”快速讀懂古詩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答:本詩抒發對讀書的感想。要想讀書時有新的、深刻感悟,就要多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觀書有感問: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借助題目示例一72朱熹答:本詩抒發對讀書的感想。要想讀書時有新的、深刻感悟,詩歌題目表明詩歌體裁表明寫作對象暗示寫作手法概括寫作內容揭示地點詩歌類別表明情感書憤

征人怨春夜喜雨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琵琶行(白居易)

詠柳(賀知章)

尋隱者不遇

(賈島)旅夜抒懷(杜甫)表明時間、背景可知的信息73詩歌題目表明詩歌體裁表明寫作對象概括寫作內容揭示地點表為什么要讀標題?標題有哪些作用呢?1.概括詩歌內容。2.交代寫作緣由。3.奠定詩歌情感基調。4.交代詩歌類型,表明詩歌體裁。5.表明寫作對象,暗示寫作手法。6.揭示寫作時間、地點、背景、事件、主旨等。74方法一:讀標題為什么要讀標題?標題有哪些作用呢?1.概括詩歌內容。2.交代75征人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演練一標題:交代了寫作對象(征人);暗示了詩的類別(邊塞詩);揭示了全詩的感情基調(怨)。(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讀標題,找詩眼(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怨16征人怨演練一標題:交代了寫作對象(征人)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吏民驚怪坐何事,父老相攜迎此翁。

蘇武豈知還漠北,管寧自欲老遼東。

嶺南萬戶皆春色,會有幽人客寓公。

作者雖然被貶惠州,他不但不以謫為患,反而對謫居生活充滿了期待,有了家的歸屬感。抒發想在惠州安家終老的情感。注:本詩于北宋紹圣元年(1094)十月作者第二次遭貶初到惠州時所作。本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聯系作者(蘇軾)示例二76十月二日初到惠州作者雖然被貶惠州,他不但不以謫為患我們應了解作者的哪些相關信息呢?知人論世1.思想性格2.生活經歷5.時代背景(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3.風格流派4.創作背景和目的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負、人生觀等,往往決定了詩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風格基本是相對穩定的。77方法二:讀作者我們應了解作者的哪些相關信息呢?知人論世1.思想性格2.生活知人:九死不悔:漫漫長路的探索—世外桃源:疲憊靈魂的皈依—詩中有畫:描摹景物的頓悟—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張揚—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見證—強者宣言:永不放棄的追求—明白曉暢:現實主義的革新—放浪形骸:盛事難再的挽歌—委婉隱晦:迷惘無助的宣泄—屈

原陶淵明王

維李

白杜

甫劉禹錫白居易杜

牧李商隱78知人:九死不悔:漫漫長路的探索—世外桃源:疲憊靈魂的皈依—詩臺

城①

韋莊②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③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咀ⅰ竣倥_城:舊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時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②韋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③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思考: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演練二

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用對比的手法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79臺

城①

韋莊②演練二同舟中二首(其一)陳師道①惡風橫江江卷浪,黃流湍猛風用壯②。疾如萬騎千里來,氣壓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殘更。少年行路今頭白,不盡還家去國情。【注】①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作者因黨爭之禍受牽連被罷職。這首詩作于離任途中。②風用壯:表示風力壯猛。①“因受牽連被罷職”,暗示作者仕途不暢,感慨世事艱辛。②“這首詩作于離任途中”,暗示作者內心感情凄苦、悲辛。③“風用壯”屬于難點注解,幫助理解詩句。表達出時光流逝、壯志未酬的悲辛。示例三80舟中二首(其一)【注】①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作者因黨注釋81方法三:讀注釋典故解釋疑難詞句提供寫作背景、目的等重要信息1.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內容或感情基調2.介紹相關詩句——暗示用典或意境3.介紹作者情況——暗示寫作風格或主旨注釋22方法三:讀注釋典故解釋疑難詞句提供寫作背景、82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詩歌的語言中直接或間接地援用前人詩文名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典故,使詩歌的意蘊更加豐富、含蓄、深刻。一般而言,古典詩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即用事和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詩人使用典故都是有特殊含義的,一般都會借典故表現自己最真實的寫作意圖,或鮮明強烈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兩種,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來意義入詩文;反用則在詩文中反用原典的意義。23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詩83金陵望漢江

李白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魚。演練三問: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5分)(2016全國卷1)

答:①作者以水無巨魚代指世無巨寇,表達了對大唐一統天下、開創盛世偉績的歌頌;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覺得在太平盛世沒有機會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24金陵望漢江

李白演練三問:詩中運用任公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江總①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注】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詩寫于南歸途中。思考:最后兩句詩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84演練三答:詩中“故鄉籬下菊”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難看出詩中流露出了詩人和陶淵明一樣厭棄官場、歸隱田園的情懷。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景物意象記憶口訣85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1、意象——自然意象人事意象

“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融入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松梅竹菊寓高潔,借月托雁寄鄉思。杜鵑鷓鴣啼凄凄,梧桐葉落透悲意。

別時長亭柳依依,落花流水傳愁緒。

烏鴉燕子系興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景物意象記憶口訣26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常見意象有比較固定的文化內涵楊柳長亭孤帆驛路浮云大風長云寒霜飛雪苦雨梅花翠竹

松柏幽蘭

菊花美人神女靈修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青鳥鴻雁雁足尺素白雪玉壺冰心離別、游子凄涼悲愁高潔、隱逸國君思鄉音信、書信高潔86常見意象有比較固定的文化內涵楊柳長亭孤帆談談下面一首小令所表達的情感。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選取枯藤、老樹、昏鴉、西風、夕陽等意象,營造了一種蕭瑟凄涼的意境,表達了浪跡天涯的游子思念故鄉的悲苦情懷??萏?、老樹、昏鴉:夕陽:西風:孤寂凄涼肅殺凄涼蕭索、清冷、寂寥87示例四談談下面一首小令所表達的情感。天凈沙·秋思

答:子規鳥是作者家鄉“蜀國”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鵑花,自然就聯想到家鄉的子規鳥,因此,子規鳥所起的作用是引發作者的思鄉之情。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宣城①見杜鵑花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②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③。

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縣。②子規:一名杜鵑,相傳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鳴,相傳子規鳥的叫聲如蜀地方言:不如歸去。此時杜鵑花亦盛開。③三巴:東漢末年置巴郡、巴東、巴西,合稱三巴。泛指蜀地。問:“子規鳥”在詩中起什么作用?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88演練四1、答:子規鳥是作者家鄉“蜀國”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鵑89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

詩詞是詩人“緣情而發”的產物,有時如能捕捉到詩詞中那些最能顯現詩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鑒賞該詩詞的鑰匙。幫助我們快速而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1).情感詞:詩歌中直接或間接表達或透露詩人思想感情的字眼。(2).修飾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尤其是冷暖色調形容詞多能表現悲喜心情。2、讀關鍵詞30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3).情感詞即“情點”。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閑”之類?!队菝廊恕罚簡柧苡袔锥喑??……《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90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4).修飾詞(1)動詞(作用:使意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賦予畫面動態感,使意境特點更加鮮明,增強情感表現力。)《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2)形容詞(作用: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3).情感詞即“情點”。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演練四2、閱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

柳州榕葉落盡偶題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問: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仕途失意羈旅漂泊的愁思倍加凄涼情語明情感演練四2、閱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

起(首句/聯):開頭。交代時、地、緣起等。承(第二句/頷聯):承接上文。鋪墊蓄勢。轉(第三句/頸聯):轉折(結構思路的轉折點)。事——理,景——情,物——人。合(尾句/聯):收束全文。表達見解,抒發情感,揭示主旨,卒章顯志。

對格律詩的末句(尾聯)尤其要認真品讀,讀懂它很有可能就抓住了詩歌最主要的情感和主旨。3、讀尾句92方法四:讀正文(意象關鍵詞尾句)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以景結句、或以情結句、或以理結句、或以問結句。起(首句/聯):開頭。交代時、地、緣起等。對格律詩的江陰浮遠堂戴復古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后期詩人。

示例四3、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得最為強烈和集中。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望的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心裁,通過詩人望之則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之情。問: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江陰浮遠堂戴復古示例四3、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絕句

杜甫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看前兩句,只是寫色彩明麗之美景,情感如何還難以確定。后兩句則點明了詩人思歸之情。詩人流落他鄉,一年又一年,思鄉心切而歸期難知,心中是何等的傷痛。由這后兩句可知,此詩用的是樂景寫哀的手法。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演練四4、94絕句杜甫看前兩句,只是寫色彩明麗之

王安石提出,寫詩填詞要用“詩家語”?!霸娂艺Z”為古代詩歌之用語,是具有獨特美感魅力的一種文學語言。其基本特征是:“精煉含蓄,以形象寫情思,時空可以跳動。”(周振甫《詩詞例話》)此外:讀懂詩家語1.知語序2.明跳躍

3.懂生活4.曉含蓄“詩家語”王安石提出,寫詩填詞要用“詩家語”?!霸娂?/p>

古代詩歌由于聲律、表意等方面的需要,常會打亂語序。1.知語序古代詩歌由于聲律、表意等方面的需要,常會打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鵲樓》

知語序白日依山盡,黃河流入海。春眠不覺曉,處處聞鳥啼。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蘇軾《念奴嬌》神游故國,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知語序白日依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杜甫《月夜》

知語序香霧濕云鬟,清輝寒玉臂晴川漢陽樹歷歷,鸚鵡洲芳草萋萋。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錢起憐新雨后竹,愛夕陽時山。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林暗風驚草,將軍夜引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知語古代詩歌因為字數限制,常常出現句意省略、場景跳躍等,富有韻味。2.明跳躍古代詩歌因為字數限制,常常出現句意省略、場景跳躍等,富有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第一行寫“黃鸝”,第二行則轉寫“白鷺”;第三行寫“西嶺”,第四行又寫“東吳”,呈現出大跳躍狀態。明跳躍絕句杜甫第一行寫“黃鸝”,第二行則轉寫“白鷺”;第三行寫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瀏覽越國古城遺址只看到鷓鴣亂飛想象越王戰勝、戰士歸來、宮女如花等場景明跳躍越中覽古瀏覽越國古城遺址明跳躍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黃庭堅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鄭防:畫的收藏者,生平不詳。畫夾:分頁裝潢的畫冊。

②惠崇:北宋僧人,畫家。擅長畫雁、鵝、鷺鷥及水鄉景色。

③瀟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請從畫境、真景以及兩者的關系對本詩進行賞析。(6分)畫境真景現實(畫作)真景明跳躍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畫境真景現實(畫作)真景明跳躍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黃庭堅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鄭防:畫的收藏者,生平不詳。畫夾:分頁裝潢的畫冊。

②惠崇:北宋僧人,畫家。擅長畫雁、鵝、鷺鷥及水鄉景色。

③瀟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請從畫境、真景以及兩者的關系對本詩進行賞析。(6分)11遼寧卷明跳躍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畫,畫面上煙雨籠罩湖面,天上掠過歸雁;進而作者仿佛已由畫境置身于現實的湖上,望著歸雁,就想喚一條小船歸去;突然,耳旁響起朋友的聲音:這是一幅畫。于是作者才發現自己是將畫境當作真景了。作者從畫面引出真景,再從真景返回畫境。

答出畫境的,給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給2分;答出從畫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畫面的,給2分。意思對即可。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11遼寧卷明跳躍答案:作者看惠

古代詩歌創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故具備一定的古代、現代的生活知識,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內容。且基本的生活邏輯是古今通用的,很多時候用現代的生活邏輯去解讀往往能化解難題。3.懂生活古代詩歌創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故具備一定的古代、現代的下面景象屬于什么季候?梅子黃桃花紅玉樹瓊枝丹桂飄香蛙叫蟬鳴蘆花飄揚六七月春天冬天秋天夏天秋天下面景象屬于什么季候?知識小結:

春季在氣候上是大地復蘇、春寒料峭、乍曖還寒、和風細雨等,植物是桃花紅、李花白、柳絲綠、草萋萋等,動物有鶯啼燕囀、蜂飛蝶舞等,習俗有寒食清明、踏青游春等;

夏季在氣候上驕陽似火、酷暑難耐、暴風驟雨等,植物是梅子黃、荷花紅、麥花白、稻花香、綠樹成陰等,動物有蛙叫蟬鳴等;

秋季在氣候上是秋風玉露、秋色宜人、云淡風清等,動物有蟹肥蟬嘶、大雁南飛等,植物有丹桂飄香、楓林如火、黃葉翻飛、橙黃橘綠、蘆花飄揚、秋菊傲霜等;

冬季在氣候上是朔風勁吹、玉樹瓊枝、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等,植物有寒梅怒放等。知識小結:閱讀的宋詞,回答問題(7分)減字木蘭花蘇軾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1)詞中所寫的春天的最美好時節是什么時候?為什么?結合詞中的描寫簡要說明。(3分)

早春(初春)。從“鶯初解語”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特點可以看出。閱讀的宋詞,回答問題(7分)(1)詞中所寫的春天的最美好送魏二王昌齡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找出詩中點明送別季節的詞語。(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