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識字2傳統節日東向小學宋紹杰1A識字2傳統節日東向小學宋紹杰1A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2.有節奏地朗讀課文。(重點)3.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增強熱愛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難點)
學習目標2A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學習目標2A
節日源流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的畫面。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于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后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并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3A節日源流我會認傳(傳統)統(統一)貼(體貼)宵(夜宵)
巷(小巷)祭(祭掃)舟(小舟)艾(艾草)
chuántǒngtiēxiāo
xiàngjìzhōuàitángqǐqiǎoláng堂(課堂)乞(乞丐)巧(巧妙)郎(新郎)
bǐngshǎngjú
餅(月餅)賞(觀賞)菊(菊花)
4A我會認傳(傳統)統(統一)貼(體貼)宵(夜宵)多音字
chuán(傳統)傳
zhuàn(傳記)
sǎo(掃地)掃
sào(掃把)
dāng(當然)當
dàng(上當)5A多音字chuán(傳統)5A我會寫貼(體貼)tiē街(街道)jiē舟(龍舟)zhōu艾(艾草)
aì敬(敬愛)jìng轉(轉身)zhuǎn團(團圓)tuán熱(熱情)rè鬧(吵鬧)nào6A我會寫貼(體貼)tiē街(街道)jiē舟(龍舟)zhōu艾(我會讀jiérìchūnjiéhuādēngqīngmíngjié
xiānrénlóngzhōuzhōngqiūyuányuè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
先人龍舟中秋圓月
zhuǎnyǎnquánjiātuányuánrènao轉眼全家團圓熱鬧
7A我會讀jiérìchūnjiéhuādē相同點:不同點:造句:熱鬧喧鬧兩個詞都有“氣氛活躍”的意思。“熱鬧”是烘托興奮喜悅之描寫用詞。褒義為多。“喧鬧”是形容場所的不安定,有些嘈雜。中性詞。①一大家聚在一起,真熱鬧。②一大街上人聲鼎沸,太喧鬧。辨析詞語8A相同點:不同點:造句:熱鬧喧鬧兩個詞都有“氣氛活躍”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寫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及其習俗。9A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寫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及其習俗。9A
說說本文所介紹的這些節日有哪些民俗活動?10A說說本文所介紹的這些節日有哪些民俗活動?10A11A11A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人歡笑”,寫出過春節時,人們的心里很高興。“貼窗花,放鞭炮”概括了這一節日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當然春節習俗還有:包餃子、拜年、給壓歲錢,還有貼春聯。12A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春節到,人歡笑,“人歡笑”,寫出過春說說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看花燈”是元宵節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大街小巷人如潮”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大街上的熱鬧場景,人們像潮水一樣,涌來又散去。13A說說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元宵節,看花燈,“看花燈”是元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出了什么?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這句話寫出了人們在清明節里都做什么了。“雨紛紛”是環境描寫,寫出了一種凄風苦雨的天氣,也代表人們的哀傷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掃”,交代了清明節人們的主要活動。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出了什么?清明節,雨紛紛,這句話寫出了人們在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端午節人們的活動描寫。“賽龍舟”是南方人們的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粽子艾香滿堂飄”是環境描寫,寫出了人們插艾葉,吃粽子的情景。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香滿堂飄。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端午節人們的活動描寫這句話寫了什么?你體會出了什么?這句話寫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動和相關傳說。“乞巧”是中國傳統習俗,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婦女在院子里陳設瓜果,向織女星祈禱,請求幫助她們提高刺繡縫紉的技巧。牛郎織女的傳說,表現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以及不畏強權、不屈不撓的精神。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這句話寫了什么?你體會出了什么?這句話寫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動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中秋節民俗活動的描寫。吃月餅、賞月是人們在這一天要做的事。“十五圓月當空照”寫出了這個節日的具有代表性的環境。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中秋節民俗活動的描寫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重陽節民俗活動的描寫。“要敬老”是因為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人們常在這天舉行尊老愛老活動。“踏秋、賞菊、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民俗活動。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重陽節民俗活動的描寫說說結尾在文中的作用。結尾這一句呼應了開頭的一句。又一次寫到春節。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說說結尾在文中的作用。結尾這一句呼應了開頭的一句。又一次寫到
本文介紹了我國的傳統節日及其習俗,告訴我們要珍惜我們的傳統節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春聯】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知識拓展【春聯】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
我會讀選文,并按要求完成練習。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香滿堂飄。1.文中介紹的傳統節日有(ACDF)。(多項選擇)A.春節B.元旦節C.元宵節D.清明節E.兒童節F.端午節22A我會讀選文,并按要求完成練習。22A2.春節可以________,________,還可以_______,________。3.我國的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傳統節日,例如傣族有__________,藏族有__________,彝族有__________。貼窗花放鞭炮吃年飯拜年潑水節雪頓節火把節23A2.春節可以________,________,還可以___同學們,再見!24A同學們,24A識字2傳統節日東向小學宋紹杰25A識字2傳統節日東向小學宋紹杰1A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2.有節奏地朗讀課文。(重點)3.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增強熱愛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難點)
學習目標26A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學習目標2A
節日源流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的畫面。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于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后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并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27A節日源流我會認傳(傳統)統(統一)貼(體貼)宵(夜宵)
巷(小巷)祭(祭掃)舟(小舟)艾(艾草)
chuántǒngtiēxiāo
xiàngjìzhōuàitángqǐqiǎoláng堂(課堂)乞(乞丐)巧(巧妙)郎(新郎)
bǐngshǎngjú
餅(月餅)賞(觀賞)菊(菊花)
28A我會認傳(傳統)統(統一)貼(體貼)宵(夜宵)多音字
chuán(傳統)傳
zhuàn(傳記)
sǎo(掃地)掃
sào(掃把)
dāng(當然)當
dàng(上當)29A多音字chuán(傳統)5A我會寫貼(體貼)tiē街(街道)jiē舟(龍舟)zhōu艾(艾草)
aì敬(敬愛)jìng轉(轉身)zhuǎn團(團圓)tuán熱(熱情)rè鬧(吵鬧)nào30A我會寫貼(體貼)tiē街(街道)jiē舟(龍舟)zhōu艾(我會讀jiérìchūnjiéhuādēngqīngmíngjié
xiānrénlóngzhōuzhōngqiūyuányuè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
先人龍舟中秋圓月
zhuǎnyǎnquánjiātuányuánrènao轉眼全家團圓熱鬧
31A我會讀jiérìchūnjiéhuādē相同點:不同點:造句:熱鬧喧鬧兩個詞都有“氣氛活躍”的意思。“熱鬧”是烘托興奮喜悅之描寫用詞。褒義為多。“喧鬧”是形容場所的不安定,有些嘈雜。中性詞。①一大家聚在一起,真熱鬧。②一大街上人聲鼎沸,太喧鬧。辨析詞語32A相同點:不同點:造句:熱鬧喧鬧兩個詞都有“氣氛活躍”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寫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及其習俗。33A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寫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及其習俗。9A
說說本文所介紹的這些節日有哪些民俗活動?34A說說本文所介紹的這些節日有哪些民俗活動?10A35A11A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人歡笑”,寫出過春節時,人們的心里很高興。“貼窗花,放鞭炮”概括了這一節日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當然春節習俗還有:包餃子、拜年、給壓歲錢,還有貼春聯。36A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春節到,人歡笑,“人歡笑”,寫出過春說說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看花燈”是元宵節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大街小巷人如潮”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大街上的熱鬧場景,人們像潮水一樣,涌來又散去。37A說說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元宵節,看花燈,“看花燈”是元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出了什么?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這句話寫出了人們在清明節里都做什么了。“雨紛紛”是環境描寫,寫出了一種凄風苦雨的天氣,也代表人們的哀傷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掃”,交代了清明節人們的主要活動。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出了什么?清明節,雨紛紛,這句話寫出了人們在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端午節人們的活動描寫。“賽龍舟”是南方人們的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粽子艾香滿堂飄”是環境描寫,寫出了人們插艾葉,吃粽子的情景。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香滿堂飄。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端午節人們的活動描寫這句話寫了什么?你體會出了什么?這句話寫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動和相關傳說。“乞巧”是中國傳統習俗,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婦女在院子里陳設瓜果,向織女星祈禱,請求幫助她們提高刺繡縫紉的技巧。牛郎織女的傳說,表現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以及不畏強權、不屈不撓的精神。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這句話寫了什么?你體會出了什么?這句話寫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動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中秋節民俗活動的描寫。吃月餅、賞月是人們在這一天要做的事。“十五圓月當空照”寫出了這個節日的具有代表性的環境。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中秋節民俗活動的描寫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重陽節民俗活動的描寫。“要敬老”是因為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人們常在這天舉行尊老愛老活動。“踏秋、賞菊、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民俗活動。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這句話寫的什么節日的什么習俗?這句話是對重陽節民俗活動的描寫說說結尾在文中的作用。結尾這一句呼應了開頭的一句。又一次寫到春節。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說說結尾在文中的作用。結尾這一句呼應了開頭的一句。又一次寫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D打印技術在汽車空調配件中的應用研究
- 同步輻射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研究進展
- 研究土壤團聚體對氮肥利用的影響機制
- 爆破技術課件
- 供應鏈靈活性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 管道環焊縫缺陷的實時檢測技術
- 產業轉型背景下我國工資收入分配動態均衡模型構建
- 燃氣消防培訓課件
- 稅務辦事員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礦物采選技術人員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DB41 2556-2023 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 地黃種植培訓課件
- DB11∕T 2000-2022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 《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規范》知識培訓
- 形勢與政策(一)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2024-2030年中國工業軟管總成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報告
- ISO56002-2019創新管理體系管理手冊及程序文件
- 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內治療
- 小學六年級數學奧數題100題附答案(完整版)
- 譯林版六年級上冊英語1-8單元-單元測試卷(含答案)sc
- 貴州省貴陽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無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